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世纪英国海洋小说中的自由贸易经济思想
1
作者 邓颖玲 李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2024年第4期72-82,共11页
19世纪的英国经历了深刻的经济形式变革,完成了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型。这一时期的英国海洋小说家们对这一经济变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通过创作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和文学再现。他们在创作时将抽象的自由贸易经济思想映射到小说人物... 19世纪的英国经历了深刻的经济形式变革,完成了从重商主义向自由贸易的转型。这一时期的英国海洋小说家们对这一经济变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通过创作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和文学再现。他们在创作时将抽象的自由贸易经济思想映射到小说人物对其经济生活的主观体验中,从文学层面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自由贸易原则展开了对话。总体而言,19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思想影响了该时期海洋小说的创作,而海洋小说的创作实践又反过来为英国思考自由贸易优势与弊端提供了文本场域与话语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海洋小说 自由贸易 经济思想
下载PDF
基于网络的英语视听说合作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 被引量:68
2
作者 邓颖玲 白解红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67,共4页
本文以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为实例,研究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将合作性的学习方式引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力求... 本文以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为实例,研究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将合作性的学习方式引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力求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展合作精神,达到个性与群体性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英语视听说 合作学习策略
下载PDF
流散视角下的历史再现——《上海孤儿》对英、日帝国主义侵华行径的双重批判 被引量:14
3
作者 邓颖玲 王飞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41-145,共5页
当代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的代表作《上海孤儿》选取英、日帝国主义相遇的上海租界作为历史背景,透过流散视角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遭受英国鸦片贸易、日本侵华战争双重侵略的中国历史。小说中的人物既是为历史洪流所夹裹的个体,同时也具... 当代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的代表作《上海孤儿》选取英、日帝国主义相遇的上海租界作为历史背景,透过流散视角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遭受英国鸦片贸易、日本侵华战争双重侵略的中国历史。小说中的人物既是为历史洪流所夹裹的个体,同时也具有历史象征意义。在细读小说历史语境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班克斯、戴安娜及山下哲的个人遭遇,认为小说从人物既是中心又是边缘的相对位置出发,审视了那段被西方学者压抑的中国殖民历史,批判了英、日帝国主义罪恶的侵华行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黑-雄 《上海孤儿》 流散视角 鸦片贸易 侵华战争 历史再现
下载PDF
输入和输出假设理论在“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邓颖玲 郭燕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10年第6期109-111,共3页
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重"听"、"读"等输入性技能培养,忽视或轻视"说"、"写"等输出性技能培养的现象,造成学习时间跨度长、"哑巴英语"及"费时低效"等现象。输... 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重"听"、"读"等输入性技能培养,忽视或轻视"说"、"写"等输出性技能培养的现象,造成学习时间跨度长、"哑巴英语"及"费时低效"等现象。输入、输出理论启示我们单纯片面强调输入是不够的,输入只有经过学生理解、吸收,并伴以实践和输出,才能被内化和掌握。因此,处理好英语教学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对教学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为实例,以输入、输出假设理论为指导,通过多维度研究视、听与说,即输入与输出的转换关系,探讨英语专业视听说教学方法,旨在为我国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讲授提供一种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 输出 “英语视听说”课程 研究实践
下载PDF
翻译传播效果动因解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邓颖玲 李颖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8-182,共5页
翻译传播过程不仅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还受到传播所处环境和条件的综合影响。从翻译传播效果的产生机制来看,翻译传播效果是翻译传播的内部要素与外部因素发生影响并相互作用的结果。翻译传播效果的内部动因产生于翻译传播过程内部,... 翻译传播过程不仅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还受到传播所处环境和条件的综合影响。从翻译传播效果的产生机制来看,翻译传播效果是翻译传播的内部要素与外部因素发生影响并相互作用的结果。翻译传播效果的内部动因产生于翻译传播过程内部,是主体、译者、讯息、媒介、受体五个要素所发挥的自身作用和互动作用;翻译传播效果的外部动因指翻译传播活动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文化差异、民众情感、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它们对传播效果起着推动或制约作用,并随着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使翻译传播效果得以产生。本文分析了翻译传播内外动因的影响方式和相互作用,提出了翻译传播效果产生的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传播 效果 动因 内因 外因
下载PDF
《间谍》的时间意义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邓颖玲 朱誉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3-98,共6页
《间谍》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小说创作后期的一部政治小说。小说围绕格林威治爆炸案进行。格林威治天文台既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也是抽象人为时间的具体表现。将故事的主要事件设计成炸毁格林威治天文台,这无疑是对时间发... 《间谍》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小说创作后期的一部政治小说。小说围绕格林威治爆炸案进行。格林威治天文台既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也是抽象人为时间的具体表现。将故事的主要事件设计成炸毁格林威治天文台,这无疑是对时间发出的挑战,康拉德的时间哲学也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从叙事时间和心理时间两方面对小说中的时间意义进行了探讨。从叙述角度看,康拉德巧妙地运用一种立体的、多层次的、并与意识融为一体的叙述模式,有意淡化消融近代小说对历时性发生的线性叙述。从意识形态看,作者敏感地把握住了二十世纪转向非理性、往内心世界探索的动向,以心理时间为主轴,努力探索人物的内在世界,强调人物的心理时间和机械时间的不可协调和不同步性,把基于真实事件的格林威治爆炸案件象征地上升为对时间的丰富解读,使作品不仅从主题,更从形式上表达了作家对时间的理解和对欧洲现代文明的怀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谍》 约瑟夫·康拉德 时间意义 政治小说 英国
下载PDF
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后面——《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创作模型考证 被引量:7
7
作者 邓颖玲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6-37,40,共3页
本文从艾米莉·勃朗特的生活环境、个性特征和生活经历方面考证了<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这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创作源泉和过程,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挖掘出<呼啸山庄>中尚未被挖掘出的一些新的意蕴和内涵,给读者以更多的思... 本文从艾米莉·勃朗特的生活环境、个性特征和生活经历方面考证了<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这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创作源泉和过程,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挖掘出<呼啸山庄>中尚未被挖掘出的一些新的意蕴和内涵,给读者以更多的思考与启迪.同时也希望通过展示希斯克利夫的创作过程,使我们对艾米莉·勃朗特有更深、更透彻的理解,为这个英国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增添新的注释,赋予它以新的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斯克利夫形象 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 英国 创作模型 文学评论 小说 生活环境 个性特征 生活经历
下载PDF
论“印象派”绘画技巧在《诺斯托罗莫》中的运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邓颖玲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5-80,共6页
约瑟夫·康拉德的长篇社会小说《诺斯托罗莫》以史诗般恢弘的场面、独特新颖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20世纪的经典之作。我国学者对它的介绍和研究远为不够。本文探讨“印象派”绘画技巧在该小说中的运用,指出康拉德在情节... 约瑟夫·康拉德的长篇社会小说《诺斯托罗莫》以史诗般恢弘的场面、独特新颖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20世纪的经典之作。我国学者对它的介绍和研究远为不够。本文探讨“印象派”绘画技巧在该小说中的运用,指出康拉德在情节安排、人物刻画、语言组织上有意使用“印象派”绘画技巧,将语词符号幻化为更具直接冲击力的视觉艺术形态,使笔下呈现出一个光影斑驳、构图凝重、色彩鲜明的艺术世界,以诠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多维观照和深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技巧 印象派 运用 诺斯 社会小说 20世纪 思想内涵 创作手法 情节安排 人物刻画 语言组织 艺术形态 语词符号 艺术世界 现实生活 康拉德 约瑟夫 冲击力 构图
下载PDF
论艾米莉·勃朗特对哥特传统的发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邓颖玲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4-87,共4页
哥特传统在英美文学中影响广泛,许多一流的作家都借鉴了哥特传统的艺术手法。本文认为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在借鉴哥特传统的同时在小说故事的场景构筑、主题、人物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对哥特小说进行了改造和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哥... 哥特传统在英美文学中影响广泛,许多一流的作家都借鉴了哥特传统的艺术手法。本文认为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在借鉴哥特传统的同时在小说故事的场景构筑、主题、人物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对哥特小说进行了改造和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哥特小说的广度与深度,使这种小说更具有现实感、时代感和心理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莉·勃朗特 《呼啸山庄》 哥特传统 借鉴与发展
下载PDF
论“陌生化”技巧在《诺斯托罗莫》中的运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邓颖玲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4-47,共4页
约瑟夫.康拉德的长篇社会小说《诺斯托罗莫》以其史诗般恢弘的场面、独特新颖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20世纪的经典之作。我国学者对它的介绍和研究远为不够。本文拟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它进行解读,认为:在《诺... 约瑟夫.康拉德的长篇社会小说《诺斯托罗莫》以其史诗般恢弘的场面、独特新颖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20世纪的经典之作。我国学者对它的介绍和研究远为不够。本文拟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它进行解读,认为:在《诺斯托罗莫》中,康拉德对小说的语言、故事情节和叙事结构等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审美难度和审美价值;“陌生化”技巧的运用是该作品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瑟夫·康拉德 《诺斯托罗莫》 俄国形式主义 “陌生化”技巧
下载PDF
英汉颜色词的非完全对应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邓颖玲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年第5期121-122,125,共3页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对颜色的偏向爱好各不相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英汉颜色词的非完全对应关系不仅表现在颜色词的多义现象的参差交错,而且表现在同一词项的内涵和感情色彩的差异上,在多数情况下,英汉颜色的对应词只能体...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对颜色的偏向爱好各不相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英汉颜色词的非完全对应关系不仅表现在颜色词的多义现象的参差交错,而且表现在同一词项的内涵和感情色彩的差异上,在多数情况下,英汉颜色的对应词只能体现意义的部分等值,不能概括全部意义,以语义分析为基础结合其语用特征和文化要素揭示英汉颜色间意义的非完全对应关系,对于英语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词 概念意义 内涵意义 非完全对应
下载PDF
向后看的历史意识——《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时间解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邓颖玲 何美容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86-89,共4页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南方文学作家,他的作品与美国的南方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反映美国南方的社会和生活。《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他的一个著名短篇,在写作手法上可与其长篇相媲美。文章通过对作品中时间的解读来...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南方文学作家,他的作品与美国的南方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反映美国南方的社会和生活。《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他的一个著名短篇,在写作手法上可与其长篇相媲美。文章通过对作品中时间的解读来探寻福克纳对旧南方历史及其传统的依依不舍的情怀:一方面,他认识到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是不可逆转的;另一方面,他忍不住沉浸在伊甸园式的旧南方的幻想中,忍不住向后看,编织旧南方的美丽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时间解读 向后看的历史意识
下载PDF
无言之美——论康拉德小说的“空白”叙事艺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颖玲 简剑芬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2-115,共4页
艺术空白是小说创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现象。康拉德在小说创作中善于运用"空白"叙事手法增加作品的信息量、召唤力和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获得更多的审美自由和审美愉悦。空白艺术的引入不仅使康拉德可以多层次、多角度、更... 艺术空白是小说创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现象。康拉德在小说创作中善于运用"空白"叙事手法增加作品的信息量、召唤力和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获得更多的审美自由和审美愉悦。空白艺术的引入不仅使康拉德可以多层次、多角度、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复杂的现代经验和多变的社会现实,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作品的丰厚性、含蓄性和作品题旨的多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拉德 小说 空白艺术 审美愉悦
下载PDF
人性复归的召唤──简论惠特曼《草叶集》的思想意蕴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颖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81-84,共4页
从客观历史的角度,从作者的基本思想和创作意图以及个人生活经历方面揭示了《草叶集》的思想蕴含,即从民主和全体的角度来歌唱个人,歌唱物质的、精神的、历史的个人,歌唱宇宙万物。
关键词 《草叶集》 民主 人性
下载PDF
反思性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邓颖玲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12年第1期83-86,共4页
随着教育研究从课程研究转向教师研究,教师专业化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反思性教学理论着手,从反思意识、专业能力、协同发展和研究性教学四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指出:教学研究和反思... 随着教育研究从课程研究转向教师研究,教师专业化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反思性教学理论着手,从反思意识、专业能力、协同发展和研究性教学四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指出:教学研究和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反思能力的外语教师,才能够不断通过教学实践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性教学 大学英语教师 专业发展
下载PDF
《诺斯托罗莫》与康拉德的艺术主张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颖玲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8,51,共5页
约瑟夫·康拉德的长篇社会小说《诺斯托罗莫》以其史诗般恢弘的场面、独特新颖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二十世纪的经典之作。我国学者对它的介绍和研究远为不够。结合康拉德的艺术主张,从结构布局部、语言和人物刻画方面对... 约瑟夫·康拉德的长篇社会小说《诺斯托罗莫》以其史诗般恢弘的场面、独特新颖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二十世纪的经典之作。我国学者对它的介绍和研究远为不够。结合康拉德的艺术主张,从结构布局部、语言和人物刻画方面对这部小说进行了阐释,指出康拉德的艺术主张不仅有利于作者多层次、多角度、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再现历史,而且大大提高了作品的丰厚性、含蓄性和作品题旨的多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斯托罗莫》 约瑟夫·康拉德 英国 小说
下载PDF
论“印象主义”创作技巧在《间谍》中的运用(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颖玲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第1期19-24,共6页
《间谍》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创作后期的一部政治小说,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幽默、最具反讽意义的小说。我国读者比较熟悉的是康拉德的名作《黑暗的心》和《吉姆老爷》,对《间谍》相对陌生,研究较少。随着“9·11”事... 《间谍》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创作后期的一部政治小说,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幽默、最具反讽意义的小说。我国读者比较熟悉的是康拉德的名作《黑暗的心》和《吉姆老爷》,对《间谍》相对陌生,研究较少。随着“9·11”事件的发生,《间谍》又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探讨“印象主义”创作手法在该小说中的运用,指出康拉德在小说情节安排、人物刻画、语言组织上有意使用“印象主义”创作手法,巧妙地运用立体的、多层次的、并与意识融为一体的叙述模式,将语词符号幻化成更具直接冲击力的视觉艺术形态,使笔下呈现出一个光影斑驳、构图凝重、色彩鲜明的艺术世界,以诠释自己对现实世界的多维观照和深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拉德 《间谍》 印象主义手法
下载PDF
论《间谍》的圆形结构
18
作者 邓颖玲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33,共3页
小说的内容和结构形态互为因果,不可分割。本文从小说的结构形态方面研究《间谍》的圆形结构及其叙事功能,指出:在《间谍》中,康拉德采用了具有与主题一致的感性形态和象征意味的圆形结构来强化主题。通过“圆”这个意象,作者对当时的... 小说的内容和结构形态互为因果,不可分割。本文从小说的结构形态方面研究《间谍》的圆形结构及其叙事功能,指出:在《间谍》中,康拉德采用了具有与主题一致的感性形态和象征意味的圆形结构来强化主题。通过“圆”这个意象,作者对当时的社会形态进行了讽刺性模仿,对无政府主义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了无情地嘲讽和抨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拉德 《间谍》 圆形结构
下载PDF
词汇的文化内涵与翻译的信息走失
19
作者 邓颖玲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文化内涵 语言文化 翻译工作者 译文读者 文化背景 民族文化 原文读者 翻译实践 翻译模式
下载PDF
“学习策略+自主学习”任务型网络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邓杰 白解红 邓颖玲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58,共6页
本文以英语视听说课程为实验课程,对“‘学习策略+自主学习’任务型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探讨。首先简要回顾了语言学、教育学和计算机科学这三大学科领域中与现代外语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着重强调跨学科理论在网... 本文以英语视听说课程为实验课程,对“‘学习策略+自主学习’任务型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探讨。首先简要回顾了语言学、教育学和计算机科学这三大学科领域中与现代外语教学密切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着重强调跨学科理论在网络环境下的综合应用和优势互补。然后简单介绍了作者对英语视听说课程所进行的长达近十年之久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情况,尤其是近四年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最后,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谈了几点有关现代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 任务型网络教学模式 英语视听说课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