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痹证颗粒联合西医基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薛瑞瑞 张书铭 +4 位作者 都基勋 房圆 许金海 莫文 施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52-157,共6页
目的观察痹证颗粒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痹证颗粒组、颈复康颗粒组、痹证颗粒安慰剂组各36例。3组均进行基础疗法治疗(口服甲... 目的观察痹证颗粒联合基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痹证颗粒组、颈复康颗粒组、痹证颗粒安慰剂组各36例。3组均进行基础疗法治疗(口服甲钴胺片0.5mg,每日3次;颈椎间歇牵引,每次15min,每日1次),痹证颗粒组服用痹证颗粒,颈复康颗粒组服用颈复康颗粒,痹证颗粒安慰剂组服用痹证颗粒安慰剂,饭后冲服,每日2次。3组均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后4、12周随访。于治疗前后及治疗后4、12周分别记录3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记录3组治疗过程中及随访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痹证颗粒组脱落3例,颈复康颗粒组脱落3例,痹证颗粒安慰剂组脱落1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各时间点VAS评分、NDI评分、SF-36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痹证颗粒组和颈复康颗粒组VAS评分、NDI评分均低于痹证颗粒安慰剂组,但痹证颗粒组与颈复康颗粒组VAS评分、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痹证颗粒组SF-36评分高于痹证颗粒安慰剂组,但痹证颗粒组与颈复康颗粒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痹证颗粒组总有效率优于颈复康颗粒组和痹证颗粒安慰剂组(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痹证颗粒联合基础疗法治疗在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肝肾不足、痰湿交阻证患者疼痛、恢复颈椎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痹证颗粒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 被引量:5
2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 莫文 +9 位作者 袁文 许金海 徐辰 崔学军 叶洁 陈华江 魏戌 移平 李振华 张必萌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3-110,共8页
《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和专家共识制定,为临床医师提供CSM临床诊疗的学术性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含诊断要点、病情分度评估、中医辨证、手术指征与时机、中西医结合... 《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遵照循证医学原则和专家共识制定,为临床医师提供CSM临床诊疗的学术性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含诊断要点、病情分度评估、中医辨证、手术指征与时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术后康复等。本指南首次提出CSM应遵循分度治疗原则、明确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方式、制定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重视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以及日常随访管理,以期促进CSM临床治疗的规范化、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中西医结合 诊疗指南
下载PDF
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方仪德 胡浩 +5 位作者 许金海 丁兴 马青山 张亚运 王燕妮 莫文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8-636,共9页
背景近年出现较多特色手法治疗肩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但缺乏新的关于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手法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亚组分析了解包含“摇法”的手法是否较未包含“摇法... 背景近年出现较多特色手法治疗肩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但缺乏新的关于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手法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亚组分析了解包含“摇法”的手法是否较未包含“摇法”的手法效果更优。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包括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有关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RCT,试验组干预措施为手法,对照组干预措施为非药物疗法,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03-01。由2名研究人员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2篇文献,893例肩周炎患者,其中试验组451例,对照组44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手法治疗改善VAS程度优于物理治疗、针灸治疗、常规治疗(SMD=1.09,95%CI=0.81~1.37,P<0.00001;SMD=1.05,95%CI=0.31~1.79,P=0.006;SMD=0.96,95%CI=0.67~1.26,P<0.00001);手法对照物理治疗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含“摇法”手法与未含“摇法”手法的效果差异显著(Z=4.39,P=0.04)。Constant-Murley(C-M)评分:手法治疗改善C-M评分程度优于物理治疗组(MD=2.79,95%CI=2.27~3.32,P<0.00001)。关节活动度:手法治疗改善被动前屈、被动外展、被动外旋程度优于物理治疗(SMD=1.40,95%CI=0.10~2.70,P=0.03;SMD=1.45,95%CI=0.18~2.71,P=0.02;SMD=1.77,95%CI=0.18~3.36,P=0.0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被动前屈和被动外展方面,含“摇法”手法与未含“摇法”手法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Z=7.34,P=0.007;Z=2.25,P=0.03)。总体有效率:手法治疗总体有效率高于物理治疗(RR=1.16,95%CI=1.02~1.32,P=0.03);手法治疗和针灸治疗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00~1.54,P=0.05)。治愈率:手法治疗治愈率优于物理治疗和针灸治疗(RR=3.71,95%CI=1.29~10.67,P=0.01;RR=1.79,95%CI=1.09~2.94,P=0.02)。Egger's检验和Begger's检验提示无显著的发表偏倚(P=0.66、0.66)。手法操作导致的骨折、其他创伤等案例在纳入研究中均未见报道。结论现有文献证据表明手法治疗能有效降低肩周炎患者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提高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总体有效率、治愈率,含有“摇法”的手法在VAS改善、被动前屈、被动外展方面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总体手法安全性较高,但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滑囊炎 手法 摇法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年版)
4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 +11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 莫文 袁文 许金海 徐辰 崔学军 叶洁 陈华江 魏戌 移平 李振华 张必萌 《中医正骨》 2024年第8期1-8,18,共9页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最为严重的颈椎病亚型,具有临床症状重、致残率高、预后不确定等特点,给临床诊治带来巨大挑战。中西医结合治疗在CSM不同阶段可发挥协同作用,大量研究已证实其有效性。由国家中医...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最为严重的颈椎病亚型,具有临床症状重、致残率高、预后不确定等特点,给临床诊治带来巨大挑战。中西医结合治疗在CSM不同阶段可发挥协同作用,大量研究已证实其有效性。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中西医结合诊疗 临床症状 CSM 协同作用 临床诊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在椎间盘退变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胡浩 许金海 +1 位作者 莫文 邬学群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1472-1477,共6页
腰椎间盘退变是导致临床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步入老年化社会,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个人及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如何有效防治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亟须解决的医学难题。多项研究... 腰椎间盘退变是导致临床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步入老年化社会,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个人及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如何有效防治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亟须解决的医学难题。多项研究表明,淫羊藿苷作为从中药淫羊藿中分离得到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其能有效抑制椎间盘中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减少髓核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外基质代谢,抑制软骨终板退变,从而维持椎间盘结构的完整性,延缓IDD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椎间盘退变 腰痛 炎症 细胞凋亡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石氏伤科运用芳香类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
6
作者 陈诚 许金海 +1 位作者 莫文 朱栋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2期8-14,共7页
通过收集并筛选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门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处方,运用R语言对筛选出的处方进行用药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探究了石氏伤科运用芳香类中药治疗腰... 通过收集并筛选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门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处方,运用R语言对筛选出的处方进行用药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探究了石氏伤科运用芳香类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和特点。结果共筛选得到了2811处方,使用频次>100的芳香中药45味,功效以芳香补益、芳香活血、芳香除湿为主,性味偏辛、温、苦,归经集中在肝经、脾经、肺经、肾经,关联规则得到了以当归、川芎、川牛膝为核心的芳香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得到了以圣愈汤合身痛逐瘀汤为主的核心处方,相关性分析得到了广藿香-佩兰的药对关联性最强。结果表明芳香类中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体现了石氏伤科调和气血的治疗原则,为中医药精准施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氏伤科 芳香类中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莫文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7
作者 方仪德 姜彬 +3 位作者 张亚运 许金海 叶洁 莫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莫文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莫文教授治疗LDH典型医案100份,使用SPSS 25.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使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和网络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和总结莫文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莫文教授治疗LDH典型医案100份,使用SPSS 25.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使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和网络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治疗腰椎病的中药共计149味,累计出现频次1847次。常用中药有黄芪、炙甘草、当归、川芎、白术等31味。补阳还五汤、身痛逐瘀汤、牛蒡子汤、真武汤等为莫教授治疗LDH的基本方药。结论莫教授治疗LDH时以气血为纲,脏腑为本,调和气血。聚类分析结果客观反映了莫文教授的临床用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痹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莫文 中医药疗法 聚类分析 用药规律
下载PDF
颈脊髓受压程度与椎间隙及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许金海 莫文 +4 位作者 叶洁 马俊明 万宏波 童正一 徐华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9期715-720,共6页
目的:探讨颈脊髓受压程度与性别、年龄、椎间隙及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预测颈椎病患者颈脊髓受压程度的模型。方法:选取颈椎病患者120例,按照脊髓受压程度分为4组,在颈椎矢状位MRIT2WI成像上测量颈脊髓受压比... 目的:探讨颈脊髓受压程度与性别、年龄、椎间隙及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预测颈椎病患者颈脊髓受压程度的模型。方法:选取颈椎病患者120例,按照脊髓受压程度分为4组,在颈椎矢状位MRIT2WI成像上测量颈脊髓受压比例,椎间盘后凸顶点脊髓矢状径(a)、延髓与桥脑交界处矢状径(M),计算a/M值来评估颈脊髓受压程度;在颈椎X线侧位片上测量相应节段椎间隙前后柱高度、椎间隙夹角以及颈椎曲度(颈椎曲度采用Borden's测量法和C_(2-7)Cobb角双线法);采用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上述各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建立预测颈椎病患者颈脊髓受压程度的模型。结果:①各测量值随着颈脊髓受压加重而逐渐减小,椎间隙前高、椎间隙角度、a/M比值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M比值与椎间隙前高呈正相关(R=0.296,P<0.001);a/M比值与弧弦距(颈椎曲度)呈正相关(R=0.241,P<0.001);a/M比值与颈脊髓受压比例呈负相关(R=-0.821,P<0.001);两种颈椎曲度测量法弧弦距与C_(2-7)Cobb角成正相关(R=0.840,P<0.001)。③经多元线性回归获得a/M比值的预测方程,其F=8.959,R=0.434,P<0.001,其中椎间隙前高、年龄和颈椎曲是颈脊髓受压的影响因素。结论:a/M比值可作为临床评价脊髓受压程度的标准;通过颈椎X线片的颈椎间隙、颈椎曲度的变化对颈脊髓受压程度的预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脊髓压迫症 X线 放射测量术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许金海 王晶 +4 位作者 叶洁 马俊明 邬学群 莫文 施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4-1080,共7页
目的:评价中药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评价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给予中药... 目的:评价中药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评价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对照组口服西乐葆合甲钴胺。记录并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随访第12周的VAS评分、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综合治疗的安全性。结果:①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结束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升高(P<0.05),2组间ODI、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第12周随访时,2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呈上升趋势,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治疗组有4例手术、4例失访,4例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手术、3例失访,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其临床疗效和西乐葆合甲钴胺临床疗效相当;能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短期随访疗效确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益气化瘀补肾法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骨通贴膏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许金海 王国栋 +3 位作者 薛瑞瑞 莫伟 余益群 尹萌辰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2期1265-1269,共5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以骨通贴膏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1)和对照组(n=61),治疗组给予骨通贴膏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运动疗法。记录并统计分析患...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以骨通贴膏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61)和对照组(n=61),治疗组给予骨通贴膏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运动疗法。记录并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随访第12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WOMAC骨关节炎指数问卷调查(WOMAC),以及膝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屈伸活动度来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评价综合治疗的安全性。结果:1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周结束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WOMAC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有所提高、膝关节肿胀程度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第12周随访时,治疗组WOMAC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者之间的膝关节肿胀程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有4例手术、4例失访,2例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手术、3例失访,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骨通贴膏配合运动治疗膝骨关节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具有短期内改善疼痛的优势,并且在膝关节活动度、身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总体临床疗效的提高方面均优于单纯理疗法,中期随访疗效确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骨通贴膏 运动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耳穴压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短期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许金海 查建林 +5 位作者 王国栋 童正一 尹萌辰 叶洁 莫文 施杞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11期61-66,共6页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短期疗效。方法将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予耳穴压豆联合筋痹方口服,对照组予假耳穴压豆联合筋痹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安全性,比较疼痛视...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短期疗效。方法将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予耳穴压豆联合筋痹方口服,对照组予假耳穴压豆联合筋痹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安全性,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压痛阈评分、耐痛阈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ODI)。结果①试验期间,治疗组脱落8例,对照组脱落6例,最后完成研究者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2例。②自治疗开始至治疗14 d时,两组VA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治疗60 min、治疗7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③自治疗开始至治疗14 d时,两组压痛阈评分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治疗组更为明显,在治疗60 min时达到最高值,而对照组在治疗7 d时达到最高值。组间治疗6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压痛阈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④自治疗开始至治疗14 d时,两组耐痛阈评分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治疗组更为明显,两组均在治疗7 d时达到最高值。组间治疗60 min、治疗7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耐痛阈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⑤组间治疗7 d、治疗14 d比较,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⑥试验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相对单用筋痹方而言,加用耳穴压豆可更好地在短期内提高患者的压痛阈和耐痛阈,快速减轻腰部疼痛程度,这种效应能够持续到7 d;加用此疗法还能在14 d内更加明显地减轻患者腰椎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耳穴压豆 筋痹方 短期疗效 止痛
下载PDF
施杞教授从痹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验案举隅 被引量:11
12
作者 许金海 莫文 +1 位作者 叶洁 施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74-77,共4页
施杞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上海市名老中医,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 施杞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上海市名老中医,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按照"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顾,肝脾肾同治"的辨证论治脊柱病的理论,并确立了以益气化瘀补肾法为主的的治疗理念,拓展了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思路和方法,且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施杞教授 益气化瘀补肾法 临床经验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许金海 杨爱民 +8 位作者 施问民 王晶 王国栋 周晓宁 匡昱林 乔娇娇 叶洁 莫文 施杞 《中医正骨》 2019年第12期20-28,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检索年限均设定为建库至2019年1月3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系统评价共纳入41篇文献,涉及4079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CSR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I^2=0%,OR=2.90,95%CI(1.98,4.26)];活血化瘀类中药结合非药物疗法治疗CSR的总有效率高于非药物疗法[I^2=0%,OR=4.13,95%CI(2.97,5.75)];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CSR的治愈率高于西药治疗[I^2=27%,OR=2.32,95%CI(1.67,3.24)];活血化瘀类中药结合非药物疗法治疗CSR的治愈率高于非药物疗法[I^2=0%,OR=2.38,95%CI(1.85,3.07)];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CSR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安慰剂治疗[I^2=87%,MD=-13.56,95%CI(-22.44,-4.68)];活血化瘀类中药与西药治疗CSR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2=76%,MD=-0.33,95%CI(-0.89,-0.23)];活血化瘀类中药结合非药物疗法治疗CSR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低于非药物疗法[I^2=96%,MD=-1.38,95%CI(-1.92,-0.84)];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CSR的治疗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低于安慰剂治疗[I^2=0%,MD=-3.26,95%CI(-4.96,-1.55)];活血化瘀类中药与西药治疗CSR的治疗后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2=95%,OR=0.96,95%CI(-0.65,2.57)]。活血化瘀类中药造成的不良反应较轻,且少于消炎止痛类西药。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CSR总体疗效较好,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祛瘀药 神经根型颈椎病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双盲、双模拟、非劣效性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金海 王国栋 +6 位作者 沈琪幸 陈妮 匡昱林 乔娇娇 叶洁 莫文 施杞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2期54-60,共7页
目的观察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服用筋痹颗粒和塞来昔布模拟胶囊,对照组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和筋痹颗粒安慰剂。治疗前、治疗7 d、治疗14 d... 目的观察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服用筋痹颗粒和塞来昔布模拟胶囊,对照组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和筋痹颗粒安慰剂。治疗前、治疗7 d、治疗14 d、治疗后2个月时,观察用药安全性,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评分(NDI)、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试验期间,试验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②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AS评分逐渐降低,即存在时间效应;两组组间不同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存在分组效应。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治疗14 d与治疗前两组疼痛VAS评分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2.45~2.81,按照预设20%的非劣标准,非劣效检验合格。③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两组N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NDI评分逐渐降低,即存在时间效应;两组组间不同时间点N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存在分组效应。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治疗14 d与治疗前两组NDI评分差值的95%可信区间为4.88~9.78,按照预设20%的非劣标准,非劣效检验合格。④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两组SF-36-PC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F-36-PCS评分逐渐升高,即存在时间效应;两组组间不同时间点SF-36-P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存在分组效应。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⑤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两组SF-36-MC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F-36-MCS评分逐渐升高,即存在时间效应。组间治疗前和治疗7 d的SF-36-M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14 d、随访2个月的SF-36-P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存在分组效应。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⑥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筋痹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不劣于塞来昔布,能减轻患者的颈肩疼痛,改善颈椎功能障碍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改善心理健康问题,体现中医学"心身同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筋痹颗粒 塞来昔布 安慰剂对照 双盲 临床试验 心身同治
下载PDF
电容式测压微传感器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许金海 冯勇建 邓俊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4-436,440,共4页
本文主要对电容式测压微传感器的力学特性和电学特性进行分析。文中通过对测量电路工作过程和特性的深入探讨、仿真和验证 ,证明这种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和稳定性。通过对传感器的敏感元件硅膜片的力学分析 ,建立了传感器... 本文主要对电容式测压微传感器的力学特性和电学特性进行分析。文中通过对测量电路工作过程和特性的深入探讨、仿真和验证 ,证明这种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和稳定性。通过对传感器的敏感元件硅膜片的力学分析 ,建立了传感器的力学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传感器 电容式 特性分析 硅膜片 测量电路
下载PDF
基于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研究密骨颗粒治疗骨量减少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金海 王国栋 +13 位作者 叶洁 马传凤 夏烨 沈琪幸 闵鸿祥 梅一南 方娅贝 王生宝 范春兰 王轶 董毅 王拥军 莫文 施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36-2442,共7页
目的探讨密骨颗粒治疗骨量减少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方法,将6家分中心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密骨颗粒,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疗程为12个月,治疗前、治疗后6、12月时行骨代谢、骨密度、血常规、肝肾... 目的探讨密骨颗粒治疗骨量减少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方法,将6家分中心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密骨颗粒,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疗程为12个月,治疗前、治疗后6、12月时行骨代谢、骨密度、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并记录VAS与SF-36评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患者腰椎BMD值治疗前后无变化;试验组髋部BMD在治疗12月时优于对照组(P <0.05)。②两组患者骨代谢比较,PTH、β-CTX、BGP、S-Ca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上升(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治疗6、12月均有下降(P <0.05);PINP试验组无变化,对照组在治疗后6、12月均有下降(P <0.05);ALP两组治疗前后均无变化(P>0.05);试验组S-P在治疗后12月时升高(P <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 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6、9、12月腰痛VAS评分均下降(P <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在治疗9、12月后患者的SF-36PCS及MCS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④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密骨颗粒可以增加髋骨骨量,减少骨量丢失,降低患者躯体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量减少 健腰密骨颗粒 实用性随机对照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后自发性重吸收1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许金海 叶洁 +1 位作者 马俊明 莫文 《中医正骨》 2016年第6期63-67,共5页
患者,男,68岁,因搬重物后出现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1 d前来就诊。查体:腰椎生理弧度变直,腰椎前屈10°、后伸0°,左右侧屈、旋转约15°;L3、L4右侧棘突旁压痛,L3~L4椎旁叩击痛;右侧直腿抬高试验小于30°,直腿抬高加强试... 患者,男,68岁,因搬重物后出现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1 d前来就诊。查体:腰椎生理弧度变直,腰椎前屈10°、后伸0°,左右侧屈、旋转约15°;L3、L4右侧棘突旁压痛,L3~L4椎旁叩击痛;右侧直腿抬高试验小于30°,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左侧直腿抬高试验大于70°;四肢肌张力不高,右侧股四头肌肌力Ⅳ级;右大腿外侧及膝关节周围皮肤浅感觉减退;右侧膝腱反射减弱,踝反射正常;髌阵挛、踝阵挛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重吸收
下载PDF
零点增益可调的电容式微传感器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金海 冯勇建 卓勇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8,共3页
文中介绍一种可调零点和增益的电容式微型传感器。通过对MOS电流镜电路的深入探讨 ,给出了由MOS电流镜电路组成的零点和增益可调的电容式微型传感器测量电路 ;通过对传感器测量电路的动态过程仿真 ,明确了测量电路的最佳工作频率范围 ;... 文中介绍一种可调零点和增益的电容式微型传感器。通过对MOS电流镜电路的深入探讨 ,给出了由MOS电流镜电路组成的零点和增益可调的电容式微型传感器测量电路 ;通过对传感器测量电路的动态过程仿真 ,明确了测量电路的最佳工作频率范围 ;通过对传感器测量电路静态过程的仿真 ,确定了这种测量电路的线性度和增益。由以上研究表明 ,零点和增益可调的电容式微型传感器具有线性度好和测量增益高的特点 ,并能有效地消除电路中的寄生电容对测量的影响 ,大大降低测量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 微传感器 零点增益可调 测量电路
下载PDF
基于小挠度假设的电容式微型压力传感器模型 被引量:6
19
作者 许金海 颜黄萍 冯勇建 《传感器技术》 CSCD 2000年第6期18-21,共4页
在小挠度变形假设的基础上对接触型电容式微型压力传感器进行分析。通过对压力传感器敏感元件硅膜片的弹性分析给出了传感器的模型。传感器的接口电路由MOS电流镜和模拟开关构成,该电路具有线性度好和测量增益高的特点,并能有效地... 在小挠度变形假设的基础上对接触型电容式微型压力传感器进行分析。通过对压力传感器敏感元件硅膜片的弹性分析给出了传感器的模型。传感器的接口电路由MOS电流镜和模拟开关构成,该电路具有线性度好和测量增益高的特点,并能有效地消除电路中的寄生电容对测量的影响,大大降低测量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挠度 接口电路 电容式 微型压力传感器
下载PDF
电容式测压微型传感器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金海 冯勇建 卓勇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0,共3页
文中主要介绍一种新型电容式测压微传感器的结构及测量电路。通过对测量电路的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验证,证明这种微型传感器由于采用独特的结构和测量电路,因而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和较高的灵敏度。
关键词 微传感器 电容式 压力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