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甙对OVX大鼠成骨细胞Smad4 mRNA的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雪原 齐清会 +4 位作者 王沛 倪虹 马信龙 郑伦 郭世绂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甙(icariin)抑制骨质疏松的细胞内信号机制。方法:36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OVX(双侧卵巢切除);OVX-I(OVX并注射icariin);OVX-E(OVX并注射雌二醇)。术后4,6,8周时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并于术后8周时测... 目的:探讨淫羊藿甙(icariin)抑制骨质疏松的细胞内信号机制。方法:36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OVX(双侧卵巢切除);OVX-I(OVX并注射icariin);OVX-E(OVX并注射雌二醇)。术后4,6,8周时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并于术后8周时测体质量,取股骨干分离培养成骨细胞,用RT-PCR检测各组成骨细胞Smad4的mRNA含量。结果:(1)Icariin可以控制OVX大鼠体质量增加。(2)术后4,6周OVX-I和OVX-E组血清ALP值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VX组ALP升高值与其他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8周OVX、OVX-I和OVX-E组血清ALP值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后8周,RT-PCR显示OVX、OVX-I和OVX-E组Smad4的mRNA含量依次增高,以OVX-E组最多。结论:淫羊霍甙可抑制OVX大鼠血清ALP水平的升高,且可能通过提高Smad4mRNA抑制OVX大鼠体质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WISTAR 成骨细胞 卵巢切除术 雌二醇
下载PDF
胚胎脊髓细胞悬液在大鼠损伤脊髓中的突触发育过程 被引量:4
2
作者 雪原 韩中朝 +4 位作者 郭世绂 蔡英林 王沛 赵虬 马信龙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 观察分析胚胎脊髓细胞悬液在损伤脊髓移植区中的突触发育过程。 方法 对 4 2只 Wistar成年大鼠以改良 Allen法 (10 g× 5 cm)打击脊髓 ,3天后将孕 14天 (E14 ) 5只胚胎脊髓细胞悬液 (FSCS) 2 0 μl植入损伤空腔 ,移植后 2、... 目的 观察分析胚胎脊髓细胞悬液在损伤脊髓移植区中的突触发育过程。 方法 对 4 2只 Wistar成年大鼠以改良 Allen法 (10 g× 5 cm)打击脊髓 ,3天后将孕 14天 (E14 ) 5只胚胎脊髓细胞悬液 (FSCS) 2 0 μl植入损伤空腔 ,移植后 2、4、6、8、10和 12周 ,以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移植物成活、分化及其与宿主之间关系。 结果 移植区成神经细胞最先展示了胞质突起 ,随之出现了低电子密度的突触前后膜 ,突触前、后膜电子密度逐渐增高形成良好的致密突起。突触小泡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 ,突触小泡有圆形清亮小泡、椭圆形小泡、颗粒状小泡和扁平小泡 - f型。突触的连接方式由单个的胞体 -树突突触 ,出现多个的胞体 -树突和树突 -树突突触。同时 ,移植成神经细胞、成少突胶质细胞及成星形细胞的细胞器日渐完善 ,细胞功能活跃。血脑屏障也随之出现。移植区可见神经微丝 (NF)、组织胺 (5 - H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胶原纤维酸性蛋白 (GFAP)阳性纤维。 结论 胚胎脊髓细胞悬液在成年大鼠损伤脊髓内可发育为成熟的突触 ,显示了 FSCS与宿主脊髓重建突触方式的信息交换的潜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胚胎脊髓移植 胚胎脊髓细胞悬液 突触 发育过程 免疫组织化学观 组织学
下载PDF
用腰椎X-线片半定量诊断骨质疏松的研究
3
作者 雪原 齐清会 +1 位作者 王沛 刘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369-371,共3页
目的 :验证JOAX -线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的可靠性。方法 :47名女性病人 (年龄65.3±7.2岁 )行腰椎常规X -线检查和第三腰椎正、侧位DEXA骨密度测量。用t检验验证X -线骨质疏松等级间骨密度的差异性 ,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检验X -线... 目的 :验证JOAX -线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的可靠性。方法 :47名女性病人 (年龄65.3±7.2岁 )行腰椎常规X -线检查和第三腰椎正、侧位DEXA骨密度测量。用t检验验证X -线骨质疏松等级间骨密度的差异性 ,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检验X -线骨质疏松等级与骨密度值的相关性。结果 :X -线骨质疏松等级间骨密度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X -线骨质疏松等级与第三腰椎侧位骨密度值之间相关性最高 (r=0.714)。结论 :通过腰椎X -线片按照JOA标准划分骨质疏松等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X-线 诊断 双能X-线吸收法
下载PDF
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福良 郑道明 +6 位作者 时宇博 王云国 倪东馗 李立军 姜竹岩 海米提·阿布都艾尼 雪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17-1822,共6页
背景:胸腰段爆裂骨折发病率较高,后路单纯撑开技术在维持椎体高度、降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不甚满意,因此试图探索更佳治疗方案。目的:探讨采用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78例胸腰段椎体... 背景:胸腰段爆裂骨折发病率较高,后路单纯撑开技术在维持椎体高度、降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不甚满意,因此试图探索更佳治疗方案。目的:探讨采用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78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均采用后路手术,伤后至手术时间4-14 d,平均7.8 d。随机分为2组,单纯撑开组38例行单纯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固定,反弓折顶植骨组40例行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技术结合椎弓根植骨固定。2组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比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目测类比评分、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获得10-22个月随访;②单纯撑开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反弓折顶植骨组(P<0.01);③2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反弓折顶植骨组优于单纯撑开组;④2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反弓折顶植骨组优于单纯撑开组;⑤术后2组均未发生深部感染,反弓折顶植骨组未发生内固定失败、椎体高度过度丢失等并发症;单纯撑开组发生内固定失败螺钉拔出3例,钛棒断裂2例,椎体高度明显丢失10例;⑥提示与单纯撑开复位固定相比,后路钉棒反弓折顶植骨并伤椎置钉固定可形成伤椎压缩中心骨性支撑,重建前、中柱高度方面疗效确切,具有力学强度高、椎体高度维持好、骨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将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反弓折顶 经椎弓根植骨 椎弓根钉 固定 骨折愈合 COBB角
下载PDF
智能三维磁场强度测量仪的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雪原 石晓晶 崔艳丽 《电子测量技术》 2012年第2期17-19,58,共4页
针对近年来电磁研究的空间性发展的需求,提出一种采用三维传感器探头测量动态磁场强度的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三维磁场测量仪。设计采用基于霍尔传感器的探头检测3个方向的磁场强度,通过单片机和FPGA控制数据采集与存储... 针对近年来电磁研究的空间性发展的需求,提出一种采用三维传感器探头测量动态磁场强度的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三维磁场测量仪。设计采用基于霍尔传感器的探头检测3个方向的磁场强度,通过单片机和FPGA控制数据采集与存储、计算并由LCD实时显示三维磁场峰值,再由USB通讯接口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采用Labwindows/CVI软件开发平台设计的程序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并绘制三维磁场时域波形图。测试结果表明,该仪器各功能均已基本实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传感器 三维磁场 单片机 LABWINDOWS/CVI
下载PDF
经根黄通道减压手术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9
6
作者 赵莹 史念珂 +6 位作者 雪原 宗雅琪 林威 孙超 裴博 王沛 冯世庆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3-598,共6页
目的:探讨经根黄通道减压手术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2年9月采用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法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31~73岁,平均51.9岁。连续两节... 目的:探讨经根黄通道减压手术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2年9月采用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法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31~73岁,平均51.9岁。连续两节段骨化减压41例,连续三节段骨化减压10例,连续四节段骨化减压4例,连续五节段骨化减压1例。共减压133个骨化节段,其中CT分型45个为单侧型骨化,34个为双侧型骨化,54个为连接型骨化。CT仿真内窥镜观察所有减压的骨化节段中共有上、下根黄通道各221个,其中单侧型骨化节段有上、下根黄通道各1个,双侧型和连接型有上、下根黄通道各2个。术前和术后2d、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7±0.8h,术中出血量260±120ml。51例术后症状立即缓解;5例发生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所有病例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蛛网膜下腔感染、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3~38个月,平均23.2个月。术后2d、1个月、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JOA评分分别为6.37±2.89、8.73±1.58、9.45±1.03、9.67±1.07分,与术前评分5.14±1.59分比较,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为50%~100%,平均(75.24±18.01)%;疗效为优38例,良13例,可5例,优良率为91.07%。结论:经根黄通道减压手术是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可行、有效、相对安全和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连续型 根黄通道 手术
下载PDF
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胸椎上关节突及骨化黄韧带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华健 雪原 +3 位作者 王沛 马信龙 赵晓涛 李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69-672,共4页
目的:探讨经根黄通道应用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胸椎上关节突及骨化黄韧带法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患者90例,男58例,女32例;年龄32~79岁,平均54.2岁。患者术前主... 目的:探讨经根黄通道应用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胸椎上关节突及骨化黄韧带法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患者90例,男58例,女32例;年龄32~79岁,平均54.2岁。患者术前主要存在感觉障碍和下肢疼痛、麻木83例,束带感69例,括约肌功能障碍53例。以CT仿真内窥镜及三维同步定位像观察椎管内的骨化黄韧带及其毗邻关系结构。采用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胸椎上关节突及骨化黄韧带。用JOA括约肌功能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运动功能恢复率评估疗效。结果:CT三维重建下,90例患者均见根黄通道的存在。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2.7±0.8h,出血量260±120ml。85例术后症状立即缓解,无术后加重期。5例发生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病例随访13~38个月,平均23.2个月。83例感觉障碍及下肢麻木疼痛者完全恢复66例,部分恢复17例。69例束带感者恢复67例。术后括约肌功能JOA评分为2.55±0.34分,与术前(2.27±0.54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运动JOA评分为3.68±0.43分,与术前(1.53±0.86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恢复率平均为86.48%。疗效优良率为95.56%。结论: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胸椎上关节突及骨化黄韧带减压充分、相对安全和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黄韧带 骨化 根黄通道 治疗
下载PDF
基于声信号处理的骨铣削状态监测 被引量:8
8
作者 代煜 雪原 张建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9-23,共5页
考虑声信号能提供关于切削刀具及组织接触状态信息,通过采集、分析在椎板切除术中产生的声信号实现铣削状态监测。建立微分方程描述椎板受切削力作用的受迫振动,证明振幅随骨厚度减少而增大。利用离散小波变换从采集的声压信号中提取主... 考虑声信号能提供关于切削刀具及组织接触状态信息,通过采集、分析在椎板切除术中产生的声信号实现铣削状态监测。建立微分方程描述椎板受切削力作用的受迫振动,证明振幅随骨厚度减少而增大。利用离散小波变换从采集的声压信号中提取主轴频率整数次谐波分量,通过计算特殊尺度的小波能量积判断铣削状态。用所提状态监测方法对猪脊柱进行铣削实验,并获得验证。结果表明,椎板将要被穿透时小波能量积会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机器人 铣削状态监测 声信号处理 小波变换
下载PDF
医用硫酸钙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硕 马剑雄 +4 位作者 马信龙 杜育任 雪原 黄洪超 张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299-2302,共4页
目的观察医用硫酸钙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早期临床X线表现,评价其应用特点。方法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医用硫酸钙治疗创伤性骨折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0~71岁,平均41.6岁。术后即刻、1、2、4、6、8周、3、6个月依X线片计算医用硫酸钙降... 目的观察医用硫酸钙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早期临床X线表现,评价其应用特点。方法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医用硫酸钙治疗创伤性骨折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0~71岁,平均41.6岁。术后即刻、1、2、4、6、8周、3、6个月依X线片计算医用硫酸钙降解率。结果术后1周,约69%残留;2周,约53%残留;4周,约26%残留;6周,约7%残留;8周,未见明确显影。骨痂初现时间为3~9周,平均(6.5±1.6)周,骨折影像学愈合时间为8~24周,平均(15.0±5.2)周,未见骨折不愈合。1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例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伤口分别在术后7、10 d出现暗红色黏稠液体,后者后外侧伤口细菌培养为溶血性葡萄球菌。结论在创伤性骨折治疗中,医用硫酸钙降解速度较快,应用于表浅部位须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医用硫酸钙 骨移植替代物 人工骨
下载PDF
金天格辅助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德强 贾世孔 +1 位作者 雪原 王泓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01-1503,共3页
目的评价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术后使用金天格胶囊辅助健骨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金天格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对照组单独采用阿仑膦酸钠口服,连... 目的评价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术后使用金天格胶囊辅助健骨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金天格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对照组单独采用阿仑膦酸钠口服,连续观察12个月;评价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情况和髋部骨密度(BMD)变化,随访复查X光平片、CT评定骨折愈合情况。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方法对患者治疗后3、6个月疼痛疗效进行评估,并在治疗后6、12个月测量髋部骨密度(BMD),在术后3、6个月评定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髋部BMD值存在差异(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骨折愈合率(97.4%)高于对照组(94.5%),P<0.05。结论联合应用金天格胶囊能显著改善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术后疼痛,增加髋部BMD值,改善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金天格胶囊 老年人 骨质疏松
下载PDF
我国高龄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经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嵬 雪原 +2 位作者 赵宏 李彤 王沛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比较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CBM、VIP及CNKI,收集所有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比较治疗高龄(≥70岁)不稳定...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比较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CBM、VIP及CNKI,收集所有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比较治疗高龄(≥70岁)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利用RevMan4.2.10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99篇,最终纳入10个RCT,共7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关节置换术较内固定术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术后输血总量少,内科及内植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卧床时间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末次随访关节功能评价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作为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之一,但不能代替内固定治疗。该研究仍需长期、同质、大量样本进行观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高龄 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META分析
下载PDF
肾上腺功能低下及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大鼠骨组织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史念珂 雪原 马中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内分泌环的调控影响骨质变化理论基础,建立肾上腺功能低下动物模型,研究肾上腺功能低下及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骨组织的影响。方法使用SD大鼠进行肾上腺次全切除手术,建立肾上腺功能低下动物模型。给予动... 目的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内分泌环的调控影响骨质变化理论基础,建立肾上腺功能低下动物模型,研究肾上腺功能低下及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骨组织的影响。方法使用SD大鼠进行肾上腺次全切除手术,建立肾上腺功能低下动物模型。给予动物模型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研究其对骨组织的影响。结果手术后大鼠出现了肾上腺功能低下状态。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后检测指标显示恢复性变化,大剂量激素治疗无明显改善。股骨生物力学实验提示骨力学综合能力指标下降。结论①肾上腺功能变化伴有骨代谢改变,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变化先于骨生物力学;②利用肾上腺次全切除后给予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可以造成骨质疏松;③糖皮质激素具有双重作用,小剂量激素替代治疗有助于修复骨质的损伤,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骨质有损伤或加重损伤的作用;④肾上腺功能低下性骨质疏松生物力学变化是力学综合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功能低下性骨质疏松 大鼠 模型 股骨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建华 雪原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9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 TEN)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肱骨干骨折患者66例,随机分为TEN组36例、对照组30例。 TEN组行TEN内固定,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比较两组骨折平愈合时间,肩、肘关节功能等。... 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 TEN)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肱骨干骨折患者66例,随机分为TEN组36例、对照组30例。 TEN组行TEN内固定,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比较两组骨折平愈合时间,肩、肘关节功能等。结果随访12~24个月,TEN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2个月,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4%,无畸形愈合;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3.3%,畸形愈合9例。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P>0.05,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和畸形愈合率比较P均<0.05。结论 TEN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干骨折骨折愈合快,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肱骨干 弹性髓内钉 小夹板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腰椎转移癌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世庆 雪原 +5 位作者 孙景城 刘涛 郑永发 马信龙 王沛 郭世绂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转移癌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35例腰椎转移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分析其临床表现、入院诊断(外院诊断及门诊诊断)、影像学检查、以及术后病理诊断,探讨误诊原因。结果35例腰椎转移癌患... 目的探讨腰椎转移癌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35例腰椎转移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分析其临床表现、入院诊断(外院诊断及门诊诊断)、影像学检查、以及术后病理诊断,探讨误诊原因。结果35例腰椎转移癌患者误诊6例,误诊率为17.14%。结论在脊柱转移癌的诊断中应正确认识影像学检查的作用,将临床、病理、影像三者有机结合,以降低临床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癌 脊柱 误诊
下载PDF
雄性大鼠肾上腺大部切除后骨质疏松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史念珂 雪原 周慧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雄性大鼠骨质疏松的骨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基于切除肾上腺雄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其股骨生物力学指标。结果骨质疏松大鼠弯曲弹性模量、弯曲刚性系数及最大弯曲应力降低,弯曲韧性系数雄性大鼠升高。结论骨质疏松雄性大鼠骨质... 目的研究雄性大鼠骨质疏松的骨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基于切除肾上腺雄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其股骨生物力学指标。结果骨质疏松大鼠弯曲弹性模量、弯曲刚性系数及最大弯曲应力降低,弯曲韧性系数雄性大鼠升高。结论骨质疏松雄性大鼠骨质综合生物力学水平降低,骨质抗应力性能降低,骨质韧性损失慢于或小于抗应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大鼠 肾上腺切除 骨质疏松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脊柱振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代煜 张建勋 雪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1-465,共5页
为了研究切削过程中脊柱的振动特征,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皮质骨、脊髓和棘间韧带的振动幅度。出现切削过程引起的受迫振动时,由于脊髓、韧带等生物软组织表现为粘弹性,其作用相当于被动隔振体。应用离散小波变换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为了研究切削过程中脊柱的振动特征,利用激光位移传感器测量皮质骨、脊髓和棘间韧带的振动幅度。出现切削过程引起的受迫振动时,由于脊髓、韧带等生物软组织表现为粘弹性,其作用相当于被动隔振体。应用离散小波变换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分解,通过比较不同尺度上小波能量分布来区别脊柱中的硬组织和软组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辨识出皮质骨、脊髓和棘间韧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振动 小波变换 特征分类
下载PDF
不同性别的大鼠骨质疏松形态计量学和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念珂 雪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723-72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力学特性。方法基于切除卵巢雌性大鼠和切除肾上腺雄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不同性别大鼠骨形态计量学和生物力学的测量结果。结果骨形态计量学提示,骨小梁厚度(Tb.Th)、平均骨小梁接点数(Tb.N)、相...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力学特性。方法基于切除卵巢雌性大鼠和切除肾上腺雄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不同性别大鼠骨形态计量学和生物力学的测量结果。结果骨形态计量学提示,骨小梁厚度(Tb.Th)、平均骨小梁接点数(Tb.N)、相对类骨质体积(OV/BV)雌性大鼠低于雄性;四环素单标记面(sLS/BS)雌性大鼠高于雄性大鼠。生物力学指标提示,骨质疏松大鼠弯曲弹性模量、弯曲刚性系数低于正常;最大弯曲应力低于正常,且雌性低于雄性大鼠。弯曲韧性系数雄性大鼠高于正常,雌性大鼠低于正常。结论骨质疏松雌性大鼠骨小梁形态结构弱于雄性。骨质疏松大鼠抗应力强度减弱,骨韧性度雌性大鼠弱于雄性。因此,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的骨质力学状态弱于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形态计量学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股骨头的力学测定:实验与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阮文东 雪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3期8113-8116,共4页
背景:了解松质骨的力学特性是骨重建、骨再造研究以及人工关节假体设计的重要前提。以往对松质骨压缩强度与弹性模量的认识远远不够,近年来对松质骨扭转、拉伸、剪切、冲击等力学性质的研究发展迅速,并应用于对股骨头生物力学的研究,从... 背景:了解松质骨的力学特性是骨重建、骨再造研究以及人工关节假体设计的重要前提。以往对松质骨压缩强度与弹性模量的认识远远不够,近年来对松质骨扭转、拉伸、剪切、冲击等力学性质的研究发展迅速,并应用于对股骨头生物力学的研究,从而对股骨头坏死的原因、病理及治疗起指导作用。目的:复习相关文献,对股骨头生物力学研究的各种方法进展、意义及特点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09 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有关股骨头生物力学的实验,英文检索词为"bone biomechanics,Mechanical testing of femoral head,biomechanics of hip,femoral head necrosis",中文检索词为"骨生物力学,股骨头力学测试,髋关节生物力学,股骨头坏死"。检索文献量总计107篇,排除重复性研究,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共保留其中的32篇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通过总结发现近年来对股骨头生物力学性质的认识发展迅速,方法从宏观逐渐扩展到到微观。虽然对股骨头力学测试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为进一步股骨头坏死的生物力学因素研究奠定了基础,但要完全了解股骨头生物力学性质,探究并证实股骨头生物力学环境改变对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的创新理论与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物力学 股骨头 力学测试 骨材料力学 蠕变 股骨头负重区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椎弓根穿刺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成亮 雪原 +3 位作者 马信龙 王硕 刘巍 郭世绂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弓根安全穿刺技术要点,为机器人辅助椎弓根穿刺手术提供技术参照。方法:按照设计穿刺路径、核实穿刺路径、刺入椎弓根、进入病变部位和诊治操作五步程序进行经皮椎弓根穿刺操作。51例患者均为椎体骨破坏。其中,...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椎弓根安全穿刺技术要点,为机器人辅助椎弓根穿刺手术提供技术参照。方法:按照设计穿刺路径、核实穿刺路径、刺入椎弓根、进入病变部位和诊治操作五步程序进行经皮椎弓根穿刺操作。51例患者均为椎体骨破坏。其中,颈椎1例,腰椎3例,胸椎47例。椎弓根完整32例,椎弓根已破坏19例。术前出现脊髓压迫症状15例,腰神经根压迫症状1例。结果:穿刺成功率96.1%,平均手术时间(22±5)min。其中诊断为正常退变骨组织5例;脊髓化脓性感染2例;尤文氏肉瘤1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原发性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脊柱结核6例;转移性腺癌21例;肺癌转移5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病理诊断阴性2例。全部无出血、感染、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椎弓根穿刺操作是安全、快速、易行的,而且诊断正确率较高,可为CT引导的机器人辅助椎弓根穿刺手术提供技术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穿刺 椎弓根
下载PDF
雪旺细胞悬液植入成鼠正常脊髓
20
作者 赵虬 郭世绂 +2 位作者 王沛 金宇 雪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了解雪旺细胞(SC)促进脊髓受损轴索再生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各10只,实验组将自成鼠坐骨神经培养获取的雪旺细胞悬液(SCS)采用显微注射植入成鼠正常胸段(T7)脊髓,对照组以相同量... 目的:了解雪旺细胞(SC)促进脊髓受损轴索再生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各10只,实验组将自成鼠坐骨神经培养获取的雪旺细胞悬液(SCS)采用显微注射植入成鼠正常胸段(T7)脊髓,对照组以相同量的Dulbecco改良细胞培养液(DMEM)植入。移植术后2周、6周通过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观察移植物的存活及促进轴索再生能力。结果:实验组宿主中SC形态正常,束状排列,轴索可长入移植物中。束状排列的SC间有髓鞘碱性蛋白(MBP)阳性纤维存在,相伴随的SC胞质亦呈MBP阳性。对照组无再生轴索长入。结论:SC植入成鼠正常脊髓后,与宿主融合好,可存活,促进宿主再生轴索越过宿主-移植物交界面长入移植物,并形成髓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悬液 脊髓损伤 轴索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