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叶多糖MLPⅡ的基本结构及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30
1
作者 路国兵 任春久 +3 位作者 崔为正 王彦文 高绘菊 牟志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3-1060,共8页
从桑叶中分离纯化获得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均一多糖组分MLP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桑叶多糖MLPⅡ主要由甘露糖(man)、鼠李糖(rha)、葡萄糖(glc)、木糖(xyl)和阿拉伯糖(ara)等5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n(man)∶n(rha)∶n(glc)∶n(xyl)∶n(ar... 从桑叶中分离纯化获得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均一多糖组分MLP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桑叶多糖MLPⅡ主要由甘露糖(man)、鼠李糖(rha)、葡萄糖(glc)、木糖(xyl)和阿拉伯糖(ara)等5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n(man)∶n(rha)∶n(glc)∶n(xyl)∶n(ara)=8.73∶1.04∶6.53∶2.13∶1.00;红外光谱显示桑叶多糖MLPⅡ的主要连接键为β-糖苷键。桑叶多糖MLPⅡ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降血糖试验结果表明,150 mg/kg MLPⅡ治疗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体质量与对照组糖尿病模型大鼠相比提高了26.22%,而空腹血糖(FBG)浓度降低了52.89%,达到极显著水平,并且治疗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C-肽(C-P)水平得到改善,损伤胰岛细胞得到修复,胰岛β细胞合成和胰岛素分泌的能力增强。研究结果提示,桑叶多糖MLPⅡ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模型大鼠的体质量和空腹血糖水平,并改善糖耐量,而促进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β细胞合成及胰岛素分泌可能是桑叶多糖MLPⅡ降血糖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多糖 组成 结构 糖尿病模型大鼠 血糖水平 胰岛组织
下载PDF
桑叶多糖MLPⅡ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路国兵 任春久 +3 位作者 崔为正 王彦文 高绘菊 牟志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121,共6页
从桑叶中分离纯化获得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均一多糖组分MLPⅡ,通过检测分析MLPⅡ治疗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肝脏生理指标,探究桑叶多糖MLPⅡ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与糖尿病对照组模型大鼠相比,150 m... 从桑叶中分离纯化获得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均一多糖组分MLPⅡ,通过检测分析MLPⅡ治疗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肝脏生理指标,探究桑叶多糖MLPⅡ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与糖尿病对照组模型大鼠相比,150 mg/kg MLPⅡ治疗组糖尿病模型大鼠肝脏组织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降低了40.59%、38.58%和52.81%,而肝脏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糖原含量和肝脏葡萄糖激酶活性则分别升高了15.88%、198.48%和169.77%,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糖尿病对照组模型大鼠相比,桑叶多糖MLPⅡ治疗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明显提高,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其中150 mg/kg MLPⅡ治疗组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研究结果提示,桑叶多糖MLPⅡ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肝脏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其作用可能与调节胰岛素的释放和肝脏的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多糖 糖尿病模型大鼠 肝脏 胰岛素敏感指数 糖脂代谢
下载PDF
桑树内生细菌的分离及生防益菌的筛选 被引量:19
3
作者 路国兵 冀宪领 +4 位作者 张瑶 牟志美 王更先 窦学娥 查传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0-354,共5页
对不同品种健康桑树植株组织中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共得到229个菌株。探讨了较合理的内生细菌分离纯化方法,对内生细菌数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树根、茎、叶柄、叶片、花蕾等组织内均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且不同品种及组织中内生细... 对不同品种健康桑树植株组织中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共得到229个菌株。探讨了较合理的内生细菌分离纯化方法,对内生细菌数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树根、茎、叶柄、叶片、花蕾等组织内均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且不同品种及组织中内生细菌的数量均存在差异。离体抑菌作用测定表明,229株桑树内生细菌中,有42株(18.3%)菌株对桑树炭疽病菌有拮抗作用,有25株(10.9%)菌株对桑粘格孢菌有拮抗作用;以上67株菌种又有8株菌株对多种病原真菌都有抑菌作用,表现出较强抑菌活性,具有作为生防菌的应用潜能。对8株内生拮抗菌株进行了细菌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G21、G49、Y12和J26归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G82和J50归属于假单孢菌属(Pseudom onas sp.),Y33归属于欧文氏菌属(Erwinia sp.),B19归属于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内生细菌 生物防治 菌株分离筛选
下载PDF
植物内生细菌的侵染定殖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路国兵 张瑶 +3 位作者 冀宪领 牟志美 高绘菊 吴绪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88-92,共5页
详细综述了植物内生细菌的侵染定殖过程,即吸附、侵入、定殖三个阶段。着重阐述了对植物内生细菌的定殖检测方法,包括抗生素标记法、免疫学方法、基因标记法及特异性寡核苷酸片段标记法等。另外,对植物内生细菌的来源及定殖影响因子也... 详细综述了植物内生细菌的侵染定殖过程,即吸附、侵入、定殖三个阶段。着重阐述了对植物内生细菌的定殖检测方法,包括抗生素标记法、免疫学方法、基因标记法及特异性寡核苷酸片段标记法等。另外,对植物内生细菌的来源及定殖影响因子也进行了系统讨论,并对未来植物内生细菌定殖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细菌 侵染定殖 来源 检测方法 影响因子
下载PDF
一株桑树内生拮抗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路国兵 李季生 +4 位作者 牟志美 冀宪领 查传勇 董法宝 杨悦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7,共7页
从健康桑树叶片中分离到一株内生拮抗细菌L144,该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及病原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16S rDNA碱基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定名为Bacillus subtilisL144... 从健康桑树叶片中分离到一株内生拮抗细菌L144,该菌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及病原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16S rDNA碱基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定名为Bacillus subtilisL144。该菌株已在GenBank注册,登录号为EU118756。对菌株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其生长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生长温度为33℃,能广泛利用碳源,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内生细菌 分离鉴定 枯草芽孢杆菌L144菌株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白僵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路国兵 王更先 +1 位作者 韩景瑞 牟志美 《中国蚕业》 2007年第2期13-15,32,共4页
以9株白僵菌菌株为材料,对其进行鉴定并探讨了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有2株为卵孢白僵菌,7株为球孢白僵菌;以营养生长量、产孢量、抗紫外线能力和致病力等生物学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筛选,球孢白僵菌B1为生产白僵蚕的最佳接种菌株。
关键词 白僵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桑树内生拮抗细菌Burkholderia cepacia Lu10-1的分离鉴定及其内生定殖 被引量:36
7
作者 牟志美 路国兵 +4 位作者 冀宪领 盖英萍 王彦文 高绘菊 查传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3-630,共8页
【目的】对从健康桑树叶片中分离到的一株内生拮抗细菌Lu10-1进行鉴定,并探讨该菌株在桑树体内的定殖。【方法】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结合recA基因特异引物PCR检测法对菌株Lu10-1进行分类学鉴定... 【目的】对从健康桑树叶片中分离到的一株内生拮抗细菌Lu10-1进行鉴定,并探讨该菌株在桑树体内的定殖。【方法】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结合recA基因特异引物PCR检测法对菌株Lu10-1进行分类学鉴定;以抗利福平(Rif)和氨苄青霉素(Amp)双抗药性为标记,采用浸种、浸根、涂叶和针刺等方法接种,测定Lu10-1菌株在桑树体内的定殖。【结果】结果表明,菌株Lu10-1属于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与亲缘关系较近菌株B.cepacia(X80284)的同源性达98%,该菌株的16SrDNA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EF546394;Lu10-1菌株浸种接种后,菌株在桑苗组织中的数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到第20天后菌量趋于稳定;细菌浸根接种后,菌株在茎叶部定殖的菌量均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结论】内生拮抗细菌Lu10-1归属于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基因型Ⅰ(Burkholderia cepacia genomovarⅠ);该菌株可在桑树体内长期定殖并传导,且在定殖过程中菌株的拮抗性能未改变;为将该菌株导入桑树体内进行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内生细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 鉴定 定殖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GluR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君 高维娟 +3 位作者 路国兵 唐敬龙 张泓波 钱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1-906,共6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α-氨基羟甲基恶丙酸受体(AMPA)GluR1亚单位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VD的机制。方法:四血管阻断法制备VD大鼠模型。设立假手术组、VD模型组、尼莫地平组(20mg·kg-1.d...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α-氨基羟甲基恶丙酸受体(AMPA)GluR1亚单位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VD的机制。方法:四血管阻断法制备VD大鼠模型。设立假手术组、VD模型组、尼莫地平组(20mg·kg-1.d-1,灌胃30d)和补阳还五汤治疗组(50g·kg-1.d-1灌胃30d)。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免疫组化和Westernb lotting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GluR1蛋白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GluR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VD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和平均探索次数减少(P<0.05);补阳还五汤明显改善了模型大鼠上述学习、记忆成绩(P<0.05);假手术组、尼莫地平组与补阳还五汤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P>0.05)。VD模型组大鼠的GluR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大鼠海马的GluR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假手术组、尼莫地平组与补阳还五汤治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损伤及恢复海马组织GluR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痴呆 血管性 学习 记忆 海马 α-氨基羟甲基恶丙酸受体GluR1亚单位
下载PDF
家蚕肠道产酶菌的分离与筛选 被引量:28
9
作者 高绘菊 路国兵 +2 位作者 查传勇 刘敬瑞 牟志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8-233,共6页
探明家蚕肠道菌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微生态饲用添加剂的开发研究。从家蚕肠道中分离出30株菌株,并研究了它们的胞外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产酶能力。在家蚕肠道中存在着可以分泌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 探明家蚕肠道菌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微生态饲用添加剂的开发研究。从家蚕肠道中分离出30株菌株,并研究了它们的胞外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产酶能力。在家蚕肠道中存在着可以分泌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的菌株。在分离到的30株肠道菌株中,产4种酶的有1株菌,产3种酶的有4株菌,产2种酶的有2株菌,产1种酶的有11株菌,不产酶的有12株菌。在产酶菌中,有9株菌株能分泌蛋白酶,能分泌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的各有7株菌,有8株菌株能分泌淀粉酶。家蚕肠道菌中的各种产酶菌高达60%,表明了肠道菌在家蚕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肠道微生物 胞外酶 产酶能力
下载PDF
桑树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窦学娥 牟志美 +4 位作者 韩景瑞 高绘菊 冀宪领 刘峰 路国兵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用组织分离法从不同桑树品种的器官组织中共分离出内生真菌114株,经显微形态观察,鉴定114株内生真菌分别归属于镰孢霉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柱霉属Scytalidium等21个属,表明桑树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同桑树品种... 用组织分离法从不同桑树品种的器官组织中共分离出内生真菌114株,经显微形态观察,鉴定114株内生真菌分别归属于镰孢霉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柱霉属Scytalidium等21个属,表明桑树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同桑树品种树体内的内生真菌分布有一定差异。同一桑树品种不同器官组织的内生真菌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根中最多,茎中次之,叶中最少。其中:镰孢霉属为根中优势种群,链格孢属为茎、叶中的优势种群;丛梗孢属Monilia和镰孢霉属菌株在根、茎、叶中均能分离到,其它属的菌株只存在于其中的某一个或两个器官组织。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桑树内生真菌与生理活性物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内生真菌 分离 鉴定 多样性分析
下载PDF
常见抗菌中草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25
11
作者 尹长江 路国兵 +4 位作者 赵长祺 王磊 杨坤宝 于海龙 宋鸿儒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80-1381,共2页
目的探讨金银花、黄连、黄芩等10种常见中草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作用。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MRSA,采用水提法制备抗菌中草药无菌药液,通过打孔法测定中草药提取液对MRSA的抑菌圈大小,通过两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提... 目的探讨金银花、黄连、黄芩等10种常见中草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作用。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MRSA,采用水提法制备抗菌中草药无菌药液,通过打孔法测定中草药提取液对MRSA的抑菌圈大小,通过两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提取液对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10种常见中草药对耐MRS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黄连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依次为金银花、大黄、黄芩、马齿苋、紫草、苦参、射干、黄柏、艾叶。结论抗菌中草药对MRSA临床株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有望成为抗MRSA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2000μW/cm^2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NR2A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玉红 路国兵 +2 位作者 史长华 张卓 许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2000μW/cm2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2A(NR2A)蛋白及其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揭示电磁辐射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假辐射组,1h/d、2h/d、3h/d辐射组。将辐射组大鼠固定体... 目的:探讨2000μW/cm2电磁辐射对大鼠海马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2A(NR2A)蛋白及其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揭示电磁辐射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假辐射组,1h/d、2h/d、3h/d辐射组。将辐射组大鼠固定体位,头部接受功率密度为2000μW/cm2的近场辐射,连续辐射30d。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R2A蛋白表达的变化,RT-PCR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R2A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假辐射组大鼠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各辐射组大鼠寻找安全平台的逃避潜伏期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各辐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排列紊乱,NR2A阳性细胞比率显著下降,海马组织NR2A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2000μW/cm2电磁辐射可导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其机制可能与大鼠海马组织NR2A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海马 学习记忆 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亚单位2A
下载PDF
膜联蛋白A7低表达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欣 陈雪 +2 位作者 王小杰 路国兵 高福禄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7表达减少是否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增殖和凋亡产生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鉴定siRNA可否有效抑制膜联蛋白A7表达,然后用脂质体转染法将siRNA转染入HeLa细胞,将细胞分为siRNA干扰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7表达减少是否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增殖和凋亡产生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鉴定siRNA可否有效抑制膜联蛋白A7表达,然后用脂质体转染法将siRNA转染入HeLa细胞,将细胞分为siRNA干扰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在转染后48h进行刃天青实验以观察细胞增殖状况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转染膜联蛋白A7的siRNA后48h的HeLa细胞,刃天青实验可见siRNA干扰组细胞增殖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实验可见siRNA干扰组细胞凋亡显著增多(P<0.05)。结论膜联蛋白A7的低表达可能影响HeLa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7 HELA细胞 刃天青法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桑树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不定芽分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彦文 黄艳红 +2 位作者 路国兵 王军妮 牟志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60,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噻二唑苯基脲(Th id iazuron,TDZ)、α-萘乙酸(NAA)、桑品种、叶龄、叶位等5种因素对桑树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出了桑树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条件为:21 d苗龄的陕305组培苗叶片,培养基MS+1....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噻二唑苯基脲(Th id iazuron,TDZ)、α-萘乙酸(NAA)、桑品种、叶龄、叶位等5种因素对桑树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出了桑树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条件为:21 d苗龄的陕305组培苗叶片,培养基MS+1.0 mg/L TDZ+0.2 mg/L NAA。在此条件下,陕305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3.9%。对得到的陕305叶片愈伤组织进行了不定芽分化诱导,结果表明,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1 mg/L IAA+2%果糖,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率高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噻二唑苯基脲 愈伤组织 不定芽分化
下载PDF
桑树内生真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 MOD-1产油脂培养基及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试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悦 高绘菊 +5 位作者 路国兵 牟志美 赵凯 冀宪领 查传勇 周菲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9,共8页
从健康桑树根系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内生产油脂真菌——菜豆壳球孢菌MOD-1(Macrophomina phaseolina,MOD-1)。结合均匀设计和单因子筛选法得到该菌株产油脂发酵培养基最优配方为:可溶性淀粉105 g/L,蛋白胨1.1 g/L,磷酸二氢钾1.5 g/L,硫酸... 从健康桑树根系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内生产油脂真菌——菜豆壳球孢菌MOD-1(Macrophomina phaseolina,MOD-1)。结合均匀设计和单因子筛选法得到该菌株产油脂发酵培养基最优配方为:可溶性淀粉105 g/L,蛋白胨1.1 g/L,磷酸二氢钾1.5 g/L,硫酸铵0.3 g/L,硫酸镁0.32 g/L,氯化锰4.9 nmol/L。在此基础上优化该菌株产油脂的摇瓶发酵条件为:发酵液初始pH7.0,发酵温度26℃,摇瓶转速190 r/min,装液量100 mL。在优化后的培养基组分及摇瓶发酵条件下培养6 d,菌体生长量(干质量)高达41.852 g/L,油脂产量达到25.511 g/L。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别测定菌株在优化后的培养基或发酵条件下产生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前一种条件下检测出9种脂肪酸成分,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7.92%;后一种条件下检测出7种脂肪酸成分,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4.32%。结果表明,在优化培养基及摇瓶发酵条件下,MOD-1菌株的油脂产量增高,组成简单,易于纯化,且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壳球孢菌MOD-1菌株 微生物油脂 培养基组分 发酵条件 均匀设计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Lu10-1产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瑶 路国兵 +2 位作者 周波 王冰 牟志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0-196,共7页
旨在对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Lu10-1产脂肪酶的发酵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探讨了碳源、氮源、诱导物、初始p H值、温度等主要发酵参数的影响,并初步考察了温度、p H、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等... 旨在对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Lu10-1产脂肪酶的发酵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探讨了碳源、氮源、诱导物、初始p H值、温度等主要发酵参数的影响,并初步考察了温度、p H、金属离子和有机溶剂等对其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B.cepacia Lu10-1产脂肪酶最佳培养基组成和发酵参数为:可溶性淀粉1.5%,蛋白胨1.5%,橄榄油3 g/L,K2HPO4 2 g/L,发酵温度32℃,初始p H 9.0,培养48 h酶活达12.4 U/m L,比初始酶活提高了2.7倍。酶的最适温度和p H值分别为60℃和9,在60℃以下保持100 h酶活仍保持在80%以上,在p H5.0-10.0之间活性稳定,对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 发酵条件优化 酶学性质
下载PDF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Lu10-1脂肪酶的异源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瑶 路国兵 +2 位作者 崔为正 陈强 牟志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0-647,共8页
通过PCR扩增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Lu10-1脂肪酶基因,将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到大肠杆菌、毕赤酵母和枯草杆菌的表达载体,转入表达菌株中。结果表明,重组脂肪酶在大肠杆菌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在毕赤酵母中未有表达,而在枯草杆菌中实现了... 通过PCR扩增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Lu10-1脂肪酶基因,将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到大肠杆菌、毕赤酵母和枯草杆菌的表达载体,转入表达菌株中。结果表明,重组脂肪酶在大肠杆菌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在毕赤酵母中未有表达,而在枯草杆菌中实现了胞外分泌表达,测得发酵上清液酶活为13.8 U/m L。对重组枯草杆菌发酵条件进行了摇瓶初步优化和3 L的反应器分批培养。当以TB为出发培养基,初始p H 6.5,温度为37℃时,在3 L的发酵罐上最终酶活达到34.5 U/m L,是野生菌表达量的4.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异源表达 大肠杆菌 毕赤酵母 枯草杆菌
下载PDF
家蚕ABP与ABPX基因定位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瑶 张升祥 +2 位作者 路国兵 徐世清 崔为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95-902,共8页
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在昆虫与外界环境化学信息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昆虫的觅食、求偶、繁殖具有重要意义。触角结合蛋白(antennal-binding protein,ABP)是OBP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为进一步探明家蚕Bomb... 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在昆虫与外界环境化学信息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昆虫的觅食、求偶、繁殖具有重要意义。触角结合蛋白(antennal-binding protein,ABP)是OBP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为进一步探明家蚕Bombyx mori ABP与ABPX基因的结构、表达及功能,本研究利用染色体定位、基因分析及半定量表达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染色体定位分析表明,BmABP和BmABPX分别位于家蚕第5和第26染色体上,基因结构差异较大,可能功能上有较大差异。对家蚕胚胎、幼虫和成虫不同发育阶段的雌、雄虫多种组织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BmABP在家蚕发育的各个虫态、多种组织器官中都有较高表达,无时间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BmABPX在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间差异显著(P<0.05),相对表达量以触角中最高,其他非嗅觉组织中也多有表达,性别间差异不大。结果提示,BmABP和BmABPX除了具有嗅觉相关功能外,很可能还具有其他未知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气味结合蛋白 ABP基因 ABPX基因 表达分析 染色体定位
下载PDF
电磁辐射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史长华 路国兵 李玉红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目的:观察电磁辐射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n=6):辐射组(6个)、假辐射组(1个)、空白对照组(1个)。辐射组大鼠头部接受频率为900MHz、功率密度为2000μW/cm2的近场辐射,连续辐射30d后... 目的:观察电磁辐射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神经元形态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n=6):辐射组(6个)、假辐射组(1个)、空白对照组(1个)。辐射组大鼠头部接受频率为900MHz、功率密度为2000μW/cm2的近场辐射,连续辐射30d后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硫堇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大鼠相比,假辐射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各辐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5)。硫堇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和假辐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与数目均无明显变化;各辐射组大鼠海马CA1区和CA3区锥体细胞层变薄,细胞排列紊乱、疏松,胞浆尼氏体较减少,并出现大量神经元缺失。结论:900MHz微波电磁辐射可导致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海马 学习记忆能力
下载PDF
旋毛虫属分类及其分类方法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丽娜 田建丽 +2 位作者 陈晓宁 路国兵 高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42-1145,1150,共5页
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旋毛虫宿主范围广泛,可感染人及150多种哺乳动物,呈全球性分布[1]。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旋毛虫病感染者大约有1 100万[2]。近几十年以来,人们一直努力将其控制或消灭,... 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旋毛虫宿主范围广泛,可感染人及150多种哺乳动物,呈全球性分布[1]。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旋毛虫病感染者大约有1 100万[2]。近几十年以来,人们一直努力将其控制或消灭,但目前在很多国家仍常有该病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属 分类方法 旋毛虫病 人兽共患病 哺乳动物 感染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