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体美学”的理论源流及其方法论启示——饶曙光教授访谈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婧 饶曙光 《海峡人文学刊》 2022年第2期88-96,158,共10页
饶曙光提出“中国电影学派的共同体美学”,“回到电影本身的共同体叙事”,“立足于我者思维基础上的他者思维”,这三个论点可谓对当前我国电影和电影史问题的重要参考。而就此问题的展开和历史溯源,更有助于电影学从观念上认识历史与当... 饶曙光提出“中国电影学派的共同体美学”,“回到电影本身的共同体叙事”,“立足于我者思维基础上的他者思维”,这三个论点可谓对当前我国电影和电影史问题的重要参考。而就此问题的展开和历史溯源,更有助于电影学从观念上认识历史与当下现实的连续性和逻辑依据,从而阐明电影研究理论与方法论的实质意义。据此,本文以饶曙光的“共同体美学”为思考理路,探讨其方法论为电影学研究之用的价值。在“新文科”视野下,电影学研究建立更广阔的理论视域,致力于创新与发展,亟需新的方法论作为参照和指导,这是本文论及“启示”的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实践 共同体美学 方法论
下载PDF
笃行治史 前瞻影业——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访谈
2
作者 饶曙光 尹鹏飞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共5页
本文访谈主要谈及他的电影研究思维方法及对当前电影产业的前瞻性思考。身兼重任的他不仅依旧保持旺盛的学术研究精力,不遗余力进行《中国电影通史》编纂工作,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创新,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保持密切关注,并提出建设性思... 本文访谈主要谈及他的电影研究思维方法及对当前电影产业的前瞻性思考。身兼重任的他不仅依旧保持旺盛的学术研究精力,不遗余力进行《中国电影通史》编纂工作,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践创新,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保持密切关注,并提出建设性思路。其严谨的治史态度和犀利的前瞻观点相信能给我们以启发和深思。尹鹏飞:饶老师好,感谢您抽空接受访谈。今天的访谈主要想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您的学术历程和治史思想,二是您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前瞻思考。您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治史 电影史 电影研究 编纂工作 学术历程 学术研究 好莱坞电影 电影市场 老师好
原文传递
饶曙光:电视剧创作的两个努力方向 被引量:1
3
作者 冷成琳 饶曙光 《中国广播影视》 2021年第3期65-66,共2页
"观众对电视剧的信任程度,决定了电视剧发展的空间。"1月22日,广电总局发布"2020中国电视剧选集",《装台》《隐秘而伟大》《三叉戟》《三十而已》《安家》《在一起》《大江大河2》《猎狐》《以家人之名》《石头开... "观众对电视剧的信任程度,决定了电视剧发展的空间。"1月22日,广电总局发布"2020中国电视剧选集",《装台》《隐秘而伟大》《三叉戟》《三十而已》《安家》《在一起》《大江大河2》《猎狐》《以家人之名》《石头开花》《大秦赋》《清平乐》《什刹海》《幸福里的故事》《最美的乡村》《创业年代》等20部剧目入选。这些作品中,有抗疫、脱贫攻坚、抗美援朝等围绕主题主线的创作,也有2020年兴起的时代报告剧、单元剧等新形式,勾勒出这一年电视剧行业的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创作 电视剧行业 隐秘而伟大 信任程度 脱贫攻坚 主题主线 单元剧 抗美援朝
原文传递
中国自主电影知识体系建设的挑战与愿景——对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平台CCKS的讨论及其延展
4
作者 李道新 侯光明 +5 位作者 饶曙光 丁亚平 吴冠平 陈刚 李镇 赵丽芳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10期55-65,I0002,共12页
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正在展开的重大命题,而中国自主电影知识体系的建设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跟文学、艺术以及美术、音乐等领域知识体系建设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电影知识体... 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正在展开的重大命题,而中国自主电影知识体系的建设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跟文学、艺术以及美术、音乐等领域知识体系建设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建设,在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绩,这其中,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平台(Chinese Cinema Knowledge System,简称CCKS)的建设就是一个有力抓手,也是中国自主电影知识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典型个案。2024年7月7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平台邀请李道新、侯光明、饶曙光、丁亚平、吴冠平、陈刚、李镇、赵丽芳等专家学者,就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愿景等,进行了颇有针对性的对话交流,以期把对中国电影知识体系建设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平台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对话交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CCK 典型个案 取得的成绩 加快推进
下载PDF
“共同体美学”的再讨论与再辨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饶曙光 李明昱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自“共同体美学”提出以来,对其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共同体”的建构、将“共同体美学”作为方法、“共同体美学”自身内涵和外延等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也显示出当下“共同体美学”存在基本理论和理念不清不明、应用思路有待于进一... 自“共同体美学”提出以来,对其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共同体”的建构、将“共同体美学”作为方法、“共同体美学”自身内涵和外延等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也显示出当下“共同体美学”存在基本理论和理念不清不明、应用思路有待于进一步拓展、理论信任亟待加强、现实应用性需要再明确等问题。今天再讨论“共同体美学”,首先要明晰其基本理论和核心关键词,同时也要意识到,“共同体美学”既是中国学者从中国电影实际出发提出的原生性理论,也是有效推动中国电影实践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体美学” 实践性 开放包容 融通性
下载PDF
想象藏地的方法:以国产藏地电影叙事为研究中心
6
作者 贾学妮 王芳 饶曙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5-49,共5页
国产藏地电影基于不同的想象主体与话语机制,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叙事模式。在国家意志的时代表征中,产生了解放叙事、英模叙事、共同体叙事三种主要叙事模式;商业电影在对藏地的浪漫想象与利益驱动下,形成了乌托邦叙事,塑造了具有创伤特... 国产藏地电影基于不同的想象主体与话语机制,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叙事模式。在国家意志的时代表征中,产生了解放叙事、英模叙事、共同体叙事三种主要叙事模式;商业电影在对藏地的浪漫想象与利益驱动下,形成了乌托邦叙事,塑造了具有创伤特征的“外来者”与符合藏族刻板印象的“守望者”形象以及香格里拉景观等创作模式;具有民族身份的“藏地电影新浪潮”进入到文化内部,通过日常生活叙事讲述具有日常性与真实性的藏地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地电影 共同体叙事 乌托邦叙事 日常叙事
下载PDF
西部电影与共同体美学
7
作者 李明昱 饶曙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在当下,为推动西部电影高质量发展,良好的话题度是助力,地域性是武器,打造西部系列电影以及西部标识和品牌是方法,西部电影品牌资产管理是手段,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具备共同体思维。不过,西部电影要形成的共同体,并非一个一体化的共同体,... 在当下,为推动西部电影高质量发展,良好的话题度是助力,地域性是武器,打造西部系列电影以及西部标识和品牌是方法,西部电影品牌资产管理是手段,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具备共同体思维。不过,西部电影要形成的共同体,并非一个一体化的共同体,而是充分包容地域化、差异化、多样化,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的富有张力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电影 话题度 品牌 共同体美学
下载PDF
论电影共同体美学的量变前提与质变结果
8
作者 吴碧宇 张莉 饶曙光 《艺苑》 2023年第1期13-18,共6页
中国电影长期缺失原生性理论,以及中国电影叙事中的地域隔阂、大众隔阂和文化隔阂等现状催生了电影共同体美学的诞生。作为中国电影原生性方法论,学界从理论探索和理论应用两个维度对电影共同体美学展开了探究,已经初步形成了电影共同... 中国电影长期缺失原生性理论,以及中国电影叙事中的地域隔阂、大众隔阂和文化隔阂等现状催生了电影共同体美学的诞生。作为中国电影原生性方法论,学界从理论探索和理论应用两个维度对电影共同体美学展开了探究,已经初步形成了电影共同体美学的理论图谱。该理论对中国电影叙事、电影市场和电影产业、中国电影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等研究领域有指导意义。本理论的倡导者饶曙光在推广和传播电影共同体美学的过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共同体美学 量变前提 质变结果 饶曙光
下载PDF
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 被引量:32
9
作者 饶曙光 邵奇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9-126,共8页
讨论中国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市场,一个绝对无法回避的话题就是好莱坞电影。不管我们愿意与否,好莱坞电影无论是对中国电影创作,还是中国电影市场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事实上,上海早在20年代早期已经是好莱坞电影的天下,除开短暂... 讨论中国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市场,一个绝对无法回避的话题就是好莱坞电影。不管我们愿意与否,好莱坞电影无论是对中国电影创作,还是中国电影市场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事实上,上海早在20年代早期已经是好莱坞电影的天下,除开短暂的二次世界大战之外,到了战后又重新占据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这种情况在当时就遭到了中国电影工作者的强烈批评和反对。新中国成立之后,电影界在新中国既定方针的指导下,有意识和有步骤地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除好莱坞电影的运动。令人吃惊的是,这场对其后中国电影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的运动竟然被包括电影史学家在内的人有意无意地遗忘了。本文将借助于电影史料对这场新中国电影的第一场运动即清除好莱坞电影的运动做出重新梳理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 新中国电影《大众电影》《影迷传》苏联电影 袁牧之与“电影村” 以好莱坞对抗好莱坞
下载PDF
中小成本电影的困境与策略--以现实题材影片为例 被引量:22
10
作者 饶曙光 毕晓瑜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3,共5页
中小成本电影产量和票房之间的巨大落差,是我国电影市场畸态型构的一个重要表征。本文从现实题材电影切入,分析中小成本电影面临的困境,认为应当从"类型化"、"喜剧性"、"本土/民族特征"三方面寻求突破,... 中小成本电影产量和票房之间的巨大落差,是我国电影市场畸态型构的一个重要表征。本文从现实题材电影切入,分析中小成本电影面临的困境,认为应当从"类型化"、"喜剧性"、"本土/民族特征"三方面寻求突破,并建议细分观众群体、创建不同类型电影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成本影片 现实题材 类型化 喜剧性 本土/民族特征
下载PDF
2003年以来的中国电影产业流变与市场走向 被引量:13
11
作者 饶曙光 李国聪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4,共25页
自2003年中国电影启动全面产业化改革以来,在产业化与市场化的推进下,多元资本力量战略性介入电影领域;电影企业纷纷进入资本市场,通过市场重组、上市融资及资源整合,以求做大做强电影市场。电影产品趋向丰富多元,创作主体完成新老更替... 自2003年中国电影启动全面产业化改革以来,在产业化与市场化的推进下,多元资本力量战略性介入电影领域;电影企业纷纷进入资本市场,通过市场重组、上市融资及资源整合,以求做大做强电影市场。电影产品趋向丰富多元,创作主体完成新老更替,新力量与新势力朝气蓬勃、蓄势待发;以"提升竞争力"为导向的发行领域市场集中度不断增强,新媒体营销社交化、数据化更趋明显;主流院线基本实现数字化放映,影院建设走向多厅化、商圈化,高格式银幕不断增多;终端市场持续扩张至四五线城市,档期意识趋向成熟,多窗口建设仍在探索路上。这十几年来,"大电影产业"范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机制、市场结构交相辉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并开始将视角转向海外市场,谋求更大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2003 中国电影产业 电影产品 海外市场 国际影响力
下载PDF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念·策略·战略 被引量:51
12
作者 饶曙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1,共8页
研究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首先要厘清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概念,不可以把少数民族身份(不管是"血缘身份"还是"文化身份)"作为判断和衡量少数民族电影的前提。尽管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是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黄金年代,但... 研究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首先要厘清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概念,不可以把少数民族身份(不管是"血缘身份"还是"文化身份)"作为判断和衡量少数民族电影的前提。尽管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是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黄金年代,但大多数电影是"汉族视角",流露出某种先天的审美偏见。在创作实践中,对少数民族生活的表现有"外视角"和"内视角"。"外视角"指立足于民族社会外部更大的参照系中观察民族生活,在对民族生活做"跨文化"的观察、理解基础上,客观、典型化地描绘民族生活。"内视角"是站在时代发展要求的高度和民族自身立场上观察外部世界,表明民族自身的思考和经历。无论是采取"外视角"还是"内视角",都有可能创作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精品力作。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要想得到又好又快、可持续的发展,从创作和生产两方面都必须树立科学的理念、科学的发展思路和有效措施。要按照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方式组织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与生产,尽快实现自身的市场化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需要建立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上的政策安排,需要政府"有形的手"向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伸出"援手",在体制、融资和税收等方面实行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建议国家每年从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拿出专门资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中拿出配套资金,作为固定的资金投入,扶持和保证少数民族电影的创作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电影 文化身份 “外视角” “内视角” 市场化生存 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下载PDF
中国电影的类型化策略 被引量:57
13
作者 饶曙光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0,共7页
类型电影及其问题的相关讨论是一个突出而持续的热点。但是,无论是类型电影的基本理论问题,还是类型电影的应用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类型电影概念引进到中国后,已经在中国电影特殊的语境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是电... 类型电影及其问题的相关讨论是一个突出而持续的热点。但是,无论是类型电影的基本理论问题,还是类型电影的应用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事实上,类型电影概念引进到中国后,已经在中国电影特殊的语境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是电影体制和机制,而且也包括电影观念、创作态度等等,以及上述因素形成的“合力”制约了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因此,也只有电影体制和机制、电影观念、创作态度得到有效的转变,中国类型电影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推进的电影产业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产业化,所以必须注重本土经验和本土意识,从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实践中研究类型电影及其经验,把当下中国电影创作类型化经验及其未来发展前景放在第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电影 好莱坞电影 反类型 电影体制和机制 中国特色的电影产业化
下载PDF
感染的力量--文化软实力与电影 被引量:28
14
作者 饶曙光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1,共7页
"软实力"(Soft Power)也叫软力量。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 "软实力"(Soft Power)也叫软力量。约瑟夫·奈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有三个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非强制性,即通过吸引、感召、同化等获得客体的认同感、亲近感、归属感。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电影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战略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当下,我们的主流电影传播主流文化价值的能力存在着诸多不足,也就难以有效提升电影自身的软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主流文化价值的有效传播是当下电影创作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世纪 文化产业 软实力与硬实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主流文化价值 感染力 有效传播
下载PDF
中国电影产业化:历史、现在及其未来——2004年的观察 被引量:16
15
作者 饶曙光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34,共9页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市场 《玉观音》 《无间道3》 影片 纪录 《手机》 开端 完美 夸张
下载PDF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题材电影流变及其发展策略 被引量:22
16
作者 饶曙光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22,共6页
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农村题材电影,就其自身创作和所引发的社会反响来讲,经历了一个开始时的高潮,其间陷入沉寂,而后又声音渐起的状态。上世纪末和进入新世纪后,农村题材电影创作虽然总体上不如上世纪80年代初那么辉煌,但也不断有精... 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农村题材电影,就其自身创作和所引发的社会反响来讲,经历了一个开始时的高潮,其间陷入沉寂,而后又声音渐起的状态。上世纪末和进入新世纪后,农村题材电影创作虽然总体上不如上世纪80年代初那么辉煌,但也不断有精品力作出现,并且呈现出了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市场化、全球化的当下,农村题材电影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在银幕上"复活"农民自己的声音,并选择有效的发展战略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村题材电影 创作流变 发展策略 农村文化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当下国产类型电影创作的结构性发展特征及其前景 被引量:20
17
作者 饶曙光 鲜佳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0-59,132-133,共10页
上世纪80年代"类型电影"概念引进,到电影产业化改革走到十年拐点,国产电影面临中美"新协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主要考察了近年中国的主要电影类型及类型经验,归纳了类型融合及新类型探索趋势,并指出未来中国类... 上世纪80年代"类型电影"概念引进,到电影产业化改革走到十年拐点,国产电影面临中美"新协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主要考察了近年中国的主要电影类型及类型经验,归纳了类型融合及新类型探索趋势,并指出未来中国类型电影发展的蓝图应从三方面入手,即决策系统内清醒地看待创作机制转变、明星及品牌策略,加强内部合作;技术系统内要重视人才培养,并从宏观着眼,规避高技术、高投入带来的高风险;叙事系统内要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型化、工业化体系下认真研究电影和观众的关系,创造性地发展具有本土性、传统性、当下性、传承性的国产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电影 发展特征 类型融合 类型探索 发展前景
下载PDF
华语大片与中国电影工业 被引量:11
18
作者 饶曙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69,共10页
大陆华语电影,尤其是华语大片存在的种种问题,都与中国电影工业的结构不合理分不开。而中国电影工业的结构不合理,则与中国电影人对中国电影工业的认识,以及决定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乃至产业化政策分不开。因此,从电影工业角... 大陆华语电影,尤其是华语大片存在的种种问题,都与中国电影工业的结构不合理分不开。而中国电影工业的结构不合理,则与中国电影人对中国电影工业的认识,以及决定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乃至产业化政策分不开。因此,从电影工业角度重新梳理、阐释中国电影的发展,是摆在当今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界的一个极其迫切的课题。通过从新中国电影事业体制与电影工业布局、新时期与中国电影工业、电影机制改革与中国电影工业、电影产业化推进与中国电影工业的变化、华语大片与中国电影工业、中国特色电影产业化与中国电影工业等方面梳理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变化,可以总结相关历史经验,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电影体制 电影改革 产业化政策 华语大片 中国特色电影产业化 主流电影
下载PDF
电视电影的发展战略及其叙事策略 被引量:12
19
作者 饶曙光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59,共4页
电视电影发展到今天快8年了,拍摄了差不多900多部。从某种意义上说,到了发展的一个临界点。电视电影的基本定位是什么?它的基本美学规律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策略?怎么样把它做大做强,怎样让它在中国电影产业的... 电视电影发展到今天快8年了,拍摄了差不多900多部。从某种意义上说,到了发展的一个临界点。电视电影的基本定位是什么?它的基本美学规律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策略?怎么样把它做大做强,怎样让它在中国电影产业的一个总体格局当中发挥作用和活力?因为我们知道,现在电视电影是电影产业里一个最具活力的方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有一个深入的调查研究。我有一个建议,我希望电影频道应该做一个深入的调研。有些重大的问题,必须通过调研才能够心中有数,比如观看电视电影的观众与进影院看电影的观众有些什么异同?电视电影观众(受众)的基本构成是什么?电视电影的观众选择看电视电影的标准和兴趣是什么?电视电影的观众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视电影?这些问题需要做一个深入的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电影 叙事策略 电影观众 电影产业 电影发展 美学规律 电影频道 基本构成
下载PDF
影像城市与城市印象--重庆城市电影中的“意象表意” 被引量:17
20
作者 饶曙光 秦笠源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0年第4期45-51,共7页
近年来,多部在重庆取材拍摄的电影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电影界的关注。作为常见的空间意象,城市已不再只是电影刻画的“客体”,特定的城市意象从视觉层面上给了电影表达情感的依据,电影通过主动选景于城市的某一特定... 近年来,多部在重庆取材拍摄的电影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受到了来自国内外电影界的关注。作为常见的空间意象,城市已不再只是电影刻画的“客体”,特定的城市意象从视觉层面上给了电影表达情感的依据,电影通过主动选景于城市的某一特定景观去延展情感主线,通过反映城市发展进程中市民文化中的矛盾与冲突,来反映主人公的思想、情感,推进故事的发展。首先,重庆,由于自身鲜明的地域特征与城市景观,为其城市电影拍摄提供了与众不同的优越条件。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对推动情节发展、主题展现、内涵的进一步深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重庆城市电影里重庆方言在台词、旁白方面的运用,不仅符合影片中的人物性格设定,也贴切地反映了现实中重庆人的基本特质。再则,重庆令人心驰神往的特色美食,尤其是火锅这一代表性意象和其背后蕴含着的文化意蕴,都彰显着重庆这座城市的人文气质。最后,重庆城市电影所反映的相对静态的社会生活和小人物的故事,与这座城市经历时代变革后不变的情怀联系在一起,使得重庆城市这个场所深具故事性和电影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城市电影 符号 方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