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锐器伤的急诊剖胸救治 被引量:1
1
作者 江瑞阳 丁秋萍 +4 位作者 臧晓凤 吉洪涛 周祥林 张英民 陈厚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心脏锐器伤 急诊科 剖胸手术 并发症 心脏外伤
下载PDF
冷停跳液与温氧合血间断灌注与冷停跳液心肌保护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江瑞阳 丁秋萍 +2 位作者 徐彩虹 张英民 陈厚坤 《哈尔滨医药》 2004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中应用冷停跳液和温氧合血间断灌注与冷停跳液心肌保护对心肌的影响。方法 采用冷停跳液和温氧合血间断灌注 ,观察 4 3例不同类型心脏手术病人心肌保护效果。并与同期随机选择 30例采用冷停跳液冷氧合血灌注的病人...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中应用冷停跳液和温氧合血间断灌注与冷停跳液心肌保护对心肌的影响。方法 采用冷停跳液和温氧合血间断灌注 ,观察 4 3例不同类型心脏手术病人心肌保护效果。并与同期随机选择 30例采用冷停跳液冷氧合血灌注的病人对比。结果 全部被观察病人心脏停搏完全 ,主动脉开放后 ,除 4例心搏无力外均能自动复跳 ,术后血液动力学稳定。结论 临床观察表明 ,温血灌注可改善心肌的组织供氧状态 ,提高心脏的自动复跳率 ,增加心肌的能量储备 ,减少再灌注损伤和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停跳液 温氧合血间断灌注 心肌保护 再灌注损伤 心脏手术 血液动力学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肺癌纵隔淋巴结清除的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江瑞阳 丁秋萍 +3 位作者 姚黎莉 周祥林 张英民 陈厚坤 《哈尔滨医药》 2004年第2期2-4,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癌纵隔淋巴结清除术的必要性和术后的效果。方法 自 1 995年 5月~ 2 0 0 2年 7月 ,对 2 7例肺癌病人进行根治性手术中 ,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除 ,其中病理证实纵隔淋巴结转移 2 1例 (78% )。根据肺癌分期进行化疗。结果... 目的 探讨肺癌纵隔淋巴结清除术的必要性和术后的效果。方法 自 1 995年 5月~ 2 0 0 2年 7月 ,对 2 7例肺癌病人进行根治性手术中 ,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除 ,其中病理证实纵隔淋巴结转移 2 1例 (78% )。根据肺癌分期进行化疗。结果 2 7例手术病人 ,中心型肺癌 1 8例 ,周围型肺癌 9例 ;鳞状细胞癌 1 4例 ,腺癌 8例 ,小细胞癌 5例。清除淋巴结 1 1 6组 ,阳性 6 4组 (占 5 6 .9% )。结论 根治性肺癌手术对于病人的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纵隔淋巴结清除 疗效观察 治疗
下载PDF
肺减容术肺功能对围术期的影响
4
作者 江瑞阳 丁秋萍 +3 位作者 藏晓凤 戴天宁 张英民 陈厚坤 《哈尔滨医药》 2003年第6期1-2,共2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总结  2 3例肺大疱肺减容术病人肺功能对围术期的影响和治疗经验。方法 通过通气障碍程度、围术期血气分析的观察 ,分析手术的适应症、肺减容术的范围、围术期应采取的措施。结果  2 3例肺减容术病人 ,单肺叶手术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总结  2 3例肺大疱肺减容术病人肺功能对围术期的影响和治疗经验。方法 通过通气障碍程度、围术期血气分析的观察 ,分析手术的适应症、肺减容术的范围、围术期应采取的措施。结果  2 3例肺减容术病人 ,单肺叶手术 15例 (15 / 2 3) ,多肺叶手术 8例 (8/ 2 3) ,慢支肺气肿病人 19例 (19/ 2 3) ,术后应用呼吸机 13例 ,发生呼吸衰竭 4例 ,全组病人无死亡。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与肺功能障碍程度、手术范围、抗菌素的应用关系密切。结论 肺减容手术可改善病人呼吸功能 ,适当的选择手术指征 ,强化呼吸道管理 ,合理使用呼吸机可减少呼吸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减容术 肺功能 围手术期 手术适应症 肺气肿
下载PDF
30例HBsAg阳性病人体外循环无交叉感染的临床体会
5
作者 江瑞阳 张伟荣 +1 位作者 于风 张英民 《工企医刊》 1996年第1期51-52,共2页
近年来,由于体外循环技术的提高,体外循环材料的更新。所用材料多数为1次性物品,消毒方法已很少提及。仅有少数物品需反复使用。环氧已烷消毒及甲醛液消毒不失为有效方法。现总结30例。
关键词 HBSAG 体外循环 消毒
下载PDF
15例室间隔缺损病人围术期血气监测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江瑞阳 张伟荣 +2 位作者 赵桂兰 于凤 李承祜 《哈尔滨医药》 1995年第3期9-10,共2页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围手术期监护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适应症也在逐步扩大,为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使病人能尽快地恢复,术后监护尤为重要。我们对15例室间隔缺损病人围手术期血气监测及临床意义... 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围手术期监护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适应症也在逐步扩大,为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使病人能尽快地恢复,术后监护尤为重要。我们对15例室间隔缺损病人围手术期血气监测及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4—17岁,平均8.5岁。均有活动后心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围手术期 血气监测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祥林 戴天宁 +8 位作者 孙大强 吉宏韬 李志翔 江瑞阳 王怀功 张英民 金小平 张伟荣 丁秋萍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17-417,共1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外科治疗 围手术期处理
下载PDF
肺部、纵隔炎性假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附34例报告)
8
作者 周祥林 戴天宁 +5 位作者 吉宏韬 李志翔 孙大强 江瑞阳 王怀功 张英民 《哈尔滨医药》 2002年第2期7-8,共2页
肺及纵隔炎性假瘤是发生在肺实质内和纵隔内的良性反应性疾病[1],尤其后者十分少见。在临床、X线表现和病理标本,内眼所见酷似肿瘤,而组织所见则属于炎性增生或与炎症结局相关的病变[2]。临床和X线诊断易误认为肺恶性肿瘤及其它纵隔肿瘤... 肺及纵隔炎性假瘤是发生在肺实质内和纵隔内的良性反应性疾病[1],尤其后者十分少见。在临床、X线表现和病理标本,内眼所见酷似肿瘤,而组织所见则属于炎性增生或与炎症结局相关的病变[2]。临床和X线诊断易误认为肺恶性肿瘤及其它纵隔肿瘤,病理诊断有时也误诊为其它良恶性肿瘤。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80~2000年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34例胸内炎性假瘤(其中肺内2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炎性假瘤 临床诊断 治疗 肺部炎性假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胸部创伤762例临床救治体会
9
作者 周祥林 李承祜 +3 位作者 江瑞阳 张英民 王怀功 于风 《哈尔滨医药》 1997年第2期17-18,共2页
本文报告了762例胸部创伤的诊治体会,其中闭合性损伤444例(48%),开放性损伤318例(42%)。治愈725例(95.25%),死亡37例(4.85%)。
关键词 胸部创伤 急救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价值(附30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东旭 王妍 +3 位作者 江瑞阳 武赫男 王丽莉 张英民 《哈尔滨医药》 2009年第5期14-15,共2页
目的比较传统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总结2004年7月以来本院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0例与2000~2004年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 目的比较传统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总结2004年7月以来本院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30例与2000~2004年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等指标。结果30例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均治愈,无1例复发,其中胸腔镜手术患者在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术式,在住院费用上多于传统手术。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少,是外科治疗肺大疱引起的自发性气胸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传统开胸手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
下载PDF
高龄肺癌病人外科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志翔 江瑞阳 +2 位作者 周祥林 张英民 冯佩珉 《哈尔滨医药》 1998年第2期28-30,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高龄化,高龄患者肺癌的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因高龄患者常伴有多种老年性疾病,心肺功能减退等。手术难度要高,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更显得重要。现总结我院自1985年至1995年间56例高龄肺癌病人的手术治疗过程中经验体会...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高龄化,高龄患者肺癌的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因高龄患者常伴有多种老年性疾病,心肺功能减退等。手术难度要高,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更显得重要。现总结我院自1985年至1995年间56例高龄肺癌病人的手术治疗过程中经验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6例病人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外科手术 老年人
下载PDF
体外循环对心脏手术病人血液有形成份影响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李承祜 周祥林 +2 位作者 江瑞阳 张英民 于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0-22,共3页
本文对比观察了82例心脏手术病人体外循环前后对血液有形成份的影响,分析了导致血液有形成份改变的因素。并提出了对血液有形成份不利影响的防治手段及提高心脏直视手术效果的意见。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血液有形成分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胸外伤紧急外科救治的经验总结
13
作者 李志翔 江瑞阳 《哈尔滨医药》 1998年第1期31-32,共2页
胸部外伤,特别是胸部锐器伤较凶险,常造成病人大失血休克而死亡。在抢救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争取时间使病人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寻找失血原因,及时处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我院自1994年4月至1997年3月,共收治胸部外伤患者80例... 胸部外伤,特别是胸部锐器伤较凶险,常造成病人大失血休克而死亡。在抢救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争取时间使病人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寻找失血原因,及时处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我院自1994年4月至1997年3月,共收治胸部外伤患者8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在18~55岁,平均年龄36.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最短者半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损伤 外伤 外科急救 急救
下载PDF
应用腹直肌皮瓣行乳房再造3例
14
作者 王洁 夏双印 +1 位作者 江瑞阳 李祖全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3年第5期404-404,共1页
腹直肌肌瓣、肌皮瓣是以腹壁上动脉、腹壁下动脉为主要血供的组织瓣。1977年Mc Craw首先报道了腹直肌肌皮瓣的临床应用。可移位修复胸部、腹部软组织缺损与矫正畸形。尤其适用于乳房再造,也可修复腹股沟、会阴、股上部的组织缺损和畸形... 腹直肌肌瓣、肌皮瓣是以腹壁上动脉、腹壁下动脉为主要血供的组织瓣。1977年Mc Craw首先报道了腹直肌肌皮瓣的临床应用。可移位修复胸部、腹部软组织缺损与矫正畸形。尤其适用于乳房再造,也可修复腹股沟、会阴、股上部的组织缺损和畸形。1990年以来,我们应用腹壁上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再造术 腹直肌皮瓣 外科皮瓣
下载PDF
82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监护治疗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祥林 李承祜 +2 位作者 江瑞阳 张英民 于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手术后 监护
下载PDF
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和对血清VEGF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英杰 仲崇峥 +2 位作者 王丽莉 江瑞阳 王胜发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4期5-6,共2页
目的观察恩度与放化疗联合使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联合组和一般组,对一般组患者实施放化疗治疗,对联合组患者实施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联合... 目的观察恩度与放化疗联合使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联合组和一般组,对一般组患者实施放化疗治疗,对联合组患者实施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疾病缓解率较一般组患者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清VEGF表达水平较一般组患者低,P<0.05。结论恩度与放化疗联合使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VEGF表达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食管癌 恩度 放化疗 VEGF
下载PDF
肺通气功能检查在评价心脏外科手术预后中的价值探讨
17
作者 刘英杰 仲崇峥 +2 位作者 王丽莉 江瑞阳 王胜发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2期40-41,共2页
目的分析肺通气功能检查在评价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预后状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心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按照肺通气功能障碍程度的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研究1组(基本正常、轻度障碍,共49例)和研究2组(中度障碍、重度障碍,共43... 目的分析肺通气功能检查在评价心脏外科手术患者预后状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心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患者按照肺通气功能障碍程度的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研究1组(基本正常、轻度障碍,共49例)和研究2组(中度障碍、重度障碍,共43例)。结果研究1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分别为8.2%、4.1%,低于研究2组患者的23.3%、18.6%,P<0.05,术后辅助呼吸脱机时间较研究2组患者早,P<0.05,住院时间较研究2组患者短,P<0.05。结论对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术前的肺通气功能进行检查,可对患者的预后状况进行大致判断,有利于临床医师改进手术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肺通气功能 预后 评价
下载PDF
间歇供电的微生物电解池改善甲酸预处理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
18
作者 李欣彤 仲司佳 +3 位作者 张代钧 尹向阳 杜豪敏 江瑞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1-212,共12页
厌氧消化(AD)是一种有前景的剩余污泥(WAS)资源化的技术,但存在底物利用率低、甲烷产率低和反应周期长等问题.本研究利用甲酸预处理技术促进WAS溶裂(FA-WAS),同时构建微生物电解池-厌氧消化(MEC-AD)体系,并引入间歇供电模式,旨在提高厌... 厌氧消化(AD)是一种有前景的剩余污泥(WAS)资源化的技术,但存在底物利用率低、甲烷产率低和反应周期长等问题.本研究利用甲酸预处理技术促进WAS溶裂(FA-WAS),同时构建微生物电解池-厌氧消化(MEC-AD)体系,并引入间歇供电模式,旨在提高厌氧消化过程中底物甲烷产率和能量转换效率.与AD体系相比,MEC-AD体系的生物沼气中甲烷含量(67.8%)、累计甲烷产量(230.7 mL·g^(-1))和甲烷产率(19.5mL·g^(-1)·d-1)分别提高了19.2%、84.4%和59.8%,净能量转换效率达到41.7%.间歇供电(12 h-ON、12 h-OFF)模式下,该体系的生物沼气中甲烷含量(61.4%)、累计甲烷产量(157.2 mL·g^(-1))和甲烷产率(11.5 mL·g^(-1)·d^(-1))相较于AD体系分别提高6.2%、14.2%、13.9%,净能量转换效率达到64.0%;同连续模式相比其电能消耗降低了63%,净能量回收效率提高了34.8%.MEC的引入使Methanobacterium、Methanobrevibacter菌属得到富集,间歇供电中,Methanobacterium相对丰度较连续供电模式提高28.9%;Methanobacterium和Methanobrevibacter均是典型的氢营养型产甲烷菌,从而有利于甲烷的产生.MEC-AD体系提升了FA-WAS的厌氧产甲烷性能,间歇供电运行模式实现了低能耗下高甲烷产量,为WAS厌氧消化产甲烷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厌氧消化 产甲烷 微生物电解池 间歇供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