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7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永志作品
1
作者 王永志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I0004-I0004,共1页
原文传递
岩土离心模型试验软接触式微型土压计研制及性能评价
2
作者 王永志 杨阳 +4 位作者 徐光明 汤兆光 张雪东 孙锐 周燕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5-1664,共10页
微型土压计是岩土离心模型试验的重要测量技术之一。为解决刚性土压计测量中拱效应、尺寸效应、厚径比等经典误差问题及提升频响速率和精度,尝试开发了一种全新软接触式微型土压计ESP-II,介绍了其技术创新和设计方法。以两种国际代表性... 微型土压计是岩土离心模型试验的重要测量技术之一。为解决刚性土压计测量中拱效应、尺寸效应、厚径比等经典误差问题及提升频响速率和精度,尝试开发了一种全新软接触式微型土压计ESP-II,介绍了其技术创新和设计方法。以两种国际代表性土压计为参考,设计开展一系列离心模型试验,对其感应精度、速率和适用性进行评价。主要结论:①逐级加载离心加速度5g~50g试验下,各深度ESP-II和两种参考传感器测试结果与理论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16%,6.70%,4.85%,三者沿深度拟合K_(0)优度系数R^(2)均≥0.9893。②脉冲荷载试验中ESP-II最大响应时间约7.8 ms,略优于两种参考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频响速率。③不同幅值正弦、地震等动荷载试验下,3种传感器测得土压力均呈一致增量趋势,K_(0)约由0.43~0.45增至0.51~0.56,与既有规律认识吻合。④离心机下降卸荷过程中,ESP-II测得时程表现良好连续性和光滑性,反映软接触式设计有利于保障土体与传感器良好接触和稳定响应。研究成果,初步证明了软接触式土压计适应于静、动力离心试验需求,具有重要价值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离心模型试验 微型土压计 设计方法 软接触式 性能评价
下载PDF
迭代算法与柔性结构对离心机振动台控制性能影响
3
作者 王永志 贾仕林 +5 位作者 韩俊伟 王体强 张雪东 汤兆光 周燕国 张宇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26,共5页
目前迭代算法和柔性结构对离心机振动台控制性能的影响尚缺乏认识,尤其铰接装置作为柔性连接结构在许多离心机振动台上得到应用,以减小离心力荷载下台面和吊篮变形对作动器安全带来的危险。以一套负载1500 kg离心机振动台为样本,采用不... 目前迭代算法和柔性结构对离心机振动台控制性能的影响尚缺乏认识,尤其铰接装置作为柔性连接结构在许多离心机振动台上得到应用,以减小离心力荷载下台面和吊篮变形对作动器安全带来的危险。以一套负载1500 kg离心机振动台为样本,采用不同强度、频带的典型地震波为控制目标,探讨了有无迭代算法、柔性结构条件对离心机振动台的控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20~200 Hz频宽范围内,迭代算法对最大峰值误差、平均峰值误差、平均谱面积误差的影响可忽略。采用迭代算法前后平均峰值误差分别为5.90%,6.15%,平均谱面积误差分别为5.02%,4.94%。柔性结构对于加速度峰值≤7.5g地震波的复现精度有显著影响,尤其是80~150 Hz高频段;对于加速度峰值≥20g地震波的复现精度影响,在频宽20~120 Hz可忽略,但对于120~170 Hz频段的小幅值成分的复现能力影响不容忽略,逊于无柔性结构条件。同时,在无柔性结构条件下对比了不同负载、同一输入荷载的实测输出波,发现两输出波的峰值误差与谱面积误差均无明显差异,证明了离心机振动台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研究方法和结论,对提高离心机振动台控制性能的影响因素认识和改进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和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振动台 控制性能 迭代算法 柔性结构
下载PDF
基于颗粒特征与预设变形的人工砂土变形图像生成方法及应用
4
作者 王永志 段雪锋 +3 位作者 陈苏 汤兆光 刘荟达 袁晓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7-1056,共10页
图像变形分析方法是当前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的一种重要变形测试技术,散斑图像作为其发展、应用和可靠性评价的常用工具,是否反映真实土体图像特征和变形分析可靠性尚有待解答。以福建标准砂为样本,基于土体图像特征分析及与散斑图像对... 图像变形分析方法是当前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的一种重要变形测试技术,散斑图像作为其发展、应用和可靠性评价的常用工具,是否反映真实土体图像特征和变形分析可靠性尚有待解答。以福建标准砂为样本,基于土体图像特征分析及与散斑图像对比,提出了一种描述砂土图像和变形特征的人工图像生成方法,利用建立的4种变形坐标解析公式和生成序列变形图像,对国际代表性RG-DIC和PIVlab法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散斑图像与真实砂土图像在纹理、圆度、色值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提出的人工图像生成方法能有效控制土颗粒组分、圆度、色值等分布参数,反映了真实土体图像特征;生成的序列变形图像增加了时间变量和任意变形函数功能,为动态和复杂变形分析可靠性评价建立条件。散斑图像明显低估了RG-DIC和PIVlab法对土体变形的分析误差,原因为黑色背景、白色亮斑构成的纹理特征更具辨识性;RG-DIC法的分析准确性与稳定性明显优于PIVlab法,而不同变形条件下两种方法分析误差呈一致趋势,当剪应变≤10^(-3)时误差快速上升。研究方法与成果,为土体图像变形分析方法发展、应用和可靠性评价提供了重要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变形分析方法 砂土变形 人工图像 参考基准 可靠性评价
下载PDF
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中川乡液化流滑灾害调查及诱因初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龙伟 汪云龙 +4 位作者 袁晓铭 李兆焱 王永志 聂桂波 张昊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193,共7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地震导致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发生特殊的流滑灾害,其规模之大、灾害之重在国内外实不多见。通过实地考察,得出了地震土壤液化是此次流滑灾害诱因的结论,且此次灾害是近...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地震导致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发生特殊的流滑灾害,其规模之大、灾害之重在国内外实不多见。通过实地考察,得出了地震土壤液化是此次流滑灾害诱因的结论,且此次灾害是近70 a以来首次具有现场实证性质的液化流滑型地震灾害。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流滑区上游滑源区地下土壤液化触发了流滑,中游流通区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加剧了流滑的发展;土壤液化潜在多区、多源特性,即中游流通区存在疑似液化区;流滑区地震动强度较大,初步估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4(±0.1)g。调查分析结果可为认识此次液化流滑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土壤液化 诱因 现场调查 流滑灾害
下载PDF
甘肃积石山地震村镇典型建筑震害及成因分析
6
作者 聂桂波 杨永强 +4 位作者 张昊宇 谢贤鑫 陈龙伟 王永志 汪云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4-222,共9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村镇建筑破坏和倒塌,并造成了多人伤亡,是典型的“小震大灾”。文中总结了积石山地震中震区村镇建筑典型震害特点和规律,并结合建筑的结构类型、建造年代...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发生6.2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村镇建筑破坏和倒塌,并造成了多人伤亡,是典型的“小震大灾”。文中总结了积石山地震中震区村镇建筑典型震害特点和规律,并结合建筑的结构类型、建造年代和是否具有抗震构造措施进行了典型案例分析,总结此次地震震损较为严重的原因:部分自建房屋为砖柱和土坯墙,二者缺乏有效连接,自身抗震能力差,这点从同一院落具有圈梁构造柱的房屋基本完好而不具备抗震构造措施的房子破坏严重可以说明;部分房屋不同层存在开间变化导致竖向传力不连续;结构存在大量平面布置不规则的情况;结构局部不完整或存在薄弱部位;农村自建房屋,按照工匠习惯建设,未考虑地震作用下的受力要求,需要建立质量监管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震害调查 村镇建筑 结构倒塌 抗震构造措施
下载PDF
脊髓H3K27M突变型与野生型星形细胞分化弥漫性中线胶质瘤MRI特征
7
作者 王海阔 张杰 +4 位作者 张耀武 郑广浩 李俊杰 王永志 贾文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5-819,共5页
目的观察脊髓H3K27M突变型与野生型星形细胞分化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经病理确诊脊髓星形细胞分化DMG患者,根据H3K27M状态分为突变组(n=44)和野生组(n=47);观察组间临床和MRI表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 目的观察脊髓H3K27M突变型与野生型星形细胞分化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经病理确诊脊髓星形细胞分化DMG患者,根据H3K27M状态分为突变组(n=44)和野生组(n=47);观察组间临床和MRI表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3K27M突变的影响因素。结果突变组瘤周水肿和脊髓空洞发生率均小于野生组(P均<0.05),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所有临床及MRI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均非H3K27M突变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脊髓H3K27M突变型星形细胞分化DMG瘤周水肿和脊髓空洞发生率均低于野生型,但尚不足以作为预测DMG发生H3K27M突变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胶质瘤 突变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医药健康扶贫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8
作者 孙世光 杨硕 +8 位作者 李永斌 张金 李先强 赵振华 张春晓 汪浩 韩兴军 陈居伟 王永志 《中国农村卫生》 2024年第5期17-19,共3页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民族要复兴,乡村必须要振兴;中医药健康扶贫在实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团队基层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工作经历,从中医药健康扶贫角度,论述基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民族要复兴,乡村必须要振兴;中医药健康扶贫在实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团队基层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工作经历,从中医药健康扶贫角度,论述基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所存在问题、可采取的解决措施及其现实意义,以期为后续中医药健康扶贫事业在由脱贫攻坚战略向乡村振兴战略转移过程中实现华丽转身和有效衔接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健康扶贫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第一书记 驻村工作队员
下载PDF
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灾害特征
9
作者 李兆焱 张升 +4 位作者 袁晓铭 赵凯 王永志 马健 耿铭屿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3-52,共10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此次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地震强度较大,建筑结构、非结构构件震害严重;生命线系统多见破坏;场地灾害主要表现为土壤液化、山体崩塌、液化流滑,其中以金田村的液...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km。此次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地震强度较大,建筑结构、非结构构件震害严重;生命线系统多见破坏;场地灾害主要表现为土壤液化、山体崩塌、液化流滑,其中以金田村的液化流滑现象尤为突出。与2018年印尼帕鲁7.5级地震、1303年洪洞8.0级地震、1920年海原8.5级地震相比,此次地震液化流滑现象具有低角度、大范围、长距离的显著特征。现场调查分析发现,充分的水利补给、物源区的明显凹陷是导致本次地震液化流滑规模巨大的原因,且此次流滑与2018年帕鲁地震流滑现象有多处相似之处,但两者流滑机理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值得后续深入研究。对于此次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给出的人员伤亡及场地破坏预测偏向保守,急需发展匹配抗震设防能力的震害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 震害特征 土壤液化流滑 水膜效应 震害预测
下载PDF
2023年甘肃积石山M_(s)6.2地震宏观灾害特征与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伟 王永志 +5 位作者 袁晓铭 汤兆光 陈龙伟 聂桂波 李兆焱 张昊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M_(s)6.2地震,与以往同等级地震相比,其表现出“同震重灾”特征和引发了特殊流滑地质灾害。通过现场震害调查、走访受灾群众和搜集地质资料及相关文献,重点探讨了本次地震的发震背景和孕育地质条件,...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M_(s)6.2地震,与以往同等级地震相比,其表现出“同震重灾”特征和引发了特殊流滑地质灾害。通过现场震害调查、走访受灾群众和搜集地质资料及相关文献,重点探讨了本次地震的发震背景和孕育地质条件,对比了宏观烈度分布特征及与仪器烈度差异,统计了不同民居房屋的典型震害特征及所占比例,调查了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成因;踏勘了次生流滑灾害宏观特征,对揭示其成因与触发条件提出了若干关键问题。结果表明:宏观与仪器烈度具有较为明显差异,原因主要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不同乡镇经济发展水平与房屋抗震设防能力差异及烈度仪布设缺乏统一标准;强震观测记录地表加速度明显大于2021年漾濞M_(s)6.4地震,烈度Ⅵ、Ⅶ、Ⅷ区面积分别为2022年芦山M_(s)6.1地震的2.3、1.5、2.5倍,为造成同级地震重灾的一个重要成因;泥流掩埋摧毁房屋、炕头相连淋浴间隔墙倒塌及地震发生在深夜是造成本次地震人员伤亡重的重要因素。流滑区域长约3 km,前后高程差约85 m,总面积约39万m^(2),漫出地面约3 m高,塌陷区残留若干孤岛,其可能为长期农田灌溉、地下水体富集、地震主振方向与泥流运动和天然沟谷方向相同等外在因素和黄土湿陷、土体液化等内在机理综合诱发,具体成灾诱因、物理机制和触发条件需多种手段联合验证。调查证明,按照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房屋建设和既有建筑加固,强化农村居民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难知识,是减轻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6.2级地震 震害调查 地震烈度 流滑灾害
下载PDF
储液-桩基LNG储罐地震离心模型试验设计方法
11
作者 逯屹腾 汤兆光 +2 位作者 王永志 周中一 孙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5-179,共5页
LNG储罐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能源储备工程,正快速向超高容量、超大直径、半地下化趋势发展,并对抗震安全性要求极高。针对离心模型试验规格尺寸限制,提出一种以储罐自振周期、晃动周期和抗弯刚度为主要控制参数的LNG储罐试验设计方法,并... LNG储罐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能源储备工程,正快速向超高容量、超大直径、半地下化趋势发展,并对抗震安全性要求极高。针对离心模型试验规格尺寸限制,提出一种以储罐自振周期、晃动周期和抗弯刚度为主要控制参数的LNG储罐试验设计方法,并以原型为27万m3的大型储罐开展了相应动力离心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并分析了其地震响应。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自振周期与规范计算值较为接近,误差为5.6%,验证了该试验设计方法的可靠性;储液晃动频率与荷载幅值变化关系不大,主要与储罐形状、液面高度有关,储液晃动波高与荷载幅值呈现明显正相关;桩基础可以提升LNG储罐的安全性,相同荷载激励下,有桩储罐比无桩储罐晃动波高减小约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模型试验 LNG罐 设计方法 自振频率 晃动波高
下载PDF
基于隧道离心试验的柔性软接触土压计测试可靠性评价
12
作者 刘远鹏 汤兆光 +3 位作者 李雨润 王永志 朱耀庭 刘红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5-80,共6页
开展一系列离心模型试验,选取线性误差、平均幅值误差、响应速率作为指标,基于隧道模型对柔性软接触新型土压计ESP-II和两种国际代表性传统土压传感器(PDA、EPL-D1)进行对比评价,验证新研发土压力计测量的可靠性。主要结论如下:①静力... 开展一系列离心模型试验,选取线性误差、平均幅值误差、响应速率作为指标,基于隧道模型对柔性软接触新型土压计ESP-II和两种国际代表性传统土压传感器(PDA、EPL-D1)进行对比评价,验证新研发土压力计测量的可靠性。主要结论如下:①静力状态下,ESP-II、PDA、EPL-D1线性误差分别为19.36%,12.7%,21.0%,平均幅值误差为5.79%,48.2%,22.6%,证明ESP-II土压力计相比国际两种土压计具有较好静力测试性能。②动力荷载下,ESP-II、PDA、EPL-D1土压力计的平均响应速率分别为67.1,51.5,65.8 Hz,ESP-II的响应速率略高于其他两种土压力计,具有良好的响应频率;序列地震动荷载下ESP-II、PDA测得土压力与EPL-D1不同,呈现一致增量规律,而数值存在一定差异,反映土体具有较强结构性。③卸载过程中,3种土压力计测得数据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非线性变化特征,PDA和EPL-D1土压力时程曲线产生了偏折、跳变现象,而ESP-II土压力时程曲线保持了较好数据连续性,一定程度说明软接触式设计能实现土压力计与土体的良好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离心模型试验 软接触式 土压力计 测试可靠性
下载PDF
宽级配土离心试验地基模型落雨法分层机制与数值模拟
13
作者 张旭东 王永志 +2 位作者 王体强 段雪锋 袁晓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2-126,共5页
落雨法因其在模型制备过程与自然条件下砂土沉积过程相似,因而成为土工离心试验地基模型常用的模型制备手段,但是有关落雨法研究主要集中于相对密实度控制,而对于分层现象关注较少,尤其宽级配土。针对宽级配土落雨法制备过程出现的分层... 落雨法因其在模型制备过程与自然条件下砂土沉积过程相似,因而成为土工离心试验地基模型常用的模型制备手段,但是有关落雨法研究主要集中于相对密实度控制,而对于分层现象关注较少,尤其宽级配土。针对宽级配土落雨法制备过程出现的分层现象,利用PFC3D数值模拟软件,探讨了落雨法制备过程分层现象的物理机制和出砂口落距、移动速度、宽度对分层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真空介质中,粗细颗粒不出现分层现象;而在非真空介质中,粗、细颗粒出现了分层现象,原因为非真空环境下粗、细颗粒下落过程中产生了相对速度差,内在机制为粗、细颗粒半径不同受到平均表面流体阻力不同,从而造成不同粒径颗粒分离现象;随环境介质密度的增加,粗、细颗粒在下落过程中更易于发生分离,出砂口落距、移动速度和流量对分层现象具有一定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雨法 宽级配土 PFC3D 分层现象 分层机制
下载PDF
宽级配珊瑚土落雨制模分层现象与控制方法
14
作者 张旭东 王永志 +3 位作者 王体强 刘红帅 段雪锋 袁晓铭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8-197,共10页
珊瑚土场地液化是港口工程和滨海设施及岛礁典型的地震灾害现象之一,而珊瑚土具有级配宽、细粒含量高和易破碎等特点。落雨法作为研究饱和模型场地与单元试验液化的重要制模手段,针对落雨法在制备珊瑚土地基模型时出现的分层问题,利用... 珊瑚土场地液化是港口工程和滨海设施及岛礁典型的地震灾害现象之一,而珊瑚土具有级配宽、细粒含量高和易破碎等特点。落雨法作为研究饱和模型场地与单元试验液化的重要制模手段,针对落雨法在制备珊瑚土地基模型时出现的分层问题,利用自主研制的大型落雨装置及高速摄像和PFC3D离散元模拟,分析细粒含量、流量大小、落距和出砂口移动速度等因素对分层现象的影响,揭示分层现象的产生机理,并建立相应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落距和出砂口移动速度,细粒含量和流量是影响颗粒分层的主要因素。随着细粒含量的增加,分层现象逐渐减弱;随着流量的增大,分层现象逐渐明显;当落距和出砂口移动速度达到一定范围时,分层现象不会再随之增大而出现明显变化。高速摄像分析表明,粗细颗粒在出砂口移动时会出现粗细颗粒的分离,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分离界限,其结果表明,分层现象是在重力、空气拖曳力以及出砂口侧向移动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利用PFC3D离散元模拟落雨法制模的过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构及高速摄像分析结果高度契合,证明PFC3D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结合流量、落距和出砂口移动速度等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可有效控制落雨法分层现象的方法,为制备大型宽级配珊瑚土模型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土 宽级配 落雨法 分层现象 影响因素 控制方法
下载PDF
中国西南地区粮食增产潜力、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耀辉 况嘉欣 +2 位作者 杜兴端 刘宗敏 王永志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6期843-850,共8页
西南地区是中国粮食生产战略大后方,提高西南地区粮食产能对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产销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剖析西南地区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采用Tobit模型分析西南地区粮食增产因子的影响系数,并探究西南地区粮食未来增产... 西南地区是中国粮食生产战略大后方,提高西南地区粮食产能对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产销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剖析西南地区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采用Tobit模型分析西南地区粮食增产因子的影响系数,并探究西南地区粮食未来增产潜力。结果显示:(1)西南地区粮食生产呈现“播面减少”“产量增加”的双向走势,生态环境脆弱、耕地细碎化及粮经争地矛盾等给粮食增产带来巨大挑战;(2)影响西南地区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复种指数(影响系数0.42)、机械化程度(影响系数0.397)、科学施肥量(影响系数0.346)和财政支农力度(影响系数0.134);(3)到2027年,西南地区粮食产量有望达到7 852万t,5年间预计增长2.5%。基于上述结论,建议采取推广粮经复合模式、加强良种良技研发应用、加大对生产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建立安全预警机制等措施提升西南地区粮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增产策略 影响因素 西南地区
下载PDF
面向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三维训练图像构建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永志 陈郁良 +3 位作者 谢民民 余梦柔 胡晓宇 王宝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7-253,共7页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有助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目前多点地质统计学是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热门技术,但多点地质统计学中高质量三维训练图像构建较为困难。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三维训练图像构建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原... 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有助于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目前多点地质统计学是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热门技术,但多点地质统计学中高质量三维训练图像构建较为困难。因此,提出了一种面向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三维训练图像构建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原始钻孔等数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并对其使用不规则四面体网格剖分得到体元模型;然后基于钻孔属性数据采用插值算法构建规则体元品位模型,并对体元模型进行欧氏距离的属性赋值得到三维训练图像;最后采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改进的Snesim算法构建搜索树获取条件概率,并进行相关性的属性融合给矿体待估值体元模型赋属性,进而计算矿产资源储量。以黑牛洞Ⅰ-3号矿体为例,计算得到该矿体铜平均品位为2.90%,与开采后的铜平均品位2.33%相比,相差仅0.57个百分点,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点地质统计学 三维训练图像 矿体属性建模 矿体资源储量计算
下载PDF
超重力离心机基础振动的扰力成因与估计方法
17
作者 王永志 张明敏 +2 位作者 张雪东 王体强 冉光斌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3-113,共11页
超重力离心机是目前土木、水利、航天等领域备受瞩目和快速发展的重大科技设施之一。其规模和指标的跨越式提升,给基础设计和安全分析带来严峻挑战,首要问题是缺乏明确的扰力估计依据和振动限值。文章分类总结超重力离心机的技术指标和... 超重力离心机是目前土木、水利、航天等领域备受瞩目和快速发展的重大科技设施之一。其规模和指标的跨越式提升,给基础设计和安全分析带来严峻挑战,首要问题是缺乏明确的扰力估计依据和振动限值。文章分类总结超重力离心机的技术指标和结构型式,指出离心机扰力组成和成因机制,通过调查研究、力学推导和实测数据,提出3种扰力的估计方法和振动限值建议。研究表明,不平衡离心力由质径积差、角速度决定,适以容量、离心加速度和不平衡力监测阈值确定设计参数;实测风阻功率与角速度呈良好幂函数关系,且系数、指数与半径具有较强相关性,提出工程实用的简化风阻功率和不对称臂稳态风阻扰力的估计公式,估计风阻功率与实测吻合良好;吊篮-转臂动态激振反力的传递特性与激振力、负载质量、离心加速度等相关,宜以激振装置的额定出力、频宽和考虑吊篮位姿变化关系确定设计参数。根据离心机特点、实践经验和借鉴相关标准,提出设备稳定、建筑物安全、人员健康的振动限值与测点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离心机 基础设计 扰力成因 估算方法 振动限值
下载PDF
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18
作者 常青 蔡宁 +2 位作者 饶军 王永志 段佩汝 《内江科技》 2024年第7期16-18,73,共4页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又是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创新驱动、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四川省18693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一种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又是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创新驱动、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四川省18693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统计数据,对其发展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者、科技创新价值的实现者,是推动创新活动提质增效的“先锋”、创新价值的“优等生”。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最具市场活力和创新潜力的市场主体,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本文基于2022年四川省18693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统计数据,对其发展特点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与经济 科技型中小企业 扩大就业 经济转型升级 创新潜力 市场主体 市场活力 科技创新活动
下载PDF
推动四川省瞪羚企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19
作者 饶军 王永志 +1 位作者 段佩汝 常青 《内江科技》 2024年第4期8-9,153,共3页
瞪羚企业具备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等特征,是高成长性企业的代表。本文以214家瞪羚企业为对象,分析研判了四川省瞪羚企业发展态势、梳理找出发展中的短板与不足,针对性提出了推动瞪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瞪羚企业 成长速度 分析研判 发展潜力 创新能力 发展态势 发展对策研究 发展的对策
下载PDF
百合斑驳病毒靖宇分离物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进化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春雨 李小宇 +3 位作者 王晨 黄瑞贤 黄淑敏 王永志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9-64,共6页
以采自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的野生百合感病叶片为试材,采用小RNA深度测序法检测到1株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采用分段克隆方法,对LMoV靖宇分离物(LMoV-JY)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定并分析,以期对吉林省百合病毒病的检测和防控... 以采自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的野生百合感病叶片为试材,采用小RNA深度测序法检测到1株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采用分段克隆方法,对LMoV靖宇分离物(LMoV-JY)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定并分析,以期对吉林省百合病毒病的检测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LMoV-JY基因组大小为9648个核苷酸(nt)序列(GenBank登录号MT795719),该核苷酸序列在第154~9444位存在1个大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1个多聚蛋白(分子量351.46kD)。LMoV-JY与GenBank中登录的其他LMoV分离物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比较,其一致性为82.82%~97.85%,在氨基酸水平上的一致性为92.96%~98.64%,其中与百合斑驳病毒大连分离物LMoV-DL(HM222521)的一致性在该2种水平上均为最高。对比LMoV-JY外壳蛋白与其他54个分离物的氨基酸序列,发现可将LMoV分离物分为2个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斑驳病毒 基因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