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1
篇文章
<
1
2
…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毛泽东论郭沫若(上)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04年第2期1-13,F002,共14页
关键词
毛泽东
郭沫若
文学家
辛亥革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还学术界一片净土——《郭沫若书信书法辨伪》出版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05年第3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出版机构
辨伪
郭沫若
学术界
书法
书信
净土
学术腐败
知名学者
小人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郭沫若全集〉集外散佚诗词考释》序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4年第3期48-49,共2页
茂远兄素来喜爱古典诗词,并有深厚的修养。他对现代作家,特别是郭沫若、茅盾等所写的旧体诗词尤有独钟。先后参加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诗词系列丛书的编著,出版过《茅盾诗词解析》、《中国现当代著名人士对联赏析辞典》。又应邀参加《...
茂远兄素来喜爱古典诗词,并有深厚的修养。他对现代作家,特别是郭沫若、茅盾等所写的旧体诗词尤有独钟。先后参加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诗词系列丛书的编著,出版过《茅盾诗词解析》、《中国现当代著名人士对联赏析辞典》。又应邀参加《郭沫若全集》文学编诗歌部分的注释工作。期间,很留心郭沫若集外旧体诗词的搜集工作,锲而不舍,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终于成就了这部多达近700首《〈郭沫若全集〉集外散佚诗词考释》,列入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很快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
郭沫若
全集
考释
散佚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
旧体诗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郭沫若与《西厢记》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锦厚
《现代中文学刊》
2012年第5期47-55,共9页
郭沫若按照"使此剧合于近代的舞台"、"使此剧合于近代文学底体裁"的标准改编了王实甫的《西厢记》。郭沫若的《批评与梦》、《<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为文艺批评开辟了一条新路。通过改编《西...
郭沫若按照"使此剧合于近代的舞台"、"使此剧合于近代文学底体裁"的标准改编了王实甫的《西厢记》。郭沫若的《批评与梦》、《<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为文艺批评开辟了一条新路。通过改编《西厢记》,郭沫若不断由模仿走向创造,他的历史剧形成了诗、歌、舞水乳交融、合为一体的独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西厢记》
改编
创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答丁东、魏明伦对郭沫若的辱骂——评《反思郭沫若》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04年第1期75-80,共6页
《反思郭沫若》是一本借"反思"之名,煞费苦心"拾"来陈明远、魏明伦、刘素明等辱骂、诬陷郭沫若的"一面之辞",行欺世盗名、沽名获利之实,这倒是真正的悲哀。
关键词
反思
一面之辞
真正的悲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郭沫若与“文艺理论丛书”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03年第1期11-17,共7页
郭沫若为代表的东京“左联”成员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 ,编辑出版《文艺科学》专辑 ,尽管被研究界忽略 。
关键词
《文艺理论丛书》
《文艺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东京“左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郭沫若散文选集》序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1992年第1期23-32,共10页
鲁迅说过这样的话: 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鲁迅全集·书信·致杨霁云》) 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证明:鲁迅的这一番话是完全正确的。然而,散文就大不相同了,唐宋之...
鲁迅说过这样的话: 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鲁迅全集·书信·致杨霁云》) 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证明:鲁迅的这一番话是完全正确的。然而,散文就大不相同了,唐宋之后,明清以来,都曾出现过新的高峰,到了“五四”时期,更是百花齐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散文
散文写作
中国诗歌
杨霁云
抒情散文
三叶集
阿英
散文艺术
郭沫若佚文集
沸羹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郭沫若和唐诗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1990年第2期1-8,44,共9页
郭沫若的新诗创作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有着怎样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引起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因而,不能全面地、科学地认识郭沫若的诗歌!本文想就郭沫若和唐诗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
郭沫若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
诗创作
诗教
三叶集
竹里馆
诗佛
我自己
赵殿成
王右丞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看虹录》的命运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3年第4期2-7,共6页
《看虹摘星录》是沈从文在抗战期间勇敢探索、大胆试验的一部作品。作品先后发表在香港《大风》、昆明《当代评论》、桂林《新文学》等刊物,一度引起文艺界的争论。抗战胜利前夕,作者将发表在刊物上的作品汇集成册,定名为《看虹摘星...
《看虹摘星录》是沈从文在抗战期间勇敢探索、大胆试验的一部作品。作品先后发表在香港《大风》、昆明《当代评论》、桂林《新文学》等刊物,一度引起文艺界的争论。抗战胜利前夕,作者将发表在刊物上的作品汇集成册,定名为《看虹摘星录》,并精心撰写了“后记”,说明写作意图,回答外界批评!遗憾的是,直到《沈从文全集》出版时,人们都未能找到当时出版的这本书。《看虹摘星录》到底出版了没有?内里包含了哪些小说?至今还是一个谜。据现已发现的材料,《看虹摘星录》至少应该包括《梦与现实》(后改为《新摘星录》、《摘星录》),《摘星录》、《看虹录》三篇及其“后记”。目前出版的《沈从文全集》,只收录了由《梦与现实》改名的《摘星录》。开始就以《摘星录》为名的则未收。人们无法看到《看虹摘星录》的全貌。《看虹摘星录》实在是沈从文创作道路上具有标志性的著作,应予认真研究,无论是对沈从文研究的深化,乃至对现代文学的研究都是十分有益的。本刊这期发表了《关于(看虹录)的命运》一文及新时期以来对它的评论目录索引,希望这种讨论能够继续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虹录》
沈从文研究
《摘星录》
抗战期间
《大风》
抗战胜利
写作意图
创作道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沈从文转业之谜》(下)
被引量:
1
10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3年第3期2-14,共13页
念念不忘“文学运动的重造”(1938—1946) 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打乱了沈从文、朱光潜们“纠集”在京文人“振兴”“京派”的计划。《大公报·星期文艺》《文学杂志》先后停刊了,失去了苦心经营的两大“阵地”。在京文人被迫纷...
念念不忘“文学运动的重造”(1938—1946) 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打乱了沈从文、朱光潜们“纠集”在京文人“振兴”“京派”的计划。《大公报·星期文艺》《文学杂志》先后停刊了,失去了苦心经营的两大“阵地”。在京文人被迫纷纷逃离京津地区:沈从文展转到了昆明,朱光潜到了乐山、成都,用沈从文的话来说,从此过着“相当寂寞、相当辛苦”的教书生活,只能“用一个完全沉默来承当战争所加给本身的苦难”,“反而被青年人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转业
《文学杂志》
侵略战争
日本法西斯
文学运动
“京派”
京津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沈从文转业之谜》(上)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3年第2期1-8,共8页
编者的话:沈从文先生几次说:“不领导人,也不让人领导。”事实未必如此。他掌管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后,被公认为北方文艺“重镇”,从此,“惹起”文坛一次又一次剧烈论辩,因而遭到这样或那样的批评、批判,在现代作家中...
编者的话:沈从文先生几次说:“不领导人,也不让人领导。”事实未必如此。他掌管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后,被公认为北方文艺“重镇”,从此,“惹起”文坛一次又一次剧烈论辩,因而遭到这样或那样的批评、批判,在现代作家中可谓首屈一指。对于这些论辩的看法,至今仍然存在巨大分歧,需要进行更科学的分析研究,以便正确地认识现代作家作品,以及现代文学史。本刊这期刊发了两篇探讨文章。如果你也有兴趣,愿意发表意见,我们当热诚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转业
现代作家
现代文学史
作家作品
领导人
大公报
文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实秋和鲁迅恩怨情仇始末——《郭沫若与这几个“文学大师”·后记》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1年第2期22-33,共12页
中国现代作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可谓多矣。鲁迅与郭沫若,与梁实秋,与林语堂,与高长虹,与周作人;郭沫若与鲁迅,与胡适,与沈从文,与萧乾;周扬与胡风,与冯雪峰,与丁玲;丁玲与周扬,与沈从文;萧军与刘芝明,与宋之的……这些...
中国现代作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可谓多矣。鲁迅与郭沫若,与梁实秋,与林语堂,与高长虹,与周作人;郭沫若与鲁迅,与胡适,与沈从文,与萧乾;周扬与胡风,与冯雪峰,与丁玲;丁玲与周扬,与沈从文;萧军与刘芝明,与宋之的……这些恩怨都是时代的产物,无不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随着时代的剧烈变化,“恩怨情仇”也不断发生变化。探其由来,往往是由文艺思想、创作方法之争而演变为意识形态之争,进而演变为党派在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梁实秋
恩怨
文学大师
鲁迅
后记
中国现代作家
文艺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署名杜荃的文章没收进《郭沫若全集》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1年第1期24-24,共1页
近日,十分高兴地读了徐庆全先生的新著《名家书信与文坛风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该书让我们知道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文坛内幕,应该感谢作者的辛勤劳动。
关键词
郭沫若
全集
没收
文章
2009年
出版社
文坛
书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曼·罗兰身边的两个中国青年
被引量:
1
14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5年第1期16-20,共5页
罗曼·罗兰是一个深受托尔斯泰影响的人。早在高等师范读书的时候,他就写了长信请求托尔斯泰帮助解开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疑团。信中说:
关键词
中国青年
罗兰
罗曼
托尔斯泰
高等师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郭老堪为我的良师益友”——郑伯奇与郭沫若
被引量:
1
15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2年第2期30-41,共12页
郑伯奇的文学经历始终是和创造社联系着的,无论是前期创造社的诞生,发展,还是后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他都发挥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良师益友
伯奇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郭沫若
前期创造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敬隐渔和郭沫若、罗曼·罗兰、鲁迅
被引量:
1
16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09年第4期28-35,共8页
敬隐渔是个传奇人物。他直接联系着郭沫若、罗曼·罗兰、鲁迅,为中法文化交流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又因为他的一封信,引起文坛的几次轩然大波,加深了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怨。
关键词
敬隐渔
郭沫若
文学家
历史
中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田军和郭沫若——关于鲁迅死因的一次争论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06年第1期29-38,共10页
鲁迅逝世后,田军(即萧军)和郭沫若曾为其死因发生过一次言词激烈的争论,向来不为人所关注。但这次争论却折射出许多值得深思的大问题,值得认真分析、研究,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关键词
鲁迅
死因
郭沫若
田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部独具特色的人物传记——读《敬隐渔传奇》
被引量:
1
18
作者
王锦厚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6年第1期223-227,共5页
"敬隐渔"的名字,我是从鲁迅和郭沫若的著作中知道的。知道他翻译了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鲁迅的《阿Q正传》,沟通了罗曼·罗兰和鲁迅的心灵;知道因为他一封信引起文坛的轩然大波,加深了鲁迅和郭沫若...
"敬隐渔"的名字,我是从鲁迅和郭沫若的著作中知道的。知道他翻译了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鲁迅的《阿Q正传》,沟通了罗曼·罗兰和鲁迅的心灵;知道因为他一封信引起文坛的轩然大波,加深了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1979年11月,在凌云山上的大佛寺举办"郭沫若逝世一周年纪念暨郭沫若研究学术讨论会"。我参加筹备工作,期间,在与参会的戈宝权、段可情等老人交谈中,他们几次提及敬隐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隐渔
郭沫若研究
罗曼·罗兰
段可情
周年纪念
一封信
戈宝权
李劼
克里斯朵
人物传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韩愈全集校注》的学术特点
19
作者
王锦厚
曾绍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S1期12-14,共3页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大家,对后人影响深远;对韩愈诗文的整理、研究也源远流长,宋代即有五百家注韩之说,但由于各种原因,也留下不少问题。今由四川师范大学著名文学史家屈守元教授及其助手常思春先生共同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大家,对后人影响深远;对韩愈诗文的整理、研究也源远流长,宋代即有五百家注韩之说,但由于各种原因,也留下不少问题。今由四川师范大学著名文学史家屈守元教授及其助手常思春先生共同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韩愈全集校注》对历代韩集校注进行了一次大清理,对现存韩诗韩文编年做了新的考订,校勘精审,注释准确,解决了不少前人未及发现或未曾解决的疑难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成为迄今为止韩集的最佳文本,为韩愈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确不负“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新闻出版署‘九五’计划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等称号!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我们也为此感到荣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全集校注》
《校注》
韩愈研究
学术价值
《韩集举正》
朱熹
五百家注
《考异》
学术质量
方崧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吴天才纪念鲁迅的诗作
20
作者
王锦厚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9-63,69,共6页
他的诗,像一条美丽的桥梁,使我们的心灵交通了……这是中国著名诗人臧克家为马来西亚诗人吴天才诗集《故乡山水总是诗》所做的序中说的话.读完吴天才先生的新著诗集《鲁迅赞》,我们更由衷地感到克家先生的评语是多么中肯!如果说,前者是...
他的诗,像一条美丽的桥梁,使我们的心灵交通了……这是中国著名诗人臧克家为马来西亚诗人吴天才诗集《故乡山水总是诗》所做的序中说的话.读完吴天才先生的新著诗集《鲁迅赞》,我们更由衷地感到克家先生的评语是多么中肯!如果说,前者是借对中华大地名山胜水的赞颂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激发我们更加热爱我们这个既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又在向现代文明持续迈进的古老而年轻的国度,那么,后者即是诗人通过对这片土地生长起来的民族英雄鲁迅和鲁迅精神的高亢沤歌,表达了海外赤子对中华民族的赤诚之心,从而促使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更好地用鲁迅精神振兴我们的民族,建设我们的国家,使她尽快重新雄踞世界之林!鉴于《鲁迅赞》的价值已有许多专家学者评论过,本文仅从诗美学上谈谈《鲁迅赞》的艺术成就,祈望读者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精神
鲁迅先生
朴素美
意象美
天才
民族英雄
别林斯基
鲁迅作品
艺术成就
意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泽东论郭沫若(上)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04年第2期1-13,F002,共14页
关键词
毛泽东
郭沫若
文学家
辛亥革命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还学术界一片净土——《郭沫若书信书法辨伪》出版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05年第3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出版机构
辨伪
郭沫若
学术界
书法
书信
净土
学术腐败
知名学者
小人物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郭沫若全集〉集外散佚诗词考释》序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4年第3期48-49,共2页
文摘
茂远兄素来喜爱古典诗词,并有深厚的修养。他对现代作家,特别是郭沫若、茅盾等所写的旧体诗词尤有独钟。先后参加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诗词系列丛书的编著,出版过《茅盾诗词解析》、《中国现当代著名人士对联赏析辞典》。又应邀参加《郭沫若全集》文学编诗歌部分的注释工作。期间,很留心郭沫若集外旧体诗词的搜集工作,锲而不舍,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终于成就了这部多达近700首《〈郭沫若全集〉集外散佚诗词考释》,列入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很快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关键词
古典诗词
郭沫若
全集
考释
散佚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
旧体诗词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郭沫若与《西厢记》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2012年第5期47-55,共9页
文摘
郭沫若按照"使此剧合于近代的舞台"、"使此剧合于近代文学底体裁"的标准改编了王实甫的《西厢记》。郭沫若的《批评与梦》、《<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为文艺批评开辟了一条新路。通过改编《西厢记》,郭沫若不断由模仿走向创造,他的历史剧形成了诗、歌、舞水乳交融、合为一体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
郭沫若
《西厢记》
改编
创造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答丁东、魏明伦对郭沫若的辱骂——评《反思郭沫若》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04年第1期75-80,共6页
文摘
《反思郭沫若》是一本借"反思"之名,煞费苦心"拾"来陈明远、魏明伦、刘素明等辱骂、诬陷郭沫若的"一面之辞",行欺世盗名、沽名获利之实,这倒是真正的悲哀。
关键词
反思
一面之辞
真正的悲哀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郭沫若与“文艺理论丛书”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03年第1期11-17,共7页
文摘
郭沫若为代表的东京“左联”成员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 ,编辑出版《文艺科学》专辑 ,尽管被研究界忽略 。
关键词
《文艺理论丛书》
《文艺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东京“左联”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郭沫若散文选集》序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中文系
出处
《郭沫若学刊》
1992年第1期23-32,共10页
文摘
鲁迅说过这样的话: 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鲁迅全集·书信·致杨霁云》) 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证明:鲁迅的这一番话是完全正确的。然而,散文就大不相同了,唐宋之后,明清以来,都曾出现过新的高峰,到了“五四”时期,更是百花齐放,
关键词
郭沫若散文
散文写作
中国诗歌
杨霁云
抒情散文
三叶集
阿英
散文艺术
郭沫若佚文集
沸羹集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郭沫若和唐诗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中文系
出处
《郭沫若学刊》
1990年第2期1-8,44,共9页
文摘
郭沫若的新诗创作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有着怎样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引起研究者们的足够重视。因而,不能全面地、科学地认识郭沫若的诗歌!本文想就郭沫若和唐诗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
关键词
郭沫若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
诗创作
诗教
三叶集
竹里馆
诗佛
我自己
赵殿成
王右丞集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看虹录》的命运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3年第4期2-7,共6页
文摘
《看虹摘星录》是沈从文在抗战期间勇敢探索、大胆试验的一部作品。作品先后发表在香港《大风》、昆明《当代评论》、桂林《新文学》等刊物,一度引起文艺界的争论。抗战胜利前夕,作者将发表在刊物上的作品汇集成册,定名为《看虹摘星录》,并精心撰写了“后记”,说明写作意图,回答外界批评!遗憾的是,直到《沈从文全集》出版时,人们都未能找到当时出版的这本书。《看虹摘星录》到底出版了没有?内里包含了哪些小说?至今还是一个谜。据现已发现的材料,《看虹摘星录》至少应该包括《梦与现实》(后改为《新摘星录》、《摘星录》),《摘星录》、《看虹录》三篇及其“后记”。目前出版的《沈从文全集》,只收录了由《梦与现实》改名的《摘星录》。开始就以《摘星录》为名的则未收。人们无法看到《看虹摘星录》的全貌。《看虹摘星录》实在是沈从文创作道路上具有标志性的著作,应予认真研究,无论是对沈从文研究的深化,乃至对现代文学的研究都是十分有益的。本刊这期发表了《关于(看虹录)的命运》一文及新时期以来对它的评论目录索引,希望这种讨论能够继续下去。
关键词
《看虹录》
沈从文研究
《摘星录》
抗战期间
《大风》
抗战胜利
写作意图
创作道路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沈从文转业之谜》(下)
被引量:
1
10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3年第3期2-14,共13页
文摘
念念不忘“文学运动的重造”(1938—1946) 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打乱了沈从文、朱光潜们“纠集”在京文人“振兴”“京派”的计划。《大公报·星期文艺》《文学杂志》先后停刊了,失去了苦心经营的两大“阵地”。在京文人被迫纷纷逃离京津地区:沈从文展转到了昆明,朱光潜到了乐山、成都,用沈从文的话来说,从此过着“相当寂寞、相当辛苦”的教书生活,只能“用一个完全沉默来承当战争所加给本身的苦难”,“反而被青年人误解”……
关键词
沈从文
转业
《文学杂志》
侵略战争
日本法西斯
文学运动
“京派”
京津地区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沈从文转业之谜》(上)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3年第2期1-8,共8页
文摘
编者的话:沈从文先生几次说:“不领导人,也不让人领导。”事实未必如此。他掌管天津《大公报·星期文艺》后,被公认为北方文艺“重镇”,从此,“惹起”文坛一次又一次剧烈论辩,因而遭到这样或那样的批评、批判,在现代作家中可谓首屈一指。对于这些论辩的看法,至今仍然存在巨大分歧,需要进行更科学的分析研究,以便正确地认识现代作家作品,以及现代文学史。本刊这期刊发了两篇探讨文章。如果你也有兴趣,愿意发表意见,我们当热诚欢迎。
关键词
沈从文
转业
现代作家
现代文学史
作家作品
领导人
大公报
文艺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实秋和鲁迅恩怨情仇始末——《郭沫若与这几个“文学大师”·后记》
被引量:
1
12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1年第2期22-33,共12页
文摘
中国现代作家之间的“恩怨情仇”可谓多矣。鲁迅与郭沫若,与梁实秋,与林语堂,与高长虹,与周作人;郭沫若与鲁迅,与胡适,与沈从文,与萧乾;周扬与胡风,与冯雪峰,与丁玲;丁玲与周扬,与沈从文;萧军与刘芝明,与宋之的……这些恩怨都是时代的产物,无不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随着时代的剧烈变化,“恩怨情仇”也不断发生变化。探其由来,往往是由文艺思想、创作方法之争而演变为意识形态之争,进而演变为党派在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又一场政治斗争。
关键词
郭沫若
梁实秋
恩怨
文学大师
鲁迅
后记
中国现代作家
文艺思想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署名杜荃的文章没收进《郭沫若全集》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1年第1期24-24,共1页
文摘
近日,十分高兴地读了徐庆全先生的新著《名家书信与文坛风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该书让我们知道了不少鲜为人知的文坛内幕,应该感谢作者的辛勤劳动。
关键词
郭沫若
全集
没收
文章
2009年
出版社
文坛
书信
分类号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曼·罗兰身边的两个中国青年
被引量:
1
14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5年第1期16-20,共5页
文摘
罗曼·罗兰是一个深受托尔斯泰影响的人。早在高等师范读书的时候,他就写了长信请求托尔斯泰帮助解开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疑团。信中说:
关键词
中国青年
罗兰
罗曼
托尔斯泰
高等师范
分类号
I109.5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郭老堪为我的良师益友”——郑伯奇与郭沫若
被引量:
1
15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2年第2期30-41,共12页
文摘
郑伯奇的文学经历始终是和创造社联系着的,无论是前期创造社的诞生,发展,还是后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他都发挥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良师益友
伯奇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郭沫若
前期创造社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敬隐渔和郭沫若、罗曼·罗兰、鲁迅
被引量:
1
16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09年第4期28-35,共8页
文摘
敬隐渔是个传奇人物。他直接联系着郭沫若、罗曼·罗兰、鲁迅,为中法文化交流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又因为他的一封信,引起文坛的几次轩然大波,加深了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怨。
关键词
敬隐渔
郭沫若
文学家
历史
中国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田军和郭沫若——关于鲁迅死因的一次争论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06年第1期29-38,共10页
文摘
鲁迅逝世后,田军(即萧军)和郭沫若曾为其死因发生过一次言词激烈的争论,向来不为人所关注。但这次争论却折射出许多值得深思的大问题,值得认真分析、研究,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
关键词
鲁迅
死因
郭沫若
田军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部独具特色的人物传记——读《敬隐渔传奇》
被引量:
1
18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6年第1期223-227,共5页
文摘
"敬隐渔"的名字,我是从鲁迅和郭沫若的著作中知道的。知道他翻译了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鲁迅的《阿Q正传》,沟通了罗曼·罗兰和鲁迅的心灵;知道因为他一封信引起文坛的轩然大波,加深了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1979年11月,在凌云山上的大佛寺举办"郭沫若逝世一周年纪念暨郭沫若研究学术讨论会"。我参加筹备工作,期间,在与参会的戈宝权、段可情等老人交谈中,他们几次提及敬隐渔。
关键词
敬隐渔
郭沫若研究
罗曼·罗兰
段可情
周年纪念
一封信
戈宝权
李劼
克里斯朵
人物传记
分类号
I207.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韩愈全集校注》的学术特点
19
作者
王锦厚
曾绍义
机构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中文系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S1期12-14,共3页
文摘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大家,对后人影响深远;对韩愈诗文的整理、研究也源远流长,宋代即有五百家注韩之说,但由于各种原因,也留下不少问题。今由四川师范大学著名文学史家屈守元教授及其助手常思春先生共同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韩愈全集校注》对历代韩集校注进行了一次大清理,对现存韩诗韩文编年做了新的考订,校勘精审,注释准确,解决了不少前人未及发现或未曾解决的疑难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成为迄今为止韩集的最佳文本,为韩愈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确不负“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新闻出版署‘九五’计划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等称号!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我们也为此感到荣幸。
关键词
《韩愈全集校注》
《校注》
韩愈研究
学术价值
《韩集举正》
朱熹
五百家注
《考异》
学术质量
方崧卿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吴天才纪念鲁迅的诗作
20
作者
王锦厚
机构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9-63,69,共6页
文摘
他的诗,像一条美丽的桥梁,使我们的心灵交通了……这是中国著名诗人臧克家为马来西亚诗人吴天才诗集《故乡山水总是诗》所做的序中说的话.读完吴天才先生的新著诗集《鲁迅赞》,我们更由衷地感到克家先生的评语是多么中肯!如果说,前者是借对中华大地名山胜水的赞颂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激发我们更加热爱我们这个既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又在向现代文明持续迈进的古老而年轻的国度,那么,后者即是诗人通过对这片土地生长起来的民族英雄鲁迅和鲁迅精神的高亢沤歌,表达了海外赤子对中华民族的赤诚之心,从而促使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更好地用鲁迅精神振兴我们的民族,建设我们的国家,使她尽快重新雄踞世界之林!鉴于《鲁迅赞》的价值已有许多专家学者评论过,本文仅从诗美学上谈谈《鲁迅赞》的艺术成就,祈望读者指正.
关键词
鲁迅精神
鲁迅先生
朴素美
意象美
天才
民族英雄
别林斯基
鲁迅作品
艺术成就
意境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毛泽东论郭沫若(上)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还学术界一片净土——《郭沫若书信书法辨伪》出版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0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郭沫若全集〉集外散佚诗词考释》序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郭沫若与《西厢记》
王锦厚
《现代中文学刊》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答丁东、魏明伦对郭沫若的辱骂——评《反思郭沫若》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郭沫若与“文艺理论丛书”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郭沫若散文选集》序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199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郭沫若和唐诗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199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关于《看虹录》的命运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也谈《沈从文转业之谜》(下)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也谈《沈从文转业之谜》(上)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梁实秋和鲁迅恩怨情仇始末——《郭沫若与这几个“文学大师”·后记》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署名杜荃的文章没收进《郭沫若全集》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罗曼·罗兰身边的两个中国青年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郭老堪为我的良师益友”——郑伯奇与郭沫若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敬隐渔和郭沫若、罗曼·罗兰、鲁迅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田军和郭沫若——关于鲁迅死因的一次争论
王锦厚
《郭沫若学刊》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一部独具特色的人物传记——读《敬隐渔传奇》
王锦厚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韩愈全集校注》的学术特点
王锦厚
曾绍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论吴天才纪念鲁迅的诗作
王锦厚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6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