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清云 董玉君 +7 位作者 梁赜隐 尹玥 刘微 许蔚林 孙玉华 韩娜 李渊 任汉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5-1114,共10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生存与复发危险因素,并探讨AML复发后的治疗选择。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中心行allo-HSCT术后处于完全缓解(CR)期的180例A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生存与复发危险因素,并探讨AML复发后的治疗选择。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中心行allo-HSCT术后处于完全缓解(CR)期的180例A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移植后生存及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180例患者中,134例(74.4%)存活,46例(25.6%)死亡,40例(22.2%)复发。移植后5年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累积复发率分别为74.3%、42.5%和25.0%。AML危险分层为高危组、伴高危细胞遗传学、移植前为CR2期以及未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影响移植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移植前为CR2期、AML危险分层高危组是影响移植后EFS的独立危险因素;AML危险分层高危组、单疗程诱导治疗后微小残留病MRD+、伴高危细胞遗传学、未发生cGvHD是影响移植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移植后应用去甲基化药物(HMA)辅以G-CSF动员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维持治疗可提高移植后复发患者的总生存率,2年OS率为62.5%。结论:allo-HSCT可大大提高AML患者的生存率,但移植后复发仍为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应用HMA联合DLI维持治疗可能成为治疗移植后复发患者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存 复发 去甲基化药物
下载PDF
地西他滨治疗移植后复发MDS/AML及高危AML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清云 梁赜隐 +6 位作者 董玉君 尹玥 王倩 刘微 许蔚林 李渊 任汉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8-254,共7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患者应用含地西他滨的化疗方案缓解后继续维持治疗的效果及高危AML在allo-HSCT后进行预防性输注地西他滨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8...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MDS/AML)患者应用含地西他滨的化疗方案缓解后继续维持治疗的效果及高危AML在allo-HSCT后进行预防性输注地西他滨的疗效。方法:对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于本院行allo-HSCT术后的10例MDS/AM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AML 4例,MDS 2例,MDS转化的AML(t-AML)4例。10例患者中移植后复发8例,高危AML移植后应用地西他滨预防2例。复发组患者应用地西他滨+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继续应用地西他滨维持治疗;预防组患者在移植后30至45 d、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前提下,给予预防性地西他滨输注。8例患者辅以G-CSF动员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地西他滨维持治疗及预防性输注的剂量为5 mg/m2×(7-10)d,每4-6周为1个疗程,共3-7个疗程。结果:随访至2018年11月30日,10例患者中7例无病存活,平均生存期为15.5±1.9个月,1年总生存(OS)率为64.0%。10例患者中发生急性GVHD及慢性GVHD者分别为6例和4例。结论:应用地西他滨+DLI治疗allo-HSCT后复发MDS/AML及高危AML患者在allo-HSCT后预防应用地西他滨,可延长无病生存期,降低复发率,为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AML MDS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复发 预防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清云 董玉君 +6 位作者 王倩 刘微 孙玉华 尹玥 梁赜隐 许蔚林 李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180,共9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移植后复发的治疗新策略。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9年11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allo-HSCT的MDS患者共72例,总结移植疗效,并...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移植后复发的治疗新策略。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9年11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allo-HSCT的MDS患者共72例,总结移植疗效,并对影响患者生存及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72例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37(12~111)个月,57例(79.2%)患者存活,15例(20.8%)死亡。5年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76.6%和62.3%。IPSS-R预后危险分层、TP53突变、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为影响患者移植后OS的危险因素,IPSS-R预后危险分层、TP53突变、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为影响患者移植后DFS的危险因素。移植后,19例(26.4%)患者发生aGVHD,5例(6.9%)患者发生Ⅲ-Ⅳ度aGVHD,25例(34.7%)患者发生cGVHD,4例(5.6%)发生广泛型cGVHD。17例(23.3%)患者在移植后出现复发,5年的累积复发率为27.5%,IPSS-R预后危险分层、TP53突变、cGVHD为影响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后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复发后有7例患者获得无病生存,10例死亡,接受甲基化药物(HMA)联合G-CSF动员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维持治疗患者的3年OS率显著高于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80.0%vs 10.0%,P=0.002)。结论:allo-HSCT是治疗中高危MDS患者的有效方法,但移植后复发仍为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多次HMA联合DLI的维持治疗可能提高移植后复发患者的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存 复发 去甲基化药物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HB-1的表达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清云 李渊 +4 位作者 戢莉 梁赜隐 刘微 任汉云 邱志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5,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细胞HB-1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HB-1基因在监测ALL微小残留病(MRD)方面的意义。方法: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Taqman探针),检测HB-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对其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细胞HB-1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HB-1基因在监测ALL微小残留病(MRD)方面的意义。方法: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Taqman探针),检测HB-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对其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检测。应用此方法检测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3例次,急性髓系白血病(AML)70例,血液系统非恶性疾病52例和造血干细胞健康供者24例的骨髓细胞HB-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33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HB-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疾病诊断、复发的相关性。结果:构建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达10-4水平,批间变异系数为6.79%,批内变异系数为4.80%。检测到HB-1基因特异性表达于B-ALL细胞:初发/复发B-ALL中HB-1基因表达的中位水平明显高于ALL完全缓解组、初发T-ALL、初发AML、血液系统非恶性病及健康骨髓供者(33.0%vs 0.68%、0.07%、0.02%、0.58%、0,P<0.01),而初发TALL、初发AM L、血液系统非恶性疾病和健康供者HB-1基因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B-ALL患者血液学缓解时HB-1基因水平明显下降至0.68%(0-7.99%),疾病复发时HB-1表达水平再次升高(共3例,HB-1分别为7.69%、8.08%和484.0%),其检测结果与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变化一致。结论:HB-1基因特异性表达于B-ALL细胞,所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在检测骨髓细胞HB-1基因的表达水平方面具有很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HB-1基因可作为B-ALL患者的临床检测、监测MRD和早期预测复发的分子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HB-1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下载PDF
长江三峡工程库首区诱发地震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清云 张秋文 李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2期101-106,共6页
对国内外及三峡工程邻区的水库震例研究表明 ,诱发地震的形成及其诱震地点、强度是受水库区地质环境影响和制约的 ,因而水库地震危险性预测主要是依据库区的诱发地震环境条件。在研究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 ,采用地... 对国内外及三峡工程邻区的水库震例研究表明 ,诱发地震的形成及其诱震地点、强度是受水库区地质环境影响和制约的 ,因而水库地震危险性预测主要是依据库区的诱发地震环境条件。在研究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 ,采用地质环境和概率分析两种方法对库首区蓄水后的诱发地震危险性进行了评估 ,认为本区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地点是九湾溪断裂和仙女山断裂北端 ,诱发地震的震级上限为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地震 地震危险性 三峡工程 震级
下载PDF
预应力U型薄壳渡槽结构静动力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清云 张多新 +2 位作者 白新理 杨开云 谢巍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9-62,共4页
采用壳体单元和三维等参单元,对大型预应力U型薄壳渡槽静动力特性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给出了静力分析结果,并与模型试验作了对比。结果表明:结构最大压应力和最大拉应力均满足强度要求,最大位移也满足刚度要求,同时进行了结构的动力... 采用壳体单元和三维等参单元,对大型预应力U型薄壳渡槽静动力特性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给出了静力分析结果,并与模型试验作了对比。结果表明:结构最大压应力和最大拉应力均满足强度要求,最大位移也满足刚度要求,同时进行了结构的动力特性的计算分析,为渡槽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结构 U型渡槽 有限元 动力持性
下载PDF
心肾失调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生物化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清云 孙红光 +9 位作者 赵君玫 陶咏梅 林劼 王涛 刘尽忠 魏重琴 艾建芳 付蕾 王旗 黄梅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1-34,共4页
作者通过实验观察到,心肾失调的病人都伴有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脂质代谢、能量代谢、超氧自由基代谢、微量元素代谢的改变,经过调节心肾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和修复,从而认为,心肾失调是冠心病发病的内在因素。
关键词 心肾失调 冠心病 病因 生物化学
下载PDF
广东沿岸牡蛎体内DDTs的时空变化趋势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清云 甘居利 +4 位作者 陈海刚 马胜伟 张喆 蔡文贵 贾晓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6-442,共7页
为了解广东沿岸牡蛎体内滴滴涕(DDTs)的残留水平和时空分布情况,于1989—1993年和2003—2012年间每年3月份采集广东沿岸海域的近江牡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DDTs的含量,同时结合1980—1985年广东省海岸带污染调查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广东... 为了解广东沿岸牡蛎体内滴滴涕(DDTs)的残留水平和时空分布情况,于1989—1993年和2003—2012年间每年3月份采集广东沿岸海域的近江牡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DDTs的含量,同时结合1980—1985年广东省海岸带污染调查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广东沿岸牡蛎体内DDTs的残留量、时空分布和组成特征,并评价了其食用安全性与生物质量。结果显示,广东沿岸牡蛎体内DDTs检出率为96.9%,检出的样品中含量范围为0.11~76.3 ng/g,平均值是(3.87±7.40)ng/g。在时间上,广东沿岸牡蛎体内DDTs含量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点,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为显著下降阶段,2003—2007年先小幅反弹后略微下降,2008—2012年总体呈归于平稳的趋势,且该时段各年份间无显著差异。空间上,20世纪80年代初期,珠江口岸段牡蛎体DDTs含量远高于粤东、粤西岸段,随着时间推移,3个岸段之间含量差距逐渐缩小,1989年之后各年间3个区域DDTs平均含量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DDTs的组分特征分析显示,广东沿岸海域牡蛎体内DDTs主要来源于历史使用残留,但在1989—1993年和2003—2007年时段内可能有三氯杀螨醇来源的DDTs输入。结果表明,就DDTs而言,广东沿岸海域所有样品均未超我国相关残留限量标准,近年来大部分站点牡蛎食用安全,生物质量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江牡蛎 DDTS 时空变化 组分特征 广东沿岸
下载PDF
水体作用下U形薄壁渡槽的振动特性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清云 孙元元 +1 位作者 周生通 白新理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2年第4期25-30,45,共7页
基于势流体理论和Westergaard理论建立两种考虑水体作用的U型薄壁渡槽有限元模型。在两种模型的基础上做模态分析,得到了不同水深下的U形薄壁渡槽的振动特性。对比分析两种模型不同水深下的模态计算结果,得到了:(1)随水深增加,渡槽结构... 基于势流体理论和Westergaard理论建立两种考虑水体作用的U型薄壁渡槽有限元模型。在两种模型的基础上做模态分析,得到了不同水深下的U形薄壁渡槽的振动特性。对比分析两种模型不同水深下的模态计算结果,得到了:(1)随水深增加,渡槽结构固有频率降低;(2)Westergaard模型计算结果低于势流模型;(3)水深对同一振型频率的影响程度在两种模型中也是不同。在结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Westergaard模型(iWestergaard模型),结果显示改进的Westergaard模型结果与势流结果吻合的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U形薄壁渡槽 势流模型 Westergard模型 iWestergard模型 振动特性
下载PDF
海南岛沿岸牡蛎体内DDTs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清云 甘居利 +4 位作者 陈海刚 马胜伟 张喆 蔡文贵 贾晓平 《南方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共8页
于2006年~2012年在海南岛东寨港、马袅港、八所港和榆林港4个典型港湾采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滴滴涕(DDTs)的质量分数。结果显示,DDTs残留范围为未检出~4.51 ng.g-1(湿质量),平均为1.45 ng.g-1,... 于2006年~2012年在海南岛东寨港、马袅港、八所港和榆林港4个典型港湾采集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滴滴涕(DDTs)的质量分数。结果显示,DDTs残留范围为未检出~4.51 ng.g-1(湿质量),平均为1.45 ng.g-1,4个采样点w(DDTs)的区域差异不显著(P>0.05)。与国内外其他海域相比,海南岛沿岸贝类体内DDTs残留水平较低。在2006年~2012年间,DDTs于2007年出现了一个相对高值,之后5年呈先下降后趋于平稳的趋势。此研究结果与1985年海南岛近海贝类体内的DDTs残留量均处于100ng.g-1水平级范围。通过对牡蛎样品DDTs的组分特征分析,认为目前检测到的DDTs主要来源于历史使用残留,但推断2006年~2007年可能有三氯杀螨醇来源的DDTs输入。结果表明,海南岛沿岸牡蛎体内DDTs符合中国《海洋生物质量》一类质量标准,也未超出中国相关残留限量标准,其食品安全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DDTS 时空变化 风险评价 海南岛沿岸
下载PDF
大型矩型水工渡槽三维流固耦合动力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清云 张多新 白新理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60,共6页
建立了流固耦合(FSI)系统的位移-压力(ui,p)有限元格式,给出流固耦合系统的动力特性方程;并基于FSI系统的(ui,p)格式建立槽体-水体-槽墩-基础-地基系统的力学模型,采用非对称模态提取法求解了4种水深下渡槽的动力特性,计算了4种水深、2... 建立了流固耦合(FSI)系统的位移-压力(ui,p)有限元格式,给出流固耦合系统的动力特性方程;并基于FSI系统的(ui,p)格式建立槽体-水体-槽墩-基础-地基系统的力学模型,采用非对称模态提取法求解了4种水深下渡槽的动力特性,计算了4种水深、2种强震作用下大型渡槽的动力响应,得到了不同水深、不同激励下渡槽结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FSI的(ui,p)格式,考虑了槽体与水体的相互作用,简化了计算模型,提高了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渡槽 流固耦合 位移-压力有限元 动力分析
下载PDF
Sn^(4+)/TiO_2光催化降解邻硝基苯酚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清云 佟永纯 +2 位作者 徐新建 付如刚 黎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24,52,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浓度Sn4+掺杂Ti O2纳米复合材料,用XRD和SEM分别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在紫外光和可见光条件下,分别研究其对邻硝基苯酚的降解效果,考查Sn4+掺杂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浓度Sn4+掺杂Ti O2纳米复合材料,用XRD和SEM分别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在紫外光和可见光条件下,分别研究其对邻硝基苯酚的降解效果,考查Sn4+掺杂量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Sn4+掺杂锐钛矿相Ti O2能带结构和态密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制备的纳米颗粒为尺寸均匀,约50 nm的锐钛矿相结构,Sn4+掺杂并未改变晶相结构,Sn4+掺杂量为5%时的光催化降解邻硝基苯酚效果最好,在可见光下取得了与紫外光下基本一致的效果,降解率达到了98.8%。理论计算表明:Sn4+掺杂Ti O2后,在Ti O2的价带底附近出现了一个由Sn4+5s轨道组成的能级,导致掺杂后光催化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 邻硝基苯酚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清云 高士钧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丹江口水库由汉江、丹江两个库段组成。在丹库的峡谷灰岩地带 ,断裂、节理发育 ,利于水的渗透和循环。 196 7年 11月蓄水后 ,随水位的增加 ,地震活动增加 ,且震级由Ms<2 .5上升到Ms =4.7,并在丹库的峡谷附近形成北北西方向延伸的 3... 丹江口水库由汉江、丹江两个库段组成。在丹库的峡谷灰岩地带 ,断裂、节理发育 ,利于水的渗透和循环。 196 7年 11月蓄水后 ,随水位的增加 ,地震活动增加 ,且震级由Ms<2 .5上升到Ms =4.7,并在丹库的峡谷附近形成北北西方向延伸的 3个地震密集区。地震频度、强度与水位 (库容 )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预测二期工程蓄水后 ,仍将产生诱发地震 ,其最大强度为Ms≤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诱发地震 二期工程 地震预测 节理 地震活动 相关性 库容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清云 陈贤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65-265,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前S1抗原 HBV血清标志物 乙型肝炎
下载PDF
萎缩性胃炎脾虚证与SOD、Lpo、Cu、Zn、Mn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清云 魏重琴 曾隆强 《河南中医》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6-28,共3页
本文通过120例CAG脾虚患者红细胞SOD,血浆Lpo及血发尿中Cu、Zn、Mn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脾气(阳)虚及脾阴虚病人血浆Lpo浓度均高于正常人(P<0.01),红细胞SOD比活性均低于正常人(P<0.05及... 本文通过120例CAG脾虚患者红细胞SOD,血浆Lpo及血发尿中Cu、Zn、Mn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脾气(阳)虚及脾阴虚病人血浆Lpo浓度均高于正常人(P<0.01),红细胞SOD比活性均低于正常人(P<0.05及P<0.01),血浆中Cu、Zn含量均高于正常人组(P<0.01),发中Cu、Zn、Mn含量均低于正常人组(P<0.05及P<0.01),脾气(阳)虚患者尿中Zn、Mn含量高于正常人(P<0.05及P<0.01)。脾气(阳)座与脾阴虚病人尿中Mn含量有显著区别(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中医药疗法 微量元素 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隔河岩水库诱发地震的环境条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清云 高士钧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8年第3期73-79,共7页
隔河岩水库蓄水后相继发生地震1000余次,共中最大震级ML=3.3。微震活动与水库蓄水过程密切相关,属水库诱发地震。库水渗透、地下水储积、岩溶和现代应力场等因素的研究表明,水库蓄水使库区水文地质环境发生变化,从而诱发... 隔河岩水库蓄水后相继发生地震1000余次,共中最大震级ML=3.3。微震活动与水库蓄水过程密切相关,属水库诱发地震。库水渗透、地下水储积、岩溶和现代应力场等因素的研究表明,水库蓄水使库区水文地质环境发生变化,从而诱发了一系列微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地震 环境条件 隔河岩水库 环境条件 地震
下载PDF
1932年麻城6.0级强震的蕴育环境条件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清云 李安然 申重阳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2年第4期78-84,共7页
本文在活断层研究和地震宏观调查的基础上,从现代地壳运动特征及活动断层几何学,运动特征等方面研究了1932年麻城Ms6.0级地震的蕴育环境条件,为预测该区强震的地点和强度提供依据。
关键词 应力场 蕴育 环境 地震 强震
下载PDF
长江三峡地区地球物理异常带地表地质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清云 李安然 张秋文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8年第1期64-69,共6页
通过长江三峡地区(巴东-宜昌段)水系发育、航卫片判读、野外地质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沿长江北西西向地球物理异常带在地表没有相应的特殊地质构造显示。中、新生代沉积盖层中未发现规模较大的北西-北西西向断裂通过,地表上这一... 通过长江三峡地区(巴东-宜昌段)水系发育、航卫片判读、野外地质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沿长江北西西向地球物理异常带在地表没有相应的特殊地质构造显示。中、新生代沉积盖层中未发现规模较大的北西-北西西向断裂通过,地表上这一走向的线性破裂或裂隙密集带及其他相关变形也不甚发育。因此,地下深处与地球物理异常带相对应的基底断裂至少中生代以来没有明显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地区 地球物理异常带 地表 地质特征
下载PDF
硫酸溶液中环丙沙星对低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清云 佟永纯 +2 位作者 王永生 付如刚 甄文龙 《河西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7-82,共6页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环丙沙星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以及温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研究了缓蚀机理.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在有效浓度为4mmol/L时对低碳钢的缓蚀效率...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环丙沙星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对低碳钢的缓蚀性能以及温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研究了缓蚀机理.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在有效浓度为4mmol/L时对低碳钢的缓蚀效率可达到91.19%;它是以阳极抑制为主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通过苯环及O、N、F三种杂原子在碳钢表面形成的单分子层吸附达到缓蚀目的,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缓蚀效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缓蚀 LANGMUIR 极化曲线
下载PDF
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清云 陶黎岚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F0003-F0004,共2页
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lindingprotein,RBP)为血浆中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是血中维生素A的特异转运蛋白,1968年由Kanai等首次分离,1971年Peterson和Beeggard从尿中将其分离。RBP具有从肝细胞中转运视黄醇至周围组织的功能,在体... 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lindingprotein,RBP)为血浆中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是血中维生素A的特异转运蛋白,1968年由Kanai等首次分离,1971年Peterson和Beeggard从尿中将其分离。RBP具有从肝细胞中转运视黄醇至周围组织的功能,在体内维生素A的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及临床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检测血和尿中视黄醇结合蛋白,对肾脏、肝脏及营养状况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理化特性、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结合蛋白 检测方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