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个更加注重”的理论阐释、实践路径与对策研究
1
作者 蒋国发 《南都学坛》 2025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更加注重”的原则要求。“三个更加注重”的内涵十分丰富、意蕴深远,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了“三个更加注重”的原则要求。“三个更加注重”的内涵十分丰富、意蕴深远,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上的鲜明体现。它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和实践路径。在实践中,“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要求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统揽全局的科学思维;“更加注重突出重点”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的基本原则;“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要求必须坚持结果导向惠及人民的衡量标准。但是,“三个更加注重”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系统集成难度大、重点领域改革攻坚难度大、改革实效评估机制不健全、人民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同时也面临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挑战。面对问题和挑战,需要从顶层设计、问题导向、改革实效、社会活力以及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更加注重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系统集成 突出重点 改革实效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际传播研究
2
作者 贺方彬 蒋青青 《南都学坛》 202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际传播,既是对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较量和国际话语权争夺的积极回应,也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当前,全球文化治理体制求变、国际传播秩...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际传播,既是对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较量和国际话语权争夺的积极回应,也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当前,全球文化治理体制求变、国际传播秩序重构,这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际传播创造了历史机遇,同时全球意识形态斗争加剧、我国现有国际传播能力不足等因素也对其国际传播造成了巨大挑战。有鉴于此,在准确设置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传播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应持续探索优化其国际传播的现实路径,运用共情传播提升话语魅力,协同多元主体发挥传播合力,聚焦共同价值打造核心话语,搭建数字平台转向“造船出海”,依托智能传播实现精准抵达,由此全面提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国际传播效能,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营造最优的国际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国际传播 文化软实力 国际话语权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以“强基计划”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谭志雄 王佳怡 穆思颖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17-26,共10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实现教育强国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更是强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立足“强基计划”的战略背景与目标要求,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态势入手,剖析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实现教育强国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更是强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立足“强基计划”的战略背景与目标要求,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态势入手,剖析总结人才培养阶段衔接性不足、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及交叉学科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积极探索科教深度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二三三四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即以双轮驱动配合“三类整合”课程体系,注重三大能力培养与四阶段科研训练,构建五方支撑培养体系,以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保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强基计划” 现实困境 路径优化
下载PDF
“习近平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学习笔谈
4
作者 刘惠荣 董跃 +2 位作者 李晟 王刚 孙恩慧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17,共13页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历史方位,明确了使命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引领,学校全体师生应当抓住机遇,把握全球海洋治理前沿领域新兴问题,发挥涉海学科优秀人才集聚和协同创新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历史方位,明确了使命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引领,学校全体师生应当抓住机遇,把握全球海洋治理前沿领域新兴问题,发挥涉海学科优秀人才集聚和协同创新优势,开展系统的有组织科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学校文科科研攻关必须坚持以文理交叉带动研究范式的升级,以有组织科研实现研究模式的优化。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学校法学研究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着力法学新兴学科发展与学科交叉融合,为我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以回信期望为指导,学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应聚焦海洋,以具有海洋特色的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与聚焦海洋特色的公共管理科研双轮驱动,构建“海洋—教育—科研”三位一体的海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为具体目标,运用系统思维明确其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同驱动,促进不同科技体系的交叉融合,建设激发创新活力的社会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洋治理 新文科 交叉学科 自主知识体系 系统思维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
5
作者 肖贵清 卢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3,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蕴含的文明观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具体内涵。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对内承继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对外深刻影响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蕴含着整体性的文明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蕴含的文明观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具体内涵。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对内承继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对外深刻影响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蕴含着整体性的文明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超越了以往发展成果只属于少数人的狭隘文明观,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坚持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蕴含着全面发展的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摈弃了人类在处理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诸多错误观点和做法,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超越了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文明隔阂论等错误文明观,蕴含着开放包容的文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明观 中华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三大体系”建设视域下台湾地区研究的知识困境与出路探寻
6
作者 王华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4年第1期12-25,共14页
台湾地区研究领域具有知识发现与应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但因现实中存在“市场需求”与“生产供给”两方面的诸多结构性障碍,导致台湾地区研究陷于知识困境,严重影响其知识发现与应用的效率以及实践指导价值的发挥。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 台湾地区研究领域具有知识发现与应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但因现实中存在“市场需求”与“生产供给”两方面的诸多结构性障碍,导致台湾地区研究陷于知识困境,严重影响其知识发现与应用的效率以及实践指导价值的发挥。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建设为契机,通过推动台湾地区研究领域的交叉学科建设和学术体系建设,依托学术期刊推动自主话语体系建设,可望切实提升知识生产能力与知识传播效能,并最终建构台湾地区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研究 知识生产 “三大体系”建设 学术期刊
下载PDF
会议承办中的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研究
7
作者 张梦妍 李姝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0094-0097,共4页
会议承办包括筹划?资源配置?执行和后勤支持,各个环节都存在潜在的风险,将严重影响会议的顺利进行和成果。在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会议承办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间沟通、决策的核心平台。然而,由于会议承办过程充满了复杂性和挑战,涉及... 会议承办包括筹划?资源配置?执行和后勤支持,各个环节都存在潜在的风险,将严重影响会议的顺利进行和成果。在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会议承办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间沟通、决策的核心平台。然而,由于会议承办过程充满了复杂性和挑战,涉及众多环节和参与者,从会议的策划到执行,都可能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均对会议的成效、预算、时间安排乃至整体成功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基于 会议内容保密分级介绍,详细论述了会议承办中的各类风险,并针对风险评估及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概述,希望通过本研究能有效会议承办中的风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议承办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的策略探索
8
作者 叶晓峰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7期0107-0110,共4页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大数据时代也随之而来,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综合平台,必须紧密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以优化信息与计算科学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全面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大数据技术对信息与计算科学...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大数据时代也随之而来,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综合平台,必须紧密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以优化信息与计算科学人才培养模式为导向,全面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大数据技术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基于大数据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全面渗透,多学科交叉融合机制更加全面完善,在多学科知识内容相互融合渗透的同时,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的相关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大数据时代下信息与计算科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有待提升,多学科交叉融合资源整合不足,多学科交叉融合实施方式单一,缺乏多学科交叉融合评价机制。基于大数据时代下信息与计算科学多学科交叉融合应当做到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整合教育资源,开发多学科交叉融合教材;创新教育形式,增强多学科交叉融合趣味;完善评价机制,基于专业素养实施教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与计算机科学 大数据技术 学科交叉融合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客家生态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
9
作者 郭起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2期061-065,共5页
客家生态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渗透着敬畏生命的平等观念,同时也强调相亲相爱的人伦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和探讨客家生态文化对激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生... 客家生态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渗透着敬畏生命的平等观念,同时也强调相亲相爱的人伦观念。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和探讨客家生态文化对激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以及构建生态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推进客家生态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深入了解客家生态文化的内涵,做到加强理论研究,批判性继承客家生态文化;加大资源投入,提升客家生态文化影响力;推进产业发展,推动客家生态文化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生态文化 价值
下载PDF
区块链驱动下江西省文旅产业链发展路径研究
10
作者 刘斌 王泽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1期0204-0208,共5页
随着区块链的不断更新升级,区块链技术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江西省文化旅游产业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对其发展的影响与对策。提出了区块链驱动下江西省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发展提升路径,包括克服技术挑战、应... 随着区块链的不断更新升级,区块链技术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江西省文化旅游产业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对其发展的影响与对策。提出了区块链驱动下江西省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发展提升路径,包括克服技术挑战、应对市场竞争采取差异化产品和服务等策略,以期为江西省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文旅产业 路径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研究
11
作者 仲雪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8期0104-0107,共4页
本研究聚焦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实践探索。理论基础部分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内涵,揭示了其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意义。高校体育课程在融入这一意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如课程设计的针对性不... 本研究聚焦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实践探索。理论基础部分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内涵,揭示了其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意义。高校体育课程在融入这一意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挑战,如课程设计的针对性不强,文化融合度不足等。为克服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与路径。建议通过课程改革,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体育文化融入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倡导以体育活动为载体,举办跨民族的体育竞赛和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与理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在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能力和责任感,也是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校体育课程 民族团结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科技成果转化:场景范式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2
12
作者 尹西明 武沛琦 +1 位作者 钱雅婷 陈劲 《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能级跃迁。如何把握新范式开辟新进路,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但现有相关研究与实践尚未实质性突破传统线性范式,难以有效破解制约转化的...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能级跃迁。如何把握新范式开辟新进路,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但现有相关研究与实践尚未实质性突破传统线性范式,难以有效破解制约转化的突出瓶颈。本研究立足新质生产力培育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新使命新要求,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和场景驱动创新理论,提出场景驱动、企业主导型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范式。进一步结合腾讯公司的实践探索,总结提炼场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进路。最后提出应重视场景驱动成果转化范式,建设企业主导的创新联合体,深化数字要素赋能五链融合,产教融合培育新型人才,优化相关制度环境,推动科技成果高质量供给和高效率转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成果转化 场景驱动创新 高质量发展 科技自立自强
下载PDF
学术期刊传播力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探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邹雅嘉 李晶晶 陈林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4,共13页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术期刊是知识创新和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汇聚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知识基础。因此,中...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术期刊是知识创新和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汇聚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知识基础。因此,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学术期刊传播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增强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加快推广学术新观点和新成果,引领学术研究方向,可有力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基于知识共享理论,根据学术期刊的生产流程和媒介传播力的评估方法,学术期刊传播力可以通过以下三个维度来衡量,为此,文章分别在知识创造维度、知识传播维度以及知识共享维度给出了十一项指标及其解释定义。文章认为:(1)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内容创新、品牌建设和新媒体技术三方面的共同努力;(2)学术期刊传播力需要具备更广泛的扩散潜能;(3)学术期刊传播力的增强本质上也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大的学术共同体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力 学术期刊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共享
下载PDF
“民参军”硬科技企业成长研究:量表编制和效度检验
14
作者 韩志弘 张纪海 胡羊兵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53,共11页
企业成长对于不同类型企业的构成维度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学者已经对中国情境下很多类型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测量,但是针对“民参军”企业,尤其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民参军”企业成长机理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本文构... 企业成长对于不同类型企业的构成维度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学者已经对中国情境下很多类型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和测量,但是针对“民参军”企业,尤其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民参军”企业成长机理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本文构建并检验了“民参军”硬科技企业成长的理论模型,开发了“民参军”硬科技企业成长及其影响因素的测量量表,采用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法筛选确定了正式量表,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平均变异抽取值验证了“民参军”硬科技企业成长的基础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的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为政策制定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假设模型和有效的测量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成长 “民参军”企业 硬科技 量表 效度检验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向度
15
作者 张轩宁 伍旭中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99-106,共8页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先进生产力。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需要回归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的经典论述,在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双重视域下,立足于“新型劳动者”的活...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先进生产力。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需要回归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的经典论述,在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双重视域下,立足于“新型劳动者”的活跃要素,重点理解自然生产力、劳动生产力到科技生产力的迭代升级。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通过剖析劳动生产过程解构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构建以数据、科技、人才为支撑的要素体系赋能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双向变革,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新型生产关系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基于空间社会学的赣南客家乡村公共空间文化建设研究
16
作者 刘悦 雷翔 +2 位作者 刘沁 谢瑞英 肖德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11期0201-0204,共4页
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阵地。赣南地区作为客家人聚居的重要地区,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其乡村社区是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公共空间文化建... 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阵地。赣南地区作为客家人聚居的重要地区,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其乡村社区是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公共空间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次研究以空间社会学为研究视角,进行了赣南客家乡村公共空间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期望能够为乡村社区的文化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社会学 赣南客家 乡村公共空间 文化建设
下载PDF
湖南省科技评价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17
作者 贾晓玲 史威 +1 位作者 宋莉丹 张明军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6期11-13,56,共4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评价体系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对创新驱动发展意义重大。文章调研分析了国内外科技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发展现状,总结了主要经验和做法,对湖南省科技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行问题梳理,并有针对性地提...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评价体系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对创新驱动发展意义重大。文章调研分析了国内外科技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发展现状,总结了主要经验和做法,对湖南省科技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行问题梳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湖南省科技评价体系的建设水平,更好地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快推进湖南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评价 科技评价体系 科技管理
下载PDF
知识生产过程、学术评价变革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18
作者 杨佳乐 胡乐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50,共10页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时代使命,其作为一项整体性、战略性知识创新工程,需要统筹推进相应的学术评价变革。从知识生产过程视角看,有组织的学科知识生产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螺旋增长的过程,存在自主和依...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时代使命,其作为一项整体性、战略性知识创新工程,需要统筹推进相应的学术评价变革。从知识生产过程视角看,有组织的学科知识生产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螺旋增长的过程,存在自主和依附两种模式。学术评价是影响知识生产的关键因素,通过质量控制和资源分配引导学科知识生产模式的选择。评价客体不完全、评价内容不完整、评价标准不完备和评价方式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初始场、对话场、系统场与练习场的知识生产,进而导致知识生产依附模式盛行而自主模式式微。面向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使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应推动隐性知识评价、强化本土知识评价、深化多元包容评价以及优化影响力评价,保证四个场域知识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和内隐化的持续运转,以学术评价变革为牵引,带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整体性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 学术评价 自主知识体系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下载PDF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四重向度
19
作者 林炜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79-86,共8页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动态平衡、相互促进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动态平衡、相互促进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有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深邃的理论来源、深厚的历史渊源、深刻的实践逻辑和深远的全球意义。我们要从理论、历史、实践和全球四重向度来深刻理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共产党人 统筹发展和安全
下载PDF
驾驭资本:持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
作者 郝阳 陈柳钦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05-115,共11页
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资本天然具有无序扩张的倾向,会引发严重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必须对资本进行规范和引导。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发挥着不可替... 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资本天然具有无序扩张的倾向,会引发严重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必须对资本进行规范和引导。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发展壮大同样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深入理解和掌握资本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关键在于有效地控制和引导资本的流向,确保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正面效应。同时,应防范资本无序扩张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确保资本运作在有序的框架内进行。只有始终立足驾驭资本之基,科学遵循驾驭资本之道,充分运用驾驭资本之典,努力践行驾驭资本之策,才能更好地驾驭资本,持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 驾驭资本 民营经济 高质量发展 资本批判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