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效抑制HIV复制下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邱志峰 李太生 +5 位作者 阮桂仁 韩扬 谢静 左玲燕 李雁凌 王爱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6-390,共5页
目的研究强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持续有效抑制HIV复制下AIDS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动态变化。方法45例AIDs患者予以2年以上HAART治疗,在治疗前(D0),治疗第3、6、12、18和24个月(M3、M6、M12、M18和M24)时用bDNA病毒定量检测... 目的研究强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持续有效抑制HIV复制下AIDS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动态变化。方法45例AIDs患者予以2年以上HAART治疗,在治疗前(D0),治疗第3、6、12、18和24个月(M3、M6、M12、M18和M24)时用bDNA病毒定量检测仪检测血浆病毒载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CD4+、CD8+ T淋巴细胞及其相关亚群的动态变化。结果45例患者中有24例(53.3%)在治疗6个月后血浆病毒载量持续低于500copies/ml,按M24时(与D0相比)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增量分为A组(〈100/mm^3)、B组(100—200/mm^3)和C组(〉200/mm^3)。与D0时相比,所有患者M3、M6、M12、M18和M24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纯真细胞计数和CD4+CD28+亚群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CD8+CD38+激活亚群的比例则下降。3组相比,C组变化最显著,其D0时血浆病毒载量最高而CD4+T淋巴细胞计数最低,经过24个月治疗后,不仅CD4+T淋巴细胞数量增加最明显,CD4+纯真细胞数量和CD4+CD28+功能亚群比例的增加也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HAART能有效地重建AIDS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CD4+CD28+和Naive CD4+亚群的不同动态变化可能对CD4+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上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强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病毒载量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SAR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改变 被引量:4
2
作者 邱志峰 李太生 +4 位作者 范洪伟 韩扬 谢静 王爱霞 邓国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5-528,共4页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的特点。方法收集本院确诊的46例SARS患者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的抗凝血,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通过三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CD4+...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的特点。方法收集本院确诊的46例SARS患者在发病后不同时间的抗凝血,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通过三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CD4+纯真细胞亚群(CD4+CD45RA+CD62L+)和CD8+激活亚群(CD8+CD38+),以56例健康献血员的结果作为正常人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SARS患者的CD4+细胞和CD8+细胞在感染1周内百分比正常,但计数均显著减少,分别为(306±140)/mm3和(270±143)/mm3,CD4+纯真细胞亚群的计数也明显降低至(96±49)/mm3,CD8+CD38+激活亚群的比例则明显升至(59.3±12.6)%犤正常人为(44.9±12.5)%犦。感染3~5周时,CD8+细胞计数和激活亚群的百分比均恢复正常,分别为(581±356)/mm3和(40.1±17.6)%。感染8~12周时,CD4+细胞和CD4+纯真细胞亚群的计数分别为(578±193)/mm3和(176±64)/mm3,仍低于正常水平,但与感染1周时相比均有异常显著的升高。结论SARS患者的T淋巴细胞免疫在细胞数量上严重受损,但在短期内有很明显的恢复,CD4+细胞和纯真CD4+细胞亚群的恢复需要比8~12周更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143例首诊发现的中国艾滋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戴懿 李太生 +11 位作者 王爱霞 邱志峰 谢静 韩扬 刘正印 马小军 王焕玲 范洪伟 左玲燕 李雁凌 邓国华 盛瑞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1-654,共4页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HIV/AIDS患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8年1月~2006年4月在我院首诊发现并有完整病史资料的143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3例患...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HIV/AIDS患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8年1月~2006年4月在我院首诊发现并有完整病史资料的143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3例患者中,57例无临床症状,经常规检查发现;86例有临床症状,全身症状中发热50例、消瘦18例,系统症状中呼吸系统34例、皮肤黏膜17例、消化系统16例。合并的常见机会感染包括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CP)27例(34.2%),口腔念珠菌感染16例(20.2%),结核感染15例(19.0%),巨细胞病毒(CMV)感染9例(11.4%)。所有患者多种机会感染均发生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mm3时,而合并CMV感染及隐球菌脑膜炎时该计数多小于100/mm3。血浆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420,P=0.001)。结论HIV/AIDS患者全身症状以发热、气短、消瘦最为明显。机会感染多侵及呼吸系统、皮肤黏膜、消化系统,并以PCP最常见。真菌是引起机会感染最多的病原。机会感染的发生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临床表现 机会感染 血浆病毒载量 CD4+T细胞计数
下载PDF
AIDS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焕玲 叶俊杰 +3 位作者 李太生 盛瑞媛 邱志峰 王爱霞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3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 探讨艾滋病 (AIDS)并发巨细胞病毒 (CMV)性视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方法 观察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AIDS并发CMV视网膜炎的 5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治疗转归。结果  5例CMV视网膜炎患者的 9只眼均经眼底散瞳检查... 目的 探讨艾滋病 (AIDS)并发巨细胞病毒 (CMV)性视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方法 观察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AIDS并发CMV视网膜炎的 5例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治疗转归。结果  5例CMV视网膜炎患者的 9只眼均经眼底散瞳检查确诊。全部患者均为AIDS晚期患者 ,CD+ 4 T淋巴细胞计数 3~ 36 /mm3 ,在确诊CMV视网膜炎时均已合并其它机会性感染。平均年龄 2 9 2± 5 1岁。临床症状有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眼底检查有典型的视网膜血管炎 ,表现为沿血管分布的黄白色病损、黄白色颗粒及视网膜出血 ,但玻璃体透明或轻微混浊。 4例接受更昔洛韦 (GCV)治疗的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 ,眼底病变消退 ,但其中 1例视力丧失 (失明 )无法恢复 ;1例患者未特殊治疗死于多种机会感染。结论 中国CMV视网膜炎的表现和国外文献报道的类似 ,多发生于晚期AIDS患者 ,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视力丧失 ,早期诊治非常重要。建议 :对于CD+ 4 T细胞计数 <5 0 /mm3 以及存在眼外CMV感染的AIDS患者 ,应常规作眼底检查 ;反之 ,对于拟诊CMV视网膜炎的所有患者 ,均应常规筛查血清HIV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并发症 艾滋病 治疗 转归
下载PDF
T细胞第二信号受体-CD28分子在HIV/AIDS患者中的异常改变 被引量:5
5
作者 谢静 韩扬 +4 位作者 李太生 邱志峰 左玲燕 李雁凌 王爱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8-621,共4页
目的研究T细胞第二信号受体-CD28分子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中的异常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CD28分子的表达,对278例未接受过高效抗逆转录... 目的研究T细胞第二信号受体-CD28分子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中的异常改变,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CD28分子的表达,对278例未接受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对其中59例接受规律HAART的患者于开始治疗前,治疗后第1、3、6、9、12月末进行随访。以56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结果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CD28分子表达显著下调(P<0.001),且CD28分子表达比例与其CD4+T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84,P<0.001),与血浆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0.300,P<0.001)。给予HAART1个月后CD4+T细胞的CD28表达比例中位数由75%快速恢复至90%(P<0.001)。HAART期间6个时间点的CD28表达比例中位数与病毒载量中位数呈负相关(r=-0.829,P=0.042),与CD4+T细胞计数中位数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CD28分子表达明显减少,HAART可有效重建CD4+T细胞功能亚群(CD4+CD28+T)的数量,HAART后CD28表达上调可能与病毒载量的控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CD28 流式细胞术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下载PDF
HIV感染者/AIDS患者外周血CD_(38) HLA-DR分子在CD_4^+ CD_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 被引量:14
6
作者 汪习成 吴昊 +5 位作者 李太生 冯鲜妮 徐斌 邱志峰 徐莲芝 汪俊韬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观察国内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 /艾滋病 (AIDS)患者外周血CD38、HLA DR分子在CD+4 、CD+8T淋巴细胞上表达的变化 ,并探讨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5 1例正常对照、14例HIV感染者和 3 6例AIDS患者的外周血CD... 目的 观察国内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 /艾滋病 (AIDS)患者外周血CD38、HLA DR分子在CD+4 、CD+8T淋巴细胞上表达的变化 ,并探讨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5 1例正常对照、14例HIV感染者和 3 6例AIDS患者的外周血CD+4 、CD+8T淋巴细胞表面的CD38、HLA DR分子的表达 ,用分枝DNA(bDNA)法检测 11例HIV感染者和 18例AIDS患者的血浆病毒载量。结果 CD+4 HLA DR+细胞百分比显示 ,AIDS组显著高于正常组及HIV组 ;CD+8HLA DR+T细胞百分比显示HIV组与AIDS组间无差异 ,而它们均显著高于正常组。CD+8、CD38+细胞百分比则是AIDS组 >HIV组 >正常组 ,CD+8CD38+、CD+8HLA DR+、CD+4 HLA DR+细胞百分比与病毒载量显著正相关。结论 在HIV感染过程中 ,HLA -DR+、CD38+在CD+4 、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均显著增加 ,反映T淋巴细胞异常激活 ;尤其是CD+8CD38+细胞百分比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升高 ,预示疾病进展程度。在评价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免疫状况时 ,不仅要考虑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 CD38 HLA-DR 病毒载量 表达
下载PDF
接受长期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吕玮 江华 +7 位作者 林逸骁 杨浩 韩杨 邱志峰 谢静 李雁翎 宋晓憬 李太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年第8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长期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且依从性良好的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重建规律。方法建立回顾性研究队列,纳入2000~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长期随访(年限≥2年)、初治且依从性良好的HIV/AIDS患者。分析不同随访时间点下,... 目的探讨长期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且依从性良好的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重建规律。方法建立回顾性研究队列,纳入2000~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长期随访(年限≥2年)、初治且依从性良好的HIV/AIDS患者。分析不同随访时间点下,患者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规律。根据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分组,分析不同免疫功能受损情况下对患者免疫功能重建的影响。结果纳入病例数137例,平均(38.5±9.9)岁,中位随访时间4.5(四分位间距:3.5~7.2)年。基线中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25.0(36.0~231.0)cell/μl,第7年时上升至425.0(314.8~575.3)cell/μl(P<0.001),不同亚群各组间差异也随治疗而缩小,且在治疗达到一定时长时各组间无显著差异。CD8^+T淋巴细胞计数保持相对稳定。CD8^+CD38^+T淋巴细胞随治疗进行呈下降趋势,而CD8^+DR^+T淋巴细胞计数较为稳定。结论不论基线免疫受损程度如何,在保证依从性良好的前提下,我国HIV/AIDS患者经长期抗病毒治疗可获得理想的免疫功能重建。免疫重建规律为记忆CD4和纯真CD4淋巴细胞均增长,治疗早期以记忆CD4淋巴细胞增长为主。CD8激活亚群随治疗时间而逐渐下降,功能亚群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免疫重建
下载PDF
长期随访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谢静 范洪伟 +2 位作者 李太生 邱志峰 韩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3-255,共3页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探讨SARS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62例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阳性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集患者发病后1周、2周、1月、2~3月及1年时的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探讨SARS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62例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阳性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集患者发病后1周、2周、1月、2~3月及1年时的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CD4+T和CD8+T细胞、纯真及记忆CD4+T细胞亚群.并以5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 SAR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康复后短期内有明显恢复.在发病2~3月时,CD8+T细胞数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平均CD4+T细胞及纯真CD4+T细胞数已分别增加至(534±197)/mm^3和(175±75)/mm^3.但发病1年时淋巴细胞总数、T细胞、CD4+T细胞和纯真CD4+T细胞数仍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现为可逆的一过性快速减少及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叶素素 刘晓清 +6 位作者 周宝桐 孙宏莉 侍效春 邱志峰 谢静 杨启文 徐英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2-247,共6页
目的了解非艾滋病患者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特征及疾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播散性NTM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其预后。结果23例非艾滋病播散... 目的了解非艾滋病患者播散性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特征及疾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播散性NTM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其预后。结果23例非艾滋病播散性NTM病患者中,21例存在基础疾病,以风湿免疫病(7例)最常见。主要表现为发热(23例)。辅助检查提示多存在贫血[血红蛋白(85.78±25.47)g/L]、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29(27~32)g/L];血沉[(85.73±43.78)mm/h]和超敏C反应蛋白[(112.00±70.90)mg/L]升高及淋巴细胞计数降低[0.69(0.29~2.10)×10^9/L]。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提示CD4+T细胞[213(113~775)个/μl]、CD8^+T细胞[267(99~457)个/μl]、B淋巴细胞[39(4~165)个/μl]、NK细胞[88(32~279)个/μl]降低和CD8^+T细胞的D抗原相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CD38表达比例[HLA-DR^+CD8^+/CD8^+60(40~68)%和CD38^+CD8^+/CD8^+81(65~90)%]升高。最常见病原体为胞内分枝杆菌(6例)。死亡患者淋巴细胞、CD8^+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计数低于存活患者(P值分别为0.045、0.045、0.032和0.010)。结论非艾滋病患者播散性NTM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低蛋白血症、炎症指标升高,多发生于有基础病和免疫功能下降患者。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B细胞计数和NK细胞下降患者可能更易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感染 非结核分枝杆菌 非艾滋病患者
下载PDF
无明显器质性疾病成人巨细胞病毒病38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孟长婷 刘晓清 +2 位作者 周宝桐 邱志峰 邓国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2-665,共4页
目的总结并分析无明显器质性疾病成年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1995年3月至2008年3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无明显基础疾病成人CMV感染病例38例。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T细胞亚... 目的总结并分析无明显器质性疾病成年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1995年3月至2008年3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无明显基础疾病成人CMV感染病例38例。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T细胞亚群、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无明显器质性疾病成人的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占68.4%,其他为淋巴结肿大(28.9%)、肝大(34.2%)、脾大(44.7%)、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增高(55.2%)等,以及非特异性呼吸道、胃肠道症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病例占20.8%,白细胞降低病例占37.5%;多数病例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65.0%),肝功能异常也较常见(66.7%)。急性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表现为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CD8+T淋巴细胞激活亚群(CD8+CD38+)数量明显增多(P<0.01)以及NK细胞数量的减低(P<0.01)。经更昔洛韦为主的抗病毒治疗,多数患者恢复。结论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成人感染巨细胞病毒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部分病情严重,临床工作中需要警惕CMV病。CD8+T淋巴细胞是人体针对CMV感染的主要效应细胞,检测T细胞亚群的变化有助于CMV感染的诊断和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病 器质性疾病 成人 临床特征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获得性免疫缺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海云 陈丽萌 +7 位作者 李雪梅 邱志峰 陶建瓴 徐红 周紫鹃 李太生 李学旺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4期189-193,共5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B和T细胞亚群分型,评价T细胞功能与血浆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接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257例ESRD患者血常规淋巴细...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B和T细胞亚群分型,评价T细胞功能与血浆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接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257例ESRD患者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根据患者是否血液透析和血PTH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20例),PTH≥300pg/ml的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12例)和PTH<300pg/ml的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11例)。同时用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T、B细胞亚群比例和绝对值,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TH水平与T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非配对t检验和秩和检验,相关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尽管257例患者中仅3.9%的患者观察到白细胞降低,但47.5%(122/257)的ESRD患者有淋巴细胞比例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与非透析的CKD患者相比,淋巴细胞数降低,分别为(1367.44±650.39)×109/L和(1942.25±856.3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19+)淋巴细胞数降低,分别为(114.01±88.18)×109/L和(229.26±143.30)×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淋巴细胞(CD3+)数降低,分别为(1035.92±497.37)/mm3和(1483.42±674.08)/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是T辅助(CD4+)细胞还是T抑制、细胞毒(CD8+)细胞中,CD28+细胞比例和绝对值均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ESRD患者低PTH组B细胞(CD19+)比例和绝对值更低。结论规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的存在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异常,PTH的浓度差异可能和B细胞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淋巴细胞亚群 甲状旁腺激素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浆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动态改变 被引量:3
12
作者 戴懿 李旭丽 +2 位作者 王璐 邱志峰 李太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浆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以22例确诊HFRS患者为研究对象(轻型9例,中型13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发病1、4、12周时血浆内细胞因...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浆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以22例确诊HFRS患者为研究对象(轻型9例,中型13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发病1、4、12周时血浆内细胞因子,并以16名健康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结果发病1、4周时,HFRS患者CD3+CD8+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在发病1周时轻型患者CD3+CD8+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中型患者(P<0.05);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整个病程中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周时,HFRS患者血浆TH1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和γ干扰素(IFN-γ)及TH2细胞因子IL-6和IL-10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IL-2和IL-10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至发病12周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4周时,HFRS患者血浆IL-5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至12周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1、4周时,中型患者血浆INF-γ水平显著高于轻型患者(P<0.05);发病12周时,中型患者血浆IL-10水平显著高于轻型患者(P<0.05)。结论轻型HFRS患者CD3+CD8+T淋巴细胞在疾病早期显著增高,早期的细胞免疫应答有利于疾病的控制;细胞因子INF-γ和IL-10在中型患者中增高更显著,提示细胞因子在本病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T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恢复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道斌 邱志峰 +5 位作者 李太生 吕玮 赵永强 段云 江滔 沈悌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后免疫重建的规律。方法测定血液肿瘤患者auto-PBSCT前后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绝对值。结果部分亚群在移植前低于正常。移植后各细胞亚群恢复时间不同,其中NK细胞在6个月恢复;B细胞在9个月恢...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后免疫重建的规律。方法测定血液肿瘤患者auto-PBSCT前后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绝对值。结果部分亚群在移植前低于正常。移植后各细胞亚群恢复时间不同,其中NK细胞在6个月恢复;B细胞在9个月恢复正常。T细胞总数在9个月恢复正常,其中主要为CD3+CD8+细胞。CD3+CD4+细胞在18个月恢复,而CD4+CD28+细胞在2年内仍未恢复。CD3+CD8+细胞在移植后早期有所下降,在3个月时恢复并高于正常,至9个月时逐渐下降至正常。CD3+CD8+细胞的主要部分是免疫表型呈活化的T细胞,即CD8+HLA-DR+细胞和CD8+CD38+细胞。两者分别在1个月和3个月时高于正常,在9个月时恢复正常。结论血液肿瘤患者移植前即存在淋巴细胞亚群异常的前提下,移植后NK细胞最先恢复,其次为B细胞,T细胞各亚群中CD3+CD8+细胞恢复较早,其中主要为活化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亚群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静 葛瑛 +3 位作者 邱志峰 张凯宇 刘正印 李太生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5期262-267,共6页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阴性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C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特点,深化对隐球菌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筛选HIV阴性CM患者31例和健康献血员21例进行淋巴细...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阴性隐球菌性脑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C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特点,深化对隐球菌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筛选HIV阴性CM患者31例和健康献血员21例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分析,CM患者根据是否存在免疫抑制基础疾病分为两个亚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淋巴细胞亚群中B、NK、CD_4^+T、CD_8^+T细胞亚群,CD_4^+T及CD_8^+T细胞的第二信号受体CD28表达比例及CD_8^+T细胞激活标记物HLA-DR、CD38的表达水平。结果有基础病CM组B、NK、CD_4^+T和CD_8^+T 4种亚群中位数依次为56×10~6/L、86×10~6/L、218×10~6/L、164×10~6/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23×10~6/L、280×10~6/L、695×10~6/L、521×10~6/L(P值均<0.001),同时存在CD_8^+T细胞激活亚群比例较健康对照显著升高。无基础病CM患者上述4种细胞亚群中位数依次为128×10~6/L、128×10~6/L、567×10~6/L、527×10~6/L,除CD_8^+T细胞计数水平与健康对照相似以外,B(P=0.02)、NK(P=0.002)和CD_4^+T细胞(P=0.03)计数均低于健康对照,其CD_8^+T细胞激活亚群比例与健康对照组相似。CD_4^+T和CD_8^+T细胞的CD28表达水平在3组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 HIV阴性CM患者,无论是否存在免疫抑制基础疾病,外周血B、NK及CD_4^+T 3种细胞计数可出现同时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隐球菌性 淋巴细胞亚群 CD4+T细胞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浆前炎症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璐 李旭丽 +2 位作者 戴懿 邱志峰 李太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7-609,共3页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HFRS)体内血浆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以22例HFRS患者为研究对象(轻型9例,中型1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其发病1、4和12周时血浆内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以16名健康献血员为正常对照。...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HFRS)体内血浆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以22例HFRS患者为研究对象(轻型9例,中型1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其发病1、4和12周时血浆内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并以16名健康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结果发病1周时,HFRS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其中,IL-6和TNF-α在发病4周时即恢复至正常水平,而IL-1β、IL-8和IL-10在发病12周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发病12周时,HFRS组中型病例血浆IL-8和IL-10的水平显著高于同期轻型病例(P均<0.05)。结论HFRS发病过程中存在炎症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前炎症细胞因子 变化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对细菌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小清 王爱霞 +1 位作者 陈实平 邱志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2-314,共3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effects of 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against TNFa on E. coli infected mice. Methods 30 mice (10 week old, Kunming ) were divided equally into three groups. The first group, as a control, 200 μl... Objective To evaluate effects of monoclonal antibody (McAb) against TNFa on E. coli infected mice. Methods 30 mice (10 week old, Kunming ) were divided equally into three groups. The first group, as a control, 200 μl saline (N S)/mouse was injected intravenously; Second group (untreated group), only E. coli (10 7 organisms/200 μl N S) were injected intraabdominaly; Third group (treated group), E. coli (10 7 organisms) were injected intra-abdominal and McAb against TNFα 2 mg/kg dissolved in 200 μl N S were injected intravenously. After 24 h, observed the survival rate, compared the serum TNF level in blood and investigated pathology of intestine, lung and liver. Results There was a higher survival rate in treated group, with the serum TNF level lower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untreated mice had severe pathologic changes in viscera. Conclusion Using anti-TNFa McAb was effective in reducing mortality rate in mice after infected with E. coli, but could not prevent the pathologic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单克隆抗体 细菌感染
下载PDF
HIV/AIDS患者低钠、低钾血症与合并机会性感染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梅梅 匡季秋 +5 位作者 韩扬 谢静 邱志峰 左玲燕 李雁凌 李太生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血钠、血钾和肾功能情况。方法总结280例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血钾、血钠和肌酐、尿素氮水平,并探讨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多见于CD4+淋巴细胞<...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血钠、血钾和肾功能情况。方法总结280例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血钾、血钠和肌酐、尿素氮水平,并探讨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多见于CD4+淋巴细胞<200个/mm3的患者,其发生率为19.4%和13.3%,显著高于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组。在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患者中,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70.6%(24/34)和60.7%(17/28),显著高于非低钠、低钾血症组。在280例HIV/AIDS患者中,仅发现2例肾功能异常。结论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多发生于AIDS晚期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者更易出现,临床医师应在CD4+T淋巴细胞数量<200/mm3时注意患者的血钠和血钾水平;HIV感染对肾脏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低钠血症 低钾血症
下载PDF
紫阳县投资机制调查报告
18
作者 金中夏 邱志峰 +2 位作者 钱雨 薛军 曲路 《经济科学》 1988年第1期67-71,共5页
陕南紫阳县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之一。1985年,全县人均收入221.75元,远低于全国(458元)和陕西省(411元)的平均水平。全县有89.1%的户,89.42%的人口,人均收入在150元以下。是什么原因使紫阳县如此贫困?前一时期,我们曾对紫阳县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 紫阳 财政收入 投资机制 人均收入 贫困地区 积累资金 扶贫资金 国民收入 同步增长 税收
下载PDF
HIV/AIDS患者血浆病毒载量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19
作者 汪习成 吴昊 +5 位作者 李太生 冯鲜妮 徐斌 邱志峰 徐莲芝 汪俊韬 《传染病信息》 2003年第1期28-28,共1页
目的观察国内HIV/AIDS患者血浆病毒载量和外周血CD_4^+、CD_8^+T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124例,用bDNA法检测血浆病毒载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_4^+、CD_8^+T淋巴细胞。结... 目的观察国内HIV/AIDS患者血浆病毒载量和外周血CD_4^+、CD_8^+T淋巴细胞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未经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124例,用bDNA法检测血浆病毒载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_4^+、CD_8^+T淋巴细胞。结果 AIDS患者的血浆病毒载量明显高于HIV感染者,血浆病毒载量与CD_4^+细胞计数呈显著负相关,但其最高峰位于CD_4^+细胞计数100/μl处,然后随着CD_4^+细胞计数的下降而减少。CD_4^+T细胞计数为AIDS组<HIV组<正常对照组;HIV感染者的CD_8^+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正常组和AIDS组,而AIDS患者CD_8^+T细胞数则随着CD_4^+T细胞减少而下降。结论血浆病毒载量随着疾病进展而显著升高,但在疾病晚期则有所降低。外周血CD_4^+T细胞计数随着疾病的进展而进行性减少;CD_8^+T细胞计数在感染早期显著升高,进入晚期则减少。在评价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病情时,应结合病毒载量、CD_4^+、CD_8^+T细胞计数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艾滋病 艾滋病毒 血浆 病毒载量
下载PDF
HIV/AIDS临床诊治和免疫病理研究
20
作者 王爱霞 李太生 邱志峰 《医学研究通讯》 2003年第10期25-26,共2页
艾滋病自1981年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以来的20年里,已成为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首要因素,控制和消灭艾滋病是全社会特别是医学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和重任.在中国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艾滋病的预防、治疗等的研究和科学普及,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HIV AIDS 免疫病理学 诊断 治疗 艾滋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