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射频微创治疗老年跟痛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滕立佳 刘玉杰 +4 位作者 李益英 肇刚 齐玮 魏民 李春宝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5期345-346,共2页
跟痛症(calcaneodynia)是一种慢性劳损性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对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跟腱炎患者需要手术治疗。2003年3月至2015年2月我们采用关节镜下等离子刀(TOPAZ)微创治疗跟腱炎32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关节镜 跟腱 炎症 射频
下载PDF
Quadrant微创治疗中老年LDH-PLIF术后残余神经痛的18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滕立佳 刘玉杰 杨玉明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633-635,共3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腰椎椎板间植骨融合(PLIF)术后遗留残余神经痛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行单节段LDH-PLIF术后遗留腰腿痛或(和)麻木等残余神经痛的35例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腰椎椎板间植骨融合(PLIF)术后遗留残余神经痛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于我院行单节段LDH-PLIF术后遗留腰腿痛或(和)麻木等残余神经痛的35例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微创组(18例)。微创组采用经Quadrant通道微创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MIS-TLIF)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TLIF)术治疗,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通过VAS评分、ODI评分和MacNab标准分级评估患者围手术期和术后情况。结果 Quadrant微创组和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患者的术后ODI评分和VAS术后3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MacNab评价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uadrant微创系统治疗中老年LDH行PLIF术后残余神经痛,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较轻且术后残余神经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腰背痛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RANT通道 微创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残余神经痛
下载PDF
采用不同缝线及缝合位点缝合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江涛 步建立 +5 位作者 申学振 常晗 滕立佳 朱娟丽 刘洋 刘玉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5期442-447,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高强度缝线及不同缝合位点缝合固定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新鲜猪(雌性,月龄5~9个月,平均7个月)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标本48个,采用Mason-Allen缝合方法建立实验模型。根据缝合位点不同随机分为红区固定... 目的:比较不同高强度缝线及不同缝合位点缝合固定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取新鲜猪(雌性,月龄5~9个月,平均7个月)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标本48个,采用Mason-Allen缝合方法建立实验模型。根据缝合位点不同随机分为红区固定组、红-白区固定组,每组24例。再根据固定材料不同将每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每组8例,分别采用Ethibond缝线、Ultrabraid缝线、FiberWire缝线固定。采用万能电磁力学试验机,先给予1000次的循环载荷后行拔出试验,直至拔出失败;测量并计算标本最大失败载荷、失效载荷、拔出刚度及循环位移。结果:所有标本顺利完成生物力学测试。Ethibond缝线组失败模式均为缝线断裂。Ultrabraid缝线组失败模式:6例为缝线断裂,均属红区固定组;10例为缝线拔出,其中2例属红区固定组,8例属红-白区固定组。FiberWire缝线组失败模式均为缝线拔出。生物力学结果:(1)在缝线强度比较方面,最大失败载荷、失效载荷及拔出刚度:Ethibond缝线组<Ultrabraid缝线组<FiberWire缝线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500、1000次循环位移:Ethibond缝线组>Ultrabraid缝线组>FiberWire缝线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FiberWire缝线强度最优,Ultrabraid缝线次之,Ethibond缝线最差。(2)在缝合位点比较方面,最大失败载荷、失效载荷及拔出刚度:红区固定组>红-白区固定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500、1000次循环位移:红区固定组<红-白区固定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红区缝合强度优于红-白区缝合。结论:Mason-Allen缝合方法可有效固定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并满足术后早期部分负重要求。术中采用FiberWire缝线并将缝合位点置于红区可获得更好的固定效果,有利于半月板愈合及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线 胫骨半月板损伤 生物力学现象
下载PDF
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人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4
作者 陆兮 刘玉杰 +7 位作者 郭旗 李宏亮 申学振 齐玮 李春宝 滕立佳 陈亮 常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分析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解放军总医院骨科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38例,男14例,女24例;年龄60—72(66.0±5.6)岁。站立行走内侧关节间隙疼痛,术前膝关... 目的分析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解放军总医院骨科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38例,男14例,女24例;年龄60—72(66.0±5.6)岁。站立行走内侧关节间隙疼痛,术前膝关节正侧位X线等影像学检查提示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术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52.6±16.7),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6.3±1.2),膝关节内翻畸形(8.9±1.6)°,关节活动度(112.6±23.5)°。结果手术时间(45.0±10.2)min,无血管、神经等副损伤,伤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随访,无死亡、退出等情况,随访时间71~133(102.0±12.2)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HSS评分(91.8±17.9),VAS评分(1.8±0.9),膝关节内翻畸形(4.7±0.9)°,关节活动度(129.7±36.8)°;与术前相比,均具有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固定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老年内侧单间室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单髁置换术
下载PDF
缝线网状套扎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力学实验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江涛 步建立 +7 位作者 滕立佳 常晗 钱宇航 周勇 车建伟 罗涛 孙成 刘玉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19-622,627,共5页
目的探讨缝线网状套扎法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新鲜猪膝关节标本16个,制备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模型,按不同固定方式随机分为缝线网状套扎固定(A组)和空心螺钉固定(B组),每组8例。生物力学测试:200次循环载荷... 目的探讨缝线网状套扎法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新鲜猪膝关节标本16个,制备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模型,按不同固定方式随机分为缝线网状套扎固定(A组)和空心螺钉固定(B组),每组8例。生物力学测试:200次循环载荷后行拔出试验,直至拔出失败;记录最大失败载荷、失效载荷、拔出刚度及循环位移。结果失败模式:A组位移超限8例;B组螺钉拔出6例、骨块碎裂2例。生物力学结果显示,A组最大失败载荷(517.798 N vs 278.769 N,P=0.000)及失效载荷(247.841 N vs 149.063 N,P=0.001)高于B组;循环位移A组小于B组(2.316 mm vs 4.522 mm,P=0.000);拔出刚度A组(40.062 N)高于B组(38.253 N),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0)。结论力学实验显示缝线网状套扎固定胫骨髁间嵴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空心螺钉固定法,尤其适合髁间嵴粉碎性骨折或骨质疏松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髁间嵴骨折 缝线网状套扎 骨折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新型弹性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江涛 步建立 +7 位作者 常晗 滕立佳 钱宇航 周勇 车建伟 罗涛 孙成 刘玉杰 《实用骨科杂志》 2021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缝线网状套扎弹性固定胫骨髁间嵴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新鲜猪膝关节标本16个,制备Ⅲ型胫骨髁间嵴骨折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个,分别采用缝线网状套扎固定(A组)和缝合锚钉固定(B组)。通过疲劳试验及拔出试验,分析... 目的探讨新型缝线网状套扎弹性固定胫骨髁间嵴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新鲜猪膝关节标本16个,制备Ⅲ型胫骨髁间嵴骨折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个,分别采用缝线网状套扎固定(A组)和缝合锚钉固定(B组)。通过疲劳试验及拔出试验,分析比较两组最大失败载荷、失效载荷、拔出刚度及循环位移。结果失败模式:A组位移超限8个;B组锚钉拔出4个,缝线断裂2个,缝线切割骨块2个。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最大失败载荷及失效载荷:A组(517.798 N,247.841 N)>B组(247.469 N,123.254 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循环位移:A组(2.316 mm)<B组(5.423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拔出刚度:A组(40.062 N/mm)>B组(35.699 N/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6)。结论缝线网状套扎固定法生物力学性能优于缝合锚钉固定法,能够满足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髁间嵴骨折 高强度缝线 弹性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改良入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 被引量:4
7
作者 肇刚 王江涛 +4 位作者 滕立佳 杨玉明 刘玉杰 李春宝 齐玮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096-1100,共5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前方单入路技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肩关节Bankart损伤)的疗效,为克服术中困难、简化手术流程提供一种方案。方法: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肩关节镜下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引起的复发性脱位患者62例,男50例,女1...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前方单入路技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肩关节Bankart损伤)的疗效,为克服术中困难、简化手术流程提供一种方案。方法: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肩关节镜下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引起的复发性脱位患者62例,男50例,女12例。年龄19~44(26.5±6.1)岁。左肩25例,右肩37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前方改良单入路组(35例)和传统经典前方双入路组(27例)。通过术前、术后肩关节美国肩肘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Form,ASES)评分评价手术疗效,记录建立入路及手术整体时间来评价前方改良单入路的手术时间是否缩短。结果:3例术后失访;除1例再次脱位外,所有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随访患者并进行ASES评分,两组患者随访时ASE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建立入路时间前方改良单入路组(7.5±1.5)min,传统经典前方双入路组(13.7±1.2)min,前方改良单入路组较传统经典前方双入路组用时短。结论:肩关节镜下改良入路技术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具有减少切口、缩短手术时间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肩关节 外科手术 BANKART损伤
下载PDF
手术治疗腓骨肌腱滑脱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8
作者 滕立佳 杨玉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年第6期571-572,共2页
腓骨肌腱滑脱症是指腓骨肌腱从外踝后方正常位置发生滑移,在腓骨远端的外侧面斜行向前滑出,从而产生疼痛、弹响等系列症状。Escalas等发现腓骨肌腱滑脱症发病率为0.56%。本病发病率较低,国内外报道不多。笔者于2010年9月手术治疗腓骨肌... 腓骨肌腱滑脱症是指腓骨肌腱从外踝后方正常位置发生滑移,在腓骨远端的外侧面斜行向前滑出,从而产生疼痛、弹响等系列症状。Escalas等发现腓骨肌腱滑脱症发病率为0.56%。本病发病率较低,国内外报道不多。笔者于2010年9月手术治疗腓骨肌腱滑脱1例并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腱滑脱 腓骨肌腱沟加深术 文献复习
原文传递
踝关节镜治疗创伤性踝前软组织撞击征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玉明 滕立佳 +1 位作者 张文杰 马振玺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10期939-940,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踝前软组织撞击征的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踝关节创伤性软组织撞击征的关节镜下诊治经验进行总结。术前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75分,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77分。关节镜下见到关节腔内大量滑膜增生,内外踝可见... 目的探讨创伤性踝前软组织撞击征的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踝关节创伤性软组织撞击征的关节镜下诊治经验进行总结。术前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75分,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77分。关节镜下见到关节腔内大量滑膜增生,内外踝可见条索状滑膜增生组织,均在关节镜下予以切除并清理关节。结果本组获得2~15个月随访。术后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3分,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94分。结论踝关节镜检查成为诊断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还具有手术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扭伤 踝前软组织撞击征 关节镜
原文传递
肱二头肌长头腱与冈上肌腱联合修复巨大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陆兮 刘玉杰 +7 位作者 曲峰 郭旗 李宏亮 申学振 常晗 陈亮 滕立佳 沈钰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825-1830,共6页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与冈上肌腱联合固定术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5年3月,关节镜下利用冈上肌腱与肱二头肌长头腱联合固定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40例,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33~64岁,平均(51±5.6...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与冈上肌腱联合固定术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5年3月,关节镜下利用冈上肌腱与肱二头肌长头腱联合固定术治疗巨大肩袖损伤40例,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33~64岁,平均(51±5.6)岁。术前查体Neer征、Hawkins征、Speed征、Jobe征等阳性,肱二头肌长头腱压痛阳性。术前肩关节功能Constant-Merly评分(51.1±8.3)分,美国肩肘医师协会(ASES)评分(49.2±5.3)分,VAS疼痛评分(6.2±1.9)分。镜下探查发现除肩袖撕裂外,均伴有肱二头肌长头腱严重磨损。将冈上肌腱与肱二头肌长头腱联合固定修复肩袖损伤,术后上肢制动,Constant-Murley、ASES和VAS评分及影像学指标评估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0±16.3)min,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再撕裂等手术相关并发症。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4±2.6)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erly评分(88.2±5.6)分,美国肩肘医师协会(ASES)评分(90.4±6.1)分,VAS疼痛评分(1.2±0.8)分;与术前相比,Constant-Merly和ASES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疼痛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巨大肩袖损伤伴肱二头肌长头腱严重损伤采用关节镜下冈上肌腱与二头肌长头腱联合固定术修复,有利于增加肩袖修复的牢固性,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肩袖损伤 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 关节镜 联合固定术
原文传递
野战条件下简易输液支具的制作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燕燕 杨玉明 滕立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4期3512-3512,共1页
关键词 输注 静脉内/仪器和设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