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期刊收录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陶庆玲 赵晖 +3 位作者 孙瑄 张榴菊 钟佩 曲海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84-68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接受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46例,其中82例收治卒中单元病房(康复组),64例收治普通病房(对照组)。两组患者用药相同,对康复组患者给予规范的早期康复治...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接受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46例,其中82例收治卒中单元病房(康复组),64例收治普通病房(对照组)。两组患者用药相同,对康复组患者给予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措施。发病24h、治疗后21天各按ESS评分1次,发病3个月时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的ESS评分、Barthel指数积分显著较对照组为佳(P<0.01),卒中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结论:急性期康复治疗能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早期康复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陶庆玲 赵晖 许敏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36-338,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动脉或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 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动脉溶栓组、静脉溶栓组和对照组 ,各 2 0例。动脉溶栓组给予rtPA 10~ 2 0mg ,30分钟内恒速动...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动脉或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 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动脉溶栓组、静脉溶栓组和对照组 ,各 2 0例。动脉溶栓组给予rtPA 10~ 2 0mg ,30分钟内恒速动脉注入 ;静脉溶栓组给予rtPA总量 0 7~ 0 8mg/kg,最大剂量 5 0mg。 90分钟内静脉滴入 ;两组次日均用低分子肝素 (速避凝 4 10 0U或法安明 5 0 0 0U) ,每 12小时腹部皮下注射 1次 ,连续 7天 ;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 5 0 0ml加复方丹参 16ml静滴 ,每日 1次 ,连用 8天。采用欧洲卒中量表 (ESS)、Barthel指数 (BI)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两溶栓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均P <0 0 5 ) ,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组之间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动脉溶栓能发现颅内外血管是否存在狭窄 ,通过实施支架成形术消除狭窄 ,预防再次的血栓形成。动脉溶栓组脑实质性出血 1例 ,非症状性脑出血 1例 ;静脉溶栓组和对照组非症状性脑出血各 1例。 3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rtPA用于急性脑梗死 (发病 6小时内 ) ,无论动脉还是静脉溶栓均有效 ,且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疗效观察 安全性 低分子肝素 血栓形成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CTA与DSA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陶庆玲 龚承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8,共3页
摘 要: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临床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患者行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TA对椎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与DSA呈高度相... 摘 要: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临床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患者行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TA对椎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与DSA呈高度相关(r= 0.826,P<0.001),对发育不良、血管扭曲的判断与DSA完全一致,对椎动脉起始端钙化和开口位置的显示优于 DSA。结论 CTA能清晰地显示全程推一基底动脉系统,是诊断椎- 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一项较实用的客观可靠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螺旋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CTA DSA 比较
下载PDF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陶庆玲 赵晖 许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rtPA静脉溶栓 治疗 急性脑梗死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静脉rtPA溶栓治疗脑梗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陶庆玲 赵晖 许敏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4期485-487,共3页
目的 :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 ,爱通立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rtPA组和对照组各 4 0例。rtPA组给予rtPA总量 0 .8mg/kg ,90min内静脉滴入。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 0 ... 目的 :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tPA ,爱通立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rtPA组和对照组各 4 0例。rtPA组给予rtPA总量 0 .8mg/kg ,90min内静脉滴入。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 0 0ml加复方丹参 16ml静滴 ,每日 1次 ,连用 10d。统计两组发生颅内出血的例数 ,依据头颅CT所见将出血转化分为出血性梗死、脑实质性出血 2种类型。用欧洲脑卒中临床神经缺损评分标准 (ESS)和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rtPA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rtPA组发生颅内出血 4例 ,其中出血性梗死 1例 ,脑实质性出血 3例 ,死亡 2例。对照组发生颅内出血 2例 ,均为出血性梗死 ,死亡 1例。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实 ,但脑实质性出血高于对照组 ,主要见于高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脑梗死 安全性 有效性 RTPA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溶栓治疗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陶庆玲 龚承友 《中国临床医学》 2001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 (CTA)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80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提示有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CTA检查 ,其中 2 0例在CTA检查 1周内接受减数血管造影 (DSA)检查。结果 :(1)CTA对椎动脉狭窄程度的... 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 (CTA)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80例经颅多普勒超声提示有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CTA检查 ,其中 2 0例在CTA检查 1周内接受减数血管造影 (DSA)检查。结果 :(1)CTA对椎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价与DSA呈高度相关 (r =0 .837P <0 .0 0 1) ,对发育不良、血管扭曲的判断与DSA完全一致 ,对椎动脉起始端钙化和开口位置的显示优于DSA。 (2 ) 80例 16 0条椎动脉中 ,正常 88条 (5 5 .0 % ) ,粥样硬化性狭窄 2 9条 (18.1% ) ,发育不良性狭窄 2 0条 (12 .5 % ) ,非自然扭曲 18条 (11.3% ) ,扭曲伴狭窄 5条 (3.1% )。另见起始端钙化 7条。结论 :CTA能清晰地显示全程椎基动脉系统 ,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CT血管造影 减数血管造影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椎动脉狭窄 被引量:11
7
作者 陶庆玲 陈芷若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1年第2期94-95,共2页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椎动脉狭窄有密切关系。文章着重介绍了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椎动脉狭窄的方法和准确性 ,并与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螺旋CT血管造影 椎动脉狭窄
下载PDF
200例腔隙性梗死的脑电图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陶庆玲 《临床脑电学杂志》 1999年第1期44-45,共2页
现将我院1987年3月至1997年3月200例经头颅CT确诊的腔隙性梗死(腔梗)患者的脑电图(EEG)改变报告如下,并对其临床意义作一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中,男123例,女77例,年龄48~7... 现将我院1987年3月至1997年3月200例经头颅CT确诊的腔隙性梗死(腔梗)患者的脑电图(EEG)改变报告如下,并对其临床意义作一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中,男123例,女77例,年龄48~78岁,平均634±142岁。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 脑电图 诊断
下载PDF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汽车物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陶庆玲 《汽车测试报告》 2023年第1期16-18,共3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交通规模不断扩大,国家不断落实一些购置汽车的相关补贴政策,汽车成为很多家庭的必备交通工具,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为了实现汽车行业经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交通规模不断扩大,国家不断落实一些购置汽车的相关补贴政策,汽车成为很多家庭的必备交通工具,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为了实现汽车行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需要推进对整个生产体系各项成本的控制工作,特别是要降低汽车物流管理成本,提高汽车物流管理效率。该文从汽车物流方面入手,分析汽车行业物流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问题,并对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汽车物流管理优化措施进行探讨,促进汽车产业与物流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物流管理 汽车物流
下载PDF
同步录像脑电心电监测对老年癫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陶庆玲 赵晖 曲海霞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3年第2期86-88,126,共4页
目的 :探讨同步录像—脑电—心电 (Video-EEG -ECG)监测对老年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6例临床拟诊癫且常规脑电图 (EEG)检查正常的老年患者进行 2 4hVideo -EEG -ECG监测。结果 :确诊为癫者 15例 ,心源性发作 13例 ,短暂脑缺血... 目的 :探讨同步录像—脑电—心电 (Video-EEG -ECG)监测对老年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6例临床拟诊癫且常规脑电图 (EEG)检查正常的老年患者进行 2 4hVideo -EEG -ECG监测。结果 :确诊为癫者 15例 ,心源性发作 13例 ,短暂脑缺血发作 10例 ,假性发作 6例 ,癫伴假性发作 2例。结论 :Video-EEG -ECG监测对老年癫和非癫性发作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癫痫 诊断 同步录像-脑电图-心电图监测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孙瑄 陶庆玲 +1 位作者 缪中荣 张燕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40-342,共3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特点。方法本研究收集了1031例在院脑梗死和TIA患者的DSA资料,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00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DSA显示,1000例患者中有680例存在脑动脉狭窄,累计有1417条血管狭窄。发生部位依...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特点。方法本研究收集了1031例在院脑梗死和TIA患者的DSA资料,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000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DSA显示,1000例患者中有680例存在脑动脉狭窄,累计有1417条血管狭窄。发生部位依次为:大脑中动脉狭窄337条、椎动脉远端及基底动脉狭窄291条、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280条、椎动脉起始段狭窄207条、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115条、大脑前动脉狭窄100条、大脑后动脉狭窄70条。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系统和颈动脉颅外段是最常见的动脉狭窄好发部位。颅内动脉狭窄331例,颅外动脉狭窄134例,颅内外动脉均见狭窄215例。结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仍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最近三年,多发病变、颅外动脉病变检出率明显上升,值得关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可预防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颅内动脉 颅外动脉 狭窄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赵晖 陶庆玲 许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8-1110,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分为动-静脉联合溶栓组(溶栓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溶栓组先按0.6 mg/kg计算静脉rt PA用量,10%静脉... 目的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分为动-静脉联合溶栓组(溶栓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溶栓组先按0.6 mg/kg计算静脉rt PA用量,10%静脉推注,余量在60 min内滴完。随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血管闭塞者,酌情给予rt-PA 5~20 mg超选择接触性溶栓。对照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复方丹参16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8 d。采用欧洲脑卒中神经缺损评分量表(ESS)、Barthel指数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溶栓组患者在溶栓后24 h、21 d ESS评分明显升高(P<0.05)。溶栓组(58.3%)明显高于对照组(25.0%)。结论小剂量rt-PA及时静脉溶栓,延长了治疗时间窗,联合动脉溶栓又提高了血管再通率,促进了临床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剂 脑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输注动脉内 输注静脉内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支架成形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晖 陶庆玲 +1 位作者 孙瑄 张燕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评价支架成形术(SA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配对分为SAA组(n=20)与药物治疗组(n=20)。药物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降压药... 目的评价支架成形术(SA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配对分为SAA组(n=20)与药物治疗组(n=20)。药物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降压药等常规治疗;SAA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高度狭窄或伴不稳定斑块的主干动脉予以球囊扩张和SA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组时、发病后第21天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治疗后第90天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发病后第21天,SAA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AA组与药物治疗组mRS评分为0~1分的患者分别为16例和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药物治疗组有1例患者再发脑梗死,SAA组无复发病例。结论 SAA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支架成形术
下载PDF
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瑄 陶庆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81-1182,共2页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因为人种的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布也有很大的区别。白种人多表现为颅外段的动脉病变.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则是亚洲患者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占患者病因构成的33%~51%。在...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发病机制,因为人种的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布也有很大的区别。白种人多表现为颅外段的动脉病变.而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则是亚洲患者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占患者病因构成的33%~51%。在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颈动脉系统颅内段血管狭窄的检出率很高,有报道达到39.3%,而一半以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有颅内动脉的狭窄。颅内动脉狭窄可导致脑血流减少与狭窄处血栓形成和血栓或斑块脱落性栓塞.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思维迟钝、认知水平下降或头晕、耳鸣、复视、黑朦等慢性缺血性症状,以及TIA与脑梗死等急性缺血发作。所以,针对颅内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脑血管病变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硬化性狭窄 诊断
下载PDF
同步EEG—ECG检查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陶庆玲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癫痫 同步脑电图-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儿的智力结构评估及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瑄 张燕 +2 位作者 陶庆玲 程卫华 艾林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2年第5期351-354,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儿与正常对照儿童智力结构的差异,并且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观察2者白质纤维的差异。方法:CFS患儿27例为CFS组,27例与CFS组基本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被试者首先进行韦氏智力测验(C-WISC)... 目的:研究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儿与正常对照儿童智力结构的差异,并且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观察2者白质纤维的差异。方法:CFS患儿27例为CFS组,27例与CFS组基本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被试者首先进行韦氏智力测验(C-WISC),计算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记忆/不分心(M/C)因子等,其后行DTI扫描,采用基于像素的分析方法比较2组的部分各项异性(FA)值。结果:CFS组FIQ、VIQ和PIQ都在正常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FS组M/C因子低于对照组(P<0.0083)。CFS组右侧胼周额部深部白质(PCF)及左侧视放射(OR)F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CFS患儿存在短时记忆以及注意缺陷,PCF及OR功能缺陷可能与其智力结构缺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儿童 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部分各项异性值
下载PDF
脑动脉狭窄的易患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瑄 陶庆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56-1457,共2页
脑血管狭窄是脑梗死的重要发病机制,国外研究发现大约68%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狭窄,而不同种族的人群脑血管狭窄的好发部位也不尽相同,白种人好发颈动脉颅外段病变,亚洲人以颅内血管病变似乎更多见。本研究通过对... 脑血管狭窄是脑梗死的重要发病机制,国外研究发现大约68%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狭窄,而不同种族的人群脑血管狭窄的好发部位也不尽相同,白种人好发颈动脉颅外段病变,亚洲人以颅内血管病变似乎更多见。本研究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分析脑动脉狭窄的好发部位和易患因素,为临床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脑动脉狭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 易患因素 颅内血管病变 脑血管狭窄 脑梗死患者 脑血管病患者 好发部位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变化与有关因素——阳性诊断标准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茂田 陈芷若 陶庆玲 《临床脑电学杂志》 1999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脑电图(EEG)改变与有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EEG阳性诊断标准对237例脑梗死(CI)和147例腔隙梗死(LI)患者的脑波进行分析,结果:CI组在发病4周内EEG阳性率显著高于1月后(P<0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脑电图(EEG)改变与有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EEG阳性诊断标准对237例脑梗死(CI)和147例腔隙梗死(LI)患者的脑波进行分析,结果:CI组在发病4周内EEG阳性率显著高于1月后(P<001),而LI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CI组阳性率(65%)显著高于LI组(218%,P<001)。EEG阳性与病初意识障碍或精神症状有关,然而EEG阳性率与病变部位或瘫痪程度有关仅见于CI组。结论:阳性诊断标准能反映卒中后EEG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诊断标准 阳性率 脑梗塞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敏 陶庆玲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3年第4期269-270,共2页
对于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大脑后循环血管重建较前循环要困难得多。应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的血管内治疗可增加后循环血流量、降低急性闭塞和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临床治疗方法。文... 对于重度椎基底动脉狭窄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大脑后循环血管重建较前循环要困难得多。应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的血管内治疗可增加后循环血流量、降低急性闭塞和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临床治疗方法。文章详细介绍了椎基底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发展现状、适应证、方法、并发症和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狭窄 血管内治疗 并发症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14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结果分析
20
作者 赵晖 陶庆玲 龚承友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3期330-331,共2页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颅内外动脉狭窄 脑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