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地域文学”的逻辑起点、叙事空间和价值功能——“新南方文学”和“新东北文学”比较论 |
沈杏培
陆金铭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器物发现、故事诗学与情感结构——徐风《包浆》的紫砂叙事读解 |
沈杏培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走出中学思维:新文科视域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设新论 |
沈杏培
吕珺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4 |
0 |
|
4
|
“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范式”圆桌论坛 |
张福贵
朱国华
张法
沈杏培
周志强
李松
单小曦
段吉方
曾军
刘康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新文科视域下传统中文专业课程升级与教学创新探索总体构思 |
沈杏培
凌建辉
|
《文教资料》
|
2023 |
0 |
|
6
|
政治文化主导下的“文革”叙事——论新时期之初“文革”叙事的限度及作家心态 |
沈杏培
姜瑜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7
|
童心的透视——论余华小说的儿童视角叙事策略 |
沈杏培
姜瑜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04 |
13
|
|
8
|
启蒙、精神还乡、家园意识的三重溃败——对鲁迅《故乡》主题的重新阐释 |
沈杏培
姜瑜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
5
|
|
9
|
论儿童视角小说的文体意义与文化意味 |
沈杏培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10
|
童眸里的世界:别有洞天的文学空间--论新时期儿童视角小说的独特价值 |
沈杏培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11
|
没落风雅与乱世传奇:叶兆言的南京书写——兼论长篇新作《很久以来》 |
沈杏培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2
|
刍议当代小说的见证叙事——以“文革”题材小说为对象的研究 |
沈杏培
姜瑜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3
|
童年母题的当代书写与意义生成——新时期童年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透视 |
沈杏培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14
|
正义与及物——关于文学批评何为及当前困境的思考 |
沈杏培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5
|
重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价值维度和趣味维度 |
沈杏培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6
|
《最后的常春藤叶》:虚设的希望与生命的突围 |
沈杏培
姜瑜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7
|
从“政治人”到“自由人”:王蒙小说中“人”的变迁及其危机 |
沈杏培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18
|
如何写“病”,怎样归“罪”——范小青《赤脚医生万泉和》和莫言《蛙》合论 |
沈杏培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9
|
代际视野下江苏作家的外国文学阅读与接受图景 |
沈杏培
王雨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20
|
被消费的“文革”历史与当代现实——消费文化语境下《兄弟》的生产与传播 |
沈杏培
姜瑜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