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整形外科的历史和展望 被引量:9
1
作者 郭恩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共2页
我国整形外科是西医外科学的一个分支,以整形外科命名的科室最早出现于1934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整形外科真正得到了发展。1963年,我国首例临床断肢再植成功(陈中伟),1973 年我国第一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成功的报道(杨东岳)以及... 我国整形外科是西医外科学的一个分支,以整形外科命名的科室最早出现于1934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整形外科真正得到了发展。1963年,我国首例临床断肢再植成功(陈中伟),1973 年我国第一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成功的报道(杨东岳)以及国内外有关整形外科的新理论、新方法的传播,推动了我国整形外科的发展和提高。加强整形外科基础研究和提高复合再造手术效果是整形外科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外科 历史 展望 中国
下载PDF
鼻唇沟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军辉 邢新 +3 位作者 欧阳天祥 李萍 许洁 郭恩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介绍鼻唇沟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自1997年8月至2005年1月,以鼻唇沟区作皮瓣供区,设计推进和易位转移的两种以皮下组织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面部鼻唇沟周围的中等大小的皮肤缺损共23处,缺损... 目的:介绍鼻唇沟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自1997年8月至2005年1月,以鼻唇沟区作皮瓣供区,设计推进和易位转移的两种以皮下组织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面部鼻唇沟周围的中等大小的皮肤缺损共23处,缺损大小由2.0cm×1.9cm至5.0cm×4.5cm。结杲:皮瓣全部成活,切口I期愈合,随访时间1~40个月,面部形态满意;局部平整,没有“猫耳朵”形成;切口瘢痕隐藏于鼻唇沟皱褶内而不显;面部各器官没有扭曲和移位畸形。结论:鼻唇沟岛状皮瓣是修复面部中等大小皮肤缺损的较可靠和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沟岛状皮瓣 皮下组织蒂 皮肤 面部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栓塞硬化联合激素注射治疗K-M综合征 被引量:21
3
作者 欧阳天祥 邢新 +3 位作者 李军辉 郝岚 刘军 郭恩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6-677,共2页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 Kasabach- Merritt(K- M)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先用无水乙醇栓塞瘤体回流静脉 ,再注入得宝松 (丙酸倍他米松 +倍他米松磷酸酯二钠 )明矾混合液作硬化处理。 结果 :2例 K- M综合征患儿 ,经一次注射治疗 ...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 Kasabach- Merritt(K- M)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先用无水乙醇栓塞瘤体回流静脉 ,再注入得宝松 (丙酸倍他米松 +倍他米松磷酸酯二钠 )明矾混合液作硬化处理。 结果 :2例 K- M综合征患儿 ,经一次注射治疗 ,7d后血小板恢复正常 ,随访 1~ 2年 ,瘤体逐渐消退 ,疗效稳定。结论 :栓塞硬化可闭塞血管瘤的异常通道 ,减少血管瘤对血小板的过滤捕获作用 ,使激素局部作用持久 ,促使血管瘤从增殖转化为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注射治疗 K-M综合征 栓塞治疗 硬化疗法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对骨骼肌微血管及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邢新 郭恩覃 许丰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42-246,共5页
为了研究缺血再灌注对骨骨各肌微血管和微循环的影响,采用气囊止血带,在常温下使兔后肢缺血2小时(n=8)和5小时(n=8)。在解除止血带后,通过活体显微镜观察再灌注最初1小时期间足背肌腱表面微循环变化,并于再灌注后1小... 为了研究缺血再灌注对骨骨各肌微血管和微循环的影响,采用气囊止血带,在常温下使兔后肢缺血2小时(n=8)和5小时(n=8)。在解除止血带后,通过活体显微镜观察再灌注最初1小时期间足背肌腱表面微循环变化,并于再灌注后1小时和72小时,自胫前肌切取电镜和光镜标本,观察骨骨各肌微血管超微结构和组织形态变化。表现:①肢体缺血2小时再灌注后,虽然少数细静脉内可见轻度红细胞聚集和白细胞贴壁数增加,但腱外膜微循环可迅速恢复,分布也较均匀;骨骨各肌微血管仅有轻微损伤,肌纤维可存活。②肢体缺血5小时再灌注后,腱外膜微循环不能迅速而均匀地恢复,大部分区域发生无复流,细静脉内有大量白细胞粘附和聚集;骨骨各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显著肿胀,基底膜断裂,间质高度水肿,最终大部分肌纤维坏死。结果证明: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微血管损伤和微循环紊乱,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缺血时间的长短,并是决定缺血组织实质细胞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骨骼肌 微血管 微循环
下载PDF
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角朊细胞VEGF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军辉 邢新 +3 位作者 倪灿荣 欧阳天祥 文军慧 郭恩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4-386,F003,共4页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以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作对照,观察了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中VEGF的表达。结果: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角朊细胞均...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以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作对照,观察了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中VEGF的表达。结果: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角朊细胞均有大量VEGF表达,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基底层,染色颗粒在细胞质内,真皮层少见阳性细胞。而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中VEGF的表达均较弱,与瘢痕疙瘩或增殖性瘢痕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基底层的角朊细胞大量VEGF表达,它可能与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朊细胞 瘢痕疙瘩 增殖性瘢痕 VEGF 病理
下载PDF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微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及硝酸甘油反应性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邢新 李军辉 +1 位作者 郭恩覃 许丰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兔后肢止血带常温缺血模型及足背肌腱表面微循环观察法 ,观察肢体缺血 2小时及 5小时再灌注后微动脉对局部滴注血管收缩剂 [去甲肾上腺素 (10 - 6 mol/ L ) ]、内皮依赖性... 目的 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兔后肢止血带常温缺血模型及足背肌腱表面微循环观察法 ,观察肢体缺血 2小时及 5小时再灌注后微动脉对局部滴注血管收缩剂 [去甲肾上腺素 (10 - 6 mol/ L )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剂 [乙酰胆碱 (10 - 6 mol/ L ) ]及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剂 [硝酸甘油(10 - 4 mol/ L) ]的反应性变化。结果 与缺血前比较 ,肢体缺血 2小时再灌注后 ,微动脉对上述三种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均无显著性变化 ;缺血 5小时再灌注后 ,微动脉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仍无显著性变化 ,但对乙酰胆碱及硝酸甘油的舒张反应均见减弱 ,对乙酰胆碱的反应减弱非常显著 (P<0 .0 1) ,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减弱显著 (P<0 .0 5 )。结论 肢体缺血 2小时再灌注后 ,微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依赖性舒张机制均无显著损害 ,但缺血 5小时再灌注后则上述两种血管舒张机制均受妨碍 ,尤以内皮依赖性舒张为著 ,这可能是长时间缺血肢体再灌注后发生微血管痉挛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缺血再灌注 微动脉 NE ACH 硝酸甘油
下载PDF
胶原作为体内支撑材料的研究——戊二醛交联胶原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韦 孙家玲 +1 位作者 胡云风 郭恩覃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25-327,共3页
从猪皮真皮提取胶原,经胃蛋白酶处理后再组建成胶原溶液(20mg/ml),用0.06—0.1%戊二醛交联后,经冻干、漂洗后作家兔皮下埋藏,戊二醛胶原埋藏后的90天,有成纤维细胞侵入和新生的血管。并证明应用0.06%戊二醛交联也可达到预防胶原生物... 从猪皮真皮提取胶原,经胃蛋白酶处理后再组建成胶原溶液(20mg/ml),用0.06—0.1%戊二醛交联后,经冻干、漂洗后作家兔皮下埋藏,戊二醛胶原埋藏后的90天,有成纤维细胞侵入和新生的血管。并证明应用0.06%戊二醛交联也可达到预防胶原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戊二醛 交联 体内支撑物
下载PDF
脂肪移植与整形外科——基础研究综述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大为 徐惠 +1 位作者 郭恩覃 张明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1-63,共3页
脂肪移植与整形外科——基础研究综述王大为1徐惠2郭恩覃1张明利1脂肪移植手术自1893年完成第1例以来,脂肪组织的作用,尤其是在整形外科领域的作用,始终为各国学者关注。脂肪移植后变化的机制已成为研究的重点。现将有关文... 脂肪移植与整形外科——基础研究综述王大为1徐惠2郭恩覃1张明利1脂肪移植手术自1893年完成第1例以来,脂肪组织的作用,尤其是在整形外科领域的作用,始终为各国学者关注。脂肪移植后变化的机制已成为研究的重点。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自体脂肪移植的形态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移植 自体移植 移植体 脂肪生存
下载PDF
微型血管吻合夹与针线吻合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宋建星 郭恩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12-314,共3页
目的 为显微外科探索更理想的血管吻合方法。方法 选用新西兰兔 2 0只 ,以颈动脉为吻合血管 ,左侧用微型吻合夹吻合 ,右侧用传统针线吻合 ,对比研究两种吻合方法及其吻合口术后第 1天、第 14天手术显微镜、光镜及电子显微镜下的组织... 目的 为显微外科探索更理想的血管吻合方法。方法 选用新西兰兔 2 0只 ,以颈动脉为吻合血管 ,左侧用微型吻合夹吻合 ,右侧用传统针线吻合 ,对比研究两种吻合方法及其吻合口术后第 1天、第 14天手术显微镜、光镜及电子显微镜下的组织变化。结果 针线吻合法用时平均 15分钟 ,吻合夹法用时为 2~ 5分钟 ;两组吻合方法的血流通畅率相同 ;吻合口内皮细胞生长速度相似 ,但是 ,吻合夹不损伤血管内膜 ,管腔内无异物。结论 微型血管吻合夹方法操作简便 ,可明显节省吻合时间 ,并减少血栓形成因素 ,吻合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血管吻合 血栓形成 内皮细胞 针线吻合 比较研究 手术方法
下载PDF
胫后动脉筋膜皮支为蒂的小腿内侧皮瓣与超薄皮瓣应用解剖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卢范 郭恩覃 文君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10,共3页
解剖10具新鲜成年尸体的下肢,并将小腿内侧全厚皮片作透明标本观察,采用超声Dopple探测正常活体小腿20例。结果显示:胫骨滋养动脉自腔后动脉发出后即分为两支:胫骨滋养支与筋膜皮支。筋膜皮支在穿深筋膜前长度为3.3(... 解剖10具新鲜成年尸体的下肢,并将小腿内侧全厚皮片作透明标本观察,采用超声Dopple探测正常活体小腿20例。结果显示:胫骨滋养动脉自腔后动脉发出后即分为两支:胫骨滋养支与筋膜皮支。筋膜皮支在穿深筋膜前长度为3.3(1.5~8.4)cm;在皮下组织内的长度为2.5(1.4~4.8)cm,外径1.2(0.8~2.0)mm;在真皮下的长度为1.0(0.2~2.1)cm,外径为1.0(0.5~1.1)mm,并分支参与真皮下血管网的构成。该支分布于小腿内侧的第2、3段(相当于中段)。可作为小腿中部内侧超薄皮瓣或筋膜皮瓣游离移植的血管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 胫骨 筋膜皮瓣 超薄皮瓣
下载PDF
微型吻合夹在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建星 查选平 +4 位作者 孙美庆 刘军 邝勇 陈江萍 郭恩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67-267,共1页
关键词 微型吻合夹 吻合血管游离皮瓣 移植 应用
下载PDF
超声去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指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建星 邢新 +1 位作者 陈江萍 郭恩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去脂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指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方法  1997年 6月~2 0 0 0年 2月共收治 2 3例 47个手指 ,根据手指皮肤撕脱伤的伤情 ,在腹部按传统方法掀起带蒂皮瓣 ,用剪刀修剪皮下脂肪组织 ,再用超声方法去除贴... 目的 探讨超声去脂的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手指皮肤撕脱伤中的应用。方法  1997年 6月~2 0 0 0年 2月共收治 2 3例 47个手指 ,根据手指皮肤撕脱伤的伤情 ,在腹部按传统方法掀起带蒂皮瓣 ,用剪刀修剪皮下脂肪组织 ,再用超声方法去除贴近真皮下血管网的脂肪 ,使皮瓣达到理想的厚度 ,修复撕脱伤的手指。皮瓣最大范围为 8cm× 7cm,最小为 4cm× 3cm,皮瓣长宽比例为 2~ 3∶ 1。术后 5~ 7天断蒂。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最大限度保留伤指长度 ,皮瓣厚薄适中 ,其中 2 1例随访 6~ 2 4个月 ,术后伤指指间关节活动度达功能位 ,痛、温和触觉恢复尚可 ,但皮肤精细感觉较差。结论 超声去脂对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无明显损伤 ,皮瓣厚薄适中 ,是修复手指皮肤撕脱伤简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 手指 皮肤撕脱伤 超声波 修复术
下载PDF
应用肌皮瓣修复颈胸部慢性放射性溃疡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江萍 邢新 +2 位作者 季正伦 欧阳天祥 郭恩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30-831,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肌皮瓣修复颈胸部放射性溃疡的治疗经验。方法:临床应用38例,溃疡位于胸部者18例,位于颈部者20例。手术彻底清创后用上腹直肌肌皮瓣修复10例,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8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12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8例。结果:移... 目的:总结应用肌皮瓣修复颈胸部放射性溃疡的治疗经验。方法:临床应用38例,溃疡位于胸部者18例,位于颈部者20例。手术彻底清创后用上腹直肌肌皮瓣修复10例,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修复8例,胸大肌肌皮瓣修复12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8例。结果:移植肌皮瓣全部成活痊愈。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效果良好,未见复发。结论:颈胸部的放射性溃疡治疗上比较棘手,采用血液循环丰富的肌皮瓣修复创面,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是修复慢性放射性溃疡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溃病 胸部辐射损伤 肌皮瓣
下载PDF
应用新型血管吻合夹吻合血管后的血流动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邝勇 宋建星 +2 位作者 郭恩覃 徐静 张巽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67-370,共4页
目的 探讨镍钛合金血管吻合夹吻合血管后吻合口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方法 新西兰纯种成年大白兔 1 5只 ,随机分为吻合夹组、针线组和空白对照组 ,每组 5只。随机选取一侧颈动脉切断 ,吻合夹组以镍钛合金吻合夹行端端吻合 ;针线组行... 目的 探讨镍钛合金血管吻合夹吻合血管后吻合口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方法 新西兰纯种成年大白兔 1 5只 ,随机分为吻合夹组、针线组和空白对照组 ,每组 5只。随机选取一侧颈动脉切断 ,吻合夹组以镍钛合金吻合夹行端端吻合 ;针线组行端端吻合 ;空白对照组分离出颈动脉后不做任何处理 ,关闭伤口。三组分别于术后 3、9、2 1及 30天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吻合口部平均血流速度 (Vm)、血管搏动指数 (PI)及血流阻力指数 (RI)三项血流动力学指标。 结果 术后 3、9天吻合夹组与针线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术后 2 1、30天时两组Vm、RI均有统计学差异 (Vm分别为 P<0 .0 1 ,P<0 .0 5;RI分别为 P<0 .0 1 ,P<0 .0 5)。综合评价 ,吻合夹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情况更接近空白对照组。 结论 镍钛合金吻合夹吻合血管后吻合口部血流动力学特征优于针线缝合法 ,吻合夹吻合血管快速、安全 ,且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吻合夹 吻合血管 血流动力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应用弓缘释放和眶脂肪保留法整复眼袋畸形 被引量:3
15
作者 邢新 欧阳天祥 +1 位作者 孙丽 郭恩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88-588,共1页
传统眼袋整复术的效果常不尽人意[1]。1995年Ham-ra[2]创用弓缘释放和眶脂肪保留法整复下睑松弛和眼袋畸形,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术式。我们自1996年9月至1997年9月应用这种新术式治疗眼袋畸形52例,随访3~... 传统眼袋整复术的效果常不尽人意[1]。1995年Ham-ra[2]创用弓缘释放和眶脂肪保留法整复下睑松弛和眼袋畸形,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术式。我们自1996年9月至1997年9月应用这种新术式治疗眼袋畸形52例,随访3~12个月,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袋畸形 弓缘释放 眶脂肪保留法
下载PDF
易位转移的V-Y皮瓣在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硕成 李军辉 +4 位作者 邢新 薛春雨 张敬德 李蠡 郭恩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36-1038,共3页
关键词 V-Y皮瓣 易位转移 皮下组织蒂 皮肤缺损 面部
下载PDF
异常疤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军辉 邢新 +2 位作者 欧阳天祥 文军慧 郭恩覃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9期1358-1359,共2页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等异常疤痕中血管作者简介:李军辉 (1970-),男,江西人,整形外科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异常疤痕防治。 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等异常疤痕中血管作者简介:李军辉 (1970-),男,江西人,整形外科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异常疤痕防治。 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以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作对照,观察了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中 VEGF和 PCNA的表达。结果 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基底层角朊细胞均大量表达 VEGF,较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显著增加。 PCNA的表达与 VEGF相似,但真皮内少量的成纤维细胞有较弱的 PCNA表达。结论 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表皮基底层的角朊细胞大量表达 VEGF和 PCNA可能与异常疤痕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瘢痕
下载PDF
皱眉肌与降眉间肌的形态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文军慧 卢范 +1 位作者 季正伦 郭恩覃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 :为解决临床鼻额部除皱不彻底 ,入路伤及范围大等问题。方法 :对 14例成人男性尸体头部标本行大体及显微解剖。结果 :皱眉肌分为横向型、斜向型、斜向分束型 ,以斜向型为主 ,该肌起点恒定 ,止点变化大 ,轮廓清楚。滑车上血管神经... 目的 :为解决临床鼻额部除皱不彻底 ,入路伤及范围大等问题。方法 :对 14例成人男性尸体头部标本行大体及显微解剖。结果 :皱眉肌分为横向型、斜向型、斜向分束型 ,以斜向型为主 ,该肌起点恒定 ,止点变化大 ,轮廓清楚。滑车上血管神经出眶后 40 %行于皱眉肌内侧起端的浅面 ,60 %行于该肌内侧起端的深面。眶上血管神经出眶后 10 0 %行于皱眉肌外侧止端的深面。降眉间肌起于鼻骨与鼻外侧软骨连接处以上 ,止于两眉内侧的水平线。结论 :鼻额部除皱可经重睑术入路切除皱眉肌或横断降眉间肌伤及血管神经、组织、皮肤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眉肌 降眉间肌 血管神经 除皱术
下载PDF
微量直流电刺激促进软组织伤口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江华 郭恩覃 +6 位作者 钱国正 林万和 杨焱 潘跃良 季正伦 张明利 宋建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2-15,共4页
作者对微量直流电刺激后能否促进表皮再生进行了实验研究。44只荷兰猪的脊柱两侧各切除直径20mm的全层皮肤,创缘固定,形成直径20mm的组织窗,创口的头尾两侧置电极。一侧伤口接通电流,另一侧不接通。观察10μA、30μA、50μA、和0μA直... 作者对微量直流电刺激后能否促进表皮再生进行了实验研究。44只荷兰猪的脊柱两侧各切除直径20mm的全层皮肤,创缘固定,形成直径20mm的组织窗,创口的头尾两侧置电极。一侧伤口接通电流,另一侧不接通。观察10μA、30μA、50μA、和0μA直流电刺激下创口的愈合速度。结果显示:同一个体,直接电刺激侧表皮再生和创口愈合速度快于不直接电刺激侧,且阴极区快于阳极区;不直接电刺激侧创口愈合速度快于不刺激的创口。临床治疗厚断层皮片供区,获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刺激 表皮再生
下载PDF
以栓塞硬化为主综合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9
20
作者 欧阳天祥 杨璐 +4 位作者 邢新 李军辉 刘军 袁斯明 郭恩覃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 探讨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用栓塞硬化注射术 ,或结合手术切除部分硬化瘤体 ,或结合铜针留置术 ,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结果 治疗患者 17例 ,其中 11例只进行栓塞硬化治疗 ,2例栓塞硬化后手术切除治疗 ,4例铜... 目的 探讨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用栓塞硬化注射术 ,或结合手术切除部分硬化瘤体 ,或结合铜针留置术 ,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结果 治疗患者 17例 ,其中 11例只进行栓塞硬化治疗 ,2例栓塞硬化后手术切除治疗 ,4例铜针留置后栓塞硬化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眼睑瘤体缩小 ,未出现并发症。随访 6个月至4年 ,治疗部位无复发 ,局部功能形态良好。结论 以栓塞硬化为主综合治疗眼睑海绵状血管瘤 ,简便有效 ,创伤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硬化 治疗 眼睑海绵状血管瘤 手术 临床资料 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