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联网发展、科技创新与农业碳排放强度 被引量:3
1
作者 庞洪伟 刘鑫雨 +1 位作者 巩艳红 王正旺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3,共7页
农业生产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研究物联网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理,有助于农业农村能源转型和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2010—2021年我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分... 农业生产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研究物联网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理,有助于农业农村能源转型和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2010—2021年我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物联网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以及科技创新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物联网发展显著抑制了农业碳排放强度,并且存在显著异质性,在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有效提升了物联网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把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作为门槛变量,发现物联网发展和农业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跨越门槛值后,物联网发展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研究结论在推动数字化农业、促进科技与农业融合方面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科技创新 农业碳排放强度 调节效应 门槛效应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减排影响的区域差异和收敛性——来自地级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1
2
作者 田虹 秦喜亮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运用我国29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碳排放水平,且存在空间关联效应。横向来看,不同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 运用我国29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碳排放水平,且存在空间关联效应。横向来看,不同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效应更强,中西部、京津冀等地区相对较弱。纵向来看,2015年以来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持续收敛,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未来持续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碳减排 区域收敛性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国平 马艺鸣 曾先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33,共5页
文章基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内涵,按照UNEP方法和DPSIR模型构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陕西省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包含的41个县(市、区)为样本,对其2011—2020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TAPIO模... 文章基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内涵,按照UNEP方法和DPSIR模型构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以陕西省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包含的41个县(市、区)为样本,对其2011—2020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TAPIO模型研判其可持续性特征。结果显示:各三级指标对绿色发展贡献度差异明显,关键自然资本指标在研究期间变动微弱且贡献度较低,绿色发展主要靠经济发展带动;陕西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整体呈现低层次的绿色发展水平和不稳定的生态保护效果;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绿色发展水平高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但其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更加紧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关键自然资本 绿色发展 脱钩模型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监督效应与激励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辽宁 韩少真 +1 位作者 包瑞婧 李辉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81,共8页
数字化转型是新一轮产业革命驱动下企业的战略选择,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动能。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创... 数字化转型是新一轮产业革命驱动下企业的战略选择,为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动能。以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实施绿色创新主要通过监督效应和激励效应两条路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好、所处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国有和重点排污企业中,数字化转型产生的绿色创新驱动效应更大。此外,数字化转型推进企业同时开展绿色独立和联合创新、同时积累绿色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研究结论明确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为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创新 监督效应 激励效应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减少了环境污染吗?——兼议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汪芳 汪梓瑜 +1 位作者 赵玉林 刘春晖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6-173,共8页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中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战略和目标,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否带来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环境污染指数,实证检验...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中国现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战略和目标,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否带来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环境污染指数,实证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着力探讨了环境规制在二者间的调节和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先加剧后减少环境污染;环境规制在数字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规制强化了数字经济对环境污染的负向作用,而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环境规制则会强化数字经济的污染减排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当前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提高,数字经济的环境污染效应更加严重;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存在空间异质性。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规制强度设置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环境污染 环境规制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产业载体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宏春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9,共7页
论文讨论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演进,从新发展理念、产业载体等角度对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大判断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动员或对绿色发展的强调,在此基础上提出绿... 论文讨论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演进,从新发展理念、产业载体等角度对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大判断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动员或对绿色发展的强调,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对新质生产力特别是绿色生产力可以驱动、支撑和赋能的重点领域进行了详细研讨,提出了绿色生产力可以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可以支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构建,可以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可以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拉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最后,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解决的需求角度提出应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包括提高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以及提高我国环境治理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绿色生产力 内涵演进 产业载体 对策建议
下载PDF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以喀斯特山区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杜雪莲 常滨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6-213,222,共9页
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和运作机理,明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的主要内容,构建起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子系统15个指标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通过障碍度模型识... 基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涵和运作机理,明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的主要内容,构建起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个子系统15个指标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通过障碍度模型识别制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提升的障碍因子,并以喀斯特山区贵州省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20年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综合效益稳步提升,综合效益值从0.2310增长到0.8197,年均增速约为15.11%;(2)经济效益增长显著,生态效益次之,社会效益增长较慢;(3)影响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益的主要障碍因子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旅游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差异等。为推动贵州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应坚持生态优先,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效益评价 障碍因子
下载PDF
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旅游的影响--基于中国26个省份的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卫洪 耿芳艳 +1 位作者 王莹 肖贵秀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5,共8页
论文从乡村生态旅游入手,利用2011—2020年我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探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旅游的作用效果,并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区域异质性分析,为生态价值转化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数字经济发... 论文从乡村生态旅游入手,利用2011—2020年我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探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旅游的作用效果,并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区域异质性分析,为生态价值转化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旅游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控制变量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业接待设施水平对生态旅游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从区域差异来看,东部和中部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旅游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中部地区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对生态旅游的影响最大。为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提出以下政策启示:(1)加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优化升级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2)因地制宜制定乡村生态旅游产业政策,推动乡村数字经济与生态旅游产业深度融合;(3)实施乡村生态旅游业向社会资本全方位开放战略,引进外来资本、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价值转化 乡村数字经济 乡村生态旅游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时空演化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徐辉 肖祥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07,125,共8页
论文基于2013—2020年全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面板数据,建立复合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其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我国数字经济、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及... 论文基于2013—2020年全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面板数据,建立复合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其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我国数字经济、农业现代化水平以及数字经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水平以及数字经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趋势,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趋势;我国数字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平衡,多数省份数字经济水平滞后于农业现代化水平;空间自相关结果表明我国数字经济和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相关特征,东部地区空间联动格局较高。因此,我国应探索差异化地区数字经济推广的方案和策略,发挥发达地区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现代化 耦合协调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静态空间杜宾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蔡承智 张林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6,共9页
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 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是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途径,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基于2011—2020年省级层面数据探究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和农业绿色发展均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有空间相关性,即空间因素不能忽略。(2)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正“U”型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相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更有利于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促进效应的充分释放;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显著,数字经济更有利于资源利用和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3)数字经济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以短期为主,长期空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绿色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与碳排放: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强 顾海丽 +1 位作者 胡明茜 叶晨曦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2,89,共7页
双向FDI协调发展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碳减排进而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抉择。然而,现有文献鲜有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系统探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为此,基于相关理论分析,利用2003—2019年中国... 双向FDI协调发展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碳减排进而如期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抉择。然而,现有文献鲜有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系统探究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为此,基于相关理论分析,利用2003—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水平,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省域双向FDI协调发展与碳排放都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双向FDI 耦合协调度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环保费改税能提高企业财务和环境绩效吗——基于《环境保护税法》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晨 肖文娟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环境保护税是刺激企业降污减排、促进绿色生产、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激励手段,研究环保费改税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对企业减排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零和博弈”和“波特假说”理论,以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 环境保护税是刺激企业降污减排、促进绿色生产、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激励手段,研究环保费改税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对企业减排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零和博弈”和“波特假说”理论,以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对环保费改税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环保费改税对企业环境绩效有显著激励作用,对企业财务绩效表现为初期抑制而滞后无显著影响,对环境绩效的激励作用补偿对财务绩效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探索影响机制发现,环保费改税通过倒逼绿色创新激励环境绩效、改善财务绩效。政策效应对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和三大经济区企业利好作用明显。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深入推进政策实施和企业全面提升整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费改税 财务绩效 环境绩效 绿色创新 准自然实验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减污降碳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能生 熊少平 +1 位作者 李建明 朱星雨 《管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11,共17页
“双碳”目标的推进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基于中国274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碳排放及其空间溢出的影响效应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数字普惠金融不仅降低了本地区碳排放... “双碳”目标的推进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基于中国274个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碳排放及其空间溢出的影响效应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首先,数字普惠金融不仅降低了本地区碳排放污染水平,而且显著促进了邻近地区城市碳减排,且随着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与使用深度的推进,对应碳减排效应逐渐增强。其次,东中部地区,环境规制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城市具备更强的碳减排效应,且随着地理空间延伸,数字普惠金融对邻近地区碳排放的减排效应逐渐衰减,1000~1500km为最强作用区间。再次,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提高我国绿色融资水平促进城市碳变化。最后,数字普惠金融强化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创新的碳减排效应。研究结论对于推进绿色金融包容性增长,实现区域协同减排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碳排放 动态空间杜宾模型 二阶段最小二乘
下载PDF
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剑 程云龙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4-163,共10页
数字经济和环境规制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探讨三者的耦合关系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三者耦合... 数字经济和环境规制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探讨三者的耦合关系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识别三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引入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探究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环境规制与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其中环境规制综合水平最高;(2)三者耦合协调度存在时空差异,时间层面上全国耦合协调度位于中等和良好协调之间,总体呈现“W”型上升态势,空间层面上“链条式”和“组团式”特征明显,呈现“马太效应”;(3)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局部上表现为“高—高”“低—低”集聚模式;(4)产业结构、政府能力和国际贸易是耦合协调度提升的主要因素,研发资金、人口压力成为抑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环境规制 可持续发展 耦合协调度 影响因素 GTWR模型
下载PDF
中国设施农业的减碳增汇效应分析——基于1828个县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佳佳 王鹏鑫 张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5-1287,共13页
设施农业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揭示其时空格局演变及减碳增汇效应对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采用2013—2017年中国1828个县域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县域碳排放、固碳量及设施农... 设施农业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揭示其时空格局演变及减碳增汇效应对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绿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采用2013—2017年中国1828个县域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县域碳排放、固碳量及设施农业的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设施农业的减碳增汇效应,并从区域和粮食产区角度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县域碳排放总体呈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固碳量则显示出西高东低的特点,设施农业面积空间格局也为东高西低,三者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及高-高空间集聚特征。2)设施农业面积对碳排放的直接和间接效应都呈“U”型,存在显著减碳效应,但设施农业面积对固碳量的直接和间接效应都显著为负,增汇效应不明显。3)设施农业面积对于减碳增汇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就区域层面而言,设施农业面积显著促进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碳减排,显著抑制中部和西部地区碳汇;就粮食产区而言,设施农业面积对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存在显著的减碳效应,对三大粮食产区的增汇效应均不明显。研究认为,各县应当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低碳农业,加强区域间减碳增汇合作交流,以此有力地推进设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减碳增汇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碳排放 碳汇 粮食产区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自黄河流域“五极”城市群的证据 被引量:1
16
作者 葛大兵 唐伊凡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60,共7页
数字经济发展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论文基于2011—2019年黄河流域“五极”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在城市群视角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城市群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绿色全... 数字经济发展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论文基于2011—2019年黄河流域“五极”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在城市群视角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如何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城市群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在空间维度具有正向溢出特征。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黄河流域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在不同的城市群维度、核心城市与非核心城市之间具有典型的异质性特征;机制分析表明,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主要源于数字经济所诱发的创新要素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五极”城市群 数字经济 GTFP 创新要素集聚
下载PDF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志雄 张久玥 陈红惠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178,共7页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实现协调发展的保障。论文深入研究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通过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指标体系,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代理指标,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实现协调发展的保障。论文深入研究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通过构建生态环境治理指标体系,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代理指标,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环境治理保障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生态环境治理能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具有区域异质性。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环境治理保障具有中介作用。最后建议各地区加大绿色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各部门注重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治理 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生态环境治理保障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的广东省城镇居民碳足迹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蓉娟 单一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43,共11页
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和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计算了广东省城镇居民直接碳足迹、间接碳足迹,构建了城镇居民间接碳足迹复杂网络,并对碳足迹重点产业部门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城镇居民直接碳足迹的主要来源是汽油和液化... 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和复杂网络分析方法,计算了广东省城镇居民直接碳足迹、间接碳足迹,构建了城镇居民间接碳足迹复杂网络,并对碳足迹重点产业部门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城镇居民直接碳足迹的主要来源是汽油和液化石油气,间接碳足迹网络的核心产业部门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广东省城镇居民碳足迹的主要来源为间接碳足迹,对所构建的碳足迹网络进行整体结构和个体特征两方面的分析发现,城镇居民间接碳足迹网络的通达性逐年向好,但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协同碳关联关系的发挥尚有提升空间。(3)根据产业部门在碳足迹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相关指标将其划分为碳核心社区、碳中介社区、碳边缘社区,在对碳核心社区的结构分解分析中发现,碳排放强度效应均为减碳因素,消费水平效应、城镇化水平效应、人口效应为增碳因素,且消费水平效应的增碳贡献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消费 碳足迹 投入产出分析 复杂网络 结构分解分析
下载PDF
碳排放约束下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物流效率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杰梅 祁婧洁 +1 位作者 尹琪 高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68,共8页
绿色发展是物流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借助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分别计算在碳排放约束下2009—2020年中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物流效率和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再运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揭示... 绿色发展是物流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借助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分别计算在碳排放约束下2009—2020年中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物流效率和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再运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揭示物流效率类型转移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通过泰尔系数和变异系数研究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城市间与省际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1)我国碳排放约束下物流效率呈上升态势,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中西部地区低的特征,在逐渐通车的铁路干线与公路干线周围的城市物流效率提升明显。(2)同一时间段内,不同物流效率类型的城市对其邻近城市的物流效率转移有明显带动或抑制影响。(3)物流业GML指数值大于等于1的城市在全国各个地区分布大致均匀,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进步指数的影响较大。(4)省际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明显高于城市间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基于结果分析提出在碳排放约束下提升物流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物流效率 空间马尔科夫链 全要素生产率 GML指数
下载PDF
粮食安全与生态可持续耦合协调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建军 杨雅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6-202,共7页
基于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粮食安全与生态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长江经济带两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与障碍度模型分析粮食与生态的耦合协调特征及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2006—2020年长... 基于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省际面板数据,构建粮食安全与生态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长江经济带两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与障碍度模型分析粮食与生态的耦合协调特征及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粮食安全综合指数持续上升,生态可持续综合指数波动上升。(2)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良性增长趋势,表现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空间聚集性不断增强。(3)当年造林面积、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和财政支农等是制约长江经济带粮食生态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粮食安全 生态可持续 耦合协调 障碍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