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态环境中华绒螯蟹肉脂品质的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秦钦 张彤晴 +2 位作者 陈炳耀 朱清顺 周刚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20,共8页
选取长江野生、湖泊放流、网围养殖及池塘养殖的中华绒螯蟹成蟹各10只。雌、雄各半,对其进行62个肉脂品质参数的测算。可食部分占体重的29.79%~38.60%,可食部分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5.45%~20.32%和8.52%~17.33... 选取长江野生、湖泊放流、网围养殖及池塘养殖的中华绒螯蟹成蟹各10只。雌、雄各半,对其进行62个肉脂品质参数的测算。可食部分占体重的29.79%~38.60%,可食部分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5.45%~20.32%和8.52%~17.33%,含水量为56.70%~70.30%;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分别占可食部分的5.29%~7.22%和6.40%~7.9l%,氨基酸总量占13.48%~17.57%;可食部分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0.80%~1.7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3.61%~9.29%;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0.65%~2.79%;脂肪酸总含量约为4.41%~10.96%。‘组内雌、雄可食部分比例、粗脂肪、灰分、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参数差异较小;水分、粗蛋白、氩基酸等参数差异较大,粗蛋白、氨基酸各有显著差异的参数值均为雄蟹小于雌蟹。同性别不同生态环境成蟹粗蛋白、氨基酸各参数的差异较小;可食部分比例、粗脂肪、水分、灰分、脂肪酸、矿质元素等参数差异较大。综合均值比较结果和实践经验分别选取13个和16个参数,对4组雄蟹、4组雌蟹进行判别,结果表明所选取参数可较好反映中华绒螯蟹肉脂品质的差异。用62个参数分别对4组雄蟹、4组雌蟹进行聚类分析,从总体上反映了不同生态环境中华绒螯蟹的肉脂品质和其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生态环境 肉脂品质 营养成分
下载PDF
杂交鲿(乌苏里拟鲿♀×瓦氏黄颡鱼♂)胚胎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秦钦 梁丹妮 +3 位作者 王明华 陈校辉 刘文斌 蔡永祥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86,共6页
采用LRH-A2+HCG+DOM混合催产剂对乌苏里拟鲿及瓦氏黄颡鱼进行催产.采取半干法受精的方式进行乌苏里拟鲿、瓦氏黄颡自交及乌苏里拟鲿(♀)×瓦氏黄颡鱼(♂)组合的人工授精,孵化水温为24℃~27℃,在解剖镜下进行胚胎发育观察,描述胚胎... 采用LRH-A2+HCG+DOM混合催产剂对乌苏里拟鲿及瓦氏黄颡鱼进行催产.采取半干法受精的方式进行乌苏里拟鲿、瓦氏黄颡自交及乌苏里拟鲿(♀)×瓦氏黄颡鱼(♂)组合的人工授精,孵化水温为24℃~27℃,在解剖镜下进行胚胎发育观察,描述胚胎发育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获得了23个时期的胚胎发育照片;乌苏里拟鲿、瓦氏黄颡鱼自交受精卵分别经过50 h 9 min、46 h 50 min孵化出膜;杂交鲿受精后28 min胚盘形成,受精后1 h进入卵裂期,4 h 23 min进入囊胚期,11 h 3 min进入原肠胚阶段,受精后16 h 56 min胚孔封闭,当受精38h 53 min后心脏开始出现搏动,受精后49 h 37 min仔鱼开始孵出.杂交鲿F1的胚胎发育时间介于两亲本之间,杂交苗全长偏向母本乌苏里拟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拟鲿 瓦氏黄颡鱼 杂交F1 胚胎发育
下载PDF
斑点叉尾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秦钦 许志强 +3 位作者 边文冀 王明华 蔡永祥 葛家春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4,共5页
经克隆测序获得了我国5个批次引进的40尾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群体的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研究控制区序列结构和群体遗传变异。结果显示:比对长度包括906个位点,共有变异位点28个,简约信息位点21个。通过与GenBank中其它鱼类... 经克隆测序获得了我国5个批次引进的40尾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群体的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研究控制区序列结构和群体遗传变异。结果显示:比对长度包括906个位点,共有变异位点28个,简约信息位点21个。通过与GenBank中其它鱼类的mtDNA控制区序列进行结构分析,将斑点叉尾的控制区分为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3个区域;并找到了一系列保守序列:包括终止相关序列TAS,中央保守区的CSB-F、CSB-E、CSB-D和保守序列区的CSB-1、CSB-2、CSB-3。样本总体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40尾个体含有25个单倍型,其总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为0.92051,总体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553。各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001群体(2001年出生的群体,下类同)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最高(0.92857),1997群体最低(0.78571)。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小,其中1999群体与2003群体及2004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008),1997群体与2001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003)。1999群体的内部遗传距离较大(0.007),1997群体的内部遗传距离最小(0.003)。5个群体的总体遗传分化指数为0.1075(P<0.001),其中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各地理群体内部(89.25%),存在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较小(1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 线粒体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可穿戴设备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被引量:12
4
作者 秦钦 李潍 +1 位作者 朱松盛 李建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9-153,230,共6页
穿戴式技术是当前重要的研究热点,可以应用于医院内患者实时监测和家庭健康护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穿戴式技术对设备的可穿戴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技术发展中存在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解... 穿戴式技术是当前重要的研究热点,可以应用于医院内患者实时监测和家庭健康护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穿戴式技术对设备的可穿戴性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技术发展中存在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对穿戴式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产业化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穿戴式技术的未来研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技术 无线体域网 数据传输 健康医疗
下载PDF
不同规格日本沼虾饲料蛋白最适含量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秦钦 蔡永祥 +2 位作者 陈校辉 王明华 谢国驷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55,共3页
试验以饲料原料配制成不同蛋白水平的生产性饲料,研究不同规格的日本沼虾饲料中的最适蛋白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日本沼虾幼虾饲料中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38.9%~40.3%;中虾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为38.71%~40.3%;成虾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为36.2... 试验以饲料原料配制成不同蛋白水平的生产性饲料,研究不同规格的日本沼虾饲料中的最适蛋白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日本沼虾幼虾饲料中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38.9%~40.3%;中虾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为38.71%~40.3%;成虾饲料最适蛋白质含量为36.2%~39.15%。为确定该虾的配合饲料营养标准和实用饲料配方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配合饲料 蛋白最适含量
下载PDF
黄颡鱼优质高效养殖模式鲢最适混养密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秦钦 蔡永祥 +3 位作者 王明华 唐晟凯 彭刚 边文冀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9年第1期78-83,共6页
通过开展黄颡鱼养殖池塘水质调控试验,研究黄颡鱼优质高效养殖模式鲢最适混养密度.在黄颡鱼养殖池塘安装围隔(3m×9m×1.7m)6个,引入黄颡鱼养殖肥水,以不投放任何鱼类亦不投饵的围隔Ⅰ为对照组,围隔Ⅱ不投饵放养白鲢25... 通过开展黄颡鱼养殖池塘水质调控试验,研究黄颡鱼优质高效养殖模式鲢最适混养密度.在黄颡鱼养殖池塘安装围隔(3m×9m×1.7m)6个,引入黄颡鱼养殖肥水,以不投放任何鱼类亦不投饵的围隔Ⅰ为对照组,围隔Ⅱ不投饵放养白鲢25.70g/m2,围隔Ⅲ~Ⅵ投饵养殖黄颡鱼4.8尾/m2,并分别混养鲢鱼0、51.85、105.19、150g/m2.黄颡鱼平均规格为13.7±0.8g,鲢平均规格为157.0±8.5g.监测浮游动物(ind./L)、浮游植物(mg/L)、叶绿素aChla.(μg/L)、透明度SD(cm)、化学耗氧量CODMn(mg/L)、总氮TN(mg/L)、总磷TP(mg/L)等指标,并收集成活率、收获量等数据.综合试验结果可以得出:黄颡鱼养殖密度4.8尾/m2、混养鲢密度105.19g/m2的养殖模式,水体Chla.、SD、TN、TP、CODMn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水质环境良好;与其余养殖模式相比,其鲢生物量增幅最大,黄颡鱼成活率、增重率均最大,养殖产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水质调控 高产高效 养殖模式
下载PDF
不同黄颡鱼家系组注射嗜水气单胞菌后免疫相关指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秦钦 王明华 +5 位作者 陈校辉 蒋广震 张世勇 钟立强 潘建林 刘文斌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46,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家系组的免疫性能,选取Ⅰ(G♂×G♀)、Ⅱ(S♂×S♀)、Ⅲ(T♂×T♀),Ⅳ(G♂×S♀)和V(S♂×T♀)5个家系组130日龄的鱼种300尾/家系,试验鱼体重为(8.5±1.0)g,开展... 为了探究不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家系组的免疫性能,选取Ⅰ(G♂×G♀)、Ⅱ(S♂×S♀)、Ⅲ(T♂×T♀),Ⅳ(G♂×S♀)和V(S♂×T♀)5个家系组130日龄的鱼种300尾/家系,试验鱼体重为(8.5±1.0)g,开展注射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在攻毒0 h及攻毒后6、24、48 h采样。测定累积死亡率(CM)及血浆、肝脏免疫相关指标,包括血浆总蛋白(TP)、乳酸(L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显示:各家系组间黄颡鱼种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除血浆AKP之外的指标都表现出组间显著差异。攻毒48 h后,CM由高到低顺序为Ⅱ>V>Ⅲ>Ⅳ>I。攻毒24 h后血浆TP达到高峰然后逐步下降。在攻毒48 h后,家系组Ⅰ、Ⅳ保持了较高TP含量,与其他试验组差异显著。各家系组血浆LA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48 h家系组Ⅰ、Ⅳ的血浆LA显著低于其他家系组。攻毒后各家系组血浆转氨酶含量急剧上升,家系组Ⅰ、Ⅱ血浆ALT在24 h首先恢复到攻毒前水平。攻毒24 h后,肝脏中SOD水平达到顶峰,48 h家系组V肝脏中SOD水平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家系组。肝脏MDA水平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攻毒后6 h,家系组Ⅰ肝脏的MDA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48 h家系组Ⅲ肝脏的MDA显著高于家系组Ⅰ、Ⅱ、Ⅳ。结果表明:各家系组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差别。家系组I(G♂×G♀)表现出较强的抗应激、非特异性免疫、肝脏抗氧化能力,在抗嗜水气单胞菌方面表现出抗病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家系 嗜水气单胞菌 注射 免疫指标
下载PDF
长江下游4属6种鲿科鱼类线粒体16S rDNA部分序列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秦钦 蔡永祥 +4 位作者 许志强 葛家春 陈校辉 霍光明 边文冀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3-376,共4页
采用PCR扩增获得了长江下游鲿科(Bagridae)4个属6个种类的线粒体16S rDNA序列片段。序列长度介于920 bp与933 bp之间,A+T含量明显高于C+G含量。共有939个比对位点,其中190个为变异位点;52个为简约信息位点。以大鳞脂鲤(Chalceus macrole... 采用PCR扩增获得了长江下游鲿科(Bagridae)4个属6个种类的线粒体16S rDNA序列片段。序列长度介于920 bp与933 bp之间,A+T含量明显高于C+G含量。共有939个比对位点,其中190个为变异位点;52个为简约信息位点。以大鳞脂鲤(Chalceus macrolepidotus)为外群,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分析鲿科4属6种鱼类的系统发生关系。结果表明,16S rDNA序列可以作为鲿科属间系统发育分析的有效分子标记。聚类结果显示,鲿科鱼类构成一个单系类群,其中鳠属(Mystus)较特化,黄颡鱼属(Pelteobagrus)次之,而拟鲿属(Pseud-obagrus)与鮠属(Leiocassis)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鲿科 16S RDNA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黄颡鱼不同湖泊群体及其子代的生长性能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秦钦 陈校辉 +5 位作者 陈炳耀 王明华 李闪闪 钟立强 陈友明 潘建林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4期197-200,共4页
为了对巢湖(C)、滆湖(G)、洪泽湖(H)、石臼湖(S)和太湖(T)等5个湖泊群体的黄颡鱼种质进行生长性能评估并选择快长繁育组合,2012年利用来自5个湖泊的黄颡鱼亲本建立49个全同胞家系(包括17个群体间繁育组合和5个群体内繁育组合),各家系经... 为了对巢湖(C)、滆湖(G)、洪泽湖(H)、石臼湖(S)和太湖(T)等5个湖泊群体的黄颡鱼种质进行生长性能评估并选择快长繁育组合,2012年利用来自5个湖泊的黄颡鱼亲本建立49个全同胞家系(包括17个群体间繁育组合和5个群体内繁育组合),各家系经仔稚鱼、幼鱼中间培育后植入电子标记混养,测定了120、460日龄鱼体质量性状及家系存活率。用混合线性模型估计不同群体和家系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计算不同繁育组合优势率。结果表明,黄颡鱼各群体体质量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 25~0. 66; G、T、S作为亲本时,子代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较高,分别比群体均值高2. 98%、2. 99%、0. 98%,是体质量性状育种的优良亲本群体。各群体间繁育组合体质量均值(105. 48 g)比群体内繁育组合均值(101. 83 g)高3. 58%。各组合以G(♂)×S(♀)、G(♂)×C(♀)、S(♂)×T(♀)组合收获的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为高,分别为125. 55、121. 76、120. 08 g。G(♂)×S(♀)、G(♂)×C(♀)、S(♂)×T(♀)繁育组合体质量存在较明显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中亲优势率分别为29. 89%、22. 36%、20. 99%,超亲优势率分别为15. 77%、11. 50%、4. 62%。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黄颡鱼生长性能遗传选择的准确性,并为实现良种选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湖泊群体 家系选育 存活率 混合线性模型 生长性能 超亲优势率 群体遗传潜力 育种方案
下载PDF
基于行车风险场的自动驾驶接管风险评估模型
10
作者 马艳丽 董方琦 +1 位作者 秦钦 郭蓥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2,共7页
为评估L3级自动驾驶的接管风险,降低接管过程中的事故率,设计城市快速路接管场景并开展驾驶模拟实验,以行车风险场理论为基础,采用动态和静态风险分布函数反映其他交通单元对接管风险的影响,引入车辆性能概率因子对自动驾驶接管过程中... 为评估L3级自动驾驶的接管风险,降低接管过程中的事故率,设计城市快速路接管场景并开展驾驶模拟实验,以行车风险场理论为基础,采用动态和静态风险分布函数反映其他交通单元对接管风险的影响,引入车辆性能概率因子对自动驾驶接管过程中的事故发生概率进行表征,同时考虑接管反应时间的影响,构建自动驾驶接管风险评估模型,基于驾驶模拟实验获取接管反应时间数据和车辆轨迹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并与碰撞时间倒数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驾驶员接管后1~9 s内模型计算所得的接管风险指数的变化趋势与碰撞时间倒数一致,但接管过程中风险指数的均方根误差均值(0.059)相较于碰撞时间倒数的均方根误差均值(0.093)下降了37%。构建的模型能够有效评估驾驶员的接管风险,且模型在表征风险的准确性方面优于碰撞时间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接管风险评估 行车风险场 轨迹数据 自动驾驶 驾驶模拟
下载PDF
基于风险场的不同认知次任务下接管风险评估模型
11
作者 马艳丽 秦钦 +1 位作者 董方琦 娄艺苧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7,28,共10页
为有效评估不同认知次任务下L3级自动驾驶车辆接管时的风险,开展了驾驶接管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设计了城市快速路紧急接管场景并开展不同认知次任务下的驾驶模拟试验。考虑轨迹场、势能场和行为场因素,构建了接管风险评估模型。采用接管... 为有效评估不同认知次任务下L3级自动驾驶车辆接管时的风险,开展了驾驶接管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设计了城市快速路紧急接管场景并开展不同认知次任务下的驾驶模拟试验。考虑轨迹场、势能场和行为场因素,构建了接管风险评估模型。采用接管风险指数法,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结合实测数据,量化不同认知次任务和回避操作类型对接管风险场场强的影响。结果表明:被试者进行接管操作后1~9 s内模型接管风险指数分布情况的M-W检验和K-S检验结果均为p<0.05,说明模型可以有效评估车辆在接管过程中的接管风险。此外,模型接管风险指数的均方根误差均值(0.062)小于碰撞时间倒数的均方根误差均值(0.098),说明模型在表征风险的准确性方面要优于碰撞时间倒数。研究结果可为接管过程中的车辆运行风险评估和避撞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自动驾驶 风险评估模型 行车风险场 驾驶接管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5个湖泊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种群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钟立强 刘朋朋 +5 位作者 潘建林 王明华 陈友明 秦钦 边文冀 陈校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2-308,共7页
对长江中下游5个湖泊的黄颡鱼种群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测序,获得了955 bp的序列.分析显示,cyt b序列中A+T含量略高于G+C含量,共检测到54个变异位点,60个样本得到37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945±0.018,核... 对长江中下游5个湖泊的黄颡鱼种群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测序,获得了955 bp的序列.分析显示,cyt b序列中A+T含量略高于G+C含量,共检测到54个变异位点,60个样本得到37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945±0.018,核苷酸多样性为0.00419±0.00043,遗传多样性表现中等.太湖种群与滆湖种群间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00651,鄱阳湖种群和巢湖种群之间遗传距离最近为0.00375.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684,几乎所有变异都来自群体内,群体间遗传分化极小.cyt b序列构建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5个种群没有分化成不同的分枝谱系,种群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基因 遗传变异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斑点叉尾基础群体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被引量:21
13
作者 栾生 边文冀 +6 位作者 邓伟 胡红浪 孔杰 秦钦 陈校辉 钟立强 黄太寿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13-1321,共9页
研究估计了斑点叉尾基础群体(G0)体质量、体长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为制定育种目标、综合选择指数和选择方法提供基础参数。实验利用5个斑点叉尾引进群体,通过双列杂交和巢式交配设计,产生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每个家系内的稚、幼... 研究估计了斑点叉尾基础群体(G0)体质量、体长和存活性状的遗传参数,为制定育种目标、综合选择指数和选择方法提供基础参数。实验利用5个斑点叉尾引进群体,通过双列杂交和巢式交配设计,产生全同胞和半同胞家系。每个家系内的稚、幼鱼经过中间暂养、个体标记等阶段后,混合放入一个池塘进行生长和存活测试。利用两性状动物模型和公母畜阈模型分别估计生长和存活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参数。通过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估计所有个体生长和存活性状的育种值。斑点叉尾基础群体收获体质量和体长遗传力分别为0.41±0.074和0.32±0.064,属于高遗传力水平,并且统计检验显著(P<0.05)。尽管在两性状动物模型中设置标记体质量和标记体长作为协变量进行校正,但是由于加性遗传效应和共同环境效应混淆在一起无法剖分,遗传力估计值偏高。收获体质量和收获体长的表型和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和0.97,表现为高度线性正相关。存活性状的遗传力为0.037±0.016,表现为低遗传力,但统计检验仍达到显著水平(P<0.05)。家系生长(收获体质量和收获体长)和存活性状育种值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65和0.100,表现为低度线性遗传正相关,并且统计检验不显著(P>0.05)。因此在制定育种方案时,生长和存活性状都可纳入育种目标,利用多性状选择指数方法同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基础群体 生长 存活 遗传参数
下载PDF
斑点叉尾GHRH基因3个SNPs位点及其单倍型组合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世勇 钟立强 +4 位作者 秦钦 王明华 潘建林 陈校辉 边文冀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86-893,共8页
研究旨在探讨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GHRH)对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性状的影响。采用DNA混池测序法筛选GHRH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使用SNa P... 研究旨在探讨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基因(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GHRH)对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性状的影响。采用DNA混池测序法筛选GHRH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使用SNa Pshot法将筛选到的SNPs多态性位点进行分型,并对这些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在GHRH基因内含子区域共检测到4个SNPs位点,并成功地对3个位点进行了分型,3个位点间均不存在强连锁不平衡;3个SNPs位点在176尾斑点叉尾中形成了6种有效单倍型。关联分析表明SNP位点g.6301 G>A的AA基因型的体质量显著性地高于AG和GG型(P<0.05),比群体的平均体质量高14%。单倍型组合H1/H4和H1/H5个体的体质量和体长极显著性地高于其他单倍型组合(P<0.01),体质量比群体平均体质量分别高30%和15%,体长比群体平均体长分别高7%和6%。研究为斑点叉尾生长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和QTL定位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鲴 GHRH SNP SNAPSHOT 生长性状 单倍型分析 关联分析
下载PDF
盐度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性能、肌肉持水力和营养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世勇 邵俊杰 +5 位作者 陈校辉 王明华 王江 钟立强 秦钦 边文冀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61,共5页
为探明盐度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肌肉持水力和营养组成的影响,试验将不同家系来源的斑点叉尾鮰幼鱼混合后分别养殖在盐度为0、1、3、5、7和9 ng/L等6种水体环境中60 d,测定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性能、肌肉持水力和营养成分等指标。结果... 为探明盐度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肌肉持水力和营养组成的影响,试验将不同家系来源的斑点叉尾鮰幼鱼混合后分别养殖在盐度为0、1、3、5、7和9 ng/L等6种水体环境中60 d,测定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性能、肌肉持水力和营养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盐度3和盐度5的水体中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良好,存活率均在95%左右,特定生长率分别为2.65%/d和2.59%/d。在肌肉持水力方面,随着养殖水体盐度的增加,持水力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盐度3组中幼鱼肌肉持水力与盐度0组总体差异性并不显著(P>0.01)。在肌肉营养成分方面,随着水体盐度提高的总趋势是幼鱼肌肉中水分含量升高,灰分含量降低,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受到其摄食量的影响较大,盐度3组具有较高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斑点叉尾鮰幼鱼养殖水体盐度可以显著性提高存活率,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且对肌肉品质没有太大影响,最适宜的盐度值为3 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幼鱼 盐度 生长 肌肉品质
下载PDF
乌苏里拟鲿、瓦氏黄颡鱼杂交与自交子代生长性能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明华 蔡永祥 +5 位作者 陈校辉 秦钦 陈友明 钟立强 边文冀 张明生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4,共5页
以乌苏里拟鲿、瓦氏黄颡鱼为亲本,建立了杂交(正交)乌♀×瓦♂、(反交)乌♂×瓦♀及乌苏里拟鲿和瓦氏黄颡鱼自交4个试验组合,鱼苗在水泥池培育51d,放入土池网箱养殖,在412、710d分别测定了相应的生长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51、... 以乌苏里拟鲿、瓦氏黄颡鱼为亲本,建立了杂交(正交)乌♀×瓦♂、(反交)乌♂×瓦♀及乌苏里拟鲿和瓦氏黄颡鱼自交4个试验组合,鱼苗在水泥池培育51d,放入土池网箱养殖,在412、710d分别测定了相应的生长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51、412、710d3个生长阶段比较,正交组合(乌♀×瓦♂)全长、体质量均大于反交(乌♂×瓦♀)和自交组合。整个试验期间4个群体质量绝对增加率随养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特定生长率则下降。质量增加率以正交组最高,412、710d时,杂交组高于自交组,正交组与自交组差异显著(P<0.05),反交组与瓦氏黄颡鱼自交组差异不显著(P>0.05)。(2)3个生长阶段子代群体肥满度,以瓦氏黄颡鱼自交组最大。(3)杂交组在3个生长阶段均有超亲优势,分别相差1.005倍、1.472倍、1.818倍。(4)证明乌苏里拟鲿与瓦氏黄颡鱼属间杂交及育苗生产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拟鲿 瓦氏黄颡鱼 生长参数 杂交 子代
下载PDF
江黄颡(♀)和乌苏里拟鲿(♂)及其杂交子代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友明 陈校辉 +4 位作者 潘莹 王明华 秦钦 邓燕飞 蔡永祥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8,共7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了江黄颡(♀)和乌苏里拟鲿(♂)及其杂交子代3个群体的遗传结构。18个RAPD随机引物对每个群体8尾鱼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06个条带清晰且重复性较好的RAPD标记,片段大小在200~2000bp之间,江黄颡(♀... 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了江黄颡(♀)和乌苏里拟鲿(♂)及其杂交子代3个群体的遗传结构。18个RAPD随机引物对每个群体8尾鱼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06个条带清晰且重复性较好的RAPD标记,片段大小在200~2000bp之间,江黄颡(♀)和乌苏里拟鲿(♂)及其杂交子代3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17.92%、18.87%和25.47%,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9408、0.9368和0.9280,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592、0.0632和0.0720,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0754、0.0738和0.1036,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1087、0.1081和0.1501;亲缘关系树状图显示杂交子代与母本遗传距离较近,而与父本遗传距离较远。结果分析表明:杂交子代继承了双亲的优良性状,但从母本中继承的遗传物质稍多于父本;杂交子代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两亲本群体,杂交一代基因杂合性增强,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黄颡 乌苏里拟鲿 杂交子代 遗传差异 RAPD标记
下载PDF
建鲤对7种饲料原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被引量:13
18
作者 梁丹妮 姜雪姣 +2 位作者 刘文斌 秦钦 夏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92-1598,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建鲤(Cyprinus carpiovar.Jian)对鱼粉、肉骨粉、豆粕、花生粕、棉籽粕、菜籽粕和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7种常用饲料蛋白质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氨基酸、总磷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采用基础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建鲤(Cyprinus carpiovar.Jian)对鱼粉、肉骨粉、豆粕、花生粕、棉籽粕、菜籽粕和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7种常用饲料蛋白质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氨基酸、总磷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采用基础饲料(基础饲料Ⅰ、Ⅱ)和试验饲料(按基础饲料和待测原料7?3的比例配制)测定,以0.5%的三氧化二铬(Cr2O3)为外源指示剂。选用平均体重为(200.0±4.7)g的建鲤240尾,随机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从8组中随机选取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其余为试验组,饲喂试验饲料。试验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1~4周)采用基础饲料Ⅰ,用于干物质、粗蛋白质、氨基酸和总能表观消化率的测定;第2阶段(5~8周)采用基础饲料Ⅱ,用于总磷表观消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各试验原料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在35.44%~71.10%之间,其中花生粕和豆粕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分别为71.10%和65.15%)显著高于其他原料(P<0.05)。各试验原料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在60.31%~88.75%之间,其中豆粕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高,而最低的为玉米DDGS,并且豆粕和花生粕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原料(P<0.05)。本研究中总磷的表观消化率相对较低,最高的为玉米DDGS(38.69%),最低的为肉骨粉(6.52%)。从总体上来看,鱼粉、豆粕和花生粕的单个氨基酸及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均处在较高水平,而肉骨粉和玉米DDGS的单个氨基酸及总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均处在较低水平。由此可知,对建鲤而言,豆粕和花生粕是较好的植物性蛋白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 蛋白质 氨基酸 总磷 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黄颡鱼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明华 钟立强 +5 位作者 蔡永祥 陈友明 秦钦 张彤晴 潘建林 陈校辉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41-46,共6页
选取了初孵仔鱼100日龄的黄颡鱼526尾,测定了全长、体长、尾柄长、尾柄高、体高、头长、头宽和体重等8项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黄颡鱼8个形态性状与体重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了对体重影响不显著的尾柄长,计... 选取了初孵仔鱼100日龄的黄颡鱼526尾,测定了全长、体长、尾柄长、尾柄高、体高、头长、头宽和体重等8项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黄颡鱼8个形态性状与体重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了对体重影响不显著的尾柄长,计算了其他性状为对体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等,并建立所测性状对体重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黄颡鱼所测7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为极显著水平(P<0.01);而剔除尾柄长后,其余性状对体重的通径系数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所选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决定系数为R2=0.915,表明主要自变量都已被纳入。通过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的分析,明确全长、体长与头长是影响体重的主要自变量,其中体长的作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形态性状 体重 通径分析 回归模型
下载PDF
几种环保型饲料添加剂对日本沼虾生长、消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蔡永祥 谢国驷 +2 位作者 边文冀 刘文斌 秦钦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3-117,共5页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8 g/kg黄霉素为对照组饲料,添加15 g/kg中草药Ⅰ、20 g/kg中草药Ⅱ、0.2 g/kg合生素、0.6 g/kg复合酶作为试验组饲料,用上述5种饲料在水泥池中饲养日本沼虾40 d.测定日本沼虾胃、肝胰脏中的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08 g/kg黄霉素为对照组饲料,添加15 g/kg中草药Ⅰ、20 g/kg中草药Ⅱ、0.2 g/kg合生素、0.6 g/kg复合酶作为试验组饲料,用上述5种饲料在水泥池中饲养日本沼虾40 d.测定日本沼虾胃、肝胰脏中的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及肠道中的蛋白酶和增重率.结果表明,试验组添加剂对胃、肝胰腺消化酶(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及增重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对肠蛋白酶、肝胰腺淀粉酶无显著影响(P>0.05);除合生素组中胃组织的胃蛋白酶、中草药Ⅱ组的胃组织类胰蛋白酶、胃淀粉酶要稍低于黄霉素组相应酶的活力外,其余所测定的各消化酶活性及相对增重率都要高于黄霉素组相应结果.中草药Ⅰ、中草药Ⅱ、复合酶和合生素组的增重率较黄霉素组分别提高13.10%、16.53%、22.07%和32.22%,表明试验组的饲料养分消化利用更为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环保添加剂 消化酶 增重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