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1
作者 黄小静 窦祖林 +2 位作者 丘卫红 付奕 廖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29-1034,1038,共7页
目的:探讨使用动态姿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和对照组(n=10)。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30min/d;治疗组根据动态姿态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 目的:探讨使用动态姿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和对照组(n=10)。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30min/d;治疗组根据动态姿态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内置的训练方案进行平衡功能训练,20min/d。两组训练时间均为5d/周,共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动态姿态平衡仪中的感觉整合能力试验(SOT)、Berg平衡量表(BBS)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结果:两组受试对象的SOT指数、BBS和TUGT得分在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SOT测试的闭眼、平台沿矢状面旋转(ECSS)、平台与视窗沿矢状面旋转(SVSS)程序下,治疗后的平衡指数与运动策略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利用动态姿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比传统训练方法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姿态平衡仪 平衡训练 脑卒中 视觉反馈
下载PDF
小剂量氯胺酮显著改善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小静 汪正平 +2 位作者 沙欢欢 刘华 李士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在门诊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781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分为3组:A组,264例,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5mg/kg;B组,276例,芬太尼1.0μg/kg+氯胺酮0.2m...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在门诊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781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分为3组:A组,264例,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5mg/kg;B组,276例,芬太尼1.0μg/kg+氯胺酮0.2mg/kg+丙泊酚1.5mg/kg;C组,241例,芬太尼1.0μg/kg+氯胺酮0.3mg/kg+丙泊酚1.5mg/kg。术中出现体动时,追加丙泊酚20~40mg/次。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最低脉搏氧分压(SpO2)值,丙泊酚总消耗量、清醒情况、术中麻醉效果、术后6h镇痛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间术前、术中、术后的MAP、HR以及术中最低SpO2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间丙泊酚总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丙泊酚用量最多[(131.59±30.12)mg],B组最少[(89.13±29.72)mg]。B组术后恢复良好率最高(93.48%),术后恶心(6.88%)、呕吐(2.17%)的发生率最低(P值均<0.05);B、C组术后均未发生疼痛,而A组疼痛发生率也较低,仅为1.14%。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术中麻醉的效果良好,术后镇痛效果佳,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芬太尼 丙泊酚 人工流产术
下载PDF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长时间禁食应该被废止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小静 彭南海 江志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1-22,共2页
术前禁食主要是为了避免在麻醉时发生肺误吸胃内容物的危险。在麻醉诱导阶段,患者的保护性咳嗽及吞咽反射都被抑制,而胃内容物的pH值是2~3,因此,术前胃越空虚越好。如果肺内吸入酸性的胃内容物,必将引起气管内的刺激及炎性反应,... 术前禁食主要是为了避免在麻醉时发生肺误吸胃内容物的危险。在麻醉诱导阶段,患者的保护性咳嗽及吞咽反射都被抑制,而胃内容物的pH值是2~3,因此,术前胃越空虚越好。如果肺内吸入酸性的胃内容物,必将引起气管内的刺激及炎性反应,从而影响肺的气体交换,这将产生严重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手术 术前禁食
下载PDF
全身麻醉诱导期头高位联合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小静 李士通 +2 位作者 汪正平 金泉英 张育才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期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头高位15°斜坡位预给氧方式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为自主呼吸,不进行任何辅助或控制通...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期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头高位15°斜坡位预给氧方式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为自主呼吸,不进行任何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A组采取平卧位;B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C组采取平卧位,加用CPAP(6cmH2O,1cmH2O=0.098kPa);D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加用CPAP(6cmH2O)。麻醉诱导插管后,气管开放于空气。记录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0%的时间(无通气安全时限),然后再行机械通气。记录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SpO2降至90%时(T90)的血压、心率,分别于吸氧2min时(Tx)及SpO2降至90%时(T90)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术中观察胃胀气情况。结果B、C、D组无通气安全时限均较A组显著增长(P值均<0.05),D组又显著长于B、C组(P值均<0.05)。各组T2时间点的血压均显著低于T1时间点(P值均<0.05),但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组T3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A组(P<0.05)。不同时间点各组间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均无胃胀气发生。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期头高位15°体位联合CPAP预给氧方式可进一步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 头高位 预给氧 无通气安全时限
下载PDF
小儿与成人全麻诱导期无通气安全时限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小静 李士通 +1 位作者 金泉英 张育才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7-689,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自主呼吸2min对小儿与成人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分为2组:成人组(A组)和小儿组(B组),每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不进行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静脉诱导后插管...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自主呼吸2min对小儿与成人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分为2组:成人组(A组)和小儿组(B组),每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不进行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静脉诱导后插管,记录呼吸停止时间、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9%、95%、92%、90%的时间,然后行机械通气,并记录SpO2下降的最低值;分别于吸氧2min时(Tx)、SpO2降至90%时(T90)抽血行血气分析。结果:A组呼吸停止时间为80.45s,B组呼吸停止时间为99.72s,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2%和90%的时间A组(分别为443s和462s)明显短于B组(分别为335s和342s)(P<0.05)。SpO2降至90%时两组均有PaCO2升高和pH下降,以B组更显著(P<0.05),而两组PaO2下降相似。结论:全麻诱导期自主呼吸预给氧2min,小儿的无通气安全时限较成人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麻醉 预给氧 无通气安全时限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人文考量 被引量:51
6
作者 黄小静 贾启艾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1年第6期1505-1507,共3页
优质护理服务工程作为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科学管理、安全控制、优质护理、高效服务的宗旨,实现护理技术、科学与人文的完美结合。为此,指出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人文困境并对其进行全面解读,从而探索解决问题的人文路径。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系统工程 人文护理 人文考量
下载PDF
硬膜外腔不同给药方式对罗哌卡因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小静 汪正平 +2 位作者 朱慧 裘毅敏 李士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下腹部手术硬脊膜外腔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手术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24例,予甲磺酸罗哌卡因单次给药(12mL);B组24例,予盐酸罗哌卡因单次给药(12mL);C组30例,予甲磺酸罗哌卡因分两次给药...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下腹部手术硬脊膜外腔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妇科手术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24例,予甲磺酸罗哌卡因单次给药(12mL);B组24例,予盐酸罗哌卡因单次给药(12mL);C组30例,予甲磺酸罗哌卡因分两次给药(6mL+6mL);D组30例,予盐酸罗哌卡因分两次给药(6mL+6mL)。各组用药均不含肾上腺素。观察痛觉完全消失时间、麻醉持续时间、硬脊膜外腔阻滞范围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记录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改变。结果给药后4组患者的HR均无明显变化,组间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患者SpO2均>97%。注射药物后10min,4组的MAP均显著低于基础值(P值均<0.05);注射药物后20min,C、D组的MAP均显著高于A、B组(P值均<0.05)。A、B两组的痛觉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C、D两组(P值均<0.01),4组间的麻醉持续时间、阻滞范围、运动阻滞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的硬脊膜外腔阻滞效能与盐酸罗哌卡因相仿,单次给药的起效时间较分两次给药短,有利于加快麻醉的速度,单次给药可能比分次给药更安全,但寒战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腔 罗哌卡因 阻滞效果
下载PDF
全麻诱导期头高15°斜坡位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黄小静 李士通 +2 位作者 汪正平 金泉英 张育才 《医学新知》 CAS 2007年第6期319-321,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头高15°斜坡体位能否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方法择期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头高位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T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C组采取去枕平卧位。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静脉诱导插管,诱...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头高15°斜坡体位能否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方法择期全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头高位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T组采取头高15°斜坡位,C组采取去枕平卧位。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静脉诱导插管,诱导期间不采用辅助或控制通气,记录无通气安全时限(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0%)后再机械通气。记录入室后、诱导后、插管后、SpO2降至90%时的血压(mmHg)、心率(b/m);分别于吸氧2min时、SpO2降至90%时抽血行血气分析;术中观察胃胀气情况。结果T组无通气安全时限为(562.3±96.6)s,C组为(462.0±136.1)s,二者有显著差异(<0.05)。动脉血气分析、心率、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2组均无胃胀气发生。结论全麻诱导期采取头高15°斜坡位,可以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高15°斜坡位 无通气安全时限 预给氧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中的新观念 被引量:18
9
作者 黄小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20期129-130,共2页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概念是指通过优化围术期处理的诸多措施,以缓解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达到患者的快速康复。快速康复外科的成功特别需要麻醉、外科医生及护理工作多方面的协作,尤...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概念是指通过优化围术期处理的诸多措施,以缓解手术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达到患者的快速康复。快速康复外科的成功特别需要麻醉、外科医生及护理工作多方面的协作,尤其是围术期护理新观念的提出在快速康复外科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快速康复外科中护理的新观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护理 新观念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腰椎融合术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10
作者 黄小静 姚军 +2 位作者 尚嘉伟 黄同飞 汪正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观察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腰椎融合术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60例,麻醉诱导后随机分入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75ug/kg,... 目的观察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腰椎融合术围术期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融合术的患者60例,麻醉诱导后随机分入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75ug/kg,对照组患者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给予右美托咪定或0.9%氯化钠溶液后(T1)、给药30min后(T2)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术中和术后麻醉镇痛药的用量。分别于T0、术后进入麻醉后恢复室即刻(T3)、术后18~20h(T4)各时间点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促炎性细胞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IL)-6、核转录因子(NF)-kB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和术中维库溴铵、芬太尼、丙泊酚、七氟烷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MAP和H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在T1、T2时间点的MAP和HR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两组间术后2、4、8、12、24、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各时间点NF-kB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美托眯定组在T3时间点的NF-kB水平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NF-kB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和两组内各时间点的HMGB1、IL-10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美托咪定组在T4时间点的IL-6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P〈0.05),T3、T4时间点的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对照组T3、T4时间点的IL-6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P值均〈0.05),T4时间点的IL-6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时间点(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围术期IL-6水平,减少手术应激反应,抑制围术期炎性反应;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术后HMGB1、NF-kB、IL-10的水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核转录因子-KB a2肾上腺素能受体 腰椎融合术
下载PDF
全麻诱导期持续气道内正压对无通气安全时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小静 李士通 +2 位作者 汪正平 金泉英 张以及才 《麻醉与监护论坛》 2007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持续气道内正压能否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 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CPA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不进行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CPAP组采用CPAP 6cmH2...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持续气道内正压能否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 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CPA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后患者均不进行辅助或控制通气,诱导前2min开始面罩吸入纯氧,CPAP组采用CPAP 6cmH2O,C组为0cmH2O。诱导插管,记者无通气安全时限(呼吸停止至SpO2降至90%)后再机械通气。记录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SpO2降至90%时(T90)的血压(mmHg),心率(b/m);分别于吸氧2min时(Tx)、SpO2降至90%时(T90)抽血行血气分析,术中观察胃胀气情况。 结果:CPAP组无通气安全时限为(561.1±142.3)s,C组为(462.0±136.1)s(P〈0.05)。动脉血气两组吸氧2min时CPAP组PaO2显着高于C组(505.7±73.8 vs 448.1±79.5mmHg,P〈0.05);两组SpO2降至90%时(T90)的PaCO2 CPAP组显着高于C组(67.1±7.5 vs 61.5±6.8mmHg,P〈0.05)。两组心率,血压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两组的胃胀气无差异。 结论:全麻诱导期应用CPAP,可以延长无通气安全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正压通气 无通气安全时限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量化评价 被引量:15
12
作者 付奕 窦祖林 +3 位作者 丘卫红 林夏妃 黄小静 廖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47-952,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姿势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量化评价。方法:选取2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平衡仪训练组(n=14)和传统训练组(n=14)。平衡仪训练组根据动态姿势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的训练方案进行个性化的平衡... 目的:探讨动态姿势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量化评价。方法:选取2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平衡仪训练组(n=14)和传统训练组(n=14)。平衡仪训练组根据动态姿势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的训练方案进行个性化的平衡功能训练;传统训练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两组训练时间均为20min/次,5d/周,共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动态姿势平衡仪中的感觉组织能力试验(SOT),稳定极限测试(LOS)及徒步走测试进行准确客观的量化评估。结果:平衡仪训练组SOT测试中的EOSS、ECSS、SVSS条件下的平衡指数及LOS测试结果中患者EPE和DCL,治疗前后比较及与传统训练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徒步走测试中平衡仪训练组的步长与步速治疗前后比较及与传统训练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传统训练组组内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动态姿势平衡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根据变化的任务重建感觉(特别是前庭系统)和运动系统的能力,同时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平衡训练 姿势控制 感觉运动控制 脑卒中
下载PDF
七氟烷、异氟烷及丙泊酚麻醉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华 黄小静 +2 位作者 裘毅敏 颜涛 汪正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35-738,共4页
目的比较吸入七氟烷、异氟烷及经靶控输注泵静脉输注丙泊酚维持全身麻醉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行经腹子宫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evo组)、异氟烷组(Iso组)及丙泊酚组(Prop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在静脉诱导插管后,行间歇... 目的比较吸入七氟烷、异氟烷及经靶控输注泵静脉输注丙泊酚维持全身麻醉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行经腹子宫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evo组)、异氟烷组(Iso组)及丙泊酚组(Prop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在静脉诱导插管后,行间歇指令正压通气模式(IPPV)机械通气,术中分别吸入七氟烷、异氟烷或静脉输注丙泊酚维持全身麻醉。记录3组患者术后1、2、4、8和24 h芬太尼的累积消耗量,以及静息、咳嗽情况下的疼痛数字分级评分(NRS评分)。结果术后1、2、4、8和24 h,3组患者的芬太尼累积消耗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 h,Prop组静息及咳嗽时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Sevo组和Iso组(P值均<0.05);术后2 h,Prop组的静息及咳嗽时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Iso组(P值均<0.05),但与Sevo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4、8、24 h,3组间静息及咳嗽时的NR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七氟烷、异氟烷及丙泊酚麻醉对术后疼痛的影响不同,七氟烷、异氟烷麻醉的术后疼痛较丙泊酚麻醉更为显著;异氟烷麻醉的术后疼痛的持续时间更长,且程度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异氟烷 丙泊酚 术后疼痛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不同镇痛药抑制人工流产扩张宫颈时体动的半数有效剂量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进 黄小静 +3 位作者 汪正平 刘华 顾桂兰 李士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测定无痛人工流产麻醉诱导时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或联合芬太尼加氯胺酮抑制扩张宫颈时体动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拟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4组:F组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1μg/kg),其中年龄≤25岁为F1组,26~35岁为F2组... 目的测定无痛人工流产麻醉诱导时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或联合芬太尼加氯胺酮抑制扩张宫颈时体动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拟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4组:F组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1μg/kg),其中年龄≤25岁为F1组,26~35岁为F2组;KF组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1μg/kg)加氯胺酮(0.3mg/kg),其中年龄≤25岁为KF1组,26~35岁为KF2组。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F组和KF组丙泊酚的初始诱导剂量分别为1.8和1.2mg/kg,入选样本从扩张宫颈时有体动的上一例患者开始计算,其后各患者丙泊酚的诱导剂量根据上1例患者扩张宫颈时有无体动进行调整,变化间隔为0.2mg/kg。计算各组丙泊酚的ED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结果无痛人工流产麻醉诱导时,F1、F2、KF1和KF2组丙泊酚抑制扩张宫颈时体动的ED50分别为2.0、1.5、1.1和0.9mg/kg,95%CI间分别为1.6~2.5、1.1~1.9、0.7~1.8和0.7~1.3mg/kg。结论无痛人工流产麻醉诱导时,小剂量氯胺酮0.3mg/kg可以减少扩张宫颈时抑制患者体动所需丙泊酚的ED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芬太尼 氯胺酮 无痛人流 半数有效剂量
下载PDF
胃癌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36
15
作者 倪元红 黄小静 江志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65-67,74,共4页
总结40例胃癌患者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的护理经验,认为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中保温、术后疼痛护理、早期进食和早期活动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以及出院后的随访工作是胃癌患者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治疗顺利实施的护理重点。
关键词 胃肿瘤 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神经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裘毅敏 黄小静 +3 位作者 黄丽娜 陈敏 汪正平 李士通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52-855,共4页
目的观察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复合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膝关节局部浸润的多模式镇痛方法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Ⅰ或Ⅱ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复合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局部麻醉药膝关节局部浸润的多模式镇痛方法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为Ⅰ或Ⅱ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组和单纯PCIA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维持镇痛2d,记录术后2、24、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PCIA按压次数、下肢运动功能阻滞程度、被动及主动膝关节屈曲角度、术后开始下床活动的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多模式镇痛组术后2、24h静息状态和术后24、48h运动状态的疼痛VAS评分<4分的患者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单纯PCIA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多模式镇痛组术后≤2h、>2h且≤24h、>24h且≤48h各时间段的PCIA按压次数均显著少于单纯PCIA组(P值均<0.01)。两组患者术后24、48h患肢运动功能评估均为0级,无1例出现运动阻滞。多模式镇痛组术后24、48h膝关节主动屈曲至90°者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单纯PCIA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多模式镇痛组患者术后开始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无数均较单纯PCIA组显著缩短(P值均<0.01)。结论 PCIA复合局部麻醉药行膝关节局部阻滞、坐骨神经阻滞、股神经阻滞的多模式镇痛方法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良好,对患者下肢肌力影响轻微,且并发症少,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多模式镇痛 神经刺激器 周围神经阻滞
下载PDF
两种小鼠卵巢早衰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宇 贾玉玲 +7 位作者 严大为 黄丽娜 黄小静 唐亮 周莉 裘毅敏 李士通 孙祖越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89-494,共6页
目的比较顺铂和卵巢切除法诱导的小鼠卵巢早衰模型,以及建模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6~8周龄美国癌症研究所(ICR)小鼠32只,根据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顺铂模型组(连续4d腹腔注射顺铂3mg/kg)、假手术组和卵... 目的比较顺铂和卵巢切除法诱导的小鼠卵巢早衰模型,以及建模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6~8周龄美国癌症研究所(ICR)小鼠32只,根据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顺铂模型组(连续4d腹腔注射顺铂3mg/kg)、假手术组和卵巢切除模型组。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动情周期。建模第15天采用避暗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行为。建模第16天,比较空白对照组和顺铂模型组小鼠的卵巢、子宫湿重。应用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顺铂造模后卵巢和子宫的病理改变。采用ELISA检测并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激素(P)和雌激素(E2)的水平。结果顺铂模型组小鼠的体重自第3天起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值均<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顺铂模型组小鼠的整体状态较差,动情间期持续或延长;卵巢、子宫湿重显著减轻(P值均<0.01);卵巢和子宫病理改变明显;避暗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错误次数显著增加(P<0.01);血清FSH、LH和E2水平均无显著改变(P值均>0.05),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卵巢切除模型组小鼠的体重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动情周期停滞于动情间期;避暗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错误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SH和LH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1),P和E2水平显著降低(P值均<0.01)。结论小鼠卵巢切除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小鼠卵巢早衰的症状,且对学习记忆的影响较小,更适用于研究药物对卵巢早衰模型小鼠脑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卵巢功能早衰 卵巢切除术 学习记忆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在草莓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云捷 陈列勤 +1 位作者 张雪莲 黄小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7-159,共3页
玉米醇溶蛋白有极强的疏水性和良好的成膜性,可用做果蔬等农产品的保鲜膜,绿色无毒。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最佳涂被剂配方的结果表明,玉米醇溶蛋白为2.5%,甘油0.10%,柠檬酸0.15%,浸泡时间1min,保鲜效果最佳。
关键词 草莓 保鲜 玉米醇溶蛋白
下载PDF
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恶心呕吐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进 黄小静 +3 位作者 汪正平 刘华 顾桂兰 李士通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544-545,共2页
关键词 无痛人工流产 术后恶心呕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JJG自动气象站气象要素计量性能要求合理性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亮 李晓红 黄小静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7-210,共4页
针对自动气象站的温度、雨量对应的检定规程,就其相关指标和规定的合理性进行探讨。目的在于让检定规程更加完善、合理。根据相应仪器本身的特性,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分析误差构成进行理论推导,得出温度(地温),雨量计量性能要求中最大... 针对自动气象站的温度、雨量对应的检定规程,就其相关指标和规定的合理性进行探讨。目的在于让检定规程更加完善、合理。根据相应仪器本身的特性,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分析误差构成进行理论推导,得出温度(地温),雨量计量性能要求中最大允许误差等不合理的结果,从误差公式中重新确定了温度、雨量的最大允许误差,分别对规程指标的确定提出了修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最大允许误差 分段误差 连续性误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