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8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志强作品
1
作者 高志强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下载PDF
君子人格的核心文化心理特质及其现实涵育路径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志强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2,共7页
儒家基于君子小人正反对立范式构建了君子人格学说,主要涵括君子人格的核心文化心理特质与涵育路径两个部分,核心文化心理特质是“体”,涵育路径是“用”。君子人格的核心文化心理特质可以从本源、内核、方略和超越四个维度进行凝练,君... 儒家基于君子小人正反对立范式构建了君子人格学说,主要涵括君子人格的核心文化心理特质与涵育路径两个部分,核心文化心理特质是“体”,涵育路径是“用”。君子人格的核心文化心理特质可以从本源、内核、方略和超越四个维度进行凝练,君子人格的涵育围绕情感推扩、认知精进、意志砥砺、立身范导和处世追求五条路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人格 文化心理特质 道德人格 理想人格
下载PDF
混合润滑状态下非高斯表面法向接触刚度研究
3
作者 高志强 席云鹏 +3 位作者 彭丽霞 傅卫平 王雯 王双琦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6-1393,共8页
为了揭示混合润滑状态下表面形貌特征对接触特性的影响,针对微凸体高度非高斯分布粗糙表面在法向静载荷作用下的固-液接触问题展开研究。固-液接触结合面包括微凸体的固体接触和润滑介质的流体接触。对于固体接触部分,基于弹塑性固体力... 为了揭示混合润滑状态下表面形貌特征对接触特性的影响,针对微凸体高度非高斯分布粗糙表面在法向静载荷作用下的固-液接触问题展开研究。固-液接触结合面包括微凸体的固体接触和润滑介质的流体接触。对于固体接触部分,基于弹塑性固体力学对非高斯等效粗糙表面接触展开接触特性分析,建立了考虑微凸体弹塑性变形的非高斯粗糙表面法向接触刚度计算模型;对于流体接触部分,提出了一种考虑微凸体峰度/偏度分布影响的密闭油坑接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揭示了法向压力、非高斯表面粗糙度参数及润滑油黏度系数对混合润滑固-液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的影响规律,并对比分析了无润滑介质的固-固结合面和存在润滑介质时的固-液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研究表明:固-液和固-固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均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大呈非线性增大,且固-液结合面相对固-固结合面的接触刚度略大;润滑介质黏度越大,接触刚度越大;非高斯分布的峰度和偏度对混合润滑结合面接触刚度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零偏度分布的高斯分布表面,呈负偏度分布的非高斯表面通常具有较大的接触刚度;在轻载时,峰度对接触刚度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通过改变接触表面峰度/偏度、增大法向载荷、提高润滑介质黏度,可有效改善混合润滑状态固-液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结合面 非高斯粗糙表面 混合润滑 固-液结合面 接触刚度
下载PDF
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研究
4
作者 高志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43-0146,共4页
分析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推拿治疗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抽取2023.01-2023.12于本院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患者60例。双色球法分设组别,参比组(推拿治疗,n=30),分析组(推拿+温针灸治疗,n=30)。比较两... 分析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推拿治疗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抽取2023.01-2023.12于本院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患者60例。双色球法分设组别,参比组(推拿治疗,n=30),分析组(推拿+温针灸治疗,n=30)。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参比组佳(P<0.05)。分析组干预后炎性因子数值均低于参比组(P<0.05)。分析组临床疗效较参比组佳(P<0.05)。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比组(P<0.05)。结论 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联合推拿+温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提升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于膝关节功能改善有显著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推拿治疗 温针灸 疼痛程度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便携式耳内镜系统在耳鼻喉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王斌 吕威 +9 位作者 高志强 杨华 曹克利 冯国栋 吴海燕 商莹莹 陈兴明 王剑 田旭 王威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75-1479,共5页
目的探讨便携式耳内镜系统在耳鼻喉科住院医师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2年2—3月和2023年2—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担任住院医师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先采用理论讲解+电耳镜... 目的探讨便携式耳内镜系统在耳鼻喉科住院医师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2年2—3月和2023年2—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喉科担任住院医师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先采用理论讲解+电耳镜系统进行教学,试验组先采用理论讲解+便携式耳内镜系统进行教学,1个月后两组交换教学方式。比较两组住院医师在第1个月临床学习结束后的理论考核成绩、自我评价得分以及2个月临床学习结束后对两种教学方式的满意度。结果共36名住院医师纳入本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8人。试验组经1个月耳科临床学习后,理论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93.17±4.16)分比(82.28±4.46)分,P=0.00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在耳科疾病学习、临床学习效率、临床资料收集、医患沟通以及设备使用5个维度的自我评价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个月耳科临床学习结束后,36名住院医师对便携式耳内镜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电耳镜(57.9%比47.4%,P=0.040)。结论便携式耳内镜系统在耳鼻喉科临床教学中可更形象、直观地展示耳科解剖和疾病,更方便进行临床资料管理,增加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医学生的形象思维,更高效地提高住院医师的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教学 耳鼻喉科 临床
下载PDF
小组培养模式在耳鼻咽喉科临床医学博士试点班教学中的效果评估
6
作者 王斌 郭晓会 +5 位作者 吕威 曹克利 高志强 杨华 冯国栋 王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9期72-75,共4页
目的 探讨小组培养模式在临床医学博士试点班(“4+4”医学博士项目)学生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6月北京协和医院2019级临床医学博士改革试点班学生(本科非医学专业)共30名做为试点班组,临床实习采用小组培养模式... 目的 探讨小组培养模式在临床医学博士试点班(“4+4”医学博士项目)学生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6月北京协和医院2019级临床医学博士改革试点班学生(本科非医学专业)共30名做为试点班组,临床实习采用小组培养模式,课前和课后发放调查问卷,收集问卷,统计分析数据。另2022年5月至6月北京协和医院2016级八年制学生89名,根据年龄、性别、基础医学成绩选取30名配对分组为八年制组,采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教学后进行课后理论考试,按照满分100分的标准,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差异。结果试点班组30名学生课前问卷统计:前4年本科专业方向均来自于非医学专业,选择医学专业的原因是为了救死扶伤;51%的学生认为五官科在临床中占重要位置;课后问卷统计:90%的学生对床旁学习课程设计满意;40%的学生对耳鼻喉科新技术的应用比较感兴趣;28名针对教学中不足之处认为耳鼻喉科学知识深奥,29名认为应该增加多媒体教学方法。两组耳科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点班课时12学时较八年制20学时少。结论 改革试点班学生来自多个专业方向,为医学发展注入新的理念和思路;小组培养模式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教学相长,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反馈改进教师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科学 改革试点班 小组培养模式
下载PDF
夏闲期耕作下旱地土壤有机碳库与温度和含水量季节变化及关系研究
7
作者 薛建福 濮超 +1 位作者 祁泽伟 高志强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199,共10页
为明确夏闲期耕作下土壤有机碳(SOC)库与温度和含水量的季节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设置夏闲期免耕、翻耕和深松3种耕作处理,分析了黄土高原旱地麦田SOC和易氧化有机碳(POxC)含量的季节变化、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季节变化、以及碳库与温度和... 为明确夏闲期耕作下土壤有机碳(SOC)库与温度和含水量的季节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设置夏闲期免耕、翻耕和深松3种耕作处理,分析了黄土高原旱地麦田SOC和易氧化有机碳(POxC)含量的季节变化、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季节变化、以及碳库与温度和含水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生育期内,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翻耕和深松处理0~5和5~10 cm土层SOC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POxC含量呈“降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质量含水量变化均呈“增加—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而土壤温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回归分析发现,5~1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与SOC含量呈线性关系(P<0.05),与POxC含量呈二次多项式关系(P<0.05),尤其与免耕和深松处理相比,翻耕处理拟合效果更佳。此外,0~5和5~10 cm土层土壤温度变化与SOC含量无显著相关性,而日最高温度、日平均温度和日最低温度与POx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不同夏闲期耕作下旱地麦田0~10 cm土层POxC含量季节变化与土壤质量含水量和温度变化密切相关,而SOC含量变化对土壤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较弱。本研究结果为旱地麦田碳库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闲期耕作 旱地小麦 土壤有机碳库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移动激光扫描在地铁车站限界测量中的应用
8
作者 高志强 《山西建筑》 2025年第1期173-176,186,共5页
为满足限界要求,地铁车站站台边缘与地铁列车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但可能发生乘客踏空风险。现需对车站区段的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距离现状进行快速普查,为更新改造提供决策数据。文章利用移动激光扫描技术快速获取车站段全断面点云,通... 为满足限界要求,地铁车站站台边缘与地铁列车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但可能发生乘客踏空风险。现需对车站区段的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线距离现状进行快速普查,为更新改造提供决策数据。文章利用移动激光扫描技术快速获取车站段全断面点云,通过点云数据处理提取关键特征点,实现了对空间距离的非接触测量,经传统方法对比复核,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激光扫描 地铁车站 站台特征点 限界测量
下载PDF
东营凹陷超压系统与油气成藏关系
9
作者 高志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共10页
超压系统在东营凹陷油气运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对其超压系统缺少动态表征,以“点—线—面”的顺序,探究压力梯度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研究表明:高、低梯度值区在纵向上相互叠置。平面上,沙四下亚段高梯度值分布在北部深洼带,由... 超压系统在东营凹陷油气运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对其超压系统缺少动态表征,以“点—线—面”的顺序,探究压力梯度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研究表明:高、低梯度值区在纵向上相互叠置。平面上,沙四下亚段高梯度值分布在北部深洼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沙四上亚段—沙三下亚段高梯度值围绕各个生烃洼陷展布。压力梯度结构分为5种类型。高压-低梯度区位于洼陷中心,向外依次为高压-高梯度区、过渡-高梯度区、过渡-低梯度区和常压-低梯度区。生、储、盖构成压力梯度的物质基础、边界及结构类型,构造演化控制压力梯度纵向衰减及空间展布。与压力梯度相关的断层控制的油气呈环带状分布,而相关的岩性油藏呈分散状分布。该研究对东营凹陷滚动勘探及甜点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超压 压力梯度结构 控制机理 油气分布
下载PDF
增密减肥处理对籼型杂交稻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10
作者 卢建祥 高倩文 +8 位作者 高志强 阳会兵 文双雅 石楠 胡文瑞 金宇豪 陈龙 刘芸 曹正邓渊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86-2598,共13页
为探究增密减肥对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产量等的影响,在2021—2022年,采用有序机抛技术,设置3种移栽密度,低密度(low density,LD)、中密度(medium density,MD)和高密度(high density,HD)分别为18万株hm^(-2)、22万株hm^(-2)和27万株hm... 为探究增密减肥对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产量等的影响,在2021—2022年,采用有序机抛技术,设置3种移栽密度,低密度(low density,LD)、中密度(medium density,MD)和高密度(high density,HD)分别为18万株hm^(-2)、22万株hm^(-2)和27万株hm^(-2),设置3种施肥量水平,低肥料(low fertility,LF)、中肥料(medium fertility,MF)和高肥料(high fertility,HF)分别为450 kg hm^(-2)、525 kg hm^(-2)和675 kg hm^(-2)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中密中肥(medium density and medium fertilizer,MDMF)处理的产量最高,与低密高肥(low density and high fertilizer,LDHF)相比,MDMF处理的产量2年平均增幅3.15%,显著增加了有效穗数,稳定了其他产量因素,但收获指数增幅不高,甚至降低。齐穗期前高密高肥(high density and high fertilizer,HDHF)处理的地上部干物质量最高,2年平均增幅0.17%,齐穗后MDMF处理的地上部干物质量最高,2年平均增幅0.16%。MDMF处理在各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与LDHF处理相差不大,但MDMF处理的SPAD衰减率和LAI衰减率维持在较高水平,2021年和2022年MDMF处理条件下水稻SPAD衰减率分别为12.65%和16.85%,LAI衰减率分别为6.42%和6.74%。随着移栽密度和肥料的增加水稻分蘖数增加。由以上可知,适当的增密减肥可增加有效穗数,构造较高的群体结构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增加齐穗期至成熟期籼型杂交稻群体光合物质的生产及转运能力,保持了源的稳定,增加了产量库容量而获得高产,籼型杂交稻生产上宜采用栽插密度为22万株hm^(-2)和施肥量为525 kg hm^(-2)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杂交稻 移栽密度 肥料 产量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基于自由场爆炸的猪鼓膜破裂规律实验研究
11
作者 向书毅 薛松波 +8 位作者 杜智博 赵杨 王兴皓 田旭 高志强 冯国栋 费舟 庄茁 柳占立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5-115,共11页
听觉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机械损伤是爆炸后造成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强脉冲声致听觉损害风险准则仍然存在许多争议,例如:指标选择冲量还是超压峰值,正压持续时间是否重要等。本研究基于自由场实爆条件,设计并搭建了大动物爆炸致伤平台,探究... 听觉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机械损伤是爆炸后造成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强脉冲声致听觉损害风险准则仍然存在许多争议,例如:指标选择冲量还是超压峰值,正压持续时间是否重要等。本研究基于自由场实爆条件,设计并搭建了大动物爆炸致伤平台,探究了不同爆炸参数对鼓膜破裂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基于自由场超压峰值和正压持续时间的鼓膜创伤量效关系。通过笔形压力传感器测量自由场超压,通过Friedlander公式拟合超压时程曲线,确定冲击波超压峰值和正压持续时间,并对时域中记录的波形进行归一化能量频谱分析,以确定冲击波在频域上的信号能量分布。对爆炸后的小型猪进行解剖,记录不同爆炸参数下鼓膜创伤程度。以超压峰值和正压持续时间为自变量,对实验数据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并给出鼓膜破裂风险曲线。研究发现,当自由场超压峰值低于170 kPa时,鼓膜无明显损伤;当自由场超压峰值高于237 kPa时,部分鼓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破裂和充血。距爆心越近,超压峰值越大,但鼓膜创伤的严重程度并未随之单调增加。在8.0 kg TNT当量的爆炸实验中,鼓膜破裂的严重程度随爆心距的减小呈现先提高再降低的趋势。通过对冲击波载荷特征的分析可知,距爆心越近,正压持续时间越短,高频段能量占比相对更大,小型猪鼓膜破裂的概率可能反而降低,此时仍然出现显著的听力损失和耳蜗损伤。鼓膜作为通过振动传递声信号的黏弹性薄膜结构,其动力学响应可能与载荷频率成分密切相关。除了超压峰值,冲击波波形频谱分布对鼓膜破裂程度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场爆炸 冲击波 鼓膜破裂 听力损失 致伤风险
下载PDF
基于自由场爆炸的小型猪内耳听觉损伤模型
12
作者 薛松波 向书毅 +10 位作者 赵杨 杜智博 王兴皓 李羿沣 张家瑞 费舟 田旭 高志强 庄茁 柳占立 冯国栋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6-123,共8页
建立真实爆炸环境下的小型猪内耳听觉爆炸伤模型,研究不同爆炸冲击波压力对小型猪内耳听觉损伤的影响。选取14头健康小型猪,在爆炸前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搭建自由场爆炸实验平台,使用1.9和8.0 kg ... 建立真实爆炸环境下的小型猪内耳听觉爆炸伤模型,研究不同爆炸冲击波压力对小型猪内耳听觉损伤的影响。选取14头健康小型猪,在爆炸前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搭建自由场爆炸实验平台,使用1.9和8.0 kg TNT炸药,爆源离地面1.8 m,身体固定于防护装置中,仅暴露头部。在不同距离布放小型猪,记录冲击波峰值压力,计算即刻死亡率。爆炸后再次进行ABR测试,并取耳蜗组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毛细胞损伤情况。在1.8~3.8 m范围内,冲击波峰值压力从96.3 kPa升至628.3 kPa,随着距离的增大,峰值压力减小。8 kg TNT爆炸在2.6 m处(峰值压力628.3 kPa)导致小型猪即刻死亡率为50%。比较爆炸前后ABR阈值发现,短声(click)和各频率短纯音(2、4和8 kHz)诱发的ABR阈值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以4 kHz阈值变化最显著。扫描电镜显示,随着冲击波压力的升高,内毛细胞的损伤程度高于外毛细胞。爆炸冲击波可引起小型猪听觉系统的明显损伤,表现为ABR阈值升高和耳蜗毛细胞结构破坏。内毛细胞对爆炸冲击波更敏感。所建立的小型猪爆炸性听觉损伤模型可为研究爆炸伤机制和防护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小型猪 内耳听觉功能 耳蜗损伤
下载PDF
咪鲜胺和百可得对南丰蜜橘保鲜效果的协同效应
13
作者 刘鹏 廖雅汶 +5 位作者 朱博 杨阳 卢占军 姚锋先 高志强 成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61-1967,共7页
为探究咪鲜胺和百可得复配浸果对南丰蜜橘的保鲜效果,本研究采用咪鲜胺(P)、百可得(B)及“咪鲜胺+百可得”(PB)处理南丰蜜橘,以清水浸泡为对照(CK),分别在室温贮藏(R)及4℃冷藏(C)下,每隔7 d测定南丰蜜橘的腐烂率、失重率及内在品质指... 为探究咪鲜胺和百可得复配浸果对南丰蜜橘的保鲜效果,本研究采用咪鲜胺(P)、百可得(B)及“咪鲜胺+百可得”(PB)处理南丰蜜橘,以清水浸泡为对照(CK),分别在室温贮藏(R)及4℃冷藏(C)下,每隔7 d测定南丰蜜橘的腐烂率、失重率及内在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贮藏期内P、B及PB处理后的腐烂率及失重率均显著降低,室温贮藏下腐烂率分别平均降低10.8、7.9及12.4个百分点,失重率分别平均降低8.1、6.3及7.2个百分点;而冷藏下腐烂率分别平均降低3.5、1.8及4.5个百分点,失重率分别平均降低4.0、1.1及5.2个百分点。室温下经P与B处理后,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高于CK及PB处理;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及固酸比均表现为P处理最高、B处理较低,PB及CK处理介于二者之间;可滴定酸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糖酸比及固酸比的变化规律相反。冷藏条件下经P、B及PB处理后,内在品质指标的总体变化规律不明显。综上,室温贮藏或冷藏下单一使用咪鲜胺或百可得均能显著提升采后保鲜效果,二者结合使用可协同延长货架期,其中室温下单一使用咪鲜胺果品更佳,而冷藏下药剂处理对果品无不利影响。本研究为咪鲜胺和百可得的保鲜机理及南丰蜜橘采后保鲜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丰蜜橘 咪鲜胺 百可得 保鲜 内在品质
下载PDF
不同供锌水平麦田小麦锌营养对土施锌肥的响应
14
作者 黄婷苗 陆乃昆 +5 位作者 解秉强 曹寒冰 乔月静 杨珍平 高志强 李廷亮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815-2826,共12页
【目的】明确不同供锌麦田土壤有效锌和小麦籽粒锌含量对土施锌肥的响应,探索基于土壤有效锌实现小麦锌营养强化的调控措施,为优化田间锌肥管理、指导小麦丰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黄土高原东部的山西太谷(高锌麦田)和万荣... 【目的】明确不同供锌麦田土壤有效锌和小麦籽粒锌含量对土施锌肥的响应,探索基于土壤有效锌实现小麦锌营养强化的调控措施,为优化田间锌肥管理、指导小麦丰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黄土高原东部的山西太谷(高锌麦田)和万荣(低锌麦田)分别开展两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土施锌肥0、6、12、18、24 kg Zn·hm^(-2),研究不同施锌量的高、低锌麦田小麦籽粒产量和锌含量、地上部锌吸收转移分配和土壤有效锌的变化特征。【结果】高、低锌麦田,土施不同量锌肥的小麦籽粒产量均无显著差异。高锌麦田,随锌肥用量增加,小麦籽粒锌含量增幅较小,第1年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第2年,施锌处理的籽粒锌含量比不施锌增加了2.4%—11.0%;前后两年,无论施锌与否,籽粒锌含量均高于40 mg·kg^(-1);与不施锌相比,锌转运系数秸秆-籽粒、籽粒锌分配指数分别降低了23.9%—37.9%、4.3%—13.1%,地上部20%以上的锌残留在茎叶中。低锌麦田,籽粒锌含量和地上部各器官锌吸收量随锌肥用量增加而增加,锌转运系数秸秆-籽粒则相反;相比不施锌处理,施锌处理的两年平均籽粒锌含量增加了9.4%—23.1%,锌转运系数秸秆-籽粒降低了13.5%—24.5%,但各器官锌分配指数无显著差异。高、低锌麦田,土壤有效锌含量均随锌肥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升。回归分析表明,高锌麦田的土壤有效锌含量与籽粒锌含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低锌麦田为“线性+平台”关系,土壤有效锌含量增至4.12 mg·kg^(-1)时,籽粒锌含量最高,达34.76 mg·kg^(-1)。【结论】黄土高原东部一年一熟的小麦生产中,对于高锌麦田,应充分利用土壤有效锌,即使不施锌肥,也可实现小麦锌营养强化;低锌麦田,仅靠土施锌肥很难提升籽粒锌含量达到推荐值(40 mg·kg^(-1)),改善小麦锌营养可考虑通过土施锌肥使土壤有效锌含量提高至4 mg·kg^(-1)以上,并结合其他农艺措施,如叶面喷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土施锌肥 土壤有效锌 籽粒锌含量 锌转运分配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植物工厂环境下光强对陆地棉生长发育的影响
15
作者 卢建祥 高倩文 +2 位作者 高志强 陈浩东 阳会兵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5-122,共8页
为研究植物工厂环境下不同光强对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在植物工厂内,以陆地棉品种湘FZ001为试验品种,采用16 h光照、8 h暗期循环,设置3种光强处理(L1为450μmol∙m^(-2)∙s^(-1),L2为600μmol∙m^(-2)∙s^(-1... 为研究植物工厂环境下不同光强对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在植物工厂内,以陆地棉品种湘FZ001为试验品种,采用16 h光照、8 h暗期循环,设置3种光强处理(L1为450μmol∙m^(-2)∙s^(-1),L2为600μmol∙m^(-2)∙s^(-1),L3为750μmol∙m^(-2)∙s^(-1)),测量棉花的各器官干重,使用直尺测量棉花株高,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量棉花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使用Flour Pen 110测量棉花的初始荧光(F_(0))、最大荧光(F_(m))等6个叶绿素荧光参数。L1光强处理下棉花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株高最大,L2光强处理下棉花的根干重最大,3种光强处理下的棉花茎、叶和单株总重从高到低依次为L3>L2>L1,F_(0)和F_(m)从高到低依次为L1>L2>L3,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从高到低依次为L2>L3>L1。同一光强处理下棉花的光化学猝灭系数(qp)、有效量子产量(φPSII)变化曲线相同,3种光强处理下棉花的qp、非光化学猝灭(NPQ)、φPSII在生长前期差异不大,后期差异较大。从生长后期来看,3种光强处理下棉花的qp、φPSII从高到低依次为L3>L2>L1,NPQ从高到低依次为L2>L3>L1。棉花单株总干重、茎干重、叶干重在高光强下较大,光强太高或太低都会抑制棉花根的生长,低光强可促进棉花的株高。与L1和L3光强处理下的棉花相比,L2光强适宜棉花的生长,既避免了棉花植株间争光,也避免了光抑制现象,叶绿素含量适中,使得棉花的光化学效率最高。本研究可为棉花工厂化生产和棉花育种加速器研发与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工厂 光强 陆地棉 生长发育 光合特性
下载PDF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新农科建设逻辑向度与实践进路
16
作者 郭舒雅 何云峰 高志强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20期141-148,共8页
在生产实践新需求与科学技术新动力的驱动下,经济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效率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相应地,知识生产由模式1向模式2转变,并向模式3演进。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审视,新农科建设的核心在于农科学科知识产生情境、目的、方式的... 在生产实践新需求与科学技术新动力的驱动下,经济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效率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相应地,知识生产由模式1向模式2转变,并向模式3演进。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审视,新农科建设的核心在于农科学科知识产生情境、目的、方式的变革,本质在于推动传统农科知识生产的转型,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知识生产模式演进逻辑,结合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新农科建设紧密耦合的特征,剖析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下新农科建设所蕴含的逻辑理路。运用概念格理论厘清新农科建设目标层级,并从学科情境、知识形态、组织形态等多个维度阐释新农科建设应然意蕴。研究发现,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新农科建设目标内涵逐步从单一化向复合性偏好转变,适应情境从常规化到复杂性生境延伸,知识形态从内守化走向融合性创新,组织形态从规训化向开放性集群发展。结合新农科建设时代发展际遇,从聚合多主体合作网络、引入新科学技术元素、组织超学科知识生产以及培育战略性复合人才等方面提出新农科建设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知识生产模式 高等农林教育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缺失变异株的基因组特征 被引量:92
17
作者 高志强 郭鑫 +2 位作者 杨汉春 陈艳红 查振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8-584,共7页
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离株HB-2(sh)/2002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该毒株基因组全长为15 373 nt(不包括PolyA尾),与国内外美洲型PRRSV分离株全序列相似性介于88.7%~95.1%之间.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是1个天然存在缺... 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离株HB-2(sh)/2002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分析.该毒株基因组全长为15 373 nt(不包括PolyA尾),与国内外美洲型PRRSV分离株全序列相似性介于88.7%~95.1%之间.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是1个天然存在缺失的变异毒株,其ORF1a的Nsp2存在编码12个氨基酸的连续36个核苷酸的缺失,ORF3存在编码1个氨基酸的3个核苷酸的缺失.这是国内外首次发现PRRSV存在缺失变异现象,研究结果补充和丰富了PRRSV毒株的基因组信息数据,为深入研究该毒株的遗传与变异及其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基因组特征 缺失 变异株 PRRSV 全基因组序列 序列相似性 生物学特性 变异毒株 首次发现 信息数据 研究结果 分离株 国内外 核苷酸 氨基酸 分析表 编码 全长 遗传
下载PDF
氮肥对黑小麦“运黑161”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18
作者 韩柏岳 任爱霞 +1 位作者 孙敏 高志强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74-79,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黑小麦产量和氮利用率的影响,在洪洞县小麦试验基地开展大田试验。试验以“运黑161”为供试品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0 kg/hm^(2)(N0)、144 kg/hm^(2)(N144)、192 kg/hm^(2)(N192)、240 kg/hm^(2)(N240)4...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黑小麦产量和氮利用率的影响,在洪洞县小麦试验基地开展大田试验。试验以“运黑161”为供试品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0 kg/hm^(2)(N0)、144 kg/hm^(2)(N144)、192 kg/hm^(2)(N192)、240 kg/hm^(2)(N240)4个施氮水平,研究黑小麦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株高、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氮利用率的变化。研究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氮可增加黑小麦孕穗至成熟期株高。随施氮量的增加,成熟期穗数和穗粒数也增加,产量以施氮量240 kg/hm^(2)最高,达6048.45 kg/hm^(2),较其它氮肥提高6.04%~134.30%,但与施氮量192 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氮肥农学利用率以施氮量192 kg/hm^(2)最高,达16.26%。总之,施氮量为192 kg/hm^(2)更利于“运黑161”降低氮肥投入,节约成本,实现产量和氮效率的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黑小麦 产量 品质 氮效率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近30a中国海岸线和围填海面积变化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70
19
作者 高志强 刘向阳 +1 位作者 宁吉才 芦清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0-147,共8页
该文利用4期遥感影像和中国沿海地区调查资料,综合运用遥感和GIS技术,结合Google Earth/Google Maps在线遥感信息,完成了对中国沿海地区1980-2010年间海岸线变迁和围填海演变信息的提取,并对其具体进程和驱动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 该文利用4期遥感影像和中国沿海地区调查资料,综合运用遥感和GIS技术,结合Google Earth/Google Maps在线遥感信息,完成了对中国沿海地区1980-2010年间海岸线变迁和围填海演变信息的提取,并对其具体进程和驱动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30 a间,中国海岸线呈增长趋势,海岸线变迁程度较为剧烈,80年代中国海岸线变迁面积最大,90年代变迁面积最小,中国海岸线的变迁方向是向海洋推进,且推进的趋势越来越明显。1990-2000年间,中国沿海地区围填海增加面积最少;2000-2010年间,中国沿海地区围填海增加面积最多,远远大于其他时期的增加量。30 a间,围填海利用类型经历了从农业用地为主到养殖池为主再到待利用水面为主的演变过程;待利用水面是30 a围填海增加面积最大的利用类型;港口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而农业用地所占比例则在逐渐下降。人为因素是近30 a中国海岸线变迁的关键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决定了沿海地区围填海的演变过程。该文可为海岸带规划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整治 围填海 海岸线 中国 变化特征
下载PDF
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对区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64
20
作者 高志强 刘纪远 +2 位作者 曹明奎 李克让 陶波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1-591,共11页
应用以遥感观测数据驱动的GLO-PEM模式模拟估计的中国北方20年的NPP数据同其20年气候数据结合,同时利用通过遥感宏观调查所得的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20年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的影响... 应用以遥感观测数据驱动的GLO-PEM模式模拟估计的中国北方20年的NPP数据同其20年气候数据结合,同时利用通过遥感宏观调查所得的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20年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 的影响的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年来研究区域年均温度显著增加(年均增温0.064 oC),年降水量明显减少(年降水减少率为1.49 mm/年),NPP以减少趋势为主(年减少率6.9 TgC)。研究区域NPP的变化受旬(月) 均温和旬(月) 降水量和季节温度和季节降水的变化影响显著。季节NPP同季节降水和温度的相关性在空间上同植被覆盖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其相关系数大小随着不同植被覆盖类型变化而变化。通过分析可见,就整个研究区来说,发生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仅占整个研究区域的5.45%, 气候对整个研究区域NPP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占了总影响量的90%);土地利用发生区域土地利用的作用占了绝对地位,土地利用的影响占了约97%。整个研究区域近20年来因为降水明显减少,温度显著升高,导致NPP明显下降,在两期土地利用间隔时间段内(约10年) 因气候影响NPP减少了78 (±0.6) TgC。因为土地利用的变化导致NPP减少9 (±0.2) TgC。气候和土地利用共同作用是研究区域的NPP减少87 (±0.8) T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气候变化 遥感 净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