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榄香烯与阿霉素及顺铂对人胃腺癌细胞株细胞毒作用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龙邦 臧静 +2 位作者 王靖华 胡守友 褚晓源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9-191,共3页
本文以体外培养的低分化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为实验模型,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了β-榄香烯单独及与阿霉素、顺铂联合应用时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β-榄香烯单独应用对SGC-7901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细胞毒指数与药物浓度... 本文以体外培养的低分化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为实验模型,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了β-榄香烯单独及与阿霉素、顺铂联合应用时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β-榄香烯单独应用对SGC-7901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细胞毒指数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β-榄香烯与阿霉素或顺铂联合应用则呈现明显的协同效应。上述结果对于临床联合应用β-榄香烯与其它化疗药物治疗胃腺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细胞 Β-榄香烯 阿霉素 顺铂 协同效应
下载PDF
β-榄香烯对小鼠B_(16)黑色素瘤细胞粘附、运动和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陈龙邦 臧静 +2 位作者 王靖华 喻毅强 周晓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β揽香烯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粘附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电镜及划痕染料示踪技术,研究了β榄香烯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粘附与运动能力、间隙连接结构及其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结果:20... 目的:探讨β揽香烯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粘附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电镜及划痕染料示踪技术,研究了β榄香烯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粘附与运动能力、间隙连接结构及其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结果:20~40μg/ml的β榄香烯可显著抑制B16细胞对纤维结合蛋白和层粘连蛋白两种基质的粘附,抑制B16细胞的运动,延迟吸管尖部所致细胞单层损伤的愈合。结论:提示β榄香烯对B16细胞粘附和运动能力的抑制可能是其抗肿瘤转移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黑色素瘤细胞 粘附 运动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IL-1和PGE_2的水平及其与IL-2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陈龙邦 杨为松 +3 位作者 张文彬 宋勇 朱平 白雪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35-237,共3页
本文对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在脂多糖刺激下产生白细胞介素-1(IL-1)和前列腺素E_2(PGE_2)的能力及其与淋巴细胞产生IL-2活性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EHF患者各病期PBM产生IL-1的能力基本正常,而PGE_2的... 本文对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在脂多糖刺激下产生白细胞介素-1(IL-1)和前列腺素E_2(PGE_2)的能力及其与淋巴细胞产生IL-2活性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EHF患者各病期PBM产生IL-1的能力基本正常,而PGE_2的分泌水平在发热期和低血压少尿期明显增高;IL-2活性在病程早期下降,且与PGE_2水平呈负相关,并发现PGE_2水平增加与EHF病毒感染PBM有关,提示EHF病毒感染导致单核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失常是造成本病早期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单核细胞 IL PGE2
下载PDF
β一榄香烯对荷瘤小鼠兔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龙邦 臧静 王靖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Β-榄香烯 抗癌药 药理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转移预测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龙邦 李桂圆 +5 位作者 王靖华 周晓军 臧静 张群 褚晓源 耿怀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9期666-669,共4页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预测指标 ,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ELISA、酶谱电泳等方法 ,对NSCLC肿瘤病理标本、血清、尿液和骨髓等进行检查 ,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概率模型...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预测指标 ,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ELISA、酶谱电泳等方法 ,对NSCLC肿瘤病理标本、血清、尿液和骨髓等进行检查 ,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概率模型。 结果 :免疫组化指标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 (I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白细胞分化抗原变异型 (CD4 4v6 )、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与NSCLC淋巴结转移危险有关 (P <0 .0 5 )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TIMP 2 )、上皮型钙粘素 (E cad)与NSCLC淋巴结转移危险下降有关 (P <0 .0 5 )。血清MMP 2、MMP 9,尿液MMP 2、MMP 9及骨髓上皮膜抗原 (EMA)阳性细胞与NSCLC远处转移危险有关 (P <0 .0 5 )。其中免疫组化指标CD4 4v6、IMVD、E cad及尿液MMP 2、骨髓EMA阳性细胞对NSCLC转移有显著回归效果而分别被选入概率模型 1和 2 ,其预测准确率分别为 81.1%和 72 .7%。 结论 :组织标本中CD4 4v6、IMVD、E cad以及尿液中MMP 2及骨髓EMA阳性细胞检查 ,可预测绝大多数NSCLC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状况 ,为NSCLC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转移 LOGISTIC 回归分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VEGF、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陈龙邦 李桂圆 +3 位作者 王靖华 周晓军 马恒辉 徐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482-484,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 (S P法 )染色技术对 95例NSCLC石蜡组织标本的VEGF、MMP 2及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进行...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 (S P法 )染色技术对 95例NSCLC石蜡组织标本的VEGF、MMP 2及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 :VEGF、MMP 2在肿瘤细胞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的正常肺组织 (P <0 .0 1)。VEGF及MMP 2阳性表达癌组织中的MVD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癌组织中的MVD。VEGF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和肿瘤病理分级增高无显著相关 (P >0 .0 5 )。MMP 2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结论 :VEGF和MMP 2可能参与了NSCLC的新血管生成 ,故VEGF、M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免疫组化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β-榄香烯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龙邦 王靖华 +2 位作者 臧静 胡守友 诸晓源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63-364,共2页
目的 研究β- 榄香烯(β- E) 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 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和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TUNEL) 技术。结果 表明10 - 40ugmlβ-E作用12 - 48 小时,可使... 目的 研究β- 榄香烯(β- E) 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 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和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TUNEL) 技术。结果 表明10 - 40ugmlβ-E作用12 - 48 小时,可使B16 细胞发生凋亡,且凋亡指数与β- E 的剂量及作用时间有关。结论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是β- E抗癌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Β-榄香烯 B16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MMP-2和MMP-9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龙邦 褚晓源 +1 位作者 王靖华 张群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76-677,共2页
目的 研究MMP 2、MMP 9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表达与NSCLC临床生物学的关系及其在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染色技术测定 6 5例NSCLC组织标本的MMP 2、MMP 9的表达水平。结果 MMP 2、MMP 9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 目的 研究MMP 2、MMP 9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表达与NSCLC临床生物学的关系及其在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染色技术测定 6 5例NSCLC组织标本的MMP 2、MMP 9的表达水平。结果 MMP 2、MMP 9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 (P <0 0 1) ;阳性肿瘤细胞呈不均匀分布 ,或分布于肿瘤灶边缘和浸润活跃处 ;随肿瘤病理分级和TNM分期增高 ,MMP 2、MMP 9表达有增高趋势 ,MMP 2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结论 MMP 2、M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MMP-2 MMP-9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龙邦 臧静 +3 位作者 张群 王靖华 褚晓源 耿怀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34-435,T003,共3页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患者骨髓上皮膜抗原 (EMA)阳性表达细胞 ,分析其与肺癌病理类型、分期及远处转移的关系。 结果 :112例肺癌患者中 36例骨髓检出EMA阳性细胞 ,阳性率...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骨髓微小转移灶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患者骨髓上皮膜抗原 (EMA)阳性表达细胞 ,分析其与肺癌病理类型、分期及远处转移的关系。 结果 :112例肺癌患者中 36例骨髓检出EMA阳性细胞 ,阳性率为 32 .1%。EMA阳性细胞的检出率与病期及远处转移有关 ,晚期及已发生转移的病例检出率明显增高。 结论 :骨髓EMA表达阳性细胞的检测 ,可作为评价肺癌患者病期及转移倾向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髓微小转移灶 检测 临床意义 免疫组化 上皮膜抗原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肿瘤血管生成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龙邦 王靖华 +1 位作者 李桂圆 周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60-61,64,共3页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肿瘤血管生成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 95例NSCLC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IMVD)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同时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 ,MMP 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TIMP 2 )、...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肿瘤血管生成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 95例NSCLC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IMVD)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同时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 2 ,MMP 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TIMP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CD4 4变异体 6(CD4 4v6 )、一氧化氮合酶 2 (诱生型 ,NOS2 )、一氧化氮合酶 3(内皮型 ,NOS3)以及上皮型钙粘素 (E cad)表达状况对IMVD的影响。 结果 :NSCLC存在着活跃的新血管生成 ,IMVD与NSCLC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在VEGF、b FGF、CD4 4v6、MMP 2、NOS2及NOS3阳性表达的癌组织中I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的癌组织 ,而TIMP 2、E cad阳性表达的癌组织中IMVD值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的癌组织。 结论 :IMVD的检测对于判断NSCLC的预后和淋巴结转移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多种因素参与了NSCLC肿瘤血管生成的调节 ,其中VEGF、b FGF、CD4 4v6、MMP 2、NOS2及NOS3对血管生成起促进作用 ,而TIMP 2和E cad则可能起阻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生成 微血管密度 影响因素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龙邦 李桂圆 +3 位作者 王靖华 周晓军 马恒辉 徐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并探讨其与肿瘤血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 95例NSCLC石蜡组织标本的b FGF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IMVD)进行检...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并探讨其与肿瘤血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方法 :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 95例NSCLC石蜡组织标本的b FGF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IMVD)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 :b FGF在肿瘤细胞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的正常肺组织 (P <0 .0 5 )。b FGF阳性表达癌组织中的IMVD高于阴性表达癌组织中的IMVD(P <0 .0 5 )。b FGF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与组织学分型和肿瘤病理分级无关 (P >0 .0 5 )。 结论 :b FGF可能参与NSCLC的新血管生成并促进肿瘤转移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形成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失常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龙邦 杨为松 +3 位作者 徐海峰 张文彬 朱平 尚高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0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和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STs)功能检测法,比较分析了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Ts功能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的变化及其与免疫功能紊乱之间的关系。发现EHF患者病程初期STs功能即明显降低,CD_8^+细胞比例显著增加,CD_... 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和自发性抑制性T细胞(STs)功能检测法,比较分析了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Ts功能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的变化及其与免疫功能紊乱之间的关系。发现EHF患者病程初期STs功能即明显降低,CD_8^+细胞比例显著增加,CD_4/CD_8比值降低,且STs功能及CD_4/CD_8比值与血清C_3含量及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率有关;STs功能与CD_8^+细胞比例呈负相关,表明增加的CD_8^+细胞可能主要属于细胞毒性T细胞 上述结果证实EHF患者病程中存着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功能的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免疫功能紊乱 T细胞
下载PDF
奈达帕汀与其他抗癌药联用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龙邦 鹿红 +1 位作者 臧静 王晨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685-687,共3页
目的 :研究奈达帕汀 (Nedaplatin)对人肝癌SMMC772 1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及其与多柔比星、丝裂霉素及氟尿嘧啶三种抗癌药联用的相互作用。 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奈达帕汀单独及与多柔比星、丝裂霉素或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时的细胞毒作用... 目的 :研究奈达帕汀 (Nedaplatin)对人肝癌SMMC772 1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及其与多柔比星、丝裂霉素及氟尿嘧啶三种抗癌药联用的相互作用。 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奈达帕汀单独及与多柔比星、丝裂霉素或氟尿嘧啶联合应用时的细胞毒作用。 结果 :奈达帕汀对SMMC 772 1细胞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IC50 为 2 0 .1mg/L) ,其细胞毒指数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奈达帕汀与多柔比星、丝裂霉素或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呈现协同效应。 结论 :奈达帕汀与多柔比星、丝裂霉素及氟尿嘧啶对人肝癌SMMC772 1细胞株具有明显的协同细胞毒作用 ,可联合用于肝癌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 奈达帕汀 多柔比星 丝裂霉素 氟尿嘧啶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尿液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龙邦 臧静 +3 位作者 张群 李桂圆 王靖华 褚晓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03-205,共3页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尿液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酶谱电泳技术测定 95例NSCLC患者尿液MMP ,分析MMP检出率与病期及远处转移的关系。 结果 :NSCLC尿液中三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130 0 0 0、92 0 ...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尿液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测定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酶谱电泳技术测定 95例NSCLC患者尿液MMP ,分析MMP检出率与病期及远处转移的关系。 结果 :NSCLC尿液中三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130 0 0 0、92 0 0 0及 72 0 0 0的MMP的检出率分别为 4 3.1%、4 8.4 %及 5 0 .5 %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13.3%、16 .7%及 13.3% )和良性肺部疾病组 (分别为 10 .7%、14 .3%及 17.9% ) ,而正常对照组与良性肺部疾病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晚期NSCLC三种MMP的检出率明显增高 ,伴有远处转移组的三种MMP检出率分别为 6 1.4 %、70 .5 %及 72 .7% ,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组 (分别为 2 5 .5 %、2 9.4 %及 31.4 % ,P <0 .0 1)。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 酶谱电泳
下载PDF
β-榄香烯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龙邦 王靖华 +2 位作者 臧静 胡守友 诸晓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50-51,共2页
引言β-榄香烯(β-Elemene,β-E)是从中药温莪术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抗癌成分,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国家二类抗癌新药。既往的研究资料表明,该药对多种动物及人类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为进一步探讨β-E的作用... 引言β-榄香烯(β-Elemene,β-E)是从中药温莪术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抗癌成分,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国家二类抗癌新药。既往的研究资料表明,该药对多种动物及人类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2]。为进一步探讨β-E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透射电镜和TdT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小鼠 凋亡 Β-榄香烯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国内研究进展——第二届全国流行性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龙邦 阎荣 +1 位作者 白雪帆 杨为松 《临床荟萃》 CAS 1991年第2期55-57,共3页
第二届全国流行性出血热(EHF)学术会议于1990年10月28日至10月31日在在陕西西安市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32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484篇,内容涉及EHF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研究及治疗等方面,基... 第二届全国流行性出血热(EHF)学术会议于1990年10月28日至10月31日在在陕西西安市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32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484篇,内容涉及EHF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研究及治疗等方面,基本上反映了国内近几年来EHF的研究近况.其中大会报告29篇,分组交流262篇.现将会议论文的主要的内容综述介绍如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学术会议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龙邦 林勍 +1 位作者 唐永明 王晶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7期582-584,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中p16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64例PLC患者血清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PLC患者血清p16基因甲基化...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中p16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64例PLC患者血清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改变情况,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PLC患者血清p16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为76.6%(49/64),而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肝病组患者血清未检出p16基因甲基化,p16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甲胎蛋白(AFP)、疾病分期及转移状态无明显关系。结论:p16基因检出启动子区域异常甲基化是PLC早期辅助诊断的分子标记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P16基因 DNA甲基化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16和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龙邦 林勍 +1 位作者 唐永明 王晶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16和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改变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64例PLC患者血清p16基因和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PLC患者血清p16基因和DAPK基因甲基...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16和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改变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64例PLC患者血清p16基因和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并分析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PLC患者血清p16基因和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76.6%(49/64)和40.6%(26/64),而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肝部疾病组血清未检出p16基因和DAPK基因甲基化;p16基因和DAPK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HBsAg、分期及转移状态无明显关系,而与AFP有关联。结论p16基因和DAPK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参与了PLC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作为PLC早期辅助诊断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P16基因 DAPK基因 血清DNA甲基化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免疫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龙邦 王彦宏 +1 位作者 黄永成 宋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15,共3页
为阐明流行性出血热(EHF)灭活疫苗的细胞免疫保护性机制,对地鼠肾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增殖,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IFN)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疫苗免疫小鼠脾细胞对ConA及EHF... 为阐明流行性出血热(EHF)灭活疫苗的细胞免疫保护性机制,对地鼠肾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增殖,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IFN)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疫苗免疫小鼠脾细胞对ConA及EHF病毒抗原的刺激指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小鼠。两组小鼠脾细胞在ConA刺激下产生IL-2和IFN,的水平无显著差异,但免疫小鼠受EHF病毒抗原刺激后产生的IL-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只免疫小鼠有9只对病毒抗原的刺激产生IFN反应;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阳转率为93.3%。上述结果对于评价EHF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灭活疫苗 细胞免疫 淋巴细胞
下载PDF
癌性贫血患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龙邦 薛忠 +2 位作者 褚晓源 王靖华 许瑞吉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 研究癌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及其与血红蛋白(Hb)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血清EPO含量,以直线相关分析EPO水平与Hb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癌性贫血患者血清EPO含量为2.62&... 目的 研究癌性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及其与血红蛋白(Hb)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血清EPO含量,以直线相关分析EPO水平与Hb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癌性贫血患者血清EPO含量为2.62±0.95μg/L(n=43),显著高于不伴有贫血的癌症患者(1.70±0.41μg/L,n=39)和正常对照组(1.59±0.69μg/L,n=94)。癌性贫血患者血清 EPO含量与 Hb水平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68293,P<0.01)。结论 癌性贫血患者血清内源性 EPO水平增高,提示对此类患者检测血清 EPO水平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放射免疫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