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卵巢大鼠骨骼肌形态和功能变化研究
1
作者 黄威 蔡贤华 +3 位作者 涂敏 王丹 瞿浩 李易荣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去卵巢对大鼠骨骼肌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不做特殊处理)、假手术组(暴露双侧卵巢仅切除卵巢周围部分脂肪组织)、模型组(切除双侧卵巢),每组12只,室温(25±1)℃,相对湿度(50±1... 目的探讨去卵巢对大鼠骨骼肌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6只6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不做特殊处理)、假手术组(暴露双侧卵巢仅切除卵巢周围部分脂肪组织)、模型组(切除双侧卵巢),每组12只,室温(25±1)℃,相对湿度(50±10)%,光照黑暗各12h交替下饲养12周。分别在0、6、12周测量大鼠前肢肌力,12周后取材,对各组大鼠股四头肌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油红O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肌肉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并计算肌纤维横截面积变化。结果在第6、12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前肢肌力明显高于模型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E染色、油红O染色、Masson染色显示,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肌纤维排列紊乱,肌纤维间隙增宽伴随大量脂肪沉积,胶原纤维增多,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小;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股四头肌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去卵巢后大鼠的骨骼肌形态和功能会发生明显退变,退变主要表现为肌力下降,骨骼肌中脂肪沉积和胶原纤维增多,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卵巢大鼠 骨质疏松 肌少症 骨骼肌 肌力 肌纤维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
作者 张方辉 杨云建 +7 位作者 李奕博 秦佳军 张耀宇 欧阳富成 蔡贤华 魏世隽 徐峰 李智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02-407,共6页
目的 研究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 FNF)空心螺钉内固定(cannulated screw fixation, CSF)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构建一个个体化的股骨头坏死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骨科2018-09/2021-01月252... 目的 研究股骨颈骨折(femoral neck fracture, FNF)空心螺钉内固定(cannulated screw fixation, CSF)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构建一个个体化的股骨头坏死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骨科2018-09/2021-01月252例符合条件的FN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与CSF术后股骨头坏死相关因素,再将它们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并通过Bootstrap法对其进行内部验证并且绘制校准曲线;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并绘制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曲线,以评估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结果 252例FNF患者CSF术后,61例并发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24.2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史、头下型骨折、Garden分型Ⅲ~Ⅳ型、Pauwels分型Ⅱ型、VN分型Ⅱ~Ⅲ型为FNF患者CSF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P<0.05)。校准曲线预测FNF患者CSF术后股骨头坏死发生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的一致性较好,列线图模型预测FNF患者CSF术后股骨头坏死风险内部验证的ROC曲线AUC为0.968(95%CI:0.949~0.987),DCA表明当阈值概率在0~1时模型能够带来临床收益。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个高精度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包括年龄、糖尿病史、骨折线部位、Garden分型、Pauwels分型、VN分型等预测变量,有助于提高对FNF患者CSF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和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空心螺钉内固定 股骨头坏死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结合血压监测对妊娠高血压孕妇血压水平、遵医嘱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储燕 蔡贤华 刘晶晶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9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结合血压监测对妊娠高血压孕妇血压水平、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妇产科治疗的72例妊娠高血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预见性...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结合血压监测对妊娠高血压孕妇血压水平、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妇产科治疗的72例妊娠高血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预见性护理结合血压监测,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遵医嘱行为、心理状态、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监测血压、饮食控制、严格用药、情绪管理、运动锻炼等遵医嘱行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MU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痫、羊水过多、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低体重儿等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结合血压监测对妊娠高血压孕妇有显著效果,能有效降低血压,提高遵医嘱行为率,改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预见性护理 血压监测 血压 遵医嘱行为
下载PDF
不同前路内固定方式治疗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蔡贤华 王威 +5 位作者 王志华 刘海波 徐峰 刘曦明 黄勇 赵继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7-265,共9页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评价三种C2~C3前路内固定方式治疗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1位35岁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16排螺旋CT对枕骨底(C0)~C3节段进行层厚0.5mm的...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评价三种C2~C3前路内固定方式治疗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1位35岁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16排螺旋CT对枕骨底(C0)~C3节段进行层厚0.5mm的薄层扫描,利用Mimics 10.01、Hypermesh V 10.0及ABAQUS 6.11软件,建立正常颈椎C0~C3节段三维六面体网格有限元模型(FE/Intact)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在已验证的C0~C3节段模型上通过弱化网格单元强度的方法模拟建立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模型(FE/Fracture)并进行验证;在FE/Fracture上分别建立三种C2~C3前路内固定模型:前路C2/3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长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FE/cage+ACFLP);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C2/3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短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FE/AOSF+cage+ACFSP);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C2/3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长钢板螺钉内固定模型(FE/AOSF+cage+ACFLP),对FE/Intact、FE/Fracture和三种内固定模型进行边界约束后分别施加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四种生理载荷,比较各模型在不同工况下三维活动的角位移(ROM)及骨折端节点位移变化。结果:建立的FE/Intact外观逼真,几何相似性好,经验证有效。在相同条件下FE/Fracture模型三维活动度较FE/Intact模型明显增大,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方向上的ROM分别增加至FE/Fracture模型的244.7%、203.3%、188.9%、200%;FE/AOSF+cage+ACFLP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方向上的ROM分别为FE/Intact的60.5%、70%、66.7%、62.5%;FE/AOSF+cage+ACFSP在各方向的ROM分别为FE/Intact的118.4%、123.3%、148.1%、175%;FE/cage+ACFLP在各方向上的ROM分别为FE/Intact的123.7%、143.3%、122.2%、137.5%。FE/AOSF+cage+ACFLP稳定性最强,骨折端位移最小;FE/AOSF+cage+ACFSP稳定性较差,其在侧屈和旋转方向上ROM及骨折端位移最大;FE/cage+ACFLP在前屈及后伸方向上提供的稳定性最差,骨折端的位移最大。结论:FE/AOSF+cage+ACFLP固定可为枢椎椎体横行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提供较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达到固定融合C2~C3节段和骨折断端以重建上颈椎稳定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HANGMAN骨折 枢椎 内固定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不同髋臼骨折手术入路选择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蔡贤华 陈庄洪 +7 位作者 徐永年 黄继锋 徐峰 刘曦明 王庆 时宏富 黄卫兵 刘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526-1528,共3页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2005年3月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手术入路选择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术治疗107例,其中,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44例,扩大髂股入路5例,髂腹股沟或前...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2005年3月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手术入路选择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术治疗107例,其中,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44例,扩大髂股入路5例,髂腹股沟或前侧扩大入路30例,前后联合入路28例。获解剖复位66例,满意复位36例,不满意复位5例。随访1~11a,采用美国矫形外科学会髋关节功能评估标准,总优良率89.72%。[结论]骨折类型及其移位方向是确定手术入路的关键因素,骨折合并伤、手术时间及不同手术入路相关副损伤或并发症是其重要参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钉道与椎动脉的解剖学关系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蔡贤华 江斌 +5 位作者 陈庄洪 黄继峰 徐峰 黄卫兵 刘曦明 王华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钉道的安全性。[方法](1)在30套国人干燥寰枢椎标本上测量相关的解剖参数;(2)在6具国人尸体标本上行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术后行X线及CT检查,观察椎动脉与钉道的解剖学关系。[结果]干... [目的]探讨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钉道的安全性。[方法](1)在30套国人干燥寰枢椎标本上测量相关的解剖参数;(2)在6具国人尸体标本上行寰枢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术后行X线及CT检查,观察椎动脉与钉道的解剖学关系。[结果]干燥标本上枢椎上关节面下椎动脉沟深(5.86±1.45)mm;15侧椎动脉沟延伸到枢椎上关节面下内侧1/3,达中1/3和外1/3者分别为36、9侧,其理想钉道内倾角分别为(26.4±3.44)°、(16.1±2.44)°和(15.1±2.24)°。CT图像上测得钉道与椎动脉最小距离位于枢椎椎动脉沟顶点2.75~5.78mm。[结论]枢椎椎动脉沟的位置决定钉道的角度,在枢椎上关节面下钉道与椎动脉关系最为密切,但两者之间仍有一定的安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后路 经关节螺钉内固定 椎动脉 解剖学
下载PDF
有移位髋臼骨折开放复位策略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蔡贤华 陈庄洪 +4 位作者 徐永年 黄继锋 王庆 刘曦明 徐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543-154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995年1月-2006年3月对126例有移位髋臼骨折进行了开放复位内固定,其中,简单骨折61例,复杂骨折65例;陈旧性骨折14例,新鲜骨折112例。根据骨折复杂程度,首先处理关节腔内游离骨块,... [目的]探讨不同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995年1月-2006年3月对126例有移位髋臼骨折进行了开放复位内固定,其中,简单骨折61例,复杂骨折65例;陈旧性骨折14例,新鲜骨折112例。根据骨折复杂程度,首先处理关节腔内游离骨块,将负重区关节软骨下压缩骨折或翻转骨折复位,然后借助器械或手法矫正骨折端旋转或前后(内外)移位,最后解决分离移位,复位后果用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解剖复位78例,满意复位42例,不满意复位6例。随访1-12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47%。[结论]不同的髋臼骨折须采取不同的开放复位策略,其选择决定于髋臼骨折的类型、移位方向及其相应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开放复位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地塞米松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蔡贤华 唐运章 +5 位作者 陈庄洪 徐永年 刘曦明 王庆 徐峰 时宏富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在伴骨折的高危病人中药物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根据预防方法的不同,将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的1481例骨折病人分为四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地塞米松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地塞米松... 目的:探讨在伴骨折的高危病人中药物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根据预防方法的不同,将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的1481例骨折病人分为四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地塞米松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地塞米松组及空白组,观察ISS、FES发病率及死亡例数,然后进行两两对比分析。结果:共发生13例FES,死亡2例,各组ISS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用组FES发病率仅0.30%,明显低于其它各组,且其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5);而其它各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地塞米松能有效地预防高危病人FE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右旋糖酐 地塞米松 FES 脂肪栓塞综合征 预防方法 高危病人 骨折 ISS
下载PDF
腰椎椎体后缘断离症6例报告 被引量:6
9
作者 蔡贤华 徐永年 +2 位作者 陈庄洪 尹成忠 徐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0-291,共2页
腰椎椎体后缘断离症并不多见,其发病机理、临床病理变化、诊断及治疗措施尚需进一步明确〔1~3〕。我们自1995年9月以来收治腰椎椎体后缘断离症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1... 腰椎椎体后缘断离症并不多见,其发病机理、临床病理变化、诊断及治疗措施尚需进一步明确〔1~3〕。我们自1995年9月以来收治腰椎椎体后缘断离症6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1~43岁;腰部外伤史1例,无明显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体后缘断离症 病理 治疗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DHS内固定过度滑动的预防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贤华 徐峰 +3 位作者 刘曦明 尹成忠 王庆 时宏富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1期688-689,共2页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 DHS内固定 过度滑动 预防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贤华 万文兵 +5 位作者 陈庄洪 黄继锋 黄卫兵 徐峰 刘曦明 王华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8-770,共3页
[目的]为国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0套中国成人配套干燥寰枢椎标本上,对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相关解剖学数据进行测量。[结果]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以枢椎前弓下缘与枢椎椎体侧缘交界点上... [目的]为国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50套中国成人配套干燥寰枢椎标本上,对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相关解剖学数据进行测量。[结果]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以枢椎前弓下缘与枢椎椎体侧缘交界点上方4mm处为进钉点,在矢状面上螺钉植入的最小外偏角为(10.80±2.10)°,最大外偏角为(25.13±3.12)°,冠状面上最小后偏角为(8.85±2.12)°,最大后偏角为(26.96+3.09)°,枢椎正中至枢椎横突孔内侧缘距离为(14.12±1.28)mm,内、外侧钉道长度分别为(17.48±2.10)mm和(25.41±2.59)mm。[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中,两侧置入螺钉的理想的钉道角度为外偏10°~25°,后倾9°~27°、理想的螺钉长度为17~25mm,由枢椎前缘正中向外分离显露不宜超过1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 寰枢椎不稳 寰枢关节 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 解剖学测量
下载PDF
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块骨缺损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蔡贤华 罗芝荣 +6 位作者 陈庄洪 徐永年 唐运章 肖昌国 刘曦明 徐峰 时宏富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块骨缺损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 将 32只成年家兔随机分成A、B两组 ,双侧桡骨制成 1cm骨缺损 ,分别植入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 (SDBMG)、全脱钙骨基质明胶 (WDBMG)及SDBMG、自体骨 ,术后定期进行X线... 目的 探讨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块骨缺损的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 将 32只成年家兔随机分成A、B两组 ,双侧桡骨制成 1cm骨缺损 ,分别植入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 (SDBMG)、全脱钙骨基质明胶 (WDBMG)及SDBMG、自体骨 ,术后定期进行X线、组织学检查 (A组 )及生物力学测定 (B组 ) ;临床采用人SDBMG治疗大块骨缺损 31例 ,术后定期进行X线检查。结果 SDBMG呈由表及里的“渐进”诱导成骨过程 ;SDBMG的骨修复作用与自体骨相近 ,SDBMG侧抗压强度与自体骨侧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临床随访示除 1例因适应症选择不当而失败外 ,其它 30例均治愈。结论 SDBMG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和可靠的力学性能 ,可作为自体骨理想的替代材料修复大块骨缺损 ,但对活动期感染性骨缺损宜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 修复 大块骨缺损 实验 疗效 全脱钙骨基质明胶
下载PDF
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 被引量:5
13
作者 蔡贤华 徐永年 +7 位作者 尹成忠 王庆 罗芝荣 唐运章 时宏富 刘曦明 徐峰 苏红军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11期659-661,共3页
目的 观察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 42例。根据改良Evans分类法 ,Ⅲ型骨折 7例 ,Ⅳ型 2 4例 ,Ⅴ型 11例。结果 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满意 ,平均随访 17个月 ... 目的 观察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 42例。根据改良Evans分类法 ,Ⅲ型骨折 7例 ,Ⅳ型 2 4例 ,Ⅴ型 11例。结果 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满意 ,平均随访 17个月 ,全部骨折愈合 ,无髋内翻畸形 ,无钢板螺钉断裂及动力加压螺钉松脱 ,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具有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及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活动等优点 ,是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有效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固定术 不稳定性
下载PDF
成骨细胞对人工关节金属磨损微粒的体外生物学反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蔡贤华 陈安民 陈庄洪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96-698,共3页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 磨损微粒 生物学反应 成骨细胞 金属 假体周围骨溶解 体外 无菌性松动 成纤维细胞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浓度钛微粒对护骨素/护骨素配体基因表达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蔡贤华 陈安民 石晓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8-371,共4页
目的: 探讨磨损微粒引起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机理, 为人工关节假体松动的预防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钛微粒 (粒径 <3μm) 对成骨细胞MG 63细胞进行 24h干预, 半定量RT PCR观察其对护骨素 (OPG) 及护骨素配体 (OPG- L) 基因... 目的: 探讨磨损微粒引起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机理, 为人工关节假体松动的预防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钛微粒 (粒径 <3μm) 对成骨细胞MG 63细胞进行 24h干预, 半定量RT PCR观察其对护骨素 (OPG) 及护骨素配体 (OPG- L) 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钛微粒能上调MG 63细胞OPG及OPG- L基因表达, 且对后者作用强于前者。结论: OPG- L/OPG比率随着钛微粒浓度的加大而增高, 引起骨溶解大于骨形成, 这可能是磨损微粒引起人工关节假体松动的重要原因, 这表明降低OPG- L/OPG比率有可能预防或逆转此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微粒 护骨素 护骨素配体 人工关节
下载PDF
Hangman骨折损伤病理特点及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 被引量:11
16
作者 蔡贤华 陈庄洪 +5 位作者 黄继锋 刘曦明 徐峰 黄卫兵 王庆 时宏富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的损伤病理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Hangman骨折21例,其中双侧椎弓对称性骨折16例,一侧经椎体后缘骨折5例;Ⅱ型骨折14例,ⅡA型6例,Ⅲ型1例;伴颈2椎弓周围骨折6例、颈脊髓不全损伤4例。均采取颈2~3前路植骨融合... 目的探讨Hangman骨折的损伤病理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Hangman骨折21例,其中双侧椎弓对称性骨折16例,一侧经椎体后缘骨折5例;Ⅱ型骨折14例,ⅡA型6例,Ⅲ型1例;伴颈2椎弓周围骨折6例、颈脊髓不全损伤4例。均采取颈2~3前路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骨折均伴不同程度的颈2~3椎间盘、前、后纵韧带损伤;术后3~4个月,骨折及颈2~3椎间均骨性愈合,随访1~4.5年,颈椎活动及神经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Hangman骨折呈双侧对称或非对称性骨折,常伴颈2~3椎间盘、韧带及颈2椎弓周围骨损伤,导致颈2~3失稳,颈前路钢板内固定为其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GMAN骨折 损伤 外科治疗 内固定
下载PDF
后路改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贤华 陈庄洪 +4 位作者 黄继锋 黄卫兵 刘曦明 徐峰 王庆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不稳定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以枢椎下关节突下缘中点为进钉点的后路改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加自体颗粒样松质骨植骨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20例,其中,新鲜外伤4例,陈旧性外伤14例,先天性畸形1例,椎管内肿瘤1例。术后... [目的]探讨寰枢椎不稳定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以枢椎下关节突下缘中点为进钉点的后路改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加自体颗粒样松质骨植骨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20例,其中,新鲜外伤4例,陈旧性外伤14例,先天性畸形1例,椎管内肿瘤1例。术后定期观察椎体复位、内固定、骨融合、临床表现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双侧螺钉内固定20例,加后路钢丝固定3例。寰枢椎获解剖复位19例,大部分矫正1例,内固定位置均良好。随访16~64个月,寰枢椎于术后2~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临床症状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改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可作为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不稳定 经关节螺钉固定 手术 颈椎融合
下载PDF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钉道解剖学测量及临床意义(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贤华 万文兵 +5 位作者 陈庄洪 黄继锋 黄卫兵 徐峰 刘曦明 王华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577-2581,共5页
背景: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在国外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一种新方法,国人相关解剖学数据文献报道极少。目的:测量前路经寰枢关节内固定术钉道的相关解剖学数据。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性实验,于2006-09/2008-04在南方医科大学解剖... 背景: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在国外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一种新方法,国人相关解剖学数据文献报道极少。目的:测量前路经寰枢关节内固定术钉道的相关解剖学数据。设计、时间及地点:测量性实验,于2006-09/2008-04在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和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完成。材料:中国成人配套寰枢椎干燥标本50套,不分性别、年龄,外观排除畸形和破损,采用国产电子游标卡尺(精度0.01mm)及普通国产量角器(精度为0.5°)进行测量。方法:以枢椎前弓下缘与枢椎椎体侧缘交界点上方4mm处即枢椎上关节面下骨凹陷处为进钉点,分别向寰椎侧块后外上角中部拧入1枚长度适当的螺钉,螺钉尖不得穿透寰椎上关节面。主要观察指标:①钉道最小外偏角、最大外偏角、最小后倾角、最大后倾角。②内侧钉道距离、外侧钉道距离。③进钉点至枢椎正中的距离、枢椎体正中与枢椎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进钉点与枢椎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结果:50套寰枢椎干燥标本均进入结果分析。在矢状面上螺钉置入的最小外偏角左侧为(10.80±2.10)°,右侧为(10.76±2.40)°;最大外偏角左侧为(25.13±3.12)°,右侧为(25.12±2.86)°;冠状面上最小后倾角左侧为(8.85±2.12)°,右侧为(9.28±2.65)°;最大后倾角左侧为(26.96±3.09)°,右侧为(27.49±2.51)°;内、外侧钉道左侧长度分别为(17.48±2.10)mm和(25.41±2.59)mm,右侧为(17.49±2.23)mm和(25.58±2.42)mm;枢椎正中至进钉点距离左侧为(9.84±0.69)mm,右侧为(9.81±0.66)mm;枢椎正中至枢椎横突孔内侧缘距离左侧为(14.12±1.28)mm,右侧为(14.60±1.36)mm;进钉点与枢椎横突孔内侧缘的距离左侧为(6.28±1.38)mm,右侧为(6.79±1.39)mm。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置入中,两侧置入螺钉的理想钉道角度为外偏10°~25°,后倾9°~27°,理想的螺钉长度为17~25mm,由枢椎前缘正中向外分离显露不宜超过14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 寰枢椎不稳 寰枢关节 经关节螺钉置入 解剖学测量
下载PDF
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块骨缺损的成骨作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贤华 陈庄洪 +4 位作者 徐永年 唐运章 刘曦明 徐峰 时宏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8-230,共3页
背景:大块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面临的难题之一,自体骨移植疗效最佳,但来源有限,目前尚缺乏自体骨理想的替代材料。目的:探讨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块骨缺损的疗效及替代自体骨的可能性。设计:实验研究设计应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对照实验... 背景:大块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科面临的难题之一,自体骨移植疗效最佳,但来源有限,目前尚缺乏自体骨理想的替代材料。目的:探讨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修复大块骨缺损的疗效及替代自体骨的可能性。设计:实验研究设计应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对照实验。临床研究设计应用以诊断为依据的前后对照研究。单位: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对象:实验在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实验室及武汉理工大学测试中心完成。实验材料为32只本地产健康雄性成年家兔,体质量2.5kg,购自湖北省医学科学院。临床研究对象为1991-01/2001-05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骨科收治的大块骨缺损患者31例,男25例,女6例;平均年龄9岁。方法:将32只家兔随机分成A,B两组,两组双侧桡骨制成1cm骨缺损,两组左侧植入表面脱钙骨基质明胶surface-demineralizedbonematrix()(gelatin,SDBMG,A组右侧植入全脱钙骨基质明胶whollydemineralizedbonematrixgelatin,WDBMG,B组右侧植入自体骨。临床采用人SDBMG)治疗大块骨缺损31例。主要观察指标:①动物术后定期进行X射线、组织学检查(A组)及生物力学测定(B组)。②术后定期进行X射线检查。结果:SDBMG呈由表及里的“渐进”诱导成骨过程;SDBMG的骨修复作用与自体骨相近,抗压强度与自体骨侧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临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基质 明胶 骨/损伤 骨生成
下载PDF
低分子右旋糖酐与地塞米松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蔡贤华 吴璐锋 +4 位作者 刘曦明 徐峰 黄卫兵 汪国栋 魏世俊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效果与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低分子右旋糖酐组(A组)、地塞米松组(B组)、地塞米松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组(C组)及空白对照组(D组),每组20只。均采用油酸静脉注射诱发FES,于药物... 目的探讨药物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效果与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成低分子右旋糖酐组(A组)、地塞米松组(B组)、地塞米松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联用组(C组)及空白对照组(D组),每组20只。均采用油酸静脉注射诱发FES,于药物注射后1、2、3、4小时各取5只大鼠行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测定,取4小时时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随时间的延长,各用药组初期下降的PaO2呈逐渐上升趋势,TNF-α与MPO值明显低于D组,肺部FES病理改变减轻。C组作用最强,B组作用强于A组。结论地塞米松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均可预防大鼠FES,联合用药作用最强,地塞米松次之,阻断FES的多个病理过程是联合用药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栓塞 地塞米松 右旋糖酐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