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捞历史的文学碎片与寻找区域文化的价值认同--从《江西文学史》的学术品格谈江西文学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龚奎林 吴国如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3-256,共4页
区域文学史的重新书写,使我们能够更加真实地逼近历史情境,挖掘文学发展演变中复杂的历史脉络。《江西文学史》抓住了江西文化发展的嬗变过程,以多种脉络交织的空间维度配合着历史叙述的时间维度和文学精神体验的维度,构成了一种多维度... 区域文学史的重新书写,使我们能够更加真实地逼近历史情境,挖掘文学发展演变中复杂的历史脉络。《江西文学史》抓住了江西文化发展的嬗变过程,以多种脉络交织的空间维度配合着历史叙述的时间维度和文学精神体验的维度,构成了一种多维度的、时空并置交融的立体文学史图景,打捞着历史的文学碎片,寻找着江西区域文化的价值认同,展现了江西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和区域文化共同体的精神原貌,从而揭示了江西文学本身的生命特质与审美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文学史 区域文化 价值认同 区域文化共同体
下载PDF
生态诗学与神性信仰——李少君《自然集》解读 被引量:2
2
作者 龚奎林 朱茵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4-77,共4页
诗人李少君一直致力于自然诗歌的写作实验与叙述探索,试图建构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之态,呈现出鲜明的古典主义倾向。《自然集》就是其中代表,在创作中诗人回归到本心的和谐状态,通过唯美纯净而又充满诗性哲思的诗语表达古典意境的追求、... 诗人李少君一直致力于自然诗歌的写作实验与叙述探索,试图建构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之态,呈现出鲜明的古典主义倾向。《自然集》就是其中代表,在创作中诗人回归到本心的和谐状态,通过唯美纯净而又充满诗性哲思的诗语表达古典意境的追求、家园的寻找和生活美学的渴求,呈现出诗人对生态诗学和天人关系的诗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少君 《自然集》 生态诗学 神性信仰
下载PDF
《人民日报》与“十七年”文学生产 被引量:7
3
作者 龚奎林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27,共4页
《人民日报》发表的文艺社论、编者按、文艺消息、读者来信、作家检讨、文艺评论、文艺作品引导着新中国作家的创作方向,规约和促进着"十七年"文艺的生产及其价值诉求,进而建构起具有党性原则的新中国文学制度。而这对于当下... 《人民日报》发表的文艺社论、编者按、文艺消息、读者来信、作家检讨、文艺评论、文艺作品引导着新中国作家的创作方向,规约和促进着"十七年"文艺的生产及其价值诉求,进而建构起具有党性原则的新中国文学制度。而这对于当下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典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十七年” 文学生产
下载PDF
“十七年”小说的副文本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龚奎林 刘晓鑫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6-83,共8页
副文本是由封面画、插图等图像符号和内容提要、序言、引语、注释等语言符号构成的文本,"十七年"小说的副文本生成以及变迁建构出作家、绘画者、编者对时代、革命与文本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诉求,促进了承载革命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副文本是由封面画、插图等图像符号和内容提要、序言、引语、注释等语言符号构成的文本,"十七年"小说的副文本生成以及变迁建构出作家、绘画者、编者对时代、革命与文本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诉求,促进了承载革命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小说的加速度传播,呈现出文艺大众化和文艺化大众的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意义 革命诉求 传播 副文本
下载PDF
论“十七年”小说的艺术改编与媒介传播 被引量:4
5
作者 龚奎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98,共4页
"十七年"小说经由大众艺术媒介的改编和传播后,建构起民族共同体所需的"经典化"传播机制,不仅促进文艺的生产、流通和接受,进而推进核心价值的通俗转化,把相关革命历史信息和主流意识形态复制和传播到读者中,让受... "十七年"小说经由大众艺术媒介的改编和传播后,建构起民族共同体所需的"经典化"传播机制,不仅促进文艺的生产、流通和接受,进而推进核心价值的通俗转化,把相关革命历史信息和主流意识形态复制和传播到读者中,让受众迅速理解革命文本的现实意义和潜在认同,从而获得政治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小说 艺术改编 媒介传播
下载PDF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新革命历史小说书写 被引量:1
6
作者 龚奎林 费飞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新革命历史小说以个人化、民间化视野颠覆传统革命历史小说的阶级性、正史性,重新还原革命历史中的个体英雄主义,其畅销原因主要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现实焦虑与怀旧情结的互动、大众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合谋、大国气象的强势体现、... 新革命历史小说以个人化、民间化视野颠覆传统革命历史小说的阶级性、正史性,重新还原革命历史中的个体英雄主义,其畅销原因主要是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现实焦虑与怀旧情结的互动、大众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合谋、大国气象的强势体现、个人梦想的奋斗等值体现。而新革命历史小说的叙事模式则表现在:消解阶级对立,革命者革命初衷不纯,男权中心视域下的欲望化凝视,重新强化国共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悲剧美学的书写。因此,革命英雄们不仅重情重义,还具有草莽英雄的匪气和霸气,这导致他们在和平年代没有生命的皈依感,为了缓解英雄情结的焦虑,不得不通过日常生活的军事化替代来进行自我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革命历史小说 革命英雄 大众文化
下载PDF
“十七年”小说版本修改的原因考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龚奎林 黄梅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7-102,共6页
"十七年"小说在经典化过程中历经多次修改,形成一个初版本多个修改本的文艺形态。其修改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中外文艺修改传统的当代影响;二是意识形态、审查制度、传播方式、语言规范、文学成规、政治主体的召... "十七年"小说在经典化过程中历经多次修改,形成一个初版本多个修改本的文艺形态。其修改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中外文艺修改传统的当代影响;二是意识形态、审查制度、传播方式、语言规范、文学成规、政治主体的召唤、读者的批评等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三是作者自身出于艺术完善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小说 修改 原因
下载PDF
游走于精神的边缘和欲望的沟壑之间——论新都市电影的生成语境和符号语征 被引量:4
8
作者 龚奎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9,共2页
新都市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在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文化日益走向都市舞台的语境中产生,他们致力于思考传统伦理和都市摩登的内在张力及现代性焦虑,同时也呈现出从共名走向无名、欲望与异化的纠缠迎拒两个符号语征。随着和谐社会的建... 新都市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在市场经济和大众消费文化日益走向都市舞台的语境中产生,他们致力于思考传统伦理和都市摩登的内在张力及现代性焦虑,同时也呈现出从共名走向无名、欲望与异化的纠缠迎拒两个符号语征。随着和谐社会的建构倡导,关注现实生存和和谐民生就自然成为和谐文化建构下新都市电影的新的主题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都市电影 生成语境 符号语征 现代性焦虑 和谐文化
下载PDF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智者梵音——《读者》“卷首语”栏目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龚奎林 杨永俭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6,共3页
“卷首语”是《读者》的一个独立栏目,20年来始终以“弘扬优秀文化、倡导人文关怀”为己任,以追求平淡中蕴藏力量的朴素美为主导。“卷首语”栏目用文化、哲思、人性的风格和个性编织起了温暖的摇篮,用智性语言支撑了无数的“文化想像... “卷首语”是《读者》的一个独立栏目,20年来始终以“弘扬优秀文化、倡导人文关怀”为己任,以追求平淡中蕴藏力量的朴素美为主导。“卷首语”栏目用文化、哲思、人性的风格和个性编织起了温暖的摇篮,用智性语言支撑了无数的“文化想像”之梦,为处在冰冷的工业时代的人们带来“人文关怀”式的温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读者》 卷首语 风格 个性
下载PDF
文脉流传 薪火相承——论郭沫若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继承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奎林 张德明 黄梅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0-33,共4页
郭沫若是五四时期最有成就的反封反帝的文学家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两面伟大文化旗帜之一。郭沫若从传统中走向现代,因而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郭沫若反思和继承传统文化,不但深受古典传统学养的滋润,追求自然物象的天人合一,... 郭沫若是五四时期最有成就的反封反帝的文学家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两面伟大文化旗帜之一。郭沫若从传统中走向现代,因而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郭沫若反思和继承传统文化,不但深受古典传统学养的滋润,追求自然物象的天人合一,还承传了屈原的战斗精神,并利用文学样式宣扬屈原的战斗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传统文化 屈原精神 自然宇宙 自由人格
下载PDF
家族叙事、三角恋爱与革命伦理的多重变奏——重读《苦菜花》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奎林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105,共5页
小说《苦菜花》中的日常生活和情爱叙事呈现出家族叙事与革命伦理的多重变奏与取舍,而三角恋爱与婚外情的坚挺在政治规训的裂缝中暗含着女性对情爱的主动争取与反抗男权的人格勇气。
关键词 《苦菜花》 家族叙事 三角恋爱 革命伦理
下载PDF
媒介生态视野下的新世纪诗歌论——基于网络博客和报刊杂志的视角 被引量:3
12
作者 龚奎林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8-53,共6页
新世纪以降,在传统报纸文艺副刊和文学期刊传播的基础上,网络博客成为文学媒介传播的一种社会时尚,催生了新型的文学伦理,尤其是在地震面前,诗人与诗歌借助网络博客重新铁肩担道义,扭转了大众消费时代日益沦丧的精神滑坡现象。同时,专... 新世纪以降,在传统报纸文艺副刊和文学期刊传播的基础上,网络博客成为文学媒介传播的一种社会时尚,催生了新型的文学伦理,尤其是在地震面前,诗人与诗歌借助网络博客重新铁肩担道义,扭转了大众消费时代日益沦丧的精神滑坡现象。同时,专业性诗歌刊物和报纸文艺副刊的电子化、扩版化也加速了诗歌的生产与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生态 新世纪诗歌 网络博客 报刊杂志
下载PDF
寻找文学与历史对话的场域——试论1949—1966年的文艺报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龚奎林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4-37,共4页
"十七年"文艺报刊向受众指陈了文学、政治杂糅下的历史发展的变迁,阅读文艺报刊能够重返当代历史语境和文学现场,呈现文学生成以及历史细节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进一步探求文学的历史生存状态和作家的精神心态。因此,研究"... "十七年"文艺报刊向受众指陈了文学、政治杂糅下的历史发展的变迁,阅读文艺报刊能够重返当代历史语境和文学现场,呈现文学生成以及历史细节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进一步探求文学的历史生存状态和作家的精神心态。因此,研究"十七年"文艺报刊有着独特的文学意义。当然,我们不仅要研究文艺报刊的正文本,也要研究它的副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文艺报刊 语境
下载PDF
英雄形象的艺术强化与革命符号的媒介传播——论《铁道游击队》京剧与曲艺改编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奎林 欧阳璐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94-97,共4页
戏曲、曲艺因生动传神的故事演绎和绘声绘色的艺术表演,成为新中国革命知识传播艺术媒介载体。根据小说《铁道游击队》改编的京剧和评书、鼓书、快词等曲艺受到工农兵的喜爱。改编者和表演者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突出故事演绎和艺术表演... 戏曲、曲艺因生动传神的故事演绎和绘声绘色的艺术表演,成为新中国革命知识传播艺术媒介载体。根据小说《铁道游击队》改编的京剧和评书、鼓书、快词等曲艺受到工农兵的喜爱。改编者和表演者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突出故事演绎和艺术表演的特色,强化了正反人物的脸谱角色,塑造了更为鲜活的革命英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游击队 京剧改编 曲艺改编
下载PDF
政治启蒙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论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起源语境 被引量:2
15
作者 龚奎林 黄梅 《殷都学刊》 2007年第4期126-131,共6页
以十七年文学为基础的"红色经典"文艺一直被世人所误读,只有用"经典红色"文艺才能够消除各种误读,还原其真正的原生态的本来面目。因而,理解十七年文学,必须走进它产生的现代性起源语境。其现代性主要来源于"... 以十七年文学为基础的"红色经典"文艺一直被世人所误读,只有用"经典红色"文艺才能够消除各种误读,还原其真正的原生态的本来面目。因而,理解十七年文学,必须走进它产生的现代性起源语境。其现代性主要来源于"五四"产生的政治启蒙现代性,目标直指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这是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所以,十七年文学不仅不是反现代性的,反而是现代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启蒙现代性 现代民族国家建构 十七年文学
下载PDF
古典意境的诉求和文化记忆的追寻——对沈奇组诗《天生丽质》的解读 被引量:2
16
作者 龚奎林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02-105,共4页
沈奇的组诗《天生丽质》诗画结合、意象空灵,在诗意与激情日益沦丧的当下,复活了古典意境的现代诉求和"言志抒情"的传统,开启了文化失语后文化记忆重新探寻的窗口,沟通了古典传统与现代汉语及现代意识的诗性联系。
关键词 沈奇 《天生丽质》 古典意境 文化记忆
下载PDF
双面镜的隐喻:欲望的无限可能和情感的修辞策略——解读电影《导火线》 被引量:1
17
作者 龚奎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2-13,共2页
《导火线》是甄式功夫的又一力作,延续了警察抓贼的故事。在这欲望的无限可能和理性秩序的反钳制的双面镜悖论中,欲望与情感既相互牴牾又相互合作,延宕着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想像。剥落《导火线》的警匪片外壳,我们发现在内蕴上... 《导火线》是甄式功夫的又一力作,延续了警察抓贼的故事。在这欲望的无限可能和理性秩序的反钳制的双面镜悖论中,欲望与情感既相互牴牾又相互合作,延宕着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想像。剥落《导火线》的警匪片外壳,我们发现在内蕴上这是一出丰富的伦理情感戏。对家园的破坏与守护、对家的寻找与回归便成了电影伦理隐喻中的所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火线》 欲望 情感 家园
下载PDF
革命体验与红色书写——论建国初期“十七年”作家的创作特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龚奎林 《理论与创作》 CSSCI 2010年第2期47-50,共4页
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不仅是一种认识的差异,更是一种价值判断和政治分野的象征,这就需要重新建立新的命名谱系、话语原则与文化资本。因为新政权的社会主义民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急需精神文化的辅助,因此,唯有借助新文化建构才... 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不仅是一种认识的差异,更是一种价值判断和政治分野的象征,这就需要重新建立新的命名谱系、话语原则与文化资本。因为新政权的社会主义民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急需精神文化的辅助,因此,唯有借助新文化建构才能把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信仰价值观进行普适性传播,以鼓舞新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建国初期 革命 特质 创作 作家 书写 新中国成立
下载PDF
生命变奏的音符——阿毛诗歌阅读印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奎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60-63,共4页
在诗是人生、人生即诗的诗歌观的指引下,诗人阿毛把自己的生命激情、经验认知、生活感悟、人生幸福融入到诗歌创作中,使诗歌成为传递诗人情感理想的精神寄托。诗集《变奏》无疑成为诗人阿毛个人记忆、文化经验和现实困境的表达体,呈现... 在诗是人生、人生即诗的诗歌观的指引下,诗人阿毛把自己的生命激情、经验认知、生活感悟、人生幸福融入到诗歌创作中,使诗歌成为传递诗人情感理想的精神寄托。诗集《变奏》无疑成为诗人阿毛个人记忆、文化经验和现实困境的表达体,呈现出社会嬗变过程中个体阵痛的心灵变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毛 诗歌观 《变奏》 文化经验
下载PDF
《人民日报》文艺副刊的情感书写 被引量:2
20
作者 龚奎林 洪霞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62-67,共6页
《人民日报》作为文化和文学传播的载体,传播着先进的、健康的、积极的文化与情感,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和传播。其文艺副刊所刊载的散文、诗歌、杂文、小说、小品、诗配画等作品主要书写了亲情、友情、爱情、故乡情和... 《人民日报》作为文化和文学传播的载体,传播着先进的、健康的、积极的文化与情感,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和传播。其文艺副刊所刊载的散文、诗歌、杂文、小说、小品、诗配画等作品主要书写了亲情、友情、爱情、故乡情和爱国情等,传递出新中国文学的主流风貌和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日报》 文艺副刊 情感书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