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确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范式——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件事” |
姜奇平
|
《互联网周刊》
|
2025 |
0 |
|
2
|
清代前中期儒者修身工夫的嬗变——以修身日记为中心的考察 |
郑明智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25 |
0 |
|
3
|
“天命之性”的现代解读——兼及戴震对朱子的辩驳 |
谢遐龄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江右硕儒”罗钦顺实学教育思想述论 |
侯丹
刘清玲
|
《教育进展》
|
2024 |
0 |
|
5
|
同异相济:杨慎对朱熹的评议 |
舒大刚
|
《船山学刊》
|
2024 |
0 |
|
6
|
以死贞生与以身托命:明清之交两种生死观的意义分析——以刘宗周及其弟子、方以智、王夫之为例 |
吴根友
付子轩
|
《人文论丛》
|
2024 |
0 |
|
7
|
大数据时代阳明文化国际传播机制研究 |
施敏洁
|
《大数据时代》
|
2024 |
0 |
|
8
|
论王阳明的修身之道——融合三家思想的多元探索 |
张效强
|
《品位·经典》
|
2024 |
0 |
|
9
|
阳明心学中的道德知识与道德动机——从“良知发用”的角度看 |
任远
焦雯雯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0
|
朱熹解《大学》“亲民”为“新民”之新证——从孟子讲“亲亲而仁民”入手 |
乐爱国
|
《兰州学刊》
CSSCI
|
2024 |
1
|
|
11
|
戴震“自生”理念及其意蕴 |
李承贵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2
|
从整体主义哲学看中国古代哲学超越性概念与范畴的翻译 |
胡翠娥
|
《深圳社会科学》
|
2024 |
1
|
|
13
|
形质与体用:对朱子理气哲学研究之省察 |
李彬
曹夕
|
《社会科学论坛》
|
2024 |
1
|
|
14
|
从朱子、船山看宋明理学意志思想的展开 |
高海波
|
《船山学刊》
|
2024 |
1
|
|
15
|
阳明后学致良知功夫的形态与次第 |
张卫红
李卓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历史理性与文化意识:萧萐父的早期启蒙说及其对船山哲学的定位 |
陈赟
|
《船山学刊》
|
2024 |
0 |
|
17
|
试论唐甄与柳馨远的政治革新思想 |
张莉
余文盛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8
|
“自然”与“深爱”:王阳明孝论的特点及其人文价值 |
曾振宇
|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良知学——物的证成或遗忘 |
杨儒宾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王夫之大象解中的成德之教 |
张学智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