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CS评分的Nomogram图预测急性脑出血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风险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珂 许春阳 +4 位作者 王运良 苗旺 王永乐 王志愿 李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36-441,共6页
目的 通过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探讨急性脑出血后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12平顶山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及神经重症的1 0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先根据GCS评分进行... 目的 通过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探讨急性脑出血后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12平顶山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及神经重症的1 0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先根据GCS评分进行感染率的分层分析,然后运用组间差异性比较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语言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急性脑出血患者中SAP发生率为35.9%,其中GCS评分3~8分患者为77.21%,GCS评分9~12分患者为30.81%,GCS评分13~15分患者为6.50%,各组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GCS评分、入院时随机血糖、淋巴细胞绝对值及手术治疗均为SAP独立危险因素,以这5个危险因素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可帮助临床医师预测急性脑出血后SAP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适用性。结论 基于GCS评分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能够在疾病早期阶段准确高效地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生SAP的风险进行分层,识别出易发生SAP患者的高风险人群,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卒中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GCS评分 列线图 Nomogram预测模型
下载PDF
高侧卧位通气对GCS评分≤8分急性脑出血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风险的影响
2
作者 许春阳 杨璨宇 +5 位作者 赵珂 王运良 苗旺 王永乐 王志愿 李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1400-1405,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后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早期高侧卧位通气对GCS评分≤8分患者发生SAP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07—2023-06于平顶山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及神经重症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后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早期高侧卧位通气对GCS评分≤8分患者发生SAP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07—2023-06于平顶山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及神经重症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发病后7 d内是否出现卒中相关性肺炎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评估患者的慢性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病史及目前吸烟状况。记录所有入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入院时GCS评分、入院后是否行高侧卧位通气,7 d内是否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记录相关实验室数据(入院时随机血糖、肌酐、尿素氮、尿酸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及血清白蛋白等)。结果共入组710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出血患者,其中258例(36.3%)出现SAP。与对照组相比,SAP组患者的GCS评分相对较低[5.0(3.0,7.0)比14.0(10.0,15.0),P<0.05)]。SAP组患者入院时随机血糖、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非SAP组[1.07(0.70,1.70)比1.47(1.04,2.00),P<0.05]。二元Logistic回归的多变量分析显示GCS评分、入院时随机血糖、尿素氮、淋巴细胞绝对值及手术治疗均是SAP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危险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表明:GCS评分预测SA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9(95%CI:0.830~0.888,P<0.001),最佳截断值:8分,灵敏度:0.81,特异度:0.81。对GCS评分≤8分患者依据患者是否进行高侧卧位通气进行分组,发现高侧卧位通气组患者发生SAP风险明显下降(62.1%比77.3%,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出现SAP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GCS评分、入院时随机血糖、尿素氮、淋巴细胞绝对值及手术治疗均是SAP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评分对急性脑出血后SAP发生具有早期的预测价值,同时早期行高侧卧位通气可降低GCS评分≤8分患者SAP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卒中相关性肺炎 高侧卧位通气 危险因素 GCS评分
下载PDF
肝功能指标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短期预后的关联性
3
作者 王亚婷 郭俊爽 +2 位作者 杨凡 董蕊蕊 苗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短期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9例GBS患者,以出院时Hughes功能分级量表(HFGS)评分判定,113例预后良好(HFGS评分≤3),96例预后不良(HFGS评... 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短期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9例GBS患者,以出院时Hughes功能分级量表(HFGS)评分判定,113例预后良好(HFGS评分≤3),96例预后不良(HFGS评分>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功能指标与预后的关系,利用ROC曲线、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评估肝功能指标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的预后预测效能。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指标AGR与GBS短期预后存在关联,OR(95%CI)为0.414(0.179~0.958)。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入院HFGS评分、AGR及两者联合预测GBS短期预后的AUC(95%CI)分别为0.808(0.748~0.867)、0.671(0.597~0.744)、0.847(0.793~0.900),两者联合大于入院HFGS评分和AGR(P<0.05)。两者联合相较于入院HFGS评分、AGR,NRI(95%CI)分别为0.009(-0.008~0.026)、0.636(0.475~0.797),IDI(95%CI)分别为0.025(0.006~0.045)、0.328(0.269~0.387)。结论:入院AGR对GBS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联合入院HFGS评分,可以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短期预后 肝功能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降低第一类代理成本?——基于内部控制和外部治理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苗旺 吴杨 李锐 《科学与管理》 2023年第6期47-55,共9页
降低股东和管理层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是公司治理领域的重要问题,但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如何降低第一类代理成本还没有一致的理论解释。为此,以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内部控制和外部治理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转... 降低股东和管理层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是公司治理领域的重要问题,但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如何降低第一类代理成本还没有一致的理论解释。为此,以2013—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内部控制和外部治理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第一类代理成本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第一类代理成本,稳健性检验支持该结论。机制分析表明,内部控制水平和媒体关注是数字化转型降低第一类代理成本的部分中介。另外,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抑制作用越明显。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在经济效果方面的理论研究,对公司治理研究也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第一类代理成本 内部控制 外部治理 数字经济
下载PDF
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评估及相关因素分析
5
作者 黄培培 苗旺 +4 位作者 王亚婷 高林 张齐 何霞 滕军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331-1337,共7页
目的评估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远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回归社会状况,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性因素,并建立预后不良风险预测模型,为预测重症GBS远期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21-08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病... 目的评估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远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回归社会状况,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性因素,并建立预后不良风险预测模型,为预测重症GBS远期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21-08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病区收治的93例重症GBS患者临床资料;至2022-08成功随访85例,分别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1 a进行Hughes评分,对生活质量进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并对社会功能恢复及自身感受情况评估。以随访1 a时Hughes评分进行分组,分为预后良好组69例(Hughes评分0~2分),预后不良组16例(Hughes评分3~6分),2组间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后不良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通过绘制校准曲线、决策曲线来评估预后不良预测模型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并对患者恢复独立行走所需时间相关因素进行K-M生存曲线分析。结果(1)入住神经ICU患者有感染诱因者占57.0%,合并基础疾病者占53.8%,入住原因82.8%和呼吸系统风险有关;67.7%患者应用呼吸机,44.4%患者辅助通气时长超过2周;主要治疗方案中,单纯免疫球蛋白治疗占63.4%,24.7%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联合其他治疗。(2)重症GBS患者1 a病死率为10.5%,致残率为8.2%。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较大、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瘫痪程度重。其中年龄、发病至ICU时间是重症GBS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3)建立2个因素风险预测模型,并以列线图展示,重症GBS患者预后的校准曲线表明,预测模型与理想模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4)K-M生存曲线分析表明,年龄与恢复独立行走所需时间无关,恢复行走所需时间与是否机械通气相关,机械通气患者总体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5)79.6%的患者日常生活不受影响,48.6%恢复正常工作,10.8%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结论重症GBS患者病死率高,高龄及发病至ICU时间短(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基于年龄及发病至ICU时间两个指标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对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能力。恢复独立行走所需时间与是否机械通气相关,与年龄无关。大多数生存患者恢复正常日常生活,近半数患者恢复社会工作,约1/10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吉兰-巴雷综合征 预后 运动功能 社会功能 年龄 机械通气
下载PDF
近距离采空区下回采巷道分区支护方案设计及应用
6
作者 苗旺 《煤》 2024年第11期97-100,共4页
极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期间,受上层煤采动影响,下层煤回采巷道易出现顶板破碎、支护困难等问题。文章以隆安煤业11_下302工作面为工程实例,采用现场调研、钻孔窥视、工程类比、工业应用等方法,进行近距离采空区下回采巷道矿压特征、顶板... 极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期间,受上层煤采动影响,下层煤回采巷道易出现顶板破碎、支护困难等问题。文章以隆安煤业11_下302工作面为工程实例,采用现场调研、钻孔窥视、工程类比、工业应用等方法,进行近距离采空区下回采巷道矿压特征、顶板可锚性、分区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常规锚网索无法控制巷道围岩的过度变形、破坏,厚度1~5.5 m的层间岩层具有良好的可锚性,根据层间岩层厚度设计巷道分区支护方案并在11_下302运输巷应用,改进方案条件下,巷道变形量在设计允许的合理范围内,可满足11_下302工作面生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近距离煤层 可锚性 分区支护
下载PDF
MEC环境中面向5G网络切片的计算卸载方法
7
作者 张俊杰 王鹏飞 +2 位作者 陈哲毅 于正欣 苗旺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85-2293,共9页
5G网络切片与计算卸载技术的出现,有望支持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系统在降低服务延迟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然而,由于MEC系统状态的动态性与用户需求的多变性,如何有效结合网络切片与... 5G网络切片与计算卸载技术的出现,有望支持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系统在降低服务延迟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然而,由于MEC系统状态的动态性与用户需求的多变性,如何有效结合网络切片与计算卸载技术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有解决方案通常依赖于静态网络资源划分或系统先验知识,无法适应动态多变的MEC环境,造成了过度的服务延时与不合理的资源供给.为解决上述重要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MEC环境中面向5G网络切片的计算卸载(Computation Offloading towards Network Slicing,CONS)方法.首先,基于对历史用户请求的分析,设计了一种门控循环神经网络对未来时隙的用户请求数量进行精确预测,结合用户资源需求对网络切片进行动态调整.接着,基于网络切片资源划分的结果,设计了一种双延迟深度强化学习对计算卸载与资源分配进行决策,通过解决Q值过高估计和高方差问题,进而有效逼近动态MEC环境下的最优策略.基于真实用户通信流量数据集,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的CONS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其他5种基准方法相比,CONS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服务提供商的收益,且在不同场景下均展现出了更加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网络切片 计算卸载 资源分配 深度强化学习
下载PDF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四联药物疗法对胃溃疡合并穿孔患者应激反应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董鹏 苗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54-0058,共5页
研究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四联药物疗法对胃溃疡穿孔患者应激反应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手术联合四联药物疗法。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 研究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四联药物疗法对胃溃疡穿孔患者应激反应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入院顺序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手术联合四联药物疗法。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指标、IL-1β、PCT、IL-10、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AS、MTL、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联合四联药物疗法能够提高胃溃疡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各项临床指标,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和疼痛感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水平,减少术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 四联药物疗法 胃溃疡 胃穿孔 应激反应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移动边缘计算中基于Actor-Critic深度强化学习的任务调度方法
9
作者 黄一帆 曾旺 +2 位作者 陈哲毅 于正欣 苗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0-155,共6页
移动边缘计算(MEC)通过将计算与存储资源部署至网络边缘,有效降低了任务响应时间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由于MEC系统状态的动态性和用户需求的多变性,如何进行有效的任务调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合理的任务调度策略将严重影响系统的整体... 移动边缘计算(MEC)通过将计算与存储资源部署至网络边缘,有效降低了任务响应时间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由于MEC系统状态的动态性和用户需求的多变性,如何进行有效的任务调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合理的任务调度策略将严重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现有工作通常对任务采用平均分配资源或基于规则的策略,不能有效地处理动态的MEC环境,这可能造成过多的资源消耗,进而导致服务质量(QoS)下降。针对上述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种MEC中基于Actor-Critic深度强化学习的任务调度方法(TSAC)。首先,提出了一种面向边缘环境的任务调度模型并将任务等待时间和任务完成率作为优化目标;其次,基于所提系统模型与深度强化学习框架,将联合优化问题形式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最后,基于近端策略优化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掩码机制,在避免智能体做出违反系统约束的动作和策略突变的同时提高了TSAC的收敛性能。基于谷歌集群真实运行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与深度Q网络方法相比,至少降低6%的任务等待时间,同时提高4%的任务完成率,验证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任务调度 深度强化学习 掩码机制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10
作者 朱守同 苗旺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7期25-28,共4页
目的 研究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ACC)治疗中,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的效果。方法... 目的 研究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ute Calculous Cholecystitis,ACC)治疗中,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沛县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78例AC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LC治疗,观察组行PTGBD联合LC治疗。对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和中转开腹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和腹腔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中转开腹率分别为2.56%、0,均低于对照组的20.51%、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2、4.514,P均<0.05)。结论 予以ACC患者PTGBD+LC治疗效果显著,可减轻其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降低中转开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并发症
下载PDF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11
作者 朱守同 苗旺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8期121-124,共4页
目的分析保乳术、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breast cancer,BC)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3年5月沛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BC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以保乳术治疗,对照组以改良根治术治疗。... 目的分析保乳术、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breast cancer,BC)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3年5月沛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BC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以保乳术治疗,对照组以改良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乳房美观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清扫淋巴结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手术及住院用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乳房美观优良率为87.50%(35/40),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患者早期予以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均可发挥一定作用,但保乳术术后恢复更快,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更少,乳房美观性更好,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并发症 保乳术 改良根治术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局部脑氧饱和度对脑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赵送会 李彪 +1 位作者 岳赛超 苗旺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5-10,共6页
目的探究重症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nous acidic protein,GFAP)及局部脑氧饱和度(loc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cO2)... 目的探究重症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nous acidic protein,GFAP)及局部脑氧饱和度(loc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cO2)对脑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sTBI患者112例,根据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脑功能预后分组,分为脑功能预后不良组(GOS≤3分)与预后良好组(GOS>3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TSP-1、GFAP及rScO2,并分析血清TSP-1、GFAP及rScO2与sTBI患者脑功能预后的关系,评价血清TSP-1、GFAP及rScO2对脑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并比较不同TSP-1、GFAP及rScO2水平患者病死率,分析血清TSP-1、GFAP及rScO2对sTBI患者病死风险的影响。结果脑功能预后不良组58例(51.79%),预后良好组54例(48.21%)。预后不良组血肿量、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与脑疝比例均较预后良好组高,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较预后良好组低(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SP-1、GFAP均较预后良好组高,rScO2较预后良好组低(P<0.05)。血清TSP-1、GFAP及rScO2为sTBI患者脑功能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TSP-1、GFAP及rScO2预测脑功能预后的AUC值分别为0.771、0.778、0.795,三者联合预测AUC值为0.930,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82.76%、87.04%。血清TSP-1、GFAP高水平亚组病死率明显高于低水平亚组,rScO2高水平亚组低于低水平亚组(P<0.05);当血清TSP-1、GFAP及rScO2处于高水平时,sTBI患者病死风险分别是低水平的4.667(1.419~15.350)倍、3.250(1.129~9.359)倍、0.133(0.032~0.556)倍。结论sTBI患者血清TSP-1、GFAP升高,rScO2下降,相关指标有助于预测脑功能预后与死亡风险,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重型 脑功能预后 血小板反应蛋白-1 局部脑氧饱和度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内皮祖细胞形态学和功能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苗旺 郭伟新 +4 位作者 刘恒方 杨期东 谢晓云 鲍娟 罗红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31-1335,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动态形态学和功能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离、诱导分化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和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动态观察两组内皮祖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两组患者内皮祖细胞集落和细胞...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来源的内皮祖细胞动态形态学和功能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离、诱导分化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和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动态观察两组内皮祖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两组患者内皮祖细胞集落和细胞计数、黏附、增殖及迁移能力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组内皮祖细胞集落计数为(5.87±0.55),细胞计数为(74.73±11.38),黏附能力为(26.13±5.13),增殖能力为(0.273±0.060),迁移能力为(15.83±2.02);高血压组内皮祖细胞集落计数为(1.73±0.24),细胞计数为(56.70±9.72),黏附能力为(19.97±3.07),增殖能力(0.192±0.058)而迁移能力为(10.33±2.30)。两组相比,脑出血组内皮组细胞功能明显增强,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与高血压组相比,脑出血组内皮祖细胞和集落出现较早,集落体积较大和典型,细胞密度较大。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内皮祖细胞数目增多,黏附、增殖和迁移功能增强。这可能有助于血管损伤的修复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脑出血 高血压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消融指数指导下高功率消融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苗旺 张楠 +1 位作者 郭敏 王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消融指数指导下高功率消融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高功率(45 W)消融的老年房颤患者50例为高功率组,另选常规功率消融(35W)50例患者为常规功率组,2... 目的探讨消融指数指导下高功率消融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高功率(45 W)消融的老年房颤患者50例为高功率组,另选常规功率消融(35W)50例患者为常规功率组,2组相同消融指数指导消融。消融终点为双侧肺静脉隔离,比较2组手术相关参数、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率。结果高功率组中阵发性房颤比例明显高于常规功率组(76.0%vs 54.0%,P=0.021)。高功率组较常规功率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阵发性房颤为[(229.6±8.0)min vs(238.5±2.8)min,P=0.006],持续性房颤为[(237.5±12.8)min vs(263.0±22.8)min,P=0.024]。高功率组较常规功率组消融时间明显缩短,阵发性房颤为[(1384.4±78.3)s vs(1695.5±89.1)s,P=0.022],持续性房颤为[(1622.5±122.9)s vs(2037.0±437.9)s,P=0.045]。2组肺静脉隔离率均为100.0%。2组均未发生消融相关并发症,随访3个月时,高功率组与常规功率组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和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房颤复发比例比较无显著差异(10.5%vs 11.1%,8.3%vs 13.0%,P>0.05)。结论在老年房颤患者中,高功率消融较常规功率消融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消融时间,不增加手术并发症、不影响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心房颤动 手术时间 认知障碍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超深淤泥地质中原土固化技术的研究
15
作者 葛永琪 李军军 +2 位作者 刘明哲 苗旺 曲云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1期154-157,共4页
本文综合分析了超深淤泥地质中原土固化技术的环境与经济意义,并探讨了该技术的具体应用和研究进展,首先,文中讨论了原土固化技术在减少生态足迹、成本节约与投资回报方面的环境与经济效益,以及其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随后,评... 本文综合分析了超深淤泥地质中原土固化技术的环境与经济意义,并探讨了该技术的具体应用和研究进展,首先,文中讨论了原土固化技术在减少生态足迹、成本节约与投资回报方面的环境与经济效益,以及其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随后,评估了当前原土固化技术的成熟度和应用范围,并指出了技术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挑战。最后,通过案例研究和效果评估,详细描述了原土固化技术在超深淤泥地质中的应用步骤、施工策略及其效果,同时提出了技术创新与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淤泥地质 原土固化技术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继发意识障碍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苗旺 杨期东 +4 位作者 王蕾 刘恒方 罗红波 鲍娟 郭伟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继发意识障碍的原因分析。方法37例Wallenberg综合征意识障碍患者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对部分患者出现的异常呼吸形式进行分析,侧脑室前角穿刺测定侧脑室压力患者20例(侧脑室穿刺组),记录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并... 目的探讨Wallenberg综合征患者继发意识障碍的原因分析。方法37例Wallenberg综合征意识障碍患者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对部分患者出现的异常呼吸形式进行分析,侧脑室前角穿刺测定侧脑室压力患者20例(侧脑室穿刺组),记录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并与保守治疗的17例患者(保守治疗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Wallenberg综合征意识障碍患者第四脑室闭塞,急性幕上积水;颅内压明显升高;部分患者出现大脑半球受损的呼吸类型;侧脑室穿刺组患者意识障碍迅速恢复(12.7±5.3)h,异常呼吸类型迅速消失。保守治疗组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慢(10.1±5.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幕上积水可能是Wallenberg综合征意识障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外侧综合征 意识障碍 侧脑室 颅内压 穿刺术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首日凝血功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苗旺 赵珂 +7 位作者 郭俊爽 张书语 申楠楠 王慧彬 荆婧 黄培培 张丽娜 滕军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4期1231-1235,共5页
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凝血功能异常影响患者预后。探讨aSAH首日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并分析其与反映意识障碍程度的相关性。为重症aSAH患者首日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40例发病24 h内... 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凝血功能异常影响患者预后。探讨aSAH首日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并分析其与反映意识障碍程度的相关性。为重症aSAH患者首日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40例发病24 h内入住神经重症监护室的aSAH患者,与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对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结果、GCS评分进行分析;根据入院时GCS评分进行亚组分析,比较GCS≤7和GCS>7亚组TEG各项结果;并分析其与GCS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AH患者首日反应凝血因子功能的TEG-R值明显降低(4.18±1.54 vs 6.61±0.95,P=0.001);纤溶系统(LY30、EPL)和其他指标(MA、K、Angel)、常规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7亚组较GCS>7亚组TEG-R值也明显降低(3.32±1.04 vs 5.24±1.41,P<0.001),且TEG-R与GCS评分具有相关性(r=0.551,P<0.001)。结论aSAH首日患者凝血因子功能增强的高凝状态,尤其是GCS≤7的患者,且与GCS高度相关;但纤溶系统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栓弹力图 凝血因子 纤溶系统 凝血异常
下载PDF
通心络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内皮祖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苗旺 刘恒方 +2 位作者 杨期东 罗红波 鲍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15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软斑和/或混合斑)患者20例,分别于通心络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诱导分化其外周血来源的EPCs,培养第7...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软斑和/或混合斑)患者20例,分别于通心络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诱导分化其外周血来源的EPCs,培养第7天测定EPCs的增殖能力、细胞和集落计数并进行对比。结果通心络治疗前EPCs增殖能力为(0.193±0.037),细胞计数为(60.24±11.36),集落计数为(2.50±0.41);治疗后EPCs增殖能力为(0.260±0.044),细胞计数为(80.16±14.01),集落计数为(4.22±0.79),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可以增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EPCs的增殖能力,增加EPCs集落和细胞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斑块
下载PDF
神经重症急性期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苗旺 张书语 +6 位作者 郭俊爽 申楠楠 任志平 宋丹丹 臧秋玲 崔璨 滕军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7期1525-1529,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重症患者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相关因素,为寻找早期、敏感的DVT预测和干预指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07―2019-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四肢深静脉彩色超声检查的2031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其DVT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重症患者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相关因素,为寻找早期、敏感的DVT预测和干预指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07―2019-1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四肢深静脉彩色超声检查的2031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其DVT的发生率。并将生化、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及下肢深静脉彩超结果均齐全的284例患者分为有血栓组和无血栓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31患者中DVT 516例,发生率25.4%。资料齐全的284例患者中,DVT 120例,无DVT 164例;其中无症状DVT 109例(90.83%),包括肌间DVT 103例,肌间合并非肌间3例,非肌间DVT3例;症状性DVT 11例(9.17%)。与无DVT组相比,DVT组患者年龄较大(63.28±12.20 vs 57.77±15.62);TEG-R值减小4.30(3.80,5.60)vs 4.80(4.10,5.80);TEG-K值减小1.50(1.20,1.80)vs 1.60(1.30,2.20);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in time,APTT)缩短28.05(26.03,30.8)vs 29.10(27.00,31.58);D-二聚体增高0.76(0.35,1.85)vs 0.46(0.18,0.90),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升高6.31(2.79,12.77)vs 3.98(1.87,8.49);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重症急性期约1/4患者将发生DVT,且以无症状性的下肢肌间静脉血栓为主;与DVT相关因素为患者年龄偏大,凝血因子功能增强,纤维蛋白原功能增强,FDP和D-二聚体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深静脉血栓 血栓弹力图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D-二聚体
下载PDF
侧脑室穿刺和去骨瓣减压对Wallenberg综合征意识障碍的治疗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苗旺 杨期东 +4 位作者 王蕾 刘恒方 罗红波 陶盛忠 申向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1-753,共3页
目的评价去骨瓣减压和侧脑室穿刺对Wallenberg综合征意识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4例Wallenberg综合征意识障碍患者采用侧脑室前角穿刺20例,去骨瓣减压治疗14例,比较2组患者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并发症例数,治疗前后的Glasgow-Pittsberg评... 目的评价去骨瓣减压和侧脑室穿刺对Wallenberg综合征意识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对34例Wallenberg综合征意识障碍患者采用侧脑室前角穿刺20例,去骨瓣减压治疗14例,比较2组患者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并发症例数,治疗前后的Glasgow-Pittsberg评分。结果侧脑室穿刺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12.7±5.3)h,并发症5例(25.0%),去骨瓣减压组患者意识障碍持续时间(21.6±8.5)h,并发症9例(64.3%),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lasgow-Pittsberg评分侧脑室穿刺组治疗前(27.4±1.2),治疗后(34.3±0.4);去骨瓣减压组(26.6±1.5);治疗后(34.5±0.6),治疗前后2组各自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穿刺和去骨瓣减压均能改善Wallenberg综合征意识障碍患者Glasgow-Pittsberg评分。侧脑室穿刺与去骨瓣减压相比可以减少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和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LLENBERG综合征 意识障碍 侧脑室穿刺 去骨瓣减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