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脊液二代基因检查确诊SARS-CoV-2脑炎临床分析
1
作者 聂冲 罗拯 +4 位作者 蒋诗定 刘赣赣 洪道俊 王联群 周益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5-532,共8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确诊的SARS-CoV-2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脑脊液确诊的SARS-CoV-2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数据库中已报道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例患者... 目的探讨脑脊液确诊的SARS-CoV-2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脑脊液确诊的SARS-CoV-2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数据库中已报道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例患者主要神经系统症状为意识水平下降(5/5)、精神行为异常(2/5)、癫痫发作(2/5)、四肢瘫痪(1/5)、头痛(1/5)。2例患者头颅磁共振(MRI)异常改变,累及颞叶及岛叶、丘脑、海马和脑桥。2例脑脊液蛋白轻度升高。5例脑脊液NGS检查均显示SARS-CoV-2阳性(序列数41-1620),其中1例同时检测到人类疱疹病毒1型(序列数21)。5例患者均接受抗病毒治疗,3例联合糖皮质激素,1例联合免疫球蛋白,所有患者预后良好(mRS:0~2分)。结论SARS-CoV-2因其嗜神经性,可导致脑炎。对于有相关流行病学史且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需考虑该病的可能。脑脊液NGS检测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积极的抗病毒及免疫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脑炎 脑膜炎 临床特征 二代测序 意识障碍 精神行为异常 癫痫 四肢瘫痪 头痛
下载PDF
静脉滴注联合鞘内/脑室内注射多粘菌素治疗颅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
作者 周益毅 龙勇 +2 位作者 谢尊椿 王联群 洪道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评价静脉滴注(IV)联合鞘内/脑室内注射(ITH/IVT)多粘菌素治疗颅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及Cochrane Library... 目的评价静脉滴注(IV)联合鞘内/脑室内注射(ITH/IVT)多粘菌素治疗颅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及Cochrane Library,筛选2023年1月前有关IV+ITH/IVT多粘菌素治疗颅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队列研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回顾性临床研究。IV+ITH/IVT组病死率显著低于IV组(OR=0.19,95%CI:0.11~0.35,P<0.01)。IV+ITH/IVT组与IV组ICU住院天数(OR=-2.32,95%CI:-23.59~18.89,P=0.83)及不良反应率(OR=0.93,95%CI:0.26~3.38,P=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V+ITH/IVT多粘菌素治疗颅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且不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粘菌素 颅内感染 鞘内注射 脑室内注射 META分析
下载PDF
杏仁核注射Aβ_(25-35)后大鼠脑内细胞周期蛋白、tau蛋白和Bax蛋白的异常表达 被引量:21
3
作者 洪道俊 裴爱琳 +1 位作者 孙凤艳 朱粹青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2-146,共5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病人脑内神经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与AD相关病理改变存在关联。为探讨 β 淀粉样蛋白 ( β amyloid ,Aβ)的毒性作用能否导致成年脑神经元表达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以及... 近年来研究发现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病人脑内神经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与AD相关病理改变存在关联。为探讨 β 淀粉样蛋白 ( β amyloid ,Aβ)的毒性作用能否导致成年脑神经元表达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以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与神经损伤之间的关系 ,我们运用免疫组化、积分光密度分析等方法对Aβ2 5 35多肽片段单侧杏仁核注射的大鼠脑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Aβ2 5 35注射的大鼠脑内除了有与神经纤维缠结相关的磷酸化tau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Bax蛋白水平增加外 ,术后 7d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A和cyclinB1蛋白在神经元内异常表达 ,但术后 2 1d时cyclinA的表达有所降低 ,而cyclinB1在脑内神经元中已检测不到 ;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Aβ2 5 35注射后 7d的大鼠脑内有较多的cyclinB1和Bax、cyclinB1和磷酸化tau蛋白共存的神经元 ,而Bax与磷酸化tau蛋白阳性信号很少共存在同一细胞上。以上结果提示 ,Aβ可导致成年脑神经元表达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这些神经元可能会通过与Bax相关的凋亡途径死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CYCLIN A CYCLIN B1 TAU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调心方对Aβ_(25-35)杏仁核注射大鼠脑内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洪道俊 裴爱琳 朱粹青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58-60,共3页
目的 :探讨调心方对 β淀粉样蛋白 (β amyloid ,Aβ)片段Aβ2 5 3 5杏仁核注射大鼠脑内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Aβ2 5 3 5多肽片段进行大鼠单侧杏仁核注射 ,以模拟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脑内Aβ对神经... 目的 :探讨调心方对 β淀粉样蛋白 (β amyloid ,Aβ)片段Aβ2 5 3 5杏仁核注射大鼠脑内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Aβ2 5 3 5多肽片段进行大鼠单侧杏仁核注射 ,以模拟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脑内Aβ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积分光密度分析检测磷酸化tau、Aβ、cyclinA、cyclinB1等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Aβ注射大鼠脑内的磷酸化tau、Aβ、cyclinA、cyclinB1等蛋白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P <0 0 5 ) ,而给予调心方的动物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这些蛋白的水平 (P <0 0 5 )。结论 :调心方对Aβ引起的动物脑内神经元异常表达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心方 AΒ25-35 杏仁核 大鼠 脑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Β淀粉样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Charcot-Marie-Tooth病的诊治 被引量:3
5
作者 洪道俊 张玉生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2-438,共7页
Charcot-Marie-Tooth病(CMT)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组具有显著临床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肌肉进行性无力和萎缩,伴有轻到中度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和足部畸形等.近20年CMT致病基因的不断被克隆,其... Charcot-Marie-Tooth病(CMT)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组具有显著临床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肌肉进行性无力和萎缩,伴有轻到中度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和足部畸形等.近20年CMT致病基因的不断被克隆,其疾病分型、临床表型和基因表型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主要阐述CMT的疾病分型演变、基因诊断策略、临床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COT-MARIE-TOOTH病 遗传病 分型 致病基因 诊断
下载PDF
结蛋白病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洪道俊 袁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71-573,共3页
关键词 临床特点 结蛋白 肌原纤维肌病 基因突变 散发病例 蛋白基因 肌肉病 相关性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早老蛋白与Notch和Wnt信号通路 被引量:5
7
作者 洪道俊 朱粹青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早老蛋白 NOTCH WNT 阿尔茨海默病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新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8
作者 洪道俊 吴裕臣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6期437-440,共4页
近年来,缺血性卒中的新的危险因素在不断提出。文章就遗传因素、炎症因素、颈部疾病和操作、肾脏疾病、药物因素和饮食因素等方面新的危险因素做了综述。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遗传因素 饮食因素 肾脏疾病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Pussep征检查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洪道俊 吴裕臣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Pussep征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240例脑血管病患者按发病至接受检查的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发病24h内(包括24h)组183例和发病24h后组57例。两组患者均行Pussep征和Babinski征检查,并分别记录Babinski征和Pussep征的阳...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Pussep征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240例脑血管病患者按发病至接受检查的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发病24h内(包括24h)组183例和发病24h后组57例。两组患者均行Pussep征和Babinski征检查,并分别记录Babinski征和Pussep征的阳性率。结果发病后24h内第1次接受检查的脑血管病患者Pussep征阳性率为71.6%高于Babinski征阳性率的61.2%;240例患者中,Pussep征阳性率为70.4%,Babinski征阳性率为67.1%,两者的阳性率相近。有32例患者在第1次检查时仅Pussep征阳性,另有24例患者在第1次检查时仅Babinski征阳性。结论对于脑血管病发病早期即接受诊疗的患者,Pussep征应为必须检查的病理征,特别对常年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ssep征 BABINSKI征 病理反射 脑血管病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与血清中炎性因子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小兵 吴裕臣 +2 位作者 洪道俊 黄佳 戴书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体内的IL-6和IL-10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二者与脑水肿形成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d、7d、14d血清中IL-6、IL-10浓度,同期行头部CT检查,动态观察血肿及其周围低密度的变化。20例健康人血清中I...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体内的IL-6和IL-10水平的动态变化,以及二者与脑水肿形成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d、7d、14d血清中IL-6、IL-10浓度,同期行头部CT检查,动态观察血肿及其周围低密度的变化。20例健康人血清中IL-6、IL-10浓度作为对照分析。结果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IL-6、IL-10含量在发病1、7、14d均高于对照组。发病1d血清IL-6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但始终处于高水平。患者血清IL-10在发病1d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后逐渐升高,14d仍在升高。血清中IL-10含量、IL-6含量与血肿周围水肿体积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结论IL-6、IL-10参与了脑出血脑水肿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脑出血后脑水肿又导致IL-6、IL-10浓度的异常变化,从而加重血肿周围脑组织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细胞因子 脑水肿 白介素-6 白介素-10
下载PDF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3例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招君 周美鸿 +3 位作者 王博 李辉华 吴裕臣 洪道俊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分析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演变特点。方法收集作者医院收治的3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并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3例患者发病年龄分别为15、23、27岁。3例患... 目的分析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演变特点。方法收集作者医院收治的3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并分析其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结果 3例患者发病年龄分别为15、23、27岁。3例患者发病前均存在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均出现头痛,其中患者1和患者3出现发热症状后1d即出现头痛,而患者2的头痛症状出现于发热症状后的第7天,并伴随频繁抽搐等脑实质受累症状。3例患者治疗前头颅MRI均表现为胼胝体压部类圆形、边界清楚的等或稍长T1、长T2信号,弥散加权高信号,病变周围无明显水肿,无明显占位效应。3例患者治疗后复查头MRI结果显示胼胝体压部病灶消退,增强扫描无强化,但患者2脑干出现新的略长T1、长T2病灶。3例患者颈段脊髓未发现异常病灶。结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单病程的非特异性脑炎,影像学表现为胼胝体压部可逆的类圆形病灶,该病临床表现异质性大,特别需要和累及胼胝体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 脱髓鞘性脑炎 脑脊髓炎 急性播散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佳 吴裕臣 +1 位作者 洪道俊 张玉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8-370,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观测指标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关系的回顾性分析,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SAH后CVS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99例SAH患者临床资料,按... 目的通过对临床观测指标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关系的回顾性分析,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SAH后CVS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99例SAH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CVS分为两组,分析入院时年龄、发病意识、发病时体温、血钙水平及钙离子拮抗剂干预、Hunt-Hess分级、白细胞计数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血钙、钙离子拮抗剂干预、Hunt-Hess分级、发病意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年、高Hunt-Hess分级、白细胞计数升高均与CVS的发生呈正相关;钙离子拮抗剂干预为CVS发生的负相关因素。结论年龄、Hunt-Hess分级、白细胞计数为SAH后发生CVS的独立危险因素,钙离子拮抗剂的使用为保护因素;发病意识为SAH后发生CVS正相关因素;血钙为SAH后发生CVS负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经纬 况卫丰 +3 位作者 洪道俊 徐文苑 万琛宜 吴裕臣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5,共2页
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aemia-modified albumin,IMA)也称钴结合蛋白,最早在急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血清中发现,IMA的形成可能与白蛋白N-末端Asp—Ala—His-Lys肽链片段在缺血缺氧环境下与二价金属离子的结合力增高有关。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 脑梗死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13
14
作者 谈丹丹 洪道俊 +1 位作者 徐仁伵 吴裕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4-466,共3页
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间质细胞,数目为神经元的10~50倍,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生理病理起着重要作用,支持和保护神经元、参与免疫应答、调节神经递质、影响突触的形态与功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 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间质细胞,数目为神经元的10~50倍,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生理病理起着重要作用,支持和保护神经元、参与免疫应答、调节神经递质、影响突触的形态与功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等)中,神经胶质细胞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影响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8例肢带型线粒体肌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线粒体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丹华 栾兴华 +6 位作者 陈彬 洪道俊 张秋荣 张巍 吴士文 袁云 王朝霞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分析肢带型线粒体肌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线粒体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8例肢带型线粒体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肌肉病理改变,并进行线粒体DNA(mtDNA)突变分析。结果 8例患者发病年龄为5~30岁,病程2~36年,主要表现为四肢近... 目的分析肢带型线粒体肌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线粒体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8例肢带型线粒体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肌肉病理改变,并进行线粒体DNA(mtDNA)突变分析。结果 8例患者发病年龄为5~30岁,病程2~36年,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和运动耐力下降,仅1例有双下肢肌痛。血肌酸激酶水平呈轻中度升高。电生理检查结果最示骨骼肌呈肌源性或神经源性损害。骨骼肌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存在破碎红纤维(RRF),细胞色素C氧化酶染色可见深染的RRF,也可见阴性的RRF。4例患者存在tRNAleu^(UUR)A3243G突变,1例为tRNAlys A8344G突变,1例同时存在tRNAleu^(UUR)A3276G和ATP酶6编码基因G9196A(D224N)突变,1例为细胞色素b编码基因G15221A(D159N)突变,1例则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Ⅲ的编码基因A9567G(I121V)突变。结论肢带型线粒体肌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肌无力和运动耐力下降。骨骼肌病理改变存在一定的异质性。mtDNA的tRNA基因可能是家族性肢带型线粒体肌病的热点突变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带型线粒体肌病 破碎红纤维 细胞色素C氧化酶 TRNA基因
下载PDF
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伴感觉共济失调性神经病3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务荣 杨旭 +5 位作者 赵丹华 洪道俊 袁云 郑日亮 张巍 王朝霞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研究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伴感觉共济失调性神经病的临床、电生理、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方法 3例男性患者来自2个家系,其中2例为兄弟,发病年龄41~43岁,主要症状是四肢肌无力,伴随双足麻木和行走不稳。查体发现四肢近端肌力... 目的研究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伴感觉共济失调性神经病的临床、电生理、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方法 3例男性患者来自2个家系,其中2例为兄弟,发病年龄41~43岁,主要症状是四肢肌无力,伴随双足麻木和行走不稳。查体发现四肢近端肌力下降、末梢性感觉丧失和Romberg征阳性。3例患者的血尿代谢筛查均提示存在血多种脂酰肉碱水平升高和尿戊二酸水平增高。3例患者均进行了神经电生理、肌肉活检以及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基因检查,2例进行腓肠神经活检。结果 3例患者的肌电图分别出现肌源性损害、可疑神经源性损害和无异常。3例患者的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减慢或不能引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仅在1例出现轻度减慢。3例患者的骨骼肌均可见肌纤维内脂肪滴显著增多,2例有个别破碎红纤维,2例出现小角状肌纤维。2例患者的腓肠神经均可见有髓神经纤维中-重度减少,伴随有髓神经纤维轴索变性和再生。3例患者均携带ETFDH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其中2兄弟为c.65A>G和c.242T>C,另1例为c.770A>G和c.1450 T>C。结论 ETFDH基因突变导致的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可以伴随感觉共济失调性神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 感觉共济失调性神经病 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基因
下载PDF
中年男性,发作性头晕2年,右侧肢体无力2天——CADASIL 2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敏 周美鸿 洪道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37-640,共4页
1资料患者男,45岁,因“发作性头晕2年,右侧肢体无力2 d”于2020年5月20日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患者(Ⅲ3,见图1)于2018年2月出现头晕,伴行走不稳感,症状持续数天逐步缓解,当时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耳鸣及听力下降,无肢体无力,未引起... 1资料患者男,45岁,因“发作性头晕2年,右侧肢体无力2 d”于2020年5月20日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患者(Ⅲ3,见图1)于2018年2月出现头晕,伴行走不稳感,症状持续数天逐步缓解,当时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耳鸣及听力下降,无肢体无力,未引起重视,未至医院就诊。2018年5月再次出现头晕发作,伴右侧肢体麻木,无肢体无力,无视物成双,无吞咽困难,无饮食呛咳,无言语含糊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发作性头晕 视物成双 视物旋转 言语含糊 神经内科 中年男性 听力下降
下载PDF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肌原纤维肌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附1例报告) 被引量:3
18
作者 笪宇威 王敏 +2 位作者 洪道俊 卢岩 李韵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肌原纤维肌病(MFMs)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病理确诊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MFM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7岁起病,表现为四肢无力,缓慢进行性加重,由近端向远端发展,伴有心脏损害。其父母为近亲...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肌原纤维肌病(MFMs)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病理确诊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MFM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7岁起病,表现为四肢无力,缓慢进行性加重,由近端向远端发展,伴有心脏损害。其父母为近亲婚配,其兄自幼年出现相似的肌无力,38岁时猝死。肌肉病理检查示肌纤维空泡性改变,以非镶边空泡为主,部分肌纤维内出现结蛋白沉积;未发现结蛋白基因、αB晶体蛋白基因及肌收缩蛋白基因突变。结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MFMs可幼年期发病,四肢无力由近端向远端发展,累及心肌;病理学特点为肌纤维空泡性改变和结蛋白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纤维肌病 临床表现 病理学
下载PDF
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和神经病理四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乔晓会 李越星 +2 位作者 洪道俊 常杏芝 袁云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OPIDP)的临床及神经病理改变特点。方法对4例口服有机磷后出现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的患者进行电生理和腓肠神经活检检查。结果 4例患者于急性中毒后平均20.5(10~24)天出现以下肢受累为主的逆行性运...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OPIDP)的临床及神经病理改变特点。方法对4例口服有机磷后出现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的患者进行电生理和腓肠神经活检检查。结果 4例患者于急性中毒后平均20.5(10~24)天出现以下肢受累为主的逆行性运动感觉周围神经病,其中2例患者存在锥体束征。电生理检查提示以运动神经受累为主的轴索性周围神经损害。腓肠神经活检主要表现为与病程相关的轴索损害及再生现象,可见急性期的炎性反应、小纤维损害和继发的髓鞘改变。结论有机磷中毒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表现为以运动障碍为主的逆行性神经病,中枢神经系统亦可能受累及;周围神经病理表现为轴索损害为主,同时存在小纤维损害及继发的髓鞘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 多发性神经病 小纤维
下载PDF
突发寒潮对糖尿病大鼠卒中前状态脑内兴奋性氨基酸代谢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云清 胡火友 +4 位作者 杨荣为 吴裕臣 徐仁伵 洪道俊 方朴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突发寒潮对糖尿病大鼠脑卒中发病前脑组织 N-甲基-天(门)冬氨酸受体 NR1亚基(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1,NMDAR1)和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 2,EAAT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8月... 目的:探讨突发寒潮对糖尿病大鼠脑卒中发病前脑组织 N-甲基-天(门)冬氨酸受体 NR1亚基(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1,NMDAR1)和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 2,EAAT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8月龄老年雄性 SD 大鼠(糖尿病组24只,对照组14只)。糖尿病组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建立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将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分别均分为寒潮组和非寒潮组,寒潮组置于人工气候箱中,一次寒潮(22℃×12 h、4℃×12 h)为1 d 循环,相对湿度控制在60%~90%,共3 d。在研究终点将大鼠灌注后断头取脑,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 NMDAR1和 EAAT2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寒潮后大鼠普遍出现活动、饮食减少、体质量减轻(P <0.05)。对照寒潮组脑神经细胞 NMDAR1和 EAAT2的表达水平增加(P <0.05);糖尿病组大鼠无论是否经寒潮干预,脑神经细胞 NMDAR1和 EAAT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尤以糖尿病寒潮组更为显著(P <0.05)。结论血糖升高导致大鼠脑内 NMDAR1和 EAAT2的 表 达 增 加。在寒潮的外应激作用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 NMDAR1和EAAT2的表达进一步增加,促进卒中易感性的环境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糖尿病 突发寒潮 N-甲基-天(门)冬氨酸 NR1 亚基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 2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