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记忆、仪式实践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滇西地区邓子龙信仰研究
1
作者 黄彩文 李爽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8,共10页
历史记忆与仪式实践是联结区域社会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明朝中后期,中缅边境地区的各民族共同参与了抵抗缅甸入侵的战争,而奉命出征的邓子龙及其“平定边乱,保卫边民”的靖边史也成为滇西各民族代代相传的历史记忆。当地傣族、布朗族和... 历史记忆与仪式实践是联结区域社会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明朝中后期,中缅边境地区的各民族共同参与了抵抗缅甸入侵的战争,而奉命出征的邓子龙及其“平定边乱,保卫边民”的靖边史也成为滇西各民族代代相传的历史记忆。当地傣族、布朗族和汉族分别将邓子龙传说嫁接到各自的文化图式中,集体围绕邓子龙信仰举行“拜大关”“祭神刀”等仪式活动。从历时性的视角看,明代以来形成的邓子龙信仰为滇西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纽带;从共时性的视角看,滇西地区各族人民通过邓子龙信仰以及共建文化景观、共祀靖边英雄、共享庙会节庆,促进了边疆地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了边疆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子龙信仰 历史记忆 仪式实践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牙璋源于雷神祭器说
2
作者 宋亦箫 宋博文 《艺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4期59-67,共9页
牙璋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流行于东亚大陆的玉石礼器,它以农具铲、耜为原型,是祭祀雷神以祈雨的祭器。周代衍生出“起军旅”“治兵守”“玉节之符”等军事功能。牙璋得名之“章”,上部为“辛”,是雷神的锤斧之象征,下部为甲字形... 牙璋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流行于东亚大陆的玉石礼器,它以农具铲、耜为原型,是祭祀雷神以祈雨的祭器。周代衍生出“起军旅”“治兵守”“玉节之符”等军事功能。牙璋得名之“章”,上部为“辛”,是雷神的锤斧之象征,下部为甲字形的柱鼓,仍然是雷神之象征。以“章”为偏旁的漳、樟、獐等字,均与雷神信仰相关。流行于大汶口文化的獐牙勾形器和獐牙随葬,也是雷神信仰的表现形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璋 雷神
下载PDF
中国龙起源的考古学再探索
3
作者 朱乃诚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4-98,127,共6页
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中国龙的原型是扬子鳄,起源于距今6000多年前。中国龙起源阶段的社会意义主要是象征着“力量”“能力”以及“威信”与“权威”,这一阶段产生了崇敬龙的意识。由陶寺龙,经石峁龙,至新砦龙和二里头龙,龙的... 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中国龙的原型是扬子鳄,起源于距今6000多年前。中国龙起源阶段的社会意义主要是象征着“力量”“能力”以及“威信”与“权威”,这一阶段产生了崇敬龙的意识。由陶寺龙,经石峁龙,至新砦龙和二里头龙,龙的形象是连续发展演化的。陶寺龙成为陶寺文明社会的一种共同的精神信仰;石峁龙形态开始走向成熟,与夏王朝甚至是夏王室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砦龙是二里头龙的直接前身;二里头绿松石龙的出现,标志着具有神形兼备的中国龙的形态和特质在距今3700年前后达到了成熟,从而奠定了中国龙形态在伴随着王朝国家的发展而演化至今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龙 西水坡 陶寺 石峁 二里头 新砦
下载PDF
赣中民间地方福主信仰发展的当代悖论——基于江西省永丰县上固乡暗坑村的田野考察
4
作者 何靖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4期62-70,共9页
在江西省永丰县上固乡暗坑村,自明清以来民间一直保持着福主信仰习俗。笔者对该村福主信仰仪式、福主庙的建设、万民伞的供奉等的田野考察发现:一方面,福主信仰仪式还在持续,万民伞的装饰图案保持不变,村民信众建设福主庙的热情不减;另... 在江西省永丰县上固乡暗坑村,自明清以来民间一直保持着福主信仰习俗。笔者对该村福主信仰仪式、福主庙的建设、万民伞的供奉等的田野考察发现:一方面,福主信仰仪式还在持续,万民伞的装饰图案保持不变,村民信众建设福主庙的热情不减;另一方面,信仰仪式有着简化和式微的迹象,万民伞成为无人供奉之伞,庙舍的神圣空间不断被蚕食和压缩。研究表明:暗坑村传统的神人关系、人人关系以及新一代暗坑村人对于信仰的坚持、信仰的表达方式、诉求方式与诉求目的等,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中 暗坑村 民间信仰 悖论
下载PDF
基于妈祖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路径研究
5
作者 张蓓蓓 张晨暄 束霞平 《闽台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57-63,共7页
妈祖信俗是全球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民间信仰,妈祖文物作为妈祖信俗的物质遗存,是妈祖文化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也是妈祖文化演变的历史物证。将妈祖文物置于现代化语境中,深入挖掘其文化属性,通过挖掘与整合妈祖文物保护资料,构... 妈祖信俗是全球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民间信仰,妈祖文物作为妈祖信俗的物质遗存,是妈祖文化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历史积淀,也是妈祖文化演变的历史物证。将妈祖文物置于现代化语境中,深入挖掘其文化属性,通过挖掘与整合妈祖文物保护资料,构建妈祖文物数字故事,探索妈祖文物数字活化传播,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实现线上线下相互赋能,勾勒妈祖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文物 数字化 保护路径
下载PDF
滇南彝族民间信仰的基本形态和特点及影响
6
作者 龙倮贵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8-27,共10页
民间信仰文化是滇南彝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一种保存比较完整、系统的民俗信仰活动的文化体系,是彝族历代先民传承和发展下来的一种古老文明的传统文化体系,也是彝族毕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信仰观念是“万物有灵”“灵魂... 民间信仰文化是滇南彝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一种保存比较完整、系统的民俗信仰活动的文化体系,是彝族历代先民传承和发展下来的一种古老文明的传统文化体系,也是彝族毕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信仰观念是“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奉行“灵魂信仰”且“多神信仰”,以祖先信仰为核心,以鬼神信仰为辅,并对其传统农业经济行为、自然生态保护和人生礼仪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南彝族 民间信仰 形态和特点 影响和作用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间信仰的治理与引导———基于M市的实证调查
7
作者 董小琴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1-88,共8页
把民间信仰纳入基层治理范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大课题,更是民间信仰工作重要的实践探索。从M市民间信仰治理实践看,民间信仰呈现出“多与杂”“随意与规范”“民俗性与实用性”等特征。调研发现,普遍存在对民间信仰走向“善治”的重视... 把民间信仰纳入基层治理范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大课题,更是民间信仰工作重要的实践探索。从M市民间信仰治理实践看,民间信仰呈现出“多与杂”“随意与规范”“民俗性与实用性”等特征。调研发现,普遍存在对民间信仰走向“善治”的重视不够、民间信仰管理与乡村振兴统筹性响应不足、乡村文化精英发掘和培养不力等现实问题。为此,需要提高政治站位,重新审视民间信仰,辩证看待民间信仰的作用;完善民间信仰的引导机制,提升民间信仰文化品格;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民间信仰事务治理的人才基础,促进民间信仰更好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间信仰 治理 引导
下载PDF
基于漳台同源信俗的闽台文化交流与发展路径研究
8
作者 卢丹晖 《东南传播》 2024年第6期92-94,共3页
以漳台同源信俗为切入点,从自然信仰、生命礼仪信仰、祖地信仰三个维度剖析漳台同源信俗的文化表现和活动内涵,从祖地文化、宗源血脉、特色活动三个方面展现漳台信俗文化交流的现状和影响,对比分析福建各地对台信俗文化交流的举措,提出... 以漳台同源信俗为切入点,从自然信仰、生命礼仪信仰、祖地信仰三个维度剖析漳台同源信俗的文化表现和活动内涵,从祖地文化、宗源血脉、特色活动三个方面展现漳台信俗文化交流的现状和影响,对比分析福建各地对台信俗文化交流的举措,提出强化组织管理、持续深化学术交流、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助推两岸产业融合和加大媒体宣传力度等对策,旨在为闽台文化交流和发展提供路径方法,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提升漳台信俗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信俗 文化交流 祖地文化 融合发展
下载PDF
马家窑彩陶中舞蹈纹的吉祥观念研究
9
作者 李晶 车乐乐 刘文思 《佛山陶瓷》 CAS 2024年第4期120-122,共3页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马家窑彩陶中的舞蹈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详细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舞蹈纹的起源、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运用图像分析法,对舞蹈纹的图案、色彩、构图等元素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马家窑彩陶中的舞蹈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详细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舞蹈纹的起源、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运用图像分析法,对舞蹈纹的图案、色彩、构图等元素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旨在探究马家窑彩陶中舞蹈纹中体现的吉祥观念,以期深入理解这一古老文化的内涵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窑彩陶 舞蹈纹 吉祥观念
下载PDF
闽台陈靖姑信仰文化认同视域下对台统战工作研究
10
作者 林小彬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42-146,共5页
发祥于福建省古田县的陈靖姑信仰文化,在海峡两岸拥有庞大的信众群体,已成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文化力量。陈靖姑信仰是闽台共同的民俗文化,是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凝聚民族共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以陈... 发祥于福建省古田县的陈靖姑信仰文化,在海峡两岸拥有庞大的信众群体,已成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文化力量。陈靖姑信仰是闽台共同的民俗文化,是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凝聚民族共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以陈靖姑信仰文化认同为视角研究对台统一战线工作,认为:陈靖姑信仰与对台统一战线工作具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在对台统一战线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更要结合有效的路径,进一步发挥陈靖姑信仰在两岸融合发展与和平稳定方面的作用,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靖姑信仰 文化认同 对台统战
下载PDF
为什么妈祖文化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
11
作者 王震中 《妈祖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妈祖文化首先是中国的,这很好理解。在我国内地和我国台湾地区备受民间尊崇的妈祖,起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宋代是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先后有乡土渔民、各地海商和地方士绅官宦等不同群体加入敬仰妈祖的群体之中,并成功地获得自下而上的扩... 妈祖文化首先是中国的,这很好理解。在我国内地和我国台湾地区备受民间尊崇的妈祖,起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宋代是其发展的初级阶段,先后有乡土渔民、各地海商和地方士绅官宦等不同群体加入敬仰妈祖的群体之中,并成功地获得自下而上的扩展,最终获得官方的认可,从宋代到元明清,妈祖深受历朝官方的尊崇。也就是说,妈祖文化是地方信仰、民间信仰与国家认同合为一体的文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文化 民间信仰 地方士绅 国家认同 自下而上 元明清 我国台湾地区 尊崇
下载PDF
妈祖图像研究的新视野——评《民间信俗下古代妈祖塑像和图像艺术研究》
12
作者 何孝荣 《闽台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118-120,共3页
妈祖是从福建民间走向全国并跨越国界的一位女性神,自宋代以来,妈祖信仰逐渐形成了极具民间地域特色的习俗,或称“民间信俗”。妈祖信俗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妈祖图像和塑像历经千年发展更是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妈祖是从福建民间走向全国并跨越国界的一位女性神,自宋代以来,妈祖信仰逐渐形成了极具民间地域特色的习俗,或称“民间信俗”。妈祖信俗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妈祖图像和塑像历经千年发展更是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苏州大学张蓓蓓教授新作《民间信俗下古代妈祖塑像和图像艺术研究》(文物出版社2023年版)将历代妈祖塑像和图像的时空变化和特色置于民间信俗视野下讨论,极大地开拓了妈祖图像艺术研究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信仰 妈祖信俗 文物出版社 图像艺术 民间信俗 妈祖图像 塑像 新视野
下载PDF
训诂学研究的新开拓和新收获——读郭芹纳《训诂散论》
13
作者 徐时仪 《邯郸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8-103,共6页
词汇是语言研究的出发点和核心,《训诂散论》以上古汉语词语、近代汉语词语、陕西方言词语、词书研究、专书研究与训诂教学分编,虽名曰散论,实则各编论域相对集中,又贯穿了以词汇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在词汇的系统性研究、新词新义考证等... 词汇是语言研究的出发点和核心,《训诂散论》以上古汉语词语、近代汉语词语、陕西方言词语、词书研究、专书研究与训诂教学分编,虽名曰散论,实则各编论域相对集中,又贯穿了以词汇为中心的研究思路,在词汇的系统性研究、新词新义考证等方面多有创获,突破了以往单个词语考释和单纯文献词义训诂的传统,更关注词汇的发展变化,以及活的方言俗语的佐证;此外,该著不仅重视理论研究,还重视训诂学的应用,深入挖掘训诂学对辞书编纂、典籍研究和汉语教学的实用价值,真正体现了训诂学的独创性和实用性。在研究方法上,融词汇训诂和语法修辞于一炉,并运用穷尽性定量研究的方法和语义场的分析方法,考证大量一手材料,体现出训诂研究的“细”和“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 训诂 系统性 新词新义 方言 实用性
下载PDF
清代舟山岱山“妈祖澳”地名考证
14
作者 孙峰 《妈祖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清道光年间,李增阶著有《外海纪要》,其中介绍由福建途经舟山群岛到上海等地的北上航线,涉及一个地名“妈祖澳”。文章考证,妈祖澳即今衢山岛马足岙,该地名的形成与衢山岛妈祖文化传播有关,同时涉及福建渔民在岱衢洋、衢山岛从事渔业开... 清道光年间,李增阶著有《外海纪要》,其中介绍由福建途经舟山群岛到上海等地的北上航线,涉及一个地名“妈祖澳”。文章考证,妈祖澳即今衢山岛马足岙,该地名的形成与衢山岛妈祖文化传播有关,同时涉及福建渔民在岱衢洋、衢山岛从事渔业开发的历史。相关论述反映了清代衢山岛虽曾属“禁地”却禁而不绝的史实,《外海纪要》收录“妈祖澳”地名也间接反映衢山岛自古就是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澳 舟山 衢山岛 渔业 天后宫
下载PDF
图像证史:妈祖图像与俗信的互动--评张蓓蓓《民间信俗下古代妈祖塑像和图像艺术研究》
15
作者 裘兆远 《妈祖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98-99,共2页
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载,佛陀到天上为母亲说法,优田王和波斯匿王思念佛陀,分别以牛头旃檀建造五尺高的释迦牟尼佛倚像,以紫磨金建造五尺高的释迦牟尼立像。这是佛教设像的开始,佛教徒以此寄托思念与崇拜。由此可见宗教情感... 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载,佛陀到天上为母亲说法,优田王和波斯匿王思念佛陀,分别以牛头旃檀建造五尺高的释迦牟尼佛倚像,以紫磨金建造五尺高的释迦牟尼立像。这是佛教设像的开始,佛教徒以此寄托思念与崇拜。由此可见宗教情感或者人与人的情感都可以借助图像或者造像来延续与寄托。也正如中国古代延续上千年的祖影传统,用图像形式记录祖先影像,在特殊时间段加以祭祀供奉或者追荐,是数千年文化中积淀下来的传统,设像祭祀基本也延续了这一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迦牟尼佛 波斯匿王 宗教情感 增一阿含经 图像艺术 佛陀 图像证史 民间信俗
下载PDF
试论数字化技术在妈祖信俗传承与保护领域的应用--以《天津天后宫行会图》为例
16
作者 侯杰 杨宇辰 《妈祖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73-82,共10页
妈祖信俗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不同的视觉表现方式,急需有针对性地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诸方面的研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多媒体数字化技术为相关研究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充分发掘和利用历史文... 妈祖信俗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不同的视觉表现方式,急需有针对性地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诸方面的研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多媒体数字化技术为相关研究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充分发掘和利用历史文化遗存,探索构建传统方式以外的传承与保护新模式是极有必要的。试以《天津天后宫行会图》为中心,深入发掘皇会活动所保留的各类文化遗存,以二维动画、三维仿真与搭建交互平台等多媒体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以多样化、互动化的方式开展有关《天津天后宫行会图》的复原活化及其相关研究。通过分析妈祖信俗研究与数字化技术结合的可行性,进而探讨数字化技术对妈祖信俗传承与保护的现实意义与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妈祖信俗 天津皇会 《天津天后宫行会图》
下载PDF
从“媒介可供性”视角看电视传媒在“妈祖文化想象共同体”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17
作者 张志君 张涵 《妈祖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65-72,共8页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矛盾和冲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构建和谐世界,有必要推进“妈祖文化想象共同体”建设。妈祖文化在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其“想象共同体”建构过程中还不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矛盾和冲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构建和谐世界,有必要推进“妈祖文化想象共同体”建设。妈祖文化在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其“想象共同体”建构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空间”“时间”“理论”等方面如何进一步拓展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本文从“媒介可供性”的视角,分别从“议程设置可供性”“舆论引导可供性”以及“平台可供性”三个维度探析了电视传媒在服务“妈祖文化想象共同体”建构乃至和谐世界建设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想象共同体 电视 传媒
下载PDF
区域社会共同体建构的文化逻辑——以清江流域撒叶儿嗬为对象的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文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6-146,共11页
民族传统文化从村落走向区域社会再到国家的演进路径,揭示了共同体建构的文化逻辑。清江流域的乡村民众通过围绕撒叶儿嗬仪式形成的身体记忆、社会规约和公共仪式生活凝聚成紧密的村落共同体。随着乡村社会转型,撒叶儿嗬经由流动性的表... 民族传统文化从村落走向区域社会再到国家的演进路径,揭示了共同体建构的文化逻辑。清江流域的乡村民众通过围绕撒叶儿嗬仪式形成的身体记忆、社会规约和公共仪式生活凝聚成紧密的村落共同体。随着乡村社会转型,撒叶儿嗬经由流动性的表演班子的程式化、经典化改编,强化了区域社会的文化共同性和共享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作为生命仪式和审美艺术的撒叶儿嗬成为共创共享的文化符号在现实与网络空间中传承传播,获得凝聚区域文化认同的可能性,进而成为建构区域社会共同体乃至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文化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撒叶儿嗬 区域社会共同体 符号化
下载PDF
关帝信仰与韩国近代新兴宗教甑山教
19
作者 孙勇进(译) 《文学与文化》 CSSCI 2024年第1期119-127,共9页
《韩国的关帝信仰》为韩国本土宗教研究专家金铎研究员的一部力作。该书系统梳理了关帝信仰在中国产生以及传入韩国并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对韩国近现代形成的诸多本土民间宗教中关帝信仰的各种形态,在充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做了极... 《韩国的关帝信仰》为韩国本土宗教研究专家金铎研究员的一部力作。该书系统梳理了关帝信仰在中国产生以及传入韩国并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对韩国近现代形成的诸多本土民间宗教中关帝信仰的各种形态,在充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做了极为细致的研究。本译文为该书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文中,作者考察了韩国近代本土民间宗教甑山教各流派中的关帝信仰,既富学术价值,对中国读者来说,读来亦饶有兴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帝信仰 民间宗教 本土宗教 新兴宗教 发展演化 学术价值 韩国 系统梳理
下载PDF
两河流域安祖神鹰在帝国时期的演变暨鹰狮翼兽形象的形成
20
作者 郭静云 郭立新 《美术大观》 2024年第2期88-98,共11页
两河流域自阿卡德帝国至新亚述帝国时代不断有新族群进入并掌握统治权。政治变化带来宗教体系的变化,造成苏美尔文明中的母狮头鹰安祖神信仰没落。安祖的形象发生变化,从天上飞的狮头鹰转化为包含有鹰翅鹰爪特征的鹰狮翼兽,其信仰内涵... 两河流域自阿卡德帝国至新亚述帝国时代不断有新族群进入并掌握统治权。政治变化带来宗教体系的变化,造成苏美尔文明中的母狮头鹰安祖神信仰没落。安祖的形象发生变化,从天上飞的狮头鹰转化为包含有鹰翅鹰爪特征的鹰狮翼兽,其信仰内涵也向负面发展,变为造成大洪水或偷走生命册,因此需要由神或英雄加以克服、控制、射杀或驾驭的异兽。在这种信仰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神禽兽被视为需要克服的伪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祖 西亚 上古信仰 老鹰崇拜 狮子崇拜 人格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