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香气的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日为 张丽霞 +1 位作者 杨伟丽 周跃斌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4-199,共6页
为探讨做青对乌龙茶香气形成的作用 ,采用 XAD- 2吸附剂捕集香气、GC和 GC/ MS分析 ,对乌龙茶做青及晒青工序的香气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晒青能增加香气组分数和香精油总量 ,做青则能改变低沸点和高沸点香气组分含量的比例 ;乌龙... 为探讨做青对乌龙茶香气形成的作用 ,采用 XAD- 2吸附剂捕集香气、GC和 GC/ MS分析 ,对乌龙茶做青及晒青工序的香气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晒青能增加香气组分数和香精油总量 ,做青则能改变低沸点和高沸点香气组分含量的比例 ;乌龙茶摇青工序中产生的花香特征化合物为 :苯甲醇、橙花叔醇、水杨酸顺 - 3-己烯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做青 香气 动态变化
下载PDF
湖南野生甜茶常量成分及色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日为 李辉勇 +1 位作者 张丽霞 熊远福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56-460,共5页
测定了3~5月份采收的湖南野生甜茶及初制品的水浸出物等常量成分,研究了甜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湖南甜茶的甜味是由黄酮甙类物质所致;甜茶色素对光、热。
关键词 栎属 化学成分 色素 稳定性 多穗柯 甜菜
下载PDF
对农科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日为 曲祥金 +3 位作者 付蕾 刘连伟 孙衍华 耿玉珍 《中国农业教育》 2004年第5期32-34,共3页
目前农林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存在内容偏深偏繁、体系过分经院化、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不尽合理、考核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应结合课程特点,重组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传统与前沿、课程本身特点与学生专业背景的有机结合。革新教... 目前农林院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存在内容偏深偏繁、体系过分经院化、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不尽合理、考核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应结合课程特点,重组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传统与前沿、课程本身特点与学生专业背景的有机结合。革新教法与手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充分调动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课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
下载PDF
释香过程中茉莉净油组成与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日为 张丽霞 裘立群 《广州化工》 CAS 2007年第5期49-51,共3页
有机溶剂浸提制备茉莉净油,经GC、GC/MS分析,内标法定量,鉴定了27个主要组分。组分中由苯甲醇、苯甲酸、顺-3-己烯醇为基本结构单元酯类化合物种类较多且含量高;与头香相比,净油中还含有脂肪酸及其甲酯、苯甲酸苯甲酯等5个高沸点组分;... 有机溶剂浸提制备茉莉净油,经GC、GC/MS分析,内标法定量,鉴定了27个主要组分。组分中由苯甲醇、苯甲酸、顺-3-己烯醇为基本结构单元酯类化合物种类较多且含量高;与头香相比,净油中还含有脂肪酸及其甲酯、苯甲酸苯甲酯等5个高沸点组分;释香过程中,净油、酯类、Ⅱ区组分总量和主要香气组分含量呈低-高-低变化趋势,而醇类、Ⅰ、Ⅲ区组分含量变化与之相反;6种组分与净油香气浓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用香气品质指数AI(∑Ⅱ/∑Ⅰ+Ⅲ)评价了净油品质,具正常茉莉花香特征的香精油AI值以大于2.5为宜。提出了茉莉花酯类香气组分形成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释香过程 净油 GC/MS
下载PDF
茶叶中花青素类物质研究展望 被引量:72
5
作者 王日为 张丽霞 高吉刚 《茶叶科学技术》 2002年第4期4-8,共5页
结合植物花青素类物质的组成与特性、生物合成途径、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茶叶中花青素类物质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茶叶中花青素类组分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茶叶 花青素 物质 品种类型 结构特征 药用功能
下载PDF
湖南甜茶天然食用色素性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日为 刘灿明 张丽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0-32,共3页
本文简要报导了从湖南甜茶(LithocarpsLithoseifolius)中提取天然食用色素,并对该色素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可望作为一宗多功能天然食用色素的来源.
关键词 甜茶 天然食用色素 性能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黄茶香气成分 被引量:138
7
作者 刘晓慧 张丽霞 +1 位作者 王日为 王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39-243,共5页
建立黄茶香气的分析方法,探讨固相微萃取技术在黄茶香精油制备上的应用,研究固相微萃取头种类、温度、吸附和解吸时间对黄茶香气物质种类和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头,在80℃下吸附1h,能达到最佳吸附效果;吸附... 建立黄茶香气的分析方法,探讨固相微萃取技术在黄茶香精油制备上的应用,研究固相微萃取头种类、温度、吸附和解吸时间对黄茶香气物质种类和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VB-CAR-PDMS固相微萃取头,在80℃下吸附1h,能达到最佳吸附效果;吸附的香气物质在GC-MS进样口内经230℃热脱附1min,共检测出108种黄茶香气成分,其物质种类由高到低依次为烃类32种、酯类20种、醇和醛类各17种、酮类8种、含氧和含氮化合物各4种、酸类3种、含硫化合物2种、酚类1种;其含量以脂肪族烃、醛类较多,而萜烯类以及芳香族化合物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黄茶 香气成分
下载PDF
湖南甜茶成分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灿明 王日为 +2 位作者 刘富知 李辉勇 刘祥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1-263,共3页
为了开发利用湖南甜茶资源,按照茶叶等食品的国家标准方法,分析了湖南甜茶的常量成分、无机元素,测定了甜味素含量,并进行了毒理学试验.结果表明湖南甜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比普通茶叶低,但黄酮类物质比普通茶叶高,并且还含有... 为了开发利用湖南甜茶资源,按照茶叶等食品的国家标准方法,分析了湖南甜茶的常量成分、无机元素,测定了甜味素含量,并进行了毒理学试验.结果表明湖南甜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比普通茶叶低,但黄酮类物质比普通茶叶高,并且还含有含量高达10%的普通绿茶所不具有的的甜味素.湖南甜茶各项毒理试验均为阴性,无突变、畸变现象,可安全食用,是一种珍贵的野生植物饮料和甜味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甜茶 成分分析 甜味素 安全性
下载PDF
茶树紫色芽叶花青苷组分分析及结构推测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智 王日为 +1 位作者 张丽霞 韩晓阳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9-287,共9页
通过筛选流动相、优化洗脱梯度,建立了茶树紫色芽叶花青素HPLC的分析方法,并从提取的花青素粗制品中分离出9个主要色谱峰;运用HPLC-DAD-MS/MS联用技术,获得了其中7个组分的紫外-可见光谱信息、质谱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初步推测了茶树紫... 通过筛选流动相、优化洗脱梯度,建立了茶树紫色芽叶花青素HPLC的分析方法,并从提取的花青素粗制品中分离出9个主要色谱峰;运用HPLC-DAD-MS/MS联用技术,获得了其中7个组分的紫外-可见光谱信息、质谱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初步推测了茶树紫色芽叶花青素中5个主要组分,分别为:飞燕草-3-半乳糖苷、矢车菊-3-半乳糖苷、飞燕草-3-芸香糖苷、矢车菊-3-芸香糖苷和天竺葵-3-芸香糖苷,此外,采用外标法对各组分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获得了粗提物,纯度为32%。该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用于茶树紫色芽叶中花青素组分的分析与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紫色芽叶 花青素 组分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山东棕壤茶园幼龄茶树叶片黄化病因诊断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姚元涛 刘谦 +1 位作者 张丽霞 王日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9-224,共6页
在山东pH偏高(>6.5)的棕壤幼龄茶园中,茶树容易发生失绿黄化病症,严重影响了新建茶园的成园速度。为了探明该病害的发生原因,分析了茶园土壤pH、有机质、养分状况和不同病害程度叶片中与叶色有关的6种无机元素含量,并对患病植株进行... 在山东pH偏高(>6.5)的棕壤幼龄茶园中,茶树容易发生失绿黄化病症,严重影响了新建茶园的成园速度。为了探明该病害的发生原因,分析了茶园土壤pH、有机质、养分状况和不同病害程度叶片中与叶色有关的6种无机元素含量,并对患病植株进行了叶面喷施N、Mg、Fe、Mn、Cu和Zn肥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有效N含量低是导致茶树下部成叶黄化的原因,喷施尿素能使下部成叶快速转绿,但并不能使上部新梢转绿。新梢黄化叶中Mn、Cu元素含量显著低于茶树叶片正常范围的低限值,是导致其叶片黄化的原因;叶面喷施含Mn、Cu元素的肥料能有效防治幼龄茶树新梢的黄化。导致茶树Mn、Cu缺乏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营养生理 叶片黄化 病因诊断
下载PDF
改革基础化学实验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殷焕顺 王日为 +1 位作者 钱萍 周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7年第10期76-79,85,共5页
通过对原有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的分析,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将普通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统一起来,合并成为基础化学实验,独立开课,编写新的实验教材,问题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考核内容包括平时成绩和考... 通过对原有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局限性的分析,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将普通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统一起来,合并成为基础化学实验,独立开课,编写新的实验教材,问题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考核内容包括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强调实验验操作的重要性。成立校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统一组织安排实验教学。建立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化学 实验教学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山东棕壤茶区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因的营养诊断 被引量:9
12
作者 姚元涛 张丽霞 +2 位作者 王日为 米培培 汪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是一种茶树成叶生理型病害,在叶片背面有深绿色隆起的颗粒或斑块,且在病变处可见自发的黄绿色荧光。为了探明该病害的发生原因,对山东不同茶区、品种和病害程度的荧光性绿斑病叶13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与对照叶含量和...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是一种茶树成叶生理型病害,在叶片背面有深绿色隆起的颗粒或斑块,且在病变处可见自发的黄绿色荧光。为了探明该病害的发生原因,对山东不同茶区、品种和病害程度的荧光性绿斑病叶13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与对照叶含量和茶叶中元素正常范围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与病害发生相关的可能元素,在此基础上,利用砂培进行不同营养液诱导处理,观测各处理诱导病害发生情况,同时测定诱导病叶中相关元素含量,结果表明:⑴钙、锰、铝过量处理可以诱导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发生;⑵山东棕壤茶区荧光性绿斑病的发生是由于成叶中钙、锰两种元素过量累积所致。此外,讨论了茶树钙、锰、铝中毒的营养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荧光性绿斑病 病因诊断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同时分析茶黄素类和儿茶素类化合物 被引量:7
13
作者 夏文娟 张丽霞 +2 位作者 王日为 史作安 贾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2-596,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同时分析茶黄素类和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毛细管电泳方法以满足茶黄素体外氧化制备过程监测和茶多酚酶促氧化动力学研究的需要,研究了毛细管电泳同时分析4种茶黄素类和6种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最佳分析条件,并...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同时分析茶黄素类和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毛细管电泳方法以满足茶黄素体外氧化制备过程监测和茶多酚酶促氧化动力学研究的需要,研究了毛细管电泳同时分析4种茶黄素类和6种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最佳分析条件,并将建立的方法进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以含有200mmol/LH3BO3(pH7.7)、10mmol/LKH2PO4、9mmol/L β-环糊精和27.5%乙腈为电泳介质,在电压25kV、柱温30℃下分离和200nm波长处检测,可在8min内将10种待测组分全部分离,且各组分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07—0.9998,检测限为0.39—0+88μg/mL,各组分的加标回收率为91.5%-113.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茶黄素类 儿茶素类
下载PDF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细胞中的晶体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丽霞 王日为 +2 位作者 向勤锃 黄晓琴 刘德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30,共5页
为探明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细胞中大量存在的晶体性质,了解晶体形成与病害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和化学分析多种方法,对病叶细胞中的晶体形态、化学组成以及含量与病害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 为探明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细胞中大量存在的晶体性质,了解晶体形成与病害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和化学分析多种方法,对病叶细胞中的晶体形态、化学组成以及含量与病害程度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叶细胞中存在的晶体为草酸钙晶体,其分子式为CaC2O4·H2O,整个晶体并非仅由纯晶体物质所构成,在晶体内部还含有细胞中的其它物质,病叶细胞含有簇晶、棱晶、板晶和砂晶多种晶体形态;茶树叶片草酸钙晶体含量随病害程度加重而增加,两者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学 茶树 荧光性绿斑病 晶体 草酸钙
下载PDF
农科有机化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万福贤 董静 +3 位作者 贾寿华 周杰 汪建民 王日为 《大学化学》 CAS 2009年第3期37-41,44,共6页
对农科有机化学课程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农林院校的特点,建立了符合农业院校特点的教学新体系;编制了一系列教材;建设了精品课程网站;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团队精神好的教学队伍。
关键词 有机化学课程 课程建设 农科 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水平 农林院校 农业院校 精品课程
下载PDF
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精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熊远福 刘灿明 王日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2-84,共3页
报道从银杏叶中提取精制有效药用成份总黄酮的一种新方法─—醇浸提/硅藻土吸附/树脂法.探讨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产品收率(以银杏叶计)≥2.25%,其总黄酮含量≥28.8%,二萜内酯≥6%,质量符合出口标准.
关键词 银杏叶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 精制
下载PDF
“化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专题教学 被引量:10
17
作者 万福贤 王日为 +5 位作者 于斌 张元红 李映 张丽丽 艾仕云 姜林 《大学化学》 CAS 2020年第12期110-117,共8页
结合当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挖掘并凝练化学消毒剂、临床治疗或试验的典型药物、医用防护用品的加工材料等教学素材,开展了"化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专题教学,实现了专题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通... 结合当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挖掘并凝练化学消毒剂、临床治疗或试验的典型药物、医用防护用品的加工材料等教学素材,开展了"化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专题教学,实现了专题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通过专题教学,使学生深刻领略到化学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职业素养和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化学 云课堂 专题教学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天竺葵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帅 王海 王日为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7-630,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天竺葵素与人血清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天竺葵素能使HSA发生内源荧光猝灭,属静态猝灭机理。25、30和37℃下,天竺葵素与HSA的静态猝灭速率常数分别为3.357×104,4.288... 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天竺葵素与人血清蛋白(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天竺葵素能使HSA发生内源荧光猝灭,属静态猝灭机理。25、30和37℃下,天竺葵素与HSA的静态猝灭速率常数分别为3.357×104,4.288×104和4.851×104 L.mol-1,结合常数分别为3.24×104、4.02×104和4.89×104 L.mol-1,结合位点数为1。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天竺葵素与HSA之间的作用距离约为3.44nm,能量转移效率为0.09553。热力学分析表明天竺葵素与HSA存在疏水相互作用,同步荧光光谱表明天竺葵素对HSA构象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竺葵素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热力学参数
下载PDF
碘氧化法测定中药五倍子中的单宁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景芝 孙衍华 +2 位作者 王日为 曲祥金 白吉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7-229,共3页
Oxidation reaction of tannic acid by I 2 was use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annic acid in Chinese gall nut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in aqueous ethanol solution, where I 2 exhibits a sensitive absorption at 289 ... Oxidation reaction of tannic acid by I 2 was use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annic acid in Chinese gall nut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in aqueous ethanol solution, where I 2 exhibits a sensitive absorption at 289 nm. The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of the method is A=0.018 61+0.245 3c(mg/L)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9 8. The linear response range is 0.0~2.0 mg/L, the apparent molar absorptivity is 4.14× 10 5 L/(mol·cm) and the recovery is in the range of 97.8%~104.3%.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 high sensitivity and rapid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 五倍子 碘氧化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农科有机化学创新教学探索 被引量:7
20
作者 万福贤 王日为 +1 位作者 汪建民 朱凤岗 《中国农业教育》 2006年第1期55-57,共3页
为了适应21世纪农业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培养出更多具有科学素质、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农业技术人员。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强调有机化学与农业和生命科学的联系,突出科... 为了适应21世纪农业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必须培养出更多具有科学素质、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农业技术人员。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强调有机化学与农业和生命科学的联系,突出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创新思维 创新素质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