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门山冲断带北段构造解析及有利区带预测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丽宁 陈竹新 +2 位作者 李本亮 雷永良 闫淑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9-545,共7页
结合最新油气勘探资料,解剖龙门山冲断带北段的构造几何学形态及其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龙门山北段地区经历中—新生代多期构造挤压的叠加改造作用:晚三叠世时期挤压逆冲作用形成主体冲断褶皱构造,强烈的褶皱... 结合最新油气勘探资料,解剖龙门山冲断带北段的构造几何学形态及其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有利的油气勘探领域。龙门山北段地区经历中—新生代多期构造挤压的叠加改造作用:晚三叠世时期挤压逆冲作用形成主体冲断褶皱构造,强烈的褶皱和冲断变形在龙门山北段前缘均有发育;后期遭受以基底卷入的大型褶曲为特征的晚新生代构造改造。在两期构造变形作用下,龙门山冲断带北段形成东西分带、南北分段的构造格局,由造山带向盆地方向依次发育逆冲推覆体、准原地冲断、原地隐伏冲断等构造单元,并在南北走向上表现出不同的剖面组合。在多个构造单元中,浅层推覆体之下,晚期形成的原地或准原地断块和褶皱构造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褶皱冲断带 构造解析 有利勘探目标
下载PDF
西南天山隆起时代的河床砂岩屑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丽宁 季建清 +4 位作者 孙东霞 徐芹芹 涂继耀 张志诚 韩宝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31-945,共15页
现代的天山山脉是在古生代造山基础上,于新生代强烈抬升而形成.其新生代造山和隆升过程,造就了现今的天山地貌格局.本文选取西南天山作为研究区域,采用河床砂岩屑裂变径迹测年分析,从统计角度限定西南天山的隆升-剥露过程.样品采集于特... 现代的天山山脉是在古生代造山基础上,于新生代强烈抬升而形成.其新生代造山和隆升过程,造就了现今的天山地貌格局.本文选取西南天山作为研究区域,采用河床砂岩屑裂变径迹测年分析,从统计角度限定西南天山的隆升-剥露过程.样品采集于特克斯河支流阿克雅孜河、夏特河、木扎河以及特克斯河干流的沉积河床.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和统计分析表明,存在代表源区热史演化不同阶段的年龄峰值.尽管不同样品的年龄众数分布有少许差别,颗粒年龄众数的去褶积分析获得了西南天山山体新生代冷却的三个基本一致的阶段:6~8 Ma,12~19 Ma以及32~40 Ma.结合山脉隆起的地质地貌模型,无论是整体抬升或掀斜抬升,以及压扭性背景的花状挤出抬升,根据磷灰石裂变径迹封闭温度推断的抬升量与现今天山高度基本相当的事实,都可以确认西南天山山体是6~8 Ma以来形成的.天山这三期快速抬升冷却事件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主要隆升时期有较好的对应,证明了天山隆升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关系.另外,6~8 Ma的冷却事件与沉积地层学研究揭示的6 Ma左右的气候显著变化相互印证,显示了研究区域山脉隆升和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天山 河床砂岩屑 磷灰石裂变径迹 冷却事件 地貌形态
下载PDF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香菇耐高温菌株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丽宁 赵妍 +1 位作者 张宝粉 陈明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71-174,181,共5页
为了选育香菇耐高温新菌株,以香菇菌株沪农2号为出发菌株,紫外诱变处理其原生质体后,通过47℃处理2h初筛得到沪农2号耐高温诱变株24株。测定沪农2号及其所有诱变株在木屑培养基中的恒温长速、高温长速以及恢复长速,并进行高温出菇实验... 为了选育香菇耐高温新菌株,以香菇菌株沪农2号为出发菌株,紫外诱变处理其原生质体后,通过47℃处理2h初筛得到沪农2号耐高温诱变株24株。测定沪农2号及其所有诱变株在木屑培养基中的恒温长速、高温长速以及恢复长速,并进行高温出菇实验。对诱变株的生长速度及子实体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沪农2号的诱变株N14、N15、N21及N24的恢复长速快于出发菌株,表征子实体主要性状的单菇重量、菌盖厚度、菌盖直径也优于出发菌株,表明这4株诱变株的综合性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原生质体 紫外诱变 耐高温 栽培
下载PDF
基因组重排技术及其在真菌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丽宁 赵妍 +1 位作者 奚丽萍 陈明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62-365,共4页
基因组重排(genome shuffling)是一种快速提高细胞表型的新颖的全基因组工程方法,它是基于多亲本的原生质体递归融合,提供了在缺少基因组序列数据或网络信息情况下的全基因组重组的优势。文中介绍了基因组重排的原理、优点及过程,概述... 基因组重排(genome shuffling)是一种快速提高细胞表型的新颖的全基因组工程方法,它是基于多亲本的原生质体递归融合,提供了在缺少基因组序列数据或网络信息情况下的全基因组重组的优势。文中介绍了基因组重排的原理、优点及过程,概述了基因组重排在真菌育种中的应用,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重排 递归原生质体融合 真菌育种
下载PDF
香菇单孢杂交及耐高温杂交子的ISSR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丽宁 赵妍 陈明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5-39,共5页
以香菇菌株L135和P18N44为亲本进行单孢杂交,通过显微镜镜检锁状联合以及与亲本的拮抗试验初步获得123个杂交子。以47℃热激3 h后菌丝在PDA培养基中的恢复生长情况进行初筛,菌丝在木屑培养基中经历33℃高温后的恢复长速进行复筛,共筛选... 以香菇菌株L135和P18N44为亲本进行单孢杂交,通过显微镜镜检锁状联合以及与亲本的拮抗试验初步获得123个杂交子。以47℃热激3 h后菌丝在PDA培养基中的恢复生长情况进行初筛,菌丝在木屑培养基中经历33℃高温后的恢复长速进行复筛,共筛选获得耐高温杂交子12个。选用8条引物对12个耐高温杂交子和2个亲本进行了I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这12株耐高温杂交子与亲本都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说明与亲本相比杂交子在基因水平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组,是新的香菇耐高温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单孢杂交 耐高温 ISSR分析
下载PDF
不同甜味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丽宁 宋宏立 +1 位作者 徐悄然 薛彩霞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4-47,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3种甜味剂对断奶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280头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糖精酰胺化合物、糖精钠和氨茴酸甲酯甜味剂,试... 试验旨在研究3种甜味剂对断奶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280头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糖精酰胺化合物、糖精钠和氨茴酸甲酯甜味剂,试验为期35 d。结果表明:氨茴酸甲酯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试验组断奶猪总腹泻头数、轻度腹泻头数和中度腹泻头数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整个试验期间氨茴酸甲酯组仔猪总腹泻头数、轻度腹泻头数和中度腹泻头数最少。氨茴酸甲酯组断奶仔猪胆囊收缩素水平显著低于糖精酰胺化合物组和糖精钠组(P<0.05)。相对于糖精酰胺化合物,糖精钠和氨茴酸甲酯组仔猪的血清饥饿素显著提高,且肾上腺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糖精酰胺化合物和糖精钠相比,氨茴酸甲酯组的去甲肾上腺素、D-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氨茴酸甲酯甜味剂对断奶猪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最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精酰胺化合物 糖精钠 氨茴酸甲酯 仔猪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宫颈上皮内瘤变与人乳头瘤病毒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丽宁 孔令红 +3 位作者 韩冬 张新朵 薛慧忠 张新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1857-1859,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级别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运用PCR反向杂交法对368例女性进行28种HPV DNA检测分型,并经组织病理学诊断区分低级别上皮内病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结果 368例患者中325例(88.3%)感染HPV,高危... 目的探讨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级别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运用PCR反向杂交法对368例女性进行28种HPV DNA检测分型,并经组织病理学诊断区分低级别上皮内病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结果 368例患者中325例(88.3%)感染HPV,高危型HPV(hrHPV)在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组中的感染率明显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病变(LSI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5岁组、35~55岁组、>55岁组中,HPV、hrHPV及多型HPV的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16在LSIL和HSIL中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16、HPV58和HPV52在<35岁组、35~55岁组、>55岁组中感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PV的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级别有关,其中HPV16型的感染尤其要引起临床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上皮内病变 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高危型HPV HPV16
下载PDF
伴肠上皮化生的宫颈微偏腺癌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丽宁 蔡辉 +3 位作者 薛慧忠 马郁琳 张新鹏 李红威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718-719,共2页
患者女性,54岁。自诉1年多前阴道分泌物增多,为稀水样分泌物,无异味,未诊疗。近2个月开始阴道淋漓出血。专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分泌物稀薄透明,无异味,宫颈肥大,见大量分泌物自宫颈管流出,子宫水平位,饱满、质中,无压痛,... 患者女性,54岁。自诉1年多前阴道分泌物增多,为稀水样分泌物,无异味,未诊疗。近2个月开始阴道淋漓出血。专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通畅,分泌物稀薄透明,无异味,宫颈肥大,见大量分泌物自宫颈管流出,子宫水平位,饱满、质中,无压痛,双附件未及异常。盆腔MRI增强示子宫颈前壁区类圆形囊实性异常信号,考虑良性占位性病变(宫颈息肉?纳氏囊肿?)可能性大,建议宫腔镜进一步检查。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肠上皮化生 腺癌
下载PDF
高校课堂师生良好互动关系研究——以某高校教育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丽宁 李晓虹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以某高校教育学专业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课堂师生互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整理,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在课堂师生互动环节仍然存在"师生互动垄断化"、"行为情感互动缺少化"、"互动形式表面化"等现象... 以某高校教育学专业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课堂师生互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整理,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校在课堂师生互动环节仍然存在"师生互动垄断化"、"行为情感互动缺少化"、"互动形式表面化"等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政府和高校的一项紧迫任务。围绕以上问题分别从"互动意义"、"互动现状"、"互动存在问题"和"促进师生互动建议"四个方面对课堂师生互动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促进课堂师生互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堂 师生互动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丽宁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9年第2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方法以及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科诊治的7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呼吸道...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方法以及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科诊治的7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呼吸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呼吸音、痰液量及胸部X线片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有效的呼吸道干预措施,使患者呼吸道畅通,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肺炎 呼吸道护理
下载PDF
振动排痰雾化在高原COPD合并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丽宁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8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雾化在高原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3月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氨溴索气道雾化联合振动排痰。比较2组患者...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雾化在高原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3月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氨溴索气道雾化联合振动排痰。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氧气雾化联合振动排痰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氨溴索雾化吸入的效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振动排痰 雾化吸入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肺部感染 护理
下载PDF
浅谈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丽宁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5期157-157,共1页
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该文结合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对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环境监测工作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环境监测 应用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伴同侧肾上腺皮质腺瘤内转移1例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王丽宁 蔡辉 +3 位作者 梁枫 李红威 薛慧忠 马郁琳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436-1440,共5页
目的:探讨1例肾透明细胞癌(clear-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lear-cell RCC)伴同侧肾上腺皮质腺瘤内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转移机制。方法:观察1例肾透明细胞癌转移至同侧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 目的:探讨1例肾透明细胞癌(clear-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lear-cell RCC)伴同侧肾上腺皮质腺瘤内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转移机制。方法:观察1例肾透明细胞癌转移至同侧肾上腺皮质腺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3岁,右季肋部不适半月余入院。术后结果显示右肾透明细胞癌。单纯性孤立性肾囊肿。右肾上腺皮质腺瘤,瘤内见转移的肾透明细胞癌、直径约3 mm。结论:肾透明细胞癌转移至同侧肾上腺皮质腺瘤是非常罕见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肾上腺皮质腺瘤 转移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探索环境检测特性及其如何促进环境治理工作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丽宁 《环境与发展》 2019年第3期194-194,196,共2页
现阶段,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产效率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问题却日益凸显出来,严重制约了广大人民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之下,环境检测工作的开展价值日... 现阶段,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产效率都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问题却日益凸显出来,严重制约了广大人民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社会大背景之下,环境检测工作的开展价值日益凸显出来,其开展的技术水平高低,深刻影响着我国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事业的进程,与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联密切。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环境检测工作的开展特点以及具体内容,探讨了其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希望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效、高质、可持续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检测 具体内容 环境治理 促进作用探析
下载PDF
对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的大气污染监测浅谈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丽宁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4期141-141,共1页
固体废弃物的填埋是处理固体垃圾的一种很普遍的方式,垃圾填埋处上方的空气因垃圾的降解产生的气体而出现严重的污染,对于垃圾填埋处的空气进行大气污染监测也是很有必要的。气体污染的流动性强,对于它的监测一般会采取布点原则、采样... 固体废弃物的填埋是处理固体垃圾的一种很普遍的方式,垃圾填埋处上方的空气因垃圾的降解产生的气体而出现严重的污染,对于垃圾填埋处的空气进行大气污染监测也是很有必要的。气体污染的流动性强,对于它的监测一般会采取布点原则、采样时间和频率、采样方法和分析技术等这一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 气体污染
下载PDF
会计人才在电镀生产管理中的作用——评《电镀生产管理8讲》
16
作者 王丽宁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I0005-I0005,共1页
电镀企业的生产管理是现代电镀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镀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成本、生产计划、劳动力生产积极性等生产因素,与企业的产值、利润消耗、生产效率等决定企业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息息相关。... 电镀企业的生产管理是现代电镀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镀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成本、生产计划、劳动力生产积极性等生产因素,与企业的产值、利润消耗、生产效率等决定企业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息息相关。提高电镀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不仅有利于企业内部的和谐稳定,同时也能够促进电镀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由刘仁志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镀企业生产管理8讲》一书,作者通过丰富的电镀企业生产管理经验,结合自身强大的理论知识体系基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讲座的形式从企业的生产组织到环境保护,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做了详细且全面的管理知识与要点解析。该书以全新的角度为读者提供了电镀企业生产管理的新理念,进一步提出“全员都是管理者”的概念。全书结构条理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案例丰富,适合从事电镀企业生产管理的专业人员学习阅读,也可作为专业教材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生产管理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生产管理 管理技术人员 化学工业出版社 电镀生产 专业教材 参考资料 电镀企业 生产管理经验
下载PDF
健康城市视角下建成环境对步行效率影响研究——以兰州市城关核心片区为例
17
作者 杜森 钱苾宬 +1 位作者 王嘉鑫 王丽宁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9-59,共11页
步行是体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步行出行对于减轻交通拥堵、促进邻里交往及推动居民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兰州市城关核心片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百度地图步行时间数据及兰州市建成环境要素数据,利用极限梯度提升模型探讨了建成... 步行是体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步行出行对于减轻交通拥堵、促进邻里交往及推动居民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兰州市城关核心片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百度地图步行时间数据及兰州市建成环境要素数据,利用极限梯度提升模型探讨了建成环境对步行出行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对步行出行效率影响较显著的建成环境要素分别为断头路口密度(0.24)、支路与街巷比(0.22)、地块数量密度(0.13)、公交线密度(0.09)、公交站密度(0.08)及土地混合度(0.07)。(2)各建成环境要素与步行出行效率之间呈现复杂的非线性相关关系。从提倡小尺度街道、土地功能混合使用、合理布局公共交通三个方面提出提高步行出行效率的步行空间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效率 建成环境 极限梯度提升模型 影响分析
下载PDF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分析
18
作者 王丽宁 《科技创新导报》 2018年第13期131-132,共2页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逐步的提升,使得大众的生活层次也有所增强,然而,为了经济得以进步,随意地运用自然能源,为环境予以了大量负性的影响,如此就约束了社会的进展,而环保也逐步变成了大众所注重的核心。立即辅以高效的对策以对环境...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逐步的提升,使得大众的生活层次也有所增强,然而,为了经济得以进步,随意地运用自然能源,为环境予以了大量负性的影响,如此就约束了社会的进展,而环保也逐步变成了大众所注重的核心。立即辅以高效的对策以对环境问题予以处理,借助新兴的途径以提升环境维护的进程,已变成了当代进步的需求。环境检测即环境维护的关键构成版块,其凸显出来的功能与关键性获得了大众的注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环境监测 措施 重要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构造地质结构与深层勘探层系分区 被引量:29
19
作者 陈竹新 李伟 +5 位作者 王丽宁 雷永良 杨光 张本健 尹宏 苑保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7-408,共12页
川西北地区经历了震旦纪至中三叠世的海相盆地和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构造演化过程,期间遭受多个阶段性区域构造活动影响,深层发育复杂的地层分布及构造变形,在关键构造期形成了包括震旦系灯影组阶梯状台地、志留纪末西部古隆起、晚古生... 川西北地区经历了震旦纪至中三叠世的海相盆地和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构造演化过程,期间遭受多个阶段性区域构造活动影响,深层发育复杂的地层分布及构造变形,在关键构造期形成了包括震旦系灯影组阶梯状台地、志留纪末西部古隆起、晚古生代—中三叠世被动陆缘等特征性的构造和沉积结构。晚三叠世以来的中—新生代多期不同方向的陆内挤压构造作用则形成了盆地周缘及内部的复杂冲断褶皱构造。龙门山北段冲断带前缘发育深层原地冲断构造,表现为受下三叠统和下寒武统中的两套滑脱层控制而成的多层次变形结构,包括浅层褶皱构造、中层薄皮冲断构造和深层基底卷入构造。米仓山冲断带前缘主要表现为受下三叠统盐滑脱层分隔的双层变形结构,包括浅层单斜构造和深层叠瓦逆冲构造。盆地内部则主要表现为晚期形成的多排北东东向基底卷入褶皱变形。川西北地区深层有利勘探层系和区带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震旦系灯影组有利勘探层系主要分布于川西北东部和北部地区,以九龙山构造带、梓潼向斜带、盐亭斜坡带最为有利;下古生界受加里东古隆起和晚期褶皱改造,盆地中西部深层最为有利,以梓潼向斜带为典型;上古生界有利区则主要分布于龙门山北段及其前缘地区,中构造层隐伏薄皮冲断构造带是重点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西北地区 冲断带 多滑脱 震旦系 古生界 台缘带 古隆起 构造变形 构造演化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楔形构造在山前冲断构造位移量消减中的作用——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为例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本亮 管树巍 +4 位作者 陈竹新 John H Shaw 雷永良 王丽宁 赵星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0-897,共8页
介于复活的天山造山带与稳定的准噶尔克拉通之间的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远距离效应产物,也是新近纪以来青藏高原隆升并向北推挤的直接结果。前陆冲断带吸收了来自造山带的水平缩短构造位移量后,克拉通... 介于复活的天山造山带与稳定的准噶尔克拉通之间的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的远距离效应产物,也是新近纪以来青藏高原隆升并向北推挤的直接结果。前陆冲断带吸收了来自造山带的水平缩短构造位移量后,克拉通一侧构造趋于稳定。准噶尔盆地南缘与世界上多数前陆冲断带构造地质特征相似,通过区域地震剖面的精细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解析,发现其中的楔形构造非常典型,是前陆冲断带内部冲断构造位移量消减的主要方式之一,控制着前陆冲断带分布范围和变形方式。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变形主要由南侧的天山造山带向北逆掩冲断,但是大部分冲断构造位移量是通过楔形构造反向传递后消减。紧邻天山北麓的齐古-喀拉扎-昌吉等构造带,山前深部的楔形体沿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向北扩展过程中,部分位移量沿构造楔顶部的反冲断层向南消减,并切割上覆地层形成第一排背斜带,另一部分位移量则继续向北传递,在断坡位置引发褶皱变形,形成霍-玛-吐第二排构造带和安集海-呼图壁第三排背斜带。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二、三排构造带中-新生界内部发育多个小型的构造楔型体,这些互相叠置的楔型构造横向延伸不大,加大了构造变形的复杂性和构造圈闭识别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构造 构造位移量 前陆冲断带 准噶尔盆地南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