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津力达颗粒联合司美格鲁肽对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保护作用研究
1
作者 牛姝 王晨曦 +2 位作者 吴笛 孙政 陈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6期2227-2232,共6页
目的探讨津力达颗粒联合司美格鲁肽对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32只,随机取8只作为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小鼠给予高脂肪饲料喂养12周建立NAFL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NAFLD小鼠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津力达颗粒联合司美格鲁肽对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32只,随机取8只作为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小鼠给予高脂肪饲料喂养12周建立NAFL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NAFLD小鼠随机分为NAFLD组、司美格鲁肽组、津力达联合司美格鲁肽组,每组8只。司美格鲁肽组给予司美格鲁肽30 nmol/kg腹腔内注射,津力达联合司美格鲁肽组在注射司美格鲁肽基础上给予津力达颗粒1.5 g/kg灌胃,正常组和NAFLD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干预12周。记录各组小鼠的体重,检测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HE染色、油红O染色、Masson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NAFLD组小鼠体重及血清ALT、AST、TG、TC、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肝组织中可见大面积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气球样变和淋巴细胞局灶性浸润,大量脂质沉积,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断裂、减少,可见线粒体微自噬结构。与NAFLD组比较,司美格鲁肽组、津力达联合司美格鲁肽组小鼠体重及血清ALT、AST、TG、TC、LDL-C、FINS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肝组织病变明显减轻;与司美格鲁肽组比较,津力达联合司美格鲁肽组上述各指标更低(P均<0.05),肝组织病变更轻。结论津力达颗粒联合司美格鲁肽可明显调节NAFLD小鼠脂代谢,保护肝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肝脏脂肪变性、脂质沉积、炎细胞浸润和线粒体微自噬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肥胖 津力达颗粒 司美格鲁肽 线粒体
下载PDF
基于任务驱动的“水处理实验技术”课程综合实验创新设计——以“工业废水生物处理可行性”实验为案例
2
作者 牛姝 吕聪 +2 位作者 焦昕倩 董招君 白静 《科教文汇》 2024年第21期95-99,共5页
该文基于新工科理念,将实际应用技术融入“水处理实验技术”课程综合性实验教学,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由学生自主分解实验环节,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结果,发掘学生实验主动性,为培养学生成为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拔尖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以... 该文基于新工科理念,将实际应用技术融入“水处理实验技术”课程综合性实验教学,并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由学生自主分解实验环节,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结果,发掘学生实验主动性,为培养学生成为环境工程专业创新型拔尖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以“工业废水生物处理可行性”实验为案例,采用芬顿法有效降解染料废水——亚甲基蓝溶液,并提高了其可生化性。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及相应权重,为实际处理染料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驱动 芬顿氧化法 可生化性 正交实验
下载PDF
FGF7亚家族在小鼠毛囊第一生长周期的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牛姝 程笳琪 +5 位作者 高淑媛 曹校瑞 吴晋强 陆娜 闫瑞琴 赫晓燕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5-524,共10页
旨在研究FGF7亚家族(FGF7、FGF10和FGF22)在小鼠毛囊第一生长周期中各阶段的表达情况,阐明其表达规律。取出生后第1、3、5、8、16、18、20和23天正常小鼠背部皮肤各3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FGF7、F... 旨在研究FGF7亚家族(FGF7、FGF10和FGF22)在小鼠毛囊第一生长周期中各阶段的表达情况,阐明其表达规律。取出生后第1、3、5、8、16、18、20和23天正常小鼠背部皮肤各3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FGF7、FGF10和FGF22蛋白及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FGF7主要在毛囊内根鞘及表皮表达;FGF10和FGF22广泛表达于毛囊各部。FGF7在毛囊退化期(16d)表达量最低,静止期(18d)和生长期(1~8、20~23d)的表达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退化期(16d);FGF10在毛囊生长期末期(8d)表达量最低,生长期(1~5、20~23d)、退化期(16d)和静止期(18d)表达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生长期末期(8d);FGF22在毛囊退化期(16d)表达量最高,静止期(18d)和生长期(1~8、20~23d)的表达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退化期(16d)。综上表明,FGF7、FGF10在毛囊第一生长周期可能对诱导毛囊进入新的循环周期有重要作用,而FGF22则可能对诱导毛囊进入退化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F7/10/22 小鼠 背部皮肤 毛囊 第一生长周期
下载PDF
EDAR参与绵羊毛发性状与生长的调节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宁 曹靖 +8 位作者 卫盼莹 于秀菊 高淑媛 程笳琪 张昱 申艳 王海东 牛姝 赫晓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6-223,共8页
绵羊的背部、耳部和腹股沟部的毛发性状、生长速度存在差异,背部毛发弯曲、细长、密度高、生长速度快,耳部、腹股沟部毛发粗直、密度低、生长速度慢。研究表明,EDA/EDAR、IGFBP5/Krox20、WNT等介导的信号通路及毛发角蛋白基因对毛发纤... 绵羊的背部、耳部和腹股沟部的毛发性状、生长速度存在差异,背部毛发弯曲、细长、密度高、生长速度快,耳部、腹股沟部毛发粗直、密度低、生长速度慢。研究表明,EDA/EDAR、IGFBP5/Krox20、WNT等介导的信号通路及毛发角蛋白基因对毛发纤维弯曲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原位杂交技术、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技术,对外异蛋白受体(ectodysplasin A receptor,EDAR)在绵羊背部、耳部和腹股沟皮肤中的m RNA、蛋白质表达水平和定位进行研究,以探讨EDAR与绵羊毛发的生长和性状的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DAR在绵羊背部皮肤中相对基因表达量是绵羊腹股沟皮肤的4.9倍(P<0.01),耳部是腹股沟部的1.4倍(P<0.05),背部是耳部的3.4倍(P<0.05);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结果表明,EDAR基因m RNA和蛋白质在背部、耳部和腹股沟部毛囊均有表达。根据光密度值可知,背部表达量最高,耳部次之,而腹股沟部最低;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绵羊皮肤组织蛋白质提取物中存在与兔抗EDAR多克隆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的蛋白条带,绵羊皮肤背部平均蛋白质表达量最高,耳部次之,而腹股沟部最低,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提示,EDAR可能参与绵羊毛发卷曲的形成和调控,对毛发密度、生长速度等可能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异蛋白受体(EDAR) 绵羊 背部 耳部 腹股沟部 毛发性状 毛发生长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Ras ERK1/2蛋白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牛姝 董丽娜 +5 位作者 吴笛 冯岚 张梦瑶 孙政 赵志刚 郝慧斌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973-1978,共6页
目的:研究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中Ras-ERK1/2信号表达水平,分析它们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与生存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到2021年1月期间行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59例,按是否同时伴发糖尿病,分为... 目的:研究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中Ras-ERK1/2信号表达水平,分析它们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与生存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到2021年1月期间行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59例,按是否同时伴发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29)和非糖尿病组(n=30)。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中Ras、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运用Log-rank法分析不同表达情况下淋巴结转移的差异。所有患者随访36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间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Ras、ERK1/2表达与生存期相关性。结果:Ras、ERK1/2在结直肠癌组和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中均有表达,且主要集中在癌细胞浆中;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Ras、ERK1/2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较单纯结直肠癌组明显升高(P<0.05);与Ras、ERK1/2阴性表达组相比,Ras、ERK1/2阳性表达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患者Ras、ERK1/2蛋白表达与中位生存时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Ras-ERK1/2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可将其作为早期诊断结直肠癌、判断预后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结直肠癌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 RAS
下载PDF
过量维生素E摄入对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任淑萍 牛姝 +6 位作者 吕乐 杨爽 任明 邢雷 张华 郑超 胡玉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摄入大剂量维生素E(VE)对大鼠脂代谢的影响,为VE摄入限量值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8只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剂量VE组(400mg.kg-1)、中剂量VE组(800mg.kg-1)和高剂量VE组(1600mg.kg-1),每天定时采... 目的:探讨摄入大剂量维生素E(VE)对大鼠脂代谢的影响,为VE摄入限量值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8只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剂量VE组(400mg.kg-1)、中剂量VE组(800mg.kg-1)和高剂量VE组(1600mg.kg-1),每天定时采用灌胃方法给予VE,定期根据体质量调整剂量,给药16d后,经眼球采血,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生化指标;处死大鼠取肝、肾、脾,计算上述脏器的脏体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VE组大鼠饮水、进食量减少,状态及活动欠佳;与正常对照组和低剂量VE组比较,中、高剂量VE组大鼠体质量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VE各剂量组大鼠肝/体比、肾/体比和脾/体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VE组大鼠血清中TC、TG和H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低剂量VE组比较,中、高剂量VE组TC、TG和H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中、高剂量VE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VE抑制大鼠的生长,过量口服会降低体内HDL-C、TC和TG的合成,不利于脂代谢,提示不建议大量补充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 脂肪类 代谢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RSPO2和β-catenin在羊驼不同部位皮肤中表达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淑媛 于秀菊 +5 位作者 程笳琪 宋亚军 赵兵令 牛姝 曹校瑞 赫晓燕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1-937,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RSPO_2和β-catenin对羊驼毛性状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RSPO_2和β-catenin在羊驼背部、腿部和耳部皮肤中基因和蛋白表达及蛋白定位进行研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真皮乳头、毛囊... 本研究旨在探讨RSPO_2和β-catenin对羊驼毛性状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RSPO_2和β-catenin在羊驼背部、腿部和耳部皮肤中基因和蛋白表达及蛋白定位进行研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真皮乳头、毛囊基质、内根鞘、外根鞘、汗腺、表皮均可见RSPO_2的免疫阳性反应,并且主要出现在细胞质中,其中在内根鞘呈现强阳性;β-catenin在毛囊基质、内根鞘、外根鞘、汗腺、表皮内均出现免疫阳性反应。RT-PCR结果表明:RSPO_2在羊驼背部和腿部的表达量分别是耳部的7.633倍(P<0.05)和5.602倍(P<0.05),β-catenin在羊驼背部和腿部的表达量分别是耳部的3.689倍(P<0.05)和2.067倍(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羊驼皮肤提取物中存在与兔抗RSPO_2多克隆抗体和兔抗β-catenin多克隆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的蛋白条带,大小分别是26和86ku,羊驼皮肤平均蛋白表达量均为背部与耳部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RSPO_2在腿部与耳部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综上表明,RSPO_2和β-catenin与毛纤维的长度、弯曲度和细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 RSPO2 Β-CATENIN 定位 表达差异
下载PDF
“科技文献检索”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5
8
作者 吕聪 张凤君 +3 位作者 邹东雷 周丹丹 牛姝 赵晓波 《科教文汇》 2014年第22期42-43,共2页
高等学校的"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传统教学理念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将PBL教学法运用在"科技文献检索"课的研究性教学中,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 高等学校的"科技文献检索"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传统教学理念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将PBL教学法运用在"科技文献检索"课的研究性教学中,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研究科研课题的兴趣,形成教学-科研-学习有机结合的课程研究性教学培养模式。在解决专业知识问题的信息需求驱动下,通过科研实践可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文献检索 研究性教学 PBL
下载PDF
miR-140-5p靶向HMGB1/IκB-α轴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梦瑶 牛姝 +2 位作者 蔡静 赵志刚 周艳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4期615-620,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40-5p通过靶向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轴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iR-140-5p激动剂(miR-140-5p agomir)组、激动剂阴性对照(agom...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140-5p通过靶向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轴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iR-140-5p激动剂(miR-140-5p agomir)组、激动剂阴性对照(agomir-NC)组,10只/组,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分离血清及视网膜组织,RT-qPCR检测血清和视网膜组织miR-140-5p、HMGB1 mRNA表达水平;HE染色检测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TUNEL染色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40-5p、HMGB1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组织HMGB1、IκB-α、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HMGB1为miR-140-5p的靶基因。模型组、agomir-NC组MCP-1、TNF-ɑ、ICAM-1含量、HMGB1、NF-κB p65表达、凋亡细胞及组织损伤较对照组增加,miR-140-5p agomir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agomir-NC组miR-140-5p、IκB-α表达较对照组降低,miR-140-5p agomir组较模型组增加(P<0.05)。结论上调miR-140-5p可能通过靶向负调控HMGB1,提高IκB-α表达缓解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0-5p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HMGB1/IκB-α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减轻高糖诱导的小鼠足细胞系PMC-5凋亡和氧化应激反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梦瑶 牛姝 +2 位作者 蔡静 张立香 赵志刚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2期277-282,共6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ⅡA)是否可以减轻高糖(HG)诱导的足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方法CCK-8法筛选合适的TanⅡA干预浓度。MPC-5细胞依次分为:NC组(5.5 mmol/L D-葡萄糖)、MA组(5.5 mmol/L D-葡萄糖和22.5 mmol/L甘露醇)、HG组(25 mmol/L D...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ⅡA)是否可以减轻高糖(HG)诱导的足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方法CCK-8法筛选合适的TanⅡA干预浓度。MPC-5细胞依次分为:NC组(5.5 mmol/L D-葡萄糖)、MA组(5.5 mmol/L D-葡萄糖和22.5 mmol/L甘露醇)、HG组(25 mmol/L D-葡萄糖)、HG+TanⅡA组(25 mmol/L D-葡萄糖和10μmol/L TanⅡA)和HG+TanⅡA+SIRT1抑制剂(Sirtinol)组(25 mmol/L D-葡萄糖、10μmol/L TanⅡA和20μmol/L Sirtinol)。微板法、WST-1法和可见光法测定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评估凋亡相关蛋白和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TanⅡA提高了HG诱导的MPC-5细胞活力(P<0.05)。与MA组相比,HG组细胞凋亡水平升高,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磷酸化SIRT1(p-SIRT1)和磷酸化eNOS(p-eNOS)表达以及SOD和CAT活性降低,Bcl-2相关X蛋白(Bax)和裂解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表达及细胞中MDA含量增高(P<0.05)。与HG组相比,TanⅡA组细胞凋亡水平降低,细胞中Bcl-2、p-SIRT1和p-eNOS表达以及SOD和CAT活性升高,Bax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及MDA含量降低(P<0.05)。SIRT1抑制剂Sirtinol可减轻TanⅡA对HG诱导的足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TanⅡA可能通过激活SIRT1/eNOS通路减轻HG诱导的足细胞系PMC-5凋亡和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足细胞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高糖
下载PDF
KRT71决定羊驼毛弯曲度的形成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笳琪 于秀菊 +6 位作者 高淑媛 赵兵令 崔玉琮 秦以龙 牛姝 曹校瑞 赫晓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9-465,共7页
角蛋白71(Keratins 71,KRT71)属于人类Ⅱ型上皮角蛋白,是毛囊特异性的上皮角蛋白基因。相关研究表明,在其他物种中,KRT71与被毛卷曲相关,KRT71在卷曲的被毛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眼观羊驼背部、耳部和腿部毛发的弯曲程度不同,但K... 角蛋白71(Keratins 71,KRT71)属于人类Ⅱ型上皮角蛋白,是毛囊特异性的上皮角蛋白基因。相关研究表明,在其他物种中,KRT71与被毛卷曲相关,KRT71在卷曲的被毛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眼观羊驼背部、耳部和腿部毛发的弯曲程度不同,但KRT71与其被毛的弯曲度是否相关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克隆KRT71基因全CDS区。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对KRT71蛋白在羊驼背部、耳部和腿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以探讨KRT71与羊驼毛发弯曲度的关系。结果显示,羊驼的KRT71基因的CDS区共有1 578 bp,编码525个氨基酸;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RT71在羊驼的背部、耳部和腿部均有表达,并且主要特异性表达于毛囊的内根鞘;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KRT71的mRNA和蛋白量均呈现背部﹥腿部﹥耳部的趋势;相较于耳部,背部和腿部的表达量较高。实验结果提示,KRT71的表达量与毛纤维的弯曲度呈正相关,KRT71可能在羊驼毛纤维的弯曲度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驼毛 不同部位 角蛋白71 弯曲度
下载PDF
TGF-β受体1和p38MAPK在绵羊不同部位皮肤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校瑞 卢嘉茵 +3 位作者 吴琼 程笳琪 牛姝 赫晓燕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28,共5页
绵羊毛发的生长速度因部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绵羊腹股沟及耳部的毛发生长速度慢,而背部的毛发生长速度快长。研究表明,多种因素会影响动物毛发的生长速度及其他性状,其中MAPK信号通路在皮肤发育及毛发生长过程中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应用... 绵羊毛发的生长速度因部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绵羊腹股沟及耳部的毛发生长速度慢,而背部的毛发生长速度快长。研究表明,多种因素会影响动物毛发的生长速度及其他性状,其中MAPK信号通路在皮肤发育及毛发生长过程中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TGF-β受体1及p38MAPK在绵羊背部、耳部以及腹股沟部皮肤的表达水平与定位进行研究,以探讨TGF-β受体1及p38MAPK与绵羊毛发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显示,TGF-β受体1及p38MAPK在绵羊的背部、耳部与腹股沟部均有表达,且p38MAPK在背部表达量最多,耳部次之,腹股沟部最少;而TGF-β受体1在耳部毛囊中的表达量最高,腹股沟部次之,在背部毛囊中的表达量最低。研究结果提示,TGF-β受体1及p38MAPK可能与绵羊毛发的生长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受体1 P38MAPK 绵羊 不同部位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1、13、18对小鼠毛囊第一生长周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校瑞 高淑媛 +2 位作者 牛姝 程笳琪 赫晓燕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38,I0003,共7页
为了探究成纤维生长因子家族(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amilies,FGFs)中,FGF11、13、18对毛囊的生长发育的作用,本研究以3/5/8/13/16/18/20/23日龄小鼠背部皮肤为试验样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 为了探究成纤维生长因子家族(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amilies,FGFs)中,FGF11、13、18对毛囊的生长发育的作用,本研究以3/5/8/13/16/18/20/23日龄小鼠背部皮肤为试验样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FGF11、FGF13、FGF18基因及蛋白在小鼠背部皮肤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定位结果显示:FGF11、FGF13、FGF18在皮肤真皮乳头、毛基质、内根鞘、外根鞘和皮脂腺表达,而FGF13在膨大部、基底层和表皮也表达,FGF18也表达在膨大部和表皮。定量结果均显示:FGF11的表达没有一定的规律;FGF13在13日龄表达量最低,从16日龄开始上升;FGF18从3日龄表达量开始降低,16日龄降到最低,18日龄开始上升。提示:FGF11对小鼠毛囊第一生长周期可能没有明显和特定的调节作用;FGF13可能对毛囊的自我更新有一定的作用,诱导毛囊从静止期向再生长期过渡,促进毛囊生长;而FGF18在毛囊生长周期中从静止期向生长期过度有一定的作用,可促使毛囊从静止期进入再生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毛囊 第一生长周期 FGF11、FGF13、FGF18
下载PDF
FGF20、FGFR2和FGFR3在小鼠毛囊第一生长周期的定位和差异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瑞琴 牛姝 +4 位作者 吴晋强 陆娜 张娇娇 吴佳豪 赫晓燕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36,共9页
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0,FGF20)及其受体FGFR2、FGFR3在小鼠毛囊第一生长周期中的作用。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技术,取出生后生长期(1 d/5 d/8 d/11 d),退行期(15 d/17 d),... 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0,FGF20)及其受体FGFR2、FGFR3在小鼠毛囊第一生长周期中的作用。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技术,取出生后生长期(1 d/5 d/8 d/11 d),退行期(15 d/17 d),静止期(21 d)和下一生长期(23 d)小鼠背部皮肤,对FGF20、FGFR2和FGFR3蛋白及mRNA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GF20蛋白主要表达于毛基质,毛乳头和根鞘中,在1 d和5 d表皮、21 d的皮脂腺也有表达;FGF20在生长期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在静止期(21 d)达到最高。而FGFR2和FGFR3蛋白在1 d~23 d的毛基质、毛乳头、根鞘、表皮和皮脂腺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FGFR2在生长期(5 d)表达量最高之后降低,FGFR3在生长期表达量逐渐增加,生长期(11 d)达到最高之后趋势降低。研究结果提示,在小鼠毛囊第一生长周期,FGF20可能对生长期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分化发挥促进作用,并可能诱导毛囊从静止期进入下一生长周期,而FGFR2和FGFR3可能在根鞘分化和毛囊生长期中发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0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小鼠毛囊 第一生长周期
下载PDF
环境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新思路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招君 蒋惠忠 +2 位作者 牛姝 吕聪 张凤君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52期276-278,共3页
目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实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解决传统实验教学在实验时间、实验条件等方面的局限,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环境化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建议引入现代新型网络教学,即建立环境化... 目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实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了解决传统实验教学在实验时间、实验条件等方面的局限,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环境化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建议引入现代新型网络教学,即建立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网站和信息化共享平台;针对传统基础实验教学中缺乏对开放性实验的安排,建议引入科研项目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加强学生的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建议构建基于专业技能的实验室准入机制、导师制管理模式;同时,为了更高效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建议建立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实验教学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网络化
下载PDF
病势与治则、治法关系浅议
16
作者 吴笛 赵玉斌 +2 位作者 徐建超 牛姝 多慧玲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第5期14-16,54,共4页
中医学有两大基本特征,其一就是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的四大核心内容之一便是辨病势。辨病势的重要意义有二,一是有利于把握疾病的宏观、整体的方向,二是有利于确立适当诊疗对策。如何辨病势、确定治法进而选药组方的问题非常值得探讨。... 中医学有两大基本特征,其一就是辨证论治,而辨证论治的四大核心内容之一便是辨病势。辨病势的重要意义有二,一是有利于把握疾病的宏观、整体的方向,二是有利于确立适当诊疗对策。如何辨病势、确定治法进而选药组方的问题非常值得探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是中医“论治”两个部分。中医的药物治疗过程,其中“组方”是非常关键的步骤。组方过程,从系统论的角度讲,就是处理“证候系统”(生理、病理)和“药方系统”(药物、方剂)相互关系的过程,即处理证候与方剂的关系的过程。中医是通过“治则或治法”把两个系统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两个系统的复杂性,致使两个系统对应关系异常复杂。临床实践证明,在辨证正确的前提下,证与方剂之间愈是丝丝入扣,疗效就愈佳。深入探讨证与方之间客观存在的内在的对应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证素“病势”与方剂的内在关系便是方证关系中的重要关系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病势 方剂 中药 辨证论治
下载PDF
细颗粒物PM2.5对大鼠IL-10、IL-22表达的影响及百令胶囊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宁 田硕 +4 位作者 林桦 李萍 牛姝 苏力 平芬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831-835,共5页
目的观察细颗粒物(PM 2.5)对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探讨中药百令胶囊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19年9—10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动物研究中心进行实验。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PM2.5染毒组及PM2.5+百令胶囊低、... 目的观察细颗粒物(PM 2.5)对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探讨中药百令胶囊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19年9—10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动物研究中心进行实验。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PM2.5染毒组及PM2.5+百令胶囊低、中、高剂量组5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每3天将PM2.5混悬液(10 m g/kg)经大鼠气管内滴入进行PM2.5染毒,共10次。在PM2.5染毒基础上,百令胶囊组分别以低(0.25 g/kg)、中(0.5 g/kg)、高(1 g/kg)3种不同剂量的百令胶囊悬液每日连续给予大鼠灌胃,共28 d;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炎性病理变化,并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介素10(IL-10)、IL-22蛋白含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肺组织IL-10、IL-22 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肺组织病理检查发现,PM2.5染毒组可见大量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百令胶囊干预各组较PM2.5染毒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明显减轻。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M2.5染毒组大鼠血清IL-10水平明显降低(t/P=27.758/0.000),血清IL-22水平明显升高(t/P=28.190/0.000)。与PM2.5染毒组比较,百令胶囊干预各组随剂量的增加,血清IL-10水平逐渐升高(F/P=224.867/0.000),而血清IL-22水平则逐渐下降(F/P=149.115/0.000)。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IL-10与IL-22水平呈负相关(r=0.960,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法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M2.5染毒组肺组织IL-10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P=61.342/0.000),肺组织IL-22 mRNA水平明显升高(t/P=55.298/0.000);与PM2.5染毒组比较,百令胶囊干预各组随剂量的增加,肺组织IL-10 mRNA水平逐渐升高(F/P=1131.931/0.000),而IL-22 mRNA水平则逐渐下降(F/P=604.257/0.000)。结论PM 2.5短期暴露可造成大鼠肺部炎性损害,百令胶囊可通过促进IL-10的分泌及表达,以及抑制IL-22的生成,对肺部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细颗粒物2.5 百令胶囊 白介素-10 白介素-22 大鼠
下载PDF
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瘀”状态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雯红 张江华 +1 位作者 孙姗姗 牛姝 《河北中医》 2019年第3期337-341,371,共6页
目的研究Ⅳ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瘀"状态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规律性。方法回顾性横断面调查分析271例Ⅳ期DN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及"血... 目的研究Ⅳ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瘀"状态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规律性。方法回顾性横断面调查分析271例Ⅳ期DN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及"血瘀"状态相关实验室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计数(PLT)。结果本研究271例Ⅳ期DN患者中,脾肾阳虚兼血瘀证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所占比例最低。与其余3个证型比较,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UAER均升高(P<0.05);与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比较,气血两虚兼湿浊证UAER升高(P<0.05);与其余4个证型比较,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Cr均升高(P<0.05),但气血两虚兼血瘀证与气血两虚兼湿浊证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5个证型比较,气阴两虚兼血瘀证HbA_1c升高(P<0.05)。与其余3个证型比较,脾肾阳虚兼血瘀证、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TC均升高(P<0.05),但脾肾阳虚兼血瘀证、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4个证型比较,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TG、Hcy均升高(P<0.05),但脾肾阳虚兼湿浊证与气血两虚兼湿浊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比较,脾肾阳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FIB均较高(P<0.05),但脾肾阳虚兼血瘀证与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3个证型比较,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ESR较高(P<0.05),但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3个证型比较,脾肾阳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PLT较高(P<0.05),但脾肾阳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Ⅳ期DN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肾阳虚证为主,随着从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向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证演化,肾脏受损及"血瘀"状态加重,故治疗原则应以养阳补血为本,兼顾活血化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辨证分型 血瘀
下载PDF
儿童药动学试验设计的样本量与采样点数的模拟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姝 梁立宇 +5 位作者 徐凤艳 顾晓玲 王鲲 邵建华 孙继佳 黄继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4期413-421,共9页
目的:研究在保证模型参数一定准确度的条件下,儿童药动学试验中的样本量和采样点数设计的基本要求。方法:用群体药动学分析方法,以奥司他韦为工具药,进行药代动力学模拟,构建符合真实人群数据特点的儿童样本120例,按采样时间点数分别为2... 目的:研究在保证模型参数一定准确度的条件下,儿童药动学试验中的样本量和采样点数设计的基本要求。方法:用群体药动学分析方法,以奥司他韦为工具药,进行药代动力学模拟,构建符合真实人群数据特点的儿童样本120例,按采样时间点数分别为2、3、4、5、6、8、10,同时每个采样时间点数下按样本量分别为20、40、60、80、100、120设计42种不同方案的采样,估算各方案下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t)、AUC_(0→∞))、血药峰浓度(C_(max))参数,将各参数的估算值与初始值的比值范围作为预测准确度,评价适宜的儿童稀疏采样设计方案。结果:随着样本量和采样点数的增加,预测准确度不断改善,活性药物羧化奥司他韦的参数预测准确度相较于前体药物奥司他韦较低。以药动学参数估算值与初始值的比值在95%~105%内,同时其90%置信区间相比初始值在80%~120%为评价标准时,发现研究奥司他韦的代谢过程的最低采样设计要求为3个采样时间点,40个样本量,此时AUC_(0→t)、AUC_(0→∞)、C_(max)参数中位数预测偏差为0.96%、2.51%、3.8%,90%置信区间上下限与初始值预测偏差依次为-4.96%~6.66%、-7.970%~20.031%、-5.99%~16.13%;研究奥司他韦羧化代谢物的最低采样要求为5个采样时间点,60个样本量;此时3个参数中位数预测偏差为1.070%、1.203%、2.005%,90%置信区间上下限与初始值预测偏差依次为-7.69%~5.27%、-8.41%~6.69%、-16.98%~16.23%。结论:采样点个数对研究奥司他韦药物代谢过程有显著的影响。在确定合适的儿童临床稀疏采样设计方案中发现低于3个采样点的方案预测结果不可信,在预测奥司他韦羧化代谢物的参数时不低于5个采样点的预测结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药动学试验 群体药代动力学 稀疏采样 奥司他韦
下载PDF
P-ERK1/2在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牛姝 张宁 +4 位作者 王媛 张弛 张梦瑶 田硕 赵志刚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6期824-828,共5页
目的研究伴有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CRC)患者癌组织中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P-ERK1/2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行手术切除治疗的59例CRC患者,其中伴有2型糖尿病者29例(CRC/DM组),不伴2型糖尿病CRC患者30例(... 目的研究伴有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CRC)患者癌组织中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P-ERK1/2的表达特点,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行手术切除治疗的59例CRC患者,其中伴有2型糖尿病者29例(CRC/DM组),不伴2型糖尿病CRC患者30例(CR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癌组织中P-ERK1/2的表达情况,比较2组间P-ERK1/2表达差异及其临床病理意义,并分析2组间生存时间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表明,P-ERK1/2蛋白阳性免疫反应定位于肿瘤细胞浆及细胞核。P-ERK1/2蛋白在59例CRC组织阳性表达率为58.8%(17/59),其中CRC/DM组P-ERK1/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CRC组(P=0.036)。女性患者癌组织P-ERK1/2蛋白阳性率高于男性(P=0.03);无淋巴结转移组P-ERK1/2蛋白阳性率高于伴有淋巴结转移组(P=0.014);P-ERK1/2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肿瘤长径、T分期均无相关关系(P>0.05),CRC/DM和CR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表明,CRC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是26个月,而CRC/DM组中位生存时间是1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4,P<0.05)。CRC/DM组死亡率明显高于CRC组(P=0.002)。P-ERK1/2蛋白阳性表达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是22个月,而P-ERK1/2蛋白阴性表达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是21个月,P-ERK1/2蛋白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短,病死率高。CRC/DM组P-ERK1/2阳性表达率高于CRC组,但与患者病死率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结直肠肿瘤 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P-ERK1/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