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中P2X7受体与肺血管通透性的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邹子俊 王琴 +4 位作者 董红 周林 周明根 曾俏君 何志捷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中P2X7受体、炎症因子、肺血管通透性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30只SPF级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和对照组各15只,建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后,按照观察时间点分为造模后6、12、24 h各3个亚组,观察各组... 目的:观察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中P2X7受体、炎症因子、肺血管通透性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30只SPF级雄性小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和对照组各15只,建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后,按照观察时间点分为造模后6、12、24 h各3个亚组,观察各组肺组织P2X7受体和IL-1β、IL-6的表达,病理学肺损伤积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P2X7受体mRNA、IL-1β、IL-6均明显增高,其中IL-1β的表达在6 h达到高峰,P2X7受体mRNA、IL-6则在12 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病理学肺损伤积分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P2X7受体的激活可能是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P2X7受体 肺血管通透性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肺血管通透性、炎症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邹子俊 李伟超 +1 位作者 周明根 何志捷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29-330,347,共3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肺血管通透性、炎症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和对照组,脓毒症组按5 mg/kg体重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注射后2 h...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肺血管通透性、炎症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和对照组,脓毒症组按5 mg/kg体重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注射后2 h、6 h经腹主动脉采血、处死,比较动脉血气分析、ELISA法检测的肺组织iNOS、白介素-6(IL-6)含量、右下肺肺组织病理切片计算的病理学肺损伤积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大鼠氧合指数显著下降、肺组织iNOS、IL-6含量、病理学肺损伤积分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脓毒症大鼠肺iNOS的过度表达增加了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加肺血管通透性,加重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P2X7受体介导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中肺血管内皮细胞的炎性损伤 被引量:1
3
作者 邹子俊 王琴 +4 位作者 李方义 周明根 李伟超 郑煜凯 何志捷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在无粒细胞参与时血管内皮细胞P2X7受体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使用LPS、A438079、生理盐水分别处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制备脓毒症组、拮抗剂组、对照组,在6 h,12 h,24 h各时间点... 目的:探讨在无粒细胞参与时血管内皮细胞P2X7受体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使用LPS、A438079、生理盐水分别处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制备脓毒症组、拮抗剂组、对照组,在6 h,12 h,24 h各时间点检测血管内皮细胞P2X7受体变化,TNF-α、IL-1β、IL-6和VEGF-1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6h时脓毒症组血管内皮细胞P2X7mRNA表达明显增加,12 h达到高峰(P<0.05)。在6 h、12 h和24 h时点上,脓毒症组血管内皮细胞的TNF-α、IL-6、IL-1β、VEGF-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与脓毒症组相比,拮抗剂组在6 h、12 h、24 h时点P2X7 m RNA TNF-α、IL-6、IL-1β和VEGF-1的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阻断血管内皮细胞P2X7受体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这可能是粒细胞缺乏患者脓毒症ALI发生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 P2X7受体 炎性损伤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与脓毒症
4
作者 邹子俊 黄子通 何志捷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485-487,共3页
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为覆盖于血管内膜表面纵向排列的单层扁平细胞,它为血管内血流提供一个光滑的表面。研究表明[1,2]。
关键词 脓毒症 炎症介质 氧自由基 炎症反应 信号通路 感染 化学介质 VEC 抗炎反应 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PiCCO监测下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血清学指标变化及预后相关性的分析评估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林 王吉文 +4 位作者 陈亮 周明根 邹子俊 李伟超 何志捷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00-603,共4页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下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血清学指标变化及预后相关性的分析评估。方法 选取2012-05~2016-03收住在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Pi...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下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血清学指标变化及预后相关性的分析评估。方法 选取2012-05~2016-03收住在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PiCCO监测为指导的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集束化方法,而对照组则采用单纯传统EGDT集束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差异,同时将PiCCO监测及相关血清学指标与死亡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过72 h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清Cys C及β2-MG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患者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和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在72 h后复苏液体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28 d,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脓毒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脏指数(CI)、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血清Cys C及β2-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体外循环阻力指数(S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I、PVPI、血清Cys C及β2-MG与病死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752、0.818、0.729、0.804,P均〈0.05),而CI与病死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273,P<0.05)。结论 PiCCO监测下指导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PiCCO监测及血清学相关指标对判断早期感染性休克的预后及转归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 血清学指标 预后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细菌内毒素在重症患者肠道功能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31
6
作者 何志捷 植耀炜 +3 位作者 黄超泰 周明根 邹子俊 李伟超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C)和细菌内毒素(BT)水平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在肠道功能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7例患者在入科24小时内进行APACHEⅡ评分,采用二胺氧化酶/乳酸/细菌内毒素联检试剂盒(酶法)定量... 目的探讨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C)和细菌内毒素(BT)水平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在肠道功能和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7例患者在入科24小时内进行APACHEⅡ评分,采用二胺氧化酶/乳酸/细菌内毒素联检试剂盒(酶法)定量检测人体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细菌内毒素的活性,分析ICU重症患者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细菌内毒素的变化及其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结果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胃肠功能障碍将ICU重症患者分为非胃肠功能障碍组和胃肠功能障碍组。非胃肠功能障碍组与胃肠功能障碍组的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分别为6.33±9.55 U/L、16.46±22.60 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乳酸水平分别为11.66±12.36 mg/L、24.32±16.49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菌内毒素水平分别为9.34±10.17 U/L、11.43±9.70 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患者二胺氧化酶、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和APACHE I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二胺氧化酶与APACHE II评分:r=0.427,P=0.01,D-乳酸与APACHEⅡ评分:r=0.53,P<0.001,细菌内毒素水平与APACHE II评分:r=0.451,P<0.001。结论 ICU胃肠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细菌内毒素水平显著升高,二胺氧化酶、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和患者APACHE I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监测血二胺氧化酶、D-乳酸和细菌内毒素活性可作为评估ICU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重要指标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胺氧化酶 D-乳酸 细菌内毒素 危重症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E-选择素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何志捷 邹子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VEC)、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E-选择素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意义。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脓毒症组。以脂多糖(LPS)静脉注射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VEC)、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E-选择素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意义。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脓毒症组。以脂多糖(LPS)静脉注射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ICAM-1和E-选择素的表达;用Hoechest染色评价肺VEC凋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肺VEC。结果:脓毒症组大鼠肺ICAM-1 mRNA和ICAM-1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脓毒症组ICAM-1 mRNA和ICAM-1蛋白的表达6小时增高,24小时达到高峰;E-选择素表达6小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24小时后降至对照组相同水平。脓毒症组肺VEC随着制模时间的延长,坏死和凋亡显著增加(P<0.01),电子显微镜观察也得到证实。结论:脓毒症大鼠肺ICAM-1和E-选择素的表达明显增加,可能导致肺VEC的坏死和凋亡以及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E-选择素
下载PDF
重症患者念珠菌菌种分布及卡泊芬净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方义 张静 +5 位作者 邹子俊 易修文 李伟超 周林 郑煜凯 何志捷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评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念珠菌菌种分布及卡泊芬净敏感性,以指导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日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3d以上的所有成年重症患者的念珠菌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卡泊... 目的评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念珠菌菌种分布及卡泊芬净敏感性,以指导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1日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3d以上的所有成年重症患者的念珠菌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卡泊芬净敏感性检测采用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酵母菌液基稀释法(M27-A3)进行。结果共收集念珠菌菌株76株,白念珠菌37株,占48.7%。其次为热带念珠菌20株(26.3%)、近平滑念珠菌8株(10.5%)、光滑念珠菌8株(10.5%);克柔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各1株。绝大部分念珠菌菌株对卡泊芬净敏感,敏感率为94.7%。其中,分离到卡泊芬净耐药的光滑念珠菌1株、卡泊芬净中介的光滑念珠菌2株、白念珠菌1株。结论我院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念珠菌仍以白念珠菌最常见。非白念珠菌中热带念珠菌的比例较高。来自于重症患者的念珠菌对卡泊芬净仍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卡泊芬净 侵袭性真菌病 耐药性分析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模式有利于降低ICU患者VAP发生 被引量:8
9
作者 莫红平 欧阳霞 +2 位作者 谭焯筠 邹子俊 徐凤琴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第5期628-630,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降低ICU患者VAP的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综合ICU患者VAP的发生率作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全年综合ICU患者VAP的发生率为观察组,推行医护一体化并运用科学管理手法后观察ICU患者VAP的发生率。结果推行医护...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降低ICU患者VAP的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综合ICU患者VAP的发生率作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全年综合ICU患者VAP的发生率为观察组,推行医护一体化并运用科学管理手法后观察ICU患者VAP的发生率。结果推行医护一体化,VAP的发生率由的28.11‰改善至21.58‰(P<0.05)。结论推行医护一体化模式并运用科学管理手法后可降低ICU患者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模式 VAP ICU
下载PDF
MODS病人PCT与NT-proBNP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天勇 邹子俊 +2 位作者 何炳泉 段新云 郭宇峰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63-164,167,共3页
目的:研究PCT与NT-proBNP这两项生化指标在MODS发生及其转归中的临床意义及两者有无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期2a,为前瞻性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ICU病区,依据MODS诊断标准,排除部分病例,发病后24h内,统一标准采取血样查PCT与NT-... 目的:研究PCT与NT-proBNP这两项生化指标在MODS发生及其转归中的临床意义及两者有无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期2a,为前瞻性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ICU病区,依据MODS诊断标准,排除部分病例,发病后24h内,统一标准采取血样查PCT与NT-proBNP两项指标,并跟踪病例28d。结果:1.反映脓毒症程度的指标PCT和NT-proBNP作为心脏功能的生物标记物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571)。2.早期PCT和NT-proBNP的高低与病人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均能独立的预测MODS病人的预后。结论:PCT和NT-proBNP在脓毒症转变成MODS的早期均能独立的预测MODS病人的预后。且两者具有相关性。因此,联合两者早期识别、及时判断MODS病人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降钙素元 N端脑钠肽 相关性
下载PDF
心肺复苏大鼠脑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和血脑屏障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志捷 邹子俊 +4 位作者 张云 周明根 李祖勇 方向韶 黄子通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8-421,427,共5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早期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和血脑屏障的变化规律。【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0)和复苏组(n=40)。假手术组仅进行麻醉和气管插管、血管穿刺,不进行窒息,复苏组用气管夹闭窒息法致...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早期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和血脑屏障的变化规律。【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0)和复苏组(n=40)。假手术组仅进行麻醉和气管插管、血管穿刺,不进行窒息,复苏组用气管夹闭窒息法致使心跳骤停后进行复苏,其他与对照组相同,分别在0、3、9、24h和48h5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后,取样,测定脑组织MMP9的表达、MMP9 mRNA、脑含水量与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的变化,电镜观察脑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复苏组心肺复苏后3、9、24和48h脑组织MMP9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MMP9 mRNA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含水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明显升高;超微结构发生改变。【结论】在心肺复苏大鼠脑缺血模型中MMP9蛋白和MMP9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脑组织的脑含水量和伊文思蓝含量明显升高,血脑屏障受到破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证实脑组织损伤明显;这些变化在心肺复苏后24h达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血脑屏障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脓毒症小鼠肺组织中TLR9与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林 周明根 +2 位作者 邹子俊 郑煜凯 何志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845-3848,共4页
目的:研究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TLR9与相关炎症因子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以后的干预手段打下基础。方法:30只SPF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5只)、脓毒症组(15只),成功建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后,按照观察时间点分为造... 目的:研究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中TLR9与相关炎症因子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以后的干预手段打下基础。方法:30只SPF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5只)、脓毒症组(15只),成功建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后,按照观察时间点分为造模后6、12和24 h各3个亚组(每组5只),观察各组肺组织TLR9 mRNA及血清和肺组织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表达,肺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 h时脓毒症组肺组织TLR9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12 h达到高峰,24 h时较12 h的TLR9 mRNA有所下降;在6、12和24 h时点上,脓毒症组肺组织匀浆液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IL-6的表达12 h达到高峰;而TNF-α及IL-1β的表达则在6 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降低;病理改变也逐渐加重。结论:TLR9的激活是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肺损伤 TOLL样受体9 炎性反应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在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志捷 邹子俊 +2 位作者 周明根 李祖勇 张洁 《临床外科杂志》 2009年第3期214-215,共2页
危重病患者常常需要补液治疗,且危重病患者存在的应激状态,使机体糖代谢发生改变,存在胰岛素抵抗。传统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在危重病患者使用中存在着许多缺陷,如高血糖等。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是由葡萄糖、果糖、木糖醇及电解质按... 危重病患者常常需要补液治疗,且危重病患者存在的应激状态,使机体糖代谢发生改变,存在胰岛素抵抗。传统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在危重病患者使用中存在着许多缺陷,如高血糖等。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是由葡萄糖、果糖、木糖醇及电解质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复方营养型输液,我们对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本院ICU收治的需补液治疗的60例危重病患者中使用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观察其在血糖控制及电解质代谢方面变化,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 补液治疗 危重病
下载PDF
血清二胺氧化酶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合并肠道屏障功能障碍患者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罗志荣 植耀炜 +4 位作者 曾俏君 周明根 邹子俊 李伟超 何志捷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在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共58例;... 目的:探讨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在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共58例;患者在入科24小时内进行APACHEⅡ评分,并采用二胺氧化酶试剂盒(酶法)定量测定人体血清中二胺氧化酶,并分析其在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病情转归的关系。结果:重症肺炎机械通气合并肠道屏障功能障碍患者组患者血清DAO水平明显高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无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组[(18.3±13.68)U/L vs(3.8±4.10)U/L,P<0.05];重症肺炎机械通气合并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组患者APACHEII评分显著高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无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组[(25.03±4.85)vs(17.97±5.83),P<0.05]。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合并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共24例,其中死亡13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无肠道屏障功能障碍患者共34例,其中死亡4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合并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组患者28天死亡率明显高于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无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组患者28天死亡率(54.17%vs 11.76%,P<0.05)。结论:血清DAO水平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合并肠道屏障功能障碍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重症肺炎患者APACHEII评分及死亡率相关,监测血清DAO水平可做为评估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重要指标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二胺氧化酶 肠道屏障功能障碍
下载PDF
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方义 邹子俊 +3 位作者 李伟超 周林 郑煜凯 何志捷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6期64-66,共3页
真菌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真菌抗原检测包括1,3-β-D-葡聚糖检测、半乳甘露聚糖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等,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1,3-β-D-葡聚糖检测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1,3-β-D-葡聚糖检测... 真菌抗原检测在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真菌抗原检测包括1,3-β-D-葡聚糖检测、半乳甘露聚糖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等,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1,3-β-D-葡聚糖检测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1,3-β-D-葡聚糖检测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在具有不同影响因素的患者中其结果的判读不同.关于不同疾病患者的1,3-β-D-葡聚糖检测和半乳甘露聚糖检测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甚多,但是系统阐述这两种检测方法影响因素的文献很少.本研究就影响这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的众多因素进行综述,明确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临床意义,并正确指导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Β-D-葡聚糖 半乳甘露聚糖 侵袭性真菌病 侵袭性念珠菌病 侵袭性曲霉菌病
下载PDF
免疫调理联合谷氨酰胺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何志捷 邹子俊 +1 位作者 李祖勇 黄子通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4期1-2,共2页
目的通过实施免疫刺激治疗和抗炎治疗,同时联合应用谷氨酰胺治疗,观察其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谷氨酰胺联合免疫调理治疗组(B组),观察单核细胞CD14HLA-DR... 目的通过实施免疫刺激治疗和抗炎治疗,同时联合应用谷氨酰胺治疗,观察其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谷氨酰胺联合免疫调理治疗组(B组),观察单核细胞CD14HLA-DR、IL-6、IL-10、CD4/CD8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并统计两组治疗的病死率。结果A组和B组患者血浆单核细胞CD14HLA-DR、CD4/CD8、IL-6、IL-10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B组与A组相比,CD14HLA-DR、CD4/CD8的表达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IL-6、IL-10水平、CRP和病死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联合免疫调理治疗及谷氨酰胺治疗能改善MODS患者的免疫麻痹状态,下调炎症反应,提高MODS患者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理 谷氨酰胺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17
作者 周明根 胡琨琳 +2 位作者 邹子俊 李伟超 何志捷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脓毒症组、治疗组,建立腹腔注射脂多糖大鼠脓毒症模型(LPS 10 mg/kg),治疗组予以腹腔注射LPS 10 mg/kg和静脉注...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脓毒症组、治疗组,建立腹腔注射脂多糖大鼠脓毒症模型(LPS 10 mg/kg),治疗组予以腹腔注射LPS 10 mg/kg和静脉注射依达拉奉3 g/kg,每组按造模后6h、12h、24h随机分成三个亚组,检测不同时点各组大鼠血清肌钙蛋白T(CTnT),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24 h后心肌细胞显微镜下改变。结果:在6 h时、12 h时和24 h时点各组血清中CTnT浓度、心肌匀浆TNF-α和NO含量,脓毒症组>治疗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和治疗组心肌匀浆中的TNF-α在6 h时达到高峰,随着建模时间的延长,心肌匀浆中的TNF-α逐渐回落;同一组内各时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显示治疗组与脓毒症组相比,心肌细胞断裂、溶解减轻,间质水肿明显改善。结论:依达拉奉可通过减少心肌TNF-α、NO生成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脓毒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一氧化氮 心肌损伤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耐药性变化分析
18
作者 李伟超 陈亮 +3 位作者 徐凤琴 周明根 邹子俊 何志捷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84-386,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及其耐药性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及院内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药敏结果。结果: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404株,肺炎克雷...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及其耐药性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及院内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药敏结果。结果: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404株,肺炎克雷伯菌占所有病原菌比例,2012年7.8%,2013年8.1%,2014年8.3%,呈增加趋势。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比例最高达38.04%,其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达97.2%、98.1%、98.9%,接近100%。结论:重症医学科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仍较重,耐药率高,耐药谱广,治疗难度大,需继续加强病区环境消毒,防治交叉感染,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重症医学科 耐药性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替考拉宁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志捷 植耀炜 +4 位作者 管宴萍 李方义 邹子俊 鲍强 余晓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5-1011,共7页
【目的】建立替考拉宁在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体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探讨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20年2月入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66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目的】建立替考拉宁在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体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探讨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20年2月入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66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水平。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脓毒症静脉滴注替考拉宁后的血药浓度数据,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变异情况,构建替考拉宁在脓毒症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对最终模型进行验证。【结果】采用二房室模型拟合所收集的替考拉宁血药浓度数据。替考拉宁中央室清除率的群体典型值为0.45 L/min,外周室清除率的群体典型值为0.72 L/min,中央室分布容积的群体典型值为39.74 L,外周室分布容积的群体典型值为152.41 L。逐步回归法筛选协变量结果显示,血清肌酐、总蛋白及乳酸对替考拉宁的中央室清除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二房室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较好预测替考拉宁在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可为后续优化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给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考拉宁 重症监护病房 脓毒症 群体药代动力学 二房室模型
下载PDF
主动式与注气式鼻肠管置管法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逸 莫红平 +5 位作者 黄春荣 李慧玲 邹子俊 娄红羽 李玲娣 肖燕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5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鼻肠管置管方法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7月某院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7例。对照组为主动式鼻肠管置管法,观察组为注气式鼻肠管置管法,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鼻肠管置管方法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7月某院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7例。对照组为主动式鼻肠管置管法,观察组为注气式鼻肠管置管法,比较两组插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95.40%(83/87)高于对照组置管成功率80.46%(70/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注气式鼻肠管置管法能提高置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式 注气式 鼻肠管置管 重型颅脑损伤 ICU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