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3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复水对桂西北喀斯特地区青冈栎幼苗叶片光合能力、叶绿素荧光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邓平 吴敏 +3 位作者 林丁 赵英 陆海娇 岑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6,共14页
【目的】探讨喀斯特地区适生种青冈栎幼苗对“干旱-复水”环境的适应机制,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和人工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4种土壤干旱胁迫强度[对照(-0.1 MPa)、轻度干旱(-0.5 MPa)、中... 【目的】探讨喀斯特地区适生种青冈栎幼苗对“干旱-复水”环境的适应机制,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和人工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当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4种土壤干旱胁迫强度[对照(-0.1 MPa)、轻度干旱(-0.5 MPa)、中度干旱(-0.9 MPa)和重度干旱(-1.5 MPa)]及复水处理对叶片水分状况、光合效率、叶绿素荧光和解剖结构参数的影响。【结果】(1)随干旱胁迫加剧,叶片相对含水率、水势、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_(2)浓度(C_(i))均显著降低,而气孔限制值(L_(s))显著增加,但轻度胁迫下各光合参数以及轻中度胁迫下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均不受显著影响。复水后,各干旱处理叶片水分参数、P_(n)、T_(r)、Gs、C_(i)、WUE均比复水前提高,L_(s)比复水前降低;轻度胁迫复水后叶片水分和光合参数均优于对照,中度胁迫仅L_(s)未恢复,重度胁迫复水后叶片水分和光合参数均未恢复。(2)随干旱胁迫加剧,叶片初始荧光(F_(o))显著增加,最大荧光(F_(m))、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和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o))均显著下降,且在轻度胁迫下均与对照显著差异。复水后,各干旱胁迫处理F_(m)、F_(v)/F_(m)和F_(v)/F_(o)比复水前提高,而F_(o)均略低于复水前,轻度胁迫复水后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恢复或优于对照,中度和重度胁迫复水后F_(o)未恢复,且重度胁迫复水后F_(v)/F_(m)仅为0.75。(3)随干旱胁迫加剧,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气孔密度、主脉导管直径均显著增加,叶片气孔器长度、宽度、开口面积、海绵组织厚度均显著降低,而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和主脉厚度均表现为中度>轻度>对照>重度。复水后,各干旱胁迫处理气孔开口面积和主脉厚度比复水前显著提高;而轻度胁迫叶片结构参数也均恢复或优于对照,中度胁迫气孔开口面积仍显著低于对照,重度胁迫气孔开口未能恢复打开,主脉厚度也低于对照。【结论】青冈栎幼苗有较强耐旱性和旱后恢复能力,适合作为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恢复树种,但在青冈栎幼苗抚育阶段应免受中度以上干旱胁迫(-0.9 MPa),以利于旱后恢复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复水 青冈栎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气孔 叶片结构
下载PDF
闽西-赣南早-中侏罗世盆地及其火成岩特征 被引量:56
2
作者 邓平 舒良树 +3 位作者 余心起 王彬 谭正中 孙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21-532,共12页
闽西-赣南地区早、中侏罗世陆相盆地带东起福建永定,经江西寻乌到龙南,断续延伸约250km,宽60~80km。受后期构造破坏和花岗岩浆侵入影响,现呈肢解散碎的残留盆地面貌。盆地边界特征和盆区岩层节理测量统计结果反映该区自晚三叠世以来,... 闽西-赣南地区早、中侏罗世陆相盆地带东起福建永定,经江西寻乌到龙南,断续延伸约250km,宽60~80km。受后期构造破坏和花岗岩浆侵入影响,现呈肢解散碎的残留盆地面貌。盆地边界特征和盆区岩层节理测量统计结果反映该区自晚三叠世以来,先后经历了近S-N向水平挤压(T_3-J_(1E)),S-N向垂向挤压、近E-W向水平伸展(J_(1L)-J_2),SE-NW向挤压(K_1)和近E-W向挤压、S-N向伸展(K_2)等复杂的演化过程。早-中侏罗世强烈的拉张-断陷作用导致盆区大量双峰式火山岩的喷发,其基性端员玄武岩的颗粒锆石U-Pb 年龄值为170±1Ma,酸性端员流纹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79Ma~165±2Ma。 流纹岩具有高的SiO_2、Al_2O_3、K_2O含量,ANKC值>1.1;轻稀土富集、稀土总量高,铕亏损,具明显Eu 负异常;富集Rb、Th,贫化Ba、Ti、P、Nb、Zr等特点,属富钾过铝火山岩类。与之共生的玄武岩则以富硅贫碱为特征,轻稀土轻度富集;铕异常不明显;弱富集Rb、Ba、Th、Ce,贫Nb、Zr、Y,配分样式呈上凸型,属拉斑系列玄武岩类,反映一种后造山的陆内裂谷环境。闽西-赣南地区盆山格局的形成经历过多期地球动力学演化:前中生代近E-W向古亚洲构造城的基底阶段,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挤压造山阶段,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裂谷盆地阶段,早白垩世太平洋构造域对本区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陆相盆地 早-中侏罗世 构造环境 闽西-赣南
下载PDF
地幔流体与铀成矿作用:以下庄矿田仙石铀矿床为例 被引量:120
3
作者 邓平 沈渭洲 +4 位作者 凌洪飞 叶海敏 王学成 濮巍 谭正中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0-528,共9页
仙石大型铀矿床位于粤北贵东复式岩体东部,矿区内NWW和NNE向基性岩脉十分发育。矿床位于NNE向硅化带和NWW向基性岩脉(辉绿岩)交接部位,矿体严格赋存于基性岩脉内部或其边缘。金属矿物以沥青铀矿和黄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方解石和(微晶)... 仙石大型铀矿床位于粤北贵东复式岩体东部,矿区内NWW和NNE向基性岩脉十分发育。矿床位于NNE向硅化带和NWW向基性岩脉(辉绿岩)交接部位,矿体严格赋存于基性岩脉内部或其边缘。金属矿物以沥青铀矿和黄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方解石和(微晶)石英为主,蚀变作用发育,主要类型包括碱交代、硅化和赤铁矿化。沥青铀矿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矿床中存在81Ma(主要)和125Ma(次要)两期铀矿化。H、O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前期和成矿期成矿流体的δ18OH2O=1.4‰~6.6‰,δDH2O=-65‰~-34‰,反映成矿流体主要由地幔流体组成。矿脉中方解石的δ13C=-8.5‰~-3.1‰,反映矿化剂∑CO2来自地幔。上述特征表明,地幔流体在仙石铀矿床的形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流体 成矿作用 铀矿床 同位素 广东
下载PDF
诸广山南体燕山期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7
4
作者 邓平 任纪舜 +4 位作者 凌洪飞 沈渭洲 孙立强 朱捌 谭正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1-888,共8页
诸广山南体是一个由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组成的巨型复式岩体。本文采用高精度的锆石SHRIMP U-Pb法首先对位于诸广山南体东、西部结合部位的长江、赤坑、企岭和茶山等4个岩体进行精确定年,测定结果分别为160±2Ma(MSWD=1... 诸广山南体是一个由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组成的巨型复式岩体。本文采用高精度的锆石SHRIMP U-Pb法首先对位于诸广山南体东、西部结合部位的长江、赤坑、企岭和茶山等4个岩体进行精确定年,测定结果分别为160±2Ma(MSWD=1.8)、154±1Ma(MSWD=0.41)、156±2Ma(MSWD=2.5)和157±3Ma(MSWD=2.7),反映它们都是燕山早期岩浆活动产物,从而进一步证实中—晚侏罗世之交是南岭地区岩浆活动的高峰时期。结合这些岩体的岩石学特征以及相邻地区地质资料,上述燕山早期花岗岩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下,使先期印支地块与华南地块碰撞产生的薄弱构造带发生进一步伸展的背景下由位于中、下地壳部位的古老变质沉积岩发生部分熔融的方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燕山早期 诸广山南体
下载PDF
粤北石土岭铀矿床碱交代作用成因探讨 被引量:21
5
作者 邓平 凌洪飞 +4 位作者 沈渭洲 高剑峰 谭正中 朱捌 黄国龙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7-565,共9页
粤北石土岭铀矿床碱交代作用十分发育,矿区范围内围岩蚀变强烈,主要发育有白云母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蚀变类型。它们多呈面状展布,与铀成矿关系十分密切。本文根据含矿主岩、碱交代岩、辉绿岩与沥青铀矿在形成时间上的对... 粤北石土岭铀矿床碱交代作用十分发育,矿区范围内围岩蚀变强烈,主要发育有白云母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蚀变类型。它们多呈面状展布,与铀成矿关系十分密切。本文根据含矿主岩、碱交代岩、辉绿岩与沥青铀矿在形成时间上的对比,以及碱交代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石土岭铀矿床的碱交代作用主要是地幔流体沿深层次伸展构造上升过程中产生的交代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交代 地球化学 地幔流体 铀矿床 粤北 广东 碱交代作用 成因探讨 围岩蚀变 钾长石化
下载PDF
赣江断裂带地质特征及其动力学演化 被引量:43
6
作者 邓平 舒良树 +2 位作者 杨明桂 郭英杰 余心起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赣江断裂带发育在江西省境内,全长大于600km,宽50~120km,走向N20°E左右,伴生有一系列NE向和NW向的次级断裂。在地球物理上,它是一个具有显著重力、航磁异常梯度带的深大断裂带;岩石学上,是一个晚中生代的火山岩线;沉积学上,控制... 赣江断裂带发育在江西省境内,全长大于600km,宽50~120km,走向N20°E左右,伴生有一系列NE向和NW向的次级断裂。在地球物理上,它是一个具有显著重力、航磁异常梯度带的深大断裂带;岩石学上,是一个晚中生代的火山岩线;沉积学上,控制了一系列晚白垩世—古近纪的红色沉积盆地。构造形迹和沉积作用特征表明,中—新生代是赣江断裂带活动的高峰期,主体上表现为一个大规模的左行走滑脆性剪切带,其左旋走滑变形具有北强南弱、走滑时代北早南晚的穿时特点以及伸展断陷向北扩展、沉积中心向西迁移的演化规律。控盆作用及构造交切关系表明,赣江断裂带起始于印支期扬子与华北板块碰撞造山之后的早侏罗世。年代学、运动学研究表明,该断裂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构造演化:早白垩世左旋走滑、晚白垩世—古近纪的滑脱伸展和新近纪—第四纪的右旋挤压,其动力学原因主要受侏罗纪以来太平洋板块运动体制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地球动力学 赣江断裂带 中一新生代 构造形迹 沉积作用
下载PDF
一种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及其性能分析 被引量:52
7
作者 邓平 李莉 范平志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6期633-636,共4页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 ,智能天线阵列的应用使得服务基站 (BS)能提供较准确的移动台 (MS)电波到达角 (AOA)测量值 ,从而可以用于对移动台的定位估计。文中对文献 [1]的电波到达时间差 (TDOA)定位算法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一种既能继承原...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 ,智能天线阵列的应用使得服务基站 (BS)能提供较准确的移动台 (MS)电波到达角 (AOA)测量值 ,从而可以用于对移动台的定位估计。文中对文献 [1]的电波到达时间差 (TDOA)定位算法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一种既能继承原算法的优良性能 ,又可充分利用AOA测量值信息提高定位性能的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 ,该算法还具有解析表达式解。仿真结果表明 ,只要AOA测量值达到一定精度 ,该算法就能取得比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定位算法 到达时间差 到达角 移动台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邓平 赵水平 +3 位作者 黄红光 吴洁 李江 周宏年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典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2例,分离和培养单核细胞,并采用不同浓度的选择性COX-2抑制药(塞来昔布)体外干预。采用RT-PCR法半定...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环氧化酶2(COX-2)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典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2例,分离和培养单核细胞,并采用不同浓度的选择性COX-2抑制药(塞来昔布)体外干预。采用RT-PCR法半定量COX-2mRNA的表达,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结果: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OX-2mRNA表达(0.61±0.17)较健康对照组(0.11±0.09)明显增强(P<0.05);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浓度[(97.24±11.21)ng/L]较健康对照组[(22.15±6.30)ng/L]显著升高(P<0.05),MMP-9浓度[(41.20±8.41)μg/L]较健康对照组[(11.76±4.23)μg/L]显著升高(P<0.05);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经塞来昔布干预后,塞来昔布以浓度依赖性方式降低培养上清液中IL-6和MMP-9浓度分别达48%和50%(均P<0.05)。结论:COX-2可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急性冠脉综合征 炎症 白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武汉月湖水生植被重建过程中浮游植物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邓平 马建敏 +4 位作者 吴晓辉 高云霓 成水平 贺锋 吴振斌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2-557,共6页
2004年12月-2005年5月武汉市月湖水生植被重建过程中,对浮游植物进行逐月调查.结果表明,在营养盐浓度较高的条件下,浮游植物仍保持较低的生物量和密度,浮游植物的生长与温度保持一定的相关性,但与湖水营养盐浓度并不存在相关关系.菹草... 2004年12月-2005年5月武汉市月湖水生植被重建过程中,对浮游植物进行逐月调查.结果表明,在营养盐浓度较高的条件下,浮游植物仍保持较低的生物量和密度,浮游植物的生长与温度保持一定的相关性,但与湖水营养盐浓度并不存在相关关系.菹草和伊乐藻能使水体的透明度保持较高的状态.浮游植物主要由隐藻和硅藻组成,能形成水华的一些常见种类并未随温度升高而出现,可能与这两种沉水植物的存在改变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有关.因此,在水温较低的冬季和春季进行水生植被重建是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被 重建 武汉月湖 浮游植物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外源钙对桂西北喀斯特地区青冈栎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邓平 吴敏 +4 位作者 赵英 赵仕花 邓雯 张风远 韦银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79,共11页
【目的】研究喀斯特地区土壤中交换性钙离子对干旱胁迫条件下青冈栎种子萌发特性以及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明青冈栎种子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萌发所需的最佳外源钙浓度,为在喀斯特地区进行青冈栎的推广造林、植被恢复与... 【目的】研究喀斯特地区土壤中交换性钙离子对干旱胁迫条件下青冈栎种子萌发特性以及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明青冈栎种子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萌发所需的最佳外源钙浓度,为在喀斯特地区进行青冈栎的推广造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大小相近、饱满的青冈栎种子为供试对象,采用双因素设计试验,即干旱胁迫和添加CaCl22个因素,其中干旱胁迫共设6个水平,环境水势分别为0,-0.1,-0.3,-0.6,-0.9,-1.2 MPa,对应PEG-6000质量浓度分别为0,50,125,200,250和300 g/L;添加CaCl2共设4个水平,对应CaCl 2浓度分别为0,10,20,30 mmol/L,进行完全组合设计,共设2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青冈栎种子萌发参数(萌发率、萌发势、萌发指数和活性指数),丙二醛(MDA)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处理青冈栎种子的耐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外源CaCl2、干旱胁迫及其交互作用对青冈栎种子各萌发参数均有极显著影响。在环境水势为-0.3 MPa、CaCl2浓度为10 mmol/L组合处理下,各萌发参数值均达到最大;在环境水势为-1.2 MPa、CaCl2浓度为30 mmol/L组合处理下,种子停止萌发。(2)外源CaCl2、干旱胁迫及其交互作用对青冈栎种子萌发生理生化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同一外源CaCl 2下,MDA含量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而显著增加;在同一环境水势下,随着CaCl 2浓度的增加,MD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环境水势为0 MPa时,随着CaCl2浓度的增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当环境水势为-0.1^-1.2 MPa时,在同一环境水势下,随CaCl2浓度的增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环境水势为0 MPa时,与无钙组相比,CaCl2处理组的SOD活性无明显变化,而POD、CAT、APX活性则明显升高;当环境水势为-0.1^-1.2 MPa时,在同一环境水势下,随CaCl2浓度的增大,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可知,当环境水势为-0.3 MPa、CaCl2浓度为10 mmol/L时,对应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最高,青冈栎种子的耐旱性得以有效提高。【结论】在喀斯特地区利用青冈栎种子播种育苗时,播种前用10 mmol/L CaCl2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冈栎 种子萌发 干旱胁迫 外源钙 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一种基于TDOA重构的蜂窝网定位服务NLOS误差消除方法(英文) 被引量:22
11
作者 邓平 刘林 范平志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3年第3期311-316,共6页
在非视距传播 (NLOS)环境中 ,到达时间差 (TDOA)测量值受NLOS误差的影响而产生偏差[1] ,使得Chan算法[2 ] 的定位性能显著下降。基于NLOS误差的先验信息 ,利用平均超量时延和均方根时延扩展之间的关系 ,本文为基于移动台 (MS)的定位方... 在非视距传播 (NLOS)环境中 ,到达时间差 (TDOA)测量值受NLOS误差的影响而产生偏差[1] ,使得Chan算法[2 ] 的定位性能显著下降。基于NLOS误差的先验信息 ,利用平均超量时延和均方根时延扩展之间的关系 ,本文为基于移动台 (MS)的定位方案提出了一种建立在TDOA测量值重构和Chan算法基础上的改进算法 ,使得平均超量时延的影响显著下降。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与Chan算法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OA NLOS 非视距传播 到达时间差 超量时延 蜂窝网 定位服务
下载PDF
微生物油气勘探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邓平 王国建 刘运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微生物油气勘查是通过检测近地表土壤中噬烃菌的数量变化 ,预测地下油气分布的一种技术方法。选择三种微生物指标 :甲烷氧化菌、厌氧纤维素分解菌和硫酸盐还原菌进行试验研究 ,有效地抑制了地表生物化学作用的干扰 ,使微生物异常能够较... 微生物油气勘查是通过检测近地表土壤中噬烃菌的数量变化 ,预测地下油气分布的一种技术方法。选择三种微生物指标 :甲烷氧化菌、厌氧纤维素分解菌和硫酸盐还原菌进行试验研究 ,有效地抑制了地表生物化学作用的干扰 ,使微生物异常能够较客观反映地下深部油气微渗漏情况 ,微生物异常预测地下油气的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微生物勘探 油气微渗漏 试验研究
下载PDF
粤北热水岩体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邓平 凌洪飞 +4 位作者 沈渭洲 孙立强 朱捌 黄国龙 谭正中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74-1283,共10页
热水岩体位于贵东岩体中部南侧,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62.8±5.8 Ma(MSWD=4.2),属于燕山早期岩浆活动产物。该岩体具有富硅(SiO2平均为76.32%)、富铝(A/CNK值平均为1.14)、钾大于钠(K2O/Na2O值平均为1.32)和高的P2O5含量(平均为... 热水岩体位于贵东岩体中部南侧,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62.8±5.8 Ma(MSWD=4.2),属于燕山早期岩浆活动产物。该岩体具有富硅(SiO2平均为76.32%)、富铝(A/CNK值平均为1.14)、钾大于钠(K2O/Na2O值平均为1.32)和高的P2O5含量(平均为0.41%);大离子元素富集,Ba、Sr、Ti、Nb、Ta亏损,具有高的Rb/Sr(平均为28.5)和Rb/Nb值(平均为19.8);轻、重稀土之间分馏不明显,配分模式呈水平型,Eu亏损明显(δEu值平均为0.14);εNd(t)值低(平均为-10.2),Nd模式年龄古老(平均为1777 Ma);岩浆源区物质由泥质岩组成。这些特征表明,热水岩体属于典型的S型或壳源型花岗岩。热水岩体可能是在燕山早期太平洋板块俯冲导致先存的东西向大东山-贵东断裂带重新复活的构造背景下,由古—中元古代泥质变质岩低程度部分熔融的方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强过铝花岗岩 粤北热水岩体
下载PDF
诸广—贵东大型铀矿聚集区富铀矿成矿地质条件 被引量:91
14
作者 邓平 舒良树 谭正中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6-494,共9页
位于南岭中部的诸广—贵东地区是中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聚集区,已发现数个花岗岩型铀矿田,发育有数十个铀矿床,它们主要集中分布在诸广岩体南部和贵东岩体东部。区内富铀矿的形成与富铀古陆块、深部构造环境、幔涌区强烈深... 位于南岭中部的诸广—贵东地区是中国花岗岩型铀矿最为重要的大型矿聚集区,已发现数个花岗岩型铀矿田,发育有数十个铀矿床,它们主要集中分布在诸广岩体南部和贵东岩体东部。区内富铀矿的形成与富铀古陆块、深部构造环境、幔涌区强烈深源岩浆活动、挤压向拉伸转变的构造环境、富铀沉积建造及富铀岩体、多期次热液蚀变叠加、高低差异的放射性元素迁移、良好的还原条件和封闭环境等区域地质背景和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富铀矿在诸广、贵东两岩体内的集中分布和一系列有利于铀成矿的良好地质背景表明,该区乃至整个南岭范围地质背景相似的地区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仍存在着寻找隐伏富大铀矿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广-贵东地区 铀矿聚集区 成矿条件 铀矿床
下载PDF
一种安全操作系统风险评估模型 被引量:7
15
作者 邓平 范科峰 +1 位作者 张素兵 莫玮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7-58,61,共3页
针对安全操作系统风险管理难以进行定量评判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安全操作系统风险等级定量评估的模型。通过引入风险矩阵法,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归纳为以专家矩阵、Borda法则和层次分析法为评估流程的风险等级评估模型,实现安全操作系... 针对安全操作系统风险管理难以进行定量评判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安全操作系统风险等级定量评估的模型。通过引入风险矩阵法,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归纳为以专家矩阵、Borda法则和层次分析法为评估流程的风险等级评估模型,实现安全操作系统风险等级的定量评估,增强评估操作系统风险等级的客观性。通过实例应用对评估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评估出安全操作系统的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操作系统 风险评估 Borda法则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南岭中段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与铀成矿序列 被引量:42
16
作者 邓平 舒良树 +1 位作者 谭正中 吴烈勤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57-263,共7页
本文通过对南岭中段中生代各类侵入岩体的侵入关系、构造活动及热液脉体的归纳分析 ,结合同位素测龄资料 ,对该区中生代以来构造 岩浆、热液活动及铀矿化先后关系进行了排序 ,总结了不同阶段构造 岩浆和热液活动的特征 ,讨论了花岗岩型... 本文通过对南岭中段中生代各类侵入岩体的侵入关系、构造活动及热液脉体的归纳分析 ,结合同位素测龄资料 ,对该区中生代以来构造 岩浆、热液活动及铀矿化先后关系进行了排序 ,总结了不同阶段构造 岩浆和热液活动的特征 ,讨论了花岗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前后各类成矿控制因素的先后关系 ,认为铀成矿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与中生代构造 岩浆、热液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活动 铀矿化 成矿序列 中生代 热液活动 成矿作用 铀矿床
下载PDF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的基底探讨 被引量:26
17
作者 邓平 舒良树 肖旦红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9-179,共11页
根据浙闽赣粤地区出露的中深变质岩石构造组合、构造形迹和近年报道的同位素测年数据认为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之下存在一个前泥盆纪的变质基底。其中 ,前震旦纪的变质基底以呈面形分布的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为特征 ,年龄值大于 ... 根据浙闽赣粤地区出露的中深变质岩石构造组合、构造形迹和近年报道的同位素测年数据认为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之下存在一个前泥盆纪的变质基底。其中 ,前震旦纪的变质基底以呈面形分布的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为特征 ,年龄值大于 8亿年 ,是构成华南地区最古老的陆壳基底之一 ,俗称华夏古陆。 9亿年左右 ,该陆块和扬子陆块碰撞 ,其缝合带为绍兴—江山—东乡—萍乡断裂带。稍后 ,受区域拉张构造事件的影响 ,它被裂解为三个走向各异、分布在浙东南—闽西北、赣中—赣南和云开三个地区的块体 ,分别呈NEE、NNE和NE方向展布。三者之间为巨厚的震旦纪—早古生代沉积物质所充填 ,并有复式岩浆岩流出现。研究表明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的基底构造至少经历过三期构造—热事件的演化。这种古构造格局 ,制约了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大规模构造 -岩浆活动、岩浆成分差异及其空间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 多期演化 同位素年龄 中国东南部
下载PDF
大白鼠脑干损伤后脑组织中GFAP免疫组化改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邓平 徐小虎 祝家镇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06-208,共3页
采取针刺法造成实验大白鼠脑干损伤,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大脑、中脑、桥脑及延髓等不同部位脑组织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改变。结果发现,生前损伤30min,大脑顶部灰质及中脑腹例中央部的GFAP阳性星形... 采取针刺法造成实验大白鼠脑干损伤,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大脑、中脑、桥脑及延髓等不同部位脑组织中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改变。结果发现,生前损伤30min,大脑顶部灰质及中脑腹例中央部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增多;生前损伤60min,除大脑顶部灰质及中脑腹侧中央部外.大脑脑室角周边部、桥脑背侧中央部、延髓腹侧及背侧中央部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亦增多。而死后损伤者,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不增多。说明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目的改变可区别脑组织的生前损伤和死后改变,并可作为脑干损伤早期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损伤 GFAP 生前损伤 死后损伤
下载PDF
蜂窝定位系统GDOP性能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邓平 余立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分别推导了考虑及不考虑各TDOA测量值相关性条件下多边形中心位置的GDOP与BS数目之间的关系.给出了NLOS环境下采用TDOA和TDOA/AOA定位法的GDOP计算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TDOA测量值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对GDOP有不利影响;在AOA测量... 分别推导了考虑及不考虑各TDOA测量值相关性条件下多边形中心位置的GDOP与BS数目之间的关系.给出了NLOS环境下采用TDOA和TDOA/AOA定位法的GDOP计算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TDOA测量值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对GDOP有不利影响;在AOA测量值标准差小于5°时,采用TDOA/AOA定位法能有效改进GDOP,提高对MS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达时间差 到达角 几何精度因子 混合定位
下载PDF
湖北省城镇居民家庭理财模式实证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邓平 余学斌 苏毅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9-12,共4页
通过家庭理财问卷数据调查,剖析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理财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了适合居民理财组合新模式。
关键词 城镇居民家庭 实证分析 理财模式 湖北省 家庭理财 数据调查 形成原因 居民理财 新模式 问卷 剖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