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烃源岩三环萜烷分布样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1
作者 陈哲龙 柳广弟 +4 位作者 卫延召 高岗 任江玲 杨帆 马万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1-322,共12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原油及烃源岩中生物标志物以高丰度的三环萜烷系列为典型特征,其分布样式的差异一直被当作研究本区原油成因类型及油-源对比的典型指标。通过对烃源岩样品的系统地球化学分析,认为本区风城组源岩(P_1f)主要以三环萜烷(C...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原油及烃源岩中生物标志物以高丰度的三环萜烷系列为典型特征,其分布样式的差异一直被当作研究本区原油成因类型及油-源对比的典型指标。通过对烃源岩样品的系统地球化学分析,认为本区风城组源岩(P_1f)主要以三环萜烷(C_(20),C_(21),C_(23))呈"上升型"为特征,泥质岩类与碳酸盐岩类相比C24,C25三环萜烷含量较高;下乌尔禾组(P_2w)源岩和佳木河组(P_1j)源岩样品三环萜均呈"下降型"分布特征。通过对源岩镜下进行观察和加水热模拟实验等方法,分别探讨了沉积环境与母质类型、成熟度及排烃作用对三环萜分布样式的影响,认为P_1f和P_2w源岩中三环萜烷的分布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和母质类型的原生差异。P_1f源岩有机质多源于本地沉积的藻类及细菌,沉积环境属于蒸发、还原的咸化湖沉积;P_2w源岩中外来有机质含量相对较多,沉积环境属于淡水还原环境。P_1j源岩整体热演化程度较高,有机质炭化作用强烈;埋藏成熟演化在有机质处于成熟-高熟阶段内对三环萜烷分布样式影响不大,若达到过熟阶段则会造成低碳数三环萜烷(C_(20),C_(21))含量增加;排烃作用对三环萜烷影响相对较小,不改变其分布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环萜烷 生物标志物 加水热模拟 二叠系 烃源岩 玛湖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烃源岩的分布及形成 被引量:9
2
作者 丁修建 柳广弟 +3 位作者 黄志龙 孙明亮 陈哲龙 柳庄小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39-1746,共8页
为了明确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基于烃源岩碳酸盐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数据探讨烃源岩的形成,并基于烃源岩实测总有机碳质量分数w(TOC)数据分析烃源岩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烃源岩分布... 为了明确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基于烃源岩碳酸盐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数据探讨烃源岩的形成,并基于烃源岩实测总有机碳质量分数w(TOC)数据分析烃源岩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烃源岩分布特征与传统认识明显不同;水体较浅的缓坡带烃源岩厚度最大、有机质丰度最高;赛汉塔拉凹陷为小型断陷湖盆,具有水体浅、物源近、沉积速率大等不同于大型湖盆的沉积环境。有机质陆源输入、水动力条件和氧化还原程度是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水体浅、物源近是小型断陷湖盆烃源岩分布、形成不同于大型湖盆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分布 烃源岩形成 小型断陷湖盆 赛汉塔拉凹陷 二连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泥岩与泥质白云岩热模拟产物特征对比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岗 向宝力 +4 位作者 都鹏燕 马万云 陈哲龙 任江玲 柳广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93-103,共11页
通过玛湖凹陷风城组湖相泥岩与泥质白云岩加水热模拟试验气态和液态产物组成、产率的对比,分析了气态和液态产物组成、产率随模拟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热模拟的烃类气体相对含量随模拟温度升高表现为增加趋势,而非烃类气体则降低... 通过玛湖凹陷风城组湖相泥岩与泥质白云岩加水热模拟试验气态和液态产物组成、产率的对比,分析了气态和液态产物组成、产率随模拟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热模拟的烃类气体相对含量随模拟温度升高表现为增加趋势,而非烃类气体则降低;气体组成表现为泥质白云岩的CO2含量低于泥岩,其他组分含量则相反;各样品的气体产率均随模拟温度升高而持续增加,生油高峰温度主要在330℃~350℃之间,这明显低于干法热模拟,与实际地质条件下的温度更接近;烃源岩中含有碳酸盐对生成石油比天然气更有利;试验条件下的CO2主要为有机成因,但也有碳酸盐的热分解贡献。气态烃的碳同位素组成总体变化幅度较小,各温度点均表现为油型气特征;排出油与残留油的正构烷烃主峰碳数、相对高碳数烃的相对含量总体随模拟温度升高而降低;各样品残留油与排出油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均有一定变化,在进行油源对比时应考虑这种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白云岩 泥岩 气态产物 液态产物 热模拟 排出油 风城组 玛湖凹陷
下载PDF
微量元素在混源油类型划分及油源对比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哲龙 柳广弟 +4 位作者 王绪龙 任江玲 高岗 马万云 高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63,共14页
采用微量元素分析三叠系百口泉组和二叠系原油及烃源岩抽提物样品,利用V、Ni、Co、Mo等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原油划分为三类单源油(A1、A2、B)和两类混源油(C1、C2),分析烃源岩抽提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建立混源油... 采用微量元素分析三叠系百口泉组和二叠系原油及烃源岩抽提物样品,利用V、Ni、Co、Mo等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原油划分为三类单源油(A1、A2、B)和两类混源油(C1、C2),分析烃源岩抽提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建立混源油微量元素识别图版。结果表明:原油中普遍富集V、Cr、Ni、Cu、Mo等过渡金属元素,稀土元素(REE)含量则普遍较低;V/Ni、Co/Ni、Cr/Mo(元素含量比值)等可以作为油源对比的有效指标,A1类原油来源于风城组碳酸盐岩源岩,A2类来源于风城组泥岩类,B类则主要来源于乌尔禾组源岩,C1类为A1及B类混源,C2类为A2及B类混源;该划分方法进一步证明微量元素可以作为复杂高熟条件下原油类型划分及油源对比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混源油 油源对比 百口泉组 玛湖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二连盆地反转构造反转程度定量研究及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哲龙 柳广弟 +3 位作者 卢学军 黄志龙 罗强 丁修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36-4145,共10页
基于二连盆地8个富油凹陷的三维地震资料、录井、岩心、薄片观察以及包裹体测试资料,对二连盆地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进行定量研究,提出用剥蚀比率表征褶皱型反转构造反转程度,并统计剥蚀比率与反转构造含油气性的关系,以巴音都兰凹陷为... 基于二连盆地8个富油凹陷的三维地震资料、录井、岩心、薄片观察以及包裹体测试资料,对二连盆地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进行定量研究,提出用剥蚀比率表征褶皱型反转构造反转程度,并统计剥蚀比率与反转构造含油气性的关系,以巴音都兰凹陷为例研究反转程度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剥蚀比率在0.22~0.46之间,即反转程度适中时,反转构造含油气性较好;适度的反转对裂谷盆地圈闭形成有建设作用,可以形成挤压反转背斜及砂岩上倾尖灭等圈闭构造;同时适度的反转挤压会促进云质储层次生孔隙和裂缝的产生,对储层的形成和改造有积极影响;此外反转引起的地层抬升影响源岩生烃及油气成藏过程:导致源岩两次生烃及油藏两期成藏,且反转程度的差异导致凹陷内深洼带油藏以早期低熟油充注成藏为主,缓坡带油藏以晚期成熟油充注成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程度 剥蚀比率 圈闭形成 云质储层 成藏过程 巴音都兰凹陷 二连盆地
下载PDF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油气资源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成林 黄志龙 +4 位作者 卢学军 罗强 丁修建 陈哲龙 高潇玉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5期550-554,共5页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的重点勘探目的层阿尔善组(K1ba)构造圈闭和油藏欠发育,以岩性圈闭和油藏为主,高资源丰度的有利区难以确定,制约勘探进程。信息集成法能够综合成藏地质条件和已钻探结果,是目前预测油气空间分布较为先进的方法,运...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的重点勘探目的层阿尔善组(K1ba)构造圈闭和油藏欠发育,以岩性圈闭和油藏为主,高资源丰度的有利区难以确定,制约勘探进程。信息集成法能够综合成藏地质条件和已钻探结果,是目前预测油气空间分布较为先进的方法,运用该方法预测研究区目的层的油气空间分布,取得良好效果。预测结果表明:有效烃源岩厚度、有利储层指数和运聚指数等是目的层成藏有效判别的主要因素;巴音都兰凹陷K1ba预测地质资源量6 306×104t,剩余资源量3 560×104t;断阶带-断槽带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及包楞构造带的陡坡近岸水下扇、湖底扇砂体和缓坡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含油气概率大,资源丰度高,应是勘探岩性油藏的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评价 空间分布 丰度模拟 二连盆地
下载PDF
二连盆地阿尔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12
7
作者 卢学军 高平 +2 位作者 丁修建 陈哲龙 柳广弟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3期101-108,共8页
阿尔凹陷是二连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勘探程度较低。下白垩统为二连盆地的主力烃源岩和产油层,在阿尔凹陷广泛发育。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阿尔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以Ⅰ—Ⅱ型为主,低成熟—成熟,已进入大量生烃阶段,其... 阿尔凹陷是二连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勘探程度较低。下白垩统为二连盆地的主力烃源岩和产油层,在阿尔凹陷广泛发育。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阿尔凹陷下白垩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以Ⅰ—Ⅱ型为主,低成熟—成熟,已进入大量生烃阶段,其中腾一段烃源岩生烃能力最强,阿四段烃源岩生烃能力稍差;下白垩统烃源岩主要为淡水—微咸水环境,腾一段为偏强还原—弱氧化环境,阿四段为偏弱氧化环境;烃源岩常规甾烷分布特征为C29>C27>C28,表明其具有以藻类输入为主、陆源有机质输入为辅的生源特征,而腾一段生源输入的差异可能与湖侵及湖退引起的水体深度变化有关。下白垩统油砂和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比表明,腾一段原油来源于腾一段烃源岩,阿尔善组原油可能主要来源于腾一段烃源岩,混有阿四段的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生物标志物 油源对比 下白垩统 二连盆地
下载PDF
名优新品种 胜斑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哲龙 《海洋与渔业》 2010年第11期29-29,共1页
胜斑是由澳大利亚引进的宝石斑和淡水黑鲷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胜斑由广州市番禺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独立研发,经过两年的养殖实验,第一批成鱼已成功上市且反应良好。胜斑克服了宝石斑脂肪含量太高、淡水黑鲷生长慢的缺点。吃过胜斑的... 胜斑是由澳大利亚引进的宝石斑和淡水黑鲷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胜斑由广州市番禺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独立研发,经过两年的养殖实验,第一批成鱼已成功上市且反应良好。胜斑克服了宝石斑脂肪含量太高、淡水黑鲷生长慢的缺点。吃过胜斑的人都赞其肉味鲜美,口感极佳,认为其肉质甚至优于石斑鱼,故研究单位采纳客户建议将之命名为胜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农业科学研究所 淡水黑鲷 杂交选育 澳大利亚 脂肪含量 宝石斑 番禺区
下载PDF
小型断陷湖盆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与分布模式——以二连盆地下白垩统为例 被引量:34
9
作者 赵贤正 柳广弟 +5 位作者 金凤鸣 黄志龙 卢学军 孙明亮 丁修建 陈哲龙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1-652,共12页
以二连盆地下白垩统为例,研究了小型断陷湖盆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与分布模式。根据烃源岩热解分析指标S1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建立了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下限标准,对二连盆地有效烃源岩进行了识别,研究了有效烃源岩的分布。研究发现小... 以二连盆地下白垩统为例,研究了小型断陷湖盆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与分布模式。根据烃源岩热解分析指标S1与有机碳含量的关系,建立了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下限标准,对二连盆地有效烃源岩进行了识别,研究了有效烃源岩的分布。研究发现小型断陷湖盆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明显不同于大型湖盆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深湖—半深湖区的特征,其有效烃源岩的分布有3种模式,即深洼型、近洼缓坡型和深洼—缓坡型。边界断层规模大、活动性强的小型断陷湖盆一般深洼带宽度与盆地宽度比值大,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深洼带;边界断层规模小、活动性弱的小型断陷湖盆深洼带宽度与盆地宽度比值小,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于近洼缓坡带;边界断层规模中等、活动性适中的小型断陷湖盆深洼带宽度与盆地宽度比值居中,有效烃源岩在深洼带和近洼缓坡带均有分布。小型断陷湖盆凹陷结构和形成机制的差异控制了湖盆的沉积速率、古生产力和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决定了有效烃源岩的形成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烃源岩 古生产力 小型断陷湖盆 下白垩统 腾格尔组 二连盆地
下载PDF
南宁市郊区发现草鱼成鱼患出血病
10
作者 陈哲龙 《广西水产科技》 1988年第1期25-26,共2页
笔者在进行“南宁市郊区五千亩池塘养鱼高产试验”工作中首次发现草鱼成鱼出血病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出血病 草鱼 成鱼 高产试验 池塘养鱼 南宁市 病例 郊区
下载PDF
淡水黑鲷的养殖技术
11
作者 陈哲龙 《海洋与渔业》 2009年第11期26-26,25,共2页
淡水黑鲷学名厚唇弱棘鯻(Hephaestus fulignosus),隶属鲈形目,鯻科,弱棘鯻属,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的塔利河水系。1998年引入我国。是一条品味极佳的优质鱼。
关键词 淡水黑鲷 养殖技术 澳大利亚 鲈形目 优质鱼
下载PDF
有机质供给和保存在烃源岩形成中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丁修建 柳广弟 +3 位作者 黄志龙 卢学军 陈哲龙 谷峰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32-842,共11页
烃源岩形成研究一直集中于海相盆地的"生产力模式"和"保存模式"之争,湖相盆地研究较少.利用二连盆地烃源岩有机碳、碳酸盐碳同位素、热解参数、还原硫等地球化学分析数据,表征了湖盆古生产力和陆源有机质输入,研究... 烃源岩形成研究一直集中于海相盆地的"生产力模式"和"保存模式"之争,湖相盆地研究较少.利用二连盆地烃源岩有机碳、碳酸盐碳同位素、热解参数、还原硫等地球化学分析数据,表征了湖盆古生产力和陆源有机质输入,研究了有机质供给和保存在烃源岩形成中的控制作用,发现不同的湖盆中有机质供给和保存对烃源岩形成的控制作用明显不同.有机质供给量大的湖盆原始有机质含量高,烃源岩形成主要受有机质供给控制,受有机质保存条件影响小,即使在含氧的水底也会有部分有机质来不及氧化而富集形成烃源岩;有机质供给量小的湖盆原始有机质含量低,氧化环境中大部分有机质被降解难以形成烃源岩,只有还原环境下有机质才能得到较好的保存,有机质保存是控制烃源岩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供给 有机质保存 古生产力 陆源有机质输入 二连盆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储层沥青成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为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哲龙 柳广弟 +4 位作者 曹正林 高岗 任江玲 杨帆 马万云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1-399,共9页
通过对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中的固体沥青镜下观察及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其赋存特征与来源,分析了储层固体沥青发育的石油地质意义,认为百口泉组储层沥青主要来源于下伏风城组烃源岩,是早期生成的石油成藏后发生逸散,残留重质组... 通过对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中的固体沥青镜下观察及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其赋存特征与来源,分析了储层固体沥青发育的石油地质意义,认为百口泉组储层沥青主要来源于下伏风城组烃源岩,是早期生成的石油成藏后发生逸散,残留重质组分后期经历长时间埋藏热演化形成,玛湖凹陷内部百口泉组固体沥青的首次发现证明了风城组早期生烃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百口泉组储层固体沥青在单偏光下呈黑色,分布在溶蚀孔隙、微裂缝和粒间孔等各种不同的孔缝中,总体与岩石颗粒呈镶嵌接触.扫描电镜下观察,固体沥青表面平滑,显示较强的均质性特征,有微裂缝分布,以碳元素为主要成分.由于固体沥青易吸附黏土矿物,降低储层孔渗条件,导致电阻率测井上表现为高阻电性(90Ω以上);其次,储层内原油生标特征与沥青存在差异,导致部分原油呈现混源特征;此外,固体沥青反射率较高(BR0可达1.2%)说明凹陷内百口泉组经历了较高的热成熟演化.研究固体沥青的成因及其影响对于解释百口泉组原油混源现象普遍及揭示玛湖凹陷百口泉组油气成藏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成因 油气成藏 百口泉组 玛湖凹陷 准噶尔盆地
原文传递
沉积速率与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关系——以二连盆地为例 被引量:17
14
作者 丁修建 柳广弟 +6 位作者 查明 黄志龙 高长海 曲江秀 卢学军 陈哲龙 郭继刚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76-1085,共10页
沉积速率与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于海相沉积中,一般认为是正相关关系或负相关关系。利用二连盆地61口探井的取心资料,研究了湖相沉积中沉积速率与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关系。沉积速率低于5cm/ka时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程度影... 沉积速率与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于海相沉积中,一般认为是正相关关系或负相关关系。利用二连盆地61口探井的取心资料,研究了湖相沉积中沉积速率与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关系。沉积速率低于5cm/ka时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程度影响着沉积速率与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关系,氧化环境中沉积速率与有机质丰度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沉积速率的增高有机质丰度明显增大;还原环境中沉积速率与有机质丰度相关性差,沉积速率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影响较小,随着沉积速率的增高有机质丰度没有明显变化趋势。沉积速率高于5cm/ka时古生产力影响着沉积速率与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关系,古生产力低的湖盆中沉积速率与有机质丰度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随着沉积速率的增高有机质丰度明显减小;古生产力大的湖盆中沉积速率与有机质丰度相关性差,沉积速率的变化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影响较小,随着沉积速率的增高有机质丰度没有明显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速率 有机质丰度 烃源岩 二连盆地
原文传递
二连盆地氧化——还原程度和沉积速率对有机质保存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丁修建 柳广弟 +4 位作者 卢学军 黄志龙 孙明亮 陈哲龙 柳庄小雪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0-817,共8页
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程度和沉积速率是影响有机质保存的重要因素。以中国北部的二连盆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氧化—还原程度和沉积速率对有机质保存的影响,发现二者均明显影响着有机质的保存:还原性越强越有利于有机质保存,沉积速率越大... 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程度和沉积速率是影响有机质保存的重要因素。以中国北部的二连盆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氧化—还原程度和沉积速率对有机质保存的影响,发现二者均明显影响着有机质的保存:还原性越强越有利于有机质保存,沉积速率越大越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综合分析发现有机质的保存并非受单一因素控制,氧化—还原程度偏氧化的凹陷中如果沉积速率较高,有机质快速埋藏可以缩短有机质的降解时间,从而使有机质也能得到较好的保存;沉积速率低的凹陷中如果氧化—还原程度偏还原,有机质也能得到较好的保存。有机质保存受氧化—还原程度和沉积速率的综合影响,它们在有机质的保存中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单一通过氧化—还原程度或沉积速率分析有机质的保存程度是片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程度 沉积速率 有机质保存 二连盆地
原文传递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储层油气充注特征——以二连盆地为例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哲龙 柳广弟 +2 位作者 卢学军 黄志龙 丁修建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70,共11页
通过对二连盆地8个富油凹陷45块下白垩系储层样品进行全面的流体包裹体分析,研究了小型断陷湖盆不同构造带储层油气的充注特征。岩相学及显微测温分析表明其主要发育一期次的流体包裹体,但在近洼缓坡部位的阿尔善组储层(K1ba)中发育2期... 通过对二连盆地8个富油凹陷45块下白垩系储层样品进行全面的流体包裹体分析,研究了小型断陷湖盆不同构造带储层油气的充注特征。岩相学及显微测温分析表明其主要发育一期次的流体包裹体,但在近洼缓坡部位的阿尔善组储层(K1ba)中发育2期流体包裹体,综合埋藏史及热演化史认为深洼带源岩先成熟排烃、近洼缓坡部位源岩的后期成熟排烃造成了2期次的油气充注;利用PVTsim模拟及盐度—温度法分别恢复了流体包裹体形成时的储层压力,发现陡坡深洼带油藏在油气充注时普遍存在高压,而缓坡带油藏基本为常压充注,现今陡坡深洼带泥岩测井声波时差数据的异常也间接证明了古高压的存在;关于油气充注强度,则通过统计含油气包裹体丰度(GOI指数)与油层含油饱和度的关系,揭示了临近生烃洼槽的陡坡深洼带和近洼缓坡带储层油气充注伴随成岩作用而发生,为边埋藏边充注,GOI与充注强度大小成正比;而远洼缓坡带储层油气充注为成岩期后发生,不能用GOI丰度来表征储层油气充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古压力 GOI指数 二连盆地
原文传递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在洼陷迁移控制下的油气成藏规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柳广弟 牛子铖 +5 位作者 陈哲龙 张向涛 雷永昌 张梦媛 王小龙 汪旭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6-40,216,共16页
陆丰凹陷经历了古近纪文昌组沉积期和恩平组沉积期2幕裂陷活动,形成了文昌组和恩平组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为主的沉积体系。从文昌组沉积期到恩平组沉积期,随着构造和沉积中心由南向北逐渐迁移,烃源岩的发育层位也发生迁移,陆丰凹陷南部... 陆丰凹陷经历了古近纪文昌组沉积期和恩平组沉积期2幕裂陷活动,形成了文昌组和恩平组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为主的沉积体系。从文昌组沉积期到恩平组沉积期,随着构造和沉积中心由南向北逐渐迁移,烃源岩的发育层位也发生迁移,陆丰凹陷南部的优质烃源岩发育在文昌组而北部的优质烃源岩发育在恩平组。地球化学资料分析显示,陆丰凹陷南部3个洼陷的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层位也具有由南向北迁移和向上迁移的特征。凹陷内油藏的分布明显受烃源岩控制,不同的烃源岩发育特征导致不同洼陷中石油生物标志物组成、成藏组合、成藏时间和输导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陆丰凹陷次级洼陷的成藏模式可按缓坡带、陡坡带、洼陷带和凸起带进行划分。缓坡带的油气运移以阶梯状和'S'状输导为主,砂体和断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途径,运移距离较远;陡坡带紧邻生烃洼陷,油气通过控洼断裂经垂向输导成藏;洼陷带的油气依赖洼陷内部的通源断层垂向输导成藏;凸起带距离烃源灶较远,油气由断裂输导至凸起后,通过砂体侧向运移在合适的圈闭中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迁移 烃源岩 成藏规律 陆丰凹陷 珠江口盆地
原文传递
干部梯次“扁平化”及技术人员“兵种化”前思考与探索
18
作者 杨晶 陈哲龙 明华 《企业文化》 2020年第5期55-58,共4页
2017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下称“研究院”)进行了大规模的组织机构改革。经过对北京院22.个机关部门、39个直属机构和廊坊分院所属15个直属机构按照“一院两区”模式进行优化和重组,调整后的研究院,在北京和廊坊两个院区共设有机... 2017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下称“研究院”)进行了大规模的组织机构改革。经过对北京院22.个机关部门、39个直属机构和廊坊分院所属15个直属机构按照“一院两区”模式进行优化和重组,调整后的研究院,在北京和廊坊两个院区共设有机关职能部门9个,科研和服务保障直属机构39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属机构 思考与探索 组织机构改革 技术人员 扁平化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廊坊
原文传递
企业领导人员精准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19
作者 付大海 霍伟 +2 位作者 温庭毅 陈哲龙 帅云涛 《石油组织人事》 2021年第10期35-37,共3页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紧密围绕考准考实干部目标,探索研究与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适应、具有企业特色的领导人员精准考核评价体系,突出政治考核...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紧密围绕考准考实干部目标,探索研究与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适应、具有企业特色的领导人员精准考核评价体系,突出政治考核,做实日常考核,持续改进履职测评,加强综合分析,建立反馈互动机制及申诉制度,强化考核结果反馈运用,确保企业领导人员的考核工作精准高效,助力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考核评价体系 企业领导人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