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流共同作用下废黄河河口水下三角洲地形演变预测模式 被引量:20
1
作者 虞志英 张国安 +2 位作者 金镠 包四林 樊社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83-590,共8页
通过对废黄河河口水下三角洲海域水文、泥沙、沉积和地形的调查分析 ,对组成水下三角洲 - 1 0— - 1 5m以深的平坦海床、- 5— - 1 0m间的水下斜坡、- 5m以浅的近岸浅滩三个地貌单元的水动力特征以及在波流和潮流作用下底部泥沙冲刷率... 通过对废黄河河口水下三角洲海域水文、泥沙、沉积和地形的调查分析 ,对组成水下三角洲 - 1 0— - 1 5m以深的平坦海床、- 5— - 1 0m间的水下斜坡、- 5m以浅的近岸浅滩三个地貌单元的水动力特征以及在波流和潮流作用下底部泥沙冲刷率的横向分布进行计算分析 ,并建立了水下三角洲地形横向剖面地形的演变预测模式。结果表明 ,在三角洲不同地貌单元内 ,由于所处不同的水动力条件和底部泥沙特性 ,出现了不同的侵蚀状态 ,其中在 - 1 0—- 1 5m以深的平坦海床 ,除了 3m以上的大浪外 ,水动力作用以强劲的潮流冲刷为主 ,目前已接近冲刷相对平衡的状态 ;在 - 5— - 1 0m间的水下斜坡 ,受波浪和潮流的共同作用 ,冲刷强度大 ,地形剖面呈继续平行后退状态 ;- 5m以浅的近岸浅滩 ,潮流作用相对较弱 ,以波浪对滩面的刷低为主 ,水深线不断向岸方向移动、滩宽变窄 ;0m以上的潮间带滩地 ,则波浪和潮流作用均较弱 ,近岸高滩接近相对稳定状态 ,有利于海岸线的工程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黄河河口 水下三角洲 地形 演变预测 波浪 潮流 侵蚀
下载PDF
江苏北部废黄河口水下三角洲稳定性和深水港建设 被引量:9
2
作者 虞志英 樊社军 金缪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B12期158-166,共9页
废黄河口三角洲的演化主要表现为水下三角洲大面积的冲蚀和三角洲海岸线的夷平,形成了由—10m以深的平坦悔床、—5m~—10m问的水下斜坡和—5m以浅的近岸浅滩三个地貌单元构成的地形格局。—10m~—15m水下平台稳定,略有冲刷;而水下... 废黄河口三角洲的演化主要表现为水下三角洲大面积的冲蚀和三角洲海岸线的夷平,形成了由—10m以深的平坦悔床、—5m~—10m问的水下斜坡和—5m以浅的近岸浅滩三个地貌单元构成的地形格局。—10m~—15m水下平台稳定,略有冲刷;而水下斜坡随着往复性潮流长轴与斜坡走向逐渐趋于一致,潮流侧向侵蚀弱化;近岸浅滩则表现为人工护岸条件下的有限下切。这为深水港口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近岸水深条件和相对稳定的水陆域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三角洲 潮流 河口 深水港建设 海岸线 地貌单元 地形 废黄河 护岸 冲刷
下载PDF
长江口南汇嘴近岸海床近期演变分析——兼论长江流域来沙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4
3
作者 虞志英 楼飞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7-53,共7页
长江口南汇嘴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处,是长江三角洲南翼向海延伸部分,是长江入海径流和泥沙进入杭州湾和东南沿海的主要输沙通道.在丰富的长江入海泥沙供应下,随着长江三角洲的向海伸展,南汇嘴近岸海床不断淤积.进入20世纪90年代,... 长江口南汇嘴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处,是长江三角洲南翼向海延伸部分,是长江入海径流和泥沙进入杭州湾和东南沿海的主要输沙通道.在丰富的长江入海泥沙供应下,随着长江三角洲的向海伸展,南汇嘴近岸海床不断淤积.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长江流域下泄泥沙的减少,引起南汇嘴近岸海床由淤积过程转向冲刷过程.此外,沿岸滩地的大规模的促淤造地工程,亦拦截了长江口入海的过境泥沙,从而加速近岸海床的冲刷.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随着长江流域大中型水库的不断兴建,长江入海泥沙量将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上,海床冲刷将不可逆转地持续下去,这应引起海洋工程建设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南汇嘴 近岸海床 近期演变 流域来沙量
下载PDF
长江口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与入海航道区域海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虞志英 张志林 +2 位作者 金鏐 徐海根 李身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5-71,共17页
提议中的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和入海航道区域位于长江口北港和北槽之间的横沙浅滩以及长江口外的水下三角洲海域.长江河口长期以来承受数亿万吨计流域来沙在河口区的堆积,发育了巨大的陆上和水下三角洲,横沙浅滩则是与崇明东滩、九段沙... 提议中的横沙浅滩挖入式港池和入海航道区域位于长江口北港和北槽之间的横沙浅滩以及长江口外的水下三角洲海域.长江河口长期以来承受数亿万吨计流域来沙在河口区的堆积,发育了巨大的陆上和水下三角洲,横沙浅滩则是与崇明东滩、九段沙同为长江河口拦门沙地区的三大浅滩之一,长期以来位置和海床均十分稳定,是建设挖入式港池的理想区域.长江水下三角洲形成历史悠久,地形平坦,以三角洲沉积为主.随着近年来长江来沙量的逐渐减少,使长年来地形变幅甚小,对深水航道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稳定环境.本文主要从海床稳定性的角度,对海床演变环境及演变趋势作出分析研究,为在长江口建设深水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入式港池 横沙浅滩 海床稳定性
下载PDF
疏浚物倾抛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14
5
作者 虞志英 张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0-464,共5页
从当前国内外对疏浚物倾倒海洋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研究现状出发,就研究历史产生影响的生物、物理、化学过程,现场监测技术,疏浚物处理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了全面评述,这对港口、航道部门的疏浚土处理和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具有... 从当前国内外对疏浚物倾倒海洋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研究现状出发,就研究历史产生影响的生物、物理、化学过程,现场监测技术,疏浚物处理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了全面评述,这对港口、航道部门的疏浚土处理和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物 倾抛处理 环境影响 海洋环境污染
下载PDF
江苏北部开敞淤泥质海岸的侵蚀过程及防护 被引量:12
6
作者 虞志英 张勇 金鏐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9-157,共9页
开敞淤泥质海岸是淤泥质海岸的主要类型,其自然演变过程,主要受沿海河流泥沙供应条件的制约,一旦泥沙供应消失,海岸往往进入不可逆转的侵蚀过程。江苏北部淤泥质海岸的侵蚀过程,起自1855年黄河入海口北归利津入海以后,主要是... 开敞淤泥质海岸是淤泥质海岸的主要类型,其自然演变过程,主要受沿海河流泥沙供应条件的制约,一旦泥沙供应消失,海岸往往进入不可逆转的侵蚀过程。江苏北部淤泥质海岸的侵蚀过程,起自1855年黄河入海口北归利津入海以后,主要是在近岸破波对岸滩物质的冲刷和潮流的输移扩散作用下进行的。通过对淤泥质海岸动力和沉积物性质的认识和概化,对海岸侵蚀过程作出定量模拟,并对该地区海岸防护工程作出评价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质海岸 侵蚀过程 防护工程
下载PDF
关于淤泥质港口疏浚弃土对海域环境影响的研究——以连云港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虞志英 陈德昌 +2 位作者 唐寅德 张勇 马宏广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 1990年第3期6-12,共7页
在我国大陆沿海的长江、黄河等大中河流人海口附近,广泛分布着淤泥质海岸。总长可达4000余公里,这里城镇密布,港口众多,是我国沿海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最为发达的地区。近年来。
关键词 淤泥质 港口 疏浚 弃土 海洋 污染
下载PDF
上海市杭州湾北岸滩涂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虞志英 周家庆 +1 位作者 吴永兴 罗祖德 《海洋与海岸带开发》 1991年第2期15-19,共5页
上海市辖的杭州湾北岸东起芦潮港的汇角,西止沪浙交界的金丝娘桥,全长60余公里,是上海市的南翼,地跨金山、奉贤、南汇三县和市属星火、燎原、五四、芦潮港四个农场,以及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地区。根据近期测量资料,目前除历年来已围垦利用... 上海市辖的杭州湾北岸东起芦潮港的汇角,西止沪浙交界的金丝娘桥,全长60余公里,是上海市的南翼,地跨金山、奉贤、南汇三县和市属星火、燎原、五四、芦潮港四个农场,以及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地区。根据近期测量资料,目前除历年来已围垦利用的滩涂外,在现今海堤以外,吴淞零点高程0米以上的滩涂面积尚有7.66万亩,高程在-3米以上的面积约有9.5万亩。由于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杭州湾 滩涂 开发 利用
下载PDF
长江口水域悬沙浓度时空变化与泥沙再悬浮 被引量:87
9
作者 陈沈良 张国安 +1 位作者 杨世伦 虞志英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0-266,共7页
根据近年来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水域8个测站1年的表层悬沙浓度逐日观测资料,并结合水动力状况,对悬沙浓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长江口自徐六泾以下悬沙浓度不断增高,并呈现口内夏高冬低,而口外冬高夏低,且量值为口外大于口内,... 根据近年来长江河口及其邻近水域8个测站1年的表层悬沙浓度逐日观测资料,并结合水动力状况,对悬沙浓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长江口自徐六泾以下悬沙浓度不断增高,并呈现口内夏高冬低,而口外冬高夏低,且量值为口外大于口内,杭州湾大于长江口。表明长江入海泥沙在海洋动力作用下强烈再悬浮;悬沙浓度在时间上呈现明显的大小潮周期和季节性变化。进一步分析认为,海洋动力(风浪和潮流) 是泥沙再悬浮的主导因素,制约悬沙浓度的年内变化,其中潮流控制悬沙浓度的大小潮周期变化,风浪引起悬沙浓度的季节性变化,河流径流和海洋动力的对比制约悬沙浓度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沙浓度 时空变化 泥沙再悬浮 长江口
下载PDF
长江河口南汇嘴潮滩近期演变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付桂 李九发 +2 位作者 应铭 徐海根 虞志英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南汇嘴潮滩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地带,受长江口和杭州湾北岸两股潮流的控制,近年来由于低潮滩促淤围垦工程导致其水流和泥沙运移、沉积和地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近期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及1993年、1998年、2003年、2005年的实测地... 南汇嘴潮滩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地带,受长江口和杭州湾北岸两股潮流的控制,近年来由于低潮滩促淤围垦工程导致其水流和泥沙运移、沉积和地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近期水文泥沙观测资料及1993年、1998年、2003年、2005年的实测地形图资料,分析了南汇嘴潮滩近期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93-1998年为淤涨期;1998-2003年为冲淤调整期;2003-2005年呈现向外淤涨的趋势。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包括潮滩海洋动力作用、长江入海泥沙变化及近岸海岸工程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南汇嘴潮滩 冲淤演变 来沙量 围垦工程
下载PDF
长江水沙变化发展趋势 被引量:63
11
作者 府仁寿 虞志英 +1 位作者 金镠 方红卫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1-29,共9页
本报告是根据长江五十年的水沙资料 ,宏观分析长江干支流各主要水文站水沙发展趋势 ,发现干流汉口站、大通站、宜昌站平均年输沙量都有明显减小趋势。各主要支流水文站减沙趋势明显 ,汉江皇庄站平均年输沙量减少得最为显著。但金沙江的... 本报告是根据长江五十年的水沙资料 ,宏观分析长江干支流各主要水文站水沙发展趋势 ,发现干流汉口站、大通站、宜昌站平均年输沙量都有明显减小趋势。各主要支流水文站减沙趋势明显 ,汉江皇庄站平均年输沙量减少得最为显著。但金沙江的屏山站近期平均年沙量有增加的趋势。长江向洞庭湖分洪分沙的减少 ,使长江干流增沙。根据各站水沙资料分析了长江干流各河段发生的冲淤。文章还分析了大通站的水位流量关系和流量输沙率的关系 ,发现近年来大通站同流量水位有所下降和同流量输沙率也有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水沙变化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长江口南汇咀岸滩围垦工程潮流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付桂 李九发 +2 位作者 戴志军 吴荣荣 虞志英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54,共8页
南汇咀岸滩地处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是长江河口淤涨速度最快的岸滩,是上海市规划围垦的重点区域。目前上海在南汇咀岸滩上已实施了围垦工程,围垦工程改变了长江口南汇岸线,也改变了南汇咀的水动力条件。为了解围垦工程实施后的水动力条... 南汇咀岸滩地处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是长江河口淤涨速度最快的岸滩,是上海市规划围垦的重点区域。目前上海在南汇咀岸滩上已实施了围垦工程,围垦工程改变了长江口南汇岸线,也改变了南汇咀的水动力条件。为了解围垦工程实施后的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本文利用Delft3D-flow建立了长江口-杭州湾垂向平均的二维水动力模型,在对现场实测资料验证良好的基础上,对南汇咀海域围垦工程前后的潮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就围垦工程对周边海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对比南汇咀围垦前后的海图,采用GIS方法分析地形变化,利用地形变化来进一步验证海域的水动力变化。结果表明:工程后,杭州湾北岸流速增强,地形冲刷加剧;南汇东滩流速减弱,地形淤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南汇咀 围垦工程 潮流 地形变化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前后泥沙运动特性初步分析 被引量:22
13
作者 张国安 虞志英 +2 位作者 何青 包四林 金镠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1-38,共8页
利用长江口徐六泾、横沙和佘山三站三年逐日表层含沙量、盐度和气象观测资料 ,以及北槽河段沿线含沙量洪、枯季准同步观测资料 ,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前后北槽河段含沙量沿程分布规律和垂向变化特征 ,以及滩槽泥沙交换的机... 利用长江口徐六泾、横沙和佘山三站三年逐日表层含沙量、盐度和气象观测资料 ,以及北槽河段沿线含沙量洪、枯季准同步观测资料 ,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实施前后北槽河段含沙量沿程分布规律和垂向变化特征 ,以及滩槽泥沙交换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北槽河段高含沙区分布位置在一期工程后适量下移 ;风浪对浅滩泥沙的掀动作用和滩槽间泥沙交换是造成工程区河段含沙量增加的主要动力因素 ;滩槽泥沙交换及输移途径取决于滩槽间流场变化 ,南北导堤在二期工程继续下延后 ,将进一步削弱滩槽泥沙交换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深水航道 泥沙运动 风浪作用 滩槽泥沙交换
下载PDF
长江河口中央沙位移变化与南北港分流口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应铭 李九发 +2 位作者 虞志英 徐海根 恽才兴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6-481,共6页
中央沙位于长江口南北港分流口河段,这一河段集中了宝钢等一批重要码头,下游有长兴岛造船基地和长江口深水航道等重点工程,因此分流口保持稳定至关重要。以1870年中央沙出现雏形以来的海图为基础资料,利用ArcGIS等GIS软件,研究了中央沙... 中央沙位于长江口南北港分流口河段,这一河段集中了宝钢等一批重要码头,下游有长兴岛造船基地和长江口深水航道等重点工程,因此分流口保持稳定至关重要。以1870年中央沙出现雏形以来的海图为基础资料,利用ArcGIS等GIS软件,研究了中央沙发育演变的位移变化及其典型剖面特征,发现中央沙的变化特点是在长期径流作用下后退和承接上游底沙下泄发生上提的“下移-上提-再下移……”的周期性演变规律。再进一步对南北港分流口各个沙洲近10年来面积和体积进行计算,结合实测水文资料对通道演变进行了分析,认为现阶段长江口南北港分流口处于不稳定时期,应尽早实施分流口整治工程,稳定河势、滩势和减小底沙下泄对下游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中央沙 冲淤计算 南北港分流口 剖面
下载PDF
长江口崇明东滩冲淤演变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赵常青 茅志昌 +2 位作者 虞志英 徐海根 李九发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4,共8页
通过对崇明东滩水文、泥沙、地形等资料的分析,阐述1983--2003年崇明东滩冲淤演变过程。1.1983--2001年,崇明东滩淤涨延伸较快,Om以上各等高线大幅度向外扩展,沿正东向年均外移228~279m不等。潮滩面积稳定增长,3.5m以上面积增... 通过对崇明东滩水文、泥沙、地形等资料的分析,阐述1983--2003年崇明东滩冲淤演变过程。1.1983--2001年,崇明东滩淤涨延伸较快,Om以上各等高线大幅度向外扩展,沿正东向年均外移228~279m不等。潮滩面积稳定增长,3.5m以上面积增加最多,达65.2km^2,Om以上面积共增加8.4km^2。滩面淤高迅速,尤其是高潮滩,且有随高程的降低,淤高速率下降的趋势。2.2003年与2001年相比,崇明东滩Om以上面积增加4.2km^2,2.Om以上面积减少0.8km^2,3.Om以上面积年均增长率下降。3.人类活动(如围垦)对崇明东滩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流域来沙量大幅减少对潮滩演变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崇明东滩 冲淤演变
下载PDF
上海市南汇南滩近期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向卫华 李九发 +1 位作者 徐海根 虞志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9-55,共7页
 作者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分析了南汇南滩近期冲淤特征,表现为随着时间推移在空间上纵向与横向的两种波动。纵向上,南汇南滩的冲淤波动以类似行进波的形式向西传播,速率约为820m/a,波动幅度沿程递减;横向上,以水下斜坡和海床的...  作者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方法分析了南汇南滩近期冲淤特征,表现为随着时间推移在空间上纵向与横向的两种波动。纵向上,南汇南滩的冲淤波动以类似行进波的形式向西传播,速率约为820m/a,波动幅度沿程递减;横向上,以水下斜坡和海床的衔拉部位为节点,整个剖面以类似驻波的形式上下振动,节点上下出现相反的冲淤趋势,即上冲下淤或上淤下冲。水下斜坡带冲淤幅度最大,滩地和海床相对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F 岸滩冲淤 剖面变化
下载PDF
洋山港区堵汊工程对海底地形影响初探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忠勇 李娜 +2 位作者 虞志英 程和琴 李身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6-171,共6页
基于洋山港海域内长系列ADCP断面走航及定点的水文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洋山港区在Ⅰ—Ⅲ期工程影响下海域内潮动力的变化及其对海床冲淤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小洋山—镬盖塘、大乌龟—颗珠山及将军帽—大指头岛三个汊道的封堵及... 基于洋山港海域内长系列ADCP断面走航及定点的水文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洋山港区在Ⅰ—Ⅲ期工程影响下海域内潮动力的变化及其对海床冲淤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小洋山—镬盖塘、大乌龟—颗珠山及将军帽—大指头岛三个汊道的封堵及填海,在北岛链以小洋山岛为基础形成一长方形陆域,且在陆域南沿形成一长约5.7km的顺直岸线。工程后由于潮流运动的底、侧边界发生改变,流场随之发生变化,突显潮波运动的非线性效应和科氏力效应,在以潮动力为绝对主要的水动力自然环境下:北港区潮流速随着工程的进行先剧减后又回增;工程后海域在涨、落潮流转流时段形成潮流弱环流;主通道北侧涨潮流增强,南侧落潮流增强。海床冲淤环境也随之改变,北港区前沿水域海床发生微冲,主通道西南海床则淤积,海域内的-10m等深线也东西向呈现波状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山港 堵汊工程 潮动力变化 非线性效应 海床冲淤
下载PDF
长江口北港河势演变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武小勇 茅志昌 +1 位作者 虞志英 刘苍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53,共8页
北港是长江河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对北港的研究甚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水文泥沙和地形资料,着重对北港中段(堡镇-团结沙水闸)近三十年来的河势变化进行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港的河势变化经历了三个时期:(1)河... 北港是长江河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对北港的研究甚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水文泥沙和地形资料,着重对北港中段(堡镇-团结沙水闸)近三十年来的河势变化进行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港的河势变化经历了三个时期:(1)河势动荡时期(1972-1985年);(2)河势调整时期(1985-1996年);(3)河势相对稳定时期(1996年至今)。北港上口通道的变化是制约北港河势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北港 河床演变 六激沙脊
下载PDF
连云港地区淤泥质海岸近岸带水体含沙量的横向分布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德昌 金镠 +1 位作者 唐寅德 虞志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44-553,共10页
本文以连云港为例,将淤泥质岸滩泥沙运动归结为二种基本的物理过程:在破波带内,波浪掀沙造成泥沙悬浮;在破波带外,水体含沙量来源于破波带内悬浮泥沙在潮流作用下的扩散运移。从波高的统计分布等出发,按波能法概念提出了破波带内水体含... 本文以连云港为例,将淤泥质岸滩泥沙运动归结为二种基本的物理过程:在破波带内,波浪掀沙造成泥沙悬浮;在破波带外,水体含沙量来源于破波带内悬浮泥沙在潮流作用下的扩散运移。从波高的统计分布等出发,按波能法概念提出了破波带内水体含沙量横向分布表达式;破波带被视为无数泥沙扩散线源的迭加,由此建立破波带外水体含沙量横向分布的表达式。由以上两表达式算得的破波带内、外水体含沙量分布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 水体 含沙量 分布 淤泥质
下载PDF
长江宜昌至汉口河段输沙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府仁寿 齐梅兰 +1 位作者 方红卫 虞志英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41,共7页
通过对长江宜昌至汉口干支流水文站50年水文资料的分析发现,长江干流年水量变化不大,而年沙量变化很大,造成沙量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荆江三口(藕池口,松枝口,太平口)分洪分沙、量的逐年减少、干流来沙及汉江丹江口水库蓄水运用引起的... 通过对长江宜昌至汉口干支流水文站50年水文资料的分析发现,长江干流年水量变化不大,而年沙量变化很大,造成沙量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荆江三口(藕池口,松枝口,太平口)分洪分沙、量的逐年减少、干流来沙及汉江丹江口水库蓄水运用引起的。本文还从沙量平衡法和断面法分析了宜昌至汉口河段的泥沙冲淤和输沙特性,发现城陵矶至汉口河段长期处于淤积状态,是上下游河段挟沙力平衡的一个调节河段。并预测三峡水库蓄水后下游年沙量将进一步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宜昌至汉口河段 输沙特性 冲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