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6b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黄维甄 李俊 +2 位作者 郭晓红 林燕峰 袁霞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804-3806,共3页
目的探讨miR-26b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133例HCC患者中miR-26b的表达,Kaplan-Meier法分析miR-26b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2检验分析miR-26b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 目的探讨miR-26b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133例HCC患者中miR-26b的表达,Kaplan-Meier法分析miR-26b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2检验分析miR-26b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CCK-8增殖实验检测miR-26b对HCC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miR-26b在HCC组织中低表达,miR-26b低表达的HCC患者预后较差,miR-26b高表达的HCC患者预后较好。miR-26b的表达与HCC门脉癌栓(P<0.01)、肿瘤个数(P<0.01)、肿瘤大小(P<0.01)、远处转移(P=0.022)、巴塞罗那分期(P<0.01)等密切相关。CCK-8结果显示miR-26b抑制HCC细胞的增殖。结论 miR-26b在HCC中低表达并抑制HCC细胞增殖,其可以成为预测HCC患者预后的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6b 肝癌 预后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喜泊芬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光动力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维甄 谢剑明 +4 位作者 陈锦章 李荣 张兰英 李黎波 罗荣城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6期880-88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孵育浓度和不同光照剂量密度喜泊芬介导的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体外效应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喜泊芬孵育食管癌Eca-109细胞,并分别在不同光照剂量密度(0、12、24、30J/cm2)下行PD... 目的:探讨不同孵育浓度和不同光照剂量密度喜泊芬介导的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体外效应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喜泊芬孵育食管癌Eca-109细胞,并分别在不同光照剂量密度(0、12、24、30J/cm2)下行PDT,24h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结果:不同孵育浓度喜泊芬在4种不同光照剂量密度下食管癌Eca-109细胞生存率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在同一光照剂量密度下,不同喜泊芬浓度的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1),而同一喜泊芬孵育浓度下,不同光照剂量密度的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喜泊芬的不同孵育浓度和不同光照剂量密度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体外PDT效应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泊芬 孵育浓度 光照剂量密度 细胞生存率 光动力疗法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SNHG11对结直肠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黄维甄 袁霞 +2 位作者 田允铭 查银莲 董少婷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1(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1,SNHG11)对结直肠癌增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人结肠癌细胞LOVO、SW480构建SNHG11过表达或者SNHG11干扰细胞株,检测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过表达及干扰SNHG11...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1(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1,SNHG11)对结直肠癌增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人结肠癌细胞LOVO、SW480构建SNHG11过表达或者SNHG11干扰细胞株,检测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过表达及干扰SNHG11后,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P50和P65蛋白和NF-κB信号通路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过表达SNHG11能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而抑制SNHG11的表达则能明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过表达SNHG11后P65、P50的表达及NF-κB信号通路下游与细胞增殖相关基因c-Myc、COX2、CCND1、VEGFA水平明显上调;而敲除SNHG11后则显著降低。SNHG11通过与NF-κB复合体中的P50结合,进而上调NF-κB复合体,激活NF-κB信号通路。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SNHG11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 RNA SNHG11 NF-ΚB 结直肠癌 增殖
下载PDF
Tribble同源蛋白3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4
作者 黄维甄 李俊 +1 位作者 董少婷 谢丹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讨Tribble同源蛋白3(TRIB3)在胃癌中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析TCGA和GSE79973数据集TRIB3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胃癌细胞株BGC823和MKN45分别用TRIB3过表达及TRIB3、β-catenin RNA干扰,再用CC... 目的探讨Tribble同源蛋白3(TRIB3)在胃癌中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析TCGA和GSE79973数据集TRIB3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胃癌细胞株BGC823和MKN45分别用TRIB3过表达及TRIB3、β-catenin RNA干扰,再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c-Myc表达,蛋白质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检测TRIB3与β-catenin结合,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检测β-catenin与Cyclin D1、c-Myc启动子区结合。结果胃癌组织中TRIB3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CGA:P<0.01;GSE79973:P<0.05),TRIB3高表达与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0.01)。过表达TRIB3促进胃癌细胞增殖(P<0.01),增加β-catenin与其下游靶基因Cyclin D1和c-Myc启动子区结合(P<0.01);干扰β-catenin可消除过表达TRIB3对胃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P<0.01)。结论 TRIB3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通路促进胃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ribble同源蛋白3 Β-CATENIN
下载PDF
lncRNA SNHG20抑制结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何樱 黄维甄 +1 位作者 欧阳考滨 袁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5期2361-2365,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NHG20抑制结肠癌细胞对5-FU化疗敏感性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结肠癌细胞株Lo Vo构建对5-FU抵抗的细胞株Lo Vo/5-FU,通过qRTPCR的方法检测Lo Vo/5-FU中lncRNA SNHG20的表达情况。进...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NHG20抑制结肠癌细胞对5-FU化疗敏感性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结肠癌细胞株Lo Vo构建对5-FU抵抗的细胞株Lo Vo/5-FU,通过qRTPCR的方法检测Lo Vo/5-FU中lncRNA SNHG20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别构建lncRNA SNHG20稳定过表达及表达沉默的结肠癌细胞株,利用CCK-8的方法检测lncRNA SNHG20对5-FU IC50的影响,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lncRNA SNHG20对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最后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探讨lncRNA SNHG20抑制结肠癌对5-FU化疗敏感性的调控机制。结果:在对5-FU耐药的结肠癌细胞株Lo Vo/5-FU中,lncRNA SNHG20显著高表达(P<0.001)。lncRNA SNHG20高表达能明显提高5-FU的IC50,而沉默lncRNA SNHG20则显著提高Lo Vo/5-FU对5-FU的敏感性(P<0.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lncRNA SNHG20显著提高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P<0.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lncRNA SNHG20能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株PTEN蛋白的表达,而p-AKT及p-PI3K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lncRNA SNHG20通过调控PTEN/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对5-FU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5-FU 化疗 lncRNA SNHG20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粪便p16INK4a、MGMT、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何樱 黄维甄 +1 位作者 欧阳考滨 袁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CRC)患者粪便p16INK4a、MGMT、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方法 CRC患者50例(肿瘤组)、结直肠良性病变者50例(良性组)、健康体检者50例(正常组),采用甲基化特异度PCR的方法检测各组粪便p16INK4a、MGMT、RASSF1A基因甲基...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CRC)患者粪便p16INK4a、MGMT、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方法 CRC患者50例(肿瘤组)、结直肠良性病变者50例(良性组)、健康体检者50例(正常组),采用甲基化特异度PCR的方法检测各组粪便p16INK4a、MGMT、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并分析其与CR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根据肠镜病理诊断结果进行验证,比较粪便p16INK4a、MGMT、RASSF1A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CR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肿瘤组、良性组、正常组粪便p16INK4a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74%、28%、14%,MGMT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56%、24%、12%,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72%、20%、10%,肿瘤组分别与正常组、良性组比较,P均<0.05。p16INK4a基因甲基化状态与CRC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与CRC淋巴结转移相关,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与CRC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三者联合检测诊断CRC的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83.4%,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 0.739%~0.894%)。结论 CRC患者粪便p16INK4a、MGMT、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出率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病变者及健康体检者,联合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CRC患者的早期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p16INK4a基因 MGMT基因 RASSF1A基因 基因甲基化
下载PDF
联合检测粪便ECAD基因甲基化和隐血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何樱 黄维甄 +1 位作者 欧阳考滨 袁霞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531-3534,共4页
目的 探讨粪便ECAD甲基化联合隐血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50例健康体检者、50例结直肠良性病变者、50例CRC患者的粪便标本。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的方法检测粪便中ECAD基因的甲基化情况,根据肠镜病理诊断进行验... 目的 探讨粪便ECAD甲基化联合隐血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50例健康体检者、50例结直肠良性病变者、50例CRC患者的粪便标本。利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的方法检测粪便中ECAD基因的甲基化情况,根据肠镜病理诊断进行验证,比较粪便ECAD甲基化率、粪便潜血实验(FOBT)及两者联合对CRC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RC患者粪便ECAD甲基化率(78%)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16%)和结直肠良性病变者(26%);同时,CRC患者FOBT阳性率(64%)亦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2%)和结直肠良性病变者(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粪便ECAD甲基化率与CRC患者肿瘤数目(P=0.048)、病理分级(P=0.006)、TNM分级(P=0.002)及淋巴结转移(P=0.002)密切相关。CRC患者粪便FOBT敏感度为64%(95%CI:49.1%-76.7%),特异度为86%(95%CI:77.3%-91.9%);而ECAD敏感度为78%(95%CI:63.7%-88.0%),特异度为79%(95%CI:69.5%-86.2%)。ROC曲线分析提示ECA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5(95%CI为0.716-0.874),略高于FOBT的AUC(0.750,95%CI:0.661-0.839),而两种联合的AUC为0.806(95%CI:0.728-0.884),诊断效能最高。结论 粪便ECAD基因甲基化的检测是早期诊断CRC的有效方法,其联合FOBT能有效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ECAD 甲基化特异PCR 甲基化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淋巴结转移与EGFR突变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何樱 黄维甄 +2 位作者 郭晓红 欧阳考滨 袁霞 《癌症进展》 2017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淋巴结转移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的相关性及对患者总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5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KaplanMeier法进行疾病总生存率(OS)分析,并采用Log-r... 目的探索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淋巴结转移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的相关性及对患者总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5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KaplanMeier法进行疾病总生存率(OS)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吸烟与不吸烟患者、EGFR突变型与EGFR野生型患者、M1a与M1b患者的N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阴性或仅有肺门淋巴结转移患者(N_(0~1))多为不吸烟、EGFR突变型及M1a患者。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_(0~1)组患者总生存时间明显长于N_(2~3)组患者(P﹤0.001)。按EGFR因素分层分析显示,N_(0~1)/EGFR突变组患者的预后最好,N_(2~3)/EGFR野生组患者的预后最差,而N_(0~1)/EGFR野生组与N_(2~3)/EGFR突变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2);按M分期分层分析显示,N_(0~1)/M1a组患者的预后最好,N_(2~3)/M1b组患者的预后最差,而N_(0~1)/M1b组与N_(2~3)/M1a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0)。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淋巴结分期与EGFR突变状态有关,N_(0~1)期患者预后明显优于N_(2~3)期患者,同时EGFR状态及M分期可进一步影响不同淋巴结分期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EGFR突变 M分期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下载PDF
miR-375、miR-146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李俊 郭旭利 黄维甄 《肝脏》 2019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研究miR-375、miR-146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51例乙型肝炎患者及47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四组受... 目的研究miR-375、miR-146a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4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51例乙型肝炎患者及47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四组受试者血清miR-375、miR-146a相对表达量。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iR-375、miR-146a表达量变化及其在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1年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miR-375在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3±0.1)、(0.6±0.2)、(0.9±0.3)和(0.9±0.2),miR-146a在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表达量分别为(4.2±0.8)、(2.7±0.5)、(1.2±0.4)和(1.0±0.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247、412.194,P<0.001)。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miR-375表达量低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0.179、21.136、22.165,P<0.01);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miR-146a表达量高于肝硬化组、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9.945、41.012、42.442,P<0.01)。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后血清miR-375表达量为(0.5±0.2),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58,P<0.001);血清miR-146a表达量为(3.2±0.7),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2,P<0.001)。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其1年生存率为81.5%(53/65)。生存组患者血清miR-375、miR-146a表达量分别为(0.3±0.1)和(3.9±0.6),死亡组患者血清miR-375、miR-146a表达量分别为(0.2±0.1)和(5.3±0.6),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8、6.456,P<0.001)。miR-375、miR-146a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1年生存期的AUC为0.956(95%CI:0.874~0.991),效能较高。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大小、白蛋白水平、Child-Pugh分级、miR-375和miR-146a表达量与原发性肝癌患者1年生存期有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大小、miR-375和miR-146a表达量是原发性肝癌患者1年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R-375、miR-146a表达有助于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微RNA-375 微RNA-146a 预后 评估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类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海林 孙爱华 +4 位作者 何樱 李俊 郭晓红 黄维甄 袁霞 《肿瘤药学》 CAS 2012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类受体(IGF-Ⅰ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所收治的5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胃癌组织中IGF-ⅠR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类受体(IGF-Ⅰ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所收治的5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胃癌组织中IGF-ⅠR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IGF-ⅠR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结论 IGF-ⅠR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联系密切,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下载PDF
肺癌A549细胞株中ALDH1^+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邹爱梅 吴爱兵 +4 位作者 黄维甄 张金标 谢剑明 李荣 罗荣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17-821,共5页
目的: 探讨肺癌A549细胞株中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的ALDH1^+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特性。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分选肺癌A549细胞株中ALDH1^+细胞,并通过肿瘤球培养、MTT实验、平板克隆、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裸鼠体内成瘤实验来验证ALDH1^+... 目的: 探讨肺癌A549细胞株中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的ALDH1^+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特性。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分选肺癌A549细胞株中ALDH1^+细胞,并通过肿瘤球培养、MTT实验、平板克隆、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裸鼠体内成瘤实验来验证ALDH1^+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克隆、迁移及致瘤能力。结果:ALDH1^+A549细胞的肿瘤球形成能力、增殖克隆、迁移和体内成瘤能力明显高于ALDH1-A549细胞和未经分选的A549细胞。结论:A549细胞株中ALDH1^+A549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增殖、迁移和高致瘤能力的肿瘤干细胞特性,ALDH1可作为分选肺癌肿瘤干细胞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DH1 肺癌 肿瘤干细胞 肿瘤球
下载PDF
TRPV6对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迁移的影响
12
作者 林丽琼 黄维甄 陈健鹏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TRPV6对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细胞株分别瞬时转染TRPV6的特异性siRNA干扰序列,然后分别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HO-8910PM细胞干扰前后TRPV6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通过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 目的探讨TRPV6对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细胞株分别瞬时转染TRPV6的特异性siRNA干扰序列,然后分别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HO-8910PM细胞干扰前后TRPV6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通过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TRPV6对HO-8910PM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 RT-PCR和Western-blot证实了TRPV6在人卵巢癌高转移细胞株HO-8910PM中的表达以及TRPV6 RNA干扰序列的干扰效率;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小室试验表明,与HO-8910PM阴性干扰对照细胞相比,HO-8910PM-TRPV6-siRNA1和siR-NA2的迁移能力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卵巢癌细胞HO-8910PM中TRPV6的表达水平高低与该细胞迁移能力高低呈正相关,TRPV6有可能成为卵巢癌转移预防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瞬时受体电位 细胞运动
下载PDF
SHP-1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的影响及机制初步探讨
13
作者 黄维甄 邹爱梅 +2 位作者 石敏 罗荣城 李荣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53-25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SHP-1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MCF-7细胞株分别瞬时转染SHP-1的特异性siRNA干扰序列;然后分别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MCF-7细胞干扰前后SHP-1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并通过RT-PCR检测干扰前后MMP-9基因变... 目的探讨SHP-1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MCF-7细胞株分别瞬时转染SHP-1的特异性siRNA干扰序列;然后分别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MCF-7细胞干扰前后SHP-1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并通过RT-PCR检测干扰前后MMP-9基因变化;通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干扰SHP-1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RT-PCR和Western-blot证实SHP-1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有表达以及SHP-1SiRNA的干扰效率;干扰SHP-1后,MMP-9的表达量上调;Transwell小室实验证实,与MCF-7阴性干扰对照及空白对照细胞相比,siRNA组的侵袭能力显著增强(P<0.001)。结论乳腺癌MCF-7中SHP-1的表达水平高低和该细胞侵袭能力高低呈负相关,其侵袭可能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P-1基因 乳腺癌 侵袭 MCF-7细胞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两种四联方案根除率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燕峰 孙爱华 +3 位作者 郭晓红 黄维甄 欧阳考滨 孙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期478-480,474,共4页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的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的根除率,选择可以有效弥补传统三联疗法的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措施的四联疗法。方法:选择2010年8月到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的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的根除率,选择可以有效弥补传统三联疗法的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措施的四联疗法。方法:选择2010年8月到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采取序贯疗法,对照组的患者采取标准四联疗法。对比两组的根除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根除率为86.7%,对照组患者根除率为51.0%;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7.8%;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后的根除率以及疗效高于标准四联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序贯疗法 标准四联疗法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