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农业功能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谭雪兰 李印齐 +3 位作者 安悦 周舟 刘悦 朱晶晶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7,共12页
伴随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农业发展迈入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国内学者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及农业产业为全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地理学者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逐步融合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针对农业功能... 伴随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农业发展迈入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国内学者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及农业产业为全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地理学者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逐步融合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针对农业功能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分类体系、测度评价、时空过程、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等开展了诸多研究。文章通过梳理中国知网平台上近10年核心期刊中关于农业功能的学术论文,选取了151篇高质量文献进行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结果:1)地理学者聚焦于农业的生产功能、经济功能、及生态功能等方面研究,更加关注农业功能空间分布、地理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2)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农业多功能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和农业功能阶段论等是农业功能研究的基础,地理学者正不断完善和丰富农业功能相关理论;3)基于GIS和RS技术以及地理数学模型,地理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农业功能的空间变化与地域特征;4)地理学者科学诊断了不同地理环境下各因子的作用方式、方向与强度,并针对地区地理环境与影响因子进行功能区划与优化;5)未来地理学视角下的农业功能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理论框架体系,推动多要素、多尺度、多目标的体系研究;聚焦农业功能转型,强化多学科、大数据、新技术手段的集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农业功能 农业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 中国
下载PDF
基于LMDI模型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洞庭湖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谭洁 刘琴 +2 位作者 唐晓佩 谭雪兰 刘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6,共7页
运用碳排放系数法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模型,对1996—2020年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变化整体呈现出“三增三减”特征,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变化程度较为显著,水... 运用碳排放系数法和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模型,对1996—2020年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变化整体呈现出“三增三减”特征,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变化程度较为显著,水域和草地次之,耕地和林地的变化程度最小。(2)总净碳排放量呈不断上升趋势,碳排放高值区由中部转向西、东、南部,土地利用碳足迹压力指数始终大于1,以0.54的年均增幅不断上升。(3)人均GDP、单位GDP用地面积和单位土地碳排放强度是影响土地利用碳排放的主要因子,人均GDP和单位GDP用地面积分别成为促进和减缓洞庭湖区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时空演变 影响因素 LMDI模型 洞庭湖区
下载PDF
长株潭地区乡村功能评价及地域分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谭雪兰 于思远 +3 位作者 陈婉铃 欧阳巧玲 贺艳华 周国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03-1210,共8页
通过构建乡村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测度模型,以长株潭地区23个县市区为地域单元,对研究区乡村经济发展、粮食生产、社会保障与生态旅游功能的地域分异特征与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功能、粮食生产功能、社会... 通过构建乡村功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测度模型,以长株潭地区23个县市区为地域单元,对研究区乡村经济发展、粮食生产、社会保障与生态旅游功能的地域分异特征与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功能、粮食生产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旅游功能指数普遍较低,但各功能之间发展较为均衡;(2)长株潭城市群的乡村功能地域分异特征较为明显,经济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区,以长沙市6个区及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长沙县为主,粮食生产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芦淞区、浏阳市、湘潭县、宁乡县,社会保障功能呈现出由中心城市向外围地域逐渐减弱的特征,且距离中心城市越远,其功能越弱,生态旅游功能强势区主要分布在茶陵县、芙蓉区、岳麓区、韶山市、炎陵县、宁乡县、浏阳市、雨花区等山区丘陵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功能 评价 地域分异 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70
4
作者 谭雪兰 钟艳英 +1 位作者 段建南 曹浩成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9-315,共7页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案例,利用土地利用详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等多种数据源,运用相对变化率、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长株潭城市群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轨迹、空间地域分异特征...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案例,利用土地利用详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等多种数据源,运用相对变化率、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长株潭城市群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轨迹、空间地域分异特征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株潭城市群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及人均量呈递减趋势,但仍然呈粗放利用状态;②长株潭城市群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率呈高位态势且地域分异明显,交通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地区相对变化率较大;③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影响长株潭城市群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因子归纳为区域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政策制度3类,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可知各影响因子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农林牧渔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作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农村居民点 用地变化 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基于GIS的麻阳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谭雪兰 段建南 +1 位作者 包春红 朱红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7-180,185,共5页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分散与低效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湖南省麻阳县为研究区,应用GIS空间分析及景观指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005年麻阳县土地利用现状库为数据源,对其空间布局进行研究。结果表...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分散与低效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以湖南省麻阳县为研究区,应用GIS空间分析及景观指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2005年麻阳县土地利用现状库为数据源,对其空间布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麻阳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与密度差异明显,斑块形状不规则但地域差异小。(2)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存在着对耕地及道路依存度高的特征。(3)麻阳县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方案为控制性乡镇2个,发展性乡镇9个,拆并性乡镇12个,形成"两核四轴"的放射布局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分析 景观指数 布局优化 麻阳县
下载PDF
长沙市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变化及地域分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64
6
作者 谭雪兰 周国华 +1 位作者 朱苏晖 欧聪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4-210,共7页
以1989年、1999年和2009年3期Landsat TM影像及2005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数据源,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应用GIS空间分析、重心迁移定量模型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长沙市1989~2009年农村居民点的用地面积、规模、空间分布、形状的动态变化过程... 以1989年、1999年和2009年3期Landsat TM影像及2005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数据源,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应用GIS空间分析、重心迁移定量模型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长沙市1989~2009年农村居民点的用地面积、规模、空间分布、形状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地域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 20 a来农村居民点总面积及斑块平均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日趋集中和密集,斑块形状不断向完整与规则转变;2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在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等指标方面平原区、丘岗区与山区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3 20 a来,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重心由西向东迁移,迁移距离为6.62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地域分异 长沙市
下载PDF
长株潭地区农业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谭雪兰 安悦 +2 位作者 苏洋 周国华 贺艳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8-716,共9页
以长株潭地区23个县市区为研究区域,分别从农产品供给功能、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生态保育功能、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农业功能变化的时空差异诊断模型等方法对长株潭地区1998~2014... 以长株潭地区23个县市区为研究区域,分别从农产品供给功能、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生态保育功能、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和农业功能变化的时空差异诊断模型等方法对长株潭地区1998~2014年农业功能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根据各地区功能特征提出农业功能发展调控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长株潭地区农产品供给功能有大幅提升,其重心有向外进一步扩散趋势;长株潭地区核心区域劳动力就业与社会保障功能下降幅度较大;大围山、罗霄山脉等山地丘陵区生态保育功能优势进一步凸显;文化传承和休闲功能部分区域获得进一步发展,但空间变化差异较小。(2)研究发现不同区域农业主导功能不同,根据各地区农业功能不同优势特征,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业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控对策,从而为长株潭地区农业多功能发展与功能特征的识别及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功能 时空变化 协调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
下载PDF
江南丘陵地区乡村聚落地域分异特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16
8
作者 谭雪兰 安悦 +2 位作者 蒋凌霄 谭洁 周国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07-1714,共8页
以江南丘陵湖南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8个抽样村进行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从乡村聚落的居住条件、居住设施和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形态等方面,探讨江南丘陵湖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地域分异特征与规律。研究表明:乡村聚落研究是江南丘陵地... 以江南丘陵湖南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8个抽样村进行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从乡村聚落的居住条件、居住设施和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形态等方面,探讨江南丘陵湖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地域分异特征与规律。研究表明:乡村聚落研究是江南丘陵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布局优化与调控的基础。由于地域范围广泛,区域内的资源禀赋与地域组合、经济发展基础、文化传统等条件差异悬殊,因此江南丘陵湖南地区乡村聚落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较为明显,在聚落空间格局(规模、密度、形态)、居住条件(住房面积、住房结构、建筑特色)、居住设施(道路、饮水安全、网络电视开通率等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生活形态等方面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盆地-丘陵-低山区、发达-欠发达-落后、近郊-远郊-偏远等地貌、经济、区位梯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聚落 地域分异 江南丘陵地区 湖南省
下载PDF
城市化的区域发展效应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谭雪兰 刘觉民 +1 位作者 朱红梅 关欣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23-826,共4页
从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效应理论分析入手,对吉林省城市化的区域发展效应现状进行剖析,总结了城市化区域发展效应发挥的障碍因素,最后提出了城市化区域发展效应增强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发展效应 障碍因素 对策 吉林省
下载PDF
长沙市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谭雪兰 段建南 +2 位作者 朱红梅 包春红 张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期240-244,共5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与保护好有限的耕地资源,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长沙市1998—2009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相关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长沙市近12年来耕地资源变化的时空特点,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沙市耕地变... 为了更好地利用与保护好有限的耕地资源,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长沙市1998—2009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相关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长沙市近12年来耕地资源变化的时空特点,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沙市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长沙市耕地数量变化的3大驱动力,其中经济发展因素是最为重要的因素。通过研究发现,12年来长沙市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大幅度锐减,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且耕地变化的区域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变化 时空特征 驱动力 长沙市
下载PDF
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化对策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谭雪兰 李诚固 刘西锋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3年第6期377-380,共4页
在分析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吉林省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拉动效应差的主要阻碍性因素,并运用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提出了促进大城市功能扩散、城镇体系重构、城市整合、城乡一体化以及加强城市基础设施... 在分析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吉林省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拉动效应差的主要阻碍性因素,并运用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提出了促进大城市功能扩散、城镇体系重构、城市整合、城乡一体化以及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以增强城市化的区域效应,促进吉林省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化 拉动效应 生态环境建设 大城市功能扩散 城镇体系 城市整合 城乡一体化 城市基础设施
下载PDF
洞庭湖地区农业功能时空演变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谭雪兰 王振凯 +3 位作者 蒋凌霄 安悦 雷济华 任辉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55-1364,共10页
农业功能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是引导地区分工、凸显地域价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依据。以洞庭湖地区24个县市区为研究区域,分别从粮食生产功能、就业与社会保障功能、生态保育功能和旅游休闲功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 农业功能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是引导地区分工、凸显地域价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依据。以洞庭湖地区24个县市区为研究区域,分别从粮食生产功能、就业与社会保障功能、生态保育功能和旅游休闲功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农业功能变化时空差异诊断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模型对洞庭湖地区1997—2017年农业功能的动态变化过程、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1997—2017年洞庭湖地区农业功能时空变化特征显著:洞庭湖地区粮食生产功能整体呈增强趋势,且中部地区增强明显;就业与社会保障功能整体呈减弱变化趋势,市辖区尤为明显;生态保育功能整体呈减弱趋势且变化幅度大,石门县、安化县等丘陵地区减弱明显,而洞庭湖中部平原区域增强;旅游休闲功能整体呈增强变化态势,石门县、桃江县等地区以及各市辖区旅游休闲功能大幅度提升。②农业发展基础是农业功能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地区发展水平是农业功能演变的重要因素,生产环境质量是洞庭湖地区农业功能演变的基础因素;地区发展水平对农业功能演变的影响程度逐渐上升,生产环境质量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各影响因子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农业功能时空的演变过程及结构受到多个因子共同影响,说明洞庭湖地区农业功能演变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复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功能 农业功能时空演变 地理探测器 洞庭湖地区
下载PDF
长沙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谭雪兰 段建南 +1 位作者 何长元 包春红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51-153,156,共4页
基于土地利用基本理论,对湖南省长沙市的土地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通过对长沙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面积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均呈负相关关系;建设用地与之呈正相关关系。论... 基于土地利用基本理论,对湖南省长沙市的土地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通过对长沙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面积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均呈负相关关系;建设用地与之呈正相关关系。论述了长沙市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的合理利用,提出了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经济发展 相关分析 长沙市
下载PDF
地方农业院校土地资源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雪兰 朱红梅 +1 位作者 张坤 包春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317-319,共3页
以湖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就课程体系优化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方案、实践、成效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旨在构建地方农业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地方农业院校 课程体系 优化 综合能力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下载PDF
湖南省县域乡村反贫困绩效评价与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30
15
作者 谭雪兰 蒋凌霄 +3 位作者 米胜渊 欧阳巧玲 王振凯 安悦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8-946,共9页
综合运用熵值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基本生存绩效、自身发展绩效,县域扶贫绩效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湖南省51个贫困县2017年反贫困绩效空间地域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湖南省贫困农户一般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 综合运用熵值法、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基本生存绩效、自身发展绩效,县域扶贫绩效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湖南省51个贫困县2017年反贫困绩效空间地域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湖南省贫困农户一般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自身发展绩效水平得分较高的区域大多处于武陵源区、鹤城区等城市市区周围以及罗霄山片区,而雪峰山脉周围县市则普遍较低;县域扶贫绩效水平高的区域分布较为零散,大致位于各城区周围,而省城或西北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以及中南部绩效水平还有待提高。②反贫困绩效总体上呈现出高、中、低3种绩效水平交替分布的空间特征,愈靠近武陵源区、鹤城区和长株潭地区的贫困县市,综合反贫困绩效水平愈高。③县域发展情况是影响湖南省反贫困绩效的决定性因素,农户条件与乡村状况是基础性因素,自然条件是重要因素,各因子间交互作用的影响远大于单因子,不存在独立作用的因素,体现出湖南省反贫困绩效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贫困 绩效评价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贫困县 湖南省
下载PDF
基于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谭雪兰 段建南 朱红梅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7年第3期18-19,共2页
土地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以湖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的现状剖析为基础,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对策及途径。
关键词 湖南省 经济发展 可持续利用 对策
下载PDF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谭雪兰 段建南 朱红梅 《科技和产业》 2012年第7期163-165,共3页
在分析本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重建、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及实践教学的创新等方面对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了... 在分析本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重建、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及实践教学的创新等方面对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土地资源管理 课程体系 复合型
下载PDF
湖南省传统农区乡村功能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谭雪兰 蒋凌霄 +3 位作者 安悦 余航菱 周舟 李印齐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68-2178,共11页
乡村是城市功能扩散与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乡村功能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熵值法、冷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以湖南省102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对湖南省乡村功能的时空演变、空... 乡村是城市功能扩散与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乡村功能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熵值法、冷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以湖南省102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对湖南省乡村功能的时空演变、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1997―2017年县域乡村生产和生活功能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发展态势,而乡村生态功能整体上呈减弱的趋势。②1997―2017年湖南省乡村功能热点区由长株潭地区向外扩张,而冷点区呈先收缩后扩张的发展态势;20 a间,在长株潭地区形成稳定的热点区,在湘西地区形成稳定的冷点区。③湖南省乡村功能空间分异是农业现代化、乡村就业主体、县域经济基础、城镇化、工业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影响力大小与方向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其中农业现代化水平、乡村就业主体对湖南省及5个地区乡村功能空间分异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功能 地理探测器 湖南省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环洞庭湖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谭雪兰 朱红梅 +4 位作者 黄纯 段建南 谭洁 何长元 张坤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12期82-84,共3页
在构建环洞庭湖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环洞庭湖区各城市历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结果表明:环洞庭湖区的3个地级城市(益阳、岳阳、常德)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土地集约化利用趋势越来越... 在构建环洞庭湖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环洞庭湖区各城市历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结果表明:环洞庭湖区的3个地级城市(益阳、岳阳、常德)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土地集约化利用趋势越来越明显,土地利用状况也越来越合理。不同城市之间土地集约利用差异显著,常德市相对最优,岳阳市次之,益阳市第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主成分分析 环洞庭湖区
下载PDF
长春市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雪兰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5年第3期219-221,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长春市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快速推进成为该市农村区域的一个重要特征,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不断地趋于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从城乡互动、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地理学思维,利用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长春市农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快速推进成为该市农村区域的一个重要特征,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不断地趋于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从城乡互动、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地理学思维,利用城市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重点探讨长春市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市 农村城镇化 动力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