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区域社会史视野下的地方法学教育——基于《摩登法律人:近代上海法学教育研究(1901-1937)》的考察 |
李双君
|
《法律史评论》
|
2024 |
0 |
|
2
|
1905~1949年中国留美学生法学博士论文分析——兼与上海震旦大学法学博士论文相比较 |
王伟
|
《法学教育研究》
|
2016 |
0 |
|
3
|
舆论下的规制:清末民初法学教育的“跃进”式发展(1905—1927) |
吕强
|
《法学教育研究》
|
2024 |
0 |
|
4
|
“法律职业伦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展望--以清华法学院为例 |
陈新宇
阮嘉禾
卢晓航
|
《法学教育研究》
|
2024 |
0 |
|
5
|
农科大学的法学发生:中国农业大学法学教育的缘起(1904—1949) |
瞿见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6
|
区域国别法的学科建设--基于新加坡经验的研究 |
董静然
|
《法学教育研究》
|
2024 |
0 |
|
7
|
告别“强制性”期刊发表?--论我国法学博士生评价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
夏志毅
|
《法学教育研究》
|
2024 |
0 |
|
8
|
英美法教育模式的探索之路--以烟台大学法学教育为例 |
房绍坤
王洪平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9
|
财经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问题初探--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 |
蒋悟真
杨浩楠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10
|
论改革开放40年法学教育的观念演进 |
何志鹏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11
|
法律方法课程在法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引入--法律思维的视角 |
孙光宁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2
|
完善法律诊所实践教学的思考--以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为例 |
蔡世鄂
司马俊莲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3 |
2
|
|
13
|
以学习为中心打造教学相长新格局--如何用好《法理学》第五版教材 |
丰霏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4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视野下的法学教育改革--评《法学教育研究》 |
齐伟
刘丝丝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5
|
构建“双4+3”复合型工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
单平基
|
《法学教育研究》
CSSCI
|
2017 |
4
|
|
16
|
藏族大学生法律意识实证研究——基于478份问卷的调查分析 |
李春斌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4
|
|
17
|
中国高职教育也需J.D模式——以美国Law School教育制度为视角 |
袁娟娟
|
《当代职业教育》
|
2013 |
2
|
|
18
|
吉林大学法学本科教学改革(2008-2010)述评 |
钱大军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9
|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法学教育成长的反思 |
何勤华
|
《法学教育研究》
CSSCI
|
2018 |
2
|
|
20
|
完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 |
郭敏峰
|
《海峡法学》
|
201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