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子对档案文献编纂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6
1
作者 黄中业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4-60,共7页
孔子对档案文献编纂理论的贡献黄中业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一生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整理古代典籍,即所谓编纂《六经》,以教弟子.孔子所从事的这项工作,实际上是对历史文献,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档案文献进行编纂。本文就孔... 孔子对档案文献编纂理论的贡献黄中业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一生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整理古代典籍,即所谓编纂《六经》,以教弟子.孔子所从事的这项工作,实际上是对历史文献,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档案文献进行编纂。本文就孔子编纂《六经》时所遵循的一些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文献编纂 《孔子世家》 《春秋》 编纂理论 《六经》 《尚书》 《诗》 选材 《汉书·艺文志》 《易》
下载PDF
战国社会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中业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6,26,共5页
一部中华文明史,从夏商建立国家到近代民主革命,首尾四千年。四千年中,中国社会只经历过一次全面的飞跃。这一飞跃的主要标志,是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思想领域的百家争鸣。战国二百余年。
关键词 战国变法运动 中华文明史 郑国渠 战国时期 商品化 百家争鸣 飞跃发展 根本变革 社会制度 中国社会
下载PDF
战国社会改革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中业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7-15,共9页
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是中国历史画卷中光彩夺目、激动人心的篇章。自公元前445年魏文侯改革起,经楚悼王吴起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韩昭侯申不害改革、齐威王邹忌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燕昭王乐毅改革,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 战国时期的社会改革,是中国历史画卷中光彩夺目、激动人心的篇章。自公元前445年魏文侯改革起,经楚悼王吴起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韩昭侯申不害改革、齐威王邹忌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燕昭王乐毅改革,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变法之风席卷中国大地。这场改革,自上而下地完成了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飞跃,其兴起之普遍、历时之久长、根源之深厚、内容之丰富、成效之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吴起变法 魏文侯 赵武灵王 奴隶制 公元前 申不害 社会风气 商鞅变法 秦始皇
下载PDF
商鞅法治思想的渊源及其贡献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中业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8年第6期71-77,共7页
商鞅和他的新法,史书记载颇详,今人亦多所评述。而研究商鞅法治思想的渊源及其贡献,即是说:探讨商鞅和他所制定的新法如何地吸取了魏文侯改革和吴起变法的历史经验,又怎样地结合秦国的社会实际,提出并实行了一系列崭新而卓越的理论与切... 商鞅和他的新法,史书记载颇详,今人亦多所评述。而研究商鞅法治思想的渊源及其贡献,即是说:探讨商鞅和他所制定的新法如何地吸取了魏文侯改革和吴起变法的历史经验,又怎样地结合秦国的社会实际,提出并实行了一系列崭新而卓越的理论与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这对于深入一步认识商鞅变法的实质、意义乃至于评价商鞅其人,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思想 商鞅变法 渊源 吴起变法 历史经验 魏文侯 社会实际 史书记载 有力措施 战国变法运动
下载PDF
郑樵对档案文献编纂理论的贡献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中业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0-74,81,共6页
郑樵的学术成就,在于《通志》一书。书中的“二十略”,被后人公认为是全书的精华。郑樵在学术上的成就很多,而有关历史编纂学方面的理论,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仅就《校雠略》关于查找史料、注释文献、编次必谨类例的理论,... 郑樵的学术成就,在于《通志》一书。书中的“二十略”,被后人公认为是全书的精华。郑樵在学术上的成就很多,而有关历史编纂学方面的理论,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仅就《校雠略》关于查找史料、注释文献、编次必谨类例的理论,《图谱略》关于书有图谱的理论,《灾祥略》斥妖妄、记灾异的理论以及《金石略》对于文献编纂理论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樵 《通志》 二十略 档案文献
下载PDF
《中国早期和合文化》读后
6
作者 黄中业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和合文化 中轴结构 心理机制 历史哲学 认知方式 中国古代 历史的方法 天人合 学位论文 逻辑的方法
下载PDF
论刘知几对档案文献编纂理论的贡献
7
作者 黄中业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24-32,共9页
唐人刘知几所著《史通》,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专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刘知几的进步历史观及其在史学理论上的主要成就,前人已多所论及。
关键词 刘知几 《史通》 档案学 文献序 编纂理论
下载PDF
战国七雄富国强兵的动力与阻力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卫东 黄中业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26-131,共6页
从战国七雄富国强兵动力与阻力的视角,揭示在七雄并立的局势下,富国强兵已成为七国开明君主和智能之士的自觉意图。为此,变法革新成为列国实现富国强兵的唯一抉择。七国变法的历史表明,变法革新是富国强兵的主要动力,而阻挠变法的贵族... 从战国七雄富国强兵动力与阻力的视角,揭示在七雄并立的局势下,富国强兵已成为七国开明君主和智能之士的自觉意图。为此,变法革新成为列国实现富国强兵的唯一抉择。七国变法的历史表明,变法革新是富国强兵的主要动力,而阻挠变法的贵族势力则是实现富国强兵的最大阻力。富国强兵的动力与阻力,在七雄前期的变法中曾经有过激烈的较量。七国之中,秦国商鞅变法为富国强兵奠定了坚实基础,法制建设为富强提供着持续动力,而农战国策把富强动力植根民众之中,布衣将相格局又为实现富国强兵提供了有力保障。反观六国,宗室贵族势力无不在变法高潮过后卷土重来。旧贵族既得利益集团的倒行逆施,导致了六国国力江河日下。而秦国由于富国强兵的后续动力不断增强,终于统一天下,为中国历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社会 富国强兵 动力与阻力
下载PDF
西周分封制度是国家政体说 被引量:6
9
作者 黄中业 《史学月刊》 1985年第2期13-21,共9页
关于西周的国家政体,以往一些论著多限于中央政权机构的探讨。实际上,西周王朝的分封制度,才是它的国家政体。这一政体的首要内容,是在各级国家政权机关中实行君主制度;其基本原则,是在各级政权的关系上实行等级隶属;而本质特征,则是地... 关于西周的国家政体,以往一些论著多限于中央政权机构的探讨。实际上,西周王朝的分封制度,才是它的国家政体。这一政体的首要内容,是在各级国家政权机关中实行君主制度;其基本原则,是在各级政权的关系上实行等级隶属;而本质特征,则是地方政权在上级政权的隶属下实行有限的地方自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封制 诸侯国 卿大夫 左传 西周王朝 周王室 地方政权 政权机构 中央集权制 隶属关系
下载PDF
《孝经》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其流传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中业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12,共6页
《孝经》一书,是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用来阐述和宣扬孝道的经典。汉代以来,一些儒家学者为抬高《孝经》的地位,宣称《孝经》为孔子所作。其实,《孝经》本是战国儒家论《礼》丛书的组成部分之一,于战国末年由孟、荀学派的儒者编著成专书,即... 《孝经》一书,是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用来阐述和宣扬孝道的经典。汉代以来,一些儒家学者为抬高《孝经》的地位,宣称《孝经》为孔子所作。其实,《孝经》本是战国儒家论《礼》丛书的组成部分之一,于战国末年由孟、荀学派的儒者编著成专书,即所谓《古文孝经》。所谓《今文孝经》,实成书于西汉初年。而今本《孝经》,则是《古文孝经》和《今文孝经》的合编本,成书于汉成帝时期的刘向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经》 古文孝经 孔子 今本 文字 成书年代 刘向 儒家 《礼》 以孝治天下
下载PDF
春秋时期的“皂隶牧圉”属于平民阶层说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中业 《齐鲁学刊》 1984年第2期71-77,共7页
春秋时期的皂隶牧圉,其阶级地位,目前流行的说法是称他们为奴隶或家内奴隶。其实,春秋时期文献中的皂隶牧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系指王室或公室即国家政权中“百官”属下的职事人员,相当于《周礼》序宫中的“府、史、胥、徒”,即所谓“... 春秋时期的皂隶牧圉,其阶级地位,目前流行的说法是称他们为奴隶或家内奴隶。其实,春秋时期文献中的皂隶牧圉,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系指王室或公室即国家政权中“百官”属下的职事人员,相当于《周礼》序宫中的“府、史、胥、徒”,即所谓“庶人在官者”,应属于享有公民权利的平民阶层。而真正的奴隶则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普遍奴隶”——“野人”和王室或公室中的“家内奴隶”——“罪隶”、“四夷之隶”、“奚隶”、“胥靡”。下面,分三个问题来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时期 平民阶层 左传 家内奴隶 奴隶主贵族 职事 公室 王室 野人 吕氏春秋
下载PDF
重评战国变法运动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中业 《史学月刊》 1981年第5期29-33,共5页
关于战国变法运动,以往有些论著称它是新兴地主阶级在武装夺取国家政权之后所进行的社会改革。这就意味着说: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飞跃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形式完成的;七国变法是地主阶级取得革命胜利之后才得以实施的新政... 关于战国变法运动,以往有些论著称它是新兴地主阶级在武装夺取国家政权之后所进行的社会改革。这就意味着说: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飞跃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形式完成的;七国变法是地主阶级取得革命胜利之后才得以实施的新政策。实际上,恰恰相反,不是地主阶级在夺取国家政权之后才开始了改革社会的变法运动,而是改革社会的变法运动使地主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本质上改变了上层建筑的性质,自上而下地完成了审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飞跃,现具体阐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政策 战国变法运动 地主阶级 国家政权 奴隶制 封建制 上层建筑 中国社会 生产关系 封建主义
下载PDF
战国商品经济的飞跃发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中业 《齐鲁学刊》 1982年第4期37-41,共5页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和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确立,导致了农业和手工业的飞跃和社会分工的扩大。结果出现了战国商业的空前繁荣:商品生产的飞跃发展以及由此而直接引起的商人阶层的活跃、商业市场的扩大、工商城市的兴起、国际...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和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确立,导致了农业和手工业的飞跃和社会分工的扩大。结果出现了战国商业的空前繁荣:商品生产的飞跃发展以及由此而直接引起的商人阶层的活跃、商业市场的扩大、工商城市的兴起、国际贸易的发达、铸币广泛的流通、货币借贷的盛行、券的使用等方面。这在春秋以前是不曾有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商品经济 商人阶层 手工业生产 商业市场 工商食官 铁制工具 统治阶级 韩非子 荀子
下载PDF
《商君书》法治思想述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中业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7-14,共8页
《商君书》是商鞅及商鞅学派法学论著的一部总集,成书于商鞅变法至秦统一六国期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商君书》中的一些主要理论,如变法思想与立法原则、以法治国与农战学说、赏刑法约与德生于刑、整饬吏治与以法为教等等,均被秦国的... 《商君书》是商鞅及商鞅学派法学论著的一部总集,成书于商鞅变法至秦统一六国期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商君书》中的一些主要理论,如变法思想与立法原则、以法治国与农战学说、赏刑法约与德生于刑、整饬吏治与以法为教等等,均被秦国的统治阶级奉为变法革新与立法建制的指导思想。作为先秦法家学说的重要内容,商鞅及商鞅学派的法治理论,又是先秦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法治学说的主要思想渊源之一,值得一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派 《商君书》 商鞅变法 圣人 韩非 思想渊源 集大成者 统治阶级 述论 法令
下载PDF
也谈孟轲是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中业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5期79-85,共7页
孟轲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的大思想家。然而,以往有些论著却用形式逻辑的推理代替具体的科学分析,误解了他的某些言论,如复井田、行世卿世禄、言必称尧舜以及禹汤文武周公等等,说他是没落奴隶主阶级代言人。其实,最能说明孟轲政治立场的,... 孟轲是中国封建社会初期的大思想家。然而,以往有些论著却用形式逻辑的推理代替具体的科学分析,误解了他的某些言论,如复井田、行世卿世禄、言必称尧舜以及禹汤文武周公等等,说他是没落奴隶主阶级代言人。其实,最能说明孟轲政治立场的,是他如下的一些理论,如“制民之产”、“通功易事”、“关市讥而不征”、“劳心者治人”、“民为贵”、“尊贤使能”以及“仁义”、“孝悌”等等。这些理论表明,孟轲拥护新生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主张实行大一统的分封制君主政体,宣扬用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地主阶级 分封制 通功易事 君主政体 思想家 形式逻辑 封建主义 战国时期 仁义
下载PDF
氢氧化钾蛋白溶解度测定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中业 《广东饲料》 2020年第11期46-49,共4页
本文分析了氢氧化钾蛋白溶解度测定中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确定了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值,给出了氢氧化钾蛋白溶解度测定的扩展不确定度。
关键词 粗蛋白 氢氧化钾蛋白溶解度 标准不确定度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
下载PDF
评封建忠孝道德学说的唯心主义体系
17
作者 黄中业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6年第4期37-41,共5页
封建时代关于忠孝的理论,做为一种学说,它宣称忠孝是本于人性的全民道德,认为忠孝道德是永恒的、万能的,直至把它神化。此之谓封建忠孝道德学说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这一体系的创立,对于向人们灌输忠孝道德曾起过重大的作用。在中国封... 封建时代关于忠孝的理论,做为一种学说,它宣称忠孝是本于人性的全民道德,认为忠孝道德是永恒的、万能的,直至把它神化。此之谓封建忠孝道德学说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这一体系的创立,对于向人们灌输忠孝道德曾起过重大的作用。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中,忠孝学说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因此,剖析这一体系,亦将有助于认识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学说 忠孝观念 人性 《孝经》 孝道德 社会意识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 基本特征 古文孝经 统治阶级
下载PDF
论秦国法制建设的三个阶段
18
作者 黄中业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38-40,72,共4页
秦国的法律制度建设,在战国“七雄”中成就最高,最具有典型性,秦帝国时期的法律制度建设,是秦国法制建设的直接继续和发展。秦国法制建设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阶段,现分别论述如下。
关键词 法制建设 秦律 改法为律 《法经》 历史进程 封诊式 帝国时期 牛羊课 唐律疏义 军爵律
下载PDF
评魏文侯
19
作者 黄中业 《晋阳学刊》 1982年第1期64-67,共4页
魏文侯是战国初年魏国的国君。他在位的五十年间致力于社会改革,获得成功,魏国因以富强。继魏文侯改革之后,六国相继实行变法,遂成为一种运动。正是这场变法运动完成了中国社会向封建制的飞跃。因此。
关键词 魏文侯 社会改革 战国变法运动 中国社会 五十年 魏国 上层建筑 六国 封建制 奴隶制
下载PDF
《诗经·大田》篇毛传郑笺误解八则
20
作者 黄中业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38-41,共4页
农事诗《小雅·大田》篇的注释,从毛传郑笺,到孔颖达的《毛诗正义》,误解颇多,且一直沿用至今,现例举如下八则。 为便利见,先将《大田》篇的诗文移录如下: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 ... 农事诗《小雅·大田》篇的注释,从毛传郑笺,到孔颖达的《毛诗正义》,误解颇多,且一直沿用至今,现例举如下八则。 为便利见,先将《大田》篇的诗文移录如下: 大田多稼,既种既戒,既备乃事。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既庭且硕,曾 孙是若。 既方既帛,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田祖有神, 秉界炎火。 有渰萋萋,兴云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穫穉,此有不歛(禾齐);彼有遗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笺 毛传 《毛诗正义》 覃耜 既庭 八则 田祖 小雅 南亩 公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