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140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季国军 纪洪亭 +6 位作者 程琨 刘满强 江瑜 胡正锟 张岳芳 胡乃娟 胡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2-1054,共13页
系统分析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碳足迹及经济效益对水稻生产碳减排和发展低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省级尺度上关于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研究尚少见报道。基于江苏水稻农情调查数据,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江... 系统分析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碳足迹及经济效益对水稻生产碳减排和发展低碳农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省级尺度上关于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研究尚少见报道。基于江苏水稻农情调查数据,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江苏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碳足迹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不同水稻种植方式单位面积碳足迹为11.28~14.39t·hm^(-2),单位产量碳足迹为1.30~1.52kg·kg^(-1),单位产值碳排放为0.49~0.58kg·yuan^(-1),单位面积碳足迹、单位产量碳足迹和单位产值碳足迹从大到小依次为抛秧水稻或手插水稻、机插水稻、直播水稻。机插水稻和手插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随年份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机插水稻、手插水稻和直播水稻单位产量碳足迹随年份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不同水稻生产种植方式碳足迹中占比最大的是稻田甲烷排放,其次为氮肥施用导致的碳足迹、稻田氧化亚氮排放和灌溉用电导致的碳足迹。氮肥和灌溉用电是影响不同水稻种植方式碳足迹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水稻种植方式总收益为2.51×10^(3)~2.75×10^(3)yuan·hm^(-2),资源投入成本为1.88×10^(3)~1.99×10^(3)yuan·hm^(-2),碳排放成本为0.20×10^(3)~0.25×10^(3)yuan·hm^(-2),考虑碳排放的净收益(NI-CO_(2))为0.39×10^(3)~0.64×10^(3) yuan·hm^(-2)。机插水稻NI-CO_(2)低于其他三种水稻种植方式,这与机插水稻较高的总收益和较低的资源投入成本和较低的碳排放成本有关。综上所述,仅考虑碳排放,直播水稻是最为低碳的水稻种植方式,综合碳排放和经济效益,机插水稻优于手插、直播和抛秧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植方式 碳足迹 经济效益 生命周期评价
下载PDF
高温对含氢DLC涂层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贾伟飞 梁灿棉 胡锋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183,共10页
目的针对含氢DLC涂层热稳定性很差的问题,探究高温下含氢DLC涂层的微观组织变化特征,以及高温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等离子体强化化学气相沉积(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在S136模具不锈钢表面沉积以Si... 目的针对含氢DLC涂层热稳定性很差的问题,探究高温下含氢DLC涂层的微观组织变化特征,以及高温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等离子体强化化学气相沉积(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在S136模具不锈钢表面沉积以Si为过渡层的含氢DLC复合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拉曼光谱、X射线电子衍射仪、三维轮廓仪研究DLC涂层的微观结构,采用划痕测试仪、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纳米压痕仪研究DLC涂层的力学性能,并通过LAMMPS软件,利用液相淬火法建立含氢DLC模型,模拟分析经高温处理后涂层的组织变化特征和纳米压痕行为。结果在400℃、2 h的退火条件下,拉曼谱峰强度ID/IG由未退火的0.7增至1.5,涂层发生了石墨化转变,同时基线斜率下降,H元素析出;XPS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涂层中sp^(2)杂化组织相对增加,氧元素增多,涂层粗糙度增大;在600℃、2 h退火条件下,DLC发生了严重氧化,LAMMPS模拟结果表明,在400℃高温下涂层的分子键长变短,表明sp3杂化组织在高温下吸收能量,并向sp^(2)杂化转变。纳米压痕模拟结果显示,在400℃下退火后,涂层的硬度下降。结论在400℃下退火处理后,涂层中的H元素释放,涂层内应力减小,保证了涂层的强度;在600℃退火条件下,过渡层的Si和DLC在高温下形成了C—Si键,使得DLC薄膜部分被保留;LAMMPS模拟结果表明,在高温下涂层发生了石墨化转变,涂层的硬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DLC涂层 退火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LAMMPS模拟
下载PDF
强磁场对 Fe-C-W 合金钢马氏体组织回复的影响
3
作者 吴光辉 蔡焕 +1 位作者 昝启飞 胡锋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4-172,共9页
强磁场作为重要的金属相变影响因素,可以明显提高奥氏体到马氏体相变的开始温度并影响最终的马氏体微观组织。然而,关于强磁场对马氏体回复影响的研究甚少。研究了强磁场对Fe-C-W合金钢在不同温度回火1 h后马氏体组织回复的影响。结果表... 强磁场作为重要的金属相变影响因素,可以明显提高奥氏体到马氏体相变的开始温度并影响最终的马氏体微观组织。然而,关于强磁场对马氏体回复影响的研究甚少。研究了强磁场对Fe-C-W合金钢在不同温度回火1 h后马氏体组织回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磁场的施加使基体中碳化物的数密度明显增加,其原因为强磁场增大了碳化物的磁化强度,降低了其磁自由能,使其形核驱动力增加。低温200℃回火时强磁场对马氏体回复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当回火温度升高至500℃时,12 T强磁场的施加,明显增强了碳化物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大大抑制了位错的回复,使基体中残留的位错密度提高了约27.5%。高密度的位错明显增加了小角度晶界的含量,使马氏体板条平均宽度降低了约137 nm,表明强磁场的施加明显抑制了马氏体的回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磁场 马氏体回复 碳化物 位错 小角度晶界
下载PDF
蚯蚓活动对稻麦轮作系统中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胡锋 王霞 +2 位作者 李辉信 于建光 王丹丹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5-969,共5页
在建立6 a的稻麦轮作田间小区试验中,研究了2001年稻季至2004年麦季(共6季)蚯蚓活动对土壤微生物量碳(MBC)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秸秆施用方式(混施或表施)×蚯蚓(接种或剔除)以及对照共5个处理,各3个重复.实验结果表明:在该生态系统... 在建立6 a的稻麦轮作田间小区试验中,研究了2001年稻季至2004年麦季(共6季)蚯蚓活动对土壤微生物量碳(MBC)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秸秆施用方式(混施或表施)×蚯蚓(接种或剔除)以及对照共5个处理,各3个重复.实验结果表明:在该生态系统中,无论采用何种秸秆施用方式,蚯蚓活动均能显著提高土壤MBC(p<0.05).秸秆的施用会减弱同年内土壤MBC在麦季成熟期高于稻季的趋势,而蚯蚓的作用使该差异变得更显著(p<0.05).在0~5 cm土层中,蚯蚓对MBC的积极作用在秸秆混施时比表施更明显,在5~10 cm土层中则相反,而在10~20 cm土层中的作用效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土壤微生物量 秸秆 稻麦轮作系统
下载PDF
叉车属具结构应力无线检测分析系统
5
作者 周化自 周孟然 +1 位作者 胡锋 王昊男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16期246-248,共3页
针对叉车属具结构应力的可靠检测对实际生产的重大意义,本文基于DSP28335设计了一种叉车属具结构应力无线监测分析系统,利用应变片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主控单元以及WIFI通信模块等实现了对叉车属具结构应力无线监测分析,对于保障属... 针对叉车属具结构应力的可靠检测对实际生产的重大意义,本文基于DSP28335设计了一种叉车属具结构应力无线监测分析系统,利用应变片传感器、信号调理模块、主控单元以及WIFI通信模块等实现了对叉车属具结构应力无线监测分析,对于保障属具安全使用与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车属具 结构应力 无线监测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转型视角的“亚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黔中部分地区为例 被引量:33
6
作者 胡锋 安裕伦 赵海兵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47-454,共8页
在遥感与GIS的支持下,以1995、2000、2005和2010年的TM影像及2015年的Landsat8 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从土地利用转型的角度,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转型类型的生态贡献率对亚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及生态环境... 在遥感与GIS的支持下,以1995、2000、2005和2010年的TM影像及2015年的Landsat8 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从土地利用转型的角度,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土地利用转型类型的生态贡献率对亚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间,亚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较为显著,其中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面积增加,而生产用地面积减少,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用地向城镇、农村生活用地及林地生态用地的转化。计算得到亚喀斯特区域5期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为0.540 2、0.539 7、0.552 3、0.558 1和0.561 5,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维持稳定,呈一定的上升趋势。致使亚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用地向林地、草地和水域生态用地的转化;致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是农业生产用地向城镇、农村生活用地等的转化,但生态环境改善的趋势要大于恶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喀斯特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环境效应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黔中
下载PDF
土壤食细菌线虫与细菌的相互作用及其对N、P矿化生物固定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63
7
作者 胡锋 李辉信 +1 位作者 谢涟琪 吴珊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14-920,共7页
采用悉生微缩体系,研究了40d 培养期内不添加外源基质条件下食细菌线虫(Protorhabdtis sp.)和细菌(Pseudom onassp.)的相互作用及其对N、P转化的影响。在种植及不种植小麦的土壤中,发现接种... 采用悉生微缩体系,研究了40d 培养期内不添加外源基质条件下食细菌线虫(Protorhabdtis sp.)和细菌(Pseudom onassp.)的相互作用及其对N、P转化的影响。在种植及不种植小麦的土壤中,发现接种线虫后细菌数量显著增加,非根标土壤细菌的增加量又比根际土明显。在种植小麦体系中,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线虫均比不种作物体系有增加趋势,其中根际土壤线虫种群的提高尤为显著。只加细菌处理中土壤N、P均无净矿化,相反培养前期出现轻微的生物固定。线虫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土壤矿质N、微生物量N 和微生物量P的含量,但对土壤有效P影响很小。这表明线虫活动主要是促进了N的矿化,而P表现出较强的生物固定。文中还分析了线虫捕食对细菌的增殖作用以及线虫——细菌相互作用在N、P矿化和生物固定中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细菌线虫 细菌 相互作用 N P 矿化 生物固定
下载PDF
杀灭土壤中线虫对小麦生长和吸收N、P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胡锋 李辉信 +1 位作者 武心齐 吴珊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19-424,共6页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施用杀线剂(克线磷,67mg·kg-1干土)和干热(105℃,2h)两种杀线措施对小麦生长和N、P养分吸收的影响.杀线剂对土壤中线虫的平均杀灭率约为80%,干热处理的杀灭率为100%.在杀线剂处理...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施用杀线剂(克线磷,67mg·kg-1干土)和干热(105℃,2h)两种杀线措施对小麦生长和N、P养分吸收的影响.杀线剂对土壤中线虫的平均杀灭率约为80%,干热处理的杀灭率为100%.在杀线剂处理中,苗期至抽穗期小麦生物量、拔节期至成熟期植株含N量、全生育期植株吸N量以及抽穗和成熟期吸P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土壤干热处理后抽穗和成熟期小麦的生物量、含N量及N、P吸收量也比对照显著降低.两种杀线处理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和N、P吸收量与相应处理全株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杀灭线虫对植株含P量影响较小.分析杀线虫后小麦生长和养分吸收受抑主要与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 杀灭处理 小麦 生长 N P吸收
下载PDF
微纳结构贝氏体钢中残留奥氏体的调控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胡锋 张国宏 +2 位作者 万响亮 周雯 吴开明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4,共10页
微纳结构贝氏体钢由微纳结构贝氏体铁素体和残留奥氏体组成,具有超高强度和高塑性。如何细化块状残留奥氏体并提高薄膜状残留奥氏体含量,来实现精细组织和优良塑韧性,成为重要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本文综述了合金元素和热处理工艺等因素... 微纳结构贝氏体钢由微纳结构贝氏体铁素体和残留奥氏体组成,具有超高强度和高塑性。如何细化块状残留奥氏体并提高薄膜状残留奥氏体含量,来实现精细组织和优良塑韧性,成为重要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本文综述了合金元素和热处理工艺等因素对贝氏体转变及其对残留奥氏体形成与形态的影响,分析了残留奥氏体在超高强韧贝氏体钢中的塑韧化机理,从而为开发超高强度高韧性的贝氏体钢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氏体钢 残留奥氏体 合金元素 热处理 奥氏体稳定性
下载PDF
微纳结构超高强度钢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胡锋 周立新 +2 位作者 张志成 张国宏 吴开明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5-604,共10页
微纳结构超高强度钢是兼具高强度、高塑性和高韧性的一类重要高性能钢铁结构材料。超细马氏体、贝氏体组织对于其强度起了决定性作用,对塑性和韧性起决定作用的为残留奥氏体。因此,如何通过调整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等手段调控残留奥氏... 微纳结构超高强度钢是兼具高强度、高塑性和高韧性的一类重要高性能钢铁结构材料。超细马氏体、贝氏体组织对于其强度起了决定性作用,对塑性和韧性起决定作用的为残留奥氏体。因此,如何通过调整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等手段调控残留奥氏体微结构,来实现精细组织结构和优良综合力学性能,成为新一代钢铁材料研究领域重要的课题。首先从钢铁材料强韧化机制出发,指出微观组织的精细化及硬相与软相的合理调控,是发展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要途径。然后针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级贝氏体钢、Q&P钢、Q-P-T钢等具有微纳组织结构的超高强度钢,从合金设计、热处理工艺及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磨损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与分析,最后指出微纳结构超高强度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材料 相变 贝氏体 马氏体 残留奥氏体
下载PDF
掺杂对高磁导率低损耗锰锌铁氧体材料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锋 刘先松 +1 位作者 朱德如 阮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77-1579,共3页
采用氧化物陶瓷工艺制备了高磁导率低损耗锰锌铁氧体材料,研究了Nb2O5掺杂对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0.015%(质量分数)Nb2O5的锰锌铁氧体材料具有较好的磁性能:起始磁导率μi=13386,起始磁导率比温度系数αμ/μi=-0.6×10-6... 采用氧化物陶瓷工艺制备了高磁导率低损耗锰锌铁氧体材料,研究了Nb2O5掺杂对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0.015%(质量分数)Nb2O5的锰锌铁氧体材料具有较好的磁性能:起始磁导率μi=13386,起始磁导率比温度系数αμ/μi=-0.6×10-6/K,相对损耗因数tanδ/μi=3.2×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锌铁氧体 掺杂 高磁导率 低损耗
下载PDF
电磁搅拌强度对高层建筑用钢板坯质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汪睍 胡磊 +2 位作者 黄道昌 胡锋 张莉芹 《宽厚板》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分析了电磁搅拌强度对高层建筑用钢内部质量、显微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电磁搅拌生产的连铸坯、钢板中心偏析明显改善,层状裂纹得以消除;经过400 A电磁搅拌处理,试样中心疏松程度最低,而对应的白亮带宽度最宽;强度过低... 分析了电磁搅拌强度对高层建筑用钢内部质量、显微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电磁搅拌生产的连铸坯、钢板中心偏析明显改善,层状裂纹得以消除;经过400 A电磁搅拌处理,试样中心疏松程度最低,而对应的白亮带宽度最宽;强度过低(350 A)或者过高(450 A)的电磁搅拌处理对内部质量都会产生不利影响。由于中心偏析造成的异相组织分为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以及中低温贝氏体或马氏体组织,严重恶化厚规格钢板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降低性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搅拌 内部质量 中心偏析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减阻剂对正常大鼠后肢骨骼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锋 查道刚 +3 位作者 陈向辉 杜荣生 周冰洁 刘伊丽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聚氧化乙烯(PEO)对大鼠骨骼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经腹腔麻醉后,分别经尾静脉泵入生理盐水(对照组)或10 ppm PEO溶液(实验组),泵入速度均为5 ml/h,持续20 min。选择右侧大腿中段短轴切面,分别... 目的探讨聚氧化乙烯(PEO)对大鼠骨骼肌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经腹腔麻醉后,分别经尾静脉泵入生理盐水(对照组)或10 ppm PEO溶液(实验组),泵入速度均为5 ml/h,持续20 min。选择右侧大腿中段短轴切面,分别于给药前及停药后即刻行对比超声造影检查。实验全程连续监测心电图、颈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结果实验组在给药后骨骼肌毛细血管容量由(20.78±2.63)dB增加至(22.40±1.94)dB(P=0.023);微血管血流速度由(0.27±0.08)s-1增加至(0.35±0.13)s-1(P=0.010);微血管血流量由(5.65±1.81)dB/s增加至(7.91±3.28)dB/s(P=0.013)。而对照组在给药前后毛细血管容量[(21.68±2.01)dB比(21.19±1.19)dB,P=0.385]、微血管血流速度[(0.29±0.09)s-1比(0.27±0.06)s-1,P=0.275]、微血管血流量[(6.27±1.94)dB/s比(5.71±1.43)dB/s,P=0.1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给药前后,大鼠的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O可以显著增加微循环灌注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同时轻度开放骨骼肌毛细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剂 聚氧化乙烯 对比超声造影 微循环
下载PDF
聚氧化乙烯对大鼠腹主动脉血流量及下肢循环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锋 杜荣生 +4 位作者 查道刚 陈向辉 李胜辉 周冰洁 刘伊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4-887,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聚氧化乙烯(PEO)后大鼠腹主动脉血流量及下肢循环阻力的变化,评价不同剂量PEO的减阻效果差异及其安全性,为进一步开展减阻剂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经腹腔麻醉后,腹主动脉安置多普勒血流探头监... 目的观察应用聚氧化乙烯(PEO)后大鼠腹主动脉血流量及下肢循环阻力的变化,评价不同剂量PEO的减阻效果差异及其安全性,为进一步开展减阻剂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经腹腔麻醉后,腹主动脉安置多普勒血流探头监测血流量。分别经尾静脉泵入生理盐水(对照组)、1×10-6g/ml(低剂量组)、1×10-5g/ml(中剂量组)和5×10-5g/ml(高剂量组)。泵入速度均为5g/ml,持续20min。自给药开始至停药后20min内,连续监测腹主动脉血流量、心电图、颈动脉压、中心静脉压、髂动脉压和髂静脉压。根据流量及压力差推算下肢循环阻力。结果除高剂量PEO治疗组在给药过程中,大鼠血压下降(P=0.014)外,其余各组大鼠给药前后血压均无明显变化。全部大鼠在实验过程中心率、中心静脉压均无明显变化。泵入盐水对腹主动脉血流量及下肢循环阻力无影响(P>0.05)。低剂量PEO轻度增加腹主动脉血流量(P=0.026),但未能明显降低下肢循环阻力(P=0.052);中剂量PEO不仅显著增加腹主动脉血流量(P<0.001),同时显著减低下肢循环阻力(P<0.001);高剂量PEO在给药4min后腹主动脉血流量达峰值,且伴随下肢循环阻力的降低(P<0.005),但不能持久,很快回落至基线水平。结论PEO作为减阻剂,其减阻效应与给药浓度密切相关。与低剂量组相比,中剂量组的PEO溶液可以平稳、安全地增加腹主动脉血流量,同时降低下肢循环阻力。剂量过高其减阻效能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化乙烯 减阻剂 血流量 主动脉
下载PDF
球磨CeMg_(12)+100wt%Ni+Ywt%TiF_3(Y=0、3、5)合金微观结构及电化学储氢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锋 张羊换 +3 位作者 张胤 侯忠辉 董忠平 邓磊波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7-223,共7页
用球磨法制备具有非晶纳米晶结构的CeMg12+100wt%Ni+Ywt%TiF3(Y=0、3、5)电极合金,研究在球磨过程中加入不同含量的TiF3对合金的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影响。主要从电化学放电容量、循环稳定性以及电化学动力学方面对制备的合金电化学性... 用球磨法制备具有非晶纳米晶结构的CeMg12+100wt%Ni+Ywt%TiF3(Y=0、3、5)电极合金,研究在球磨过程中加入不同含量的TiF3对合金的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影响。主要从电化学放电容量、循环稳定性以及电化学动力学方面对制备的合金电化学性能进行探讨,并运用电化学PCT(压力–组成–温度)法从热力学角度进一步研究制备合金电化学性能变化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TiF3有助于增强球磨CeMg12+100wt%Ni+Ywt%TiF3(Y=0、3、5)储氢合金玻璃化形成能力,改善合金的电化学与动力学性能。另外,球磨过程中加入TiF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合金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有利于电化学释氢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热力学性能 非晶纳米晶 电化学 PCT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红壤生态系统蚯蚓种群特征 被引量:11
16
作者 胡锋 吴珊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5-71,共7页
研究了赣中杉木林、马尾松林、干草甸、湿草甸、疏草荒地、油茶园、桔园、常规耕作旱地和农—牧结合旱地等9种红壤生态系统蚯蚓的种群特征.湿草甸蚯蚓平均种群密度(151条/m^2)和生物量(36.16g(Fw)/m^2)为最高;农—牧结合也使蚯蚓种群保... 研究了赣中杉木林、马尾松林、干草甸、湿草甸、疏草荒地、油茶园、桔园、常规耕作旱地和农—牧结合旱地等9种红壤生态系统蚯蚓的种群特征.湿草甸蚯蚓平均种群密度(151条/m^2)和生物量(36.16g(Fw)/m^2)为最高;农—牧结合也使蚯蚓种群保持较高水平.但本区多数生态系统蚯蚓种群较低.调查区中有环毛蚓(Pheretima)、杜拉蚓(Drawida)和双胸蚓(Bimastus)3属发生;除旱地外均以杜拉蚓为优势种.蚯蚓在土壤中的分布型因种类及干湿季变化而异。蚯蚓活动在红壤肥力保持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种群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为建设研究型农业大学提供保障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锋 徐翔 刘志民 《高等农业教育》 2006年第1期30-32,共3页
本文论述了重点农业大学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进程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结合南京农业大学教学工作实践,提出了重点农业院校教学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及相关举措。
关键词 重点农业大学 教学改革 本科 教学质量 精品课程建设
下载PDF
箱式可控气氛渗碳炉渗碳内氧化分析改进
18
作者 胡勇 赵泽宇 +2 位作者 刘耀 胡锋 赵雅宁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10期110-113,119,共5页
对渗碳内氧化产生机理进行了阐述,同时利用箱式可控气氛渗碳炉对18Cr NiMo7-6合金渗碳钢内氧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渗碳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试验对渗碳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工艺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工件材料和渗层深度一定的... 对渗碳内氧化产生机理进行了阐述,同时利用箱式可控气氛渗碳炉对18Cr NiMo7-6合金渗碳钢内氧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渗碳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试验对渗碳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工艺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工件材料和渗层深度一定的条件下,将强渗碳势分成1.15%和1.1%两段进行,并在两段之间增加碳势缓降段,同时将扩散碳势提高到0.82%,同样在1.1%和0.82%之间增加碳势缓降段,避免降碳势过程中空气的过量通入,可有效减少内氧化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氧化 碳势 渗碳
下载PDF
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两优6326强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锋 曹新国 +4 位作者 唐小马 王美琴 熊忠炯 王学会 程秀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030-8031,共2页
[目的]研究两优6326杂交稻强化栽培技术。[方法]试验采用大区设计,强化栽培采用大孔软盘旱育秧,四周起垄栽培,每次沟中灌满水可保持7 d左右;水稻栽插密度设3个处理:强化栽培(6.7+16.6)cm×26.7 cm(S1)、强化栽培23.3 cm×26.7 c... [目的]研究两优6326杂交稻强化栽培技术。[方法]试验采用大区设计,强化栽培采用大孔软盘旱育秧,四周起垄栽培,每次沟中灌满水可保持7 d左右;水稻栽插密度设3个处理:强化栽培(6.7+16.6)cm×26.7 cm(S1)、强化栽培23.3 cm×26.7 cm(S2)、常规栽培16.6 cm×20.0 cm(CK);通过强化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分析两优6326农艺、经济性状变化趋势,探讨不同栽培措施的作用效果。[结果]强化栽培S1处理获得实产9 940.5 kg/hm2,比对照增产5.0%,其有效穗比对照多15.0万/hm2,每穗实粒数多12.2粒,千粒重高0.7 g;S 2处理的有效穗比对照少16.5万/hm2,每穗实粒数多12.1粒,千粒重高1.2 g,产量与对照相当。[结论]强化栽培下两优6326表现穗大、结实率和千粒重高的特点,栽插密度以(6.7+16.6)cm×26.7 c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6326 超高产 两系杂交中籼 强化栽培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基于蓝光LED的水下双向通信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锋 仵国锋 +1 位作者 吴刚 高树立 《电子设计工程》 2016年第8期123-126,共4页
蓝光在海水中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使得水下可见光通信的优势明显,针对水下高速无线通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蓝光LED的水下双向通信测试系统设计方案,完成了系统的整体硬件设计,并进行了下水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水下通信链路60... 蓝光在海水中具有良好的传输特性,使得水下可见光通信的优势明显,针对水下高速无线通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蓝光LED的水下双向通信测试系统设计方案,完成了系统的整体硬件设计,并进行了下水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水下通信链路60 MHz的带宽拓展,并在水下5 m距离实现了双向可靠通信。该系统验证了水下高速可见光双向通信的可行性,为今后研究基于可见光的水下高速无线通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可见光通信 蓝光LED 带宽拓展 双向通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