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eo4j探究程红亮教授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规律
1
作者 吴安琪 周冰原 +2 位作者 程红亮 胡培佳 张闻东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6-123,共8页
目的基于Neo4j知识图谱技术探究程红亮教授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规律。方法收集568份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五科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门诊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针灸诊疗记录,运用Neo4j 3.5.25图数据库生成证型总体关系图... 目的基于Neo4j知识图谱技术探究程红亮教授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规律。方法收集568份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五科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门诊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针灸诊疗记录,运用Neo4j 3.5.25图数据库生成证型总体关系图谱,基于Python 3.8.6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利用PHP 5.4程序代码进行腧穴关联规则分析,并在Neo4j中绘制腧穴关联规则知识图谱,运用Cypher语句查询目标证型关联度较高的关系并输出得到证型聚类知识图谱。结果共涉及中医证型7种,分布频率百分比≥20%的症状有18个,频率≥20%的腧穴有19个,腧穴归经分布次数较多的有任脉、足少阳胆经、经外奇穴、督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提升度较高的关联组合由以下腧穴组成:手三里、外关、曲池、阳陵泉、大钟、气海、血海等,得到证型聚类知识图谱。结论程红亮教授提出“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认为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当以“辨经论治”为核心,确立了以任、督二脉为主,结合不同经脉组穴的取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针灸 中风后吞咽障碍 临床规律 程红亮
下载PDF
程红亮基于“辨经论治”理论治疗血管性痴呆探析
2
作者 吴燕玲 程红亮 +1 位作者 胡培佳 李婉莹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455-458,共4页
程红亮教授认为,血管性痴呆病位在脑,与督、任、心、肾密切相关,明确提出“督-任-脑-心-肾”五位一体元神论。程红亮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为“元阳虚衰、痰瘀阻窍”,以元阳虚衰、相关脏腑阳气不足为本,痰浊、瘀血闭阻气血经络神窍为标,... 程红亮教授认为,血管性痴呆病位在脑,与督、任、心、肾密切相关,明确提出“督-任-脑-心-肾”五位一体元神论。程红亮教授认为,其主要病机为“元阳虚衰、痰瘀阻窍”,以元阳虚衰、相关脏腑阳气不足为本,痰浊、瘀血闭阻气血经络神窍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主张应在“督、任、脑、心、肾”五者的紧密联系基础上辨经论治血管性痴呆,总结并提出“百会、风府、神庭、大椎”“关元、气海”“内关、神门”和“中冲、涌泉”4对核心组穴及其他组穴,在临床上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五位一体元神论 辨经论治 核心组穴 名医经验 程红亮
下载PDF
程红亮基于广义的“元神之府”理论运用“化瘀通络药灸”治疗脑病经验撷菁
3
作者 李婉莹 程红亮 胡培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237-242,共6页
总结安徽省名中医程红亮教授基于广义的“元神之府”理论运用“化瘀通络药灸”法治疗脑病的临床经验。程师认为脑与督脉、任脉、心经、肾经密切相关,脑-督-任-心-肾共同构成了广义上的“元神之府”。督、任、心、肾四条经脉气血运行通畅... 总结安徽省名中医程红亮教授基于广义的“元神之府”理论运用“化瘀通络药灸”法治疗脑病的临床经验。程师认为脑与督脉、任脉、心经、肾经密切相关,脑-督-任-心-肾共同构成了广义上的“元神之府”。督、任、心、肾四条经脉气血运行通畅,则脑髓充盈,故程师尤为注重通调督、任、心、肾四条经脉的气血运行。经二十余年的临床研究,确立了督任心肾经为主+局部取穴的治疗思路,以督脉之百会-风府-神庭、任脉之气海/关元、肾经之涌泉、心经之神门为核心组穴。并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化瘀通络药灸”法作为主要干预疗法。该法是将艾灸与中草药有机结合以达化瘀通络、开窍醒脑之功效的一种药灸结合疗法,广泛应用于血管性痴呆、中风病及中风后吞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中,临床疗效显著,为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的“元神之府”理论 化瘀通络药灸 脑病 程红亮
下载PDF
程红亮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涛 程红亮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4期33-36,共4页
程红亮教授善用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等脑血管疾病,且临床疗效显著。该文主要总结程红亮教授通过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经验,以供临床医师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针灸 临床经验 程红亮
下载PDF
程红亮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4
5
作者 黄萃 程红亮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4期642-645,共4页
程红亮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有独到见解,根据中医气血理论及临床经验创立针灸药结合的施治方式,运用分期、分部、分法、辨经相结合辨证体系,治疗以通经络,调气血为大法。取穴远近相配,局部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强调由点及面,行针导气,同时重... 程红亮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有独到见解,根据中医气血理论及临床经验创立针灸药结合的施治方式,运用分期、分部、分法、辨经相结合辨证体系,治疗以通经络,调气血为大法。取穴远近相配,局部取穴以阳明经为主,强调由点及面,行针导气,同时重视四肢远端选穴。因人分期选用电针、闪罐、梅花针等多法齐下。依据现代病理分析明确各期针刺手法异同及针灸刺激量大小。倡导心理疏导,治养结合,使患者尽快达到康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红亮 周围性面瘫 针药结合 经验总结
下载PDF
程红亮芒针透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宜廷 程红亮 +2 位作者 汪庆庆 张世林 凌美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11期2127-2130,共4页
介绍程红亮教授芒针透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经验。程红亮教授将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病机概括为“阴阳失调,脑府失用,咽喉经筋受累”,在此基础上采用芒针弯刺天突、深刺全知、足三里透刺三阴交治疗该病,手法精湛,疗效突出,值得临床应... 介绍程红亮教授芒针透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经验。程红亮教授将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病机概括为“阴阳失调,脑府失用,咽喉经筋受累”,在此基础上采用芒针弯刺天突、深刺全知、足三里透刺三阴交治疗该病,手法精湛,疗效突出,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功能障碍 中风 芒针透刺 名医经验 程红亮
下载PDF
基于“辨经论治”理论探讨程红亮教授从“咽肾相关”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探索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世林 程红亮 +2 位作者 胡培佳 苏星星 汪庆庆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88-92,共5页
总结程红亮教授基于“辨经论治”理论从“咽肾相关”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程红亮教授认为中风后吞咽障碍病位在脑,涉及咽、喉、口和舌等部位,且十二经脉、任督二脉皆不同程度与咽相联系,据此提出“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在治疗中... 总结程红亮教授基于“辨经论治”理论从“咽肾相关”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程红亮教授认为中风后吞咽障碍病位在脑,涉及咽、喉、口和舌等部位,且十二经脉、任督二脉皆不同程度与咽相联系,据此提出“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在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时应结合不同经脉的病证特点,以“辨经”为“论治”的核心。程红亮教授认为肾经与咽喉部关系尤为密切,“咽肾相关”实质是以任督二脉为桥梁,构建起咽、脑与肾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以任督二脉、肾经组穴为主的诊疗方案。经过不断探索,初步构建了以项部取穴+舌咽部取穴+“辨经”取穴的治疗思路,起到了通络调神、宣通咽喉之效,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为经脉之所聚 辨经论治 咽肾相关 中风 吞咽障碍 针刺
下载PDF
程红亮以“通督任、调气血、化痰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撷要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寒玉 程红亮 胡培佳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0-44,共5页
程红亮教授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在此领域研究20余年,颇有建树,他在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血管性痴呆的发病主因为元阳虚衰、痰瘀阻窍以致脑髓失养,围绕“辨证、辨病、辨经论治”和“病证结合”原则,予以“通督任、调气血、化... 程红亮教授擅长治疗脑血管疾病,在此领域研究20余年,颇有建树,他在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血管性痴呆的发病主因为元阳虚衰、痰瘀阻窍以致脑髓失养,围绕“辨证、辨病、辨经论治”和“病证结合”原则,予以“通督任、调气血、化痰瘀”治疗大法,初步确立以任督脉穴位+井穴+辨经配穴治疗思路,采用不同的针术灸法,针术如“通调督任针法、浅刺井穴针法”等,灸法如“百会穴压灸法、悬灸涌泉-关元(气海)-丰隆-神庭-大椎”等,进行有机组合、灵活运用,发挥针灸并用优势,取得了较好疗效。同时,他通过实验研究,从作用机制方面进一步验证了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现将该方法归纳总结,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针灸并用 通督任 调气血 化痰瘀
下载PDF
基于“通督任、调气血”理论探析程红亮主任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临床特色 被引量:3
9
作者 苏星星 程红亮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22-126,共5页
通过临床跟诊,收集病例资料学习,并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程红亮主任关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通调督任、调和气血、筋骨肉并重"学术思想和"辨证施术、调脊整复、养护结合"临床经验,同时结合验案说明。程主任治疗该... 通过临床跟诊,收集病例资料学习,并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程红亮主任关于寰枢关节半脱位的"通调督任、调和气血、筋骨肉并重"学术思想和"辨证施术、调脊整复、养护结合"临床经验,同时结合验案说明。程主任治疗该病时在"通督任、调气血"的基础上,"筋骨肉并重"论治,并从患者体质及病情考虑,施以针刺为主,或结合艾灸、方药治疗方案进行辨证施术,并予以手法复位,嘱患者养护结合,将中医针灸、手法的优势技术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常收效甚佳。程红亮主任诊治寰枢关节半脱位思路独特、方法多样而简单,常达到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半脱位 通调督任 调和气血 辨证施术 调脊整复
下载PDF
程红亮以“治咽十三穴”为主辨经论治中风后吞咽障碍经验 被引量:8
10
作者 薛晓婕 程红亮 +4 位作者 胡培佳 黄萃 苏星星 杨涛 戚玉妹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5期862-866,共5页
中风后吞咽障碍是指以吞咽困难、饮水咳嗽、声音嘶哑和发音困难为特征的中风并发症。本病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针对中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多为对症处理措施,且治疗效果不确切。程红亮认为治疗本病需针灸药三者... 中风后吞咽障碍是指以吞咽困难、饮水咳嗽、声音嘶哑和发音困难为特征的中风并发症。本病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西医针对中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多为对症处理措施,且治疗效果不确切。程红亮认为治疗本病需针灸药三者合用,并提出“咽为宗脉之所聚”的理论,以及以“治咽十三穴”为主的辨经论治的治疗原则,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吞咽障碍 治咽十三穴 辨经论治 经验总结
下载PDF
程红亮基于“辨经论治”理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世林 程红亮 +1 位作者 胡培佳 李青海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11期2076-2079,共4页
总结程红亮教授基于“辨经论治”理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程红亮教授以“辨经”为“论治”的核心,其病位在脑、在咽、与脏腑相关,“脑-咽-脏腑相关”实质是以任督二脉为桥梁,构建起脑-咽-脏腑三者之间的联系。该病的发生是多脏... 总结程红亮教授基于“辨经论治”理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程红亮教授以“辨经”为“论治”的核心,其病位在脑、在咽、与脏腑相关,“脑-咽-脏腑相关”实质是以任督二脉为桥梁,构建起脑-咽-脏腑三者之间的联系。该病的发生是多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从局部或一脏一经论治是不够的。目前,针灸治疗该病大多集中在局部取穴,经络辨证取穴尚未形成体系。在此基础上,程红亮教授创新性地提出“咽为经脉之所聚”,形成了“辨经论治”治疗吞咽障碍标准化、规范化的理论体系,认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经脉病症特点“辨经选穴”。程红亮主任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确立了以项部取穴+舌咽部取穴+“辨经”取穴的治疗思路,以任督二脉为主,结合芒针透刺,有效提高了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为经脉之所聚 辨经论治 中风后吞咽障碍 针刺 芒针
下载PDF
程红亮治疗颈源性眩晕的辨证思路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戚玉妹 程红亮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3期99-102,共4页
通过临床跟诊,收集病例资料学习,并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程红亮主任医师关于颈性眩晕的“调和气血、温阳通络”治疗大法和“辨证、辨经、辨位、辨病”的学术思想、独特的取穴思路以及“针、灸、药合用”的临床经验。结合验案说明,程师治... 通过临床跟诊,收集病例资料学习,并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程红亮主任医师关于颈性眩晕的“调和气血、温阳通络”治疗大法和“辨证、辨经、辨位、辨病”的学术思想、独特的取穴思路以及“针、灸、药合用”的临床经验。结合验案说明,程师治疗本病时在“调和气血”的基础上,提出“辨证论治、首重气血”“辨经论治、通调督任”“辨位论治、突出‘筋骨肉’”“结合辨病、四法合一”学术思想,善于“针、灸、药”三者合用,并配合百会穴压灸,常疗效甚佳。程师诊治颈性眩晕思路独特、方法多样而简便廉效,常达到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行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眩晕 调和气血 温阳通络 通调督任 针药合用
下载PDF
程红亮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取穴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超 程红亮 +4 位作者 薛晓婕 胡培佳 杨涛 苏星星 黄萃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1期72-74,共3页
脑卒中是脑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近几年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程红亮认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取穴以四肢关节部穴位为主,以促进四肢功能恢复,关节的灵活运动,善用井穴,以恢复四肢气血,回升阳气;取水沟以沟通阴阳,阴阳并调,沟通周身内外... 脑卒中是脑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近几年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程红亮认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取穴以四肢关节部穴位为主,以促进四肢功能恢复,关节的灵活运动,善用井穴,以恢复四肢气血,回升阳气;取水沟以沟通阴阳,阴阳并调,沟通周身内外;多取督脉组穴以得益气温阳之功,健脑开窍,填精益髓。程红亮治疗中风后遗症以此法综合运用,既取局部穴位以通四肢,恢复四肢功能,又能整体沟通脏腑内外,调节阴阳,健脑养神,临床上具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风后遗症 取穴
下载PDF
程红亮运用化瘀通络药灸治疗血管性痴呆
14
作者 李婉莹 程红亮 +1 位作者 胡培佳 吴燕玲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276-1279,共4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基本病机为“元阳虚衰、痰瘀阻络”,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元阳虚衰”为本,“痰瘀阻络”为标。程红亮教授基于“肾生髓,脑为髓海”理论,针对VD“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注重补肾填髓、化瘀通络...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基本病机为“元阳虚衰、痰瘀阻络”,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元阳虚衰”为本,“痰瘀阻络”为标。程红亮教授基于“肾生髓,脑为髓海”理论,针对VD“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注重补肾填髓、化瘀通络,采用艾灸与中药有机结合的“化瘀通络药灸”法,重用督脉组穴,取百会、风府、神庭、大椎激发督脉经气,配合肾经井穴涌泉、髓会悬钟以达化瘀通络、填髓开窍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化瘀通络药灸 经络 气血 督脉 井穴 悬钟 程红亮
下载PDF
程红亮采用温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急性发作经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青海 程红亮 +3 位作者 张闻东 张寒玉 汪庆庆 张世林 《湖南中医杂志》 2022年第11期61-63,共3页
介绍程红亮主任医师采用温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KOA)急性发作的临床经验。程师认为,老年KOA急性发作以肝肾亏虚为本,寒为诱因,瘀血阻滞为标,并总结出“虚受寒,寒生瘀”的致病理论,遵循“远近配穴、标本同治、气血筋骨肉... 介绍程红亮主任医师采用温针灸结合中药外敷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KOA)急性发作的临床经验。程师认为,老年KOA急性发作以肝肾亏虚为本,寒为诱因,瘀血阻滞为标,并总结出“虚受寒,寒生瘀”的致病理论,遵循“远近配穴、标本同治、气血筋骨肉并调”的治疗原则,在“膝五针”(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的基础上配以肝、肾经的原穴和背俞穴;同时重视“证”“症”兼顾,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灵活进行随症配比,运用温针灸结合中药外敷的治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急性发作 温针灸 中药外敷 名医经验 程红亮
原文传递
程红亮基于通调督任辨经论治中风后吞咽障碍经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汪庆庆 程红亮 《湖南中医杂志》 2022年第9期42-44,共3页
介绍程红亮主任医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程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以通调督任为治疗思想,创新性地提出“咽为经脉之所聚”的理论,确立了以项部取穴+舌咽部取穴+辨经取穴的治疗思路,灵活运用表里经配穴、俞募配穴、远近配穴及局部... 介绍程红亮主任医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程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以通调督任为治疗思想,创新性地提出“咽为经脉之所聚”的理论,确立了以项部取穴+舌咽部取穴+辨经取穴的治疗思路,灵活运用表里经配穴、俞募配穴、远近配穴及局部配穴等,构建了在辨经论治指导下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规范化、标准化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中风 通调督任 辨经论治 名医经验 程红亮
原文传递
“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在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屈瑞 汪庆庆 +1 位作者 凌美娟 程红亮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224-227,共4页
总结程红亮主任基于“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采用“辨经论治”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经验。谨守“脑-咽-脏腑”三位一体理念,融“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合“病候、病位、经络”三辨法,以“辨经论治”中风后吞咽障碍。经过十余年... 总结程红亮主任基于“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采用“辨经论治”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经验。谨守“脑-咽-脏腑”三位一体理念,融“咽为经脉之所聚”理论,合“病候、病位、经络”三辨法,以“辨经论治”中风后吞咽障碍。经过十余年的探索确立了以项部取穴+舌咽部取穴+辨经取穴为治疗思路,首选督任经以调阴阳,次取脾胃肾以养先后天,辅取肝心经以促气血行,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形成了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咽-脏腑”三位一体 咽为经脉之所聚 中风后吞咽障碍 辨经论治 针刺
下载PDF
脾胃培源方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效果的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18
作者 吴凯瑞 叶宇 +3 位作者 李娇月 裴蓓 李学军 程红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66-2475,共10页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化生(IM)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的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刺激患者的身心状态。现代医疗模式下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满足不了患者的高抗药性,寻求有效的中医新疗法、多手段治疗CAG伴IM已迫在眉睫。目...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化生(IM)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的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刺激患者的身心状态。现代医疗模式下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满足不了患者的高抗药性,寻求有效的中医新疗法、多手段治疗CAG伴IM已迫在眉睫。目的评价中药复方脾胃培源方加减联合针刺治疗CAG伴IM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科、治未病中心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胃镜及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结果为CAG伴IM患者2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治疗组A 68例,治疗组B 67例,均参与6周治疗。(1)对照组:铝镁加混悬液联合叶酸片(3次/d);(2)治疗组A:予脾胃培源方分证型加减(2次/d);(3)治疗组B:脾胃培源方(用法同组A)联合针刺(1次/d),以足三里、梁丘、公孙、内关、中脘为主穴,据证型选用配穴。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记录OLGA、OLGIM分期,胃黏膜病理疗效,胃黏膜病理评分,临床症状评分,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评分,药物相关不良事件(AE)和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结果完成6周疗程的患者共192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A:66例,治疗组B:64例)患者。对照组有效率为48.39%(30/62),治疗组A有效率为69.70%(46/66),治疗组B有效率为71.88%(46/64);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4,P=0.01)。三组治疗后胃黏膜病理评分、临床症状评分、PRO量表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胃黏膜病理评分:治疗组A和治疗组B慢性炎症、萎缩、I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活动性炎症、发育不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治疗组A和治疗组B胃脘胀满、胃脘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RO量表评分:治疗组A和治疗组B反酸、消化不良、排便、心理状态、全身症状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AE、ADR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培源方联合针刺治疗CAG伴IM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铝镁加混悬液联合叶酸片,比传统抗酸剂与胃黏膜保护剂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化生 脾胃培源方 针药联合 临床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益气活血中药膏摩治疗脑卒中后气虚血瘀型Ⅰ期SHS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童亭亭 尤敏 +5 位作者 张闻东 程红亮 沈志强 王婷 潘红萍 刘艺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101-106,共6页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膏摩治疗脑卒中后气虚血瘀型Ⅰ期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3年3月-2024年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脑卒中后气虚血瘀型Ⅰ期SH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膏摩治疗脑卒中后气虚血瘀型Ⅰ期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3年3月-2024年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脑卒中后气虚血瘀型Ⅰ期SH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膏剂(由院内制剂十一味活血酊制作而成)进行膏摩疗法干预;对照组患者选用50 mL生理盐水+100 g黄凡士林搅拌均匀进行膏摩疗法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4周时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ROM)、上肢Fugl-Meye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时,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手部排水体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时,2组患者手部排水体积差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S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时,2组患者S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屈曲、外展、内旋、外旋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时,2组患者屈曲、外展、内旋、外旋ROM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时,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膏摩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膏摩对脑卒中后气虚血瘀型Ⅰ期SHS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及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膏摩 肩手综合征 气虚血瘀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基于突触可塑性探讨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思路探析
20
作者 叶宇 吴凯瑞 +3 位作者 程红亮 李学军 吴燕玲 李婉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2552-2558,共7页
血管性痴呆(VD)是一种因脑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认知障碍疾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痴呆类型。VD虽然是唯一能够预防的痴呆类型,但其病程较长,发病机制复杂,且患病率日趋上升,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 血管性痴呆(VD)是一种因脑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认知障碍疾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痴呆类型。VD虽然是唯一能够预防的痴呆类型,但其病程较长,发病机制复杂,且患病率日趋上升,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疗VD已成为当今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不仅是研究学习和记忆的重要基础,也是VD的重要机制。然而近年来却鲜有研究将突触可塑性与中医相结合用于治疗VD。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并结合临床实践,将中医辨证论治与辨经论治的思维同西医的微观视野进行融合,另辟视角:将突触可塑性与中医的整体观念、病证及“经络病变”融会贯通,基于调节突触可塑性探析中医针、灸、药并举共同治疗VD的临床思路,以期为今后中医诊疗VD提供更高质量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可塑性 血管性痴呆 整体观念 辨经论治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