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优化双氯芬酸钾口腔黏附片处方。方法采用32满因子设计试验考察因素A(卡波姆和羟丙甲基纤维素的总量在处方中所占的比例)和因素B(卡波姆与羟丙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对黏附时间和体外30、180、480 m in的累积释放度的影响,试验数据分...目的优化双氯芬酸钾口腔黏附片处方。方法采用32满因子设计试验考察因素A(卡波姆和羟丙甲基纤维素的总量在处方中所占的比例)和因素B(卡波姆与羟丙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对黏附时间和体外30、180、480 m in的累积释放度的影响,试验数据分别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多项式拟合,根据最佳数学模型绘制效应面和等高线图,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最优处方。结果2个影响因素和4个评价指标之间存在定量关系,最优处方:卡波姆和羟丙甲基纤维素的总量在处方中占30%,卡波姆与羟丙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0.75∶1。优化处方各指标的预测值和目标值较接近。结论采用因子设计-重叠等高线图法完成了双氯芬酸钾口腔黏附片的多目标同步优化。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优化双氯芬酸钾口腔黏附片处方。方法采用32满因子设计试验考察因素A(卡波姆和羟丙甲基纤维素的总量在处方中所占的比例)和因素B(卡波姆与羟丙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对黏附时间和体外30、180、480 m in的累积释放度的影响,试验数据分别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多项式拟合,根据最佳数学模型绘制效应面和等高线图,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最优处方。结果2个影响因素和4个评价指标之间存在定量关系,最优处方:卡波姆和羟丙甲基纤维素的总量在处方中占30%,卡波姆与羟丙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0.75∶1。优化处方各指标的预测值和目标值较接近。结论采用因子设计-重叠等高线图法完成了双氯芬酸钾口腔黏附片的多目标同步优化。
文摘目的探讨冠周冲洗上药对预防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88例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A 组术前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龈沟盲袋并上碘甘油,B 组为对照组不行冲洗处理,二组病例分别统计拔牙后 6、24、48小时疼痛 VAS 平分、开口度及干槽症发生率。结果 A 组术后其疼痛平分、张口受限、及干槽症发生率均较 B 组为低。结论拔牙前冠周龈沟盲袋冲洗可有效预防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