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癌的血管生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邵成浩 胡先贵 +2 位作者 唐岩 刘瑞 曹贵松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探讨人胰腺癌的微血管数量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 ,回顾性定量研究 5 5例人胰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 ) ,并与临床病理学资料和随访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平均微... 目的 探讨人胰腺癌的微血管数量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 ,回顾性定量研究 5 5例人胰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 ) ,并与临床病理学资料和随访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平均微血管数量为 5 4.8± 18.6,癌旁组织中为11.2± 4.8,MVD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 ,低血管组比高血管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 胰腺癌的血管生成能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 ,MVD可作为胰腺癌分化、浸润、转移与预后分析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血管生成 临床意义 病理学 微血管密度 肿瘤转移
下载PDF
无症状胰腺肿瘤3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邵成浩 胡先贵 +4 位作者 刘瑞 张怡杰 周颖奇 金钢 唐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53-855,共3页
目的:总结无症状胰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意外发现的无症状胰腺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38例,男14例,女24例。年龄22~86岁,平均(50.2±16.2)岁。病程1d至7年。肿瘤位于胰头17例,胰体尾21例。所有... 目的:总结无症状胰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意外发现的无症状胰腺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38例,男14例,女24例。年龄22~86岁,平均(50.2±16.2)岁。病程1d至7年。肿瘤位于胰头17例,胰体尾21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3例,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节段性胰腺切除术8例,胰体尾、脾切除术15例。术后病理:胰腺导管癌5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3例(2例恶性),浆液性囊腺瘤8例,黏液性囊腺瘤8例,囊腺癌1例,恶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恶性肿瘤共10例,占26.3%(10/38)。随访表明,除3例胰体癌术后6个月死于肝转移外,其余患者已健康生存11个月至8年。结论:无症状胰腺肿瘤多为良性肿瘤,部分为恶性肿瘤,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症状和体征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治疗学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邵成浩 胡先贵 +5 位作者 刘瑞 唐岩 曹贵松 黄盛东 李白翎 仲剑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95-998,共4页
目的 :构建并鉴定反向插入 VEGF1 65c DNA的重组腺病毒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 VEGF1 65反义核酸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 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 ,将 5 13bp的人 VEGF1 65c DNA反向克隆入腺病毒粘粒载体 p Ax CAwt。重组粘粒与腺病毒DNA- TP... 目的 :构建并鉴定反向插入 VEGF1 65c DNA的重组腺病毒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 VEGF1 65反义核酸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 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 ,将 5 13bp的人 VEGF1 65c DNA反向克隆入腺病毒粘粒载体 p Ax CAwt。重组粘粒与腺病毒DNA- TPC混合后以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 2 93细胞制备重组腺病毒。建立胰腺癌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 ,瘤体内直接注射重组腺病毒 ,观察肿瘤的生长及血管生成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反向插入 VEGF1 65c DNA的腺病毒粘粒载体 p Ax CAwt-αVEGF并制备出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实验第 5周时肿瘤生长速度 Ad-αVEGF治疗组比 PBS和 Ad- L ac Z对照组均明显减慢(P<0 .0 1) ;肿瘤微血管密度 Ad- αVEGF治疗组比两个对照组均明显减少 (P<0 .0 1)。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 VEGF1 65反义核酸可以抑制胰腺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的生长 ,为抗血管生成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 内皮生长因子 腺病毒科 胰腺肿瘤 基因治疗
下载PDF
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对胰头部小胰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邵成浩 胡先贵 +3 位作者 张怡杰 刘瑞 金钢 唐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51-852,共2页
目的:探讨有无淋巴转移、神经侵犯对胰头部小胰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48例胰头部小胰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30~83岁。病理检查:肿瘤直径均在2cm以下,管状腺癌45例,乳... 目的:探讨有无淋巴转移、神经侵犯对胰头部小胰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48例胰头部小胰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30~83岁。病理检查:肿瘤直径均在2cm以下,管状腺癌45例,乳头状腺癌2例,腺鳞癌1例。分化程度:高分化8例,中分化33例,低分化7例。淋巴结转移17例,胰周神经侵犯25例。随访表明,无淋巴结转移和神经侵犯的病例术后平均生存(28.7±16.8)个月,比有淋巴结转移和(或)胰周神经侵犯的明显延长(P<0.01)。结论:淋巴结转移和神经侵犯是小胰癌重要的预后因素。胰头部小胰癌超过半数以上存在淋巴结转移和神经侵犯,应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和广泛的腹膜后软组织切除以争取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神经侵犯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核酸治疗裸鼠皮下种植胰腺癌 被引量:3
5
作者 邵成浩 胡先贵 +3 位作者 刘瑞 张怡杰 唐岩 曹贵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2916-2918,共3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基因转染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 方法:构建反向插入VEGF165cDNA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SW1990细胞,MTT法检测重组腺病毒转染对细胞生长的影响.Northern blot和ELISA检测转染前后SW1990细胞VEGF的mRNA水平和... 目的:探讨抗血管生成基因转染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 方法:构建反向插入VEGF165cDNA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SW1990细胞,MTT法检测重组腺病毒转染对细胞生长的影响.Northern blot和ELISA检测转染前后SW1990细胞VEGF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裸鼠皮下种植瘤瘤体内注射重组腺病毒,CD31染色观察反义VEGF重组腺病毒转染对裸鼠种植瘤微血管密度和肿瘤生长速度的影响. 结果: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并不影响SW1990细胞的生长速度.Northern blot和ELISA检测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证实反义VEGF重组腺病毒转染对体外培养的SW1990细胞内源性VEGF表达有明显的下调作用.体内实验表明反义VEGF重组腺病毒转染可减少肿瘤内微血管数量,肿瘤生长受到抑制. 结论:反义VEGF165重组腺病毒可以抑制胰腺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的生长,为抗血管生成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反义核酸 治疗 胰腺癌
下载PDF
2cm以下的胰头癌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邵成浩 胡先贵 +3 位作者 刘瑞 张怡杰 金钢 唐岩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瘤径<2cm胰头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整理我院普外科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48例瘤径<2cm胰头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30~83岁。均行胰十... 目的:探讨瘤径<2cm胰头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整理我院普外科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48例瘤径<2cm胰头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30~83岁。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3例合并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术,10例合并区域淋巴结清扫。病理检查:肿瘤直径均2cm以下;其中管状腺癌45例,乳头状腺癌2例,腺鳞癌1例。有淋巴结转移者17例,胰周神经侵犯者25例。随访表明,无淋巴结转移和胰周神经侵犯病例的术后平均生存期(28.7±16.8个月),比淋巴结阳性和(或)有胰周神经侵犯者明显延长。结论:<2cm的胰头癌超过半数以上存在淋巴结转移和神经侵犯,而两者均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应求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和广泛的腹膜后软组织切除以获得阴性切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小胰癌 预后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壶腹癌中P16蛋白及PCNA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邵成浩 刘瑞 +2 位作者 唐岩 胡先贵 曹贵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895-897,共3页
目的:探讨壶腹癌中抑癌基因P16 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45例壶腹癌及11 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P16 蛋白及PCNA的表达,并与临... 目的:探讨壶腹癌中抑癌基因P16 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45例壶腹癌及11 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P16 蛋白及PCNA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16蛋白在壶腹癌和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5);P16 蛋白表达阳性率在肿瘤分化程度低、有胰头侵犯、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高者显著降低;PCNA 蛋白阳性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升高,与是否侵犯胰头及肿瘤大小无关;P16 与PCNA 的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P16与PCNA的表达异常与壶腹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肿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P16蛋白
下载PDF
无症状胰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8
作者 邵成浩 胡先贵 +4 位作者 刘瑞 张怡杰 周颖奇 金钢 唐岩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胰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意外发现的无症状胰腺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男14例,女24例。肿瘤位于胰头者17例,胰体尾者21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 目的:探讨无症状胰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意外发现的无症状胰腺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男14例,女24例。肿瘤位于胰头者17例,胰体尾者21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3例,肿瘤局部切除术1例,节段性胰腺切除术8例,胰体尾、脾切除术15例。术后病理:胰腺导管癌5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13例(其中2例恶性),浆液性囊腺瘤8例,黏液性囊腺瘤8例,囊腺癌1例,恶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恶性肿瘤共10例,占26.3%(10/38)。随访表明,除3例胰体癌术后6个月后死于肝转移外,其余已健康生存11个月~8年至今。结论:无症状胰腺肿瘤大部为良性肿瘤,部分为恶性肿瘤,应予积极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囊腺瘤 预后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胰腺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邵成浩 胡先贵 +5 位作者 高莉 唐岩 刘瑞 张怡杰 胡志浩 金钢 《胰腺病学》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胰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胰腺癌肉瘤分别位于胰头和胰体尾,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体尾、脾切除术。镜下见肿瘤由癌和肉瘤两种成分混杂组... 目的探讨胰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胰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例胰腺癌肉瘤分别位于胰头和胰体尾,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胰体尾、脾切除术。镜下见肿瘤由癌和肉瘤两种成分混杂组成,二者无明显分界,无明显移行区。免疫组化证实癌性成分中上皮标记物EMA、Keratin阳性表达,肉瘤成分中间叶标记物Vimentin、CD68阳性表达。结论胰腺癌肉瘤是一种由癌和肉瘤组成的混合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手术治疗是惟一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肉瘤 临床病理学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治疗 病理学检查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邵成浩 胡先贵 +4 位作者 唐岩 曹贵松 黄盛东 李白翎 毕建威 《胰腺病学》 2002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构建表达反义VEGF165的重组腺病毒,探讨腺病毒介导的VEGF165反义核酸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513 bp的人VEGF165 cDNA反向克隆到腺病毒粘粒载体pAxCAwt的Swa I酶切位点。重组粘粒与腺病毒DNA末端肽复合物混... 目的 构建表达反义VEGF165的重组腺病毒,探讨腺病毒介导的VEGF165反义核酸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513 bp的人VEGF165 cDNA反向克隆到腺病毒粘粒载体pAxCAwt的Swa I酶切位点。重组粘粒与腺病毒DNA末端肽复合物混合后以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293细胞,制备出表达反义VEGF165的重组腺病毒。建立胰腺癌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瘤体内直接注射重组腺病毒,观察肿瘤的生长及血管生成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反义VEGF165腺病毒粘粒载体pAxCAwt-αVEGF,并制备出高滴度的反义VEGF165重组腺病毒,注入胰腺癌瘤体内后,治疗组肿瘤生长速度比对照组明显减慢(P<0.01),治疗组肿瘤微血管密度也明显减少(P<0.01)。结论 反义VEGF165重组腺病毒可以抑制胰腺癌的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重组腺病毒 胰腺癌 基因治疗 血管新生 肿瘤抑制
下载PDF
胰腺间变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附6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邵成浩 胡先贵 +5 位作者 高莉 唐岩 刘瑞 张怡杰 周颖奇 金钢 《胰腺病学》 2004年第4期223-226,共4页
目的胰腺间变癌是少见的胰腺外分泌恶性肿瘤,本文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胰腺间变癌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本组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45~74岁.肿瘤位于胰头3例,胰体尾3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其中1例... 目的胰腺间变癌是少见的胰腺外分泌恶性肿瘤,本文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胰腺间变癌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本组6例,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45~74岁.肿瘤位于胰头3例,胰体尾3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其中1例作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术,另1例同时行肠系膜上动、静脉切除重建术.3例胰体尾肿块,2例行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另1例肿瘤已侵犯周围脏器,行全胃、结肠脾曲、腹腔动脉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瘤细胞呈多形性,可见圆形、卵圆形、多边形和梭形的肿瘤细胞,核大深染,异型明显,也可见巨核或多核的瘤巨细胞及破骨细胞样巨细胞.随访5例,术后平均生存5.5月,均死于肿瘤腹腔内和肝脏转移.结论胰腺间变癌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细胞的多形性,并可见巨核或多核的巨细胞或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呈侵袭性生长,易侵犯周围脏器、大血管和发生肝脏、淋巴结转移,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间变癌 病理特点 胰腺肿瘤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术
下载PDF
胰头部巨大恶性肿瘤一例
12
作者 邵成浩 胡先贵 《胰腺病学》 2005年第1期44-44,共1页
患者女,4岁.体检发现胰头部巨大肿块1周.无腹痛、腹胀、恶性、呕吐等不适.无发热、消瘦.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的浅表淋巴结.心肺无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右上腹可触及8 cm大小肿块,质地中等,边界不清,较固定.肝脾未触及.移... 患者女,4岁.体检发现胰头部巨大肿块1周.无腹痛、腹胀、恶性、呕吐等不适.无发热、消瘦.体检: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触及肿大的浅表淋巴结.心肺无异常.腹软,全腹无压痛,右上腹可触及8 cm大小肿块,质地中等,边界不清,较固定.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影像学检查:CT检查提示胰头部巨大占位,直径10 cm大小,平扫低密度,增强后明显强化,已包绕肠系膜上静脉并部分侵犯肠系膜上动脉;胰管和胆管无扩张,腹膜后未发现肿大淋巴结,肝脏未见转移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无异常;CA19-9、CEA均在正常范围.2004年7月30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胰头部肿块10 cm大小,已侵犯肠系膜上静脉约2 cm并包绕肠系膜上动脉根部,行联合部分肠系膜上静脉切除重建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从肿瘤中解剖分离出肠系膜上动脉.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病理提示"恶性胰岛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部巨大恶性肿瘤 病例报告 CT检查 手术治疗 链脲霉素 化学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胰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附9例报告) 被引量:11
13
作者 何天霖 胡先贵 +3 位作者 刘瑞 张怡杰 邵成浩 唐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75-876,共2页
目的:提高原发性胰腺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5年2月间经病理确诊的9例原发性胰腺淋巴瘤病例资料。结果:本组9例患者临床症状以上腹部不适、体质量减轻、腹部包块为主。术前血浆CA199均正常,影像学检查均误诊... 目的:提高原发性胰腺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5年2月间经病理确诊的9例原发性胰腺淋巴瘤病例资料。结果:本组9例患者临床症状以上腹部不适、体质量减轻、腹部包块为主。术前血浆CA199均正常,影像学检查均误诊为胰腺癌,肿瘤位于胰头3例,胰体尾6例。2例行Whipple手术,1例行胰体尾切除术,1例行胆肠吻合术,5例行剖腹探查、组织活检术,9例均证实为胰腺非霍奇金淋巴瘤。术后均行化疗,4例加行放疗,1例行γ刀放疗。除1例失访外,其余8例分别存活72、58、49、36、22、13、12和4个月。结论:原发性胰腺淋巴瘤因无特异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易与胰腺癌混淆;对于血浆CA199正常的胰腺肿瘤患者应积极手术探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有效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淋巴瘤 非霍奇金 诊断 治疗学
下载PDF
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与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金水 金钢 +5 位作者 邵成浩 蔡晓棠 邵卓 郝骏 欧阳柳 胡先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6-100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LDP)与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ODP)术中及术后资料,探讨LDP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68例远端胰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DP组16例,ODP组52例,比较两组基...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LDP)与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ODP)术中及术后资料,探讨LDP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2年2月68例远端胰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DP组16例,ODP组52例,比较两组基线情况、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LDP组与ODP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直径及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DP组与ODP组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3.50±1.34)cm和(17.94±2.12)cm,手术时间分别为(145.63±56.80)min和(87.21±32.06)min,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DP组与ODP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06±1.24)d和(8.06±2.53)d,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1.31±0.68)d和(2.94±0.80)d,术后禁食时间分别为(1.31±0.57)d和(2.86±1.34)d,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禁食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18.75±227.21)ml和(306.35±378.36)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8)。LDP组术后并发胰漏4例(25.00%),腹腔积液1例(6.25%);ODP组术后并发胰漏12例(23.08%),腹腔积液3例(5.77%),其中有1例同时发生胰漏和腹腔积液;两组间胰漏及腹腔积液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DP组术后疼痛指数多分布于1~2级,而ODP组多分布于2~3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LDP用于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或交界性疾病是安全可行的,与常规开腹手术相比,LDP具有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等优势,且并未增加总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 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 开腹远端胰腺切除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淋巴管分布及密度的临床病理学 被引量:12
15
作者 金钢 胡先贵 +3 位作者 刘瑞 张怡杰 邵成浩 唐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3-586,T0001,共5页
目的研究胰腺导管腺癌组织淋巴管分布、密度及其与临床病理学表现的关系。方法利用最新的淋巴管上皮细胞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43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配对癌组织内、癌旁及正常胰腺组织的淋巴管密度(LVD)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 目的研究胰腺导管腺癌组织淋巴管分布、密度及其与临床病理学表现的关系。方法利用最新的淋巴管上皮细胞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43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配对癌组织内、癌旁及正常胰腺组织的淋巴管密度(LVD)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胰腺癌组织内平均LVD值(9.4±10.0)显著低于癌旁(16.0±9.7)(P<0.001)及正常胰腺组织(13.5±6.0)(P<0.01)。癌旁高LVD组与肿瘤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癌旁淋巴管数量的增加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淋巴管 转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瘤二例报告并文献回顾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何天霖 胡先贵 +3 位作者 刘瑞 张怡杰 邵成浩 唐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73-875,共3页
目的:提高对少见病胰高血糖素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本院2例及国内24年间文献报道30例胰高血糖素瘤的诊治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病程中的不同阶段曾被误诊(多被误诊为湿疹和糖尿病),其中84.4%(27/32)患者有典型的胰高血糖素瘤临床特征... 目的:提高对少见病胰高血糖素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本院2例及国内24年间文献报道30例胰高血糖素瘤的诊治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病程中的不同阶段曾被误诊(多被误诊为湿疹和糖尿病),其中84.4%(27/32)患者有典型的胰高血糖素瘤临床特征(如轻度糖尿病,迁移性坏死性皮炎、舌炎、口角炎、贫血和体质量减轻等)。21例行胰体尾切除术,1例行Whipple手术,1例行胆肠吻合术,2例行肿瘤局部切除或摘除术,7例不适宜手术或拒绝手术。病理结果显示27例为恶性,3例良性,2例性质不确定。治疗后多数患者皮疹在短期内消退,症状改善。结论:胰高血糖素瘤临床罕见,极易误诊;根据典型的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及实验室检查(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即可提出定性诊断,辅以影像学检查可提出定位诊断;根治性或姑息性手术切除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切割闭合器在胰体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金水 胡先贵 +2 位作者 金钢 邵成浩 蔡晓棠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3-15,19,共4页
目的探讨切割闭合器(Endo-GIA stapler)在胰体尾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胰体尾切除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胰腺断端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组,一组采用Endo-GIA法,共30例,另一组采用手... 目的探讨切割闭合器(Endo-GIA stapler)在胰体尾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胰体尾切除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胰腺断端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组,一组采用Endo-GIA法,共30例,另一组采用手工缝合法,共80例;分别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率、术后并发症、总住院费用等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围手术期死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以及术后胰漏、腹腔出血、腹腔积液、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割闭合器(Endo-GIA stapler)处理胰腺残端安全可靠,疗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切除 胰体尾 切割闭合器 应用
下载PDF
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诊治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纯业 胡先贵 +4 位作者 张怡杰 刘瑞 邵成浩 金刚 唐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56-858,共3页
目的:总结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991至2004年我院收治的43例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3例,男22例、女21例;黏液性囊腺瘤20例,年... 目的:总结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991至2004年我院收治的43例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和囊腺癌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3例,男22例、女21例;黏液性囊腺瘤20例,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48.6±11.4)岁,病史10d至2年,肿瘤平均大小(9.2±2.4)cm;黏液性囊腺癌23例,年龄37~78岁,平均(52.3±11.9)岁,病史3个月至11年,肿瘤平均大小(14.2±6.3)cm。临床表现主要为病程相对较长的上腹部肿块和疼痛;辅助检查无明显特征性。行根治性切除术32例,囊肿外引流术1例,囊肿空肠吻合术2例,恶性肿瘤姑息性手术6例,未手术2例。术后随访,黏液性囊腺瘤术后无复发及转移,黏液性囊腺癌5年生存率为60%。结论:黏液性囊腺瘤是癌前病变,从黏液性囊腺瘤到囊腺癌是一个逐渐演变过程,进展相对缓慢,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困难,根治性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术后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囊隙瘤 囊腺癌 诊断 治疗学
下载PDF
联合腹腔干切除的胰体尾癌扩大根治术(附11例报告)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先贵 金钢 +4 位作者 刘瑞 张怡杰 胡志浩 邵成浩 唐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71-872,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腹腔干切除的胰体尾癌扩大根治术提高胰体尾癌切除率、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及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至2002年6月期间施行联合腹腔干切除的胰体尾癌扩大根治术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 目的:探讨联合腹腔干切除的胰体尾癌扩大根治术提高胰体尾癌切除率、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及改善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至2002年6月期间施行联合腹腔干切除的胰体尾癌扩大根治术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男9例,女2例,年龄34~78岁,平均57岁。经病理确诊为胰腺导管腺癌,在保证胃十二指肠动脉通畅及肝固有动脉搏动较清晰的情况下,腹腔干自根部结扎切断,并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施行联合脏器切除。术中合并部分门静脉切除重建2例,行肝总动脉重建术2例。1例合并部分门静脉切除重建的患者术后10d死于肝肾功能衰竭。2例发生胰漏,2例发生腹腔感染,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2例患者术后发生顽固性腹泻,经口服止泻药物后均好转。术后10例患者上腹部及腰背部疼痛症状消失。平均术后住院(20±8.7)d。8例患者随访,平均术后生存时间为(7.9±3.5)个月。结论:联合腹腔干切除的胰体尾癌扩大根治术比较安全,能够明显提高胰体尾癌的手术切除率,可在一定程度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腹腔干 扩大切除术
下载PDF
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和治疗(附8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纯业 胡先贵 +4 位作者 张怡杰 刘瑞 邵成浩 金刚 唐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59-862,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本组8例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2±15)岁。肿瘤位...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本组8例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2±15)岁。肿瘤位于胰头部7例,胰体部1例。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肿瘤切除+节段性胰腺切除术2例(1例加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行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2例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1例合并肠系膜上动静脉切除重建),行经典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因肝脏广泛转移行肝肿块切除活检+胆囊切除+胆总管空肠吻合术1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典型类癌2例,不典型类癌3例,小细胞癌3例;瘤体直径4~12cm,均呈浸润性生长;淋巴结转移3例,侵犯十二指肠4例,侵犯胆总管1例,侵犯肠系膜上动静脉1例,侵犯下腔静脉1例,肝转移1例。随访6例,5例存活至今,1例术后第8个月死于肝转移。结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呈浸润性生长,大多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改善预后,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 诊断 治疗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