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国两制”在台湾存在发展空间的探讨——对1991—2008年台湾社会“一国两制”民调的解读 被引量:7
1
作者 邵宗海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4年第4期18-24,共7页
如果仅是阅读两岸官方的文书与代表性谈话,就来定论"一国两制"在台湾存续的问题,可能会产生误判。一个模式是否适用,影响最大的因素不是当局,反而是民意。如何检验"一国两制"价值的标准,本文特从台湾历年来对是否接... 如果仅是阅读两岸官方的文书与代表性谈话,就来定论"一国两制"在台湾存续的问题,可能会产生误判。一个模式是否适用,影响最大的因素不是当局,反而是民意。如何检验"一国两制"价值的标准,本文特从台湾历年来对是否接受"一国两制"的民调结果,进行数字与问卷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了解:1.从民调数字分析"一国两制"对台湾的适用性;2.剖析怎样从民调数字观察"一国两制"是否在台湾存在有发展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在台湾的民调 北京对台政策 台北大陆政策
下载PDF
以“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说辞替代“一中原则”可行性之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邵宗海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11年第2期1-9,共9页
大陆方面与台北当局固然在宪政与法理上均主张两岸之间只有一个国家的存在,但是台北在过去十多年始终对北京所提出的"一中原则"感到顾虑重重。未来双方展开政治接触之时,大陆可不可以避免使用台湾方面感到困扰的"一中原... 大陆方面与台北当局固然在宪政与法理上均主张两岸之间只有一个国家的存在,但是台北在过去十多年始终对北京所提出的"一中原则"感到顾虑重重。未来双方展开政治接触之时,大陆可不可以避免使用台湾方面感到困扰的"一中原则",与台北共同使用"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这一概念,以体现双方的有重叠与契合的精神与立场?从两岸双方发表过的重要文件与谈话,以及双方学界论辩的结果,证明用"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说辞作为双方都便于接受的"一中原则"表述的替代性方案,在理论上应是可以被接受的,而且双方更容易在政治上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一中原则” 主权共享 “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
下载PDF
台湾“宪改”与追求台湾“法理独立”的互动 被引量:3
3
作者 邵宗海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6年第4期9-16,共8页
台湾并不一定要走“制宪”的程序才能走上“法理台独”的目的。技巧性运用修宪的方式,或是依循宪法条文规定可修改者,照样迂回的达到“法理台独”的目标。如目前台湾现行“宪法”的领土条款是涵盖中国大陆,但是领土条款被规范是可修改... 台湾并不一定要走“制宪”的程序才能走上“法理台独”的目的。技巧性运用修宪的方式,或是依循宪法条文规定可修改者,照样迂回的达到“法理台独”的目标。如目前台湾现行“宪法”的领土条款是涵盖中国大陆,但是领土条款被规范是可修改的。在形式上是属于修宪层次的条文,却在实质上可转化程序,解释台湾已成与中国互不隶属的主权独立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投制宪” “公投新宪” 台湾省“宪政改造”
下载PDF
两岸对“和平协议”的立场与前瞻 被引量:1
4
作者 邵宗海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9年第3期11-22,共12页
台海和平环境的建立,是两岸当局与人民自1949年内战之后一直的期待。两岸对和平远景的期待可以理解,但从理想走向实际却需要一段漫长而且曲折的过程。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包括前言、两岸创议"和平协议"的历史背景介绍、两岸终... 台海和平环境的建立,是两岸当局与人民自1949年内战之后一直的期待。两岸对和平远景的期待可以理解,但从理想走向实际却需要一段漫长而且曲折的过程。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包括前言、两岸创议"和平协议"的历史背景介绍、两岸终止敌对状态协议设计与推行、两岸对"和平协议"解读的相互冲突,以及两岸"和平协议"签署的展望,来解析两岸对此一问题的立场与要求,并整理出双方对此事件的不同解读,以及彼此尚无法"跨出门槛"的症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和平发展 两岸和平协议 两岸终止敌对状态 两岸关系
下载PDF
试析陈水扁“一边一国”主张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5
作者 邵宗海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04年第2期43-52,共10页
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的动机,除了内部因素之外,外部因素,即大陆和美国的压力,也使他产生“确立与对岸对等的政治定位”的企图。可以用“政治系统理论”来分析陈水扁大陆政策的决策模式,在社会内部和社会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他经常适应... 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的动机,除了内部因素之外,外部因素,即大陆和美国的压力,也使他产生“确立与对岸对等的政治定位”的企图。可以用“政治系统理论”来分析陈水扁大陆政策的决策模式,在社会内部和社会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他经常适应民意来调整政策,也经常运用权谋来制定政策。“一边一国”的最基本理念是“建立台湾为一个与中国大陆没有关联的主权独立国家”。美国不会同意陈水扁未来与大陆接触或协商时企图建立“国家对国家”的基础,因此,陈水扁如果不放弃这一主张,将来面对的挑战将不只是对岸,更多部分将是来自太平洋彼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水扁 “一边一国”主张 两岸关系 中国大陆 台湾省 政治系统理论 国家分裂活动
下载PDF
同盟会成立时知识分子对孙中山态度的转折
6
作者 邵宗海 白中琫 《近代中国》 2006年第1期64-78,共15页
孙中山先生在革命初期是否曾得到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与支持,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与争议。同盟会成立之后,知识分子为求革命,改为团结,开始尊推孙中山为革命团体的领导者。但是,孙中山之前为何无法取得知识分子的共鸣,进而共同为革命奋... 孙中山先生在革命初期是否曾得到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与支持,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与争议。同盟会成立之后,知识分子为求革命,改为团结,开始尊推孙中山为革命团体的领导者。但是,孙中山之前为何无法取得知识分子的共鸣,进而共同为革命奋斗?之后又是如何形成态度的转折?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态度 革命 领导者 争议 团体
下载PDF
晚清时期女性参与革命运动之探讨(1894~1911)
7
作者 邵宗海 刘明香 《近代中国》 2008年第1期268-286,共19页
一、前言1894至1911年对中国而言,是剧烈变动的年代,强权压境的军事外交掠夺,加上新旧思想冲击着政权与社会制度,革命的思维与行动于焉产生:康梁的维新运动、孙中山的革命起义,在风起云涌的动荡时代中,开始试图改变干百年来的传统制度... 一、前言1894至1911年对中国而言,是剧烈变动的年代,强权压境的军事外交掠夺,加上新旧思想冲击着政权与社会制度,革命的思维与行动于焉产生:康梁的维新运动、孙中山的革命起义,在风起云涌的动荡时代中,开始试图改变干百年来的传统制度与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 革命 制度 强权 前言 压境 女权 政权
下载PDF
两岸和谐关系演进下的台湾民意走向 被引量:3
8
作者 邵宗海 《台湾研究》 2014年第1期21-29,共9页
大陆对台政策自中共十八大之后,持续并稳定。两岸关系也朝向和平发展。理论上来说,这应该是两岸关系的"机遇期"。意外的是,2008年国民党赢得政权后,在台湾"国族认同"与"统独争议"的议题上,民调数字却显示... 大陆对台政策自中共十八大之后,持续并稳定。两岸关系也朝向和平发展。理论上来说,这应该是两岸关系的"机遇期"。意外的是,2008年国民党赢得政权后,在台湾"国族认同"与"统独争议"的议题上,民调数字却显示"台湾人"与"主张独立"的比例,比民进党执政八年的任一时期都来得高。难道两岸关系的改善无助于台湾内部走向于分离的转变?作者设法去解读这个怪异现象时发现:因为民调中有问券设计的吊诡,与解读角度的不同,遂让结果就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国家认同 民意调查
原文传递
笔谈:对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和影响的深层透视 被引量:1
9
作者 邵宗海 《台湾研究》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2014年底的台湾“九合一”选举以国民党空前的惨败而收场,多数论者对这一结果的基本解读是:台湾地方政治版图大幅改写,民进党已完成“地方包围中央”的准执政态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复杂的挑战。迄今,岛内政局仍处在选后的震荡... 2014年底的台湾“九合一”选举以国民党空前的惨败而收场,多数论者对这一结果的基本解读是:台湾地方政治版图大幅改写,民进党已完成“地方包围中央”的准执政态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复杂的挑战。迄今,岛内政局仍处在选后的震荡之中,大陆方面在平静面对选举结果的同时仍然保持稳定发展两岸关系的既定步伐,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亦异乎寻常的理性,对台政策似乎并未受此选举影响。如何更深入地剖析选举的结果及其对台湾政治社会和两岸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如何客观理性地看待选举结果对国民两党发展的深层意义、两党未来的政策走向,以及美国在中关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下如何应对两岸新变局?这些问题的答案无疑牵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层次与深度、关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为此,本刊特邀海峡两岸8位知名学者以“对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和影响的深层透视”为题进行笔谈,现将他们的主要观点刊发在本刊,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结果 两岸关系 台湾地区 和平发展 地方政治 对台政策 政治社会 深层意义
原文传递
澳门的社会结构与族群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宗海 《当代港澳研究》 2011年第1期95-105,133,共12页
本文从殖民文化、政治及经济的因素来探讨澳门的社会结构及族群意识。本文发现,葡萄牙殖民文化对澳门的社会结构的主要影响来自"土生葡人"这一特殊族群在澳门的出现。此外,由于葡萄牙殖民政策的关系,殖民文化并没有在澳门社... 本文从殖民文化、政治及经济的因素来探讨澳门的社会结构及族群意识。本文发现,葡萄牙殖民文化对澳门的社会结构的主要影响来自"土生葡人"这一特殊族群在澳门的出现。此外,由于葡萄牙殖民政策的关系,殖民文化并没有在澳门社会中生根,在澳门的影响并不明显。在政治因素方面,不同族群的小孩会读不同的学校,这与政治态度的倾向有关,而政治态度的形成与其过往的历史经验也有影响。在经济因素方面,在大量中国内地移民因为经济因素来澳之后,澳门出现了"新移民"及"老移民"两种不同的族群,澳门的族群意识也因此被挑起。本文认为澳门的族群问题确有可能在未来被更明确地关注,而目前澳门没有族群的冲突不是实际没发生,而仅是并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 社会结构 族群关系
原文传递
两岸文化交流及其未来发展——以关系生命周期分析
11
作者 邵宗海 冯国豪 《现代台湾研究》 2012年第5期114-117,共4页
本文从组织问“关系生命周期”(Rela—tionshipLife—Cycle)分析两岸间文化交流现况,认为两岸关系目前仍处于“扩张期”,而朝“成熟期”迈进;其信任基础也应该从“知识基础的信任”逐步朝“认同基础的信任”与“制度的信任”发展... 本文从组织问“关系生命周期”(Rela—tionshipLife—Cycle)分析两岸间文化交流现况,认为两岸关系目前仍处于“扩张期”,而朝“成熟期”迈进;其信任基础也应该从“知识基础的信任”逐步朝“认同基础的信任”与“制度的信任”发展,同时期盼持续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制度化,以稳定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文化交流 生命周期分析 信任基础 两岸关系 知识基础 交流合作 文化教育 和平发展
原文传递
两岸如何化解“一中”僵局?
12
作者 邵宗海 《两岸关系》 2001年第11期31-31,共1页
在国民党主政时代,一个中国原则是坚持的.但是等到民进党执政,"一个中国"当然就变成敏感的名词.在民进党看来,因为如果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不仅是台北消失了可以拥有选择台独的空间,而且在国际社会上,等于被误解&qu... 在国民党主政时代,一个中国原则是坚持的.但是等到民进党执政,"一个中国"当然就变成敏感的名词.在民进党看来,因为如果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不仅是台北消失了可以拥有选择台独的空间,而且在国际社会上,等于被误解"接受一个中国就是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是代表一个中国"的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中国”原则 台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台湾 一个中国原则 陈水扁
原文传递
李焕
13
作者 邵宗海 《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49期110-110,共1页
国民党前秘书长、前“行政院长”。
关键词 李焕 台湾省 国民党 中国大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