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之鉴——潘文国教授访谈录 |
潘文国
张彩迪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24 |
0 |
|
2
|
典籍翻译的道与器——潘文国教授访谈录 |
王宇弘
潘文国
|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5
|
|
3
|
以中国语言文化助力新时代外语教学——潘文国教授访谈录 |
王宇弘
潘文国
|
《当代外语研究》
CSSCI
|
2023 |
1
|
|
4
|
新科技信息时代对翻译的定位与认知——潘文国教授访谈录 |
赵国月
潘文国
|
《翻译论坛》
|
2017 |
0 |
|
5
|
翻译研究的“中国学派”:现状、理据与践行——潘文国教授访谈录 |
赵国月
周领顺
潘文国
|
《翻译论坛》
|
2017 |
7
|
|
6
|
典籍翻译的下一步 |
潘文国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重建西方对比语言学史——洪堡特和沃尔夫对开创对比语言学的贡献 |
潘文国
谭慧敏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8
|
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 |
潘文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2
|
|
9
|
从“了”的英译看汉语的时体问题 |
潘文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6
|
|
10
|
“本位”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
潘文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9
|
|
11
|
“两张皮”现象的由来及对策 |
潘文国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1 |
19
|
|
12
|
中国语言学的未来在哪里? |
潘文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2
|
|
13
|
汉字是汉语之魂——语言与文字关系的再思考 |
潘文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7
|
|
14
|
从“格义”到“正名”——翻译传播中华文化的必要一环 |
潘文国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6
|
|
15
|
对比语言学的目标与范围 |
潘文国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8
|
|
16
|
汉语研究:世纪之交的思考 |
潘文国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32
|
|
17
|
从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到语言研究的哲学转向 |
潘文国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2
|
|
18
|
关于外国语言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
潘文国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4
|
|
19
|
译文三合:义、体、气——文章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
潘文国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
48
|
|
20
|
翻译与对比语言学 |
潘文国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