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V39H1通过表观遗传调控促进宫颈癌中CCL22-CCR4表达
1
作者 张力 高艳娥 +1 位作者 梁嘉伟 盛佩婷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113-1121,共9页
目的 探索宫颈癌中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2(CCL22)和CC趋化因子受体4(CCR4)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宫颈癌组织标本16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16例,RT-qPCR法和MS-PCR法分别检测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CCL22和CC... 目的 探索宫颈癌中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2(CCL22)和CC趋化因子受体4(CCR4)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宫颈癌组织标本16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16例,RT-qPCR法和MS-PCR法分别检测宫颈癌及正常宫颈组织中CCL22和CCR4 mRNA表达水平及其基因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SiHa和HeLa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5-Aza(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0,2.5,5μmol/L)处理后,RT-qPCR法检测细胞中CCL22和CCR4 mRNA水平。宫颈癌SiHa和HeLa细胞分别转染过表达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UV39H1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及对照质粒,命名为SUV39H1-OE组和SUV39H1-NC组;并转染SUV39H1特异性siRNA和对照siRNA,命名为siSUV39H1组和siNC组。RT-qPCR法检测SiHa和HeLa细胞中CCL22和CCR4 mRNA表达改变,MS-PCR法检测CCL22和CCR4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SUV39H1介导的H3K9me3在CCL22和CCR4基因启动子处的富集程度。结果 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CCL22和CCR4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其编码基因启动子处呈低甲基化状态(P<0.05)。SiHa和HeLa细胞中CCL22和CCR4基因启动子处呈现部分甲基化状态,细胞经去甲基化处理后CCL22和CCR4 mRNA表达水平随浓度增加(P<0.05)。与SUV39H1-NC组相比,SUV39H1-OE组宫颈癌细胞中CCL22和CCR4 mRNA表达增加(P<0.0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降低(P<0.05)。与siNC组相比,siSUV39H1组CCL22和CCR4 mRNA表达降低(P<0.0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升高(P<0.05)。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SiHa和HeLa细胞中CCL22-CCR4基因启动子区域均有H3K9me3富集(P<0.05)。结论 宫颈癌中SUV39H1-H3K9me3参与趋化因子CCL22及其受体CCR4的表观遗传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SUV39H1 组蛋白甲基化 DNA甲基化 表观遗传调控 CCL22-CCR4
下载PDF
莪术醇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高艳娥 郭金珠 +2 位作者 惠慧 王咏雪 王桂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1836-1839,共4页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12.5μg/ml、25μg/ml、50μg/ml和100μg/ml不同浓度莪术醇作用于人宫颈癌CASKI细胞后,MTT法检测CASKI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变化;...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12.5μg/ml、25μg/ml、50μg/ml和100μg/ml不同浓度莪术醇作用于人宫颈癌CASKI细胞后,MTT法检测CASKI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变化;电镜观察肿瘤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12.5μg/ml、25μg/ml、50μg/ml和100μg/ml的莪术醇对宫颈癌CASKI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50μg/ml、100μg/ml莪术醇作用于宫颈癌CASKI细胞24h,可阻滞细胞周期于G2/M期,并诱导部分细胞凋亡。电镜下可见凋亡细胞及凋亡小体,且100μg/ml组细胞凋亡改变较50μg/ml组更明显。结论:莪术醇能明显抑制CASKI细胞的体外增殖,且可阻滞CASKI细胞周期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宫颈癌 CASKI细胞 细胞周期 凋亡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HPV16型E6蛋白的表达纯化及血清抗体检测 被引量:5
3
作者 高艳娥 郭金珠 +2 位作者 张菊 宋天保 阎小君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74-1379,共6页
背景与目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papillomavirustype16,HPV16)是宫颈癌组织中最常见的高危HPV,其相应蛋白的血清抗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本研究构建HPV16E6重组表达载体并表达纯化获得HPV16E6重组蛋白,用于检测不同人群血清相... 背景与目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papillomavirustype16,HPV16)是宫颈癌组织中最常见的高危HPV,其相应蛋白的血清抗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本研究构建HPV16E6重组表达载体并表达纯化获得HPV16E6重组蛋白,用于检测不同人群血清相应抗体,初步探讨本地区HPV16E6血清抗体反应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将HPV16E6基因与pRSET-A融合表达载体连接,获得E6表达重组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用异丙基硫代-$-D-半乳糖苷(isopropylthio-$-D-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包涵体变性后经Ni柱纯化,复性并经活性鉴定后,用以包被ELISA板,检测正常女性、慢性宫颈炎患者和宫颈癌患者血清抗体。同时采用荧光偏振方法分型检测宫颈癌组织HPVDNA。结果:pRSET-16E6表达重组体的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可表达Mr24×103的HPV16E6组氨酸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22.3%。表达形式为包涵体,重组蛋白纯度达95%以上,其活性经ELISA法证实。80例正常女性、46例慢性宫颈炎和32例宫颈癌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6.5%和31.2%,宫颈癌患者HPV16E6血清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2)及慢性宫颈炎患者(P<0.01),而正常人与慢性宫颈炎患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性。32例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HPVDNA阳性率90.6%,HPV16DNA阳性率46.9%。HPV16DNA阳性组血清HPV16E6抗体阳性率(46.7%)高于阴性组(17.6%),但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pRSET-A/BL21中表达获得的HPV16E6融合蛋白,可用于宫颈癌相关HPV的血清学研究;宫颈癌患者HPV16E6血清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和慢性宫颈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E6蛋白 基因表达 血清抗体 宫颈肿瘤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1型L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高艳娥 张菊 +5 位作者 苏振兴 阎小君 宋天保 陈蕤 李丁 张玉燕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克隆和分析HPV11的晚期表达基因序列L1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HPV感染的检测和基因工程疫苗研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了1例尖锐湿疣患者疣组织中HPV 11 L1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及全序列分析。结果本例尖锐湿疣临床标本HP... 目的克隆和分析HPV11的晚期表达基因序列L1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HPV感染的检测和基因工程疫苗研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了1例尖锐湿疣患者疣组织中HPV 11 L1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及全序列分析。结果本例尖锐湿疣临床标本HPV 11 L1基因与GenBank收录的原型(收录号:M14119)比较有8个碱基变异。结论 中国地区尖锐湿疣HPV 11 L1基因存在着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11型 L1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高危HPV18 L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高艳娥 杨会平 +3 位作者 张菊 郭金珠 刘宁侠 阎小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克隆和分析人乳头瘤病毒18型晚期表达基因L1序列,为HPV感染的检测和基因工程疫苗研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了1例HPV18阳性宫颈腺癌患者癌组织中HPV18L1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及全序列分析。结果本例宫颈癌临床标本HPV18L1... 目的克隆和分析人乳头瘤病毒18型晚期表达基因L1序列,为HPV感染的检测和基因工程疫苗研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了1例HPV18阳性宫颈腺癌患者癌组织中HPV18L1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及全序列分析。结果本例宫颈癌临床标本HPV18L1基因与GenBank收录的原型比较有12个碱基变异,推导其编码的氨基酸也发生了变化。结论本例中国人宫颈癌HPV18L1基因有一定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8型 L1基因 宫颈癌 克隆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高艳娥 张菊 +2 位作者 阎小君 宋天保 李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分析中国陕西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HPV16型 )E6基因的结构特点。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 1例HPV16阳性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HPV16E6基因 ,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及全序列分析。结果 成功地克隆了HPV16E6基因 ,与GenBank... 目的 分析中国陕西地区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HPV16型 )E6基因的结构特点。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 1例HPV16阳性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HPV16E6基因 ,并对其进行了克隆及全序列分析。结果 成功地克隆了HPV16E6基因 ,与GenBank收录的原型相比 ,E6基因中有 2个碱基发生突变 ,推导其编码的氨基酸有 1个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E6基因 宫颈癌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宫颈癌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高艳娥 薛琴琴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7-562,共6页
晚期及复发性宫颈癌预后差,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许多研究以宫颈癌形成过程中的各种信号转导环节为靶向,寻找新药物和治疗策略,包括靶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表皮生长因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环氧合酶-2、组蛋白去乙酰化... 晚期及复发性宫颈癌预后差,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许多研究以宫颈癌形成过程中的各种信号转导环节为靶向,寻找新药物和治疗策略,包括靶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表皮生长因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环氧合酶-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等。虽然还没有任何药物被准予临床应用,但有关贝伐单抗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出靶向肿瘤血管生成通路是颇具吸引力的宫颈癌治疗策略。随着宫颈癌成因机制的明了,分子靶向药物的产生及应用将会为宫颈癌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分子靶向药物 临床试验 血管生成 表皮生长因子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环氧合酶-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下载PDF
应用TDI-FP技术分析宫颈癌组织HPV16 E7基因A647G点突变(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高艳娥 张菊 +2 位作者 樊江波 陈中灿 阎小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99-1203,共5页
模板指导的末端碱基掺入反应结合荧光偏振检测技术(templatedirectdye-terminatorincorporationwithfluorescence-polarization,TDI-FP)是SNP检测新技术.应用TDI-FP方法分析中国陕西HPV16阳性宫颈组织HPV16E7基因第647位核苷酸A→G热点... 模板指导的末端碱基掺入反应结合荧光偏振检测技术(templatedirectdye-terminatorincorporationwithfluorescence-polarization,TDI-FP)是SNP检测新技术.应用TDI-FP方法分析中国陕西HPV16阳性宫颈组织HPV16E7基因第647位核苷酸A→G热点突变(即A647G),首先在HPV16阳性的91例宫颈癌及49例正常/宫颈炎妇女宫颈DNA标本中,PCR扩增含647位点在内的HPV16E7部分基因,然后将紧邻647位点5′端的寡核苷酸探针与PCR产物内的模板杂交,并延伸一个与647位点碱基互补的荧光标记碱基:TAMRA-ddTTP或R110-ddCTP.用荧光偏振仪读取荧光偏振(FP)值,根据升高的相应FP值判断647位点碱基.结果表明,宫颈组织HPV16E7A647G的总体检出率为35.71%(50/140).宫颈癌组的A→G突变率为42.86%(39/91),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炎组22.45%(11/49)的突变率(x2=5.778,P=0.016),两组间的OR值为2.59(95%CI=1.17 ̄5.71).提示TDI-FP可用于HPV有意义点突变的分析;我国陕西地区妇女HPV16A647G突变率及其对宫颈癌的警示性与其他地区相比有明显差异,该地区携带此突变病毒株的妇女患宫颈癌的风险可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E7基因 突变 荧光偏振 宫颈癌
下载PDF
高危HPV16 E4基因的表达纯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高艳娥 惠慧 +2 位作者 张菊 樊江波 阎小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76-681,共6页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HPV)16 E4重组表达体并表达纯化获得HPV16 E4重组蛋白,用于检测不同人群血清相应抗体,初步探讨本地区HPV16 E4血清抗体反应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将HPV16E4基因与pRSET-A融合表达载体连接,获得E4表达重组体,转... 目的:构建人乳头瘤病毒(HPV)16 E4重组表达体并表达纯化获得HPV16 E4重组蛋白,用于检测不同人群血清相应抗体,初步探讨本地区HPV16 E4血清抗体反应与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将HPV16E4基因与pRSET-A融合表达载体连接,获得E4表达重组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包涵体变性后经Ni柱纯化,复性并经活性鉴定后,用以包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板,检测正常女性、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癌患者血清抗体。结果:pRSET-16E4表达重组体的工程菌经IPTG诱导后可表达Mr15×103的HPV16 E4组氨酸融合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的30%。表达形式为包涵体,重组蛋白经Ni-NTA琼脂糖树脂纯化后,纯度达95%以上,其活性经ELISA法证实。80例正常女性、46例慢性宫颈炎和32例宫颈癌患者中,其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0%,39.13%和28.13%,宫颈癌患者HPV16 E4血清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且慢性宫颈炎患者HPV16 E4血清抗体阳性率也显著高于正常人,但宫颈癌组HPV16 E4血清抗体阳性率与慢性宫颈炎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pRSET-A/BL21中表达获得的HPV16 E4融合蛋白,可用于宫颈癌相关HPV的血清学研究;宫颈癌和慢性宫颈炎患者HPV16E4血清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16型 E4蛋白 基因表达 血清抗体 宫颈癌
下载PDF
HPV58在宫颈癌组织中的感染分析及其转化基因的克隆(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艳娥 金雯 +2 位作者 薛琴琴 惠慧 赵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7-651,655,共6页
目的分析中国陕西宫颈癌组织中HPV58的感染情况并克隆其E6、E7主要转化基因。方法采用HPVGP5+/GP6+通用引物PCR扩增58例宫颈癌组织DNA粗提物,继之将荧光偏振技术与模板指导的末端延伸反应(TDI-FP)结合,应用探针杂交延伸反应检测HPV58。... 目的分析中国陕西宫颈癌组织中HPV58的感染情况并克隆其E6、E7主要转化基因。方法采用HPVGP5+/GP6+通用引物PCR扩增58例宫颈癌组织DNA粗提物,继之将荧光偏振技术与模板指导的末端延伸反应(TDI-FP)结合,应用探针杂交延伸反应检测HPV58。用特异性引物随机从1例HPV58阳性标本中PCR扩增HPV58E6、E7基因,将其分别与pGEM-TEasy载体连接,所获得的重组质粒经内切酶消化和测序鉴定。结果58例宫颈癌标本中10例(17.24%)为HPV58阳性,克隆获得的HPV58E6、E7重组质粒经BLAST分析证实分别含有HPV58完整的E6、E7基因,与GenBank收录的标准株比较,E6、E7基因分别有5个和2个硷基发生变异,可导致相应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中分别有4个和1个氨基酸替换。结论中国陕西人宫颈癌组织中HPV58感染较为多见,且HPV58E6和E7转化基因的硷基序列与标准株有所差异。本研究为下一步HPV58相关肿瘤诊断试剂及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58型 E6/E7基因 荧光偏振 克隆 宫颈癌
下载PDF
多种形式教学方法在妇产科见习课中的运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高艳娥 尉春艳 +3 位作者 刘明 吴静 李岐佩 马肖容 《西北医学教育》 2011年第6期1300-1302,共3页
为提高新形势下妇产科临床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合理运用PBL、Seminar、模具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妇产科学 PBL SEMINAR 教学方法
下载PDF
153881例围产儿中生殖泌尿系统先天畸形发病情况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艳娥 赵淑鑫 杨会平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1年第6期95-96,共2页
目的 :探讨生殖泌尿系统畸形的发生率、特征及风险因素。方法 :监测 1985年 12月 - 1990年 12月孕 2 8周至产后 7天内的 15 3881例围产儿中先天畸形 ,尤其是生殖泌尿系统畸形的发生情况 ,并对其中 181例生殖泌尿系统畸形儿设 1:1对照研... 目的 :探讨生殖泌尿系统畸形的发生率、特征及风险因素。方法 :监测 1985年 12月 - 1990年 12月孕 2 8周至产后 7天内的 15 3881例围产儿中先天畸形 ,尤其是生殖泌尿系统畸形的发生情况 ,并对其中 181例生殖泌尿系统畸形儿设 1:1对照研究。结果 :共检出先天畸形儿 2 5 5 8例 ,先天畸形发生率为 16 .6 2‰ ,其中生殖泌尿系统畸形 2 40例 ,发生率为 1.5 6 ,占总畸形数的 9.38%。生殖泌尿系统畸形中多发畸形 16 2例 ,占 6 7.5 % ,其中以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最多。生殖泌尿系统畸形儿的存活率为 35 .83% ,存活者依次以足月隐睾、尿道下裂及外阴性别不明畸形最多见 ,三者共占总活产数的 89.5 3%。 181例配对研究发现孕期感冒发烧 ,接触有害物质 ,丈夫吸烟及有家族史为生殖泌尿系统畸形的风险因素。结论 :生殖泌尿系统畸形为较常见的畸形。应加强孕期防范 ,对存活者适时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畸形 生殖泌尿系统 围产儿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相关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艳娥 宋天保 +1 位作者 张菊 阎小君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2年第6期161-165,共5页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多种恶性肿瘤关系密切。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使人乳头瘤病毒血清学检查成为检测现存或既往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以及预警其相关恶性肿瘤的重要流行病学手段。本文就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的抗体反应与病毒DNA携带的关系、与宫颈...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多种恶性肿瘤关系密切。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使人乳头瘤病毒血清学检查成为检测现存或既往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以及预警其相关恶性肿瘤的重要流行病学手段。本文就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的抗体反应与病毒DNA携带的关系、与宫颈癌等疾病的相关性,以及影响抗体反应的因素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相关抗体 检测 临床意义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活力碘纱条在游离皮片移植阴道成形术中的应用
14
作者 高艳娥 李牧 +1 位作者 梁睿 张建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9期526-527,共2页
31例游离皮片移植阴道成形术用活力碘纱条代替传统的黄碘纱条填塞成形阴道,与同期用黄碘纱条的18例对比,术后发热程度无明显差异。活力碘纱条组术后及更换纱条时疼痛轻,泌尿系症状发生率低,与黄碘纱条组比较,差异显著。
关键词 阴道成形术 活力碘纱条 游离皮片移植
下载PDF
DNA体外PCR扩增鉴定胎儿性别方法的应用
15
作者 高艳娥 吴静 赵淑鑫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7-8,共2页
本实验采集4例X连锁遗传病高危中孕胎儿羊水,从中抽提DNA,进行体外Y染色体特异片段扩增鉴定胎儿性别。结果其中2例胎儿为女性,2例为男性,均在引产或足月分娩后证实。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 胎儿 DNA 胎儿 性别
下载PDF
应用DNA PCR法扩增检测苯丙酮尿症基因突变
16
作者 高艳娥 赵淑錱 黄尚志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49-352,共4页
本文应用PCR和核酸杂交技术,在西安地区14例PKU患儿中检测了目前中国人中唯一确定引起PKU的PAH基因外显子3终止突变,结果发现这些患者的PAH基因均无终止突变,提示在我国有可能因PAH基因其它部位突变导致PKU的发生。我们体会DNA体外PCR... 本文应用PCR和核酸杂交技术,在西安地区14例PKU患儿中检测了目前中国人中唯一确定引起PKU的PAH基因外显子3终止突变,结果发现这些患者的PAH基因均无终止突变,提示在我国有可能因PAH基因其它部位突变导致PKU的发生。我们体会DNA体外PCR扩增结合寡核苷酸探针点杂交方法可用于PKU的产前诊断和携带者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扩增 寡核苷酸探针 苯丙酮尿症
下载PDF
栲胶脱硫法与改良ADA脱硫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艳娥 凌开成 +2 位作者 牛艳霞 王艳领 马连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82-384,共3页
实验比较了栲胶法脱硫与改良ADA法脱硫,讨论了脱硫效率、碱耗量和副产物Na2S2O3含量随脱硫时间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脱硫效率都很高,连续脱硫10 h,也都在99.87%以上。从脱硫效率来看,两方法均能达到脱硫要求,但栲胶法比改良... 实验比较了栲胶法脱硫与改良ADA法脱硫,讨论了脱硫效率、碱耗量和副产物Na2S2O3含量随脱硫时间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脱硫效率都很高,连续脱硫10 h,也都在99.87%以上。从脱硫效率来看,两方法均能达到脱硫要求,但栲胶法比改良ADA法略好。从碱耗量和副产物Na2S2O3含量来看,改良ADA法远比不上栲胶法。尽管实验装置与实际生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所取得的实验数据也能真实地反映出这两种脱硫方法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栲胶脱硫法 改良ADA脱硫法 脱硫效率 碱耗
下载PDF
PTEN通过AKT介导的细胞代谢途径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昆仑 刘莹 +2 位作者 李明利 高艳娥 高庆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3-567,共5页
目的研究PTEN基因与宫颈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关系,以探索PTEN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PTEN基因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C33A和CasKi中的表达。利用脂质体法将人工过表达PTEN载体转染低表达PTE... 目的研究PTEN基因与宫颈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关系,以探索PTEN基因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PTEN基因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C33A和CasKi中的表达。利用脂质体法将人工过表达PTEN载体转染低表达PTEN的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C33A,通过MTT方法观察转染后PTEN过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多功能过程参数分析仪,检测转染PTEN基因后宫颈癌细胞培养基中乳酸、葡萄糖及谷氨酰胺的含量,观察PTEN基因过表达对宫颈癌细胞代谢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TEN过表达后宫颈癌细胞中丙酮酸激酶(PKM2)、6-磷酸果糖激酶2(PFKFB3)、谷氨酰胺酶(GLS)、AKT和磷酸化的AKT(pAKT)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宫颈上皮细胞相比,PTEN基因在4种宫颈癌细胞系中低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PTEN的HeLa和C33A细胞克隆中,PTEN基因的水平明显升高。细胞计数和MTT法也显示,过表达PTEN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速率(P<0.05);过表达PTEN基因的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及谷氨酰胺含量显著增多,但乳酸含量减少;同时还发现PTEN抑制了AKT的磷酸化水平并使PKM2、PFKFB3及GLS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PTEN基因可通过AKT途径调节细胞代谢,从而调节宫颈癌细胞的增殖。PTEN基因有可能成为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宫颈癌 细胞代谢 AKT途径 丙酮酸激酶 6磷酸果糖激酶2 谷氨酰胺酶
下载PDF
齿轮传动共轭曲线原理 被引量:31
19
作者 陈兵奎 梁栋 高艳娥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0-136,共7页
在定义曲线连续相切接触的基础上,提出共轭曲线的概念,给出曲线共轭接触的基本条件。建立共轭曲线的基本理论:计算任意接触角方向的法矢量;论证曲线共轭啮合的充要条件,同时建立曲线沿给定接触角方向的啮合方程;推导共轭曲线及啮合线的... 在定义曲线连续相切接触的基础上,提出共轭曲线的概念,给出曲线共轭接触的基本条件。建立共轭曲线的基本理论:计算任意接触角方向的法矢量;论证曲线共轭啮合的充要条件,同时建立曲线沿给定接触角方向的啮合方程;推导共轭曲线及啮合线的通用表达式。分析研究典型曲线——圆柱螺旋线的共轭曲线及其接触性质,揭示不同接触角条件下共轭曲线的啮合关系,并且讨论齿面曲线共轭啮合的特点。研究表明该原理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可适用于多种齿轮传动类型,同时共轭曲线接触的特点及选择的灵活性能够实现齿轮共轭啮合的最优设计。研究结果为齿轮齿面的构建提供了新方法,并为进一步研究共轭曲线齿轮啮合理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曲线 接触角 啮合方程 圆柱螺旋线 齿轮最优设计
下载PDF
宫颈癌中EZH2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莹 高庆 +5 位作者 高艳娥 常黎华 张卫华 董小章 杨军 李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0-584,共5页
目的检测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2(EZH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和微血管密度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ZH2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ZH2、Ki67和CD3... 目的检测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2(EZH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和微血管密度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ZH2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ZH2、Ki67和CD34在20例正常宫颈、35例CIN和50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EZH2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Ki67和CD34之间的关系。结果 EZH2染色主要位于细胞核,在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0%、20.0%、40.0%、66.7%和70.0%,呈上升趋势,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EZH2与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性(P<0.05)。EZH2表达阳性率随分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 EZH2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有关,可能在宫颈癌的发展、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2(EZH2) 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 CD34 宫颈癌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