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恶性黑素瘤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 Bax表达及其与端粒酶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涂亚庭 林云 +2 位作者 陶娟 张丽霞 吴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5-328,333,共5页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Bax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3例皮肤恶性黑素瘤和21例色素痣组织中Survivin,Bax蛋白水平;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上述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Bax及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3例皮肤恶性黑素瘤和21例色素痣组织中Survivin,Bax蛋白水平;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上述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水平。结果①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其在色素痣中的表达,Bax在二者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hTERTmRNA表达与Survivin相似;②Survivin蛋白和hTERTmRNA表达均与恶性黑素瘤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预后相关,Bax表达与之无相关;③hTERTmRNA在黑素瘤中的表达水平与Survivin呈高度正相关,与Bax表达无关,Survivin与Bax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皮肤恶性黑素瘤形成和发展与肿瘤细胞抗凋亡(Survivin)和促进增殖(hTERT)均密切相关;Survivin和hTERT对皮肤恶性黑素瘤的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Bax表达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发展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BAX 端粒酶 皮肤恶性黑素瘤
下载PDF
不同病程尖锐湿疣IFN-γ、IL-2及IL-4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涂亚庭 林能兴 +3 位作者 刘志香 刘厚君 黄长征 李家文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 研究不同病程尖锐湿疣(CA)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 (IL-2)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在C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60例不同病程CA患者血清IFN-γ、IL-2及IL-4水平。结果 CA... 目的 研究不同病程尖锐湿疣(CA)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 (IL-2)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在C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60例不同病程CA患者血清IFN-γ、IL-2及IL-4水平。结果 CA患者组血清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CA长病程组血清IFN-γ、IL-2水平明显低于CA短病程组(P<0.01);CA患者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CA长病程组血清IL-4水平明显高于CA短病程组(P<0.01)。结论 CA患者有Th1型细胞因子表达低下和Th2型细胞因子表达亢进,长病程患者更明显,患者Th1型细胞因子表达低下和Th2型细胞因子表达亢进在CA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IFN-Γ lL-2 lL-4 研究
下载PDF
淋球菌对六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涂亚庭 刘志香 +3 位作者 刘厚君 黄长征 冯爱平 李家文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6期346-347,共2页
目的 :观察淋球菌对 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分离 12 3株淋球菌 ,分别进行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头孢曲松的敏感性测定。结果 :耐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的菌株分别占5 6 .9%,70 .7%,2 2... 目的 :观察淋球菌对 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分离 12 3株淋球菌 ,分别进行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头孢曲松的敏感性测定。结果 :耐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的菌株分别占5 6 .9%,70 .7%,2 2 .8%,30 .9%,耐大观霉素 1株 ,未发现耐头孢曲松的菌株 ;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洛美沙星之间存在交叉耐药及多重耐药 (占 14 .6 %)。结论 :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可作为武汉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其余 4种不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抗菌药物 药物敏感性 测定 抗生素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皮肤病治疗中的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3
4
作者 涂亚庭 林能兴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皮肤病治疗 肿瘤坏死因子(TNF) 白细胞介素(IL) 单核/巨噬细胞 趋化性细胞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介导 细胞因子治疗 重组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疗法 炎症反应 小分子多肽 生物学作用 病发病机制 细胞分泌
下载PDF
93例性传播疾病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涂亚庭 黄长征 +1 位作者 钱江 曾山鹰 《皮肤病与性病》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8-59,共2页
对93例STD患者进行了心理社会因素分析,患者中CA占首位,46.2%,NGU其次、31.2%,GU占第三位,25.8%。宾馆或旅社是不洁性行为的主要场所。患者受教育程度大多数较低,70%为初中或高中水平。发生不洁性... 对93例STD患者进行了心理社会因素分析,患者中CA占首位,46.2%,NGU其次、31.2%,GU占第三位,25.8%。宾馆或旅社是不洁性行为的主要场所。患者受教育程度大多数较低,70%为初中或高中水平。发生不洁性行为的动机31.3%的患者是出于好奇或好玩,51.6%是心理或生理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下载PDF
解脲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涂亚庭 林能兴 +1 位作者 黄长征 刘厚君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1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目的:研究解脲支原体(UU)对10种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UU培养和药敏试剂盒测定UU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119例UU阳性者总的耐药发生率为94.12%,耐2种或2种以上者占69.75%,对1... 目的:研究解脲支原体(UU)对10种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UU培养和药敏试剂盒测定UU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119例UU阳性者总的耐药发生率为94.12%,耐2种或2种以上者占69.75%,对10种抗生素耐药性高低依次为红霉素、四环素、美满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强力霉素、氧氟沙星、罗红霉素、交沙霉素、阿齐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结论:UU耐药发生率高,并存在多重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淋菌性尿道炎 解脲支原体 药物敏感性 非淋菌性宫颈炎
下载PDF
恶性黑素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涂亚庭 陶娟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35-337,共3页
关键词 恶性黑素瘤 基因治疗 手术切除后 发病率 放化疗 环境因素 恶性程度 医学常识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白介素2基因表达的研究
8
作者 涂亚庭 刘志香 +1 位作者 黄长征 刘厚君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14-417,共4页
为探讨Th1 反应如白介素2 (IL-2) 产生在尖锐湿疣(CA) 发病及消退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技术检测了CA患者皮损组织IL-2 的基因表达, 实验分为三组: 正常对照组(n= 1... 为探讨Th1 反应如白介素2 (IL-2) 产生在尖锐湿疣(CA) 发病及消退中的作用。本实验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技术检测了CA患者皮损组织IL-2 的基因表达, 实验分为三组: 正常对照组(n= 10), 单纯病例组(n= 18) 及γ- 干扰素(IFN-γ) 诱导组(n= 6)。结果发现正常皮肤组织未检测到IL-2 m RNA, 在18 例单纯病例的CA患者有2 例皮损IL-2 m RNA阳性, 6 例CA患者注射IFN-γ前局部皮损未检测到IL-2 m RNA, 而在皮损内注射IFN-γ72 小时后有4 例阳性。研究结果提示了IFN-γ可诱导Th1 应答, Th1 应答在抵抗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感染及清除HPV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为临床应用IL-2 及IFN-γ治疗CA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 白介素2 干扰素Γ
下载PDF
649例淋球菌的血清学分型
9
作者 涂亚庭 黄长征 +1 位作者 刘厚君 KohlPK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8-350,共3页
目的 研究德国海德堡地区 1 985年~ 1 990年间淋球菌血清学分型的变化。方法 协同凝集试验。结果  6 4 9株淋球菌标本血清学分型检测显示 ,在已知的 2 4种特异性蛋白A(PIA)和 31种特异性蛋白B(PIB)中分别检出 8种和 2 6种血清型 ,... 目的 研究德国海德堡地区 1 985年~ 1 990年间淋球菌血清学分型的变化。方法 协同凝集试验。结果  6 4 9株淋球菌标本血清学分型检测显示 ,在已知的 2 4种特异性蛋白A(PIA)和 31种特异性蛋白B(PIB)中分别检出 8种和 2 6种血清型 ,其中最常见的 6种血清型分别为IB -3( 1 9.0 % )、IB -4( 1 6 .0 % )、IB -2 ( 1 5 .7% )、IB -1 ( 1 3.1 % )、IA -1 / 2 ( 1 1 .7% )和IA -6 ( 3.2 % )。此外 ,我们还发现一种未知的PIB ,其血清反应图象为 3C8,1F5 ,2D4。结论 该地区淋球菌的血清型仍以IB占大多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 血清学分型 淋病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涂亚庭 《皮肤病与性病》 2013年第6期323-324,共2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是一组病因不明,以血液和/或骨髓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cell,EC)持续增多,组织中大量EC浸润为特征的疾病.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是一组病因不明,以血液和/或骨髓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cell,EC)持续增多,组织中大量EC浸润为特征的疾病.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HED)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的轻型或此疾病谱的良性端.它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引起的皮肤病.近年来,临床上报道的HED病例越来越多.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已经取得很大进展,治疗上也取得一些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治疗 病因不明 CELL 发病机制 疾病谱 皮肤病
下载PDF
649株淋球菌的营养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涂亚庭 黄长征 +4 位作者 刘厚君 冯爱平 李家文 王椿森 P.K.Kohl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24-226,229,共4页
对649株淋球菌进行了营养学分型及抗生索敏感试验。结果:Proto、Pro^-、Arg^-、(P)AH(U)^-、PA(U)^-、(Pro)Hyx^-、(Pro)Met^-营养型分别占52.9%、13.6%、13.1%、8.2%、10.9%、0.6%和0.8%。1985年到1990年间,Proto型和Arg^-型分... 对649株淋球菌进行了营养学分型及抗生索敏感试验。结果:Proto、Pro^-、Arg^-、(P)AH(U)^-、PA(U)^-、(Pro)Hyx^-、(Pro)Met^-营养型分别占52.9%、13.6%、13.1%、8.2%、10.9%、0.6%和0.8%。1985年到1990年间,Proto型和Arg^-型分别从51%下降到41%和从12%下降到3.7%,而PA(U)^-型从10%上升到26%,(P)AH(U)^-型从7%上升到15%。营养学分型与抗生素敏感性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营养学分型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武汉地区淋球菌对6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监测
12
作者 涂亚庭 张丽霞 +3 位作者 林能兴 黄长征 陈宏翔 林云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6期451-452,共2页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淋球菌对6种抗菌药物耐药的发生率及耐药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临床分离70株淋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对淋球菌进行青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敏感性的测定。结果:耐青霉素、四...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淋球菌对6种抗菌药物耐药的发生率及耐药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临床分离70株淋球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对淋球菌进行青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的敏感性的测定。结果:耐青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的菌株分别占60.00%(42)、71.42%(50)、37.14%(26)、54.28%(38),同时耐2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率为80%(56)。未发现耐大观霉素、头孢曲松的菌株。结论:武汉地区淋球菌环丙沙星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率均增长迅速,头孢曲松、大观霉素可以作为武汉地区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其余4种不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淋病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25
13
作者 江文 涂亚庭 +5 位作者 张国毅 段逸群 陈兴平 冯爱平 周展超 王玮蓁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91-894,共4页
目的:评价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试验组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对照组予维A酸乳膏。均为每晚一次,涂抹在全部患处,疗程为8 wk,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评价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盲法、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试验组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对照组予维A酸乳膏。均为每晚一次,涂抹在全部患处,疗程为8 wk,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共入组240例病人,进入疗效分析226例,其中试验组111例,对照组115例。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综合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7.4% (97/111)和81.7%(70/115),2组综合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2%和7.6%(P>0.05)。结论: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寻常 异维A酸 红霉素 凝胶类 多中心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0例 被引量:20
14
作者 林能兴 涂亚庭 +2 位作者 连昕 黄长征 吴艳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2期910-912,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C)凋亡调控蛋白的影响。方法 :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3 0例。治疗组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60mL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C)凋亡调控蛋白的影响。方法 :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3 0例。治疗组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60mL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中静脉滴注 ,qd ,2周后改为隔日 1次 ,共治疗 8周 ;对照组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E、氨肽素及抗组胺药对症处理。计算显效率与平均显效时间。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LC凋亡调控蛋白 (Fas、bcl 2 )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 66.67% ,平均显效时间 (16.2 3± 2 .3 6)d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显效率 3 6.67% ,平均显效时间(2 6.2 1± 4.2 7)d]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PBLC凋亡调控蛋白Fas、bcl 2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后 ,治疗组PBLC凋亡调控蛋白异常得到明显纠正 (P <0 .0 5 )。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能明显地纠正银屑病患者PBLC凋亡异常 ,可作为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药物 ,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苷 复方 银屑病 寻常型 凋亡调控蛋白
下载PDF
缺氧对HaCaT细胞HIF-1α、GLUT-1表达的影响及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井 陶娟 +3 位作者 李延 刘业强 陆洁捷 涂亚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21-623,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HIF-1α、GLUT-1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缺氧时间段(0h、12h、24h、36h和48h)HaCaT细胞表达HIF-1α、GLUT-1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HIF-1α、GLUT-1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缺氧时间段(0h、12h、24h、36h和48h)HaCaT细胞表达HIF-1α、GLUT-1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缺氧条件下,HaCaT细胞表达HIF-1α蛋白的水平明显增加,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GLUT-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GLUT-1的蛋白水平变化与HaCaT细胞增殖相关。结论缺氧条件下,HaCaT细胞表达HIF-1α、GLUT-1水平增加,且后者与细胞增殖相关,银屑病皮损中可能存在类似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AT 缺氧诱导因子 葡萄糖转运体 增殖
下载PDF
0.1%阿达帕林凝胶预防和减轻寻常痤疮复发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3
16
作者 蔡林 张建中 +5 位作者 李邻峰 袁珊 郑捷 徐慧珍 涂亚庭 陈思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评价0.1%阿达帕林凝胶维持治疗对于预防和减轻寻常痤疮复发的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开放、对照的方法,共入选患者246例,均为经过阿达帕林和克林霉素(特丽仙)联合治疗或特丽仙单独治疗获得有效改善≥25%的寻常痤疮患者... 目的:评价0.1%阿达帕林凝胶维持治疗对于预防和减轻寻常痤疮复发的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开放、对照的方法,共入选患者246例,均为经过阿达帕林和克林霉素(特丽仙)联合治疗或特丽仙单独治疗获得有效改善≥25%的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另一组不用药,均观察12周。结果:239例患者完成治疗和观察,阿达帕林组121例,对照组118例。治疗4周后阿达帕林组炎性皮损数的减少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维持至12周;治疗8周后阿达帕林组皮损总数和非炎性皮损数的减少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维持至12周。治疗结束后,阿达帕林组总体改善率为66.9%对照组为4.2%(P<0.01)阿达帕林组总复发率为4.1%对照组为83.9%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阿达帕林组有个别病例有轻度局部刺激反应,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达帕林凝胶可有效地治疗寻常痤疮,并维持治疗效果,且不增加局部刺激反应,对于减少病情复发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寻常 阿达帕林 复发
下载PDF
不同剂量和疗程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周村建 王莉 +3 位作者 郭在培 涂亚庭 卢念祖 郝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0-422,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和疗程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1000mg每日3次口服,共服7d;对照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300mg每日2次口服...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和疗程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1000mg每日3次口服,共服7d;对照组患者采用伐昔洛韦300mg每日2次口服,共服10d。用药后第3、6和10天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共入组128例,全分析集(FAS)分析128例,符合方案集(PPS)分析118例。治疗后第3、6和10天,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下降值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nal analogue scale,VAS)值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入组时疼痛VAS值≥8的患者,FAS集分析显示,在治疗后第6、10天VAS值下降两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PS集分析显示治疗后第10天VAS值下降,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8%和12.50%,主要为嗜睡和恶心。结论:增加伐昔洛韦用量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与较低剂量伐昔洛韦组相比,对疼痛程度较严重的患者能更显著地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伐昔洛韦 临床试验
下载PDF
解脲尿枝原体对1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长征 林能兴 +4 位作者 涂亚庭 刘志香 张弦 刘道凡 张德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5-217,共3页
为研究解脲尿枝原体 (UU)的耐药情况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采用 UU培养和药敏试验盒测定 10种抗生素对 36例 UU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 ,10种抗生素总的耐药发生率为 94.44 % (34 / 36 ) ,耐药 2种及 2种以上者 6 9.44 %。耐药率最高的为... 为研究解脲尿枝原体 (UU)的耐药情况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采用 UU培养和药敏试验盒测定 10种抗生素对 36例 UU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 ,10种抗生素总的耐药发生率为 94.44 % (34 / 36 ) ,耐药 2种及 2种以上者 6 9.44 %。耐药率最高的为红霉素 5 8.33% (2 1/ 36 ) ,其次为米诺环素 5 2 .78% (19/ 36 )、四环素33.33% (12 / 36 )、螺旋霉素 33.33% (12 / 36 )和氧氟沙星 30 .5 6 % (11/ 36 )。其中螺旋霉素、红霉素和米诺环素有用药史者明显高于无用药史者 ,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5 )。 10种抗生素发生耐药在病程 >半年组与≤半年组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女性患者四环素与螺旋霉素耐药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 (P<0 .0 5 )。交沙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多西环素和左氧氟沙星显示了良好的敏感性。提示 UU耐药发生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淋菌性尿道炎 解脲尿枝原体 抗生素 敏感性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皮炎类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9
作者 黄春艳 林能兴 +2 位作者 涂亚庭 连昕 黄长征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30-531,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皮炎类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将190例皮炎类皮肤病患者按病种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外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与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皮炎类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将190例皮炎类皮肤病患者按病种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外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与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 ;治疗组起效时间和痊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对皮炎类皮肤病具有辅助治疗效果,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类皮肤病 复方甘草酸苷 疗效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2
20
作者 林能兴 刘斌 +2 位作者 于春润 钱悦 涂亚庭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