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世纪英国海洋小说中的自由贸易经济思想 |
邓颖玲
李尧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
2024 |
0 |
|
2
|
基于网络的英语视听说合作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 |
邓颖玲
白解红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8
|
|
3
|
流散视角下的历史再现——《上海孤儿》对英、日帝国主义侵华行径的双重批判 |
邓颖玲
王飞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14
|
|
4
|
输入和输出假设理论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
邓颖玲
郭燕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
2010 |
16
|
|
5
|
翻译传播效果动因解析 |
邓颖玲
李颖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6
|
《间谍》的时间意义探讨 |
邓颖玲
朱誉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7
|
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后面——《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创作模型考证 |
邓颖玲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8
|
论“印象派”绘画技巧在《诺斯托罗莫》中的运用 |
邓颖玲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9
|
论艾米莉·勃朗特对哥特传统的发展 |
邓颖玲
|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10
|
论“陌生化”技巧在《诺斯托罗莫》中的运用 |
邓颖玲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4 |
7
|
|
11
|
英汉颜色词的非完全对应关系 |
邓颖玲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1997 |
8
|
|
12
|
向后看的历史意识——《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时间解读 |
邓颖玲
何美容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2
|
|
13
|
无言之美——论康拉德小说的“空白”叙事艺术 |
邓颖玲
简剑芬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4
|
人性复归的召唤──简论惠特曼《草叶集》的思想意蕴 |
邓颖玲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4
|
|
15
|
反思性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
邓颖玲
|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
2012 |
5
|
|
16
|
《诺斯托罗莫》与康拉德的艺术主张 |
邓颖玲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17
|
论“印象主义”创作技巧在《间谍》中的运用(英文) |
邓颖玲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06 |
1
|
|
18
|
论《间谍》的圆形结构 |
邓颖玲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9
|
词汇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的信息走失 |
邓颖玲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20
|
“学习策略+自主学习”任务型网络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 |
邓杰
白解红
邓颖玲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