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冰作品
1
作者 葛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3年第11期136-136,共1页
下载PDF
葛冰版画作品
2
作者 葛冰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3-173,共1页
葛冰,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版画理论与创作研究。
关键词 版画作品 葛冰 硕士研究生 美术学院 西南大学 创作研究 画理
原文传递
葛冰/版画作品
3
作者 葛冰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6-166,共1页
原文传递
作家父女的书中约会——对话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葛冰、葛竞
4
作者 葛冰 葛竞 嘉木 《父母必读》 2014年第7期26-28,共3页
一对父女,两位作家,女儿是父亲的创作源泉,父亲是女儿一路追随的榜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和书的约会历程。
关键词 文学作家 约会 葛冰 儿童 对话 葛竞 创作源泉 父亲
原文传递
燃气轮机中心分级燃烧器天然气掺氢燃烧的受迫振荡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史挺 金明 +1 位作者 葛冰 臧述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311,共8页
天然气掺氢燃烧是燃气轮机机组降低碳排放重要措施之一,但掺氢燃料的组分变化会导致燃烧室火焰结构及燃烧稳定性发生变化.为分析中心分级燃烧器掺氢燃烧条件下的燃烧不稳定性问题,通过试验研究了燃烧器入口速度扰动下,不同掺氢比对中心... 天然气掺氢燃烧是燃气轮机机组降低碳排放重要措施之一,但掺氢燃料的组分变化会导致燃烧室火焰结构及燃烧稳定性发生变化.为分析中心分级燃烧器掺氢燃烧条件下的燃烧不稳定性问题,通过试验研究了燃烧器入口速度扰动下,不同掺氢比对中心分级掺氢燃烧的瞬态火焰结构、压力以及热释放响应的影响,并利用本征正交分解(POD)法提取了火焰脉动的特征模态,发现其主要包含火焰干涉区强脉动和轴向扰动两种模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掺氢体积比从0%增大到30%,火焰前沿向上游移动,两级火焰间距缩短,火焰干涉对应的脉动模态的能量占比增大,加强了压力与热释放的耦合,导致燃烧室内的压力响应增大9%,热释放响应增大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分级燃烧器 天然气掺氢 受迫振荡 本征正交分解
下载PDF
燃料分级对贫预混多喷嘴燃烧器火焰动态响应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陆羽笛 金明 +3 位作者 李昱泽 李原森 葛冰 臧述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2,共8页
贫预混多喷嘴燃料分级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局部热负荷,从而降低NOx排放并拓宽工况范围,是现代重型燃气轮机低排放燃烧室的主要燃烧方式。本文开展了燃料分级及当量比变化对贫预混多喷嘴燃烧火焰动态响应的影响研究。利用扬声器产生火焰的... 贫预混多喷嘴燃料分级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局部热负荷,从而降低NOx排放并拓宽工况范围,是现代重型燃气轮机低排放燃烧室的主要燃烧方式。本文开展了燃料分级及当量比变化对贫预混多喷嘴燃烧火焰动态响应的影响研究。利用扬声器产生火焰的受迫振荡,利用压力脉动传感器与光电倍增管完成了多喷嘴火焰响应特性的试验分析。试验表明,燃烧室内压力波动与热释放率波动随扰动频率同步变化。当量比低于0.53时,多喷嘴火焰传递函数呈现单峰的特征。当量比大于0.64时,多喷嘴火焰传递函数呈现双峰特征,且火焰响应增强。延迟时间τ随着当量比的增大而减小。燃料分级将使得火焰动态响应特征频率发生偏移。增加喷嘴数量使得火焰传递函数幅值上升,火焰响应增强,峰值频率增大,延迟时间偏短。对于采用多喷嘴燃料分级技术的燃烧室,负荷上升将导致火焰趋于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多喷嘴 燃料分级 当量比 火焰动态响应 火焰传递函数
下载PDF
筒形五喷嘴燃烧室冷态时均流场特性实验研究
7
作者 金明 陆羽笛 +3 位作者 刘占南 吉雍彬 葛冰 臧述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24,共8页
为深入研究五喷嘴燃烧室的流场特性,采用高频PIV测量方法对燃烧室中心截面的冷态流场开展实验研究,主要分析了燃烧室入口速度以及中心喷嘴旋流强度对五喷嘴燃烧室中心截面的时均流场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心喷嘴和外侧喷嘴出口均... 为深入研究五喷嘴燃烧室的流场特性,采用高频PIV测量方法对燃烧室中心截面的冷态流场开展实验研究,主要分析了燃烧室入口速度以及中心喷嘴旋流强度对五喷嘴燃烧室中心截面的时均流场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心喷嘴和外侧喷嘴出口均存在主回流区,外侧喷嘴与燃烧室壁面间存在角回流区,相邻喷嘴射流相互干涉。喷嘴旋流强度相同时,入口速度由10 m/s增大到20 m/s,中心喷嘴和外侧喷嘴的回流区形态、主回流区长度、最大回流速度位置和气流合并点位置基本不变。入口速度为14.3 m/s时,中心喷嘴旋流强度由0.63增大到0.84,中心喷嘴回流区长度增大,外侧喷嘴回流区长度不变,主回流区最大回流速度显著增大,且更靠近喷嘴出口,气流合并点径向位置基本不变,轴向位置向喷嘴出口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喷嘴燃烧室 粒子图像速度仪 入口速度 旋流强度 回流区
下载PDF
旋流冲击下不同孔型发散冷却壁面耦合传热特性对比
8
作者 芦翔 贾玉良 +2 位作者 葛冰 臧述升 韩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11-1818,共8页
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考察了不同冷气压降下圆孔、扇形孔和扩张孔的发散冷却特性。结果表明:由于旋流冲击效应,壁面出现局部低冷效区域,且与孔型无关;孔型变化仅影响壁面的冷却效果,增大冷却空气压降可改善冷效效果,低冷效区域的面积也随... 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考察了不同冷气压降下圆孔、扇形孔和扩张孔的发散冷却特性。结果表明:由于旋流冲击效应,壁面出现局部低冷效区域,且与孔型无关;孔型变化仅影响壁面的冷却效果,增大冷却空气压降可改善冷效效果,低冷效区域的面积也随之减小;冷却孔型和冷却空气压降的差异会导致最低冷效点位置发生迁移;随着冷气速度的增大,该点位置向上游方向迁移;就均匀性而言,冲击点圆孔的最低效率比面积平均值降低14.3~27.5百分点,扇形孔和扩张孔的最低冷效与平均水平差别更大,冷效均匀性更差;扩张孔的综合冷却效率最高,但均匀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散冷却 旋流冲击 冷却孔型 耦合传热特性 低冷效区域
下载PDF
次级燃烧对轴向分级燃烧室燃烧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9
作者 隋永枫 张宇明 +4 位作者 臧鹏 贾玉良 衡思江 傅燕妮 葛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9-1147,共9页
为了获得燃气轮机轴向分级燃烧室非预混燃烧模式下次级燃烧对排放和燃烧振荡特性的影响规律,探索燃料轴向分级条件下稳定低排放的升负荷方式,选用某型F级燃气轮机轴向分级燃烧室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低燃烧室出口温度下加入次... 为了获得燃气轮机轴向分级燃烧室非预混燃烧模式下次级燃烧对排放和燃烧振荡特性的影响规律,探索燃料轴向分级条件下稳定低排放的升负荷方式,选用某型F级燃气轮机轴向分级燃烧室开展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低燃烧室出口温度下加入次级燃料会抑制CO的消耗,导致CO排放急剧增加;次级燃料的加入以及次级当量比的增高会导致NO_(x)排放降低,但负荷增加会削弱次级燃烧降低NO_(x)排放的能力.次级燃料的加入以及次级当量比的增高会抑制较低频带(75~90 Hz)内的燃烧振荡;当次级当量比高于阈值(0.19)时,次级燃料的加入才会对较高频带(175~210 Hz)内的燃烧振荡起到抑制效果.此外,综合考虑次级燃烧对排放和燃烧振荡影响规律,获得了轴向分级燃烧室在较高负荷区间(20%~50%负荷)内的低排放、稳定燃烧的运行范围和升负荷方式,为机组升负荷过程中的稳定低排放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分级燃烧室 非预混燃烧模式 次级燃烧 排放 燃烧振荡
下载PDF
旋流对氢气微混扩散燃烧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史挺 刘怡 +3 位作者 贾世琦 葛冰 段冬霞 臧树升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1-1407,共7页
在当量比0.3~0.5的条件下,针对旋流数为0.62与无旋流2种微混扩散燃烧器开展了试验研究,考察了旋流作用对微混扩散燃烧流场、火焰结构、NO_(x)排放以及燃烧不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运用OH*化学发光法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捕获了火焰与流... 在当量比0.3~0.5的条件下,针对旋流数为0.62与无旋流2种微混扩散燃烧器开展了试验研究,考察了旋流作用对微混扩散燃烧流场、火焰结构、NO_(x)排放以及燃烧不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运用OH*化学发光法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捕获了火焰与流动结构。结果表明:加入旋流能够通过改变流场结构,使火焰高度降低44%,进而缩短停留时间,最终实现NO_(x)排放体积分数减少63.4%;无旋流微混扩散火焰脉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高当量比下火焰径向膨胀区的生成,而旋流的加入可以抑制径向膨胀区的生成,从而在宽负荷范围内实现抑制燃烧振荡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混扩散燃烧 旋流 火焰结构 燃烧振荡 NO_(x)排放
下载PDF
H_(2)/CH_(4)燃料轴向分级燃烧再燃火焰流动与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11
作者 李原森 李昱泽 +1 位作者 肖运来 葛冰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85-1392,共8页
燃料轴向分级(AFS)燃烧技术是目前重型燃气轮机的先进低污染燃烧技术。为了揭示H_(2)/CH_(4)燃料种类和射流角对轴向分级燃烧的再燃区流场、火焰结构的影响规律,使用高频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和OH^(*)基自发光技术,探究射流当量比为0.... 燃料轴向分级(AFS)燃烧技术是目前重型燃气轮机的先进低污染燃烧技术。为了揭示H_(2)/CH_(4)燃料种类和射流角对轴向分级燃烧的再燃区流场、火焰结构的影响规律,使用高频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和OH^(*)基自发光技术,探究射流当量比为0.6、动量通量比为6时90°和45°射流角对不同种类的燃料轴向分级流场、再燃火焰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射流角为90°时,射流根部会产生明显的回流区;射流火焰存在周期性脉动;当射流角为45°时,剪切层在射流根部不会产生明显的回流区,射流火焰燃烧更加稳定,燃料在低速区的化学停留时间更短,对于火焰传播速度快、容易回火的氢气燃料有较好的适应性;甲烷燃料掺氢增加了射流火焰的传播速度,随着掺氢比的增加,射流火焰从脱体火焰逐渐变为连续火焰,迎风侧射流火焰分支出现,反应区长度缩短并且变小,火焰强度增强,火焰根部向喷嘴出口移动并最终附着在射流喷嘴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轴向分级 射流角 二级火焰结构 掺氢燃烧
下载PDF
石香薷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3
12
作者 葛冰 卢向阳 +1 位作者 易克 蒋红梅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2-305,共4页
本文综述了石香薷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和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说明了石香薷在医药、食品、畜禽饲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石香薷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石香薷 研究概况 挥发油 开发 利用
下载PDF
回流燃烧湍流流场激光可视化实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葛冰 臧述升 +1 位作者 周见广 翁史烈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9-854,共6页
实验测量了钝体后丙烷/空气湍流扩散燃烧流场及其对应的冷态流场,分析了两种流场的异同点。利用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PIV)技术对4种不同工况的冷热态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燃烧火焰内部的速度场和相应工况下的冷态速度场。结果表明,冷热... 实验测量了钝体后丙烷/空气湍流扩散燃烧流场及其对应的冷态流场,分析了两种流场的异同点。利用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PIV)技术对4种不同工况的冷热态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燃烧火焰内部的速度场和相应工况下的冷态速度场。结果表明,冷热态流场的速度分布总体相似,但与冷态流场相比,燃烧状态下流场回流区的中心位置升高,长度增加,最大回流速度减小,速度场变得相对紊乱。实验表明,在对湍流扩散燃烧流场作深入研究时,仅利用冷态实验来模拟燃烧状况是不能满足要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湍流扩散燃烧 激光燃烧诊断 PIV测量 钝体
下载PDF
加湿回流湍流扩散燃烧流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葛冰 臧述升 顾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87-1292,共6页
实验测量了加湿、不加湿状况下钝体后丙烷/空气湍流扩散燃烧流场,分析了两种燃烧流场的异同点.实验中采用粒子图像速度场(PIV)测量技术测量了钝体后加湿、不加湿扩散燃烧流场的速度分布,利用高温热电偶测量了两种流场火焰内部的温度分布... 实验测量了加湿、不加湿状况下钝体后丙烷/空气湍流扩散燃烧流场,分析了两种燃烧流场的异同点.实验中采用粒子图像速度场(PIV)测量技术测量了钝体后加湿、不加湿扩散燃烧流场的速度分布,利用高温热电偶测量了两种流场火焰内部的温度分布,使用气体分析仪测量了两种流场的NO分布.结果表明:加湿扩散燃烧流场与不加湿扩散燃烧流场虽然总体相似,但加湿使得燃烧流场回流区中心的位置前移、回流区长度减小、燃烧区最高温度降低,并且使得燃烧室内的NO浓度降低;加湿有利于燃烧室轴向尺寸的缩小,提高了燃烧室内温度分布的均匀度,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扩散燃烧 湿空气燃烧 粒子图像速度场 测量 钝体
下载PDF
金银花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75
15
作者 葛冰 卢向阳 +1 位作者 易克 田云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年第5期13-16,共4页
本文综述了中药金银花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概况。说明金银花在医药、食品、轻化产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关键词 药理作用 活性成分 金银花 中药 研究进展 医药 综述 开发利用 应用 用途
下载PDF
钝体燃烧器火焰变化过程的速度分布特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葛冰 臧述升 顾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8,共5页
实验测量了变工况钝体回流扩散燃烧速度场,定量确定钝体回流燃烧火焰和中心射流主导火焰的转换曲线,分析了燃空速度比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实验中利用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PIV)技术对不同燃空速度比下的钝体回流扩散燃烧流场进行了测量,... 实验测量了变工况钝体回流扩散燃烧速度场,定量确定钝体回流燃烧火焰和中心射流主导火焰的转换曲线,分析了燃空速度比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实验中利用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PIV)技术对不同燃空速度比下的钝体回流扩散燃烧流场进行了测量,考察不同火焰的结构特性及其内部流动状况。由火焰的速度场出发,确定了钝体回流燃烧火焰和中心射流主导火焰的转换曲线。根据测量所得数据发现燃空速度比是决定钝体轴线上最小速度大小及相对位置的主要因素,燃空速度比是决定钝体轴线最小速度与钝体表面距离的重要参数:随着燃空速度比的增加,轴线上最小速度与钝体表面的相对距离先迅速增加,后略有降低,然后再次迅速增加;轴线上最小速度与燃空速度比成线性关系,随着燃空速度比的增加,轴线上最小速度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扩散燃烧 激光燃烧诊断 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 钝体
下载PDF
湿度变化对双旋流合成气非预混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葛冰 田寅申 +1 位作者 谢岳生 臧述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6-749,755,共5页
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高温细丝热电偶及红外气体分析仪对不同空气湿度下的双旋流合成气非预混燃烧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合成气火焰的基本形态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燃烧室中心轴线处OH自由基浓度... 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高温细丝热电偶及红外气体分析仪对不同空气湿度下的双旋流合成气非预混燃烧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合成气火焰的基本形态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燃烧室中心轴线处OH自由基浓度越来越低,荧光信号强度明显变弱,火焰根部逐渐出现W型分布特征,燃烧室排气温度缓慢下降;当空气加湿量φ(空气中水蒸气体积与干空气体积之比)为0-30%时,CO排放量变化不大,但是当φ=40%时CO排放迅速增加,而当φ=50%时,CO排放已经不稳定,燃烧振荡,容易熄火.此外,NOx排放随着φ增加下降明显,但是当φ〉20%时,NOx排放的下降趋势会变慢,继续增加水蒸气对NOx排放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流燃烧 合成气燃烧 湿空气燃烧 平面诱导荧光测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葛冰 马千红 李康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7期1956-1957,F0002,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肺内炎性结节与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以提高肺孤立性结节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或CT随访证实的肺炎性结节和4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CT扫描征象。结果对病变的形态及边缘特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 目的分析肺内炎性结节与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以提高肺孤立性结节定性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或CT随访证实的肺炎性结节和4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CT扫描征象。结果对病变的形态及边缘特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病变周边的征象进行鉴别分析,能提高炎性结节及周围型肺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性结节 周围型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旋流非预混燃烧火焰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葛冰 臧述升 郭培卿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69-1972,共4页
利用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技术(PIV)对不同工况下的旋流非预混燃烧流场进行了测量,考察不同燃空速度比下旋流火焰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轴向截面上径向平均速度流场以燃烧器轴线呈中心对称,轴向平均速度、轴向脉动速度和径向脉动速度沿燃... 利用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技术(PIV)对不同工况下的旋流非预混燃烧流场进行了测量,考察不同燃空速度比下旋流火焰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轴向截面上径向平均速度流场以燃烧器轴线呈中心对称,轴向平均速度、轴向脉动速度和径向脉动速度沿燃烧器轴线成对称分布,且轴向平均速度和轴向脉动速度的最大值出现在轴线处。随燃空速度比的增大,轴向平均速度和脉动速度增大,随着与燃烧器表面的距离增加,流场截面上轴向平均速度和脉动速度差异不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燃烧 湍流非预混燃烧 PIV测量
下载PDF
复方白头翁颗粒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疗效试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葛冰 刘澜 +3 位作者 李复煌 张俊儒 黄建茹 汪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1-113,共3页
本试验采用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病理模型,进行复方白头翁颗粒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复方白头翁颗粒高剂量组(4.0 g/L)、中剂量组(2.0 g/L)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有效率分别为83.33%、76.67%,与复方磺... 本试验采用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病理模型,进行复方白头翁颗粒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复方白头翁颗粒高剂量组(4.0 g/L)、中剂量组(2.0 g/L)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有效率分别为83.33%、76.67%,与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白头翁颗粒 大肠杆菌病 白头翁皂苷B4 小檗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