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中黄土高原气候生产潜力时空变化及水热因子驱动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谢万银 郭小芹 +2 位作者 陆登荣 殷玉春 王锦波 《干旱气象》 2015年第5期861-866,共6页
根据陇中黄土高原27个气象台站1971~2013年气象资料,采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气候生产潜力,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分析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升温明显,降水以及气候生产潜力呈波动性变化,实际产量占气候生产... 根据陇中黄土高原27个气象台站1971~2013年气象资料,采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气候生产潜力,通过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分析其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升温明显,降水以及气候生产潜力呈波动性变化,实际产量占气候生产潜力的43.8%(2000~2013年),农业开发力度还待大幅提升。气候生产潜力南高北低,纬向分布差异明显;在热量驱动下温度每降低1℃,气候生产潜力减产22 kg·hm-2·a-1;温度每增加1℃,气候生产潜力增产18 kg·hm-2·a-1,热量不足对农业产量有明显抑制作用;在水分驱动下每减少10 mm降水,气候生产潜力将减产11 kg·hm-2·a-1;降水每增加10 mm时,气候生产潜力将增加10 kg·hm-2·a-1。在热量、水分双驱动时气候生产潜力同步叠加了水热条件的共同影响,加大水热供应量将会有效提升农业产量,并且使气候生产潜力差异性变化趋缓。驱动效益分析将陇中黄土高原划分为4个区域,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中黄土高原 气候生产潜力 驱动效益
下载PDF
一次飑线引发的大风强沙尘暴诊断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钱莉 杨永龙 +1 位作者 殷玉春 王生元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48,共7页
利用常规探测、地面加密观测、T213数值预报产品和FY-2c/2d红外卫星云图资料,对2008年5月2日河西走廊东部飑线引发的大风强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诊断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飑线引发的强风暴是产生强沙尘暴的根本原因。河西走廊东... 利用常规探测、地面加密观测、T213数值预报产品和FY-2c/2d红外卫星云图资料,对2008年5月2日河西走廊东部飑线引发的大风强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天气动力诊断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飑线引发的强风暴是产生强沙尘暴的根本原因。河西走廊东部处在不稳定大气层结中,500hPa阶梯短波槽为飑线提供了大尺度环流背景;700hPa变形场是飑线的触发系统;地面热低压的发展加大了冷锋前后的气压和温度梯度,为对流发展提供了热力不稳定条件;高空急流对于飑线的生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沙尘暴 飑线 发生机制 物理特征
下载PDF
ECMWF产品逐日降水客观预报业务系统 被引量:4
3
作者 钱莉 杨晓玲 殷玉春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3-519,共7页
选用ECMWF格点场资料,用差分法、天气诊断、因子组合等方法构造能反映本地天气动力学特征的预报因子库,对预报因子和预报量进行线性(0,1)标准化处理,采用PRESS准则初选因子,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0~120 h降水预报方程,用多因子概率权重... 选用ECMWF格点场资料,用差分法、天气诊断、因子组合等方法构造能反映本地天气动力学特征的预报因子库,对预报因子和预报量进行线性(0,1)标准化处理,采用PRESS准则初选因子,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0~120 h降水预报方程,用多因子概率权重回归预测其降水概率。预报系统投入业务应用,检验证明预报效果较好,提供了有效的地市级客观预报指导产品。业务系统与MICAPS对接,实现全自动化,输出的预报产品客观、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格点资料 最优子集回归 降水概率 分县预报
下载PDF
熔石英表面杂质元素在酸蚀过程中的变化
4
作者 殷玉春 李玉香 +3 位作者 严鸿维 袁晓东 白阳 郑万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23,共7页
为了探寻熔石英表面痕量杂质元素种类以及随HF酸蚀刻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用质量分数为1%HF酸溶液对熔石英进行长达24,48,72,96h的静态蚀刻实验。结合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分析结果发现,熔石英试片表... 为了探寻熔石英表面痕量杂质元素种类以及随HF酸蚀刻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用质量分数为1%HF酸溶液对熔石英进行长达24,48,72,96h的静态蚀刻实验。结合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分析结果发现,熔石英试片表面的痕量杂质元素主要含有B,F,K,Ca,Na,Al,Zn和Cr元素,其中绝大部分都存在于贝氏层中,在亚表面缺陷层检测到有K,Ca元素。所含有的K,Na杂质元素会与氟硅酸反应生成氟硅酸盐化合物。分析表明,在HF酸蚀刻的过程中一部分杂质元素将被消除,一部分杂质元素和生成氟硅酸盐化合物会随着蚀刻液逐渐从熔石英表面向表面纵深方向扩散并被试片吸附沉积,且随着深度的加深各元素的相对含量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石英 静态蚀刻 杂质元素 TOF-SIMS结果 XPS结果
下载PDF
《甘肃省微机制作报表系统》数据审核规则库
5
作者 薛万孝 蔡忠兰 殷玉春 《甘肃气象》 2000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甘肃 微机 报表系统 数据审核 气象观测
下载PDF
武威市凉州区冬季气候特征对日光温室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殷玉春 周文霞 +1 位作者 胡丽莉 赵瑾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10期145-149,共5页
利用1961—2014年武威市凉州区气象观测资料,笔者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冬季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季气温持续性升高,其倾向率为0.617℃/10 a,且通过99%显著性水平检验;冬季降水量倾向率为0.107 mm/10 a... 利用1961—2014年武威市凉州区气象观测资料,笔者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冬季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冬季气温持续性升高,其倾向率为0.617℃/10 a,且通过99%显著性水平检验;冬季降水量倾向率为0.107 mm/10 a,日照时数倾向率为-1.6721 h/10 a,但二者均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在冬季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日光温室生产将面临多重影响,笔者以此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将为研究区域日光温室丰产增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日光温室 防御对策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东部近52年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兰晓波 方锋 +1 位作者 杨晓玲 殷玉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3期16272-16274,16349,共4页
[目的]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河西走廊东部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59~2010年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日平均气温资料,得出各年代稳定通过10、0℃积温及其持续天数和起止日期分布的变化,进而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河西走廊东部热量... [目的]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河西走廊东部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59~2010年河西走廊东部5个气象站日平均气温资料,得出各年代稳定通过10、0℃积温及其持续天数和起止日期分布的变化,进而分析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河西走廊东部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河西走廊东部气温持续增暖,线性趋势达0.34℃/10a,较我国大部分地区更为显著,且与各热量资源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气候变暖使得河西走廊东部稳定通过10、0℃积温显著升高,且稳定通过10、0℃积温的起始日期提前、终止日期延后,使得稳定通过10、0℃积温的持续天数显著增加,特别是0℃积温终止日期延后比起始日期提前更显著。[结论]河西走廊东部热量资源的增加有利于当地粮食产量的稳定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东部 热量资源 积温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一次大雨天气诊断分析 被引量:32
8
作者 滕水昌 殷玉春 《干旱气象》 2010年第1期81-86,共6页
对2009年8月18日发生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区域性大雨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水汽条件、卫星云图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500 hPa巴尔喀什湖至新西伯利亚阻高的发展使得脊前冷槽南压加强,为这次区域性大雨形成提供了冷空气来源,副热带... 对2009年8月18日发生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区域性大雨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水汽条件、卫星云图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500 hPa巴尔喀什湖至新西伯利亚阻高的发展使得脊前冷槽南压加强,为这次区域性大雨形成提供了冷空气来源,副热带高压明显西升北抬为大雨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700 hPa低空低涡的辐合为大雨产生提供了必要的上升运动,并促使对流不稳定层结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发现,中低层不稳定能量触发,在大尺度锋面降水云系中产生中尺度对流云团活动,是造成局地雨强较大的主要原因。高低空螺旋度"上负下正"的配置,对强降水的预测和落区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雨 物理量场 天气诊断
下载PDF
近50a金昌市气候逐渐转入相对暖湿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滕水昌 赵明瑞 +2 位作者 翟诚 殷玉春 王生元 《干旱气象》 2010年第4期411-417,共7页
利用线性、多项式回归法对金昌市永昌县气象观测站(1959~2009年)月、季、年平均气温序列、降水量进行连续性变化趋势分析,确定该区域的气温、降水、干燥度变化趋势。应用Mann-Ken-dall法,滑动T-检验法和Yamamoto法检验气温序列变化的... 利用线性、多项式回归法对金昌市永昌县气象观测站(1959~2009年)月、季、年平均气温序列、降水量进行连续性变化趋势分析,确定该区域的气温、降水、干燥度变化趋势。应用Mann-Ken-dall法,滑动T-检验法和Yamamoto法检验气温序列变化的不连续性,确定突变的时间。结果表明:永昌县平均气温均呈升温趋势,进入1990年代至今气温持续走高,突变发生在1996年。50a的年降水量也呈波动上升趋势,从1983年以来降水呈相对增加态势,1992~2009年降水量比气候平均值年均多20.6mm,增幅相对较大,降水量序列突变时间是1984年。50a中86%的年份气候处于半干旱状态,而且具有准3a的波动周期,1960年代和1990年代初气候较干旱,历史上最干旱年份出现在这一时期,1970~1978年、1992~2009年气候相对湿润,1998年至今无霜期明显延长,气候有逐渐转入相对暖湿的趋势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干燥度 无霜期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武威市初、终霜日气候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丁文魁 杨晓玲 +1 位作者 殷玉春 马玉山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7-652,共6页
为了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布局,有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利用1961—2014年武威市4个气象站点初、终霜日(最低地温≤0℃)观测资料,采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该市年初、终霜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 为了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布局,有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利用1961—2014年武威市4个气象站点初、终霜日(最低地温≤0℃)观测资料,采用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该市年初、终霜日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海拔高度、地形地势以及植被覆盖情况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武威市初霜日为山区早于荒漠区早于绿洲平原区,终霜日为山区晚于荒漠区晚于绿洲平原区,各地初、终霜日存在一定的异常性,正常初、终霜日均在60%左右,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的偏早和特早初霜日、偏晚和特晚终霜日的概率均在20%左右。在时间变化上,武威市初霜日呈显著推迟趋势,终霜日呈显著提早趋势,霜期呈显著缩短趋势,终霜日提早的幅度比初霜日推迟的幅度更大。初霜日和终霜日的时间序列均分别存在着8~10年和9~11年的准周期变化。初霜日在1998年发生了气候突变,终霜日在1996年发生了气候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霜日 终霜日 气候特征
下载PDF
梅花鹿人工输精技术
11
作者 殷玉春 张铁英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年第11期229-229,共1页
截止2012年7月20日,永吉县一拉溪镇浩然鹿业的人工输精梅花鹿产仔已全部结束,为更好的开展2012年繁殖工作,进一步提高梅花鹿繁殖率,特对2011年梅花鹿人工输精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梅花鹿 人工输精
下载PDF
武威树木病虫发病率与气象条件分析
12
作者 马兴祥 张金秀 +1 位作者 殷玉春 汪宗成 《甘肃气象》 2000年第3期37-37,51,共2页
关键词 病虫害 树木 发病率 气象条件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武威市相对湿度气候特征及预报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明春 杨晓玲 +1 位作者 殷玉春 胡津革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4-659,共6页
利用武威市1960-2009年5个气象站平均相对湿度资料,系统分析该区域相对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北部小,南部大。各地年、年代相对湿度总体呈减少趋势,相对湿度的时间序列存在着6~8 a的周期变化;相对湿度夏季最... 利用武威市1960-2009年5个气象站平均相对湿度资料,系统分析该区域相对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北部小,南部大。各地年、年代相对湿度总体呈减少趋势,相对湿度的时间序列存在着6~8 a的周期变化;相对湿度夏季最大,其次为秋季,春季最小,冬季相对湿度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他季节为减小趋势;相对湿度8月、9月达到最大,依次向两端减小,4月最小;一天之内,早晚的相对湿度较大,中午前后的相对湿度较小,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呈反相关。同时,运用2003-2007年逐日20时ECMWF数值预报格点场资料,采用Press准则进行预报因子初选,逐步回归预报方法进行预报因子精选,使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相对湿度预报方程,采用CSC双评分准则确定各站逐月平均相对湿度全局最优的显著性预报方程,预报方程通过了α=0.01信度检验。预报方程回代拟合率为70%~77%,预报准确率为65%~72%,达到了一定的预报水平,可为相对湿度的业务预报提供客观有效的指导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湿度 时空分布 降水 气温 数值预报 武威市
原文传递
2012年7月29日武威市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杨晓玲 丁文魁 +2 位作者 钱沛泉 殷玉春 姚玉璧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9-795,共7页
利用常规天气图、FY-2D卫星云图、单站地面资料、物理量场等资料,对2012年7月29日下午到夜间武威市的对流性强降雨天气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高低层天气系统共同作用发生的,地面气象要素的剧... 利用常规天气图、FY-2D卫星云图、单站地面资料、物理量场等资料,对2012年7月29日下午到夜间武威市的对流性强降雨天气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过程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高低层天气系统共同作用发生的,地面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是强降雨天气能量的释放过程;大的湿度条件和水汽在本地辐合,为大到暴雨提供了丰沛的水汽;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强烈的上升气流是大到暴雨发生的动力条件;强烈的不稳定能量和不稳定层结是对流增强、雨强增大的必要条件;对流云团的发展和加强是降雨强度较大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环流形势 物理量场 诊断分析 对流云团 武威 甘肃
原文传递
1961—2010年武威市气温日较差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晓玲 丁文魁 +1 位作者 殷玉春 兰晓波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5-232,共8页
利用1961--2010年武威市5个气象站逐日地面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蒸发量、降水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观测资料,运用趋势系数法系统分析了该区域近50年气温日较差的时空分布及强度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中的... 利用1961--2010年武威市5个气象站逐日地面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蒸发量、降水量、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等观测资料,运用趋势系数法系统分析了该区域近50年气温日较差的时空分布及强度特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析了影响气温日较差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受天气系统、地形地貌以及海拔等影响,武威市气温日较差低海拔地区大于高海拔地区。各地年、年代气温日较差总体呈减小趋势,民勤县、古浪县的减小趋势尤为显著,年平均气温日较差的时间序列存在着6~8年的准周期变化;各季节气温日较差变化趋势不太一致,总体上呈减小趋势;月气温日较差变化也存在差异,除天祝藏族自治县外,3月和9月为两个低谷,4—6月和10月为两个高峰。年气温日较差极大值和极小值均呈减小趋势。年最高、最低气温均呈升高趋势,年气温日较差与年最高、最低气温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最低气温的快速升高和最高气温的缓慢升高是气温日较差减小的直接原因,最低气温显著升高的季节气温日较差的减小趋势更大。影响武威市气温日较差的主要因子是蒸发量、平均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关联性最强的是蒸发量,其次是平均气温,其中气温日较差与日照时数、蒸发量、相对湿度以及平均风速呈正相关,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呈负相关。影响各地气温日较差的主要因子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日较差 变化趋势 气象因子 相关性
原文传递
河西走廊东部冬季降雪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玲萍 陈雷 +1 位作者 王荣喆 殷玉春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90,共9页
本文利用河西走廊东部5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11年冬季的逐日降雪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分析、Morlet小波和Mann—Kendall法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冬季降雪的气候变化特征,最后利用1982—2012年NCEP时间间隔为6h的1°×1°格... 本文利用河西走廊东部5个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11年冬季的逐日降雪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分析、Morlet小波和Mann—Kendall法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冬季降雪的气候变化特征,最后利用1982—2012年NCEP时间间隔为6h的1°×1°格点资料研究该地冬季降雪的环流特征以及用相关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冬季降雪的大气环流。其结果表明:由于受海拔高度、地理位置以及天气系统的影响,河西走廊东部降雪日数和降雪量总体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河西走廊东部冬季降雪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雪量大于白天,降雪日数北部平原区的峰值主要出现在1月份,而南部山区的峰值主要出现在2月份。河西走廊东部冬季降雪日数和降雪量近52a来都出现增加趋势,主要存在5~6a和9~10a的周期反映,都出现了突变,但突变年份不同,其降雪的典型环流形势为西北气流型、西风气流型、西南气流型,其影响机制相同,都需要较好的水汽条件和一定的冷空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东部 冬季 降雪 气候特征NCEP 环流特征
原文传递
最优子集回归在武威市降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钱莉 杨晓玲 +1 位作者 殷玉春 王生元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95-900,共6页
选用Micaps下发的ECMWF 0~120h格点场资料,使用差分法、天气诊断、因子组合等方法构造出能反映本地天气动力学特征的预报因子库。根据大气环流产生降水的物理机制不同,将天气形势分为西北气流型、西南气流型和不规则型3种,分别对预... 选用Micaps下发的ECMWF 0~120h格点场资料,使用差分法、天气诊断、因子组合等方法构造出能反映本地天气动力学特征的预报因子库。根据大气环流产生降水的物理机制不同,将天气形势分为西北气流型、西南气流型和不规则型3种,分别对预报因子和预报量进行线性0,1标准化处理,采用Press准则初选因子,最优子集回归建立武威市6个站点不同天气类型的0~120h降水预报方程,用多因子概率权重回归预测其降水概率。预报方程的降水和晴雨拟合率达0.742,0.783;投人业务试用后,0~120h降水和晴雨预报准确率孔达0.653,0.813,说明该预报模型对降水天气预报能力强,其预报能力超过或接近13常业务预报,为地市级客观预报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产品。业务系统与MICAPS对接,实现全自动化,输出的预报产品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格点 最优子集回归 降水概率 分县预报 大气环流 武威市
原文传递
河西走廊东部地表温度的变化趋势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丁文魁 殷玉春 +1 位作者 杨晓玲 赵东旭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46-1052,共7页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4个气象站近50a地表0cm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和最低温度、极端最高和最低温度等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系数法系统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趋势及极值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地表... 利用河西走廊东部4个气象站近50a地表0cm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和最低温度、极端最高和最低温度等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系数法系统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趋势及极值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地表温度低海拔平原区大于高海拔山区。各地年及年代平均地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地温的时间序列存在着6-9a的准周期变化;各地各季节地温也呈上升趋势,春、夏季气候倾向率大于秋、冬季;月地温变化比较一致,7月为一个明显的高峰,1月为一个明显的低谷。年、各季节平均最高、最低地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的步调和幅度不完全一致,年平均最低地温的上升幅度比平均最高地温的上升幅度大。年极端最高和最低地温也呈上升趋势.极端最低地温的上升幅度大于极端最高地温的上升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气候倾向率 海拔高度 变化趋势 河西走廊
原文传递
猪肺丝虫病的防治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强强 殷玉春 王玉莲 《当代畜牧》 2014年第4期70-70,共1页
猪后圆线虫病是由后圆科属线虫引起的疾病,因寄生在猪的支气管上,也称猪肺丝虫病。本病散发,主要发生在温暖的季节,中间宿主蚯蚓活动频繁,6—10月多发,9-10月是本病发生的高峰期。对小猪的危害大,可严重的引起肺炎和肺气肿,临... 猪后圆线虫病是由后圆科属线虫引起的疾病,因寄生在猪的支气管上,也称猪肺丝虫病。本病散发,主要发生在温暖的季节,中间宿主蚯蚓活动频繁,6—10月多发,9-10月是本病发生的高峰期。对小猪的危害大,可严重的引起肺炎和肺气肿,临床症状表现为早晚运动时阵发性咳嗽,咳嗽后随即表现出吞咽动作,呼吸困难,呈进行性消瘦。虫体过多时可堵塞气管,造成窒息死亡。严重影响小猪的生长发育和大猪的肉质,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丝虫病 小猪 后圆线虫病 防治 中间宿主 症状表现 呼吸困难 窒息死亡
原文传递
创建路上风正劲——抚顺县民兵开展创建工程纪实
20
作者 骞义 殷玉春 《东北后备军》 2005年第7期37-37,共1页
抚顺县是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县,美丽的“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此。近年来,县人武部组织带领全县广大民兵积极响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召,注意找准市场与战场的结合点.着力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化和成果拓展上下功夫... 抚顺县是辽宁省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县,美丽的“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此。近年来,县人武部组织带领全县广大民兵积极响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召,注意找准市场与战场的结合点.着力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化和成果拓展上下功夫,开展了围绕“文明景观带”建设创建“民兵路”、“民兵林”、“民兵一条街”,围绕文明村镇建设创建精神文明标兵连,创建民兵致富示范点(户)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民兵工作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顺县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精神文明建设 纪实 工程 国家森林公园 村镇建设 民兵工作 辽宁省 人武部 结合点 准市场 示范点 标兵 活动 致富 农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