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黎笔熙 陈敏 +1 位作者 陈利民 沈七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7-749,共3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R1组(轻比重腰麻组)、R2组(重比重腰麻组)和B组(布比卡因腰麻组),每组20例。术中控制麻...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老年人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R1组(轻比重腰麻组)、R2组(重比重腰麻组)和B组(布比卡因腰麻组),每组20例。术中控制麻醉平面在T10以下,必要时硬膜外腔适当追加用药。观察各组麻醉后血压、心率变化,运动和感觉阻滞情况,硬膜外用药量和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腰麻起效时间,B组(54.05±3.80s)明显短于R1组和R2组(61.10±4.96,60.95±3.94s,P〈0.05)。腰麻维持时间,B组(260.00±28.00min)明显长于R1组和R2组(218.25±31.76,239.50±34.41min,P〈0.01)。腰麻后30minR1组健侧肢体未出现明显的运动阻滞,术终改良Bromage′s评分健肢多为5~6分、患肢为3~4分,而R2组和B组双下肢多为1~2分,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轻比重罗哌卡因用于CSEA,对老年人生理影响小,运动阻滞较轻,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麻药 酰胺类 罗哌卡因 麻醉 脊椎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患者全麻术后罗库溴铵的残余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黎笔熙 季蒙 +2 位作者 陈利民 宋晓阳 肖维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全麻术后罗库溴铵的残余效应(PORC)。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20例。采用静脉复合全麻,罗库溴铵用量为0.9mg/kg。术中用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直至拔管后TOF值(TOFr)≥90%。...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全麻术后罗库溴铵的残余效应(PORC)。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20例。采用静脉复合全麻,罗库溴铵用量为0.9mg/kg。术中用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直至拔管后TOF值(TOFr)≥90%。记录各组TOFr从0恢复到25%(临床时效)、从25%恢复到90%的时间,以及拔管时TOFr<90%(PORC)患者TOFr恢复到90%的时间。监测拔管后及TOFr达90%时的动脉血气。结果老年组罗库溴铵作用时效[(60.70±14.27)minvs.(45.51±7.80)min]及TOFr从25%恢复至90%时间[(46.50±11.56)minvs(34.50±9.56)min]均长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PORC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15/20vs12/20),PORC持续时间长于中青年组[(26.00±8.43)minvs(17.20±8.00)min](P<0.05);老年组拔管后CO2蓄积例数多于中青年组(13例vs.6例)(P<0.05)。结论老年患者罗库溴铵的PORC发生率高于中青年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肌松监测,掌握恰当的拔管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去极化肌松药 罗库溴铵 残余肌松效应 老年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罗库溴铵后肌松时效的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黎笔熙 陈敏 +1 位作者 陈利民 沈七襄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74-1276,共3页
目的:观察罗库溴铵(rocuronium,ROC)用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肌松时效以及术后ROC的肌松残留情况.方法:无神经肌肉疾患、肾功能正常,行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4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Ⅰ组)20例,为梗阻性黄疸患者,ASA Ⅲ级;对照组(Ⅱ组)20例,非... 目的:观察罗库溴铵(rocuronium,ROC)用于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肌松时效以及术后ROC的肌松残留情况.方法:无神经肌肉疾患、肾功能正常,行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4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Ⅰ组)20例,为梗阻性黄疸患者,ASA Ⅲ级;对照组(Ⅱ组)20例,非黄疸患者,ASAⅠ~Ⅱ级.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用4个成串刺激(TOF)进行肌松监测,其值为TOFR.ROC首量为3×ED95(0.9 mg/kg),当术中TOFR(T4/T1)恢复达25%时追加1×ED95(0.3 mg/kg).观察ROC的起效时间、临床时效、TOFR从0恢复至70%和从70%恢复至90%的时间以及拔管即刻的TOFR,同时监测血气.结果:Ⅰ组末次给药ROC作用时间长于Ⅱ组.拔管时各组的TOF值及TOFR<70%的例数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均不同程度存在肌松残留情况,但观察组肌松残留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梗阻性黄疸可导致ROC药效时间的延长和术后TOFR恢复时间的延长,临床上使用ROC时,追加药物时间须适当延长,并且拔除气管内导管时应以TOFR恢复达90%时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阻塞性 罗库溴铵 神经肌肉阻滞
下载PDF
乳酸监测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黎笔熙 陶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3,共3页
乳酸是机体组织无氧代谢的一个中间产物。静息状态下,骨骼肌、红细胞和脑组织等机体组织和器官在代谢过程中有一部分葡萄糖被酵解为乳酸盐,其中骨骼肌是乳酸产生的主要场所。乳酸主要通过肝脏的糖异生、三羧酸循环和肾脏分泌排出等三... 乳酸是机体组织无氧代谢的一个中间产物。静息状态下,骨骼肌、红细胞和脑组织等机体组织和器官在代谢过程中有一部分葡萄糖被酵解为乳酸盐,其中骨骼肌是乳酸产生的主要场所。乳酸主要通过肝脏的糖异生、三羧酸循环和肾脏分泌排出等三条途径以一近乎恒定的速率代谢和清除,一旦体内乳酸生成和消除两方面任何一方出现异常,乳酸的生成速度超过消除速度,即可导致乳酸在体内的蓄积。组织的氧供需失衡可发生在机体局部或全身,严重的乳酸中毒是内脏缺血最为主要的指征,而休克所造成的代谢性酸中毒,实质就是严重的乳酸酸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盐 临床应用 机体组织 监测 无氧代谢 代谢性酸中毒 三羧酸循环 乳酸酸中毒
下载PDF
罗哌卡因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黎笔熙 田玉科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81-84,共4页
关键词 局麻药 酰胺类 药代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 综述
下载PDF
不同止血带压力对血流动力学和代谢及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5
6
作者 黎笔熙 郭文军 +2 位作者 崔桂林 龙跃兵 陈利民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水平的气压止血带对人体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再灌注损伤,为临床合理应用止血带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择期下肢手术、年龄19-65岁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止血带压力分别为(上肢基础血压...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水平的气压止血带对人体血流动力学和代谢的影响及其导致的再灌注损伤,为临床合理应用止血带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择期下肢手术、年龄19-65岁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止血带压力分别为(上肢基础血压收缩压+40)mmHg和500mmHg。分别于上止血带前、松止血带前、松止血带后1min、2min、5min及10min抽取股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并作血气分析,同时记录各时间点的BP和HR。术中由外科医生评价止血带止血效果。结果两种压力止血带的止血效果相当。松止血带后1min两组MAP即明显低于基础水平,而HR显著增快,P〈0.05。松止血带后1min和2min时CK明显升高,而LDH则在松止血带后2min和5min时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pH在松止血带后1min和2min时显著下降,P〈0.05;PCO2则在松止血带后1min显著升高,P〈0.01;PO2在松止血带后1min和2min时亦较基础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SvO2则在松止血带后2min开始明显升高,在5min时达最高水平,P〈0.05。但各时间点组间的MAP、HR、CK、LDH和血气分析等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止血带引起肢体缺血所导致的代谢水平变化和再灌注损伤水平与有效的止血带压力大小没有明显的关联性。低压力(SBP+40mmHg)止血带能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同时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带 血流动力学 代谢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肺转流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黎笔熙 王玮 +7 位作者 殷桂林 朱水波 刘勇 张艳 王祥 程旺生 刘方 陶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68-872,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 CPB 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心功能 NYHA 分级Ⅱ或Ⅲ级,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 PHC ...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心肺转流(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 CPB 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心功能 NYHA 分级Ⅱ或Ⅲ级,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 PHC 处理组(P 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前 P 组患者静脉注射 PHC 0.03 mg/kg,C 组患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6 h(T2)、12h (T3)、24 h(T4)抽取血标本测定血浆 IL-6、TNF-α和 NF-κB 等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于 T0、T1和 T4时监测动脉血气并计算氧合指数(OI);记录麻醉后即刻和手术结束即刻患者的肺动态顺应性参数。记录患者气管导管留置时间、ICU 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P 组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ICU 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 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 T0时比较,T1~T4时两组血浆 IL-6、TNF-α和 NF-κB 浓度均明显升高(P 〈0.05);T1~T4时 P 组血浆 IL-6、TNF-α和 NF-κB 浓度均明显低于 C 组(P 〈0.05)。与 T0和 T1时比较,T4时两组 OI 明显降低(P 〈0.05);T4时 P 组 OI 高于 C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麻醉后即刻比较,手术结束即刻 C 组肺动态顺应性明显下降(P 〈0.05);手术结束即刻 P 组肺动态顺应性明显高于 C 组(P 〈0.05)。结论 PHC 能有效抑制 CPB 下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肺顺应性、改善组织氧供,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其机制可能与 PHC 调控 NF-κB 信号通路的活性、减少 IL-6和 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心脏瓣膜置换术 急性肺损伤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盐酸戊乙奎醚
下载PDF
梗阻性黄疸肝功能障碍病人胆总管探查术中罗库溴铵作用时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黎笔熙 陈敏 +1 位作者 陈利民 沈七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326-2328,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梗阻性黄疸肝功能障碍病人罗库溴铵肌松时效的变化。方法:无神经肌肉疾患、肾功能正常,行择期全麻手术的病人40例:观察组(I组)20例有梗阻性黄疸及明显肝功能障碍,ASAⅢ级;对照组(Ⅱ组)20例,肝功能正常,ASAⅠ~Ⅱ级。均采... 目的:对比研究梗阻性黄疸肝功能障碍病人罗库溴铵肌松时效的变化。方法:无神经肌肉疾患、肾功能正常,行择期全麻手术的病人40例:观察组(I组)20例有梗阻性黄疸及明显肝功能障碍,ASAⅢ级;对照组(Ⅱ组)20例,肝功能正常,ASAⅠ~Ⅱ级。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罗库溴铵首量为3×ED95(0.9mg/kg),术中用4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当其值达25%时追加肌松剂1×ED95(0.3mg/kg)。术后继续监测肌松情况直到TOFR达70%。结果:两组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但肝功能异常组临床时效长于肝功能正常者,差异显著,且追加肌松剂后TOFR从0恢复到70%的时间肝功能异常组明显延长。结论:肝功能异常患者对罗库溴铵的药代动力学可产生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药效时间的延长和术后TOFR恢复时间的延长,因此,肝功能异常患者使用罗库溴铵时,追加药物时间可适当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麻醉 神经肌肉非去极 罗库溴铵 肝功能障碍 梗阻性黄疸 肌松时效 胆总管探查 病人 术中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黎笔熙 朱水波 +4 位作者 殷桂林 张晓明 程旺生 程大新 陶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6年第4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患者40例,心功能NYHA分级II^III级,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PHC 0.03 m...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患者40例,心功能NYHA分级II^III级,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PHC 0.03 mg/kg;对照组患者相同时间点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0)、手术结束时(T_1)、手术后6 h(T_2)、12 h(T_3)、24 h(T_4)等5个时间点测定血浆IL-8、T_NFα和NF-κB等水平。记录麻醉药物用量;记录患者气管导管留置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T_1至T_4两组血浆IL-8和T_NFα浓度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IL-8和T_NFα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_1至T_4两组血浆NF-κB浓度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NF-κB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留置气管导管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术后总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C对CPB下心脏手术患者的系统性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其机制与其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减少IL-8和T_NFα等炎性介质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全身炎症反应 盐酸戊乙奎醚
下载PDF
国内体外循环胶体预充现状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黎笔熙 陶军 +5 位作者 张艳 周翔 秦明哲 刘方 凌娜佳 李欣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5年第2期65-70,共6页
目的调查国内灌注师对胶体的认知程度和体外循环胶体预充的临床现状。方法通过网络发布调查问卷,收集受访灌注师信息以及对成人和小儿患者在体外循环中预充各类天然胶体和/或人工胶体的认知程度及其临床使用现状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 目的调查国内灌注师对胶体的认知程度和体外循环胶体预充的临床现状。方法通过网络发布调查问卷,收集受访灌注师信息以及对成人和小儿患者在体外循环中预充各类天然胶体和/或人工胶体的认知程度及其临床使用现状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8月至9月共收集调查问卷146份。成人患者的胶体预充以人工胶体为主,小儿患者则以天然胶体为主。结论部分受访者对天然胶体的适应证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体外循环临床上存在不合理使用血浆的现象;初步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国内体外循环胶体预充的现状,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胶体 预充液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心肺转流初期内环境的改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黎笔熙 程大新 +3 位作者 王玮 张穗 陶军 程旺生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心肺转流初期内环境的变化。方法 199例体重≤10kg的先天性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儿,按是否存在紫绀分为非紫绀组(NC组,n=176)和紫绀组(C组,n=23),预充液(packed redblood cells,PRBC)以库血和血浆为主。比... 目的探讨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心肺转流初期内环境的变化。方法 199例体重≤10kg的先天性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儿,按是否存在紫绀分为非紫绀组(NC组,n=176)和紫绀组(C组,n=23),预充液(packed redblood cells,PRBC)以库血和血浆为主。比较麻醉后10min(T0)、肝素化5min后(T1)、并行循环10min后(T2)两组患儿的血气、电解质、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糖(blood glucose,Glu)以及乳酸(lactic acid,Lac)和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等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T1时两组患儿Hct和COP均明显下降(P<0.05);T2时,NC组pH和剩余碱(base excess,BE)值降低(P<0.05),两组钠离子浓度升高、钾离子和钙离子浓度降低,Lac和Glu升高、COP下降(P均<0.01)。结论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心肺转流初期内环境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婴幼儿 内环境
下载PDF
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靶控镇静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黎笔熙 肖维民 +3 位作者 陈利民 宋晓阳 张燕辉 甘国胜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研究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靶控输注清醒镇静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40例Hunt-Hess0~Ⅱ级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20例。术中分别采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实施靶控输注观察清醒镇静。... 目的研究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靶控输注清醒镇静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40例Hunt-Hess0~Ⅱ级的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20例。术中分别采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实施靶控输注观察清醒镇静。记录清醒镇静评价(OAA/S)评分不同时相应的MAP、HR、SpO2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以及两种药物的靶浓度(Ct)和效应室浓度(Ce)。结果随着OAA/S评分下降,MAP、HR和SpO2均明显下降(P<0.05);随着Ct、Ce的增加,镇静逐渐加深,OAA/S评分降低,BIS明显下降(P<0.05);P组镇静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M组(P<0.05)。结论丙泊酚和咪达唑仑TCI清醒镇静均可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但丙泊酚安全性更高,患者合作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脑电双频谱指数 丙泊酚 咪达唑仑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罗哌卡因浓度 被引量:2
13
作者 黎笔熙 陈敏 +1 位作者 陈利民 匡长春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52-53,56,共3页
目的建立罗哌卡因血浆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安捷龙1101色谱分析系统;色谱柱:Nova-pak C18柱(3.9 mm×150 mm),内标为布比卡因;流动相:甲醇∶蒸馏水=2∶1,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0nm。结果罗哌卡因标准曲... 目的建立罗哌卡因血浆药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安捷龙1101色谱分析系统;色谱柱:Nova-pak C18柱(3.9 mm×150 mm),内标为布比卡因;流动相:甲醇∶蒸馏水=2∶1,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0nm。结果罗哌卡因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C=0.990A-0.031(n=8,r=0.995,P〈0.01),线性浓度范围为(0.10-4.00)mg/L;最低检测浓度0.10 mg/L。平均回收率为100.16%,日内及日间变异均小于6%。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灵敏、准确,可以用于临床上罗哌卡因血浆药物浓度的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罗哌卡因 血药浓度
下载PDF
预充液超滤对10公斤以下婴幼儿体外循环初期内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黎笔熙 程旺生 程大新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0年第3期160-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预充液超滤对10 kg以下婴幼儿转流前期血气分析、电解质及血糖(Glu)和乳酸(Lac)水平等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例体重10 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择期直视手术患者,对其含血预充液进行超滤。超滤前、超滤后分别抽取含...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预充液超滤对10 kg以下婴幼儿转流前期血气分析、电解质及血糖(Glu)和乳酸(Lac)水平等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例体重10 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择期直视手术患者,对其含血预充液进行超滤。超滤前、超滤后分别抽取含血预充液,肝素化5 min后、并行体外循环10 min后分别抽取患儿动脉血床旁监测血气、电解质、Glu以及Lac水平和红细胞比容(Hct)。结果预充液超滤液量为50~100(70±20)ml,超滤后预充液PCO2下降,PO2升高,血钾(K+)浓度降低(6.18±1.65)mmol/L vs(5.82±1.56)mmol/L,Hct显著升高(0.27±0.06)vs(0.35±0.06)(P<0.05);并行循环后患儿K+浓度降低(3.73±1.16)mmol/L vs(3.25±0.40)mmol/L,Glu(5.10±1.04)mmol/L vs(7.95±0.93)mmol/L和Lac(1.00±0.48)mmol/L vs(1.90±0.41)mmol/L浓度明显升高(P<0.01);Hct(0.25±0.01)vs(0.29±0.02)显著上升(P<0.05)。结论对预充液进行超滤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电解质、Glu和Lac等参数,提高预充液Hct,减少含血预充液对婴幼儿患者内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超滤 婴幼儿 内环境
下载PDF
硝普钠-佩尔地平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术中控制性降压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黎笔熙 陈敏 +2 位作者 施震 陈利民 沈七襄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比较研究硝普钠、佩尔地平或佩尔地平和硝普钠联合用于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控制性降压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45例Hunt-Hess分级为0~Ⅱ级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持续异丙酚静脉镇静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采用硝普钠、佩... 目的比较研究硝普钠、佩尔地平或佩尔地平和硝普钠联合用于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控制性降压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45例Hunt-Hess分级为0~Ⅱ级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持续异丙酚静脉镇静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采用硝普钠、佩尔地平或佩尔地平和硝普钠联合控制性降压至平均动脉压70~80mmH只,降压前后及降压期间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和乳酸变化。结果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起效快,术中可控性强,但在降压初期须调整给药速度,于放射性特殊环境下不利于病情观察,存在一定难度;佩尔地平降压起效相对较慢,可控性相对较差,停止降压后血压回升较慢;而佩尔地平和硝普钠联合降压效果确切,降压过程平稳易调控。结论佩尔地平联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效果确切,减少了调整给药速度的次数,术中可控性强,介入治疗放射性环境下联合用药优于单纯使用硝普钠或佩尔地平降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降压 硝普钠 佩尔地平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麻醉 被引量:3
16
作者 黎笔熙 陈利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9期2302-2304,共3页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Remi)及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TCI)用于控制性降压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R组)和对照组(S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丙泊酚维持麻醉,R组微泵输注瑞芬太尼用...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Remi)及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TCI)用于控制性降压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R组)和对照组(S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丙泊酚维持麻醉,R组微泵输注瑞芬太尼用于麻醉和降压,S组微泵输注芬太尼维持麻醉,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观察并记录降压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监测动脉血气和乳酸值。结果:两组均达到了预期的降压目标。S组患者降至目标血压时间较R组短,降压开始后心率逐渐增快,与术前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术毕仍快于术前心率,血乳酸浓度和剩余碱绝对值均较降压前增高;S组患者降压30min和术毕心率均较R组显著增快,术毕血压明显高于R组,并有部分病例出现反跳性血压增高;R组术中和术毕血乳酸含量和BE绝对值均较S组低。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控制性降压麻醉可控性强,复压后无高血压反跳,能有效控制鼻内镜手术的出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内窥镜检查 降压 控制性 麻醉 全身 靶控输注
下载PDF
微创体外循环临床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黎笔熙 程旺生 陶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2年第4期251-256,共6页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外科技术的发展,ECC的应用范围也随之不断拓展。但传统的ECC对机体的脏器功能、凝血系统和认知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并可以导致术后的全身炎症反应,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微创 进展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不同氧分压复灌对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笔熙 宋晓阳 +4 位作者 王玮 张艳 程旺生 程大新 陶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4年第3期169-173,192,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复跳期间不同氧浓度灌流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和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通过调整氧浓度使升主动脉开放前1 min至开放后10 min两组患者体外循环灌注... 目的探讨心脏复跳期间不同氧浓度灌流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和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通过调整氧浓度使升主动脉开放前1 min至开放后10 min两组患者体外循环灌注氧分压(PaO2)分别维持在200 mm Hg(A组)和400 mm Hg(B组)左右。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前(T0)、升主动脉开放前(T1)、升主动脉开放10 min(T2)、升主动脉开放30 min(T3)、术后6 h(T4)及24 h(T5)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T(cTnT)浓度,记录两组患者气管导管带管时间、ICU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T1时两组患者CKMB和cTnT即显著高于T0(P〈0.01),至T4时达到高峰,T5时两组患者CKMB水平均下降至T1水平。T0时两组患者CKMB和cTnT基础值无显著差异(P〉0.05),T1-T5时A组CKMB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T2-T5时A组cTnT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气管导管带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PaO2复灌停跳心脏,可以导致术后短期内心肌损伤血清标志物的升高,但临床上未表现出对早期预后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 再灌注损伤 氧分压 心肌钙蛋白T 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预后
下载PDF
胸腹部大血管损伤的救治(附6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黎笔熙 王早堂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大血管损伤 围手术期处理 临床救治
下载PDF
老年人术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镇痛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黎笔熙 陈敏 +2 位作者 冯露敏 黄蓉 陈利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193-3195,共3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持续输注镇痛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胆囊切除、胆道切开取石手术的65岁以上、自愿实施镇痛治疗的老年患者为试验组(R组),镇痛液为0.125%罗...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持续输注镇痛对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胆囊切除、胆道切开取石手术的65岁以上、自愿实施镇痛治疗的老年患者为试验组(R组),镇痛液为0.125%罗哌卡因+0.0003%芬太尼,共100mL;选择同期同类手术未实施镇痛治疗的65岁以上、ASAⅡ~Ⅲ级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C组)。R组镇痛治疗开始后每隔4h专人进行随访,观察并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脉搏血氧饱和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分(BCS)以及不良反应;同时点观察记录C组的各项指标。结果:R组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其VAS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C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R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呼吸、循环功能均无显著性改变;C组患者术后呼吸变浅增快,心率增快,收缩压升高,且脉搏血氧饱和度在术后8h左右有明显的降低。结论:老年人腹部手术后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持续输注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影响小,有利于老年人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硬膜外 罗哌卡因 老年人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