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对冠状动脉支架跨越分支技术中分支血管开口受影响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联胜 黄育铭 +2 位作者 贾乾君 谈文开 黄美萍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00-405,419,共7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冠状动脉支架跨越分支(crossover)技术中分支血管开口受影响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cross-over技术植入支架且行OCT检查...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冠状动脉支架跨越分支(crossover)技术中分支血管开口受影响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cross-over技术植入支架且行O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分支血管开口较术前直径狭窄率加重或分支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降低为分支血管受影响,分析分支血管受影响和不受影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分叉区域OCT影像资料。结果共有67例患者(67条血管)入选了本研究。其中分支受影响组的血管数占总入选血管数的53.73%。分支受影响组患者中血管的术前分支开口狭窄率更大(27.53%±11.58%vs.19.05%±14.88%,P=0.011);主支血管远端第1帧膨胀率越大分支开口越容易受影响(2.85±1.43 vs.1.97±0.78,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分叉区域主支血管近端第1象限有斑块(OR=6.44,95%CI:1.54~27.01,P=0.011),分叉嵴角度≤38.10°(OR=11.22,95%CI:2.34~53.80,P=0.002)以及主支血管远端第1帧管腔面积≤2.53 mm2(OR=15.08,95%CI:2.96~76.78,P=0.001)为支架术后分支显著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cross-over技术前行OCT检查对分支开口是否会受影响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主支血管斑块在分支侧、较小的分叉嵴角度(≤38.10°)和分叉嵴平面较小的管腔面积(≤2.53 mm2)均是分支开口狭窄加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跨越分支技术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分叉嵴角度 冠状动脉斑块 膨胀率
下载PDF
二代定量血流分数评估血管腔直径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孙明明 谈文开 +2 位作者 贾乾君 胡天宇 黄美萍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13,21,共7页
目的探讨二代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 2,QFR2)测量冠状动脉血管腔直径是否具有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选择合适支架尺寸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并分析2021年2月至2021年... 目的探讨二代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 2,QFR2)测量冠状动脉血管腔直径是否具有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选择合适支架尺寸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并分析2021年2月至2021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PCI治疗中有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检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96例的资料。以PCI治疗后IVUS测量的植入支架的边缘近、远端血管腔直径为“金标准”,用QFR2、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测量的支架边缘近、远端血管腔直径与IVUS测量的支架边缘近、远端血管腔直径进行比较,探讨QFR2测量的支架边缘近、远端血管腔直径与IVUS测量的支架边缘近、远端血管腔直径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96例CHD患者(100条血管,植入157枚支架)入选本研究。QFR2、QCA和IVUS测量的支架边缘近端(P=0.481)和远端(P=0.083)血管腔直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FR2和IVUS测量的支架边缘近端(r=0.892,P<0.001)和远端(r=0.880,P<0.001)血管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优于QCA与IVUS测量的近端(r=0.723,P<0.001)和远端(r=0.718,P<O.001)血管腔直径的相关性。QFR2测量的支架边缘近端(平均绝对差值为0.09,平均差值的95%可信区间[LOA]为-0.55~0.37)、远端(平均绝对差值为0.16,LOAs为-0.64~0.31)的血管腔直径与IVUS的一致性均优于QCA(近端平均绝对差值为0.02,LOAs为-0.83~0.78;远端平均绝对差值为0.14,LOAs为-0.96~0.69)。结论与QCA相比,QFR2在测量血管腔直径方面同IVUS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QFR2显示的血管腔直径对于帮助术者选择合适的支架尺寸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定量血流分数 定量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血管腔直径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定量血流分数预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靶血管功能学的可行性
3
作者 吴全敏 黄育铭 +2 位作者 凌文嘉 谈文开 黄美萍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75-282,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光学血流分数(optical flow ratio,OFR)中的虚拟支架植入技术预估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血管功能学的可行性。方法本... 目的探讨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光学血流分数(optical flow ratio,OFR)中的虚拟支架植入技术预估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血管功能学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广东省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2月期间因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与OCT探查术且成功植入支架的患者,应用OFR系统衍生的虚拟支架仿真植入技术计算其血管残余OFR值,后与支架植入术后基于Murray定律的QFR(Murray law based quantitative flow ratio,μQFR)进行比较,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反映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同时可得出残余OFR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μQFR≤0.89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共有139例患者(141支血管)入选本研究。所有血管行PCI治疗前采用虚拟支架技术计算的残余OFR为0.96±0.37,支架术后血管的μQFR为0.97±0.3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残余OFR与PCI治疗后的μQFR具有高度相关性(r=0.82,95%CI:0.74~0.88,P<0.001)和良好的一致性(平均差异=0.00;P=0.236);残余OFR预测PCI治疗后的次优结果(μQFR≤0.89)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5%、66.67%、98.49%、75.00%、97.74%,AUC为0.96(95%CI:0.92~1.0)。结论残余OFR与术后μQFR高度相关,OFR虚拟支架植入技术及其衍生的残余OFR可有效预测PCI治疗后血管的功能学水平,有助于术者科学地选择血管兴趣段植入支架,进而优化手术策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定量血流分数 定量血流分数 虚拟支架技术 残余光学血流分数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堵闭术中主动脉造影投照角度的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谈文开 李其果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2年第2期120-121,共2页
目的 通过不同体位造影寻找暴露动脉导管形态的最佳投照方法,为堵闭术顺利进行提供必备条件。方法 对695例动脉导管未闭病例行主动脉造影,其中包括左侧位造影,左、右前斜造影、正位造影,必要时加头尾角投照。分析各种造影体位对显示动... 目的 通过不同体位造影寻找暴露动脉导管形态的最佳投照方法,为堵闭术顺利进行提供必备条件。方法 对695例动脉导管未闭病例行主动脉造影,其中包括左侧位造影,左、右前斜造影、正位造影,必要时加头尾角投照。分析各种造影体位对显示动脉导管的利弊。结果 能充分显示PDA形态、大小、长度的投照角度分别是侧位605例,占87.1%,左前斜60例,占8.6%,右前斜22例,占3.2%其它位8例占1.1%。结论 暴露动脉导管最好投照位置是左侧位。当动脉导管开口较高,走向向上、向前时往往与主动脉重叠,用侧位加尾头角更合适,至于怀疑导管从降主动脉侧壁发出者宜采用斜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主动脉造影
下载PDF
CD-R取代电影片记录心血管造影的尝试
5
作者 谈文开 杨向太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3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电影片记录 心血管造影 CD-R记录方法 对比分析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主要体-肺侧支分布及特征探讨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向太 崔燕海 +3 位作者 王绍荣 张群 唐向周 谈文开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总结伴有主要体-肺侧支(major aorta-pulmonary collateral arteries,MAPCAs)形成的法洛四联症(tetralogyofFallot,TOF)侧支的分布规律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95例合并MAPCAs的TOF患者的造影资料。记录并总结TO... 目的总结伴有主要体-肺侧支(major aorta-pulmonary collateral arteries,MAPCAs)形成的法洛四联症(tetralogyofFallot,TOF)侧支的分布规律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95例合并MAPCAs的TOF患者的造影资料。记录并总结TOF的MAPCAs分布规律、数量及形态学特征。结果全组共发现MAPCAs共447支,平均4.7支/例,其中81例合并毛细小侧支血管;另外发现合并动脉导管未闭5例。其中主动脉弓发出侧支血管者33例(34.74%),共37支(8.28%);胸降主动脉上1/3有81例(85.26%),共145支(32.44%),胸降主动脉中1/3有49例(51.58%),共72支(16.11%);胸降主动脉下1/3有31例(32.63%),共41支(9.17%);腹主动脉有53例(55.79%),共84支(18.79%);头臂干有32例(33.68%),共35支(7.83%);胸廓内动脉有12例(12.63%),共15支(3.36%);左锁骨下动脉有11例(11.58%),共11支(2.46%);其他部位少见。全组有45支(10.07%)MAPCAs开口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202支(45.19%)MAPCAs在进入肺脏前出现弯曲。结论 TOF合并的MAPCAs多数发自于主动脉弓、降部及其分支,以胸降主动脉中、上段最多见,其他部位亦常有MAPCAs发出,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法洛四联症 心血管造影 主要体-肺侧支血管
下载PDF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术后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向太 崔燕海 +3 位作者 张群 谈文开 唐向周 王绍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采用血管造影评价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术后肺动脉发育及相关解剖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术后患者血管造影资料,且22例与术前造影资料比较,评价肺动脉发育、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主动脉... 目的采用血管造影评价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术后肺动脉发育及相关解剖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术后患者血管造影资料,且22例与术前造影资料比较,评价肺动脉发育、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主动脉侧支血管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31例上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通畅,1例吻合口狭窄疑血栓形成。28例肺动脉发育良好且左、右肺动脉发育对称,3例单侧肺动脉狭窄,1例肺动脉发育差。1例出现肺动静脉瘘,1例存在胸腔积液。22例双向Glenn手术前后造影比较,左右肺动脉直径和McGoon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36%(8/22)的主动脉侧支较术前增多。18.75%(6/32)病例术后存在腔静脉侧支血管。结论血管造影是评价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术后肺动脉发育及相关解剖学情况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畸形 血管造影术 肺动脉
下载PDF
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组在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唐向周 杨向太 +3 位作者 李国业 张群 成佛金 谈文开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2期1316-1320,共5页
目的:评价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组在主动脉病变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31例主动脉病变患者的CT或MR、二维血管造影、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组影像学资料,并对其结果对比分析。31例均为男性,年龄18~81岁,平均56.5岁。结果:行... 目的:评价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组在主动脉病变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31例主动脉病变患者的CT或MR、二维血管造影、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组影像学资料,并对其结果对比分析。31例均为男性,年龄18~81岁,平均56.5岁。结果:行胸主动脉造影28例,发现主动脉夹层25例,动脉瘤1例,假性动脉瘤1例,主动脉弓畸形1例。行腹主动脉造影3例,发现动脉瘤2例,1例为腹主动脉动脉硬化性改变并主动脉钙化。所有主动脉夹层、真性及假性动脉瘤造影与CT或MRI对比,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均相符。其中有2例夹层的造影提示CT诊断破口位置错误。1例主动脉弓畸形,CT误诊为动脉瘤,而造影则可以清晰显示扩张纡曲的畸形主动脉弓。其中23例主动脉夹层和3例真性动脉瘤造影后进行支架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介入治疗,术后均行二维血管造影,支架位置准确,隔绝效果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组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提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放射学 介入性
下载PDF
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失败原因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唐向周 张群 +3 位作者 李国业 成佛金 谈文开 杨向太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用影像学方法分析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失败病例,以提高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手术成功率。方法未能成功行室间隔缺损堵闭术47例(47/774),男27例,女20例,年龄2~30岁。对比其手术前后左心室和主动脉造影影像资料。结果膜部瘤破... 目的用影像学方法分析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失败病例,以提高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手术成功率。方法未能成功行室间隔缺损堵闭术47例(47/774),男27例,女20例,年龄2~30岁。对比其手术前后左心室和主动脉造影影像资料。结果膜部瘤破裂15例,其中8例有多个破口,堵闭主要破口后仍有其他的破口分流,2例术前造影只显示单个破口,堵闭破口后出现新的破口,5例封闭基底部后仍存在大量分流;放置堵闭器后出现了中度以上的主动脉瓣反流28例,7例高位嵴下型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上缘到主动脉瓣距离小于适应证标准。21例伴有主动脉瓣脱垂,封堵器影响主动脉瓣从而造成主动脉关闭不全;封堵器移位2例;2例术后出现溶血。结论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但是应该严格把握适应证,恰当地选择堵闭方式和堵闭器,避免治疗失败及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平板数字旋转心室造影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向太 唐向周 +3 位作者 崔燕海 成佛金 谈文开 王绍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096-4099,共4页
目的:与常规造影比较,探讨平板数字旋转造影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平板数字旋转造影组(122例)和常规造影组(610例)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造影图像,详细记录各种主要畸形及解剖所见,按照心室形态、肺动脉形态... 目的:与常规造影比较,探讨平板数字旋转造影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平板数字旋转造影组(122例)和常规造影组(610例)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造影图像,详细记录各种主要畸形及解剖所见,按照心室形态、肺动脉形态(包括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及肺动脉分支畸形)、室间隔缺损、房室瓣、主动脉及肺动脉的位置关系、主动脉骑跨度、冠状动脉开口及走行、PDA及侧枝血管八个方面评价显示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心室形态、室间隔缺损、房室瓣、主动脉及肺动脉的位置关系、主动脉骑跨度方面旋转造影和常规造影并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旋转造影在心室形态、肺动脉形态、主动及肺动脉位置上显示良好的病例百分比超过了常规造影。而在判断肺动脉形态、冠状动脉走行及开口方面上旋转造影要优于常规造影,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与常规心室造影相比心室旋转造影更易于发现PDA及侧支血管。各种病例对比旋转造影较常规造影平均减少造影次数1~2次。结论:旋转造影较常规造影不但能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并减少了造影次数和对比剂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平板数字旋转造影 图像处理 介入性
下载PDF
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向周 张群 +2 位作者 李国业 成佛金 谈文开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6期26-31,共6页
目的评价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了3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CT或MR、二维血管造影、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影像学资料,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胸主动脉造影33例。其中肺动脉瓣闭锁... 目的评价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了3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CT或MR、二维血管造影、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影像学资料,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胸主动脉造影33例。其中肺动脉瓣闭锁主动脉侧支14例,法乐氏四联症主动脉侧支9例,动脉导管未闭8例,主动脉缩窄1例,主动脉弓畸形1例。行无注射对比剂房间隔堵闭器扫描重建1例。2例肺动脉瓣闭锁主动脉侧支,6例动脉导管未闭进行了介入治疗,侧支及动脉导管堵闭效果良好。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和常规二维血管造影、CT及MR对比结果基本相符。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相对常规二维血管造影更加快捷、方便,提供更多影像学信息。和CT或MR相比更能够清楚、直观、精确的显示检查区域的解剖结构,并且能够为介入治疗直接提供更多影像学资料。结论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对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病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 病血管造影 数字化成像 图像处理 介入性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预测导丝30 min内正向通过残端模糊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天宇 黄美萍 +3 位作者 谈文开 贾乾君 黄育铭 丘庆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61-666,682,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成像预测导丝30 min内正向通过残端模糊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广东省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21年1月经IVUS引导的80例残端模...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成像预测导丝30 min内正向通过残端模糊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广东省人民医院2017年4月至2021年1月经IVUS引导的80例残端模糊CTO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30 min内导丝能否正向通过闭塞病变达到远端真腔,将患者分为成功组(n=30)和失败组(n=5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特点、CTO近端IVUS图像特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特点。筛选单因素分析与30 min内正向手术成功相关(P<0.10)的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并建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Z检验评估IVUS的预测效能。结果导丝30 min内正向通过残端模糊CTO患者的成功率为37.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既往开通失败(OR=4.470,95%CI:1.155~17.306,P=0.030)、成角>45°(OR=3.355,95%CI:1.024~10.997,P=0.046)、IVUS评估闭塞近端钙化弧度≥43.9°(OR=13.555,95%CI:3.317~55.385,P<0.001)是导丝30 min内正向通过残端模糊CTO的独立预测危险因素。IVUS评估闭塞近端钙化弧度≥43.9°联合两种特征(既往开通失败和成角>45°)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大于该两种特征评估(0.850 vs.0.737,P=0.007)。结论IVUS评估闭塞近端斑块特征与两种特征(既往开通失败、成角>45°)联合,能更好地评估导丝正向开通残端模糊CTO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两种碘浓度对比剂在主动脉夹层旋转血管造影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勇东 张群 +5 位作者 唐向周 谈文开 成佛金 王绍荣 甘鹏 黄美萍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6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碘浓度对比剂对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旋转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157例B型AD患者的主动脉旋转血管造影图像资料,其中应用370 mg I/m L对比剂71例,应用32... 目的探讨两种碘浓度对比剂对B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旋转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157例B型AD患者的主动脉旋转血管造影图像资料,其中应用370 mg I/m L对比剂71例,应用320 mg I/m L对比剂86例,以相同注射流率行主动脉旋转造影,并以夹层累及范围、头臂血管分支及受累情况、破口大小及位置的显示情况对图像进行评分及统计分析。结果主动脉旋转血管造影对AD的细节显示良好,两种不同碘浓度的对比剂在造影图像质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旋转血管造影时,应用370 mg I/m L与320 mg I/m L对比剂在注射流率相同的情况下,均能满足诊断和介入需求,可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对比剂进行检查,以减少对比剂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对比剂 旋转造影
下载PDF
第二代定量血流分数诊断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准确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明明 黄育铭 +6 位作者 贾乾君 杨峻青 吴全敏 陈联胜 谈文开 费洪文 黄美萍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 探讨第二代定向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2)诊断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准确度。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因怀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而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血流储备分数(fr... 目的 探讨第二代定向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2)诊断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准确度。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因怀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而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检查的患者资料,分析血管的QFR2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的数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计算QFR2与FFR的相关性。以FFR为“金标准”,计算QFR2与QCA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探讨QFR2在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方面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入选163例患者(178条血管),以FFR的数据为“金标准”,QFR2诊断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准确度明显高于QCA(95.51%vs. 61.24%,P<0.01),QFR2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QCA(敏感度:85.45%vs. 50.91%,P<0.01,特异度:100.00%vs. 65.85%,P<0.01)。QFR2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0%,93.89%。QFR2诊断能效明显优于QCA(AUC:0.96vs. 0.66,P<0.01)。QFR2与FFR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71(P<0.01)。结论 QFR2诊断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准确度高,在冠状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方面具有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功能学 定量血流分数 血流储备分数 定量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在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肺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向太 唐向周 +3 位作者 张群 李国业 谈文开 成佛金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3期174-179,共6页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肺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335例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学资料,男218例,女117例,年龄1d~37岁,中位年龄4岁。其中15...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肺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335例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学资料,男218例,女117例,年龄1d~37岁,中位年龄4岁。其中152例曾行手术治疗,另42例同时行血管造影术(cardioangiography,CAG)检查,对比其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2例患者经手术证实肺血管共有271处畸形。64排MSCT确诊258处畸形,符合率95.2%(258/271)。42例患者经手术证实109处畸形,64排MSCT确诊102处畸形,符合率93.6%(102/109);CAG确诊106处畸形,符合率97.2%(106/109)。MSCT和CAG对比,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MSCT对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肺血管畸形的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且快捷、无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发绀 肺血管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主动脉弓离断的临床X线表现(附7例分析)
16
作者 唐郁宽 张群 +3 位作者 李国业 谈文开 陆骊工 杨向太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0年第3期191-194,共4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弓离断(IAA)的临床X线特点及X线平片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男3例,女4例,年龄30天~11岁,平均4岁)经心血管造影(ACG)和(或)手术证实的IAA患儿的临床、X线和ACG表...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弓离断(IAA)的临床X线特点及X线平片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男3例,女4例,年龄30天~11岁,平均4岁)经心血管造影(ACG)和(或)手术证实的IAA患儿的临床、X线和ACG表现及相互关系。结果7例全属A1型,无B、C型,均合并心内畸形,术前X线平片符合诊断3例。主要的X线征象有:①气管居中(7例);②主动脉结消失(7例);③主动脉弓低位征(2例);④升主动脉发育不良(4例);⑤右上肺纵隔旁侧支循环血管影(6例)。结论X线平片诊断IAA有局限性,但紧密结合临床可提示诊断,临床+X线+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E)的诊断模式可减少误(漏)诊率,确诊靠ACG,对有造影禁忌证者,可采用MR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离断 先天性 X线摄影术 心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悬吊防护屏对介入医师最佳防护方案的体模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子满 黄美萍 +4 位作者 罗纯 黄斯凡 谈文开 刘勇东 胡天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悬吊防护屏规格及摆放位置对介入手术中第一及第二术者辐射防护效果,为选择悬吊防护屏最佳辐射防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第一及第二术者站位,从地面20 cm至180 cm处,每隔20 cm放置一个个人计量仪。投照体位选择正位与左侧... 目的探讨悬吊防护屏规格及摆放位置对介入手术中第一及第二术者辐射防护效果,为选择悬吊防护屏最佳辐射防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第一及第二术者站位,从地面20 cm至180 cm处,每隔20 cm放置一个个人计量仪。投照体位选择正位与左侧位。悬吊防护屏为铅玻璃(简称玻璃式)与铅玻璃下接铅橡胶皮(简称混搭式)两种。防护屏摆位分别为靠近术者、远离术者、在术者左侧及贴近球管4种。测量2种投照体位下,不同防护屏规格与摆位在第一及第二术者位9个高度的实时辐射剂量率,计算剂量屏蔽率。结果两种防护屏防护效果接近,以玻璃式略优。对于第一术者,正位投照时以近术者摆位的防护效果最佳,侧位投照则以术者左侧摆位的防护效果最好;对于第二术者,正及侧位投照均以近术者摆位防护效果最优。在最佳摆位情况下:正位投照时第一术者在120 cm高度、侧位投照时第一及第二术者各高度仍可检测到较高的辐射剂量率;第一与第二术者总体接受的辐射剂量接近;第一术者的剂量屏蔽率除正位120 cm高度稍低(玻璃式为60.11%,混搭式为39.89%)外,其余各点均高达93%以上,第二术者剂量屏蔽率为57%~97%;侧位屏蔽率整体略高于正位屏蔽率。结论两种防护屏防护效果接近,均能取得较好的防护效果,但正位投照时第一术者的120 cm高度及侧位投照时2位术者的各高度辐射剂量率仍相对较高,需加强对120 cm高度的辐射防护,并尽量少用侧位投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 辐射剂量 辐射防护
下载PDF
定量血流分数对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甘鹏 杨峻青 +8 位作者 郑君惠 谈文开 庄健 张群 刘勇东 刘勇 费洪文 黄美萍 黄育铭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43-247,253,共6页
目的探讨在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0.80时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评估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2日至2018年3月7日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因怀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探讨在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0.80时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评估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2日至2018年3月7日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因怀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而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调取出已经进行FFR检查的患者52例,分析人员在盲法下分析血管的QFR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的数值。采用Clopper-Pearson计算QFR与FFR的相关性;以FFR为“金标准”,计算QFR与QCA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使用SPSS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探讨QFR在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临床价值。结果共有52例患者(52条血管)入选了本研究,以FFR的数据为“金标准”,QFR的同阴性和同阳性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Q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95%CI:72.2~92.6)vs.61.1%(95%CI:48.1~74.1),P=0.005]。QF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Q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敏感性:85.7%vs.57.1%,P<0.05;特异性:87.5%vs.67.7%,P<0.05)。QFR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1.8%、90.0%、6.86和0.16;QCA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54.5%、70.0%、1.77和0.63。QFR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QCA(66.8 vs.47.2),提示QFR的诊断效能比QCA更高。Clopper-Pearson计算QFR与FFR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79(P<0.01)。结论QFR和FFR在诊断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QFR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性高于QCA,在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诊断方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功能学 定量血流分数 血流储备分数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介入堵闭术中左心室造影投照角度优化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秀红 杨林 +2 位作者 黄美萍 谈文开 王绍荣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6期762-765,共4页
目的探讨暴露不同类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形态的最佳左心室造影投照角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267例行封堵治疗的VSD患者的左心室造影资料,其中膜周型179例,肌部型27例,嵴内型61例。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暴露不同类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形态的最佳左心室造影投照角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267例行封堵治疗的VSD患者的左心室造影资料,其中膜周型179例,肌部型27例,嵴内型61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常规以左前斜位(left anterior oblique,LAO)60°+头位(cranial,CRA)20°行左心室造影,肌部型患者加用LAO70°+CRA20°、嵴内型患者加用LAO80°+CRA20°体位投照。比较在不同造影角度下三种不同类型VSD患者最优显示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左心室造影及介入封堵术,无明显并发症。膜周型179例,LAO60°+CRA20°能充分显示室间隔形态163例(91.1%);肌部型27例,LAO60°+CRA20°充分显示3例(11.1%),LAO70°+CRA20°充分显示24例(88.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嵴内型61例,LAO60°+CRA20°充分显示1例(1.6%),LAO80°+CRA20°能充分显示53例(8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膜周部VSD取LAO60°+CRA20°投照,肌部VSD取LAO70°+CRA20°投照,嵴内型VSD取LAO80°+CRA20°投照角度最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左心室造影 投照角度
下载PDF
定量血流分数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心肌缺血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席悦 黄美萍 +2 位作者 黄育铭 丘庆华 谈文开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在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超声诊断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但收缩功能正常,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流储备分数... 目的探讨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在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超声诊断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但收缩功能正常,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检查的患者110例。根据FFR测量值分为心肌缺血组(FFR≤0.80,n=52)和对照组(FFR>0.80,n=5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别用QFR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两种工具分析造影图像,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并评价QFR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FFR作为参考标准,QFR的诊断效能均明显高于QCA,其中准确率[83.6%(95%CI:75.5~89.5)vs. 59.1%(95%CI:49.7~67.8)]、敏感度[75.0%(95%CI:61.7~84.9)vs. 46.2%(95%CI:33.3~59.5)]、特异度[91.4%(95%CI:81.0~96.7)vs. 70.7%(95%CI:57.9~80.9)]、阳性预测值[88.6%(95%CI:75.6~95.5)vs.58.5%(95%CI:43.4~72.3)]及阴性预测值[80.3%(95%CI:69.0~88.3)vs. 59.4%(95%CI:47.6~70.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QFR与QCA的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721 vs. 1.577,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274 vs.0.761。QFR与QCA诊断心肌缺血的RO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95%CI:0.88~0.98)和0.67(95%CI:0.58~0.76)(Z=5.167,P<0.0001)。结论 QFR比QCA能更灵敏、早期识别导致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在指导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 定量冠状动脉造影 定量血流分数 血流储备分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