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7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与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的发展完善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134,共11页
《刑事诉讼法》对于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具有与刑事诉讼紧密捆绑的阶段性特征。更好地调整《刑事诉讼法》与未成年人司法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推动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刑事诉讼法》对于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具有与刑事诉讼紧密捆绑的阶段性特征。更好地调整《刑事诉讼法》与未成年人司法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推动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应当作为《刑事诉讼法》第四次修改中涉未成年人部分修改的基本立场,并处理好两个整体性问题。一是通过吸收未成年人专门法律的普适性内容、根据其他涉未法律的新规定新增或调整专章规定、为其他法律中新增的涉未制度提供程序支撑和吸收已有司法解释或规范性文件的合理内容,来有效对接其他涉未法律规范。二是通过减少刑事诉讼整体框架和普通程序对涉未特别程序的限制,明确与成年人案件规定的梯级递进关系,来处理好与普通程序的关系。本次修改还应当整体增补与未成年被害人相关的规定,对转处制度和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进行体系化与优化,并明确低龄严重暴力犯罪核准追诉程序的基本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修改 未成年人司法 专章模式 转处
下载PDF
青少年犯罪治理视角下专门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登斌 陆金莹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4年第1期32-40,共9页
在全社会加强青少年犯罪治理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利用好专门教育这一重要治理手段,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同犯罪治理相协调,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犯罪治理效果。专门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犯罪治理效果的有效手段,因应青少年犯罪治理的需求而出现... 在全社会加强青少年犯罪治理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利用好专门教育这一重要治理手段,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同犯罪治理相协调,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犯罪治理效果。专门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犯罪治理效果的有效手段,因应青少年犯罪治理的需求而出现,并随其发展而动态调适。加强青少年犯罪治理助推专门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专门教育的理念及其价值取向的更新。青少年犯罪治理视角下专门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挑战主要体现在教育生态环境不佳、专门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专门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丰富性不足、教育方式方法的个性化缺失和社会偏见思想短期内难以动摇等方面。针对于此,建议从优化专门教育生态环境、加强专门教育师资力量培养、丰富专门教育内容、改革专门教育方式方法以及树立专门学校正面形象等方面实现专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治理 专门教育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困境与破解:强制报告制度的法社会学分析——以家庭暴力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为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永峰 张艾嘉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6-53,共8页
法律与社会发展不可分离。未成年人保护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法律虽为社会控制的高级手段,亦不可脱离社会独自发挥作用,需与道德规范、社会价值观、文化等其他社会控制手段互为表里。从法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家庭暴... 法律与社会发展不可分离。未成年人保护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法律虽为社会控制的高级手段,亦不可脱离社会独自发挥作用,需与道德规范、社会价值观、文化等其他社会控制手段互为表里。从法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家庭暴力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具有多种实践价值,但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部分报告义务主体和社会公众的固有思想观念,致使部分报告义务主体履行强制报告义务缺乏精神动力,阻碍了该制度在实践中的顺利运行。应从回应社会发展需求、关注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加强社会控制、培育和塑造现代公民等方面,借助其他社会控制手段化解思想观念冲突,破解强制报告制度的适用困境,进一步提高强制报告制度在家庭暴力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的适用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报告制度 未成年人 家庭暴力 法律社会化 社会控制
下载PDF
检察机关介入未成年人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的理据与路径
4
作者 张鸿巍 王丽莎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40,共13页
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施行,可为家庭暴力未成年受害人提供较为有力的司法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条及相关司法解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主体的范围尚不周延。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当前检察机关在未成年... 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施行,可为家庭暴力未成年受害人提供较为有力的司法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条及相关司法解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主体的范围尚不周延。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当前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中因法源依据不足而介入受限。本文以“国家亲权”法则作为理论支撑,基于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从法教义学视角出发对法律条文作出体系解释,旨在厘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零六条、一百零八条之间的纠结与联系,综合考量未成年人特殊主体地位,以期厘定后者第一百零八条中具备代为申请资格的“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范围。继而,根据公权力介入限度对第一百零六条受案范围提出若干建议,论证检察机关介入未成年人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的时机和方式,以优化未成年人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人身安全保护令 未成年人 国家亲权 家庭暴力
下载PDF
我国监护困境未成年人保护案件处理程序的问题及完善
5
作者 史立梅 吴蓉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40,共11页
未成年人保护案件处理程序是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必备要素,监护困境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中较为典型的研究对象。自2015年《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生效实施后,我国从监护侵害案件入手,从规范和... 未成年人保护案件处理程序是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必备要素,监护困境未成年人是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中较为典型的研究对象。自2015年《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生效实施后,我国从监护侵害案件入手,从规范和实践层面开启了对未成年人保护案件专门处理程序的探索。但由于程序主导机关不明确、个案处理程序不完善、监护干预体系薄弱等问题,我国监护困境未成年人保护效果不佳。为统合现有的司法、行政、社会力量,实现各方资源的良性衔接与长效运作,我国现阶段宜构建以检察机关为中心,包括发现报告、筛入响应、临时安置、调查评估、结案安置五个阶段在内的监护困境未成年人保护案件处理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护困境 未成年人保护案件 处理程序 监护干预
下载PDF
平台视角下未成年人发展权与网络受保护权的平衡进路
6
作者 李怀胜 朱军彪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4年第2期126-137,共12页
信息时代,在兼顾未成年人网络受保护权的同时,保障未成年人的发展权是普及数字红利、推动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举措。《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充分体现了未成年人发展权与网络受保护权平衡保护的理念,但未成年人“产品化”、未成年人... 信息时代,在兼顾未成年人网络受保护权的同时,保障未成年人的发展权是普及数字红利、推动未成年人社会化的重要举措。《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充分体现了未成年人发展权与网络受保护权平衡保护的理念,但未成年人“产品化”、未成年人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单一化和低质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高风险化、未成年人社会形象的污名化与人格矮化等问题依然突出,平衡保护目标的实现存在诸多阻碍。为实现未成年人网络使用和保护的平衡,关键要牵住平台的“牛鼻子”。平台应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坚持“内严外宽”的平衡进路,为未成年人营造出宽而不松的网络环境,并遵循普遍保护与特殊保护相结合、限制超量冗余和分级分龄保护的保护思路,构建起未成年人发展权与网络受保护权平衡保护的整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网络保护 发展权 平台治理 权益平衡
下载PDF
罪错未成年人保护处分程序的法治化
7
作者 王晓华 周谢昊蕙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4年第4期32-43,共12页
《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共同构建了对罪错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制度,但由于缺少程序法的规制,当前的教育矫治制度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对罪错未成年人的前端处置不力。当前在程序法中几乎没有与保护处分相关... 《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共同构建了对罪错未成年人的教育矫治制度,但由于缺少程序法的规制,当前的教育矫治制度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对罪错未成年人的前端处置不力。当前在程序法中几乎没有与保护处分相关的内容,对于保护处分实施对象、实施主体和实施程序都缺乏配套规定,专门学校在实践中异化、矫治教育的社会效果不明显,不利于实现保护处分机制的效果、无法弥补一元化形事司法格局的罪错未成年人处置方向。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契机之下,应当将保护处分纳入罪错未成年人处置的司法体系中,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一章中加入保护处分的相应制度,与现有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衔接,实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罪错治理的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处分 罪错未成年人 刑事诉讼法修改 特别程序
下载PDF
刑罚目的观视野下的未成年犯矫正
8
作者 庄乾龙 安文霞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4年第4期47-54,共8页
未成年人犯罪刑罚目的在于教育而非惩罚,矫正措施的选择只能受是否有利于教育未成年犯这一条件制约。犯罪的严重危害性程度并不影响矫正行为的严厉性,而犯罪数量的上升更与矫正措施的严厉性无关。与传统矫正方法相比,未成年犯矫正项目... 未成年人犯罪刑罚目的在于教育而非惩罚,矫正措施的选择只能受是否有利于教育未成年犯这一条件制约。犯罪的严重危害性程度并不影响矫正行为的严厉性,而犯罪数量的上升更与矫正措施的严厉性无关。与传统矫正方法相比,未成年犯矫正项目更为有效,具有矫治措施微观化、系统化、融合化等积极功能。项目矫正是循证矫正方法论的具体化运用,项目矫正是教育矫正未成年犯的核心,采用何种项目更为有效既与未成年人本身有关又与其家庭、生活环境等有着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犯 刑罚目的 矫正方法
下载PDF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的协同路径与政策体系探析
9
作者 刘福元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1期111-118,共8页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的各项措施应当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构建以政策法规为载体、以多方协作和共同治理为路径的预防和监管机制。网络游戏防沉迷政策体系中的治理主体包括政府、游戏厂商、家庭和其他社会机构,治理路径包...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防沉迷的各项措施应当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构建以政策法规为载体、以多方协作和共同治理为路径的预防和监管机制。网络游戏防沉迷政策体系中的治理主体包括政府、游戏厂商、家庭和其他社会机构,治理路径包括管理路径、技术路径、执法路径、教导路径和价值路径,同一治理主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理路径,不同治理主体可以交错联动和相互协同。依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规定,将中央和地方以及游戏厂商制定实施的政策法规进行梳理和对照,从中析出优秀的立法例,对“防沉迷”法律机制的细化和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网络游戏防沉迷 协同路径 多方共治
下载PDF
新时代儿童权利保障的实践、困境与制度完善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文珍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4期29-36,共8页
保障儿童权利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依法保障人权的应有之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紧迫任务。新时代我国儿童权利保障事业取得可喜的进展与成效,立法进程不断加快,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发... 保障儿童权利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依法保障人权的应有之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紧迫任务。新时代我国儿童权利保障事业取得可喜的进展与成效,立法进程不断加快,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儿童权利保障水平迈上新台阶。但儿童事业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可及性、优质化水平亟待提高,困境儿童的生活保障和关爱保护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儿童保护工作制度需要更科学的统筹。实现新时代儿童权利保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更新理念、创新思路,构建全方位保护儿童权利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权利 新时代 制度体系 优先发展
下载PDF
国家亲权理论指导下未成年人专门教育制度适用问题研究——基于解释论的三维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博文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4年第1期15-31,共17页
专门教育在适用中存在理论指引缺位、条件对象模糊、程序杂糅等问题,导致其内部存在适用不协调甚至混同适用的情形。国家亲权理论要求专门教育适用必须坚持贯彻一元保护主义与最后性原则。普通专门教育与专门矫治教育适用的核心要件均... 专门教育在适用中存在理论指引缺位、条件对象模糊、程序杂糅等问题,导致其内部存在适用不协调甚至混同适用的情形。国家亲权理论要求专门教育适用必须坚持贯彻一元保护主义与最后性原则。普通专门教育与专门矫治教育适用的核心要件均为监护人无监护能力,通过对部分罪错未成年人指涉范围的实质限缩或扩张可以发现,两者的适用对象并不存在交叉。普通专门教育适用程序具有行政属性,专门矫治教育适用程序具有准司法属性,这一结论具有实定法依据。在此基础之上应以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为枢纽,组建具有二元属性、双重工作模式的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以重塑专门教育适用程序并构建不同程序间的衔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教育 专门矫治教育 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 解释论 协调适用
下载PDF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及对策
12
作者 季美君 季锦波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4年第1期74-83,共10页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已成为精神类疾病表现之一。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既有游戏本身的无穷魅力,又有个体自身的主观原因,同时也与其成长的原生家庭、游戏公司的唯利是图和政府的监管不力密切相关。为预防未成年人...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已成为精神类疾病表现之一。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既有游戏本身的无穷魅力,又有个体自身的主观原因,同时也与其成长的原生家庭、游戏公司的唯利是图和政府的监管不力密切相关。为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国家应制定完善且可行的法律法规,严格做到有法必依、严格执法,游戏公司应采取技术措施,承担社会责任,学校应积极宣传,倡导多样化评价标准,家庭应共情鼓励,因人施策,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洁净、阳光的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的魅力 沉迷的原因 怯魅的对策
下载PDF
构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制度 助力全球规则发展
13
作者 佟丽华 《中国信息安全》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人类社会正快速迈入数字时代,网络在给未成年人提供学习、娱乐、社交等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以及网络欺凌等新风险。如何构建符合数字时代要求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制度,如何破解时代变迁... 人类社会正快速迈入数字时代,网络在给未成年人提供学习、娱乐、社交等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以及网络欺凌等新风险。如何构建符合数字时代要求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制度,如何破解时代变迁引发的全新命题,对世界各国以及全球治理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我国在2020年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时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国务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4年1月1日实施,上述法律法规不仅奠定了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也对国际社会探索数字时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护法 全球治理 网络沉迷 基本法律制度 网络欺凌 时代变迁 保护机制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下载PDF
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的刑法规制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钰铠 杨遇豪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06-112,共7页
近年来,借助网络引诱、欺骗、恐吓未成年人拍摄并传输私密照片等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将该类隔空猥亵行为纳入刑法规制已成为应有之义,如何准确做出刑事规制仍然值得探究。本文运用案例研究和文献分析方法,从隔空猥亵... 近年来,借助网络引诱、欺骗、恐吓未成年人拍摄并传输私密照片等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将该类隔空猥亵行为纳入刑法规制已成为应有之义,如何准确做出刑事规制仍然值得探究。本文运用案例研究和文献分析方法,从隔空猥亵行为的特征以及构罪要件入手,从立法论和解释论两个角度论述隔空猥亵未成年人行为成立猥亵儿童罪和强制猥亵罪的法理依据,进而立足司法实践对该行为主观方面、危害程度和加重情节的认定提出完善建议,并对今后规制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犯罪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空猥亵 立法入罪 司法解释入罪
下载PDF
从“厌童”到“友童”:对儿童,我们需要更多宽容与包容
15
作者 张鸿巍 侯棋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1期9-10,8,共3页
近来,“乘客制止儿童踢踹椅背,网友拍手叫好”“一岁孩童高铁哭闹,乘客要求闭嘴反遭指责”等系列新闻,引起公众对“公共秩序维护与儿童行为规范”问题的持续热议,并随之引发关于当下社会包容性的讨论与反思。
关键词 公共秩序 行为规范 系列新闻 社会包容性 儿童
下载PDF
教育漫谈: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
16
作者 张勤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2期13-13,共1页
2024年1月1日,国务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为什么受到如此重视?我想,主要原因无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未成年人的数字原住民身份,使得他们的身体里早早刻下了数字化基因;二是未成年... 2024年1月1日,国务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为什么受到如此重视?我想,主要原因无外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未成年人的数字原住民身份,使得他们的身体里早早刻下了数字化基因;二是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成熟,在复杂多变、良莠不齐的数字化环境里,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环境 数字原住民 未成年人 《条例》 良莠不齐
下载PDF
性侵未成年被害人陈述审查判断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17
作者 杨雯清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40,共14页
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常常呈现以被害人陈述为核心的证据构造,为此,对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判断于案件事实的认定往往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然而,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未臻健全使其陈述的完整性与稳定性欠佳,而且受外界因素影响易致陈述“失真”。... 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常常呈现以被害人陈述为核心的证据构造,为此,对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判断于案件事实的认定往往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然而,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未臻健全使其陈述的完整性与稳定性欠佳,而且受外界因素影响易致陈述“失真”。我国实务部门对此展开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如适当放宽证据的审查标准,综合运用情态证据、过程证据、品格证据以及经验法则审查未成年被害人陈述。但是,上述探索存在着不当放宽证据的审查标准、情态证据审查动力不足、过程证据审查形式化、品格证据运用不规范以及经验法则运用失范等问题。对此,应当构建“多元求真”的综合性证据审查模式,在对未成年被害人陈述内容进行完整性、合理性审查的前提下,辅之以多种辅助证据以及经验法则展开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侵未成年犯罪 未成年被害人陈述 证据审查判断
下载PDF
当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基于北京市H区人民检察院2020-2022年工作的分析
18
作者 罗冬莲 《北京青年研究》 2024年第2期74-82,共9页
随着互联网产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未成年人的现实生活空间日益与互联网络虚拟空间深度融合,未成年人的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基本权利,在网络时代呈现新特点、面临新挑战。让未成年人在网络使用中趋利避害,要以“四大检察”综合履... 随着互联网产业在我国的迅猛发展,未成年人的现实生活空间日益与互联网络虚拟空间深度融合,未成年人的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基本权利,在网络时代呈现新特点、面临新挑战。让未成年人在网络使用中趋利避害,要以“四大检察”综合履职主动融入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助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和司法六大保护相融互促,“线上”与“线下”一体治理,健全制度保障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强化违法惩治,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网络综合治理,积极构建广泛参与、协同发力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视域下性侵未成年人证明标准的研究
19
作者 肖姗姗 师海怡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4年第3期139-150,共12页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逐步扩展至有关未成年人权益的一切活动,其要求涉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活动尊重未成年人的权利主体地位、坚持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优先保护立场以及充分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在处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时仍继续严格采取“...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逐步扩展至有关未成年人权益的一切活动,其要求涉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活动尊重未成年人的权利主体地位、坚持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优先保护立场以及充分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在处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时仍继续严格采取“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证明标准,将可能违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三项基本要求。探寻确立以“排除合理怀疑”为主的证明标准,有助于贯彻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立足于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对“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必要性、品格证据与传闻证据的引入以及未成年被害人陈述为核心构建证据体系等可操作性展开探讨,将促使此类案件从成人“我认为”视角到未成年权利人“我需要”视角的合理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证明标准
下载PDF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立法背景、思路与逻辑 被引量:4
20
作者 苑宁宁 吴则毅 《少年儿童研究》 2024年第2期5-13,共9页
为解决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新问题,细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既有规定,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成熟经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应运而生。在立法理念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与儿童保护的国际条约相衔接,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 为解决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新问题,细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既有规定,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成熟经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应运而生。在立法理念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与儿童保护的国际条约相衔接,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指引下,突出社会共治,强调发展与保护并重,注重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衔接协调。在逻辑结构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通过打造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平台责任共同体,汇聚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与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合力,在明确头部平台特殊责任、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保护、提倡全民共治理念等方面都有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未成年人 网络保护 法律责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